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中秋节夜晚景色的诗句
又一中秋 今天月亮圆又是一个千里共蝉娟的日子。
一轮圆月升起来了,像一灯,高悬在天幕上。
月亮睁大眼睛,极像一只擦亮的铜盘。
圆月渐渐升高,她那银盘似的脸,流露着柔和的笑容。
明净似的圆月,已经托上天空。
月亮,圆圆的,像纺车,纺着她浪漫的遐思。
我的窗外有一缕月光掠过,经不住她的诱惑,我掀开窗帘。
月亮正沉沉的穿过云雾,苍白的脸上有云块的痕迹,仿佛撞了墙壁留下的创伤,但掩盖不住她美丽的特质。
她的美丽从团团雾霭中透射出来,摔在地上,被摔成斑斑驳驳的一地影子。
我静静的读着她,我疼痛的抚摸着自己那一半残存的记忆和另一半微弱的梦想……夜幕降临,有着无数的小星星,一眨一眨地,仿佛在邀请人们到广阔的太空中去遨游。
没有月亮,繁星像是大荷叶上的露珠似的闪烁着。
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
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
云生月隐,神秘、迷离。
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
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
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
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
夜色已经寒了,侵人的月光如丝如网,真想抽刀挥断它,做一根思念的弦,伴以我此刻的低吟,和一曲悠扬的歌,随风寄到遥远的地方,陪你在每个寂寞的夜晚,做一个美丽的梦。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描写中秋节景色的句子
1、《月下独酌》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2、《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描写中秋景色的段落
农历八月十五,是人人皆知的中秋节。
大街上,小巷里,都洋溢着欢声的笑语,充满着喜气洋洋。
这是一个美好的夜晚,红红的灯笼,使大街小巷充满着光明。
在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上,汽车川流不息,一股“红流”向东南西北流去。
在大街上人们提着灯笼,那一个个漂亮的灯笼,代表着人们心中的那份喜悦。
不久,天空“开放”了五彩缤纷的鲜花——烟花。
夜晚变成了白天,那一支支烟花给夜空披上了一件五颜六色的衣裳,也映衬着寂寞的月光姐姐。
走进小巷,家家户户都在那说说笑笑,让人感到一股温馨的感觉。
在那一条条宽阔的大街上,人们正在游行哩
可爱的萤火虫也在成群结队地飞来飞去,为人们“打路”。
在一间间亮堂堂的房子里,人们正在那吃月饼,赏月,看着那个犹如白玉盘似的月亮,人们都笑了。
天上的月亮照亮了大地,河面倒映着天上的月亮,美极了
大街上、马路上,一股又一股的红流分别流向东、西、南、北。
人们手中的灯笼所发出的光照遍这片土地,照遍天涯海角,照遍全国的每个角落
屋檐下,几盏大红宫灯照亮了乡间小巷,几盏大红宫灯就代表人们心中的那份欢乐。
你瞧
连秋蝉也不甘示弱趴在树上唱着歌:“秋月多美丽,知了,知了。
”就在这时,大小朋友们也不由自主地唱起《十五的月亮》这首歌来,这歌声动听极了
多么美好的夜晚呀
多么美好的中秋节呀
圆圆的月亮,五彩缤纷的烟花。
红红的灯笼,使这个中秋节变得分外热闹。
我爱中秋节,这是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也是一个让人难忘的夜晚。
八月是五夜月描写中秋景色的诗句是
《八月十五夜月》原【其一】月飞明镜,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其二】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八月十五夜月》注释1、转蓬:形容辗转流离。
2、轮仄:像车轮一样倾斜。
《八月十五夜月》的诗意/《八月十五夜月》的意思【其一】窗外是满月,明镜里也是满月,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乱割!辗转流离,家乡越来越远;桂花攀折,天空如此远阔!归去吧!路上的霜露像雪一样洁白,林中栖息的小鸟正梳理着羽毛。
看着那月宫中的兔儿,正在明亮的月光下,悠闲地数着新生白毛。
【其二】圆月慢慢落下巫山深峡,犹自被白帝城衔挂着。
江上雾气沉沉,江浦昏暗,但是车轮一样倾斜的圆月依然把半座楼照得通明。
兵营里士兵的刁斗敲响了催晓的声音,月宫的蟾蜍也自然倾斜。
圆月如同张满的弓,苍白的魂魄不仅仅照耀汉家营盘。
《八月十五夜月》赏析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
此组诗主调应该是悲伤苍凉的。
第一首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
“归心折大刀”说的是吴刚在月宫被罚砍桂花树,杜甫猜想,吴刚也不是情愿砍树,一心想回到人间来。
归去之心,竟然折断了砍树的大刀。
“蓬”,蓬草,遇风飞转,故叫“飞蓬”。
这里诗人用“转蓬”遇风飞转的形象,比喻自己飘泊不定的生活,隐示自己羁旅漂泊的苦味。
由景入情,转篷象征漂泊无依的情感,杜甫空有归心只可惜无处还乡的凄凉。
“行地远”指诗人自己当时处在偏远的夔州。
诗人借此表达了反对战乱的思想。
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极力写月亮之亮,进一步反衬自己思念远征的亲人,祈愿平息战争,国泰民安。
末两句,“直”通“特”,“简直”的意思。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意为,这个时候仰望玉兔(指月亮),简直会数得清它的毫毛,形容月亮的明亮。
第一首诗采用了采用了反衬手法,在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避乱生涯中的愁闷。
第二首诗全诗写景,景中见情。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描写的月光给人的感觉是苍茫的,悲凉的。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刁斗声起,让诗人想起离乡戍边的“汉家营”里的士卒,更想到了普天下在战乱中背景离乡的劳苦大众。
忧己更忧民,这正表现了杜甫的伟大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