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归去来兮辞》谈陶渊明的归隐思想。
德谟克利特说:“人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道出人生的真实。
也道出了人生的虚幻。
陶渊明的人生痛苦正在于对将来的无能为力。
无法成功,只有归去。
于是他为自己的灵魂找到了一个桃花源,一个体悟生命的精神高地。
快乐何其短暂,何其浅薄,伟大的陶渊明,伟大的哲人
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有句话至今仍发人深思:“我们的命运并不因为它不是真实的而令人毛骨悚然,我们的命运之所以可怕正因为它是实实在在的现实。
时间是吞噬我的河流,而我正是这条河流……世界的可悲在于它是真实的,我之所以可悲正因为我是博尔赫斯。
” 事实上的陶渊明正是如此,他无法逃避,即使归隐也无法安心。
他也明白,就算自己真的实现了官场上的追求,也不过是更多的虚空。
早一天回归自然,寄情山水之间,也算是明智的。
此后陶渊明在矛盾中挣扎了一生,这篇辞仕归隐的宣言书是他灵魂的最强烈的绝唱。
正如博尔赫斯一样,陶渊明完成这篇辞赋时也一定在想: 我之所以可悲,正因为我是陶渊明。
诗经中关于农耕的句子
载芟》篇开端九句: 载芟载柞,其耕泽泽。
千耦其耘,徂隰徂畛。
侯主侯伯,侯亚侯旅,侯强侯以。
有嗿其饁,思媚其妇。
这是说除去草木,将土耕得散松松地。
上千对的人一齐耘田,高田低田都有人耕作着。
父、子、兄、弟,一个个筋强力壮,劲头儿挺足。
送饭的闹闹嚷嚷地来了,都是些漂亮的娘儿们。
这是大规模集体劳动的场面,以简短的文字描绘出复杂的动态,正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特色。
又如《良耜》篇写收获的场面道: 获之挃挃,积之栗栗。
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
百室盈止,妇子宁止。
这一节的大意是说:刷刷地收割,多多地堆积。
堆得像墙一般高,梳篦一般密。
上百的谷仓装满了。
女人孩子都得到了休息。
这里也是以寥寥几句展示巨幅图景,给人深刻的印象。
叙事诗是《大雅》里的突出部分之一。
《绵》、《生民》、《公刘》三篇是其中更突出的部分。
《生民》歌咏周始祖后稷的灵迹和功德,在那些神话化的叙写中反映周人对于这一传说人物的热爱,因为相传他是农业的发明者。
诞寊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寅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寅之寒冰,鸟覆翼之。
鸟矣,后稷呱矣。
实覃实讦,厥声载路。
这一章写后稷被弃而不死的神异。
最初得牛羊喂乳,最后得鸟类覆翼,当群鸟飞去的时候,后稷开始啼哭,声满道路。
这些叙写,简洁而生动。
三千年前的文学语言已经如此精炼,简直使人不得不惊异了。
本篇写后稷试种瓜、豆、禾麻等庄稼: 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
写后稷后来种谷的成绩: 实方实苞,实种实襃,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
这里有丰富多变化的形容词。
此种对于庄稼的郑重的描写,反映古人对于掌握农业技术的喜悦。
《公刘》篇写周人由邰到豳的一次移民,从准备起程写到定居营建。
关于观测地形、经营官室、分配田亩、君臣宴饮,以及水利、军制,甚至锻冶等事都有叙写。
陟则在巘,复降在原。
何以舟之?维玉及瑶,鞞琫容刀。
挂着佩刀,上下山原。
这就是勤劳的移民领袖公刘的形象。
于时处处,于是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
这就是开始得到安居的大众,欢乐笑语的生活图景。
《绵》是写周人在古公□父率领下,由豳迁到岐下的又一次移民。
诗共九章,从迁岐、授田、筑室直写到对外族的斗争。
第三章写岐下土地的肥沃道: 周原朊朊,堇荼如饴。
连苦菜都长得像糖一样甜,见得水土之美,真是善于形容了。
第五、六章写开始建筑的情形道: 俾立室家。
其绳则直,缩版以载。
作庙翼翼。
抹之□□。
度之薨薨。
筑之登登。
削屡冯冯。
百堵皆兴。
□鼓弗胜。
敲起大鼓本是为了鼓励劳动,但是百堵之墙同时并起,盛土、倒土、持土、削土的声音把鼓声都压下去了。
读了这一段,那场地上众多的劳动者和十分起劲的劳动的场面一下子就像在读者眼前出现。
这真是有声有色的文字。
苗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苗的成语有:揠苗助长、见世生苗、苗而不秀、双苗爱叶、欢苗爱叶、良苗怀新。
1、揠苗助长拼音:yà miáo zhù zhǎng释义:比喻为急于求成,反而坏了事。
引证:战国时期-孟子《孟子·公孙丑上》: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译文: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
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
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2、见世生苗拼音:jiàn shì shēng miáo释义:比喻眼前就会收效得利。
引证: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三折:“你尚图些紫绶金章,赤紧的见世生苗,我则理会的埋根千丈。
”3、苗而不秀拼音:miáo ér bù xiù释义:原用禾苗不吐穗结实,伤悼人早逝。
后比喻人资质虽好,但终无成就。
引证: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译文:禾苗成长後而不吐穗开花的,有这样的情形啊
吐穗开花而不结实的,也有这样的情形呀
4、双苗爱叶拼音:shuāng miáo ài yè释义:比喻欢乐恩爱的情感。
引证:清·洪升《长生殿·补恨》:“单则为一点情根,种出那双苗爱叶,他怜我慕,两下无分别。
”5、欢苗爱叶拼音:huān miáo ài yè释义:指欢乐恩爱的感情。
引证:清·洪升《长生殿·补恨》:“单则为一点情根,种出那欢苗爱叶。
”6、良苗怀新拼音:liáng miáo huái xīn释义:苗壮的禾苗正孕育着谷穗。
引证:晋·陶潜《癸卯岁始春怀谷田舍》:“秉力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运风,良苗亦怀新。
”译文:农忙时节心欢喜,笑颜劝勉农耕人。
远风习习来平野,秀苗茁壮日日新。
八年级上册语文桃花源记复习提纲
本文原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文,大约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其时作者57岁,隐居农村已十余年。
文中所说的桃花源似乎有实际根据,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沅江之滨的桃源山腰上,有一个长约一百米的山洞,有人认为就是桃花源。
但课文所叙述的故事纯属虚构。
按作者的构想,桃花源跟桃花林仅一洞之隔,洞极狭,仅容一人进出;洞口在山上,其下正是溪的发源地,长达数百步的桃林恰好至此而尽。
弄清这个背景再看故事,就会觉得头绪很清楚。
故事颇有传奇色彩,曾被列入志怪小说一类。
首先是渔人入桃源的经过甚奇。
渔人沿溪行而“忘路之远近”,何以不返棹而一直走下去
究竟是什么事物吸引了他
千百株桃树夹岸,其中竟无一棵杂树,这是自然生成还是人工所为
洞口仅容一人通过,且深不可测,不知其中有何怪异,而渔人竟敢孤身而入,亦奇人也。
其次是桃源中人。
若为仙,何以饮食起居、待人接物皆与常人无异;若为隐,何以凭一洞之隔便与尘世相去万里
最后,这个“世外桃源”消失得尤奇。
渔人出洞后既已“处处志之”,何以再去找时竟茫然无所见
这样看来,此村似乎又不在人世间了!至于后来南阳刘子骥“规往”而“未果”,这是作者有意添加的一个尾声——有这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出来作证,故事就更显得亦真亦幻,传奇色彩也就变得更浓了。
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
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纷乘的环境里,中年以后他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
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
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
因此在这篇文章里,他既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又以渔人的复寻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至少是不在这个现实世界之中。
要寻找它就只能飘然高举,《桃花源诗》最后说的“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就是这个意思。
不过这也仅仅是意愿而已,谁办得到呢
由此看来,刘子骥之后而无人“问津”,似乎也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读这篇课文,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内容和写法。
二、问题研究1.作者社会理想的实质“桃花源”是陶渊明理想中的社会。
要弄清作者理想的实质,必须先看原诗,因为在某些实质性的问题上诗比记还要说得明确些。
例如“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正是原始共耕社会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种和平生活的写照;“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说的是没有君主统治,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制度;“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则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这一原则的具体化。
概括起来说,这些描写都表现了原始共耕社会的特点。
记,则是先通过渔人所见来展示这个社会生活的风貌,从村落、房舍、良田、美池等一直写到男女耕作、老幼欢乐的情形;后通过村人“自云”来揭示这个社会的由来,又通过接待渔人来表现他们的精神风貌。
诗和记,二者相互补充,十分清晰地勾出了这个理想社会的轮廓。
应当指出,作者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2.关于层层设疑的写法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过不少以游仙为题材的作品,如曹植的《洛神赋》、郭璞的《游仙诗》等,多是假托游仙抒发作者的不平感和对现实的不满。
《桃花源记》不是写作者本人“游仙”,但渔人的桃花源之行颇与“游仙”相类(唐王维《桃源行》中就有“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的诗句)。
为了把桃花源写成一个似有若无的仙境,作者采用了层层设疑的写法。
因此,开头虽然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但并未确切指出年代和地名;主人公也只说他是个渔人,不著姓名,这些都无从查考。
接着写桃林奇景,似为人间所有又似为人间所无,又不说出它的确切地点,因为渔人已“忘路之远近”。
写桃林的通道更为奇特,洞口小而“仿佛若有光”,路“极狭”而可“通人”,正是“洞天福地”的景象。
待到渔人进入桃源后,眼前出现的又是一幅活生生的人间生活的图景。
可是,后来渔人出而复寻,本已做好的标记却又全部消失,桃源似乎又成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无迹可寻。
最后再虚写一笔,说高士刘子骥“欣然规往”,给好奇的读者带来微茫的希望,但刘子骥又“未果”而“病终”。
这样一来,桃源这个虚实难定的境界就真的成为“千古之谜”了。
这种层层设疑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也能激发读者的兴趣。
练习说明一、熟读并背诵全文,用自己的话叙述这个故事,可以适当地加进自己的想像。
设题目的是:①使学生当堂成诵,要求背得顺畅,并能大体上叙述作者原意;②发展学生的想像力,能根据上下文意补充若干细节,作创造性的复述。
答题方式要灵活,可以先熟读成诵再作复述,也可以经过熟读粗知课文大意后,先复述故事,最后练习背诵。
为了激活学生的想像,在熟读课文过程中,教师可以就故事情节提出某些问题,或要求简答,或引而不发,让学生放开去想,也可以加几句点评。
二、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
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提示〕讨论前要先大致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一点社会发展史常识。
设题目的是让学生结合学过的有关社会发展知识,正确认识作者的社会理想,培养辩证思维。
此题可让学生讨论,形式不拘,或全班集中讨论,或分组讨论。
前面“问题研究”已对此题所涉及的内容作了初步说明,但仅供教师参考。
此题是开放性的,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能自圆其说即可,不要搞统一答案。
三、本文语言简洁而含蕴丰富。
请根据文意完成下面的练习。
1.在括号里填入被省略的字。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 )具答之。
( )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没有交代渔人的答语,试说说渔人是怎样回答的。
3.“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陶渊明的语言明净如一泓清泉,没有一点杂质,真正做到了将可有可无的字句一概删去,这种语言风格很值得探究。
三个小题要学生注意的是作者行文时的省略笔法各不同,只让学生作答是不够的,还要作一点分析,使学生懂得其中的道理,这样才能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下面分别进行说明:1.这是省略句子成分。
在不妨碍理解的前提下,省略掉具体的指称,可以使行文简洁、流畅。
这种省略不仅文言文中常见,在现代书面语和口语中也常见,只是在文言文中出现得更为频繁罢了。
在分析过程中,最好不使用“主语”“宾语”或“施事者”“受事者”之类的概念。
答案依次是:村人、渔人(可用“他”替代)、渔人、村人、渔人(可用“他”替代)。
2.这可见作者的剪裁功夫。
村人问“今是何世”,渔人当答以“今是晋”;村人会接着问“秦之后即晋乎”,渔人再答曰:“否,秦之后尚有汉魏,魏之后方为晋。
”作者不正面地详细叙述这一对话过程,却用总叙的方式把它浓缩在“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里。
这种省略方式最能反映出陶渊明的语言风格。
3.运用指代词语,避免重复前文内容。
“如此”,是指代语,指上文所说。
渔人见太守的目的是告诉他武陵郡中有此“绝境”,希望他派人去探个究竟,因此他一定会谈到自己发现桃源村的经过、村中的生活情状,还会谈到他归途中做标记的事。
四、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跟现代汉语里的不同,试作解释。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4.不足为外人道也设题目的是提醒学生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读文言文一定要根据上下文细究词义,切勿望文生义。
答案如下:1.交通,这里指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在现代汉语中,“交通”是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2.妻子,这里指妻子及儿女。
在现代汉语中,“子”是词尾,无义。
3.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在现代汉语中,“无论”是表示条件的连词。
4.不足,不值得。
这个意思仍保留在现代汉语的成语中,如“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不足为奇”(不值得奇怪)等。
教学建议本课拟用一个半课时教读。
由于文章故事性强,语言浅显易懂,学生学起来定会觉得兴味甚浓,疏通文意决非难事。
在此条件下,教师可以凭自己的经验创造出有特色的教法来。
下面提几条建议,以供参考:一、关于诵读教学本文共309字,用中速读一遍约需2.5分钟。
假定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已读过两三遍,课上再读七八遍,必能基本成诵。
再加上教师及个别学生的示范朗读和检查背诵,课上用于诵读的时间不会超过35分钟。
这是学好这篇课文的基本保证,从长远的眼光看,尤其应该如此,决不容忽视。
读和讲可以穿插起来进行。
大致可分三个阶段:(1)在扫清语言障碍的基础上读得顺畅,主要是字音准确,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并通过多次诵读熟悉故事;(2)对情节作一点分析,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具体地想像出故事的发展过程,能进行创造性的复述,并牢牢记住文章中所有重要的语句,能读出一点“讲故事”的味道;(3)分析课文的思想内容,能比较熟练地背诵全文。
以上是就水平一般的教学班而言,在水平较高的教学班,也无妨先背下来,然后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
二、关于想像力的培养陶渊明的文章似淡而浓,似癯而腴,很值得品味。
品味的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想像来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
例如:1.渔人“忽逢桃花林”是否出于无意
过去的诗人对此就有不同解释。
唐代诗人王维曾写道:“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桃源行》)按这种说法,渔人这天并非出来打渔,而是为了欣赏山光水色,在不知不觉间来到桃花林的。
南宋诗人谢枋得的看法与此不同,他写道:“飞花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庆全庵桃花》)这是说,渔人“沿溪行”恰好在溪的下流,桃林中既“落英缤纷”,自然有不少花儿落在水面,随流而下,渔人是在看到这些花瓣后,逆流而上到达桃花林的。
这两种说法都有理,不必辨其是非,却也无妨以此引起学生的想像。
2.渔人何以敢入洞
渔人见桃林面积之广(“夹岸数百步”),又是纯一色的桃树(“中无杂树”),为人间所罕有,已有“寻仙”之意;待到行至桃林尽头,发现了“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他以为这是“天外有天”的标志,便决意去追寻光源,满心希望能由此而直达仙境。
3.村人听渔人“具言所闻”后,为什么“皆叹惋”
桃源村人为“避秦时乱”而来此,至晋太元中已将近六百年。
文中没有提到渔人所说的具体内容,但从村人“皆叹惋”的反应中,可以推知他说的是外界的人们在改朝换代的战争浩劫中所遭受的灾难。
为培养学生想像力而提出探究性的问题不宜过多,更不宜琐碎,要给学生留出自己发挥想像的余地,办法就是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有关资料一、参考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
他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
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
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
渔人详细地作了回答,(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又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
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
(听罢),他们都感叹起来。
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
(临别时)村里人嘱咐他道:“(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
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但未能实现。
不久,他因病去世。
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探寻(桃花源)了。
二、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427),东晋大诗人。
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
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
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
因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令不足三月即辞官归隐,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
从此“躬耕自资”,直至六十三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
他长于诗文辞赋,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寓着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
另一类题材的诗如《咏荆轲》等则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颇多悲愤慷慨之音。
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
陶渊明的诗文兼有平淡与爽朗的风格,语言质朴自然,又极为精炼。
有《陶渊明集》。
描写 家乡春天作文 我家在云南富宁 谢谢
春 天 的 雨大连格致学校小学部六年二班 姜明歆上星期五下了一场大雨,这是我有生以来看到的最大一场雨。
当时,阴沉沉天的越来越暗,太阳公公早已躲了起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知了在不耐烦地叫着:“知了
知了
”,花儿无力地低着头,我感到空气都凝固了,一场大雨就要来临。
天上的乌云越来越低,好象马上就要压到我们。
不一会,刮起一阵大风,树叶在风中无助地摇曳。
突然,一道道闪电从天而降,一阵阵雷声惊天动地,接着黄豆粒大的雨点象瓢泼一样从天而降,下雨啦
倾盆大雨就这样下着,整整下了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