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描写西开教堂的句子

请问西开教堂周日早上念地什莫经

后来,此地也因教堂而命名为威斯敏斯特市,现在是组成伦敦市中心的两个市级区之一。

教堂在英国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英国王室专属礼拜堂、1066年以来几乎所有国王加冕、王室婚礼,及一切重大仪式都在这里举行。

在16-18世纪,威斯敏斯特是与牛津、剑桥齐名的学...更多威斯敏斯特教堂通称威斯敏斯特修道院(Westminster Abbey,意译为“西敏寺”),本义是西部修道院的意思,因为这座教堂所在的位置在当时伦敦的西部。

后来,此地也因教堂而命名为威斯敏斯特市,现在是组成伦敦市中心的两个市级区之一。

教堂在英国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英国王室专属礼拜堂、1066年以来几乎所有国王加冕、王室婚礼,及一切重大仪式都在这里举行。

在16-18世纪,威斯敏斯特是与牛津、剑桥齐名的学术中心,英文版的《圣经》就是在这里翻译完成。

教堂墓地中埋葬着英国历代国王和历史上各个领域中最杰出的伟人,因此威斯敏斯特教堂也被称为“荣誉的塔尖”。

1987年,威斯敏斯特教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建筑风格:总体来看,这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廊柱高大凝重,雕刻精致优美,彩色玻璃华美绚丽,高耸的尖顶、钟楼显得巍峨挺拔,被认为是英国哥特式建筑中的杰作。

但经过13-16世纪历代国王的不断改建、扩建,实际上已经成了各种建筑风格的大杂烩。

在19世纪的最后一次修整中,设计师大胆拆除了一些非哥特式的构件和艺术作品,使得教堂部分恢复了哥特风格的原貌。

主要看点:爱德华一世加冕宝座:宝座高踞在教堂祭坛前的高台上,从1301年开始,除爱德华五世和爱德华八世外历代的英国国王都是坐在这把椅子上加冕的。

宝座下原有一块被称为“命运之石” (Scone)的圣石,它原是苏格兰国王传统的加冕座位,是其权力的象征。

1297 年,爱德华一世将它带到了伦敦。

现在这块石头已送返苏格兰。

亨利七世礼拜堂:位于教堂的后端,建于16世纪,是英国中世纪建筑的代表作品,装饰华丽,其巨大的扇形垂饰和拱顶设计异常大胆和巧妙。

周围还有其它很多献给故去国王的礼拜堂,如英国著名的朝圣地圣爱德华礼拜堂、雕饰繁复的亨利五世礼拜堂等。

教堂墓地:有20多位英国国王埋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墓地。

后来贵族和教堂执事人员也允许被埋葬在这里。

由于英国历史上有很多伟人都被封为贵族,所以这座教堂墓地后来实际埋葬了众多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军事家,如牛顿、纳尔逊、丘吉尔、达尔文等,成为名副其实的伟人之墓。

在畅销小说《达芬奇密码》中,主人公就是在牛顿墓前获得了重要启示。

诗人角:是教堂墓地的一部分。

首先被埋葬在这里的文学家是乔叟。

乔叟实际上是以王室官员而非作家的身份获得被埋葬在威斯敏斯特的殊荣,并且他生前也是住在教堂中的。

1599年斯宾塞被埋葬在乔叟身边,开创了著名文学家埋葬在乔叟周围的传统,并为那些没有埋葬在这里的诗人设立纪念碑,最终形成了这处最受游客青睐的凭吊之地。

埋葬在这里的文学家有狄更斯、勃朗宁、吉卜林等,莎士比亚则拥有自己的纪念碑。

在这里几乎可以找到英国文学史上所有巨匠的名字。

无名英雄墓:在教堂西大门内甬道的正中,埋葬着一位一战中牺牲的无名战士,黑色大理石的墓碑上镌刻着著名的墓志铭:无名者最有名。

皇家空军礼拜堂:是为纪念二战中牺牲于不列颠空战中的空军英雄而设立的礼拜堂,礼拜堂的彩色玻璃镶嵌出参战的68个空军中队的徽章。

教堂博物馆:位于修道院的地下礼拜堂中,主要展出历代国王和贵族去世后供凭吊用的雕像。

其中最古老的一座是1377年的爱德华三世雕像。

圣徒雕塑:在教堂西门廊上有十幅浮雕人像,是20世纪的10位基督教圣徒,其中包括在奥斯威辛集中营中代人赴难的圣科尔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等。

教堂历史:早在8世纪这里就有一座修道院。

1045年英格兰国王“忏悔者”爱德华答应教皇去圣地朝圣却没有去,为了“赎罪”,他应教皇要求在此兴建新的教堂献给圣彼得,因此威斯敏斯特教堂的真正名称应该是“圣彼得教堂”。

1066年教堂建成,和修道院一起供天主教本笃会使用。

教堂建成后不久,爱德华就去世了,没有留下王位继承人。

他的表弟、诺曼底公爵威廉渡海而来,击败贵族推选的国王夺取了英国王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诺曼征服”。

为了显示自己继承王位的合法性,威廉决定在爱德华兴建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

从那以后,几乎所有的英国国王都在此加冕。

1220年至1517年间,历代的英国国王不断对教堂进行扩建和重修,竭尽所能地使它看起来更辉煌壮观。

但在1540年,英国与罗马教廷决裂,威斯敏斯特教堂也被关闭。

1579年伊丽莎白一世重开教堂,但彻底清除了天主教势力,把管辖权收归王室,由国王直接任命的教长进行管理,并在这里将《圣经》翻译成英语。

威斯敏斯特教堂成为英国新教的传播和研究中心。

链接:世界著名教堂巴黎圣母院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伊斯坦布尔圣索非亚大教堂莫斯科瓦西里大教堂巴塞罗那圣家大教堂佛罗伦萨花之圣母教堂隐藏

描写云朵的优美句子

1、的片段的流动的彩云在时时作翩翩的,似乎是微笑,又似乎是微醉的神2、云的美那千姿百态形状,让我怜爱,让我爱惜,同时鼓励了我,不要对人生的迷茫,浓云过后就是晴天,拨云见日也不足为提,只要勇敢地走下去,世间万物的你都会成功! 3,云的破缝,如被拉开的帷幕,越来越大,美丽的蔚蓝色的天空,终于展开在大地上。

4,天上的云像洁白的羊群,像连绵的山峰,像奔腾的骏马,像威武的雄狮、像翻腾的巨浪,象堆积的棉絮,象泛着光的鱼鳞。

5,在蓝宝石一样的天空中,飘浮着雪一样的云,它们在天空中无忧无虑地飘动,或浓或淡,或聚或散,还不时地变换形态,好像在向你显示它是一切化身似的。

6,天上逶迤着几条白丝条般的白云,涂上一层晚霞,宛如鲜艳夺目的彩缎,装饰着碧蓝的天空。

7,翻腾的乌云,像千百匹脱绮的烈马,在天池中奔驰,跳跃:蹄一动,踢起了万朵银花,尾一扫,扬起了弥天大雪。

8,这深深的颜色几乎渲染了半边天,非常美丽。

再仔细看它,它的颜色由浅黄色变成了橘红色,和天空的颜色合为一体,就像是美术里的水彩画一样美丽。

9,东方天边有一缕嫩红,朵朵白云也镶上了金边儿,青色的晨雾,罩着远方的村庄和树,池水光亮起来,透发出一股股清凉新鲜的气息。

10,海燕腾,一缕一束一团,千姿百态地熔戏于大山之间,有时宛如海水的升腾,波涛滚滚,有时又恰似长江之水。

前涌后翻。

11,山腰间的云,如一条白纱,一根丝带,一弘清泉,随意自然地环绕着,淡淡的,柔柔的,软软的躺着,庸懒的如一位睡美人。

12,抬头仰望天空,美丽的云在空中飘动,会使我的心情像云一样轻松。

13,云如姗姗来迟的万朵芙蓉,或如冉冉吹起的轻纱袅袅,或如倾泻万里的汹涌江流,神秘莫测,变幻无比。

14,毛茸茸的蓝灰色的云层,宛如一群被击散的凉煌的鸟儿,低低地在海面上疾驰,。

15,云一团一团地如棉花,一卷一卷如波涛,连山一般地拥在那儿,野兽一般地站在那儿,万千状态,无奇不有。

16,白云来去,时起时伏,赛似波涛汹涌澎湃,烟云弥漫,浩瀚无涯,宛如波涛起伏的大海。

17,卷云丝丝缕缕地漂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绩纱。

18,蓝天做幕布,白云做主角,偶尔有几只云雀掠过,留下啼啭鸣叫的回声,倒也形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

给人一种无法言喻的美妙感觉。

下周末去天津,地熟儿的亲们儿帮我写一份一天满满的流程呗,火车北京到天津站早上去晚上回 主要是建筑和吃

你一下天津站,附近就有个意式风情节街,那有很多欧式建筑,可以拍照。

再来是天津商业街——滨江道,购物,看电影,小吃。

还有著名的西开教堂。

出来坐车就到天津五大道了,那是老天津卫的旧租借地和名人故居的集聚地,环境很清幽。

先想到那么多了,这几个地方都不会离很远,问一下就能找到。

希望你能玩得开心

基督教的由来

地理方面:基督教起源于中东地区的巴勒斯坦一带,这里地处五海三洲之地,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代犹太文明、古代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在此交汇碰撞。

而且这里部落众多,竞争战争学习融合不断。

政治方面:犹太民族是一个独立性强,富于进取学习的民族,有自己的文化与思想价值观不同于周围的民族。

犹太民族灭亡后,想恢复独立,而公元前后罗马帝国牢固地统治着巴勒斯坦地区,罗马贵族贪婪强暴,不想让犹太人复国独立,犹太人想摆脱罗马帝国的暴政,为了复国反抗自由他们只能够通过宗教手段凝聚力量。

基督教起源于犹太人的下层,他是从下而上传播的,尤其在起源阶段。

壮大;后来其他民族的下层人民也将基督教做为追求平等幸福的战斗武器和精神慰藉,因此迅速传播。

基督教的忍耐平等博爱的精神是深得被压迫民族的心的,因此迅速传播。

基督教是以信仰耶稣基督为救主的宗教。

天主教、新教、东正教、基督教马龙派统称基督教——中文中“基督教”往往特指新教(又俗称“耶稣教”),三大教派(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和基督教马龙派的统称一般用“基督宗教”这个词。

但在本词条中,“基督教”指“基督宗教”,即总称,而不是新教。

目前基督教在全世界有约为21.4亿信徒,为拥有信徒最多的宗教,以亚洲、非洲的信徒的发展最快。

(图片说明: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一、历史 (参考基督教历史)1. 起源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社会,并继承了犹太教耶和华上帝和救主弥塞亚(根据希腊文翻译为“基督”)等概念,以及希伯莱圣经为基督教圣经旧约全书。

按照基督教经典的说法,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他30岁左右(公元一世纪30年代)开始在巴勒斯坦地区传教。

耶稣声称,他的来临不是要取代犹太人过去记载在旧约圣经的律法,而是要成全它。

耶稣思想的中心,在于“尽心尽意爱上帝”及“爱人如己”两点。

耶稣出来传道,宣讲天国的福音,劝人悔改,转离恶行。

他的教训和所行的神迹,在民众中得到极大的回应。

这使得罗马帝政下的犹太教祭司团大受影响,深深感到自己地位不保,所以要把他除之而后快。

后来由于门徒犹大告密,罗马帝国驻犹太的总督彼拉多将耶稣逮捕。

耶稣受尽打骂侮辱,最后被钉在十字架上而死。

但耶稣的心意却是为了要赎世人的罪,甘愿地流出自己的血。

依据他门徒们的见证,耶稣死后第三天从石窟坟墓中复活了。

他的坟墓空了,他又多次向满心疑惑的门徒们显现。

他们渐渐确信耶稣真的复活了,是胜过死亡的救主。

在耶稣升天超离这世界的时空后,他的门徒们起来热心宣扬耶稣的教训,并且宣告他是复活得胜死亡的主。

信徒们组成彼此相爱、奉基督之名敬拜上帝的团体,就是基督教会。

耶稣复活的这一天成为后世的复活节(每年春分以后、又逢月圆的第一个星期日)。

教会又定了12月25日为耶稣的生日而则成了圣诞节(耶稣出生的确实日子已不可考)。

耶稣出生的那一年被后世定为公元纪年的元年(但因计算错误,耶稣实际出生的年份应为公元前六年或四年)。

部分非基督教信徒的史学家认为,耶稣传达的教义更加接近犹太教,而保禄(又译保罗,Paul)对基督教教义做了较大贡献,使得基督教不再局限于犹太人范围。

2. 发展在起初的一二百年间,基督教是作为异教被政府(罗马帝国)禁止的,基督教信徒受到迫害,甚至被处死。

直到313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诏书,从而使基督教成为政府所允许的宗教。

325年,尼吉亚信经在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上通过,并成为基督教的最基础的原则,现在几乎所有的基督教教派都接受这一原则。

391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国教。

从此,基督教开始迅速发展起来。

476年,罗马帝国在内部矛盾和外族入侵下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基督教也开始分裂为东正教(自称正教)和罗马天主教(自称公教),两个教派都自称是基督教的正统。

罗马教皇(教宗)是天主教最高领导者,而君士坦丁堡牧首则是东正教的首领。

到1054年,东部教会和西部教会互相宣布把对方主教驱逐出教,标志着天主教和东正教正式分道扬镳,称为基督教大分裂。

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兴起,耶路撒冷落入穆斯林的控制之下。

西罗马地区的教会和国家为解放圣地耶路撒冷在1095年-1291年间先后八次十字军东征。

16世纪,德国、瑞士、荷兰、北欧和英国等地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它产生出脱离天主教会的基督教新教教会。

领导人物是马丁·路德、加尔文等人,他们建立了新教和圣公会,脱离了罗马天主教。

中国所称的“基督教”,基本上都是这个时候产生的新教。

3. 基督教在中国的历史 (参考中国基督教)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基督教开始传入中国,但当时传入中国的是一般被认为是异端的聂思脱里派(中国称景教),后来在唐朝会昌五年(845年)被禁止传播。

元朝时基督教(景教和天主教)又再次传入中国,元朝灭亡后又中断了。

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天主教耶稣会派来利玛窦,他被允许在广东肇庆定居并传教,成功的使天主教在中国得以立足。

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东正教开始在中国传播。

1807年,新教派遣马礼逊来华传教,新教也开始在中国传播。

鸦片战争以后,基督教以沿海通商口岸为基地迅速发展。

1843年,洪秀全借助基督教的教义,自称是耶稣的弟弟,建立“拜上帝会”,后来建立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王良佐神甫等的倡导下,中国天主教进行了“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反帝爱国运动,中国天主教成为中国宗教徒自办的事业,成立了中国天主教爱国会。

1950年,吴耀宗等中国新教领袖发表了《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的“三自宣言”。

中国基督教摆脱了外国差会的控制,实现“自治、自养、自传”,独立自主自办基督教事业。

天主教徒解放初约有270多万人,到2006年约有500万人;基督教徒解放初约有70多万人,截至2006年,基督教信徒已超过1600万人。

二、教义 (参看尼西亚信经)1. 共同教义基督是“基利斯督”的简称,意思是上帝差遣来的受膏者,为基督宗教对耶稣的专称。

所谓基督宗教,是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主的各教派的统称。

该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

于公元1世纪由巴勒斯坦拿撒勒人耶稣创立。

相传他是上帝的独生子,为圣灵感孕童贞女玛丽娅而降生;传说他掌握了很多神术,让瞎子复明,跛子行走,死人复活,但是因为犹太公会不满耶稣基督自称为上帝的独生子、唯一的救赎主,把他交给罗马统治者钉死在十字架上;据传死后第三天复活,显现于诸位门徒,复活第40天后升天;据称还会于世界末日再度降临人间,拯救人类,审判世界。

他的受难是12使徒中犹大的出卖造成的,受难日为星期五,最后的晚餐连耶稣有13人,所以在西方,13是人们忌讳的数字,并且与星期五一起视为凶日。

尽管有三大教派,但是基本教义都是相同的。

即上帝创世说,原罪救赎说,天堂地狱说。

《圣经》,由《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部分组成,是基督教的经典。

十字架是基督教的标志。

他们信奉的“上帝”或“天主”本体上是独一的,但是包括圣父、圣子、圣灵(圣神)三个位格。

上帝:基督教信仰圣父、圣子、圣灵三而一的上帝。

上帝是三位一体:圣父是万有之源造物之主,圣子是太初之道而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圣灵受圣父之差遣运行于万有之中、更受圣父及圣子之差遣而运行于教会之中。

但这三者仍是同一位上帝,而非三个上帝(三位一体)。

创造: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宇宙(时间和空间)万物,包括人类的始祖。

罪:亚当与夏娃在伊甸园中违逆上帝出于爱的命令,偷吃禁果,想要脱离造物主而获得自己的智慧,从此与上帝的生命源头隔绝,致使罪恶与魔鬼纒身,而病痛与死亡则为必然的结局。

后世人皆为两人后裔,生而难免犯同样的罪,走上灭亡之路。

救赎:人生的希望在于信奉耶稣基督为主,因他在十字架上的赎罪,并他在三日后从死里复活,使悔改相信他的人一切的罪皆得赦免,并得到能胜过魔鬼与死亡的永远生命。

灵魂与永生:人有灵魂,依生前行为,死后受审判,生前信仰基督者,得靠基督进入永生。

怙恶不悛者,将受公义的刑罚与灭亡。

世界终有毁灭的末日,但在上帝所造的新天新地中,却是永生常存。

2. 不同教派的教义(参见基督教派)天主教:天主教的信仰生活的核心是七项圣事,即圣洗圣事、坚振圣事、修和圣事、圣体圣事(弥撒)、婚配圣事、圣秩圣事、病人傅油圣事。

在这其中,弥撒是最重要的。

日常生活中,诵经也是天主教信徒经常进行的活动,这些经文大都是一些经过编排好的重要经文的连祷,例如天主经,宗徒信经和《玫瑰经》。

东正教:东正教派的神学和对于经卷的解释都是遵循基督教兴起初期所传下来的典范。

他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要继续和延续基督传给他最初使徒,以及使徒传给早期教会僧侣的神学和信仰。

从某种意义上说,东正教是最保守的基督教派。

新教:新教具有与天主教和东正教不同的教义,比如:强调“因信称义”,即得以称义是不需要任何善行,只在乎信;人人皆可为祭司,因为彼得前书2:9“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上帝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只有圣经为最高的权威,并只承认洗礼和圣餐礼两者为圣礼,这与天主教和东正教注重圣事(即圣礼)的传统截然不同。

三、主要节日基督教主要节日有圣诞节、受难节、复活节、升天节、诸圣日(万圣节)等,天主教和东正教还有圣神降临节、圣母升天节,命名日等节日。

圣诞节:12月25日。

原为罗马神话中太阳神阿波罗的生日;罗马帝国以基督宗教为国教后将此日改为纪念耶稣基督诞辰,但耶稣基督降生的真实日期无人知道。

受难日:复活节前的礼拜五,纪念耶稣基督被钉死于十字架上。

复活节:3月21日到4月25日之间,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礼拜日,纪念耶稣基督复活。

感恩节:(北美洲基督教传统节日,而非普世基督教节日)11月的第四个礼拜四(美国),或10月的第三个礼拜六(加拿大)。

四、教堂和遗迹1. 中国基督教文物中国著名的天主教教堂和遗迹: 北京南堂和北堂;利马窦墓;天津老西开教堂;上海徐家汇天主堂;上海佘山圣母大教堂;广州圣心大教堂中国著名东正教教堂: 哈尔滨圣索非亚教堂;上海圣母大教堂中国著名新教教堂: 上海国际礼拜堂;上海沐恩堂;上海圣三一堂;上海景灵堂2. 世界其他地方著名教堂巴黎圣母院(法国巴黎),科隆大圣马丁教堂(德国科隆),救世主大教堂(俄罗斯莫斯科),圣索非亚大教堂(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

圣经是亚伯拉罕诸教(包括基督新教、天主教、东正教、犹太教等各宗教)的宗教经典,由旧约与新约组成,旧约是犹太教的经书,新约是耶稣基督以及其使徒的言行和故事的纪录。

旧约圣经天主教和东正教的旧约圣经共46卷,当中包含了其他宗派划为次经的数个书卷;基督新教的旧约圣经有39卷;而犹太教的圣经由于把多个章节较少的书卷合成一卷,总数只有24卷。

新约圣经新约圣经的数量比较一致,都有27卷。

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并不承认新约圣经为正典。

圣经分旧约和新约两大部分。

旧约内有书三十九卷,新约有二十七卷,共是六十六卷。

考古学证明,旧约完成於耶稣诞生前数百年至千年,例如摩西五经(《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完成於公元前1400年左右,新约则完成於公元一世纪末,所以新、旧约的写作历时1500年左右。

圣经中的各卷书均是独立写成,写成后即在各犹太会堂及基督教堂传读。

到了公元前250年左右,犹太大祭司以利沙从犹太十二支派中各选出六位译经长老,聚集在亚历山大城,将希伯来文旧约译成当时流行的希腊文,这就是著名的七十士译本。

到公元70年,当圣城耶路撒冷将被摧毁之际,犹太人召开了高级会议,正式确立旧约正典三十九卷书。

而在公元382年及公元397年的两次著名会议上,则确立了新约正典二十七卷书的地位。

圣经的执笔者有四十几位之多。

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职业、身分也不同。

有的是政治、军事领袖,有的是君王、宰相,有的是犹太律法家,有的是医生,还有渔夫、牧羊人和税吏。

有的写於战争危难之中,有的写於太平盛世之时;有的完成於皇宫内,有的则在牢狱或流放的岛上……这些在时间上跨越了千年的作者们,并不知道这些书卷日后会被汇编成册,成为新、旧约正典。

然而,当人们把这六十六卷书汇在一处时,这些跨越六十代人写成的作品,却呈现出前后呼应、和谐一致、浑然一体的风貌来,彷佛有一只无形的手,穿过千年的时光,操控著每位作者手中的笔,使这些作品,超越了作者身为“人”的有限性,成为宏篇巨著圣经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目前,基督新教所使用圣经为1919年面世的和合本圣经。

和合本圣经分为文理、浅文理、官话。

前两种使用文言文,官话本使用当时的白话。

联合圣经公会在1983年决定对官话和合本作出修订,并组织一队圣经学者、翻译顾问及编辑人员,开始了修订的工作。

在修订委员会的努力下在2006年完成了新约部份的修订。

《新约全书—和合本修订版》奉献礼于4月24日傍晚在播道会港福堂举行,由和合本修订版总编辑周联华博士证道、圣公会邝广杰大主教主礼。

联合圣经公会和香港圣经公会的同工以及众多教牧同工出席。

最早的教堂形式是什么

古代教堂都提到了。

但是感觉不太系统,一些成就很高的风格与代表作被忽略了,有些细节也有待推敲。

所以自己再敲一个答案出来,算是个补充。

其中有三点要说明:①:这里的分化是因为古罗马帝国的灭亡,西边分裂成多个国家战乱不停,东边则持续发展成拜占庭帝国。

同时两边的建筑分别吸收了古罗马建筑的不同成就,发展成差异很大的建筑形式。

(所以说古罗马建筑真的很伟大,个人感觉尤其在建筑技术上,多面开花,绝对是超越了时代的。

另外天然混凝土技术没有延续下来很是可惜)②:后来拜占庭帝国灭亡了,西欧的国家持续发展。

但是文艺复兴的建筑成就其实是从拜占庭帝国继承过来的。

通过拜占庭帝国流传下来的古代文献等等,西欧国家才重新发现了中世纪之前的伟大成就③:洛可可风格其实更应该算是一种室内装饰风格,不过与古典主义联系紧密所以也归为建筑风格的一种那么按照@大金子 的顺序,先从西欧中世纪说起1.罗曼式教堂(Romanesque architecture)中世纪的建筑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为罗曼式建筑,后期发展为哥特式建筑。

罗曼式教堂继承了古罗马建筑中的巴西利卡形制(巴西利卡是什么我便不再赘述)。

而恰好巴西利卡长长的大厅很适合天主教的仪式需要。

信徒们经过幽暗狭长的大厅,来到位于教堂十字平面中心的圣坛,膜拜与畏惧的心理达到顶点。

至于横向展开的双臂,一方面,来教堂朝圣的信徒越来越多,为了增加使用空间而发展了双臂。

另一方面,从构图上讲,横竖两臂形成了整个教堂的焦点,突出了圣坛的位置。

再加上长长的大厅,又主次分明,更加适合宗教仪式。

到此时,中世纪教堂的平面形制——拉丁十字平面——就形成了。

拉丁十字平面关于罗曼式教堂的结构:在中世纪那黑暗的一千年中,很多古希腊古罗马的优秀文明都被毁坏殆尽,很多方面甚至是退化的。

罗曼式教堂虽然继承了古罗马的十字拱承重结构,但是应用不成熟,施工质量也不如古罗马时期。

所以为了使建筑长期坚固不倒,墙体一般都很厚重,窗户被挤压的很小。

另外十字拱作为主要的承重结构,会产生很大的侧推力。

所以中庭两边的扶壁要建的很高很厚重来抵抗侧推力。

同时也就导致无法开很大的窗户,内部很昏暗。

结构传力也表现的不是很明晰。

特点:外观看起来很厚重、朴实。

墙身高大,窗孔狭小。

疏于装饰2. 哥特式教堂(Gothic architecture,法国)哥特式教堂继承了罗曼式教堂的一些特点并将其发展,而且是大大的发展,以至于外观变化大到很难把两个联系到一起。

具体来说在以下方面有了变化:1) 结构上:也是最本质的变化。

哥特式建筑结构上很大的一个进步就是将承重结构变成了框架式的。

出现了肋骨拱和骨架券。

当你进入一座教堂,抬头看它的屋顶,若看到一根根像肋骨一样的结构从屋顶发射又聚成柱子通到地面,嗯,那就是骨架券啦。

框架式的称重带来的好处无疑是巨大的,首先建筑的结构明显变轻了,教堂可以建的更加高大。

其次轻盈的结构也使得侧推力大大减小,使抵抗侧推力的扶壁也进化成了更轻的飞扶壁。

第三,承重墙变成了框架,框架之间的空挡就可以开窗,而且是通高的巨大窗孔。

纤细的框架,高耸的建筑,以及框架间填充的巨大窗户,使得哥特建筑给人轻盈灵动的感觉。

要特别说明的是扶壁以及飞扶壁。

作为这一时期建筑特有的构件,可以说是这两种建筑最突出的特点之一。

罗曼式建筑上的扶壁就真的是墙壁,很厚重。

这是由于它的称重本身也很厚重造成的。

而哥特式建筑上的扶壁,因为称重成为框架式,扶壁也变为一段一段的。

而扶壁上的结构更加简化,直接越过侧廊,顶在骨架券的底部。

这个结构称为飞券。

如果有略了解建筑的同学,肯定听过这个词,它就出自哥特式建筑。

观察下哥特教堂的剖面,你会发现相对罗曼式建筑有多大进步 兰斯主教堂剖面,《外国建筑史》第四版2) 外观上:观察罗曼式建筑可以发现,它是以圆拱为主要构图元素的,这也是它显得稳重敦实的原因之一。

而哥特式建筑则改为了双圆心的尖拱,使得外观显得挺拔尖锐立面上用突出的窗棂、尖拱的轮廓线等来强化竖向线条。

哥特建筑为啥显得高耸

除了本身就高之外,立面上无数的竖向线条更让它有拔地而起一飞冲天的感觉,这也跟天主教会想要营造脱离尘世的气氛是相符的。

典型的哥特建筑立面(指西立面)一般是:两边竖着两座高塔,中间夹着一座山墙的样子。

山墙上还会有个巨大的玫瑰窗。

这也是哥特建筑的点睛之笔。

当然这主要针对的是法国的哥特教堂,在不同国家也有不同的变化。

至于为什么是西立面,因为跟宗教本身有关又要多说好几句就按下不表了⋯⋯在平面上,哥特式教堂与罗曼式没有太大差别,只不过中庭变得越来越长长长长长,并且侧廊每一边可能不止一个——来满足越来越多的人数。

彩色玻璃窗作为哥特建筑又一明显的特征,它的主要作用除了采光之外,还为了可以让不识字的人也能了解《圣经》讲了点啥,从而信仰天主教。

所以你看彩窗上全是圣母啊各种人物,那些都是《圣经》中的经典故事。

哥特建筑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建设时间非常之长,动辄几百年。

像@大金子回答中提到的哥特建筑的代表,科隆主教堂,从1248年到1880年,断断续续建了600多年才完工。

大家熟悉的巴黎圣母院,从1163到1250,也将近100年。

这样容易使一个教堂上的风格会不统一,早期和晚期的风格混杂在一起,或者建不完。

放一张压轴的~法国哥特式教堂鼎盛期的代表,兰斯主教堂结果:到了哥特式的晚期,建筑渐渐被繁复的装饰所覆盖,在本质的形制与结构上没有变化,法国到晚期发展成辉煌式,英国发展成垂直式,都是大量而累赘的装饰淹没了建筑。

”当建筑中的结构构件发展为一种装饰而存在时,这个建筑风格也就走到尽头了”有人这么说过。

早期的飞券组成华丽的旋律,不仅美观,还有实在的作用,与晚期的无谓装饰完全不同。

垂直式和辉煌式的哥特建筑说明一种新的建筑形式呼之欲出了。

亨利七世礼拜堂(Henry VII's Chapel),西敏寺,伦敦亨利七世礼拜堂(Henry VII's Chapel),西敏寺,伦敦是不是美哭了

但纯粹的装饰加于结构之上,只能是负担在这里还要纠正@大金子 的一个错误:后来的文艺复兴建筑对于哥特式建筑不是继承,而是完全的否定。

从根本上说,这是崇尚以人为本的新兴资产阶级与崇尚以神为本的封建教会势力之间的对抗,自然建筑形式上也不可能继承。

哥特建筑在建筑史上的地位就像其建筑本身,高耸冷峻,成为一座孤峰,令人仰止。

至于到18世纪英国流行浪漫主义又复兴哥特,那是后话。

先写这么多,啰啰嗦嗦一大堆⋯⋯因为总结的资料没在手边,全凭脑中积累,难免有误,恳请指正,谢谢大家

描写西开教堂的句子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