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民国时期,女生衣着和北洋军阀的句子
刘半农等所著《赛金花本事》:对清末民初曾经风光无限的状元夫人、名妓赛金花是这样描述的——“就说我吧,除去时头上戴一根大簪,三排小簪,每排是四根,全都是翡翠的。
梳着五套头——当时最时兴的样式——颈上挂金链,戴着珐琅银表。
冬天穿狐裘都是按着颜色深浅替换。
我耳朵上戴的那副牛奶珠坠子就值几千两。
“上海《时报》:“妇女现流行一种淫妖之时下衣服,实为不成体统,不堪寓目者。
女衫手臂露出一尺左右,女裤则吊高一尺有余,乃至暑天,内则穿一粉红洋纱背心,而外罩一有眼纱之纱衫,几至肌肉尽露。
此等妖服,始行于妓女,妓女以色事人,本不足责,乃上海之各大家闺秀,均效学妓女之时下流行恶习。
妖服冶容诲淫,女教沦亡,至斯已极。
”张爱玲对服装的描述:“黄的宽袍大袖,嘈切的云朵盘头;黑色绸底上装嵌着桃红的边,青灰长裙,淡黄玳瑁眼镜;如意镶边的宝蓝配着苹果绿色的绣花袄裤”;“有一种橄榄绿的暗色绸,上面掠过大的黑影,满蓄的风雷。
还有一种丝质的日本料子,淡湖色,闪着木纹、水纹;每隔一段路,水上漂着两朵茶碗大的梅花,铁划银钩,像中世纪礼拜堂里的五彩玻璃窗画,红玻璃上嵌着沉重的铁质沿边”。
推荐《更衣记》: 《更衣记》是传奇作家张爱玲女士的一篇美文。
作者用她从容淡然的笔墨在短短的千字文中将辛亥革命前后的百年服饰演变娓娓道来,字里行间巧妙地讲述着她对服饰的独特见解。
如果当初世代相传的衣服没有大批卖给收旧货的,一年一度六月里晒衣裳,该是一件辉煌热闹的事罢。
你在竹竿与竹竿之间走过,两边拦着绫罗绸缎的墙——那是埋在地底下的古代宫室里发掘出的甬道。
你把额角贴在织金的花绣上。
太阳在这边的时候,将金线晒得滚烫,然而现在已经冷了。
从前的人吃力地过了一辈子,所作所为,渐渐蒙上了灰尘;子孙晾衣裳的时候又把灰尘给抖了下来,在黄色的太阳里飞舞着。
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块乐,甜而怅惘,像忘却了的忧愁。
我们不大能够想象过去的世界,这么迂缓,安静,齐整——在满清三百年的统治下,女人竟没有什么时装可言
一代又一代的人穿着同样的衣服而不觉得厌烦。
开国的时候,因为“男降女不降”,女子的服装还保留着显着的明代遗风。
从十七世纪中叶直到十九世纪末,流行着极度宽大的衫裤,有一种四平八稳的沉着气象。
领圈很低,有等于无。
穿在外面的“大袄”,在并非正式的场合,宽了衣,便露出“中袄”。
“中袄”里面有紧窄合身的“小袄”,上床也不脱去,多半是娇媚的,桃红或水红。
三件袄子之上又加着“云肩背心”,黑缎宽镶,盘着大云头。
削肩,细腰,平胸,薄而小的标准美女在这一层层衣衫的重压下失踪了。
她的本身是不存在的,不过是一个衣架子罢了。
中国人不赞成太触目的女人。
历史上记载的耸人听闻的美德——譬如说,一只胳膊被陌生男子拉了一把,便将它砍掉——虽然博得普通的赞叹,知识阶级对之总隐隐地觉得有点遗憾,因为一个女人不该吸引过度的注意;任是铁铮铮的名字,挂在千万人的嘴唇上,也在呼吸的水蒸气里生了锈。
女人要想出众一点,连这样堂而皇之的途径都有人反对,何况奇装异服,自然那更是伤风败俗了。
出门时裤子上罩的裙子,其规律化更为彻底。
通常都是黑色,逢着喜度年节,太太穿红的,姨太太穿粉红。
寡妇系黑裙,可是丈夫过世多年之后,如有公婆在堂,她可以穿湖色或雪青。
裙上的细褶是女人的仪态最严格的试验。
家教好的姑娘,莲步姗姗,百褶裙虽不至于纹丝不动,也只限于最轻微的摇颤。
不惯穿裙的小家碧玉走起路来便予人以惊风骇浪的印象。
更为苛刻的是新娘的红裙,裙腰垂下一条条半寸来宽的飘带,带端系着铃。
行动时只许有一点隐约的叮当,像远山上宝塔上的风铃。
晚至一九二○年左右,比较潇洒自由的宽褶裙入时了,这一类的裙子方才完全废除。
穿皮子,更是禁不起一些出入,便被目为暴发户。
皮衣有一定的季节,分门别类,至为详尽。
十月里若是冷得出奇,穿三层皮是可以的,至于穿什么皮,那却要顾到季节而不能顾到天气了。
初冬穿“小毛”,如青种羊,紫羔,珠羔;然后穿“中毛”,如银鼠,灰鼠,灰脊,狐腿,甘肩,倭刀;隆冬穿“大毛”,——白狐,青狐,西狐,玄狐,紫貂。
“有功名”的人方能穿貂。
中下等阶级的人以前比现在富裕得多,大都有一件金银嵌或羊皮袍子。
姑娘们的“昭君套”为阴森的冬月添上点色彩。
根据历代的图画,昭君出塞所戴的风兜是爱斯基摩式的,简单大方,好莱坞明星仿制者颇多。
中国十九世纪的“昭君套”却是颠狂冶艳的,——一顶瓜皮帽,帽檐围上一圈皮,帽顶缀着极大的红绒球,脑后垂着两根粉红缎带,带端缀着一对金印,动辄相击作声。
对于细节的过份的注意。
为这一时期的服装的要点。
现代西方的时装,不必要的点缀品未尝不花样多端,但是都有个目的——把眼睛的蓝色发扬光大起来,补助不发达的胸部,使人看上去高些或矮些,集中注意力在腰肢上,消灭臀部过度的曲线……古中国衣衫上的点缀品却是完全无意义的。
若说它是纯粹装饰性质的罢,为什么连鞋底上也满布着繁缛的图案呢
鞋的本身就很少在人前露脸的机会,别说鞋底了,高底的边缘也充塞着密密的花纹。
袄子有“三镶三滚”,“五镶五滚”,“七镶七滚”之别,镶滚之外,下摆与大襟上还闪烁着水钻盘的梅花,菊花。
袖上另钉着名唤“阑干”的丝质花边,宽约七寸,挖空镂出福寿字样。
这样聚集了无数小小的有趣之点。
这样不停地另生枝节,放恣,不讲理,在不相干的事物上浪费了精力,正是中国有闲阶级一贯的态度。
惟有世界上最清闲的国家里最闲的人,方才能够领略到这些细节的妙处。
制造一百种相仿而不犯重的图案,固然需要艺术与时间;欣赏它,也同样地烦难。
古中国的时装设计家似乎不知道,一个女人到底不是大观园。
太多的堆砌使兴趣不能集中。
我们的时装的历史,一言以蔽之,就是这些点缀品的逐渐减去。
当然事情不是这么简单。
还有腰身大小的交替盈蚀。
第一个严重的变化发生在光绪三十二三年。
铁路已经不那么稀罕了,火车开始在中国人的生活里占一重要位置。
诸大商港的时新款式迅速地传入内地。
衣裤渐渐缩小,“阑干”与阔滚条过了时,单剩下一条极窄的。
扁的是“韭菜边”,圆的是“灯草边”,又称“线香滚”。
在政治动乱与社会不靖的时期——譬如欧洲的文艺复兴时代——时髦的衣服永远是紧匝在身上,轻捷利落,容许剧烈的活动。
在十五世纪的意大利,因为衣裤过于紧小,肘弯膝盖,筋骨接榫处非得开缝不可。
中国衣服在革命酝酿期间差一点就胀裂开来了。
“小皇帝”登基的时候,袄子套在人身上像刀鞘。
中国女人的紧身背心的功用实在奇妙——衣服再紧些,衣服底下的肉体也还不是写实派的作风,看上去不大像个女人而像一缕诗魂。
长袄的直线延至膝盖为止,下面虚飘飘垂下两条窄窄的裤管,似脚非脚的金莲抱歉地轻轻踏在地上。
铅笔一般瘦的裤脚妙在给人一种伶仃无告的感觉。
在中国诗里,“可怜”是“可爱”的代名词。
男人向有保护异性的嗜好,而在青黄不接的过渡时代,颠连困苦的生活情形更激动了这种倾向。
宽袍大袖的,端凝的妇女现在发现太福相了是不行的,做个薄命人反倒于她们有利。
那又是一个各趋极端的时代。
政治与家庭制度的缺点突然被揭穿。
年青的知识阶级仇视着传统的一切,甚至于中国的一切。
保守性的方面也因为惊恐的缘故而增强了压力。
神经质的论争无日不进行着,在家庭里,在报纸上,在娱乐场所。
连涂脂抹粉的文明戏演员,姨太太们的理想恋人,也在戏台上向他们的未婚妻借题发挥讨论时事,声泪俱下。
一向心平气和的古国从来没有如此骚动过。
在那歇斯底里的气氛里,“元宝领”这东西产生了——高得与鼻尖平行的硬领,像缅甸的一层层叠至尺来高的金属顶圈一般,逼迫女人们伸长了脖子。
这吓人的衣领与下面的一捻柳腰完全不相称。
头重脚轻,无均衡的性质正象征了那个时代。
民国初建立,有一时期似乎各方面都有浮面的清明气象。
大家都认真相信卢骚的理想化的人权主义。
学生们热诚拥护投票制度,非孝,自由恋爱。
甚至于纯粹的精神恋爱也有人实验过,但似乎不会成功。
时装上也显出空前的天真,轻快,愉悦。
“喇叭管袖子”飘飘欲仙,露出一大截玉腕。
短袄腰部极为紧小。
上层阶级的女人出门系裙,在家里只穿一条齐膝的短裤,丝袜也只到膝为止,裤与袜的交界处偶然也大胆地暴露了膝盖,存心不良的女人往往从袄底垂下挑拨性的长而宽的淡色丝质裤带,带端飘着排穗。
民国初年的时装,大部份的灵感是得自西方的。
衣领减低了不算,甚至被蠲免了的时候也有。
领口挖成圆形,方形,鸡心形,金刚钻形。
白色丝质围巾四季都能用。
白丝袜脚跟上的黑绣花,像虫的行列,蠕蠕爬到腿肚子上。
交际花与妓女常常有戴平光眼镜以为美的。
舶来品不分皂白地被接受,可见一斑。
军阀来来去去,马蹄后飞沙走石,跟着他们自己的官员,政府,法律,跌跌绊绊赶上去的时装,也同样地千变万化。
短袄的下摆忽而圆,忽而尖,忽而六角形。
女人的衣服往常是和珠宝一般,没有年纪的,随时可以变卖,然而在民国的当铺里不复受欢迎了,因为过了时就一文不值。
时装的日新月异并不一定表现活泼的精神与新颖的思想。
恰巧相反。
它可以代表呆滞;由于其他活动范围内的失败,所有的创造力都流入衣服的区域里去。
在政治混乱期间,人们没有能力改良他们的生活情形。
他们只能够创造他们贴身的环境——那就是衣服。
我们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
一九二一年,女人穿上了长袍。
发源于满洲的旗装自从旗人入关之后一直是与中土的服装并行着的,各不相犯。
旗下的妇女嫌她们的旗袍缺乏女性美,也想改穿较妩媚的袄裤,然而皇帝下诏,严厉禁止了。
五族共和之后,全国妇女突然一致采用旗袍,倒不是为了效忠于满清,提倡复辟运动,而是因为女子蓄意要模仿男子。
在中国,自古以来女人的代名词是“三绺梳头,两截穿衣。
”一截穿衣与两截穿衣是很细微的区别,似乎没有什么不公平之处,可是一九二○年的女人很容易地就多了心。
她们初受西方文化的薰陶,醉心于男女平权之说,可是四周的实际情形与理想相差太远了,羞愤之下,她们排斥女性化的一切,恨不得将女人的根性斩尽杀绝。
因此初兴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格。
政治上,对内对外陆续发生的不幸事件使民众灰了心。
青年人的理想总有支持不了的一天。
时装开始紧缩。
喇叭管袖子收小了。
一九三○年,袖长及肘,衣领又高了起来。
往年的元宝领的优点在它的适宜的角度,斜斜地切过两腮,不是瓜子脸也变了瓜子脸,这一次的高领却是圆筒式的,紧抵着下颔,肌肉尚未松弛的姑娘们也生了双下巴。
这种衣领根本不可恕。
可是它象征了十年前那种理智化的淫逸的空气——直挺挺的衣领远远隔开了女神似的头与下面的丰柔肉身。
这儿有讽刺、有绝望后的狂笑。
当时欧美流行着的双排钮扣的军人式的外套正和中国人凄厉的心情一拍即合。
然而恪守中庸之道的中国女人在那雄赳赳的大衣底下穿着拂地的丝绒长袍,袍叉开到大腿上,露出同样质料的长裤子,裤脚上闪着银色花边。
衣服的主人翁也是这样的奇异的配搭,表面上无不激烈地唱高调,骨子里还是唯物主义者。
近年来最重要的变化是衣袖的废除。
(那似乎是极其艰难危险的工作,小心翼翼地,费了二十年的工夫方才完全剪去。
)同时衣领矮了,袍身短了,装饰性质的镶滚也免了,改用盘花钮扣来代替,不久连钮扣也被捐弃了,改用揿钮。
总之,这笔账完全是减法——所有的点缀品,无论有用没用,一概剔去。
剩下的只有一件紧身背心,露出颈项,两臂与小腿。
现在要紧的是人,旗袍的作用不外乎烘云托月忠实地将人体轮廓曲曲勾出。
革命前的装束却反之,人属次要,单只注重诗意的线条,于是女人的体格公式化,不脱衣服不知道她与她有什么不同。
我们的时装不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实业,不比在巴黎,几个规模宏大的时装公司如Lelong’s,Schiaparelli’s,垄断一切,影响及整个白种人的世界。
我们的裁缝却是没主张的。
公众的幻想往往不谋而合,产生一种不可思议的洪流。
裁缝只有追随的份儿。
因为这缘故,中国的时装更可以作民意的代表。
究竟谁是时装的首创者,很难证明,因为中国人素不尊重版权,而且作者也不甚介意,既然抄袭是最隆重的赞美。
最近入时的半长不短的袖子,又称“四分之三袖”,上海人便说是香港发起的,而香港人又说是由上海传来的,互相推诿,不敢负责。
一双袖子翩翩归来,预兆形式主义的复兴。
最新的发展是向传统的一方面走,细节虽不能恢复,轮廓却可尽量引用,用得活泛,一样能够适应现代环境的需要。
旗袍的大襟采取围裙式,就是个好例子,很有点“三日入厨下”的风情,耐人寻味。
男装的近代史较为平淡。
只有一个极短的时期,民国四年至八九年,男人的衣服也讲究花哨,滚上多道的如意头,而且男女的衣料可以通用,然而生当其时的人都认为是天下大乱的怪现状之一。
目前中国人的西装,固然是谨严而黯淡,遵守西洋绅士的成规,即是中装也长年地在灰色,咖啡色,深青里面打滚,质地与图案也极单调。
男子的生活比女子自由得多,然而单凭这一件不自由,我就不愿意做一个男子。
衣服似乎是不足挂齿的小事。
刘备说过这样的话:“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可是如果女人能够做到“丈夫如衣服”的地步,就很不容易。
有个西方作家(是萧伯纳么
)曾经抱怨过,多数女人选择丈夫远不及选择帽子一般的聚精会神,慎重考虑。
再没有心肝的女子说起她“去年那件织锦缎夹袍”的时候,也是一往情深的。
直到十八世纪为止,中外的男子尚有穿红着绿的权利。
男子服色的限制是现代文明的特征。
不论这在心理上有没有不健康的影响,至少这是不必要的压抑。
文明社会的集团生活里,必要的压抑有许多种,似乎小节上应当放纵些,作为补偿。
有这么一种议论,说男性如果对于衣着感到兴趣些,也许他们会安分一点,不至于千方百计争取社会的注意与赞美,为了造就一己的声望,不惜祸国殃民。
若说只消将男人打扮得花红柳绿的,天下就太平了,那当然是笑话。
大红蟒衣里面戴着绣花肚兜的官员,照样会淆乱朝纲。
但是预言家威尔斯的合理化的乌托邦里面的男女公民一律穿着最鲜艳的薄膜质的衣裤,斗篷,这倒也值得做我们参考的资料。
因为习惯上的关系,男子打扮得略略不中程式,的确看着不顺眼,中装上加大衣,就是一个例子,不如另加上一件棉袍或皮袍来得妥当,便臃肿些也不妨。
有一次我在电车上看见一个年青人,也许是学生,也许是店伙,用米色绿方格的兔子呢制了太紧的袍,脚上穿着女式红绿条纹短袜,嘴里衔着别致的描花假象牙烟斗,烟斗里并没有烟。
他吮了一会,拿下来把它一截截拆开了,又装上去,再送到嘴里去吮,面上颇有得色。
乍看觉得可笑,然而为什么不呢,如果他喜欢
……秋凉的薄暮,小菜场上收了摊子,满地的鱼腥和青白色的芦粟的皮与渣。
一个小孩骑了自行车冲过来,卖弄本领,大叫一声,放松了扶手,摇摆着,轻倩地掠过。
在这一刹那,满街的人都充满了不可理喻的景仰之心。
人生最可爱的当儿便在那一撒手罢
帮忙想一个吴姓文艺民国风一点的名字,最近写民国文要用,最好连姓名,字都想一个,谢谢
吴从谏,字延之。
清新文艺的句子
1 埋下一座关了所有灯。
2 你的夕阳、我的容颜、谁的三分之。
3 摇曳在笔尖的、是聚光灯下最浓烈的一抹艳红。
4 我目送沿海的日落、紧抱一个醉生梦死的枕头、游不出回忆却学不会放手、怎么走。
5 用一根火柴烧一座蜃楼、借这场大雨让自己逃走。
6 躲在万劫不复的街头、微笑参透覆水难收。
7 睫毛下的伤城路过了谁的风景谁的心。
8 当掉的浅色寂语、你开了一家收购店、等来了遗忘的海角天光。
9 女巫亲吻过的咒语破天而来、浇湿的誓言漉漉退场、我坐在海上补一张网、你伏在海底披星戴月的歌 唱。
10 等一个人、还是等一个故事。
11 泅渡一个世界、共一场生死。
12 那首关于我们的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听。
13 你掌心华丽的情色线条纠结进了谁的城池里欢声笑语。
14 把爱写成兵临城下的不朽传奇、那么、你会不会不辞冰雪披荆斩棘地奔赴而来。
15 把我们的故事刻在被风化的山墙上、路人看到的时候哭了。
16 你是谁朝思暮想的笔尖少年、在绝城的荒途里辗转成歌。
17 用一千年的时间去爱你、再用一万年的时间去忘记。
18 谁眼角朱红的泪痣成全了你的繁华一世、你金戈铁马的江山赠与谁一场石破惊天的空欢喜。
19 下一世的情歌、把词交由你填、看看你仍旧是谁高高在上的王。
20 橱窗里盛放的琳琅满目、是阜盛而过的年华栩栩生辉。
21 那首情歌有关风月、却无关你我。
22 戏子入画、一生天涯。
23 如花美眷也敌不过似水流年。
26 绘一场生死契阔的游戏、为我们的故事写一个结局。
24 路过的风景、有没有人为你好好收藏。
25 我在漫天风雪的回忆里披荆斩棘、你却在哪一个的字典里演绎皈依。
26 绘一场生死契阔的游戏、为我们的故事写一个结局。
27 爱尔兰雪、土耳其蓝、莫斯科眼泪。
我都收藏在小小的太阳里、还有晴天和微笑。
波斯湾海、维也纳厅、阿拉伯传说。
我都纪念在厚厚的相集里。
还有七粉和公主。
28 把悲伤掩饰得天衣无缝。
29 为谁唱离歌、对谁说情话、给谁写天涯。
30 谁用微笑假装自己不悲伤。
31 把醉了的明天寄托在潘多拉的琴弦、浮沉余生虚伪地歌咏天上人间。
32 是宿命的悲、还是轮回的痛。
33 辗转在谁的年华谁的天涯。
34 那一场盛世流年、我们守着寂寞伤得面目全非。
35 寂寞这么多、在承受的有几个。
36 谁把谁的明媚尽收眼底、谁把谁的难过感同身受。
37 我有没有跟你说过爱是我不变的信仰、我有没有告诉过你爱就是永远把一个人放在心上。
38 喜欢的歌、静静地听。
喜欢的人、远远的看。
39 过程和结局都有了、再去纠缠、连自己都觉得贪婪。
40 悲伤自找的,幸福是你给的。
41 怕冷的女子,心一定是凉的。
42 守住的是仓皇而班驳的灾难、是用整个生命也敌不过的假象。
43 只身步步海天涯、路无归、霜满颜。
44 如果有一双眼睛为我流泪、我愿意再次相信这个悲凉的人生。
45 星星的故事、是陪你走在人海里、却不会让你走丢。
46 舌间搁浅的妙蔓、是想为你舞一曲最后倾国倾城。
47 夜微凉、灯微暗、暧昧散尽、笙歌婉转。
48 繁杂的经历在眼角镌刻深深的纹、我转身雕下一朵花。
49 我徒手唱歌、你弹奏的肖邦、却盲了我的眼。
50 我流浪了那么久、还不想回家、因为你不在家、我便永远没有家。
51 那些纠缠到深夜里的流言蜚语我不怕让你听到、也不怕让全世界听到。
我是怕你听到了、并相信。
52 只要心中有景、何处不是花香满径。
53 那些上演着繁华不肯谢幕的年华里开出一朵地老天荒的花。
54 来生我再来典当、来世我再来与你歃血为盟。
55 爱你、给你我生命所有的美好、然后退场、让万花筒灿烂你的眼瞳。
56 蔷薇开出的花朵没有芬芳、想念一个人、怀念一段伤、不流泪、不说话。
57 幸福右边、荒芜人烟。
58 始终在做着重复的两件事、爱他以及守护。
59 嘘、我的伤才刚刚睡着。
60 只为他放弃一座城池、在天光大亮的时候、奔赴一场或生或死的未知。
61 我想看一场盛大的流行陨落的过程、我要一直不停许愿、许到沧海桑田瞬息万变直到靠近你微笑淡晴的脸。
62 错过的年华在北漠开出斑斓的紫薇花、却荒芜了轮回的春夏。
63 你走过多少条街、会想起多少次我呢。
64 一再的隐忍,一再的退让,却换来了盛宴上的谎言。
65 曾听人说,回忆是一座桥,却是通向寂寞的牢。
66 我把所有的伤心走一遍,最伤心的是你不在终点。
我把所有的绝望走一遍,最绝望的是你还在起点。
67 这年头,谁不是带着一箱子的面具走天涯
68 我只是难过不能陪你一起老,再也没有机会,看到你的笑。
69 你我形同陌路,相遇也是恩泽一场。
70 我祈望,在某个风光明媚的街角,我遇见你,然后遇见我自己...
穿民国文艺风的连衣长裙,染头发好看吗,可以的话染什么颜色更好
深
我觉得染发不好看,染发不能配民国文艺风的连衣长裙,因为那时的头发颜色为自然身。
有关民国时期的诗歌散文的书籍
XX兄要我和大家一起说说民国散文,我觉得这个题目太大,简直就没办法说,但民国这么可爱,不说点啥似乎也说不过去,于是我就想说一点啥,最好是围绕散文说说。
关于民国散文,在各种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书中,都说烂了,说透了,我也不会有新的说法在各位面前展示,我只是谈谈一些个人阅读的体会。
就说“散文”这个词语,有人说最早出现在宋代一本称作《鹤林玉露》的笔记中,现在看来,还不能算是最早,因为资料显示,晋代木华的《海赋》以及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明诗》中也有出现,显然要早一些,但不管如何,它们的意思,都不是指的文体,用“散文”这个词语表述一种文体,则是后来的事,晚到“五四”时期。
这个概念一度引起相当的模糊与混乱,直至现在也似乎还存在一些较小的争论。
但中国人聪明,他自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以时代为分野,把问题简单化了,关于“散文”,这样说,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骈文,而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
这样的表述,相信能得到很多的人的认可。
不过应该注意的是英文“essay”这个单词,它是西方的一种文体,刘半农把它引入进来,现在译作“随笔”,要以上文对于“现代散文”的表述,这种文体在中国,亦应划作现代散文的序列,但它对于民国散文,对于中华散文文体的流变,却产生过十分重要的影响。
究竟什么是“essay”,鲁迅翻译说,“如果是冬天,便坐在暖炉旁边的安乐椅子上,倘在夏天,便披浴衣,啜苦茶,随随便便,和好友任心闲话,将这些话照样移在纸上的东西,就是essay。
”民国时期的大量的白话文字,就在“essay”的冲击和影响下,与中国文字结合,突破着中国传统散文小品的某些限制,在叙事方式和语言表达方面,西化,欧化,中国化,相互冲突,相互融和,美美与共,形成了一种可以称之为随笔的新的文体。
回头再看,民国时期的散文,这样一种文体,几乎成了主流。
我读民国散文,还是启蒙于中学时代,要说也仅仅是语文课本中鲁迅的几篇文章,像《为了忘却的纪念》、《记念刘和珍君》、《<呐喊>自序》等,老师要求严,曾让学生们背诵下来,我算是比较老实的学生,当时都是能背诵下来的,几十年过去,直到现在也能记着一些很是经典的句子,譬如“时间永在流逝,街市依旧太平”之类,是终生受益的。
后来买过鲁迅的一些册子,在暑假里还用卡片抄写过,青灯孤影,长夜缠绵,现在回想起来都是十分美妙的感觉。
在一九九五年的时候,清明节前后,买了一册河南人民出版社印行的《鲁迅杂文全集》,像是砖头一样厚重,我一直在办公室放着,闲暇时就随手翻翻,大致已做到了通览,有些篇章,还是反复地看,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觉得入味。
读黄裳的文章,知道他终生受益于鲁迅的《病后杂谈》、《“题未定”草》等几篇文字,自己亦是邯郸学步一般的吟咏着,乐此不疲。
前几年听说鲁迅的文章被退出中学课本了,我心里是五味杂陈的,感到人世的一些荒凉,亦体察出一些人事的愚氓,但我没有鲁迅的锋芒,宁愿做着沉默的大多数。
因为鲁迅,就关注了他周围的人。
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等等,甚至还有他笔下的柔石、范爱农辈。
其实按照我们接受的文学史的教育,鲁郭茅巴老曹,冰心、朱自清、李健吾等等,还应该是相对熟悉的,因为他们的文章,语文课本中都有选录,书店中亦多有他们的集子,而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张爱玲等人,虽知其名,而作品,却是在所谓的改革开放之后,才是慢慢知道的,后来慢慢知道的作家,就更多了,像胡兰成、苏青、文载道、纪果庵等,一经发掘,便为关注了。
曾经看到有人整理的一份资料,自一九一八年四月《新青年》杂志开办“随感录”栏目始,按照十年一个时期,梳理出了三十年时间民国时期涌现出来的作家作品清单,让人为之震撼,作家人数在百名左右,且随便拿出一个都为赫赫有名之辈,目睹此景,不得不让人慨然长叹,这实在是一个群星灿烂的天空。
在那时,散文随笔的出场,大多是以文学期刊为舞台的,有人统计,五四时期的期刊杂志数量在四百种左右,有些期刊的影响力是非常广泛的,如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最初发行量在一千册,而到一九一七年发行量迅速增至一万六千册,被誉为青年的“良师益友”,散文随笔的影响力亦是假借东风,直挂云帆济沧海了。
在一九九八年二月,天津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了一套“民国名刊简金”丛书,凡十册,每册从一种或两种民国名刊中淘金选萃,分类编录八十篇文字左右,放在一起,蔚为大观。
这十余种刊物分别是,《小说月报》、《语丝》、《现代》、《文饭小品》、《太白》、《论语》、《人间世》、《逸经》、《鲁迅风》、《杂文》、《万象》、《野草》,集中文字,思想意趣、文字风格真是斑斓多姿。
舒芜在序中说,这十余种文学期刊上的散文,大致包括了新文学史上民国时期的主要散文,与作家的专集和其它选集相较,保持了一种“原生形态”。
翻看着这些有如化石一般的文字,许多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又从历史的尘埃中浮现出来,还是让人感到震撼,作者阵容实在是太过于强大了。
这种壮观的景致,连当时的人物方非也感慨地说:“随笔或小品文之在文坛上,先则只占一席位,到现在,却真是‘附庸蔚为大国’了。
”而朱自清则说得更为华彩一些,“但就散文论散文,这三四年的发展,确是绚烂极了:有种种的样式、种种的流派,表现着、批评着、解释着人生的各面,迁流曼衍,日新月异。
有中国名士风、有外国绅士风,有隐士、有叛徒,在思想上是如此。
或描写、或讽刺、或委屈、或缜密、或劲健、或绮丽、或洗练、或流动、或含蓄,在表现上是如此。
”可见民国的散文,于此时是真正地成熟了,作家众多,题材广泛,体式风格各异,呈现着一派生机气象。
于是我想,民国的散文,真是阔气极了,很是想知道它是怎样化茧成蛹,蔚然成林的,就还是翻了文学史,书上自有专家学者的陈说。
后来我想,首要的意义,还是那时,他们迎来了思想上的大解放。
时代肩挑着科学与民主的大旗,思潮激荡,学理纷呈,已不顾于别人是用坚船利炮送来的,还是自己出去拿来的,总之是恢弘的气度,热情着吸收,思想上迎来了全新的自由,脱胎换骨的转换,从而具备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基础,文学改良的理论依据,于是轻装上阵,对传统文学进行批判与重新的审视。
更为重要的是找到了好的革命的方法,如陈独秀的以欧化为是,胡适的输入学理,蔡元培的兼容并包主张,等等,无不显露出智慧的锋芒。
次者,是文学的世界化。
因为是外来的,固然是新鲜的,即使是刻板的改造与融合,亦是在所不惜。
民国的散文,正如前文所述,深受着英国随笔,亦即Essay的冲击,思想上多了些幽默和雍容,写法上亦变得漂亮和缜密,但它的世界化的倾向是分明了。
至于日化、俄化、欧化等等的文学上的影响,亦是不能小觑。
化敌为友,因为是民族化的,因而更是世界化的了。
因而周作人说,“我相信新散文的发达成功有两重的因缘,一是外援,一是内应。
外援即是西洋的科学哲学与文学上的新思想之影响,内应即是历史的言志派文艺运动之复兴。
假如没有历史的基础这成功不会这样容易,但假如没有外来思想的加入,即使成功了也没有新生命,不会站得住。
”再者,是文字上的白话化。
几千年固有的古文字表述,虽亦因时衍变,格局新生,所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而文字表述的工具,仍然如绳子一般,牢牢地捆绑着文学的本体,而今思想自由,工具又有了革命性的改变,且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一切束缚都没有了,人人都在追求自家面目,人人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千帆入海,竞自远航,于是行得疾,走得远,有了千流激湍的繁荣气象。
如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所预言的那样,“以今世历史进化的眼光观之,则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可断言也。
”亦为历史所证实。
还有就是,文学创作的事功化。
民国散文作者之多,作品之丰,题材之广泛,气象之峥嵘,在文学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寻找原因,仍然不能脱离人的自身的因素。
在那时,似乎在各个领域,都有一种相同的现象,就是执著,把事情作为事业干,政治家执著于权术,军事家执著于打仗,科学家执著于科研,所有领域,世界范围内,都有杰出的人物与事业出现,成就辉煌,实在是人类历史上的春天。
文学创作者似乎都在倾心倾力地创作,个人创作的数量与质地都是无可挑剔的,说是体现着一种民国精神,民国风骨亦未尝不可。
因为他们的执著,才让民国文学史有了出奇的风采。
这些年读民国散文,让我感到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它突出的人本思想。
中国传统的文学体系中,文章是经国之大业,是用来载道的,个人往往是微不足道的,即使是一些所谓放得开的小品文字,其中虽有小我的个性的展示,而仍然给人以遮遮掩掩的勉强姿态,总是脱不了道统的籓篱,甚至于强迫,自由亦是有限的自由,实在让人不爽。
但翻翻民国散文,那真是活泛多了,个人性情自现,完全是自由的飞翔,陈独秀的激烈与畅达,鲁迅的冷峻与深邃,周作人的冲淡与平和,徐志摩的浪漫与率真,俞平伯的空灵与感伤,冰心的温柔与清丽,丰子恺的淡远与悲悯,郁达夫的坦诚与激愤,林语堂的幽默与潇洒,李广田的纯朴与清醇,梁实秋的博雅与舒徐,钱锺书的机智与尖刻,朱自清的敦厚与洗练,沈从文的质朴与认真,等等,没有不是显露自家面目的,以自由的思想,毫无顾忌地展示着自我。
题材亦是多样化的,并不为任何的约束所局限,只是真实而又活泛地与生活贴近,畅快淋漓地表达着自我,文字中有着真我的存在,有着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呈现,是社会的人,亦是自然的人。
还能感受到真的一面。
知识分子都以真诚的面目示人,至诚至真。
民国虽是动荡,但人情味却并不丢失,他们在生活中相互帮衬,互相欣赏,演绎出来的故事,亦能成为人间的美谈。
鲁迅与文学青年的交往,林徽因家的客厅,徐志摩的人间四月天,西南联大的防空警报,辜鸿铭的辫子与茶壶茶杯理论,等等,无不展示着人的本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厚意,即使暴露出人性的弱点,但仍然亦至性真诚的面目出现,实让人感喟不已。
除此而外,还有就是生活的情趣。
庄严肃穆如鲁迅者,亦有能够创造出生活的情趣的一面,在章衣萍家里做客,周建人对说,花生米小的好吃。
鲁迅看着章太太,说,小的好吃,人也一样,小的好。
原来章衣萍个头低,大家都笑。
一九一七年,徐悲鸿与康有为商议,拟携蒋碧薇私奔,赴日写生。
康有为全力支持,私奔前夜,设宴饯行,举杯说:祝贺悲鸿与蒋小姐私奔成功
一九三〇年,傅抱石与罗时慧结婚,当日,傅抱石在大门两侧张贴对联:乾坤定矣,钟鼓乐之。
至于林语堂、梁实秋辈,以及太多太多的民国人物,要说生活的情趣,自是逸话不少了。
正是这些美好的文字一直牵引着我的目光,让我一本一本地读着。
有时也想,他们这些人,在那个时代,小时候都接受着传统的教育,对于中华经典的学习,是颇为用功的,甚至在私塾里,练就了童子功,在此基础上,使用着白话文这个工具,才会出现这样一种超凡的表现的力。
其实说白了,还是须重视源与流的关系,使用了白话文,并不就说明文言文是一无是处的,只有在传统基础上的改造与创新,才是具有生命力的。
现在的散文作家,在传统文化的学习方面,明显是弱化了,现在的散文创作,亦大不如前,是不是有着这方面的因素,我想应该有一个客观的认知。
另外,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是,民国时的散文作家,有很多出色的人,他们也同时是翻译家,优秀的通好几种语言,能用好几种语言说话,写文章,这在今天,是不能比的。
按说学习外国语言的条件比那时宽松多了,但搞不清是什么原因,现时很多优秀的作家,即使是获得过鲁奖、茅奖的作家,能通一国或者多国语言的人,亦在极少数,亦为事实,现在的散文创作的大不如前,眼界并不开阔,是不是亦有这方面的因素,我想也应该有一个客观上的认知。
学习,总还有一个取法乎上的问题,这两方面的因素,在向民国散文学习方面,是不是应该考虑,是需要探究的。
关于民国散文,个人有以上这些浅显的思考,拿出来与大家探讨。
XX兄说给我十分钟发言时间,我觉得太少,恐言不尽意,后来他说那你随便,但我又觉得自己胸无点墨,说着说着就说不下去了,于是,就说这些,以表示对民国散文的缅怀,毕竟,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散文,与我们远去了。
民国名人们是如何取名的
文艺的句子:一、 静守时光,以待流年。
二、 趁年青,趁梦想还在,想去的地方,现在就去。
想做的事情,现在就做。
三、 当你在高处的时候,你的朋友知道你是谁;当你坠落的时候,你才知道你的朋友是谁。
四、 走自己的路,做最好的自己。
五、 不论一个人多坚强,内心总有一块柔软的地方,不能触碰。
六、 成长的过程总是要经历几次坎坷、遇见几个人,然后看清世事的。
七、 一件事无论太晚或者太早,都不会阻拦你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这个过程没有时间的期限,只要你想,随时都可以开始。
八、 色彩,淡淡的就好,深了会褪色;生活,简单就好,复杂了会变质。
九、 求而不得,舍而不能,得而不惜,这是人最大的悲哀。
十、 我希望有个人,会陪我从友情走向爱情,再从爱情走向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