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有哪些经典名句
1.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只为妄念相缠耳.2.命由我作,福自己求.3.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4.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5.和气能育万物.6.爱为生生之本,忍为不育之根.7.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8.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9.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10.易曰:『积善之家,必有馀庆.』11.凡祈天立命,都要从无思无虑处感格.12.善心真切,即一行可当.13.书曰:「天难谌,命靡常.」14.至诚合天,福之将至,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矣.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15.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16.易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17.志在天下国家,则善虽少而大;苟在一身,虽多亦小.18.韩愈云:「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19.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20.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21.满招损,谦受益.22.惟谦受福.23.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广积阴德,何福不可求哉?24.举头三尺,决有神明;趋吉避凶,断然由我.25.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26.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了凡四训里面讲的什么
要具体些
《了凡四训》说白就部教子的,和诸葛亮留下的子书》是一样的道理。
从书的名字,我们也能看出,了凡是一个人名,训就是有“家训”的含义在里边。
相传,曾国藩年轻的时候,有一次读到了《了凡四训》,大受启发,从此开始奋发图强,最后能够建功立业。
同时,他对袁了凡推崇备至,并将本书列为子侄必读的“人生智慧书”。
说到它为什么是励志智慧奇书呢
主要是了凡先生结合了自己一生的经历,用自己切身的成果,认为人的命是可以改变的,通过努力和修为,都是会有成就的。
了凡先生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感悟,主要是他年轻的时候曾遇到了一位高人神算子。
不仅知道他的过往,还给他算了他的未来。
甚至包括他能活多少岁,什么时候死都算了出来。
起初的时候,非常灵验。
比如,高人劝他弃医从仕,果然第二年他就高中秀才,就连他在全县和全市的名次,都算的分毫不差;还算他只有俸禄领到91石5斗时,才会成为贡生,虽然期间有几次波折,但是最终也是刚好到了91石5斗时,才被一位姓殷的先生提拔为贡生。
经过多次灵验后,认为命已经定好了,那何必奋斗呢
于是陷入了消极的宿命论。
后来,了凡偶然遇到了云谷禅师。
他与禅师攀谈良久,禅师告诉他:“命由己立,福自己求,祸福无门,唯人自招。
一个人只要真诚用功、多做善事,没有不感应的。
” 并拿给他一本《功过格》,让他行善修福。
了凡从此开始行善,从刚开始的3000善事小目标开始做,一直做到最后的大目标10000件善事。
在他努力做善事的过程中,他也发现了他的命运在悄悄的改变。
以前那位高人给他算的很多地方,都在潜移默化地在发生变化。
例如,高人算了凡参加礼部考试,会考第三名,但结果了凡竟然考了第一名;另外高人还算他考不上举人,结果不仅考中了举人,最后还中了进士,做了宝坻县县令。
于是,他更加相信云谷禅师的话。
云谷禅师曾经说过,“命运是可以改造的”。
这时候的了凡是深信不疑。
所以到了晚年,给子孙留下了一本《了凡四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每一本书里都蕴含着深邃的道理。
当我们翻开一部部国学,我们都能从中受益。
《了凡四训》也是其中之一,望大家能够研而习之。
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为了自己生活过的更好,为什么不多多行善积德呢
《了凡四训》讲了那一句话可以形容人不要以为自己很聪明
彼气盈者,必非远器,纵发亦无受用。
稍有识见之士,必不忍自狭其量,而自拒其福也。
舍得 在《了凡四训》里的原句
希望帮到你“舍得”一词,最早出自《了凡》何谓舍财作福门万行,以布施为先。
所施者,只是舍之一字耳。
达者内舍六根,外舍六尘,一切所有,无不舍者。
苟非能然,先从财上布施。
世人以衣食为命,故财为最重。
吾从而舍之,内以破吾之悭,外以济人之急;始而勉强,终则泰然,最可以荡涤私情,除执吝。
由此可见,“舍得”者,实无所舍,亦无所得,是谓“舍得”。
关于《了凡四训》
佛法是很难用语言说的,禅宗的口号就是“不可说,不可说,一说便是错。
”但又不能不说,不说怎么知道呢
但说了又不能认死理,要得月忘手指,得意忘象。
因果是自己尝也不是自己尝,如果是仅仅自己尝,那人就是“有我”了,但是佛法说过“诸法无我,诸行无常”啊
因果的作用是网状的,不是线性的,辐射、全息,这些词你可以悟一下。
正因为全息、辐射,所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切即一。
,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很多佛经也不能死信,比如那些不了义经。
如果看佛经,还是推崇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