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互文见义的诗词句
1、秦明月秦汉时关——王昌龄《》2、雄兔脚扑朔兔眼迷离—木兰辞》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辞》4、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6、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7、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8、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迢迢牵牛星》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10、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 《秋思》11、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12、泉香而酒冽——欧阳修《醉翁亭记》13、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14、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15、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辞》16、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 《泊秦淮》17、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18、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9、栗深林兮惊层巅。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互文见义的诗句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后庭花0烟笼寒水月笼沙0
互文见义的意思是什么
互文是一种修辞手法,他的意思其实很简单,比如: A有B,C有D。
如果是互文,就是说: A和B都有C和D。
这应该就是同文见义互文 “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 A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
这样可以从已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
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其中的“用”和“以”处相应的位置,由此可推知“以”就是“用”的意思。
又如“求全责备”这一成语,其中“求”与“责”处于相应位置,由此可推知两词同义。
这类互文是容易理解和掌握的。
B是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练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
理解这种互文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
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其上句省去了“皎皎”,下句省去了“迢迢”,既“迢迢”不仅指牵牛星,亦指河汉女,“皎皎”不仅指河汉女,亦指牵牛星。
两词互文见义。
互文见义常见诗句: (1)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江南逢李龟年》)(“见”与“闻”互文见义)(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木兰诗》)(其上句省略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略了“开我西阁门”。
两句表达的意思是: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
表达回到家中的欢喜之情。
) (3)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观沧海》)(“行”与“灿烂”互补见义) (5)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饮湖上初晴后雨》当句互文 (8).栗深林兮惊层巅。
(《梦游天姥吟留别》)(9)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10).烟笼寒水月笼沙。
《泊秦淮》 (11)秦时明月汉时关。
《出塞》凡指互文: (12)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孔雀东南飞》(13)十三能织素, 十六诵诗书。
关于互文的详细资料:
“互文见义”是怎么回事
是互文,客和舟同在青山外绿水前
秦时明月汉时关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使用了互文见义修辞手法。
互文是汉语传统修辞格之一,又名“互言”,一般称为“互文见义”。
就是在上下文中各省去一部分有关词语,而上下文的语意却可以相互包含、映衬、呼应或补充,体现出“参互成文,合而见义”的特点。
互文可分为“本句互文”、“对句互文”和“三句互文”这三种类型。
(一)本句互文 本句互文是为了适应诗歌音节和字数的要求,把在一句诗(或韵文)里需要表述的两个事物(或两个词语),上下文中各出现一个而省去另一个。
例如: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应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上半句省去“汉”,下半句省去“秦”,前后互为补充,语意才可相备相足。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白居易《琵琶行》)应理解为“主人客人都下马,客人主人同在船”;不然,一人下马在岸,一人独处舟中,主客二人又如何“举酒欲饮”呢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应理解为“烟霭月光笼罩着一河寒水,也笼罩着沙岸”;如各执一边刻板地解说就与事理相悖了。
由本句互文修辞规律进行分析,如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小常宝的唱词“到夜晚,爹想祖母我想娘”,就应理解为“到夜晚,爹和我都想念祖母和娘”。
“本句互文”修辞法在汉语并联结构的四字格固定语中也多有体现,例如: 打爹骂娘 山重水复 唇焦口燥 烹羊宰牛 烟消云散拈花惹草 冰肌玉骨 降龙伏虎 鬼使神差 龙飞凤舞 慈眉善目 披荆斩棘 名缰利锁 丝恩发怨 如“打爹骂娘”并不是指“打爹而不骂,骂娘却不打”,而是指“打骂爹娘”;再如“烹羊宰牛”并不指“烹煮羊,宰杀牛”,而是指“宰杀牛羊,烹煮牛羊”等。
(二)对句互文 所谓对句互文多指在对偶或大致对应的上下两个诗句中的互文见义。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杜甫《客至》)应理解为“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缘客开,今始为君开。
”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毛泽东《沁园春·雪》) 应理解为“惜秦皇汉武与唐宗宋祖,皆略输文采而稍逊风骚。
” (三)三句互文 三句互文较为少见,例如: 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
(辛弃疾《水龙吟·寿韩南涧尚书》)。
不再详述。
鲁山山行中写出了山峰的千姿百态和诗人游兴正浓的是哪一句
互文见义hù wén jiàn yì互文见义是一种修辞手法,它的意思其实很简单,比如: A有B,C有D。
如果是互文,就是说: A和B都有C和D。
这应该就是同文见义。
“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代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