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赞美蒙山大佛的优美句子

关于蒙山大佛的诗句

大佛坐落于蒙山之阳,南向,依制,由于年久风雨剥蚀,岩石表层严重,头部早在就已经崩落,其外露高大的胸颈部剥落之处还长出小树蒿草,失去了原有的风采。

由于寺毁阁倾,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阁遗基,都掩覆于山坡泥石里,仅现胸颈部分。

对这尊大佛的考查,现仅触及其一半,剩下的还需清理发掘,无怪乎人们不知其为当年巍峨的大佛,立于大佛胸下怀间而不知;无怪以往探佛者慨叹“大佛已不存在了”“仅遗乱石而已”。

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以北的寺底村附近,主峰高1325米。

蒙山为古太原县八景之一,故有“蒙山晓月”之称。

史籍记载这尊大佛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二年(551年)始凿,经五个皇帝二十余年,至后主高纬时凿成。

《北齐书》记载在《后主恒纪》中:“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所以称为“晋阳西山大佛”。

《北史》载:“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

“宫”指历史上著名的晋阳宫,遗址在晋源镇古城营村九龙庙一带。

据有关部门测量,晋阳西山大佛现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仅低我国四川乐山大佛(高71米)8米,(一说66米,一说70多米,比乐山大佛略高),比以往西方所说“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扬(Bamiyan)大佛”(高53米)高10米。

按凿制年代,西方对“巴”佛考查不清,认为“巴”佛凿于“3至7世纪”之间,这是个不精确的估计数字,而我晋阳西山大佛,史籍明确记载凿于北齐天保二年(551年),时值6世纪。

如按“巴”佛凿于“7世纪”来说,我晋阳西山大佛要早一个世纪,比我国乐山大佛凿于唐开元元年(713年)早162年。

据此,论高度,晋阳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

传说李渊做太原留守时曾参拜蒙山大佛,当晚就梦见佛光普照,以为祥瑞,从而坚定起兵决心。

唐高宗李治、皇后武则天于显庆五年(660年)幸晋阳瞻拜(此寺及南十余里的龙山童子寺瞻礼二寺大佛),次年又派专使赐大佛袈裟,以“五色光洞烛山川,道俗瞻睹数千万众”轰动并州。

晚唐晋王李克用再建大阁,五年用工三十万。

五代后晋时,北平王北京留守刘知远,重修庄严阁,共五层一百三十间。

北汉刘继元在蒙山顶造避暑宫,开化峪内设御驾桥。

宋时又在蒙山开化前寺建连理二塔。

元末(1368年),寺毁阁倾,大佛头部脱落,残砖破瓦和山间泥石掩覆了佛像下部。

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晋恭王朱??只重修了前寺院,称“法华寺”。

显赫了八百年的“西山大佛”从此便埋没六百余年。

大佛往下不远,就是开化寺,遗址在一片桃花林中,除连理二塔外,只剩一堆残砖败瓦。

可谁又曾想到这很不起眼的寺院就是东魏高僧昙鸾弘修的净土法门,东魏孝静帝“勒令住并州大寺”,日本净土真宗经籍载为“并州大岩寺”,北齐高洋赐额“开化”寺,曾是佛教净土宗的早期道场。

仰望着大佛,大佛头颅毁损崩落,不知踪迹,腹上岩石大部分早已风化崩落,胸下淹没于乱石瓦砾之中,一幅惨败不堪的情形,实属千古遗憾。

站在大佛臂上,古晋阳城尽收眼底,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只觉往事越千年,倏忽间沧海桑田,海枯石烂。

关于蒙山大佛的日记至少四百字

今天一早,我们全家就来到了位于晋源区金胜乡寺底村的蒙山大佛旅游区。

终于要一睹为快了,车刚一停下,我就迫不及待地向景区跑去。

一踏入景区,一股大自然的气息就迎面扑来,我深深地吸了一口,顿觉神轻气爽。

展现在眼前的是茂密葱郁的树林,各种各样叫不上名的野花,还有就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

听着水声,伴着美景,就像走在了人间仙境,我就是那快乐的小精灵。

顺着小溪往山上走,没觉得有多累时,就看到了一个大大的广场,在广场的正前方是一大段台阶,沿着台阶一步一步地往上走,我的心也越来越激动了,马上就要看见蒙山大佛了。

怀着这样期待的心情终于走完了最后一个台阶,“哇”一个好大好大地佛像就在我的面前,他那宽宽的双肩,高大的身躯,慈祥的面容都那么让人心灵为之震动。

人们都从见到他的惊奇中转变为静寂,静静地观赏他的雄伟,为他的恢弘气势所震撼。

这真是世界摩崖石刻艺术中的精品。

蒙山大佛导游词

素材给你:自行编辑。

蒙山大佛: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以北的寺底村,主峰高1325米,蒙山晓月为旧太原八景之一。

北齐高洋帝于天保二年( 551)将东魏大庄严寺扩建为开化寺,开凿了高 200尺的摩崖大佛,称为西山大佛,比目前全国最大的乐山大佛略高。

隋文帝时新建了庇盖大佛的殿阁,唐高宗和武则天曾来此礼佛,赐宫内袈裟。

由于寺毁阁倾,大佛淹没于乱石瓦砾之中,仅见胸颈部分,胸宽25米,高17.5米,颈部直径宽五米。

目前做为旅游资源正在规划开发之中。

蒙山大佛,也称晋阳西山大佛,是一尊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西北的蒙山中的摩崖大佛,现为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

蒙山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年间,本是蒙山开化寺后的摩崖佛像。

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后唐武皇帝李克用、后汉高祖刘知远都曾来此礼佛。

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毁。

1980年的太原市地名普查中,蒙山大佛被重新发现,发现时佛头已不知去向,佛身埋在土石之中,风化严重。

古籍记载,蒙山大佛高二百尺(合今制59米)。

根据实际测量,蒙山大佛两腿底部至颈部高约30米,按比例估计原来的佛头高约10米,加上后世重修时补筑的基座高6米,蒙山大佛原本的高度大约为46米。

2007年起,太原市对蒙山大佛进行了保护和开发,加固了佛身,并参考太原出土的北齐佛头新修了高12米的佛头。

2008年10月,蒙山大佛景区向公众开放。

蒙山大佛本是开化寺后的佛像。

开化寺建于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9年),北齐文宣帝高洋赐额“开化寺”。

寺后凿石修路,在寺后一里处依山凿刻佛像,即蒙山大佛。

当时太原被称为晋阳,是北齐王朝的陪都。

北齐太祖高欢在此创业,击败尔朱荣,后来实际掌控东魏朝政,为北齐的建立打下基础。

此后北齐各代帝王常往来于首都邺城和别都晋阳之间,相当重视对晋阳的建设。

按照五代苏禹圭《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中的记载,《北齐书》等史料中北齐后主高纬“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然油万盆,光照宫内”说的就是蒙山开化寺大佛。

因此,蒙山大佛有时也被称为“晋阳西山大佛”。

蒙山大佛开凿的年代存在争议。

一种观点根据《永乐大典》中《太原志·太原县》的记载,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始于北齐天保二年。

另一种观点根据明嘉靖《太原县志》、明成化《山西通志》的记载,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在开化寺建寺之后,即晚于天保二年。

有研究者根据五代苏禹圭《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中所述“北齐文宣帝天保末年,凿石通蹊,依山刻像”,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始于天保十年(公元559年)。

研究者据《北史》中后主高纬“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然油万盆,光照宫内”的记载,认定蒙山大佛完工于后主高纬时;又根据宋人记载中蒙山曾有北齐天统五年三月撰《蒙山碑》、《北史》天统五年三四月间北齐后主身在晋阳且有重要佛事举行,推定蒙山大佛的完工时间就是北齐天统五年(公元569年)。

蒙山大佛为利用陡直崖壁开凿而成,位于蒙山近山顶处。

佛龛为摩崖敞口式,宽29.60米,进深17米,平面大约为半椭圆形。

佛像头部已经遗失,山与颈部平齐,研究者推测当时此处很可能有自然突起的岩石,开凿时将它刻成佛头。

佛像背后的山崖有大片平地上有寺院遗址,散落有残碎砖瓦,还有刻着“杭州天目山峰彻禅师”的断碣。

蒙山大佛为单体佛像,龛内外没有胁侍像的遗迹。

大佛头部遗失。

颈部直径5米,高2米余,有三条阴刻项线。

颈部至腹部高22米,两肘间距22.70米。

两肩平而宽,胸胛肥厚, 身形壮硕。

由于大佛的岩体为疏松的砂岩,风化、崩塌相当严重,佛像衣纹服饰已无法辨认。

佛像的胸部存有若干排小方孔,据推测为重修大佛时留下的遗迹。

佛像小臂长12米、宽2.80米,保存较为完好。

佛像施禅定印。

右手长3.10米,手掌及小指尚存;左手已残。

两手之下为条石补砌的双腿,高3米,结跏趺坐式。

腿下为条石台基。

双腿和台基均为重修大佛时砌。

研究者认为,佛像原来的坐姿虽未必是重修时的结跏趺坐,但是由两手的禅定印判断很可能就是结跏趺坐式。

宿白根据清理前的遗迹推断蒙山大佛是倚坐的弥勒佛。

然而,清理之后的佛像施禅定印,结跏趺坐,并不是倚坐的佛像。

后来的研究者认为,蒙山大佛可能是释迦佛。

理由之一是《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提到“成招提之胜因,侔释迦之真相”;另一个理由是北魏开凿的云冈石窟第20窟的释迦佛也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与蒙山大佛相同。

蒙山大佛自双腿下部至颈高约30米。

研究者按照双肩宽度18米估计佛像头部高度大约十米左右,即蒙山大佛通高为40米,加上后世重修时增砌的6米高的基座,总高度大约46米。

这与史籍的记载有所不同。

唐代的《冥报记辑书》记载蒙山开化寺大佛高二百尺。

按唐代一尺合现代0.295米,唐代记载中蒙山大佛的高度为59米,比蒙山大佛的实际高度多十几米。

一些媒体按现代一尺合0.33米计算,得出蒙山大佛的高度为66米;也有媒体计算为63米;还有媒体称蒙山大佛“通高(大佛站立高度)66米”。

这些媒体由此认定,蒙山大佛比55米高的阿富汗巴米扬大佛还要高。

甚至有媒体声称,蒙山大佛与乐山大佛、巴米扬大佛齐名,并根据三者的高度关系(认为蒙山大佛高66米)将蒙山大佛称为“世界第二大石佛”。

大佛前的平台上存有面阔三间(约15米)的建筑遗迹,门墩石和地栿尚在,研究者判断建筑年代可能晚于五代。

建筑遗迹北面存有一龟趺,碑已失。

佛龛西侧壁上存有若干小石洞,是修建佛阁时嵌入梁檩所用。

大佛龛外东侧,崖面上还有一块摩崖碑刻和二个洞窟的遗存。

摩崖碑刻大约处在大佛胸部的高度上,为长方形,高2.50米,宽1.85米,是预先雕刻成之后嵌在山崖上的,文字已漫漶不清,只能判断出刻的是佛经,无法确知是哪一部经。

摩崖碑刻东侧的小窟高、宽都在1米左右,因岩石崩塌,此窟已被破坏。

小窟的东边是一平面为方形的大窟,面阔2.97米,进深2.99米,高2.94米,四角攒尖顶。

长方形的窟门高1.74米、宽0.97米、深0.52米,门两侧雕有石柱,石柱上雕出栌斗,栌斗之上是雕刻的阑额,阑额的斗栱为一斗三升式,柱间斗栱为人字形叉手。

叉手为弧形,向外撇出,尾端微微上翘。

结合四角攒尖顶、人字形叉手尾端上翘两个特征,研究者认为此窟可能开凿于北齐。

窟内为素壁,并无龛像,属于禅窟,窟内残存有清康熙四十六年的题记。

另据《嘉靖太原县志》载:“法华寺在县西北十五里,北齐天保二年(551年)建,赐额开化,寺后凿石通蹊一里,依山刻佛像,隋仁寿初(601年)建佛阁,改额净明。

唐武德三年(620年)李渊自守河东来游于禅之后,复改为开化寺。

会昌甲子岁(844年)佛阁废毁,乾宁二年(895年)重修。

宋淳化元年(990年)修释迦如来舍利塔二座,塔高二丈。

元末(1368年)废毁,只存僧房舍利塔。

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晋恭王重建。

”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称帝前,于后晋自运二年(945年)曾在此修建佛阁,名曰“庄严阁”,高五层,每层十三楹,将高200尺石刻大佛,庇盖于内,同时建“雁塔蜂台”,修“鹿苑鸡园”。

大阁凌云,气势非凡,豪华之极。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庄严阁”等建筑塌毁,从此大佛便被掩埋于山石、残砖、碎石、泥沙之中。

明晋恭王朱棡镇守太原,重修开化寺,实际是只修了前寺院,即现在的开化寺,后寺院未修,大佛亦因湮埋不为后人所知。

1980年太原市南郊区地名办公室在地名普查中,发现大佛遗迹。

1982年顺势探索“大肚岩”一名的来历时,实地勘测实为大佛胸部,其高有五丈多,宽约8丈,头部尚未找到,仅现找到的颈部高达五尺,真经一丈五,胸以下部分仍埋于山石碎瓦斜坡中。

整个大佛还有待发掘现已露面佛身及其周围发现的建筑遗迹,经与史籍记载相吻合。

目前已引起国内有关史学界的关注。

太原的蒙山大佛用一句话怎么写

阿弥陀佛蒙山大佛。

蒙山大佛的广告词有哪些

湮灭600年的天下第一佛 蒙山大佛一伟法师:佛,不是神,而是人修道最高果位的智慧导师; 法,不是规矩,而是解脱轮回最究竟的慈悲之道; 僧,不是帮派,而是用团体的力量使人修行的同道之友。

勇猛皈依三宝,发无上菩提心。

那些拜佛、祷佛、求佛的人,一阵假惺惺磕头如捣蒜之后,似乎并未见佛菩萨立马满他的愿,便说“佛不灵”,恨恨地起来,收住自己的哭嚎哀祷,拍打拍打身上的尘土,又冲向下一个他以为灵验的神庙去表演了。

他们有真心向佛倾诉过一句话吗

他们有真心听佛一句话吗

不是佛不灵,而是表演不灵。

佛为一切智,表演不灵,正是佛的灵处。

若是真心向佛者,不必如此痛悔、磕头,只是哀伤、悲苦的心才一动念,佛就满他的愿了。

蒙山大佛作文100、200、300字

第一篇: 今天一早,我们全家就来到了位于晋源区金胜乡寺底村的蒙山大佛旅游区。

终于要一睹为快了,车刚一停下,我就迫不及待地向景区跑去。

一踏入景区,一股大自然的气息就迎面扑来,我深深地吸了一口,顿觉神轻气爽。

展现在眼前的是茂密葱郁的树林,各种各样叫不上名的野花,还有就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

听着水声,伴着美景,就像走在了人间仙境,我就是那快乐的小精灵。

顺着小溪往山上走,没觉得有多累时,就看到了一个大大的广场,在广场的正前方是一大段台阶,沿着台阶一步一步地往上走,我的心也越来越激动了,马上就要看见蒙山大佛了。

怀着这样期待的心情终于走完了最后一个台阶,“哇”一个好大好大地佛像就在我的面前,他那宽宽的双肩,高大的身躯,慈祥的面容都那么让人心灵为之震动。

人们都从见到他的惊奇中转变为静寂,静静地观赏他的雄伟,为他的恢弘气势所震撼。

这真是世界摩崖石刻艺术中的精品。

我举起像机拍下了这一奇观,我要拿回家好好地品味,并且告诉我认识的人,让他们也快快来这里看看。

第二篇:“五一”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蒙山大佛景区玩。

蒙山上空的天纯净而透明,一进山,一股在城市中久违的清新空气扑面而来。

空气是湿润的,软软地扑在脸上。

蒙山遍地是绿色,草地犹如一块绿色的大地毯,把山裹了起来。

而那哗啦啦跳跃的小溪更为这山中增添了几分灵气。

我捧了一捧水,洗了洗脸,好凉快啊,浑身上下都觉得舒服。

再往上走,便看到在青山绿水的簇拥下,大佛静静地端坐在莲花上,两眼微闭,神情严肃,嘴角却带着浅浅的笑意,两手放在腿上,正在打坐。

踏着山间的小路,耳边还回响着山中富有禅意的乐曲。

时间过得飞快,我该回家了。

坐在车上,我恋恋不舍地望着蒙山,直到它消失在我的视线中。

第三篇:初秋时节,我陪姥姥去蒙山看大佛。

车出市区后,不久便来到蒙山脚下,游人并不多,但山之恢宏威严尽收眼底。

正门除了“蒙山”二字外,门柱上还有一联“佛是一座山净心净土,山是一尊佛净土净心”。

转头想问姥姥什么,却见她早已双手合十,低眉垂目,口中念念有词。

拾阶而上,一路上走走停停、曲曲折折。

趁着姥姥忙着沿途朝拜,我独自爬上爬下、跑来跑去,一会儿在习习凉亭中坐看枫林未晚,一会儿于逐蝶穿花间找寻峰回路转,有时和其他孩子一起在瀑布边戏水,偶尔采一把野花摘几枝红叶,好一个偷得浮生半日闲,怎一个快活了得

我们从拜佛台一口气爬到大佛跟前,大佛看上去大耳垂肩、慈眉善目,像似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雍容气派。

听导游讲,蒙山大佛“佛高六十三米,依山镌刻,跌足而坐,双手施禅定印,佛体厚胛肥肩,可谓佛超山峦,高遏云天”。

在山顶上,人们除了忙着烧香拜佛、合影留念,也不忘选购些纪念品,还有的意犹未尽地讨论着蒙山大佛和乐山大佛、灵山大佛的异同,数落着大佛的历史。

登山远眺,来时山脚下那一排农家院舍早已升起缕缕炊烟……那一夜我梦见了大佛,梦里的大佛笑容可掬。

蒙山大佛 写作文

蒙山大佛名为西山大佛 西山大佛近1500年前,历经五任皇帝。

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0余公里处的蒙山,像高约66米。

2006年开始修复,2008年向世人开放。

晋阳西山大佛现场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仅低于我国四川乐山大佛(高71米)8米,比以往西方所说“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扬大佛(Bamiyan,高53米)高10米,按凿制年代,西方对“巴”佛考查不清,认为“巴”佛凿于“三至七世纪”之间,这是个不精确的估计数字,而我晋阳西山大佛,史籍明确记载凿于北齐天保二年(551),时在六世纪。

如按“巴”佛凿于“七世纪”来说,我晋阳西山大佛要早一个世纪。

比我国乐山大佛凿于唐开元元年(713)早162年。

按此,论高度,晋阳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

赞美蒙山大佛的优美句子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