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如其人算是一句古话吗
字如其人,其实最早源于西汉文学家扬雄讲的一句名言:“书、心画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书法是人的心理描绘,是以线条来表达和抒发作者情感心绪变化的。
“字如其人”,意谓人与字,字与人,二而一,一而二,如鱼水相融,见字如见人。
清·周星莲的对“字如其人”表述得非常具体。
他说:“余谓笔、墨之间,本足觇人气象,书法亦然。
王右军、虞世南字体馨逸,举止安和,蓬蓬然得春夏之气,即所谓喜气也。
徐季海善用渴笔,世状其貌,如怒貌抉石,渴骥奔泉,即所谓怒气也。
褚登善、颜常山、柳谏议文章妙古今,忠义贯日月,其书严正之气溢于楮墨。
欧阳父子险劲秀拔,鹰隼摩空,英俊之气咄咄逼人。
李太白书新鲜秀活,呼吸清淑,摆脱尘凡,飘飘手有仙气。
坡老笔挟风涛,天真烂漫;米痴龙跳天门,虎卧凤阙。
二公书横绝一时,是一种豪杰之气。
黄山谷清癯雅脱,古澹绝伦,超卓之中,寄托深远,是名贵气象。
对“字如其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和理解。
(一)字,是人体生命的对应苏轼在中曾以拟人的描述来评论书法“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
楷书像人“站立”,行书像人“走”,草书则像人“跑”。
他在中更进一步用人体构成五要素来比喻书法的构成和书法的五要素,他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
”这不能不说是对“字如其人”理论的一种创见。
清人王澍又给苏轼补充了三项内容,他说:“作字如人然”。
怎么如人呢
“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八者备而后可为人”。
可以把这八个字作这样理解,字的筋、骨、血、肉,体现作者的基本功力;字的精、神、气、脉则反映作者的修养素质。
如果说,苏轼和王澍是从人体构成要素来比喻书法的话,清人刘熙载则着重从字的内涵来喻示人的内在素质。
他说:“书,如也。
”“如”什么呢
“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他不仅继承和发展了“书为心画”的著名论述,而且更集中、更具体地从人的艺术个性、艺术风格、艺术水平来论述“字如其人”,这就把“书为心画”的说法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不仅如此,清刘熙载还更形象、更具体地把不同的人写出不同的字作了进一步阐述,他在中说:“贤哲之书温醇,骏雄之书沉毅,畸士之书历落,才子之书秀颖。
”贤哲之士的字,温和醇厚;英雄豪杰的字,沉着刚毅;脱俗奇人的字,磊落洒脱;文人学士的字,清俊秀丽。
这真可以说把“字如其人”表述得淋漓尽致。
(二)字,是书者志向的外化字,就是书写人的意志、情趣、追求。
清刘熙载在中指出:“写字者,写志也。
”他并举出张旭教诲颜真卿的一句话:“非志士高人,讵可与言要妙
”非有远大志向、高尚情怀,书法怎么可能做到精妙呢
其实,好的书法都有深刻的含义,可以从中看出作者的思想和情趣,而且往往能一目了然。
唐张怀在中说的很清楚:“夫翰墨及文章至妙者,皆有深意以见其志,览之即了然。
”只要认真观察,从好的书法作品和文章中,都可以很明白地看出作者的思想、志趣。
宋黄庭坚盛赞林逋的字如何写出高洁的志向。
他说“林处士书清气照人,其端劲有骨,亦似斯人涉世也耶。
”林逋的字清气照人,笔劲有骨,同他的处世为人是很相似的。
(三)字,是书者心境的表白字既可以“外师造化”,又能“中得我心”。
若仅能反映外物,而不能表达自我心意,表达外界物像在内心引发的启示和感受,就失去了写字的意义。
这就是清代周星莲在他的中说的,“若仅能置物之形,而不能输我之心,则画字、写字之义两失之矣”。
明项穆在中也说到,“书之心,主张布算,想象化裁,意在笔端,未形之象也。
书之相,旋折进退,威仪神采,笔随意发,既形之心也。
”书法作品的构思、布局、变化,是意念感情集中在笔尖上,还未形成实在的形象;而书法的造型,回旋转折,进退往复,严容神姿,笔毫随着作者的意念、感情而动,是已经见诸实在的构思。
说明书法是无形的“心”和有形的“相”的辩证统一,颇有独到见解。
(四)字,是书者情绪的流露唐大文学家韩愈在中介绍张旭怎样借草书来抒发他的思想情绪,有这样一段话:“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
”他说,张旭有什么高兴的事、生气的事,或窘迫穷因、忧伤悲痛,或愉悦闲逸、怨恨、思慕,或酣醉无聊、心中不平,只要有动于心,必借草书加以抒发。
说明张旭作草书,总是凝聚着多变的心绪、复杂的心态,有着浓重的感情色彩。
唐孙过庭在中列举了王羲之的六篇名作,来说明作者善于随着书写对象和内容的不同,而书发不同的思想情趣,那就是:“写则情多怫郁,书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又纵横争折。
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惨。
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
”他说,王羲之写《乐毅论》多抱着抑郁的心情;写东方朔《画赞》时,意念中涉及到许多瑰丽、奇妙的想法;写《黄庭经》时,对道家崇尚的虚无境界感到愉悦;写《太师箴》时,又感到世情的变化多端,争斗曲折;写《兰亭序》时,则是思绪奔放,神情飘逸;写《告誓文》时,则是心情沉重,神志惨淡。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涉及欢乐,方能发出笔声;谈到悲哀的事,就不由得要长叹了。
足见王羲之的每一件作品都表现出不同的情感色彩。
元人陈绎曾在《翰林要诀》中对书者情绪同书法的关系讲的同样很精彩:“情有重轻,即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浅深,变化无穷。
”怎么变呢
具体说就是:“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
”人欢喜时,心气和谐,写出来的字就舒放;人发怒时,心气粗闷,写来的字就险绝;人悲哀时,心气忧郁,写出来的字就内敛;人高兴时,心气平和,写出来的字就秀丽。
总之,人的喜怒哀乐的思想情趣、向往追求都会从字的神采、风格上反映出来。
(五)字,是书者人品的写真王羲之说过:“把笔抵锋,肇乎本性。
”提笔写字,始于或体现人的本性。
苏轼对这个问题也有论述,他说:“观其书,有以得其为人;则君子小人必见于书,是殆不然。
”意思是看一个人的字就可知道他的为人,甚至还可以看出是君子或小人。
这话说的未必完全正确,但说书品和人品有密切的关系,还是有道理的。
怎么从字看出作者的人品呢
一是人品高,书品自然高雅。
清杨守敬说:“品高则下笔妍雅。
”品格高尚的人,书法肯定脱俗。
二是品德清纯,书法就潇洒。
李白有一首诗叫《王右军》,其中有这样两句:“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
”赵孟又把它加以演绎,成了下面两句:“右军潇洒本清真,落笔奔腾势入神。
”都是一个意思,首先称赞王羲之品德清纯,风韵潇洒;接着赞扬他的书作如他的人品,清秀超逸,气势奔放,精妙绝伦。
从这里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书品和他的人品的高度统一。
三是忠臣烈士,字则端正、刚毅、厚重。
宋朱长文在《续书断》中特别推崇颜真卿人品同他的字的一致,说:“予谓颜鲁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发于笔翰,则刚毅雄特,体严法备,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颜鲁公写出来的字,刚毅奇雄,结体严谨,法度完备,像是一个忠臣义士,满脸正气挺立在朝廷之上,大义凛然,威武不出。
欧阳修在《集古录》中同样对颜真卿书品与人品的一致予以高度评价,他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
”颜真卿刚正不阿,临危不惧,一生忠义;他的字也方正刚劲,像他的人品一样,挺然奇伟。
有的说得更明白,颜真卿的字,“望之知为盛德君子也”。
颜字,一看就知道他是品德高尚的正人君子。
旧时的读书人,写字是人生的第一门功课。
乡试殿试,字写得差,考官有权将试卷作废。
漂亮的手写字不单自己瞧着顺眼,别人看了也悦目。
美国有个女士违反了交通规则,收到一张罚款通知。
该女士寄了一封手写的信,向当地交通警察的负责人说明缘由。
那位警官一见如此漂亮的书写体,当即决定免去她的罚款。
这就是字如其人的道理。
字如其人......有人写字当作技能,会写即可;有人视则写字为艺术,力求完美,甚至能从字里行间瞅出书写人的性格和品行。
写字如同造房子,要讲究布局、搭配、容让。
可现如今,就算是真的高楼大厦,造起来也是越快越好。
除了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又有几个人能够心无杂念气定神闲地练字写字呢
以我之愚见,值此信息社会、竞争社会、若有闲暇,不妨多多练习。
没工夫的,总可以写得认真一些。
就好比一个人,不能因为相貌平平,就蓬头垢面不修边幅。
美好的事物,永远都是值得向往、值得追求的。
牧童唐吕岩古诗写一片课文
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的感觉,表来了,还通过描写(牧童之后不脱蓑衣便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的情景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心境.《牧童》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息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
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
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
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我们的心灵感到宁静。
《牧童》一诗不仅让我们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
白天有牛和悠悠牧笛为友晚上有清风明月相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
当然透过诗我们也看到作者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牧童》是唐朝诗人吕岩创作的一首诗。
前两句为“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意思是:绿草如茵,广阔的原野,一望无垠。
笛声在晚风中断断续续地传来,悠扬悦耳。
全诗如下: 《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对应每句译文:绿草如茵,广阔的原野,一望无垠。
笛声在晚风中断断续续地传来,悠扬悦耳。
牧童放牧归来,在黄昏饱饭后。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首句“草铺横野六七里“描述了视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
一个“铺”字,表现出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
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
第二句“笛弄晚风三四声。
”描述了听觉上的感受,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
一“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
笛声的悠扬悦耳,反映出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
未见牧童,先闻其声,具有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
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
表达了作者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在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见字如见人,这种说法的意思是
字如其人出处:西扬雄“书、心画也书法是人的心理,是以线条来表达和抒发作者心绪变化的。
人与字,字与人,二而一,一而二,如鱼水相融,见字如见人。
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出自哪首诗
:唐朝。
古朗月行 ( [唐]
少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求谢眺的山水诗
江上曲 易阳春草出,踟蹰日已莲叶尚田田,淇水不。
淹桂舟,时同千里路。
千里既相许,桂舟复容与。
江上可采菱,清歌共南楚。
首情歌,描绘了一位纯情少女追求爱情的婉曲心迹。
易阳,即易水的北岸。
这位芳龄少女,踏着青青春草,迈着婉娈多姿的步子,徘徊在易水之滨。
美丽的春光,撞击着她的心怀,她的那颗复苏了的春之心,砅(音lì,履石渡水。
同濿,《诗经》:“浅则濿”)然漾动了,泛起了阵阵爱的涟漪。
易水之滨,她在踯躅,她在留连,似乎在寻求着什么。
不知不觉间,红日隐沦了,时光倏忽飞逝了。
转眼,她又望着满江的莲叶,饱满挺秀,铺写出一派绿色的境界,心中却又涌上莫名的怅惘之情,感叹那绿波荡漾的淇水,难以渡越。
这里,易水、淇水,均非实指,而仅仅是一种隐喻,喻义大约与巫山相同,隐指男女之间的爱情。
如同时王融《古意》:“巫山彩云没,淇上绿杨稀”,就是将巫山与淇水并用的。
所以,“淇水不可渡”并不是感叹自然条件的阻碍,而是一种心理阻隔、衷曲难遂的折射和象征,是爱情无以寄托的婉曲之情的抒发。
惟其春情荡漾,无所依附,她才在易水之阳、淇水之滨踯躅徘徊,从日出到日落,从春天到夏天(“春草出”到“莲叶尚田田”),寻找那无从捉摸却又无处不在的爱情。
明乎此,便可准确把握到以下主人公直接抒情的意脉了。
子,指这位女子所钟情的人;淹,即停留。
这位女子所盼望的心上人终于来了。
他,乘着桂舟,荡着兰桨,劈波斩浪,从清水绿波之上,翩翩而来。
他不一定是为她而来的,而她,却相信他一定是为自己而来。
所以,虽未曾相识,便以身心相许,由衷地发出了深情的心愿:心上的人儿,请停舟共载,我愿与你双双乘起这木兰之舟,一边采菱,一边唱歌,让那清越的爱情之歌,伴随着我们千里远航……诗用第一人称,通过少女自己的口吻,坦吐深婉炽热的爱情,让她心灵的火花直接迸发出来,闪耀在读者眼前。
如此写来,便觉率真、亲切,形象可感。
这位芳龄少女,对邂逅相遇的青年,就敢于以身心相许,远走天涯海角,其专情、大胆和率直,千载之下,读之犹感吁嗟。
如此风情绰约、率意天真的纯情少女,似曾相识,在南朝乐府民歌中可以找到她的影子。
如《读曲歌》:“千叶红芙蓉,照灼绿水边。
余花任郎摘,慎莫罢侬莲”;如《子夜四时歌·春歌》:“罗裳迮红袖,玉钗明月珰。
冶游步春露,艳觅同心郎”,等等,率皆天真烂漫,婉娈多情。
可见谢朓此诗之深受南朝乐府民歌的影响。
其实,此诗还处处回荡着汉乐府民歌的余音。
“莲叶尚田田”、“江上可采菱”二句,直接从《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中化用而来,自不待细说。
另外,在修辞技巧上也借鉴了汉乐府民歌的一种很有特色的手法,曰联珠格,俗称顶真体。
此法以上句句末之词作为下句句首之词,使诗语蝉联不断,如《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一环紧扣一环,意思赓续,气脉贯通。
此诗中的“愿子淹桂舟,时同千里路。
千里既相许,桂舟复容与”,即借鉴了这一方法,而且是六、七两句联珠,五、八两句联珠,有所变化和创新,造成一种很有形式美的语言格式,维妙维肖地表达了这位女子追求爱情时炽热、急切的心情。
由此可见,谢朓是深得乐府民歌艺术之精髓的。
落日怅望 谢朓昧旦多纷喧,日晏未遑舍。
落日余清阴,高枕东窗下。
寒槐渐如束,秋菊行当把。
借问此何时,凉风怀朔马。
已伤归暮客,复思离居者。
情嗜幸非多,案牍偏为寡。
既乏琅邪政,方憩洛阳社。
这是一首充满思致、馥郁着人生哲理的诗篇。
深秋,傍晚时分,诗人经过一整天的劳顿,终于回到了居所。
“昧旦”,天将明未明之时,“日宴”,即傍晚。
天还未亮,诗人就陷入了纷扰喧闹的冗务,一直埋头忙到傍晚,还没有止息。
所以,当他于落日清阴之中,返回住所,东窗高枕,悠然仰卧的时候,不禁深深地舒了一口气。
从尘杂纷冗、车马喧闹中抽身出来,目睹一轮红日徐徐隐沦,脉脉清阴洒满大地,诗人心中唤起的情怀,该是多么恬淡,多么惬意
诗人接着写道,槐树叶儿飘零,树干渐渐枯瘦,其坚劲瘦硬之质,好像被捆得紧紧的一样;秋菊沐浴着晶莹的露水,迎风招展,含苞开放了,就可以采摘了。
这里,瘦劲的枯槐,坚峭的秋菊,展现出一派清泠峻峭的景象,宛然孤寒料峭的象征,隐隐在诗人心中唤起一丝丝寒冷之意,使他幽然滋生了暮秋怀归之感:“借问此何时,凉风怀朔马。
”“凉风怀朔马”是化用古诗《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之意,胡马南来,但仍依念北方故乡的风土。
这是把“凉风怀朔马”当作“朔马怀凉风”的倒置来理解的。
实际上不如直接解读此句,更有意味。
不直言“朔马怀凉风”,反说“凉风怀朔马”,似乎是在暗寓不是诗人怀念故乡,而是故乡怀念自己的游子,这样巧笔立言,正话反说,便把诗情折入一层,把诗人深深的怀归之情维妙维肖地表达出来。
总起来看,“借问”句是明知故问,藉以启揭下文。
秋风阵起,诗人由触物而伤怀:“已伤慕归客”,一个“伤”字,表明了诗人“慕归”不得,徒受归思缠绕而不能自拔的情怀,措辞深沉而凝重,充满江河日下的无可奈何之叹。
而归思难抑,诗人又由己而及人:“复思离居者”,他不仅自“伤”,进而“伤”人。
他为晚归的游子感伤,为浪迹天涯、南北飘零的“离居者”而触怀惆怅。
至此,全诗由景及情,由己及人,层层推衍,物态尽显而情怀毕现。
最后四句转入直抒胸臆。
诗人由深秋暮景的感触,表达了高洁的人生理想。
他很崇仰西汉琅邪太守朱博能使“文武从宜(文人武将各尽其材)”的美政,“既乏”云云,既是谦逊之辞,表示私心向往而不及,同时又带有让步语气的意味。
即,今既立志美政,即当勉力施行。
如果不能取得像朱博那样的美誉,便去追求散淡优闲的生活,与亲朋好友诗酒往还,逍遥终日。
这种典型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思想,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落日,是大自然的奇伟景观,人人都可以欣赏,而由此生发的意绪却大异其趣。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是一种惋惜,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叹(庐夫按:“只是”应解作“正是”之意,所以诗句不是表达惋惜无奈的感叹);“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酮乐天咏老见示》),则是一种豪情,一种不甘沉沦的执着。
而此时此刻萦回于谢朓心头的,则是一种莫名的怅惘之情。
诗人一心向往着山林,向往着形躯的超脱和精神的自由,“既乏琅邪政,方憩洛阳社”,是其人生理想。
但是,镇日埋头公务,形滞案牍,眼看着花儿开了又谢,谢了又开;目睹着红日冉冉朝起,迟迟暮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而心所向往的自由之宇似乎仍是那么遥远,那么渺茫。
因此,一种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诗题中的“怅”,正将这一旨意点画了出来。
如果说“怅”是氤氲于全诗的浓郁的氛围的话,那么,“望”便是贯穿全诗、结构全篇的主线。
迟迟落日,脉脉清阴,因“望”而摄入诗人的笔底;寥落意绪,悒悒归思,因“望”而弥漫于诗人的胸怀。
因惆怅之心而“望”落日晚景,仿佛戴上一副灰色眼镜来观察事物,一切景物都染上悲惋低沉的色调。
落日清阴仿佛是诗人迟暮心绪的写照,寒槐秋菊又宛如是诗人寂寥心境的象征,景、境,都融化在诗人低沉的意绪之中了。
所以,总起来说,此诗的基调是低惋的。
“怅望”二字正是这种意绪的外化,是全诗的“诗眼”,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