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行诗句
凉州行
凉州四边沙皓皓,汉家无人开旧道。
边头州县尽胡兵,将军别筑防秋城。
万里人家皆已没,年年旌节发西京。
多来中国收妇女,一半生男为汉语。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
驱羊亦著锦为衣,为惜毡裘防斗时。
养蚕缲茧成匹帛,那堪绕帐作旌旗。
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扩展资料
《凉州行》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乐府诗。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县,在盛唐时期是河西节度使的治所。唐大历年间,州城为回纥所侵踞,此诗即描写当时的边防情况。
《凉州行》中,胡人在汉化,汉人也在胡化。不过,二者的程度,似乎不太等同,一个是生产方式的变化,一个只是生活方式的部分变化——当然,这一方面,只是唐代胡风的一个内容,而非全部内容。
而胡人学耕种,也就是农耕文明向塞外的拓展,很多时候,要付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代价。近代甘肃的农耕区就屡见风沙侵袭严重的记载。所以,不要责怪历代中原王朝在强盛时为什么不大力移民塞外、将边塞实际上地融入到王朝之中来,从而避免王朝衰落时的胡兵入侵。
因为塞外的绝大部分地区,本来就不适宜农耕。只有游牧,才能生存和发展。决定胡与汉的分野的,根本上而言,并不是人,而是地域与生产方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凉州行
凉州行
【作者】王建【朝代】唐
凉州四边沙皓皓,汉家无人开旧道。
边头州县尽胡兵,将军别筑防秋城。
万里人家皆已没,年年旌节发西京。
多来中国收妇女,一半生男为汉语。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
驱羊亦著锦为衣,为惜毡裘防斗时。
养蚕缲茧成匹帛,那堪绕帐作旌旗。
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现凉州沦陷、回纥入侵之后,胡人日渐汉化,而汉人却胡化了。
胡人的汉化,是学习汉人的农桑生产,以加强他们的武备;汉人的胡化,却只是学习胡人的音乐歌舞,作长夜荒淫的宴乐。
这首诗的韵法也真有些“出格”。全诗共十六句,如果四句一韵,可以使韵法很整齐,但作者却以开头二句为一韵,末尾二句为一韵,中间十二句用三个韵。
这样,使读者不能在开头的时候就依照四句一绝的规格读下去,似乎有些不顺口。
但是,如果仔细研寻诗意,可以体会到作者是按诗意配韵的。首二句点题,用一个韵。次四句描写凉州之荒芜和胡人的猖獗,也用一个韵。
以下两组各四句,分写胡人也从事农耕和蚕织,各用一韵。最后写洛阳城中汉人之胡化,以为对比,又另用一韵。
韵脚的转换,应当和诗意的段落配合,这个原则,作者没有违背,但如果首韵和尾韵的诗意,都能扩大为四句,这首诗的韵法就整齐了。
尤其是尾韵,如果有四句,则诗意的对比性可以更为明显,现在,作者匆匆以二句表过,读者往往会忽略了它的讽喻意义。
参考资料:凉州行百度百科
凉州四边沙皓皓,汉家无人开旧道。边头州县尽胡兵,
将军别筑防秋城。万里人家皆已没,年年旌节发西京。
多来中国收妇女,一半生男为汉语。蕃人旧日不耕犁,
相学如今种禾黍。驱羊亦著锦为衣,为惜毡裘防斗时。
养蚕缲茧成匹帛,那堪绕帐作旌旗。城头山鸡鸣角角,
洛阳家家学胡乐。
关于“凉州”的诗词有哪些?
1、凉州词(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渡玉门关。
译文:
被风卷起的黄沙,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
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曲子《折杨柳》去埋怨春光迟迟呢,
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2、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
美酒倒满了华贵的酒杯,我正要畅饮的时候,马上琵琶就会不停地响起,仿佛在催促我快点上前作战。我在沙场上醉倒了请你不要笑,因为从古至今,前往战场的人中有几个人能平安归来。
古诗词中常出现的“凉州”是哪?为何现在没有城市叫“凉州”?
《凉州词》我们一定是都听过学过,但是呢,我们没有人知道凉州这地方到底在哪里。其实凉州在我们古代,并不是指一个城市或者是都城,而是指一个区域,一片地区,这就有点像,古时候的荆州和扬州一样,当时的荆州和扬州是指一整片的区域是,它是包含了如今的荆州市和扬州市和周围的一些地区,而现在的城市是没有凉州这个城市,但是却有一个凉州区位于甘肃武威市,但是这个凉州区和古时候的凉州虽然同名,但并不是同一个地方。
凉州这个地方名最早的出现时间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那时候天下被分为十三个州,每个周都有一位刺史。而在当时的甘肃地区因为存在一个的凉州刺史部,,所以就开始有了凉州这个地名,其实凉州从字面的意思上就会知道这个地方的特点。
首先从名字上说,它给人一种很荒凉的感觉,所以这个地方,其实就是在当时的边塞地区,是汉族和塞外民族的交界地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西北边疆地区,因为地处偏远,气候常年处于低温,所以才叫做凉州。
但是凉州这个地名在汉献帝的时期,其实就消失了,因为当时政策的原因还有一些地区归属的原因,凉州并入了雍州,所以扬州就在古代的时候就除名了,只剩下一个雍州。但是到了魏文帝的时候,又将雍州进行了拆分,凉州分了出来,又恢复了原来的名字,后来经过朝代的更替,凉州这个名字变换了几次,直到国民政府宣布废除州府制度之后面凉州这名字就消失在我们的视野当中,再后面凉州这个地方也渐渐的变成了武威这个级行政区,一直延续到现在。
《凉州词》我们一定是都听过学过,但是呢,我们没有人知道凉州这地方到底在哪里。其实凉州在我们古代,并不是指一个城市或者是都城,而是指一个区域,一片地区,这就有点像,古时候的荆州和扬州一样,当时的荆州和扬州是指一整片的区域是,它是包含了如今的荆州市和扬州市和周围的一些地区,而现在的城市是没有凉州这个城市,但是却有一个凉州区位于甘肃武威市,但是这个凉州区和古时候的凉州虽然同名,但并不是同一个地方。
凉州这个地方名最早的出现时间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那时候天下被分为十三个州,每个周都有一位刺史。而在当时的甘肃地区因为存在一个的凉州刺史部,,所以就开始有了凉州这个地名,其实凉州从字面的意思上就会知道这个地方的特点。
首先从名字上说,它给人一种很荒凉的感觉,所以这个地方,其实就是在当时的边塞地区,是汉族和塞外民族的交界地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西北边疆地区,因为地处偏远,气候常年处于低温,所以才叫做凉州。
但是凉州这个地名在汉献帝的时期,其实就消失了,因为当时政策的原因还有一些地区归属的原因,凉州并入了雍州,所以扬州就在古代的时候就除名了,只剩下一个雍州。但是到了魏文帝的时候,又将雍州进行了拆分,凉州分了出来,又恢复了原来的名字,后来经过朝代的更替,凉州这个名字变换了几次,直到国民政府宣布废除州府制度之后面凉州这名字就消失在我们的视野当中,再后面凉州这个地方也渐渐的变成了武威这个级行政区,一直延续到现在。
古诗词中凉州泛指今甘肃武威一带,现在甘肃下面有区或者地区叫做凉州区或者古凉州。
现在城市没有叫凉州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城市规划的结果。比如今合肥、古称庐州 ,今南京古称建康、江宁、石头城等。
城市的名字和地盘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历史的进程一直再改变着。
古诗词中的“凉州”指的是哪里,为何现在没有这个地名?
古时候的凉州不是指一个城市,而是地处陕甘宁青范围的一片地区。
凉州与我国古代区域统辖制度息息相关。西汉武帝将天下划分为十三个部分,相当于秦朝的“郡”,在这是三个地区设置行政与监察人员,分管各地事务,称“十三州部刺史”,后来形成了“州”的概念。凉州就是十三州之一,位于西北边疆甘肃宁夏青海陕西内蒙古交界部分地区,下辖陇西、天水、安定、北地、酒泉、张掖、敦煌、武威、金城、西海十郡,因“地处西方,常寒凉也”,所以名作凉州。
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将凉州的风貌挥洒出来——凉州因地处西北,偏僻荒凉,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常年受西北风侵袭,被视为贫瘠之地,苦寒异常;且因地处边疆,临近异域,常为征战打仗之地,唐代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透出凉州的战争气息。
直到东汉献帝时期,分凉州河西的酒泉、张掖、敦煌、武威、张掖居延属国5郡置雍州刺史,自此,凉州消失,隶属雍州。然而,到魏文帝时期,又将雍州河西地区的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西海、西平、西郡八郡重新规划给凉州,凉州又得以回归。但是,经过隋文帝废郡改置凉州;隋炀帝时改凉州为武威郡;北宋时又改叫西凉府;元代改叫永昌路;明朝改永昌卫;清朝又改叫凉州府,历朝历代的改制最终使得凉州不复归,成为概念模糊的一片地区,有的认为武威即是凉州,但并不十分准确。
凉州行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