365句子网

古诗文大全

关于南风送喜的诗句-有关南风的诗句

描写“东风、南风、西风、北风”的诗句有哪些?

1.《赤壁》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观刈麦》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3.《天净沙 秋思》年代: 元 作者: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年代: 宋 作者: 晏几道

守得莲开结伴游,

约开萍叶上兰舟。

来时浦口云随棹,

采罢江边月满楼。

花不语,水空流,

年年拚得为花愁。

明朝万一西风动,

争向朱颜不耐秋。

5.《古诗十九首》年代: 汉 作者: 汉无名氏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为什么北风最冷?

因为北风是从北面吹来的,而北面比南面冷(北半球来说),北风夹着冷空气吹来,所以会冷了。

1、描写东风的诗句: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2、描写南风的诗句: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3、描写西风的诗句: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4、描写北风的诗句: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1、描写东风的诗句: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

食>>)

2、描写南风的诗句: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3、描写西风的诗句: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

4、描写北风的诗句: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有关南风的诗句

【原文】

1、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先秦·佚名《南风歌》)

2、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南北朝·佚名《西洲曲》)

3、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唐·白居易《观刈麦》)

4、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唐·李白《长干行二首》)

5、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宋·刘攽《新晴》)

6、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明·杨基《天平山中》)

7、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唐·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8、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唐·李颀《送陈章甫》)

9、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闲眠对水鸥。(唐·李嘉祐《寄王舍人竹楼》)

10、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唐·李白《寄东鲁二稚子》)

【释义】

1、摘自先秦·佚名《南风歌》,意为温和的南风可以消除心中的烦恼,使人心情舒畅。南风适时缓缓吹啊,可以富庶万民之财物。

2、摘自南北朝·佚名《西洲曲》,意为只有南风知道我的心意,惟愿它能将我的梦,我的相思带到郎君的身边。

3、摘自唐·白居易《观刈麦》,意为夜里刮起南风,地里的小麦都成熟了。

4、摘自唐·李白《长干行二首》,意为五月南风吹动的时候,想你正下巴陵。

5、 摘自宋·刘攽《新晴》,意为只有南风像老朋友那样,轻轻地推开我的房门,悄悄地掀动着我的书页。

6、摘自明·杨基《天平山中》,意为小雨刚刚打湿楝树的花朵,南风就吹熟了一树树的枇杷。

7、摘自唐·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以南风扫尘喻战争的胜利,表达诗人可彻底肃清叛乱,并给朝廷一个完美的交代,然后功成身退,

8、摘自唐·李颀《送陈章甫》,意为四月南风吹得大麦一片金黄,枣花尚未凋落,梧桐叶子便已抽长。

9、摘自唐·李嘉祐《寄王舍人竹楼》,意为在竹楼里闲居,不用蒲葵扇子扇,就有清爽的南风自然地吹来。他自己戴着凉帽,对着水鸥,悠然地睡觉。

10、摘自唐·李白《寄东鲁二稚子》,意为我那被南风吹去的、一颗急欲归家的心,直飞到远在东鲁的酒楼前才掉下来。

南风在古诗中的意象,多是温暖的,常表达欣欣向荣的景象,愉悦舒适的心情,有时也用于表达思乡之情。

写东南西北风的诗句 各5句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李煜《虞美人》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楚辞·九歌·山鬼》:“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憺忘归。"唐杜牧《赤壁》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唐李白《春日独酌》诗之一:“东风扇淑气,水木荣春晖。”《红楼梦》第五十回:“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刘大白《湖滨晚眺》诗:“微波吐露东风语:明日是清明,青山分外清。”

唐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诗:“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描写西风的诗句: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描写北风的诗句: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郑燮 )

1、描写东风的诗句

①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②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③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④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⑤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南风的诗句

①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长干行之二》李白)

②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州。(《西洲曲》)

③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 》)

④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李颀《送陈章甫》)

⑤几回缺月还圆月,数阵南风又北风。(唐寅《警世》)

3、描写西风的诗句

①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晏殊)

②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③宁可枝头抱香死,不随落叶舞西风。

④九月西风兴,月冷霜华凝。(白居易《长相思》)

⑤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4、描写北风的诗句

①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②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③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行行重行行》无名氏)

④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

⑤北风破南极,朱凤日威垂。(《北风》杜甫)

1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5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6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7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意象分析:

1代表春意,生机,活力。

2代表离愁、忧怨、伤感.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如第4,5,7句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1、描写东风的诗句: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2、描写南风的诗句: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3、描写西风的诗句: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4、描写北风的诗句: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竹 石 (清)郑 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咬:在这首诗里指的是紧紧扎根在土里。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原本。 破岩:破裂的岩石。 磨:折磨,挫折。 击:打击。 坚劲:坚韧、刚劲。 竹 石任:任凭。 尔:你们。

[编辑本段]译文

竹石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韧挺拔,不管你刮的是什么风。

[编辑本段]名句赏析

竹石1、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 。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姿态,从来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

[编辑本段]解说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还表达了自己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这首诗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编辑本段]作者背景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画擅兰竹。 板桥先世,三代都是读书人,曾祖新万,庠(xiang)生;祖父清之,儒官,父立本,字立庵,廪(lin)生。 1693年癸酉,康熙三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生于兴化城东门古板桥。4岁母汪夫人去世;5岁父继聚郝夫人。14岁继母郝夫人卒。少时读书真州毛家桥约于是年前后,20岁从兴化前辈陆种园先生写词。23岁与周邑人徐氏成婚,24岁中秀才,26岁开始教馆。30岁父郑立庵卒,31岁约于本年卖画扬州,陆续约十年时间。其子亦约于本年夭折。39岁1731年辛亥雍正九年,妻徐氏卒。40岁1732年,壬子雍正十年,秋赴南京参加乡试,中举人,作《得南闱捷音》,43岁二月扬州北郊与饶五姑娘定情,题《西江月》一阙。 44岁,1736丙辰,乾隆元年,二月至三月,在京应考,中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45岁,乳母费氏卒,复得程羽宸资助,纳饶氏。50岁,1742壬戌,乾隆七年,春为范县县令,兼暑朝城县。52岁妾饶氏生子。54岁由范县改任潍县,连任七年。60岁年底,卸去县官职务。 63岁与李禅、李方膺合作《三友图》。 73岁4月作《竹石图》,5月3日作《修竹新篁图》。1765年乙酉之年(乾隆三十年)的十二月十二日,病逝于兴化城内升仙荡畔拥绿园中,身后无子,以郑墨之子郑田过继,葬子城东之管阮庄(今大垛镇管阮村)。 板桥《闲居》云:“荆妻拭砚磨新墨,弱女持笺学楷书”。传说板桥学书,夜间误以指在徐氏体肤上毕恭毕敬练习,徐氏云:“人各有体”。这句话触动了板桥,于是从古人的书体中学一半,撇一半,创立了“六分半书”。 《七歌》述徐氏生二女一子,30岁后又一女。 作为“扬州八怪”之一 的郑板桥,曾当过十二年七品官,他清廉刚正,在任上,他画过一幅墨竹图,上面题诗:“衙斋卧听潇潇竹, 疑是 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他对下层民众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对民情风俗有着浓重的兴 趣,在他的诗文书画中,总是不时地透露着这种清新的内容和别致的格调。茶,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茶是郑板桥创作的伴侣,“茅屋一间,新篁数竿,雪白纸窗,微浸绿色,此时独坐其中,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几笔折 枝花。朋友来至,风声竹响,愈喧愈静”。 郑板桥的艺术成就,是他一生最光辉最绚烂的部分,他的作品富有思想性、创造性、战斗性,把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较好地统一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板桥风格。他的作品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而且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文学家艺术家的重视。 郑板桥是一位充满个性的艺术家,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他一生留下许多动人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他在文学艺术上的伟大成就,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突出地位。近年来,文化界、学术界对郑板桥的介绍不断普及,对他的研究不顾深入,电视台插出了反映他生平和趣事的电视剧,出版界推出了《郑板桥全集》、《郑板桥评传》等一大批有价值的著作。郑板桥是扬州人民的骄傲,这位在扬州的土地上成长和成名的艺术家,正作为世界文化名人的形象受到人们的日益重视。 [赏析] 郑板桥(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1736年(乾隆元年)考中进士。是清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素有诗、书、画“三绝”之称,是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扬州八怪”是指清代乾隆年间扬州地区的一个画派,这个画派的主要人物有:汪士慎、黄慎、金农、李惮、郑燮、李方膺、罗等八人。)郑燮对政治态度上表现出不满现实、傲岸不驯的个性,是“八怪”中的代表人物。 郑板桥尤爱画竹,他画的竹兀傲清劲,别具一格,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自宋代以来,竹被誉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它,虚心而刚直,挺拔而常青,历来被人们看作是高洁、正直、坚韧、顽强的象征。郑板结桥喜爱画竹,是因为竹最能体现自己的性格特征。郑板桥号称“三绝”:即诗、书、画。他在这三方面都是造诣极深,结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形成所谓“三真”:真气、真意、真趣的特色。他擅画兰竹,以草书中竖长撇法作兰叶,多不乱、少不疏,秀劲绝伦。所画之竹苍劲萧爽,疏落有致。在他曾在自定书画润笔条例:“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在这雅谑可掬的文字背后,隐藏着对世俗无情的揭露和讥讽。然而,郑燮重情义、念深恩,他自幼丧母,依赖费姓乳母教养成长。小时候遇上饥年,费氏每天背负郑燮上街玩耍,用自己的钱买一只饼给他吃。郑燮与乳母感情深如子,相依为命。他在怀念费氏乳母的诗中说:“食禄千万种,不如饼在手,平生所负恩,岂独一乳母”句,读来真挚感人。 年轻时,郑板桥的家境贫穷,但他落拓不羁,每每“放言高谈,藏否人物,无所忌讳,坐得狂名”。(郑方坤《郑燮小传》)。四十三岁那年,他高中进士后,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在他为官期间,做了不少益民利众的好事,深得人民爱戴,但他在荒年为百姓请求赈济,却得罪了知府和地方豪绅。他刚直不阿,心系民众和“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性格,耻于折腰,便藐视权贵,解绶挂印,毅然辞官而归,回扬州卖画为生。正如他的流芳百世的铭句“作官不为民做工主,不如回家种红薯”。郑板桥晚年的一首题画《竹石》就是他这种傲岸和刚直人格的写照。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不但是丹青大师,而且填词作赋方面颇有造诣。短短的四句诗,同样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帧形象鲜明的画卷:乱崖之下,几枝青竹傲立风中,顽强地生长着、扩争着,其坚韧挺拔之态跃然纸上。 这首诗纯为写景,但又绝不是自然景物的写生和翻版。这个画面有鲜明的象征意义,乱崖恶风,压制摧残着竹枝的生长,联想到封建王朝的残酷统治,这不正是当时社会环境的象征和写照吗?竹枝“咬”住青山,扎根乱崖,挺立风中,虽经千磨万击,不管是在炎夏还是在残冬,仍然节节向上,傲然屹立,这不正是作者那种不屈不挠的高尚人格的映射吗?乱崖恶风是凶残的,但在恶势力的催残中,竹枝不仅没有屈服,反而更加坚劲挺拔。从这强烈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作者对恶势力的强烈憎恶,更能体会到作者对竹所象征的那种刚强人格的崇高赞美。 诗人高度的艺术技巧和纯熟的艺术语言,使所描写的竹,具有人格化的特征,这不仅体现在“咬定”、“不放松”等具体拟人手法的具体运用上,还表现在对竹枝形态描绘上。“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里的竹,分明是坚韧顽强的斗士!人格化的手法,使读者感到亲切、真实,不仅为诗中的自然美陶醉,更为其性格美所感染。诗人的语言尤其准确、生动、形象,“千磨万击”写恶势力之甚,“东西南北”写恶势力无处不有,准确地概括了那个黑暗时代的特征。动词的运用,更是功力不同寻常,“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表现出了倔强和坚韧的性格,还显示出了无穷的韵味和奇妙的意境。以“咬”字开篇,突兀奇峭,入手不凡,真是令人拍案叫绝。“任尔东西南北风”,一个“任”字,多么生动、准确地写出了傲竹凛风而立,斗恶不止的英雄气概! 作者描绘了一幅坚韧、刚直、不屈的竹枝形象,通过这鲜明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刚烈、不屈不挠和高风亮节的品格。

[编辑本段]赏析

【赏析一】 竹石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赏析二】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佳。既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风神;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她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丰姿,决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郑燮不但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 【赏析三】 这首诗原来是一幅画的题诗,后来渐渐流传开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讲的是翠绿的竹子牢牢地生长在青山上面,它的根须深深地扎在破损的岩石缝隙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讲的是长在岩石缝隙里的竹子,经受了千百次的磨难,依然坚韧不拔,任凭你从四面八方刮来阵阵狂风。 诗人用“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和“破岩”比喻竹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困难,而竹子仍然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还要“立根破岩中”,把根深深地扎进去。诗人借竹子的这种精神,抒发了他不畏磨难,坚韧不拔的乐观人生态度。我也要学习竹子的这种不怕困难的精神。 【赏析四】 这是一首是在竹石图上的题画诗,作者咏的是竹石,但已不是对自然界竹石的一般描写,而是蕴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作者以物喻人,实写竹子,赞颂的却是人。诗人屹立的青山,坚硬的岩石为背景而基础,说竹子“咬定青山”,“立根破岩”,“千磨万击”。“坚劲”则正是这个历经风吹雨打的竹子和竹子所象征的人的真实写照。因此,可以说,诗歌通过歌咏竹石,塑造了一个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强者的光辉形象。全诗清新流畅,感情真挚,语言虽然通俗但意义深刻而意味深长。 【赏析五】 这首诗表面纯为写景,但绝不是对自然景物的白描。这个画面有鲜明的象征意义,破岩恶风,压制摧残着竹枝的生长,让人联想到封建王朝的残酷统治,这正是当时腐朽黑暗社会环境的象征和写照。竹枝“咬”住青山,扎根岩石,挺立风中,虽经千磨万击,不管是在炎夏还是在残冬,仍然节节向上,傲然屹立;一个“咬”字使读者感到多少顽强的力量,这不正是作者那种不屈不挠的高尚人格的映射吗?破岩恶风是凶残的,但在恶势力的催残中,竹枝不仅没有屈服,反而更加坚劲挺拔。竹子“立根破岩”不但不足虑,反倒磨练出坚韧的特质;人面对贫穷亦不足耻,反而正好磨砺自己的品格。从这强烈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作者对恶势力的强烈憎恶,更能体会到作者对竹所象征的那种刚强人格的崇高赞美。 诗人高度的技巧还体现在语言具有人格化的特征, “咬定”、“不放松”等拟人手法的运用,再有对竹枝形态描绘上。“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里的竹,分明是坚韧顽强的斗士!人格化的手法,使读者感到亲切、真实,不仅为诗中的自然美陶醉,更为其性格美所感染。千磨万击指经受各种磨难,东西南北风指来自各方面的打击和压力,恶势力无处不有,准确地概括了那个黑暗时代的特征。一个“咬”字,表现出了倔强和坚韧的性格,还显示出了无穷的韵味和奇妙的意境。以“咬”字开篇,突兀奇峭,入手不凡,真是令人拍案叫绝。“任尔东西南北风”,一个“任”字,多么生动、准确地写出了傲竹凛风而立,斗恶不止的英雄气概! 全诗短短四句,无僻字,不用典,通俗明白,却有一股令人震撼的力量。第一句写根坚,第二句写石基,第三句写磨难,第四句写骨气;句句推进,前后照应,作者描绘了一幅坚韧、刚直、不屈的竹枝形象,表面写竹,实际写人,不管经受多少打击,承受多少压力,多少磨难,依然心志坚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表达了作者刚烈、坚忍不拔的品格。

[编辑本段]现代著名书法家 竹石

竹石(笔名),原名段怀义,号醉篁轩主,1937年生于河南河洛阳,早年毕业于河南省高等学府。现代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陕西省分会会员,书法教育委员会会员,陕西大唐书画研究院研究员。 竹石先生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在其父的指导下,学书自欧、颜始,悉心摹写《张迁碑》 、《石门颂》等,涉猎晋、唐草书以及宋、元、明、清诸家。作品用笔秀逸潇洒,取势跌宕多姿,尤擅行书、草书,竹石先生为人不事张扬,不求功利,执着地钻研古代碑帖,从中吸取营养,以深厚的功底自创篆隶书变体,笔划深厚,结体舒展,笔势雄健,拙中藏巧,风格独特,其作品大都书写自作诗词题跋。可谓:大道之行也,见素抱朴。 竹石同志徜徉艺林,勤于耕耘,前岁曾撰书二百米长卷《中华书史韵评》,堪称巨构,今又竭两年之力成此《引玉帖》,计三百余句,词作以韵文句式囊括中国书法发展演变史,脉络分明,巨细无遗,凡在中国书史上开宗立派或卓有贡献者,无不网罗其中,语言精练,评论确切,可作为一部书法史去读,极具参考价值,成书之后匆匆携以示余,浏览一过余亟膺服其用功之勤,因之漫书数语以作纪念。 -- 壬午新秋曹伯庸于城南

关于南风送喜的诗句-有关南风的诗句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