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故事谁知道
我知道,舜,中国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shun the name of aiegendary monarchin ancient china〗。
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
舜又称虞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
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
还传说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唐代张守节特别指出:“蒲州河东县本属冀州。
”似认为舜是河东县人。
唐代蒲州河东县即今山西永济市,治所在今蒲州镇。
孟子认为舜是东夷人。
《孟子》: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
傅说(音悦,yuè),约公元前1335-1246年。
殷商王武丁的至高权臣--大宰相(即上三公第一位),据正史典籍、近年考古发现及傅氏早期家谱等文献记载,他是中华汉族傅氏家族的始祖。
傅说是我国殷商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及建筑科学家。
胶鬲是孟子直接点出“举于鱼盐之中”的名人。
胶鬲原为商纣王时的大臣。
胶鬲,殷商时人,起初隐居在商地。
周文王将他推荐给殷纣王做大臣。
后来纣王暴虐无道,周武王兴兵讨伐。
纣王得到了消息,便派胶鬲到鲔水地方等候周武王,打探实情。
周武王军队到了鲔水后,胶鬲便问武王说:「西伯要到什么地方去
」武王回答:「到殷地。
」又问:「什么时候到
」「甲子日到殷城外」于是胶鬲回朝覆命。
当时刚好下雨,但武王仍带兵疾行,军师认为不可。
武王说:「胶鬲已经回去覆命,如果我不准时到达,胶鬲一定会因此犯上欺君之罪而被杀;我们一定要准时到达,才能救得了胶鬲。
」|由此故事,可见武王之守信义,与胶鬲贤能而为文王、纣王、武王所重视。
管仲( 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 汉族,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颍上(今安徽颍上)人。
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
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 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
孙叔敖(公元前约630年-公元前593年),楚国期思县潘乡人(今河南固始县),楚国令尹,以贤能闻名于世。
《淮南子·人间训》:孙叔敖在出任令尹前,“决期思之水(今河南固始县境的史河),而灌云雩之野”,即带领当地人民兴建水利工程,灌溉农作物,这项水利工程,就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期思陂”(《大平御览·地部》:“楚相作期思陂,灌云雩之野。
”)。
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
楚国名相,蒍氏,名敖,字叔敖,一名蒍猎,蚡冒之后,“世为列姬,国地朝廷”。
公元前601年,出任楚国令尹(楚相),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济,政绩赫然。
主持兴修了芍陂(今安丰塘),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国力。
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列其为第一人。
百里奚早年贫穷困乏,流落不仕,在被晋国俘虏前,曾游历齐、周、虞、虢等国,这使得他对于各国的民俗风情、地理形势、山川险阻知之甚悉,为他后来给秦穆公筹划东进准备了必要条件。
百里奚早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和坎坷的经历,使他尝尽了艰苦生活的滋味,也亲眼目睹了下层人民的悲惨处境,对他后来任秦国大夫时,为官清正,树立以民为贵的思想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百里奚辗转到虞国任大夫。
秦穆公五年(前655年)晋国借道于虞以伐虢国,大夫宫之奇以“唇亡齿寒”劝谏虞君,虞君因曾经接受晋献公的宝玉“垂棘之璧”与名马“屈产之乘”而答应了晋国。
百里奚深知虞君昏庸无能,很难纳谏,便缄默不语。
结果晋在灭虢之后,返回时就灭了虞国,虞君及百里奚被俘。
后来,晋献公把女儿嫁给秦穆公,百里奚被当作陪嫁小臣送到了秦国。
他以此为耻,便从秦国逃到宛(今河南南阳),楚人把他当作奸细,绑了起来问他做什么的
他说他是虞国人,亡国出来逃难的。
楚人便叫他养牛,不久他养的牛比别人的都强壮,楚人便称他为“看牛大王”,连楚王也知道了他的名号,就叫他到南海看马。
秦穆公听说百里奚贤智,想用高价赎回他,又怕楚人不许,就派人对楚国人说:“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
”楚国人同意将百里奚交还秦国。
百里奚回到秦国,秦穆公亲自为他打开囚锁,向他询问国家大事。
百里奚推辞说,他是亡国之臣,不值得询问。
秦穆公说:“虞君不用子,故亡,非子罪也。
”秦穆公与百里奚谈论国事数日,秦穆公十分赏识他,授以国政,号称:“五羖大夫”。
这时他已是70多岁的高龄。
后来他又推荐了蹇叔,蹇叔带着他的两个儿子西乞术和白乙丙来到了秦国。
百里奚的妻子杜氏自从百里奚走后,就独自带着儿子逃荒,辗转来到秦国。
听说百里奚做了相国,就想尽办法去相国府洗衣裳,机缘巧合下,与百里奚相认。
培根的 Of Studies 各翻译版本 和王佐良翻译《论读书》评说和分析,英文和中文都要
急help
前几天应邀给朋谈了谈培根Of Studies一文的汉语问题。
现将讲稿发布于此,请砭正。
趣欣赏】Of Studies,是培根400年前撰写的一篇探讨读书问题的散文杂记,亦是英语文学中妇孺皆知的劝学名篇。
该文笔力遒劲苍幽,思想精深悠远,行文简洁明快,论述深入浅出,分析桴鼓相应,读来时若春雨润物,时若激流漂石,时若清风拂面,时若万籁俱号,令人似置身庄子《齐物论》所谓之“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之境界中。
Of Studies从读书之功用立论,分析了读书学习对人生不同凡响的意义。
同时人们对读书学习态度之取向、方法之别异,也直接影响到了学习效果的泾渭两色。
培根以为读书的功用有三,即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其在人生中的具体体现亦有三,即 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 is in privateness and retiring; for ornament, is in discourse; and for ability, is in the judgment 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 在作者看来,人们的经验与学识,亦直接影响其读书之取向与效用。
具体说来,就是expert men can execute, and perhaps judge of particulars, one by one; but the general counsels, and the plots and marshalling of affairs come best from those that are learned. 由于方法之不同,学习之效果也将各异。
所以培根说,To spend too much time in studies is sloth; to use them too much for ornament is affection; to make judgment wholly by their rules is the humor of a scholar. 这个说法颇似孟子“仅信书则不如无书”之教诲。
读书不能全凭经验判理,而学识亦不可脱离实际独存。
经验与学识,当是相辅相成的、彼此互补的。
在培根看来,这两方面的积累是人生所不可或缺的知识积淀。
所以,They perfect nature and are perfected by experience: for natural abilities are like natural plants, that need pruning by study, and studies themselves do give forth directions too much at large, except they be bounded in by experience.而对读书态度之不同,亦决定读书者获益之众寡。
常见的现象是,Crafty men contemn studies, simple men admire them, and wise men use them, for they teach not their own use; but that is a wisdom without them and above them, won by observation. 读书不求学问长进,而是存心吹毛求疵诘难作者,以显其能。
这是另外一种庸人读书心态。
怀着此种心态读书,焉能从中获益
所以培根告诫学人,Read not to contradict and confuse; nor to believe and take for granted; nor to find talk and discourse; but to weigh and consider.在前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列宁为了躲避密探的追捕,隐蔽朋友瓦西里家里。
晚上,列宁将瓦西里给他搬来的书分作两类,并告诉瓦西里哪些书可以枕头,哪些书应当垫脚。
所谓枕头的书,就是需要认真拜读、仔细品味、努力思考的佳作。
所谓垫脚的书,就是那些文风浮浅、思想轻浅、论述表浅的平庸之作。
培根对书的认识与列宁的看法,可谓所见不差。
所以他说,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that is some books are to be read only in parts; others to be read, but not curiously; and some few to be ready wholly, and with diligence and attention. 读书的方法,自然涵盖对所读之书的选择和所读内容的鉴赏这两个方面。
然而,在一定意义上,读书的方法还包括所谓之“不读之读”。
“不读之读”,即由于种种原因,读者不直接阅读有关书本的内容,而是通过阅读有关评介文章或他人的读书笔记来了解有关著作的基本思想和内容。
这种读书方式,其实就是现代人士所惯常凭借之学习方法。
人们采用这种学习方法,出于种种原因。
一则原著阙如,无法直接欣赏,于是便通过阅读他人的笔记或评介以足心愿。
二则时间有限,无法一一拜读,只好寻求便捷途径了解其大致内容要旨。
自然,采用这种读书方法的,恐怕也有投机之嫌。
然而,对于孜孜以求于学问的莘莘学子而言,此法之运用,必得统筹兼顾,否则必然陷入人云亦云的泥沼之中。
对此,培根的忠告是:Some books also may be read by deputy and extracts made of them by others; but that would be only in the less important arguments, and the meaner sort of books; else distilled books are, like common distilled waters, flashy things.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对人类来说,书籍是进步的阶梯。
对于个人来说,书籍,自然,也是进步的阶梯。
书籍可以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扩展个人的思想境界和发展个人的智慧潜能。
所以,培根说Reading makes a full man; co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读书者要达到这样一个收获颇丰的境界,其前提要律至关重要,那就是所读之书须是好书佳作。
懒于读书之人,想谋求进取,恐怕只能求实于梦中,绝难得益于现实。
诚如培根所言: if a man write little, he had need have a great memory; if he confer little, he had need have a present wit; and if he read little, he had need have much cunning to seem to know that he doth not.鲁迅先生说,读书须杂,各方知识均须具备。
因此倡导“随便翻翻”的学风,意在督促学人拓展视野,深化知识结构。
中国古人所谓之“饱学之士”,所强调的就是广学博识的学风。
对此,《颜氏家训》中说,“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读书过专,眼界受限。
所以前人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教,所强调的亦是博学多识的为学思想。
这一点,培根也有同感。
所以他说,Histories make men wise; poets witty; the mathematics subtle; natural philosophy deep; moral grave; logic and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重教兴学历来被视为立国之本。
而读书学习,则更被历代先贤提升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安帮”、“平天下”的历史高度予以普及推广。
而关于如何读书学习的问题,始终是中国古代诸子百家学说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礼记》、《中庸》、《大学》、《论语》、《孟子》、《荀子》,这些“经”中之经、“典”中之典的论述,自不待言。
就是普通学人的札记和笔记中,也不乏精深见解。
宋人叶适在他那著名的“四无益”中说:读书不知接统序,虽多无益也;为文不能关教事,虽工无益也;笃行不合于大义,虽仁无益也;立志不存于忧世,虽高无益也。
将读书与中华文化的发扬广大融为一体,可谓立意高矣。
宋代大儒朱熹对读书也有诸多独到见解。
在其门人编辑的《朱子语类》一书中,收录了许多朱氏教导学子的箴言。
如关于读书的方法,朱氏说:看文字,须是如猛将用兵,直是鏖战一阵;如酷吏治狱,直是推勘到底,决是不恕他,方得。
把读书比作猛将作战,强调的是读书要集中精力,不可浅尝辄止。
又将读书比作酷吏审案,必得弄个水落石出,不可似是而非。
此言可谓讲得形象而深刻。
荀子对读书学习,至为重视。
他特别提倡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读书方法。
他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则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疑成江河。
荀子以比喻之法,说明了读书须积少成多的道理,浅显易懂,发人深省。
中国古人在辩论是非问题时,喜用比喻以名其理。
这个方法也常被用来说明读书的道理。
如汉人刘向在《说苑》中谈到读书时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意思是说,少时读书,若旭日东升,朦胧固然,心却纯笃;中年读书,若日近午时,思虑精熟,见解周详;老时读书,若烛光荧荧,精力不济,但到底比摸黑行走安好许多。
说明书可受益一生,虽少、中、老时读书感受不同,但均可导引人生历程。
将中国古代圣贤关于读书的论述与培根的感想加以比较,从中可以看到中西方关于读书问题的重视,可谓同一。
但对读书的方法与作用,却各有见解。
而相比较而言,培根关于读书的见解,多少带有资本主义与生俱来的实用性和现实性。
而中国古代先贤对于读书学习的认识,则多从治国安邦的高度出发予以发挥。
若用一句话来形容中国古人关于读书学习的看法,那就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翻译欣赏】培根的Of Studies一文,写于四百年前。
在今天的英国,此文当属古典文论,其用语不仅典雅,而且古奥,甚至玄秘。
四百年前的语言,既便是当时通俗透顶的平民口语,在今人听来,亦充满“古色古香”之感。
对于如此古典之作,翻译时我们究竟该采取何种风格呢
是译古如古,还是化古为今呢
对此,我们既要考虑到信息传播的需要,也不能完全忽律历史发展的实际。
正如美国翻译家尤金·奈达在其译论中所说的那样:“在翻译古老的《圣经》时,我们不能也不应该使译文听起来好像是临近城镇上十年前发生的事情,因为《圣经》所涉及的历史环境至关重要,我们不能使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脱胎换骨变成现代宗教的派别。
”奈达之论,听起来颇有些道理。
但我们在理解和翻译古典文献时,也要注意另外一个倾向,即以为古典文献中的文字必是字字珠玑,句句箴言。
事实当然并非如此。
其实一些今天看来颇为古奥典雅的古语,在当时很可能只是俗言口语而已。
这就如同我们今天读《史记》一样,看到《陈涉世家》中的“苟富贵,无相忘”时,便禁不住必恭必敬起来,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那简直要“吓得我们只好磕头佩服”。
然而,这句“吓人”的经典名言却并非出自上古圣王的金口,亦非源自文人墨客的高论,而是当时与陈胜一起为人耕种的穷困百姓所说的话,也可看作是大秦帝国时期百姓的口头用语。
而广为仁人志士所推崇备至的陈胜心语“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也不过是当时一陈姓打工仔的信口之叹而已。
但今天,这些当年的百姓口头之禅,已经变成了警句名言,连最富盛名的“文坛泰斗”们恐怕也要自愧弗如。
培根是四百年前英国的哲人名士,学富五车,文震朝野,其散论札记当时亦属上乘之作。
在四百多年来的英国文学史上,培根的文论以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和文学精绝而风骚独领。
其在英国文学与思想界之影响,颇似唐宋八大家之在中国,历久弥新。
翻译这样的经典文论时,究竟应该采取何种风格呢
用下里巴人式的通俗时语还是用阳春白雪般的古典雅言呢
从时下流行的几个译本来看,有精雕细诼的典雅之译,亦有平铺直白的通俗之译,更有文白夹杂的多发并举之作。
在这些译作中,王佐良教授的古典式翻译,无疑,是影响最大的、传播最广的,且最为译界和读者称道和推崇的成功力作。
其译作中的一些经典句子,在学界几乎耳熟能详,为人津津乐道。
如将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译作“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可谓译得出神入化,形神兼备,相映成趣。
英语词组serve for的词典解释之意为“起作用”、“被用作”。
译作“足以”,可谓常中见异。
且“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排比并举,环环相扣,结构层层递进,读来铿锵有力。
可谓将汉语语言结构精简、语义精深、意境精妙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
这样的译式在王教授的这篇译文中,比比皆是。
如将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 is in privateness and retiring; for ornament, is in discourse; and for ability, is in the judgment 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译作“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再如将Histories make men wise; poets witty; the mathematics subtle; natural philosophy deep; moral grave; logic and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译作“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辨”。
如此之译,既“依实”(尊重原文实际内涵)又“出华”(在语义和语境上比原文更精深,更精妙,更精彩)。
再看看其他较为通俗的译本,其文趣旨意则大为黯然。
如寥译将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译作“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意思虽然明了,但文趣却大为逊色。
仔细推敲,译文的词语搭配亦颇有瑕疵。
读书“给”人“兴趣”,勉强还算通达。
但读书“给”人“文雅”,则不免佶屈聱牙。
而读书“给”人“能力”,听来已属洋化汉语了。
古典文论若能以古典方式予以翻译,当属佳作。
但翻译却可能完全脱离时代发展。
在绝大多数中文读者不谙熟中国古典文化的今天,将西方古典文论以通俗语言加以翻译,当然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也是大部分译者的选项,也有不少的上乘之作。
而且只要驾驭得当,通俗文字也完全可以传达古典文论之意趣要旨。
曾见一学人将培根的Of Studies开篇的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译作“读书的作用有三,一为陶冶性情,二为攀附风雅,三为增长才干”。
与王教授的古典译风相比,这个译文自然较为通俗,而且达意效果还算尚佳,只是将ornament译作“攀附风雅”,似乎有点发挥太过。
某年在天津调研,听一教师在课堂上将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译作“读书有嘛用
养性情,增文采,长本事嘛”,译得通俗透顶,却很达意。
俗语说得好,大俗就是大雅。
译文究竟雅致与否,一方面固然取决于译风,另一方面也与译文的风韵意境有绝大的关系。
附:培根Of Studies原文及三个版本的汉译【原文】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 is in privateness and retiring; for ornament, is in discourse; and for ability, is in the judgment 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 For expert men can execute, and perhaps judge of particulars, one by one; but the general counsels, and the plots and marshalling of affairs come best from those that are learned.To spend too much time in studies is sloth; to use them too much for ornament is affection; to make judgment wholly by their rules is the humor of a scholar. They perfect nature and are perfected by experience: for natural abilities are like natural plants, that need pruning by study, and studies themselves do give forth directions too much at large, except they be bounded in by experience.Crafty men contemn studies, simple men admire them, and wise men use them, for they teach not their own use; but that is a wisdom without them and above them, won by observation. Read not to contradict and confuse; nor to believe and take for granted; nor to find talk and discourse; but to weigh and consider.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that is some books are to be read only in parts; others to be read, but not curiously; and some few to be ready wholly, and with diligence and attention. Some books also may be read by deputy and extracts made of them by others; but that would be only in the less important arguments, and the meaner sort of books; else distilled books are, like common distilled waters, flashy things.Reading makes a full man; co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 And therefore, if a man write little, he had need have a great memory; if he confer little, he had need have a present wit; and if he read little, he had need have much cunning to seem to know that he doth not.Histories make men wise; poets witty; the mathematics subtle; natural philosophy deep; moral grave; logic and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 Abeunt studia in mores. Nay there is no stond or impediment in the wit, but may be wrought out by fit studies: like as diseases of the body may have appropriate exercises. Bowling is good for the stone and reins; shooting for the lungs and breast; gentle walking for the stomach; riding for the head; and the like. So if a man’s wit be wandering, let him study the mathematics; for in demonstrations, if his wit be called away never so little, he must begin again. If his wit be not apt to distinguish or find differences, let him study the schoolmen; for they are symini sectores. If he be not apt to beat over matters, and to call up one thing to prove and illustrate another, let him study the lawyers’ cases. So every defect of the mind may have a special receipt.Abeunt studia in mores: Studies pass into the characterSymini sectores: dividers of cumin seeds, or hair-splitters【译文】一、王佐良译:谈读书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吃力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种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有一技之长鄙读书,无知者慕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读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种,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书有课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
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
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五味矣。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
因此不常做笔记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辨: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
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算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
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二、廖运范译文论读书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
人们独居或退隐的时候,最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谈话的时候,最能表现出读书的文雅;判断和处理事务的时候,最能发挥由读书而获得的能力。
那些有实际经验而没有学识的人,也许能够一一实行或判断某些事物的细微末节,但对于事业的一般指导、筹划与处理,还是真正有学问的人才能胜任。
耗费过多的时间去读书便是迟滞,过分用学问自炫便是矫揉造作,而全凭学理判断一切,则是书呆子的癖好。
学问能美化人性,经验又能充实学问。
天生的植物需要人工修剪,人类的本性也需要学问诱导,而学问本身又必须以经验来规范,否则便太迂阔了。
技巧的人轻视学问,浅薄的人惊服学问,聪明的人却能利用学问。
因为学问本身并不曾把它的用途教给人,至于如何去应用它,那是在学问之外、超越学问之上、由观察而获得的一种聪明呢
读书不是为着药辩驳,也不是要盲目信从,更不是去寻找谈话的资料,而是要去权衡和思考。
有些书只需浅尝,有些书可以狼吞,有些书要细嚼慢咽,漫漫消化。
也就是说,有的书只需选读,有的书只需浏览,有的书却必须全部精读。
有些书不必去读原本,读读它们的节本就够了,但这仅限于内容不大重要的二流书籍:否则,删节过的往往就像蒸馏水一样,淡而无味。
读书使人渊博,论辨使人机敏,写作使人精细。
如果一个人很少写作,他就需要有很强的记忆力;如果他很少辩论,就需要有机智;如果他很少读书,就需要很狡猾,对于自己不懂的事情,假装知道。
历史使人聪明,诗歌使人富于想象,数学使人精确,自然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和修辞学使人善辩。
总之,读书能陶冶个性。
不仅如此,读书并且可以铲除一切心理上的障碍,正如适当的运动能够矫治身体上的某些疾病一般。
例如,滚球有益于肾脏;射箭有益于胸肺;散步有益于肠胃;骑马有益于头脑等等。
因此,假若一个人心神散乱,最好让他学习数学,因为在演算数学题目的时候,一定得全神贯注,如果注意力稍一分散,就必须得再从头做起。
假若一个人拙于辨别差异,就让他去请教那些演绎派的大师们,因为他们正是剖析毫发的人。
假若一个人心灵迟滞,不能举一反三,最好让他去研究律师的案件。
所以每一种心理缺陷,都有一种特殊的补救良方。
三、孙有中译文论学习学习可以作为消遣,作为装点,也可以增进才能。
其为消遣之用,主在独处、归休之时;为装点,则在高谈阔论之中;为才能,则在明辨是非、深谋远虑之间;因为专于一技者可以操持甚或判断一事一物,而唯有博学之士方能纵观全局,通权达变。
国度沉溺于学习是怠惰;国度炫耀学问是华而不实;食书不化乃书生之大疾。
学习可以完善天性,并通过经验得以完善自身;因为天生之才犹如天然之草木,尚需通过学习加以修整;而纸上学位未免空谈,除非由经验加以约束。
聪颖者鄙视学习,愚鲁者羡慕学习,明智者利用学习;学习本身并不教人如何运用;唯有观察可以带来超越学习的智慧。
读书不为争论长短,不为轻信盲从,也不为高谈阔论,而旨在衡情度理。
有些书可以浅尝辄止,有些书可以生吞,而有少数书应该细嚼慢咽,融会贯通;换言之,有些书可以阅读,但不必谨小慎微;而有少数书应该悉心通读,刻苦研习。
有些书可以请人代读,也可以读其节选;但这只限于那些不够重要的论述和粗制滥造的书籍;否则,经过提炼的书犹如经过提炼的水一样,淡而无味。
读书使人充实,老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严谨;因此,假若一个人很少做笔记,那他需要有超人的记忆;假若他很少讨论,那他需要天资聪颖;而假若他很少读书,那他需要有充分的狡诈掩饰自己的无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颖,算数使人缜密,自然哲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辨。
总之,学习造就性格;不尽如此,心智中任何障碍可以通过恰当的学习来疏通。
这正如身体尚的疾病可以通过恰当的锻炼来消除:滚球有益于腰肾,射箭有益于胸肺,慢步有益于肠胃,骑马有益于大脑,等等。
因此,假若有人甚至懒散,那就让他学习算术,因为在演算中,注意力稍有分散,他就必须从头做起;假若他的智慧不足以辨别差异,那就让他学习经院哲学家,因为他们善于吹毛求疵;而假若他不擅处理事务,不能触类旁通,那就让他学习律师的案例。
因此,心智上的每一种缺陷都可能有专门的药方。
孙氏来源。
孙姓起源参考之一 历史来源 一 ; 春秋时卫武公的儿子惠孙任卫国上卿,他的儿子名乙,字武仲,以祖父的字命氏。
二 ; 楚国有贤臣为敖,字孙叔,其支庶(宗族旁支)以祖字为氏。
三 ; 齐国卿士书(敬仲的五世孙,字子占)。
伐莒有功,齐景公封他到乐安,赐姓孙氏。
家族名人 兵圣,是春秋末期军事家,齐国人,著兵法「十三章」。
孙子被推崇为兵法的鼻祖,「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学圣典。
孙权 (182-252) 孙中山 (1866-1925)字逸仙,别号中山樵,世称中山先生,广东香山县人。
清末,因见国势日衰,民族危亡,乃唤起同志,共组兴中会,为革命救国的团体;后递改为中国国民党,被推为总理。
致力革命数十年,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终於辛亥一役,推翻满清,建立民国,改国体为民主共和。
手创三民主义、五权宪法,手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为革命建国的最高原则。
民国十四年逝世於北京,二十九年国民政府颁令,尊为中华民国国父。
地望分布:山东乐安郡 孙姓起源参考之二:富阳孙姓 孙姓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姓。
在北宋初年编撰的《百家姓》里,赵钱孙李,孙姓排在第三位。
孙姓是一个姓源较多的姓氏,仅《新唐书·宰相世系》即记有“出自姬姓”、“出自芈姓”和“出自妫姓”三支。
春秋时,卫康叔的八世孙卫武公生了惠孙,惠孙生耳,耳生武仲,武仲为纪念祖父惠孙,以“孙”字为姓氏。
楚国令尹孙叔敖,字孙叔,他是楚国著名贤臣,他的子孙以他的字为姓氏,形成了又一支孙氏。
另外一支孙姓的来源是出自齐国的田完之后。
原浙江省富阳市市志办主任、副研究员王文治说:“公元前123年,那时候,一个田姓,名叫田书, 他任齐国大夫,因讨伐当时一个诸候国有功,那么,齐景公赐他一个姓,姓孙。
所以,孙姓是从公元前123年开始,到现在2000年,就是2123年历史。
从孙书到孙权为止,一共出现了29世,也就是29代。
孙权以后,到现在为57代,加上孙权以前的代系,一共为84到86代之间。
” 位于富春江畔的浙江省富阳市,这里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的故里,也是孙氏后裔的主要聚居地之一。
孙姓作为富阳市的大姓氏,主要分布于龙门、王洲五保、化竹、孙家溪等四十多个自然村中。
古镇龙门,是富阳市最大的自然村。
全村2000多户,6000多人,90%以上是孙姓村民,是孙权后裔的聚居地。
孙氏家族成员,世系辈份清楚,按各自的派系厅堂聚族而居。
自北宋年代起,孙权的后裔们就开始定居在这里,到现在已有1050多年了。
孙权51世后裔孙北强说:“ 从北宋年代第一世祖定居龙门起,到现在已经繁衍成39世,6000多人口,下面已经分成七个房,七个房有三个房已经迁到兰溪、诸暨,四个房定居在龙门。
那么现在村子里辈份最大的是孙权的49世,那么孙权的最晚的一代是58世。
所以,现在是十代同村,四房同居。
” 孙权,字仲谋,他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
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他和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
后来又在吴蜀之战中,击败刘备。
黄龙元年,即公元229年,称帝于武昌,国号吴, 建都于南京。
王文治说:“富春孙氏,历史上出过很多名人,最有代表性的首推吴大帝孙权。
孙权他在位52年,称帝24年,他最大的功绩,除了发展长江中下游的经济、文化、生活、社会发展以外,还派遣人员开发台湾,派遣大将开发海南,疏通东南亚各国跟中国做生意,以及搞友好往来。
” 千百年来,孙氏后裔不断繁衍发展,子孙遍及海内外,并逐渐形成100多个支派。
孙姓在台湾名列第50大姓。
据史料记载,台湾的孙姓,主要来自福建泉州,而福建泉州的孙氏又主要来自于浙江富阳。
孙氏后裔大多散居在台湾各地。
中国历史上的孙氏名人,可谓是举不胜举。
春秋时军事家孙武、孙膑,唐代药王孙思邈、书法家孙过庭,清朝朴学宗师孙诒让等。
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更是声名远播世界的一代伟人。
孙姓起源参考之三 孙姓是当今中国第十二大姓,在台湾排名第四十七。
『百家姓』中孙姓排名第三,起因于吴越国主钱□之爱妃为孙氏。
孙姓最主要起源有三种。
第一种是出自姬姓,周文王的第八个儿子姬叔被封于康,周成王时,被改封到卫,史称卫康叔。
卫康叔的第八世孙卫武公,有一个儿子叫惠孙。
惠孙的孙子武仲,为纪念祖父,就以祖父的字作为自己的姓,因此姓孙。
第二种是出自芈姓,是孙叔敖的后代。
孙叔敖名敖,字孙叔,因为他在担任楚国令尹的时候,政绩显著,他的后代就以他的字作为自己的姓,有因为楚国祖先季连姓芈,所以说孙姓出自芈姓。
第三种是出自妫姓,是齐国田完之后。
田完是陈厉公的儿子,因为避难而到齐国,他的儿子田书,因为作战有功,被齐景公赐姓为孙,因为陈姓出自妫姓,所以这支孙姓也出自妫姓。
发展和演变:孙书的孙子孙武,因为齐国发生内乱,逃到吴国,并做了将军,他的后代因此而成为大族。
到孙武的第二十二代孙孙权,于二二二年在江东建业建立吴国,是孙姓的影响达到顶峰。
到唐代,孙姓又两次向福建移民,明朝时进入广东。
孙姓的主要聚居地有:太原,乐安,东莞,吴郡,富阳,清河,洛阳,涉郡,清州,昌黎等。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有哪些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尊老爱幼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
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
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子路借米子路,春秋末鲁国人。
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
尤其以勇敢闻名。
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尊师敬长“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老师,就象燃烧的蜡烛,用知识之光照亮学生的心灵,直到生命的终结。
——毛泽东尊师美德故事作为新中国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不忘恩师的故事,更是给我们留下美谈,做出榜样。
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写好历史的续篇,这样才无愧于辛勤培养我们的老师,无愧于我们的伟大时代。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却始终尊敬自己的老师。
1959年,毛泽东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请韶山的老人们吃饭。
毛泽东亲自把老师让在首席,向他敬酒,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意。
毛泽东青年时代听过徐特立先生的课。
当徐特立60寿辰时,他特意写信向徐老祝贺。
信中说:“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爱国爱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是明清之际爱国学者顾炎武的名言。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实践,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爱国爱民的志士和民族英雄。
只要我们光大和发扬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就会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盛,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林则徐禁烟林则徐是清朝后期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
他任湖广总督期间,由于清政府腐败,英国强盗把一种叫鸦片的毒品,源源不断的偷运进中国,毒害中国百姓。
林则徐面对这一切,十分焦急。
他多次向皇帝上书,陈述鸦片的危害。
道光皇帝接受了林则徐的建议,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负责禁烟。
1839年3月,林则徐来到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
6月3日,人们把缴获的鸦片全部投进硝烟池。
顷刻间,鸦片全部销毁。
林则徐为国家和民族做了一件大好事。
虎门硝烟的壮举,给英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页。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谦虚礼貌中国素称“礼仪之邦”。
“礼”作为一种具体的行为来讲,就是指人们在待人接物时的文明举止,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礼貌。
而礼貌的本质是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和友善,这种心理需求,是超越时代的,是永存的。
然而,一个人如果只懂得礼貌的形式,却没有谦让之心,那么,他不会真正懂得礼貌,谦让也是谦虚、平等的表现,是礼貌的重要内涵。
谦虚礼貌包含着我们的祖先对自然文化的骄傲和自豪,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根本特征之一。
七岁之师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
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
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
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
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
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刻苦学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勤奋读书方面表现得格外突出。
不论是善于治国的政治家,还是胸怀韬略的军事家;不论是思维敏捷的思想家,还是智慧超群的科学家,他们之所以在事业上不同凡响,都是与他们从小的远大抱负分不开的。
俗话说:“有志者立常志,无志者常立志”,立志,贵在少年——铁杵磨针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
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
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
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
”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
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终于成为有名的大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