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首诗是杜甫运用了对仗和动与静对比衬托的表达技巧诗句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第一句与第二句对仗,第三句与第四句对仗;“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鸣翠柳”对“上青天”,“窗含”对“门泊”,“西岭”对“东吴”;“千秋雪”对“万里船”。
第一句和第二句是动态画面,两个黄鹂在翠柳枝头争鸣,清脆悦耳,一行白鹭在天空翱翔,直冲云霄,那艳丽的色彩,那悦耳的鸟鸣,都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好像就在我们面前、耳边,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第三句与第四句则为静态画面:窗前巍峨的西岭,尽是皑皑白雪,千年不化,好像凝固在那里一样;门外,那即将起航的商船正静静地停泊在江面上,一动不动。
整首诗“动”与“静”交相辉映,相映成趣,诗中有画,诗中有“声”,这真是巧夺天工,千古绝唱,不禁让人拍手叫绝。
古诗词鉴赏中,对比和衬托有何不同
考试大纲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鉴赏评价D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准确识别对比与衬托两种表现手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区分对比与衬托两种表达技巧,熟悉衬托的分类。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体味诗人在古诗中寄托的丰富情感教学重点:理解衬托手法的运用效果。
教学难点:对比和衬托的区别。
(2010江苏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
(4分)答案: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一、试一试:眼儿媚阮阅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干。
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
绮窗人东风里,无语对春闲。
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一双燕子,两行征雁”运用了什么手法
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反衬。
词人借双飞燕和两行雁(或成双成对的燕和雁)反衬自己此刻的孤独,抒发了思妇的形单影只,无限孤寂的情感。
⑴分析下面两首诗分别使用了对比与衬托中的哪种手法
《陶者》梅尧臣匠人与“居大厦”者三个环环相扣的对比,道出了人世间的不公平,表达了对不劳而获对比者的痛恨陶,以尽及门对弱前者的土无,比同屋情。
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用静-“。
--落--、--出--、-惊--、--鸣-《-”--等鸟-动-
运用衬托手法的古诗句有哪些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唐]韦应物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从“山”、“雨”、“鸟”三个角度入手,简要评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 答:评分标准:由“山”、“雨”的角度评析出孤寂、凄怆等情感给3分;由“鸟”的角度评析出思乡之情给3分.评析示例:秋日远山传来寺庙悠长的暮钟,茫茫楚天挂上了霏霏雨幕,苍凉黯淡的傍晚景色烘托出诗人思家念远的孤寂、凄怆这情;最后,诗人运用反衬手法,写一只失群的伶仃小鸟飞往家乡广陵方向,归巢了.鸟飞东南,离巢愈近;而诗人前往西北,去亲愈远.这更引起了他满腹思乡的离思哀愁.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 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1)这首诗从体裁上看是七言绝句(或绝句),押的韵是a.(2)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三四句用了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衬托得梁园更加萧条.(3)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慨?(这首诗抒发了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感慨.)反 衬 对立统一规律是辨证法的核心.现实生活中相互对立的事物,是互为依存,互相联系的.在互相联系中又互为表现,互相衬托.在诗歌中,通过描写与主要对相反的事物,借以衬托主要对象,作为一种艺木表现手法,称为“反讨”.要掌握这一表现手法,诗人的慧眼就要善于在各种相互联系的事物中看出对立,在各种对立的事物中找出联系.艾青说:“诗人愈能给事物以联系的思考和观察,愈能产生生活的形象,诗人使各种分离的事物寻找到形象的联系”(《诗论》).文艺作品中情和景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应该是统一的.即所谓情借景生,景随情活,达到情景交融.吴乔说:“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围炉诗话》).前人在这方面的成功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以“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景来衬托“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的亡国之痛,情景之间达到了统一.反讨则是“反其道而行之”.王夫之《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蜡其哀乐.”现在部颁的初中第四册语文课本中同时选了两首诗.一首是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一首众口争传的好诗,还被谱成琴曲,称作《阳关三叠》.这首诗的妙处正是“以乐景写哀”.被送者就要西出阳关,进入到一片陌生的荒漠中去了.从此,他再也看不到如此清新的景物,再也见不着如此深情的友人了,再饮一杯,流连片刻吧——惜别的心情也更加沉重,眼前的景物也更值得留恋.另一首是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别的景象是凄凉的,然而,作者却给这位当时著名的音乐家董大鼓足了勇气,增强了信念.前途是光明的,到处都会有亲切的朋友接待你.用不着动心,去吧……这是“以哀景写乐”,是一种“朋友遍天下”的欢乐.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社甫:《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在连年的战祸和离乱生活中,听到这样的好消息,真是大喜过望,应该是“初闻全家笑开颜”才是,怎么反倒“涕泪满农裳”呢?杜甫这样写是否违背了感情的真实呢?没有!原来这“涕泪满衣棠”的举动.正是“喜欲狂”的精神现象.前年我国女排在世界杯决赛中和日本队对垒,经过全力拼搏,终于夺得冠军.比赛结束,队员们却抱头痛哭.这一镜头使得许多在电视屏幕前的观众都感动得落泪了.她们痛苦吗?当然不是,这正是“喜欲狂”的表现.“夫人感极则悲,悲定而后喜”(范仲淹:《潜溪诗眼》).感情由于强烈的激动,喜极而悲,“初闻涕泪满衣裳”是符合这一心理特征的.“强作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优集”(《杜甫:《百优集行》.仇兆鳌注:“笑语供主人,说穷途作客之态最苦”.这里显然是以喜衬悲,这是一种压抑着无限痛苦的笑,一种令人辛酸的笑.深刻地揭示了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嘻笑之怒,甚于裂眦;长歌之哀,过于恸哭”(柳宗元).唯其反常,才显得深刻而强烈.在写动和静的关系上,古人的一些独出心裁的名句更为历代诗家所津津乐道.南朝梁代的王籍《入若耶溪》一诗中有这样两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以动来反衬静,震惊了诗坛,博得了“当时以为文外独绝”(《梁书.文学传》)的美誉.王安石无疑也是一位出色的诗人.早些时候,他也写过“午鸠鸣春阴,独卧林壑静”这样的诗句,和王籍是同一境界.但他对“幽”的理解却有些偏颇,受到了后人的非议.他认为鸟鸣会破坏山林的幽静.因此,在他写的《钟山即事》中就有“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的句子.后人讥笑他这种修改是“点金成铁”.因为王籍所着眼的是“幽静”.幽,是一种动态中的安静,给人一种清致、舒恬的感觉.所以蝉噪、鸟鸣反倒增进了山林的清幽感.王安石的错误是他把“静”绝对化了,过份的寂静,没有生物的世界,只能唤起荒凉、孤寂乃至恐怖的感觉,决不是清幽安静的环境.“一鸟不鸣翻旧案,前人应笑后人痴”(吴之振:《论诗偶成》).王安石遭到人们的责难,也就毋怪其然了.善用动静反衬,在艺术上往往会造成异峰突起的艺术效果.请看元帅诗人陈毅写的小词《亿江南》:“天放睛,对月设野营.拂拂清风催睡意,森森万树若云屯,梦中念敌情.”游击队在群山万壑中转战奔波已十分疲乏,逢到这样的好天良夜,面对拂拂清风,理应痛痛快抉地睡一觉.然而,作为革命战士,还要保持高度的警惕,防止敌人的突然来袭,“梦中念敌情”一句,写出了游击健儿对敌人保持充分戒备的心理,和对待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崇高品质.拂拂清风的好天良夜,看似平静,实际上却是一个杀机四伏的险恶环境,“森森万树”在游击队员眼里都成了“云屯”般包围着他们的敌军.“梦中念敌情”正是革命战士枕戈待旦、随时准备迎敌的精神面貌.这里的静是表象,动则是内心世界,以外静衬内动,具有更强烈的艺术效果.总之,在许多互相对立的事物中,如贫与富,虚与实、美与丑、远与近等,都可从中找出它们互相联系的那一点来加以反衬.大家可以自加揣摩体会.这里举一个例: 一个是那样黑,/黑得象紫檀木;/一个是那样白,/白得象棉絮,/一个多么舒服,/却在不住的哭;/一个多么可怜,/却要唱欢乐的歌.(艾青:《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 这是艾青在五十年代中出国在里约热内卢写的.诗人从主人和奴仆,白与黑、舒适和可怜,哭泣和唱歌等一系列对立的事物中找到了内在联系,全诗运用反衬,深刻地刻刘了黑人小保姆的忧伤和痛苦.比白居易《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更有过而无不及. 反衬这种手法运用得好,确能出人意表,令人拍案叫绝.再看流沙河的一首诗: 邻居脸上多春色,/夜夜邀我作客./满嘴巴的酒气,/一肚皮的牢骚,/待我极亲热./最近造反当了官,/脸上忽来秋色./猛揭我的“放毒”,/狠批我的“复辟”,/交情竟断绝/他家小狗太糊涂,/依旧对我摇尾又舔舌,/我说不要这样他了,/它却听不懂,/语言有隔阂.(流沙河:《故园六首之四·芳邻》).用语言不通的狗,来反衬语言相通的人,狗尚念旧情,人却是“一阔脸就变”,趋炎附势,连狗都不如,真是入木三分,妙不可言!还有一种“反说”,或叫做“拗说”,即句意不是直接地表达,而是正来反说,反来正说.后面的句意否定前面的句意,而诗人的本意却在这种否定中更加得到强调.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酒浇愁愁更愁”之类,也可以把它归入“反衬”中去.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不信搂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宋·谢枋得:《蚕妇吟》) 这里,“不信”是反说,事实却是不信也得信.以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来反衬蚕妇育蚕的幸劳.而蚕扫的辛劳的结果,却是为了供那些满身绮罗的“玉人”去歌舞.这就使得诗人的本意突现,诗的意境更加深化.诗人臧克家一九四五年写的《消息》一诗,全诗只有两句: 一听到最后胜利的消息, 故乡,顿然离我遥远了.八年抗战,千里流亡,无日不在怀念家乡.一旦听到胜利的消息,心花怒放,安排归计却又砍归未得.这种心情就寄寓在这反说的“遥远”之中.他的另一首《有的人》,也是反说其辞: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显然,作者通过这种反说来点明生命的意义.再如诗人郭小川著名诗篇《团泊洼的秋天》中的句子: 战士自有战士的爱情:忠贞不渝,新美如画; 一切额外的贪欲,只能使人感到厌烦,感到肉麻.战士的歌声;可以休止一时;却永远不会沙哑; 战士的明眼,可以关闭一时,却永远不会昏瞎.几乎全是反说,却正是吐露了对“四人帮”强压的怒火,塑造了坚贞不屈的战士的形象.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反衬并不只是诗的“专利”.它广泛应用在各种艺术形式中.雨果小说《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便是著名的一例.诗,除了继承祖先的优秀遗产外,也应向其他姊妹艺术学习,以触类旁通.
含有衬托的诗句
衬托手法有哪些【篇一:衬托手法有哪些】很多的啦描写的对象: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含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07描写方法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
按内容来分,描写有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两种。
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六种,即概括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则包括静态与动态、客观与主观、反衬与对比三种。
几种主要的描写方法:1、白描所谓“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并以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事物形象的一种写法,鲁迅先生非常善于使用白描手法,如《藤野先生》中关于藤野先生的一段介绍:“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语言简洁,印象深刻。
2、细描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如阿累的《一“冬天的山村到了夜里格外寂静,只听见雪花簌簌地不断往下落。
杜甫的《蜀相》中的李清照的《菩萨蛮》:古
用对比衬托的写法写一段话。
把两种对立物或一种事物的两个对立面列举出来,造成鲜明对照,这种修辞格就叫对比。
两种对立物的对比,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同丑的对立,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如: 例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例2: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毕竟不过是苍蝇。
一物两面的对比,可以突出事物本身所包含的矛盾现象,使人对事物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如: 例3:卖盐的,喝淡汤。
对比与衬托的区别:构成对比的双方没有主次之分,但衬托有主次,而且次要部分要对主要部分起陪衬烘托的作用。
如: 例4: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
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例4就用了衬托的手法,写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是为了反衬我内心的不宁静
古诗怎么看是用衬托,虚实结合,对比,白描
1、烘托/渲染烘托和渲染原都是中国绘画的一种技法,前者是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烘托,使物象的特征更加突出;后者一般在需要强调突出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中的形象更鲜明突出。
现广泛运用于文学艺术创作,也是两种为突出事物特征的迥然不同的描写手法。
烘托主要指用乙物来托甲物,使甲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是侧面描写的一种方式。
根据甲物和乙物的关系,烘托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形式;根据甲、乙物的对象特征,烘托又可具体分为以下几类:(1)以人烘托人。
如乐府诗《陌上桑》中诗人分别借“行者”“少年”“锄者”等人的反应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
(2)以物托物。
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全诗除了首句点明描写对象“微雨”外,其余都是通过描写其它景物来写“雨”的,诗人成功运用以物托物的艺术手法,仿佛使人感觉到船帆上、鸟羽上、天际上、大树上全都笼罩着蒙蒙细雨。
又如白居易的《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诗中描写的对象是夜雪,但诗人却从触觉(衾枕冷)、视觉(窗户明)、听觉(折竹声)烘托出雪之大、之猛。
(3)以物托人。
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的前两句通过对冬天恶劣环境的烘托,刻画了钓叟的独特个性及其乐观豁达的情怀。
又如白居易《琵琶行》中三次描写月光,分别烘托出了琴声的美妙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
渲染在文学创作中主要是指通过对环境、场景或人物的行为、心理等细节描写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表达效果,它主要是从正面来描写对象的。
如乐府诗《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首诗开头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图。
后四句以东西南北方位的变化以鱼儿的活动为中心,显得活泼、自然、有趣。
采用复沓句式而略有变化,更令人联想到采莲人在湖中泛舟来往、歌声相和相应的情景。
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但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渲染,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使有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联想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
又如杜甫《兵车行》中的第一段,作者着意描绘了送别的场面,从而表达了人民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2、衬托/对比/烘托诗词中描写的景物往往不止一个,其地位也不是并列的。
“衬托”“对比”“烘托”这组术语就反映了景物描写的角度和主次关系。
高考中经常考查考生对景物描写的分析,但考生不明白这三者的区别,往往混为一团。
衬托和对比都是把一些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而突出另一事物的特征。
但二者有着鲜明的差异:对比主要强调事物间的差异性,所列举的事物都是并列关系,无主次之分。
如姜夔的《扬州慢》、李白的《越中览古》等怀古、凭吊类的诗歌大多通过古今对比来表达物是人非的伤感或黍离之悲。
而衬托是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所列举的事物间有主有次,并非平等、并列关系。
如白居易的《夜雪》一诗中,描写的主要对象是“夜雪”,诗中还描写了冰冷的衾枕,明亮的窗户、折断竹子的声响,所举事物间有主有次,采用的就是衬托手法。
衬托和烘托手法的异同:相同点是所列举的事物间都有主次之分,都是为强调突出主要事物的特点。
当二者所列举的事物不止一个时,这两种手法可以通用。
但衬托只是烘托的一种具体形式,烘托是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主要事物不一定交待出来;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得交待,二者相互映衬。
烘托必须采用多个次要事物来突出主要事物,而衬托可以是一对一的映衬,也可以是多对一的映衬。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正衬和反衬的异同,这两个述语是衬托手法的两种具体运用。
正衬是指用相同性质或特点的事物来衬托。
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以“江碧”衬“鸟白”,以“山青”衬“花红”,颜色与景物相映成趣。
反衬是利用事物的对立面来衬托另一事物。
这种手法在借景抒情诗中运用十分广泛而典型,一般分为:以乐景写哀情和以哀景写乐情。
前者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借春日的美景来反衬词人的离别情感;后者如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借助天山恶劣的环境来表达戍边战士的乐观的革命情怀。
3、白描/工笔白描本是中国画技的一种,一般用墨线粗线条勾勒,不着颜色,移用到文学创作上,即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简洁明了地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手法。
采用白描手法写的诗歌,看似平淡,细细品味,却意味深长。
如孟浩然《春晓》、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都惜墨如金,分别粗线条的勾勒出春天的景象和诗人归隐田园的情景。
而工笔则是对事物注重局部细节描写,对之进行精雕细刻、浓墨重彩的描写。
如王维的《待储光羲不至》:“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诗人紧扣题目中的“待”字,描写了诗人等待客人到来的种种情景:清早启门待客来,但坐立不安,时坐时起。
接着又描写听觉上的幻境,然后又通过景物描写(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从早到晚,友人还是没有来,而是自己多情(空复情)。
在诗中,诗人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描写(动作、神态、心理、景物),表达了盼望好友到来的急切心情以及好友未至的怅惘心情。
4、虚实相生/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和动静结合是古诗词中描写景物最常用的两种角度。
在高考命题中,分析诗词虚实和动静手法的题目出现频率较高,考生在具体辨析时也容易混淆。
虚实相生在诗词中是指现实中的景、物、事与想象中的景、物、事互相映衬,相互渗透和转化,交织在一起表达同一种思想或情感的艺术手法。
它能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情趣。
在文学作品中,“实”与“虚”只是相对的,所谓“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景、物、境,包括客观的、具体的、有据的、有形的、已知的、现实中的、眼前耳濡目染的各种“象”。
所谓“虚”是指虚拟的景、物、境,包括主观和、无形的、无据的、假设的、已经过去的或者未来将出现的景象,还包括梦境和神仙鬼怪世界等。
如在柳永的《雨霖铃》一词中,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虚写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物实情,写词人与心上人不忍分离又不得不分别的心情;下片主要描写了别后生活的设想,全是虚写。
全词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别离时的依依不舍的心情。
又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和《古风》(西上莲花山)及李清照的《渔家傲?记梦》三首游仙诗都是通过描写光怪陆离的仙境来反映现实社会的黑暗。
在诗词中,虚景与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鲜明的对比来突出中心。
如姜夔的《扬州慢》中虚写了昔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华景象,实写了经过战乱后的“尽荠麦青青”的凄凉景象,一实一虚两幅画面对比鲜明,深切抒发了词人的黍离之悲。
有时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关系来突出中心。
如欧阳修的《踏莎行》,上片实写,通过初春景象来反衬行人的离别愁绪,下片虚写,通过假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相,来写愁思,妻子思念丈夫,丈夫想念妻子。
动、静是对诗词中的景、物作动态或静态角度的描写,它往往通过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景物的特征或寄寓作者思想情感。
动、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境和意趣。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在前三联中成功地运用了动静结合和虚实结合的手法,为读者描绘了一幅静谧、恬淡的田园图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为后面作者表达归隐思想作铺垫。
有关于运用了反衬手法或象征的诗句。
反衬是用或多个相反的事物去突出某要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反衬作用的事物居于对立对位,作用就是相比出主要事物或方面。
例如南北朝时南朝诗人王籍的《入若邪溪诗》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用蝉噪和鸟鸣来反衬林静山幽。
再如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叔书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弃我去者,乱我心者,和抽刀断水几句都是运用了反衬的手法,来烘托作者的对生命和世间的忧思。
如唐代刘禹锡的《乌衣巷》一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用描写景物来反衬历史的沧桑和世间空间的转变。
如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用劳作来反衬奢侈浪费。
例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用豪迈的写法来反衬自身的不得报复,用典故来反衬自己有能力愿为国做事却无奈的感触。
如唐代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用借喻和用典来反衬边塞的荒凉和战争不断带来的感伤。
再如李清照的词《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
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此种用芭蕉和北人不惯听雨来反衬自己的思念故乡和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哀怨。
语文书中采用衬托和对比写法的句子
对比是不一样的事物比较,衬托是体现出某种事物的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