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古诗文大全

有关柳的诗句及赏析-关于柳的诗句及含义鉴赏

关于柳的诗句及含义鉴赏

一、“折柳”之深情

古人分别时要折柳相送,这是当时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习俗,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成为一种时尚。

张籍《蓟北旅思》:“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周邦彦《兰陵王》:“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从“折尽向南枝”和“柔条过千尺”这样的词句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种习俗、时尚存在的普遍性。

送别的地点多在长亭、桥头或大堤,如周邦彦词中提到的“隋堤”,还有下文的“霸陵”(附近有霸桥)即是。送别时不仅折柳相送,饯行饮酒自然是少不了的;有时还要吹笛、唱歌,曲子是现成的,几乎当时有点文化的人都可随口唱出;诗人们当然更要吟诗赋词以相赠。在古代诗词中,我们可以读到许多与“折柳送别”这种文化习俗相关的作品,可以说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景观。如: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2020年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出的就是这首诗。)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杨花”就是柳絮。苏轼有《杨花词》)

吴文英《风入松》:“楼前暗绿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诗词中不仅写“折柳送别”这种行动,而且,凡是与柳相关的词语都要拿来抒发分别时的离愁别恨,朋友间的厚意深情。如“柳丝”、“柳枝”、“柳阴”、“柳色”、“烟柳”“柳绵”(又可说成是“柳花”、“杨花”、“柳絮”)、“杨柳”、“折杨柳”、“杨柳春”、“杨柳依依”等等。

“折柳”诗词中,还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

宋朝礼部属官李之问,爱上了都城名妓聂胜琼。李将回原籍时,聂胜琼为之送别,饮于莲花楼,唱了一首词,末一句是:“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为这,李之问又留下来住了一个多月。后来因为妻子催促太紧,李不得不怅然离去。不到十天,聂胜琼写了一首《鹧鸪天》,寄给李之问。李中途得之,藏在箱子里,回家后被妻子发现。李只得以实相告。李夫人读了《鹧鸪天》,见其语句清健,非常高兴。不但没有阻止李聂的这段情缘,反而拿出私房钱让李之问去都城迎娶聂胜琼。

聂胜琼《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二、“折柳”之缘由

分别时为什么要折柳相送呢?

常见的解释是,“柳”谐“留”音,赠柳表示留念,一为不忍分别,二为永不忘怀。但是,这种解释我们感到很单薄,不足以完全令人信服。折柳送别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习俗,恐怕不是一个“谐音”就能解释清楚的。因此,古代就有人从另外的角度探求这其中的缘由。如清朝褚人获在《坚瓠广集》卷四中提出:“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这种解释是很合理的。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其特点是“随地可活”,这正可以拿来祝愿远别的人,到了异地后,随遇而安,能够很快地融入当地的人群中,一切顺遂。这一说法便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更高的文化品味。

但是,我以为,这还不是“折柳送别”这种文化习俗的最初缘由。最早的渊源应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句古诗。理由有三:一是这诗句来自《诗经》,而且是名句,读书人人人熟悉;二是“杨柳依依”表达了战士出征前怀家恋土的离情别绪,为后来的的送别诗奠定了文化基调;三是《诗经》作为五经之一,其深广的文化传承作用是不容怀疑的,古人作诗讲究“无一字无来处”,当然来自经典。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人把《渭城曲》中“客舍依依杨柳春”改为“客舍青青柳色新”,我以为不妥。

总之,“折柳送别”应该有“谐音感怀”、“哲理启迪”、“文化传承”这样三个缘由。

三、“折柳”之乐曲

“折柳送别”时,要吹笛,有时还要放声歌唱,所以,古诗中常把折柳、吹笛(唱曲)联系在一起,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与之相关的乐曲有这样三首:

一是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的《折杨柳枝》。有一首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李白《塞下曲》:“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还有前面提到的《春夜洛城闻笛》,这两首诗中所言“闻折柳”,都应该是《折杨柳枝》这支曲子。

二是唐朝的《渭城曲》,又称《阳关三叠》。其实原来并不是一首歌曲,只是王维写的一首诗《送阮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由乐人谱入乐府,当作送别曲,并把末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反复重叠歌唱,所以称为《阳关三叠》。这在唐朝是一首非常流行的送别曲。

三是唐朝的《杨柳枝词》。是唐教坊曲名,作者多以此题咏柳,以表达离别之意。刘禹锡就有《杨柳枝词》九首,其中一首的内容是:“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据学者王先谦解释,“杨柳”是柳的一种,垂杨即垂柳。如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莹火,终古垂杨有暮鸦。”这句中的“垂杨”指的就是隋堤柳。(在古诗词中,似乎是柳寓生离,杨寓死别,应该是有明确分工的。如白居易《赠卢子蒙》:“闻道咸阳坟上树,已抽三丈白杨枝”。

五月水边柳

崔护

结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浅。

睡脸寒未开,懒腰晴更软。

摇空条已重,拂水带方展。

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

丝长鱼误恐,枝弱禽惊践。

长别几多情,含春任攀搴。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拂面千丝万缕枝,春风欲别意迟迟,一怀愁绪问谁知?

灞上黄昏虚掷影,樽前白发费沉思,吟来几句断肠诗。

咏柳

最是寒余料峭时,

窗前常忆绿黄枝。

三春短短飞花落,

四季悠悠待叶垂。

风雨飘摇谁有悔,

山川灭绝始无思。

群芳放诞温晴日,

红紫丛中隐一丝。

施肩吾的《折杨柳》:

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雍裕之的《江边柳》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罗隐的《柳》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白居易的《勤政楼西老柳》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支柳,长庆二年春。

而唐彦谦的《垂柳》诗又别有寓意: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送别》

作者: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 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

【注解】:

【语译】:

原本,只要一到春天,杨柳便会重新吐出嫩芽,长出绿油油的枝条,

这时,运河的两旁便形成一片青翠的浓荫,柳枝随著春风摇曳,妩媚极了。

可是近来杨柳的枝条老是被人攀折,柳荫不再像从前那麼浓密了,

想必是因为在这里送行的人愈来愈多,每个人都以柳条互赠,表示依依不舍之情,所以才会造成这样的景象吧!

【赏析】:

长安城东放眼可见御河两岸杨柳青青。近来送别之频繁、别情之愁苦,大有使御河两岸东门之外的「青青」杨柳不堪攀折之势。

从眼前景物产生联想,因为看到树上的柳枝被折去不少,想到这都是那些多情的送行者所为,他是从眼前的景物想到过去已经发生过的事。

蝶恋花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廉海燕双飞去。

满恨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此首,情绪亦寓景中。“六曲”三句,阑外景:“谁把”两句,廉内景。阑

外杨柳如丝,廉内海燕双栖,是一极富丽极幽静之金屋。而钿筝一声,骤惊

双燕,又是静中极微妙之兴象。下片,“满眼”三句,因而而引起惜花情绪。

“浓睡”两句,因梦而引起恼莺情绪。镇日凄清,原无欢意:方期睡浓梦好,

一晌贪欢,偏是莺语又惊残梦,其惆怅为何如耶。谭复堂评此词如“金碧山

水,一片空蒙”,可谓善会消息矣。

忆江南·春去也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

丛兰裛露似沾巾。

独坐亦含嚬。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 【体裁】:词

【注释】:

1.多谢:殷勤致意的意思。

2.洛城人:即洛阳人。

3.袂(mèi):衣袖。

4.浥(yì):沾湿。

5.颦(pín):皱眉。

【简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洛阳少女的惜春之情。她一边惋惜春天的归去,一边又觉得春天对她也有无限依恋之情。诗人通过拟人化手法,不写人惜春,却从春恋人着笔。

杨柳依依,丛兰洒泪,写来婉转有致,耐人寻味。最后“独坐亦含颦”,以人惜春收束全词,更增添了全词的抒情色彩。这首小词,抒发了惜春、伤春之情。构思新颖,描写细腻,手法多变。充分体现了诗人乐府小章的“清新流畅、含思婉转”的艺术特色。

【集评】:

况周颐《蕙风词话》:唐贤为词,往往丽而不流,与其诗不甚相远也。刘梦得《忆江南》“春去也”云云,流丽之笔,下开北宋子野、少游一派。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作伤春词者,多从送春人着想。此独言春将去而恋人,柳飘离袂,兰浥啼痕,写春之多情,别饶风趣,春犹如此,人何以堪!

早春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

长安街上细小的春雨润滑如酥,近看没有绿色,远看草色青青。早春正是一年春光的大好时节,大大胜过满城杨柳堆烟的暮春。

[讲析]

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韩愈自己说:“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原来他的“平淡”是来之不易的。

全篇中绝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遥看近却无”了。试想: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儿的时候,春在何处?连影儿也不见。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你瞧吧,春来了。雨脚儿轻轻地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迹,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你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象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远远望去,再象也没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这设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皇城中的街道)上的纤细小雨。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而小雨又滋润如酥。酥就是奶油。受了这样的滋润,那草色还能不新吗?又有这样的背景来衬托,那草色还能不美吗?

临了,诗人还来个对比:“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因为,“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烟柳呢?已经是“杨柳堆烟”时候,何况“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爱了。象这样运用对比手法,与一般不同,这是一种加倍写法,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物以稀为贵”,早春时节的春草之色也是很娇贵的。“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韩愈《春雪》)。这是一种心理状态。严冬方尽,余寒犹厉,突然看到这美妙的草色,心头不由得又惊又喜。这一些些轻淡的绿,是当时大地唯一的装饰;可是到了晚春则“草树知春不久归”(韩愈《晚春》),这时那怕柳条儿绿得再好,人们也无心看,因为已缺乏那一种新鲜感。

所以,诗人就在第三句转折时提醒说:“最是一年春好处。”是呀,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春天的最好处却又在早春。

这首诗咏早春,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

关于柳的诗句,要全诗。10首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临川见新柳

【唐】崔橹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

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题柳

【唐】狄焕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新柳

【唐】杜牧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柳绝句

【唐】杜牧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唐】方干

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唐】韩偓

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

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

【唐】韩琮

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

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

【唐】韩溉

雪尽青门弄影微,暖风迟日早莺归.

如凭细叶留春色,须把长条系落晖.

彭泽有情还郁郁,隋堤无主自依依.

世间惹恨偏饶此,可是行人折赠稀.

咏柳

【唐】韩偓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唐】李峤

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

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

垂柳

【唐】李商隐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

七贤宁占竹,三品且饶松.肠断灵和殿,先皇玉座空.

【唐】李商隐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

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

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

【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题柳

【唐】李中

折向离亭畔,春光满手生.群花岂无艳,柔质自多情.

夹岸笼溪月,兼风撼野莺.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

有关柳的诗句及赏析-关于柳的诗句及含义鉴赏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