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三的诗句
1.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5.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6.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7.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8.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9.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2.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13.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1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5.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16.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17.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18.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19.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20.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2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23.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4.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25.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1、《西bai江月·夜行黄沙道中》du——【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zhi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dao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2、《声声慢·寻寻觅觅》——【作者】李清照 【朝代】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译文:
空空荡荡无主张,冷冷清清好凄凉,悲悲惨惨好心伤。一时觉暖一时觉凉,身子如何得休养?饮三杯两盏淡酒,怎能抵御它、傍晚之时来的冷风吹的紧急。向南避寒的大雁已飞过去了,伤心的是却是原来的旧日相识。不认当年旧同乡。
菊花委地尽枯黄,我引忧伤憔悴无心赏花惜花、如今花儿将败还有谁能采摘?守着窗前挨时光,守着窗前挨时光,盼不到天黑好挹怏。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那雨声还点点滴滴。此情此景,用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的够?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李白 【朝代】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4、《望庐山瀑布》——【作者】李白 【朝代】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含三的诗词 :
1.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2.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3.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5.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6.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7.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8.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9.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0.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1.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2.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13.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14.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5.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16.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17.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18.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19.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20.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21.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2.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23.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4.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25.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26.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27.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28. 蓬舟吹取三山去 29.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30.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31.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32.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33. 楚虽三户 34.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35.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36.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37.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38. 禁火天、已是试新妆,岁华到、三分佳处 39.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40.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41.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42.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
中国古典文学钟爱三,关于三的名言或诗句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独立三朝识,轻生一剑知。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带有“三”字的诗句有哪些?
1.飞流直下三千尺
2、三杯两盏淡酒
3、转轴拨弦三两声
4、采三秀兮于山间
诗句原文:
《望庐山瀑布》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赏析:
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维妙维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谁能将这巨物“挂”起来呢?“壮哉造化功”!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你看!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象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2.诗句摘自原文:
《声声慢·寻寻觅觅》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注释:
①将息:将养休息。
②怎生:怎样,怎么。
③这次第:这一连串的情况。
赏析:
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
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词一气贯注,着意
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
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
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
3.诗句摘自原文: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唐 白居易 《琵琶行》
赏析:
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这些本来积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倾于诗中。它在艺术上的成功还在于运用了优美鲜明的、有音乐感的语言,用视觉的形象来表现听觉所得来的感受;萧瑟秋风的自然景色和离情别绪,使作品更加感人。
4.诗句摘自原文:
《九歌 山鬼》
年代: 先秦 作者: 屈原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1]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4]。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澹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
猿啾啾兮狖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赏析:
读这首诗先得注意两点:一是“山鬼”究竟是女神还是男神?宋元以前的楚辞家多据《国语》、《左传》所说,定山鬼为“木石之怪”、“魑魅魍魉”,而视之为男性山怪。但元明时期的画家,却依诗中的描摹,颇有绘作“窈窕”动人的女神的。清人顾成天《九歌解》首倡山鬼为“巫山神女”之说,又经游国恩、郭沫若的阐发,“山鬼”当为“女鬼”或“女神”的意见,遂被广泛接受。本文的品赏即以此说为据,想来与诗中所述山鬼的形象也更为接近〖注一〗。苏雪林提出《九歌》表现“人神恋爱”之说以后,大多数研究家均以“山鬼”与“公子”的失恋解说此诗,笔者却以为不妥。按先秦及汉代的祭祀礼俗,巫者降神必须先将自己装扮得与神灵相貌、服饰相似,神灵才肯“附身”受祭〖注二〗。但由于山归属于“山川之神”,古人采取的是“遥望而致其祭品”的“望祀”方式,故山鬼是不降临祭祀现场的。本诗即按照这一特点,以装扮成山鬼模样的女巫,入山接迎神灵而不遇的情状,来表现世人虔诚迎神以求福佑的思恋之情。诗中的“君”、“公子”、“灵修”,均指山鬼;“余”、“我”、“予”等第一人称,则指入山迎神的女巫。说明了这两点,读者对这首轻灵缠绵的诗作,也许可品味到一种不同于“人神恋爱”说的文化内涵和情韵了。
参考资料
诗词名句网:http://www.shicimingju.com/chaxun/shiju/%E4%B8%89
含三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