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写一个杜甫的诗句

一个关于杜甫诗句的问题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 露从今夜白,有是故乡明。

——杜甫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杜甫

关于杜甫的诗句

随风潜入夜

杜甫写的著名诗句有哪些

某日,小青登上黄山后,不由地发出了感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关于杜甫的诗句

杜甫著作秋兴八首诸将五首咏怀古迹五首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望岳登楼 题张氏隐居玉台观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无题 漫兴 梅雨题玄武禅师屋壁小至 携妓纳凉晚际遇雨新秋 野望白露白丝行 赤霄行 冬狩行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莫相疑行 石笋行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醉歌行赠公安颜少府,请顾八题壁醉时歌丹青引赠曹将军霸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负薪行高都护骢马行古柏行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晦日寻崔戢李封寄韩谏议美陂行 楠树为风雨所拔叹清明二首释闷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玄都坛歌寄元逸人岳麓山道林二寺行醉歌行 江南逢李龟年绝句夔州歌三绝句书堂饮既夜复邀李尚书下马月下赋绝句戏为六绝句赠花卿 哀江头 哀王孙兵车行 春望春夜喜雨石壕吏新婚别登高水槛遣心

杜甫的诗句:生平()()()

杜甫简介杜甫 (712~770),唐代诗人。

字子美。

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 河南巩县。

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 野老,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

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

他的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杜甫生长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 庭中,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后时的著名诗人,官膳部 员外郎;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

他 7岁 即开始学诗,15岁时诗文就引起洛阳名士们的重视。

他 的生活从20岁后可分为四个时期。

漫游时期 从玄宗开元十九年(731) 至天宝四载 (745) 。

开元二十三年回洛阳应进士考试,未被录取。

次 年在齐赵一带开始了第二次漫游,他晚年回忆当时的情 景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壮游》)他在这两次漫游里,看到祖国秀丽雄伟的山川,吸取了江 南和山东的文化,扩大了眼界,丰富了见闻。

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相遇,二人畅游齐鲁,访道寻友,谈诗论文,有时也议论时事,结 下深厚的友谊。

次年秋,杜甫将西去长安,李白准备重 游江东,他们在兖州分手,此后没有再会面,杜甫为此 写过不少怀念李白的感人诗篇。

长安时期 从天宝五载至天宝十四载,杜甫在长安 居住10年,他的生活、思想和创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到长安,目的是求得一个官职,有所建树。

天宝六载, 玄宗诏征文学艺术有一技之长的人到京都就选,杜甫参加了这次考试,但由于以口蜜腹剑著称的中书令李 林甫阴谋破坏,应试者没有一人被选。

天宝十载,玄宗举 行三个盛典,祭祀玄元皇帝老子、太庙和天地。

杜甫写成三篇大礼赋进献,得到玄宗的赞赏,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等待分配,又没有下文。

他不断写诗投 赠权贵,希望得到他们的推荐,也都毫无结果。

最后得 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职务,这已经是杜甫在长安的末 期,安禄山叛乱的前夕。

玄宗晚年完全改变了他在开元时期励精图治的优良 政风,一任宰相贪污骄横,边将穷兵黩武,自己则在宫 中寻欢作乐。

人民受到的租税与征役的残酷剥削日益加 剧。

杜甫尝困于衣食,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出入贵族府邸,充当宾客,陪伴他们诗酒寓游,取得少 许资助。

同时,他结交一些与他同样贫困的朋友,也比较 广泛地接触劳动人民。

他的足迹从贫乏的坊巷走到贵族的园林,从重楼高阁互竞豪华的曲江走到征人出发必须 经过的咸阳桥畔,仕途要求的失败使他能客观地认识统 治阶层的腐败,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能体会到人民的疾 苦,这两方面截然不同的生活都在杜甫诗中得到反映。

天宝十一载以后,他写出《兵车行》、《丽人行》、《前 出塞》、《后出塞》等不朽的名篇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社会政治、 经济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政治上,朝廷对内丧失了中 央集权的统治力量,对外抵制不住蕃族的入侵;经济上, 由于连年战乱,加上自然灾害,农村一片萧条,而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剥削反而有增无已,造成人口锐减,生产 力降低。

杜甫也亲身经历了十分错综复杂的变化:流亡、 陷贼、在皇帝身边任左拾遗、出贬华州、荒凉的洛阳道 上、秦州寄居、入蜀的行程——无论是人事关系或是自然环境,都有很大的悬殊。

这样的生活经历比长安时期 要丰富得多,也艰苦得多,因此产生的诗歌多种多样,流 传下来的有200多首,大部分是杜诗中的杰作。

漂泊西南时期 从肃宗上元元年(760) 至代宗大历 五年(770)。

11年内,杜甫在蜀中8年,在荆、湘3年。

杜 甫在夔州时说自己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实际上他在成都先后住过5年,生活还是比较安定的。

上 元元年春,他在成都城西浣花溪畔建筑了草堂,结束了 四年流离转徙的生活,得到一个栖身的处所。

他离开了 干戈扰攘、哀鸿遍野的中原,眼前呈现出一片田园美景,花鸟虫鱼都好象对他表示殷勤,使他多年劳苦忧患的生 活,暂时得到休息,他也怀着无限的爱写出不少歌咏自 然的诗歌。

但他并不曾忘记流亡失所、无处安身的人们, 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唱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名句。

杜甫在这11年内,写诗1000余首,占全部杜诗的百 分之七十三强,大部分是近体诗——绝句和律诗,还有 长篇排律。

诗歌创作 杜诗最显著的特点是社会现实与个人生 活的密切结合,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

杜甫 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 貌,生动地记载了他一生所走过的路程,在艺术方面也达到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他的诗能使读者知其人、 论其世,起着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的作用。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可是作为诗史的杜 诗并不是客观的叙事,用诗体去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反映 现实的同时,还通过独特的风格表达出作者的心情。

如《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哀江头》等诗,篇幅较短,却也同样具有这种特点。

天宝后期以来,杜甫写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战争题材在杜诗中占有相当大的数量。

杜甫对不同 性质的战争持不同的态度。

他对于朝廷穷兵黩武,消耗 人力物力,是反对的,如《兵车行》、在夔州写的《遣怀》、《又上后园山脚》;对于平息叛乱,抵御外侮,是支持的,如安史之乱前期写的《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 二首》、《观兵》,以及吐蕃入侵时写的《岁暮》。

这 些诗谴责什么,歌颂什么,都很鲜明。

也有些关于战争 的诗,既有歌颂,也有谴责。

著名的《前出塞》、《后出塞》两组组诗,曲折反复地叙述战士在从军过程中的 心情变化,实际上是反映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对于战争的 不同看法。

杜甫写过许多歌咏自然的诗。

他歌咏的对象,往往 是既联系自己,也联系时事。

历代的诗话、诗评对于杜 诗里高度的情景交融作过许多论述。

但是杜甫的诗不只有高度的情景交融,而且有情、景与时事的交融,作 者在写景和抒情时,很少离开现实,随时随地都想到他 所处的干戈扰攘、国困民疲的时代。

如困居沦陷的长安时写的《春望》、入蜀时写的《剑门》,是最有代表性的。

这类诗,杜甫越到晚年成就越大,象五律《客亭》、 《江上》、《江汉》,七律《登楼》、《宿府》、《阁 夜》、《秋兴八首》等,都是情景与时事交融的脍炙人 口的名篇。

此外,杜甫也写了一些歌咏绘画、音乐、建筑、舞 蹈、用具和农业生产的诗,同样贯注了作者的感情,具 有时代的气氛,可以看作是有声有色的文化史。

杜甫把诗看作是他终生的事业,认为诗是吾家事 (《宗武生日》)。

他7岁学诗,直到死亡前夕,没有停 止过写诗,他从安史之乱起,至抵达成都前,在最艰苦的岁月里,写出的诗歌思想内容最为深刻;他在夔州身 体衰弱多病,写作的数量最为众多。

他有丰富的生活经 验,充满爱国爱人民的政治热情,在艺术技巧上也狠下功 夫,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新诗改罢长自吟(《解闷十二首》之七),说明他 创作的严肃态度。

杜甫还以诗论诗,在《戏为六绝句》 和《解闷十二首》(其四至其八)中表达了他继承优良传统、评骘古今诗人的主张。

杜甫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大大开拓了诗歌的领域。

明 代胡震亨说: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

(《唐音癸签》)这句话不尽符合事实,因为在杜甫以前也有以时事入诗的,但是象杜甫这样深入民间,洞察时弊,把富 有社会意义的重大问题都陶融在惊人的诗句里,却 是少有的。

杨伦说:自六朝以来,乐府题率多模拟剽窃,陈陈相因,最为可厌。

子美出而独就当时所感触,上 悯国难,下痛民穷,随意立题,尽脱去前人窠臼。

(《杜 诗镜铨》卷五)这虽然是三吏、三别的评语,但也可以概括杜甫大部分重要的诗篇。

元稹给杜甫写的《唐 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里说,诗人以来,未有 如子美者,这话说得并不过分。

杜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杜甫最能驾驭诗的各种 形式,并能使每种形式都得到新的发展。

他在五言古体 诗里善于记载艰苦的旅程、社会的万象、人民的生活以 及许多富有戏剧性的言谈动作,写来十分生动,使人感到的不是五言的限制,而是语调的自然,最显著的例子 是《羌村》、《赠卫八处士》、三吏、三别、 《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等。

他在七言古体诗中擅长于抒写他豪放的或沉郁的情感,表达对于政治和社会的意 见,如《醉时歌赠郑广文》、《洗兵马》、《乾元中寓 居同谷县作歌七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岁晏 行》等。

杜甫的五、七言律诗功力甚深,达到很高的成就,数量占杜诗的一半以上,五律已见于杜甫的漫游时 期,七律名篇多产生在到达成都以后。

杜甫深厚的感情 在五律中得到凝炼,在七律中得到充分的发扬。

五律如《春望》、《天末怀李白》、《后游》、《春夜喜雨》、《水槛遣心》、《客夜》、《九日登梓州城》、《征夫》、 《旅夜抒怀》、《宿江边阁》、《登岳阳楼》,七律如 《蜀相》、《野老》、《恨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登楼》、《宿府》、《阁夜》、《咏怀古迹五首》、《白帝》、《诸将五首》、《秋兴八首》、《登高》等, 唐人的律诗很少能超过它们。

杜甫还写了许多五言排律, 几首七言排律,使排律得到很大的发展,如《秋日夔府 咏怀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竟长达1000字。

是除少数比较自然的以外(如五排的《奉送严公入朝十韵》、《送 陵州路使君赴任》,七排的《清明二首》),大都堆砌过 多的典故,掩盖了丰富的情感或填补了应酬之作内容的 空虚。

杜诗中的绝句基本上都是在漂泊西南的最后11年内写的。

由于杜甫的古体诗和律诗取得巨大的成就,他 的绝句往往不被人注意,但是即景抒情,论诗怀友,反 映蜀中的骚乱与人民的生活,吸取民歌的精华,杜甫在 绝句方面仍有不少贡献。

总的说来,杜甫是以饥寒之身永怀济世之志,处穷困 之境而无厌世思想;在诗歌艺术方面,集古典诗歌之大 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给后代诗人以广泛的影响。

杜甫在世时,他的诗歌并不为时人所重视,逝世40年 以后,始见重于韩愈、白居易、元稹等人。

白居易、元 稹的新乐府运动,在文艺思想方面显然受到杜诗的影响。

李商隐近体诗中讽喻时事的名篇,在内容和艺术上都深得杜诗的精髓。

宋代著名诗人如王安石、苏轼、黄庭坚、 陆游等,对杜甫都推崇备至,他们的诗歌各自从不同方 面继承了杜甫的传统。

宋末民族英雄文天祥被元人俘虏, 囚居狱中,用杜甫五言诗句集诗200首,在《集杜诗•自序》里说: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

杜 诗的影响所及,不局限于文艺范围,更重要的是诗中爱 国爱人民的精神感召着千百年来的广大读者,直到今天还有教育意义。

写一个杜甫的诗句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