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七品芝麻官有句格言

五年级500字的七品芝麻官作文

我家有个“七品芝麻官”。

你可千万别以为我家真有个当官的,我说的这个官是个木头人。

你瞧他那副德性,一看就是个地道的贪官。

他头戴一顶小小的乌纱帽,帽子两头的纱翅上各挂着一个大大的铜板。

他两只小小的眼睛斜视着,似乎在想什么鬼主意。

他满脸奸笑,手里拿着一把折扇,好像正吟咏做官的那句名言:“衙门八字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他的脖子是一根细细的弹簧做成的。

如果你轻轻地碰一下他的头,他就会一边摇头晃脑,一边奸笑。

那贪婪的模样,真让人恨之入骨。

红官袍下,他的右脚牢牢地踩在一个好大好大的金元宝上。

望着这个金元宝,我的眼前不由浮现出一幅幅悲惨的画面。

那些穷苦的老百姓被这些贪官逼迫得走投无路、家破人亡,而这些浸透了穷人们血汗的金银财宝才全滚入了贪官的腰包。

怪不得闯王李自成东渡黄河时,穷苦百姓是那么的欢迎。

不杀光这些贪官们,老百姓哪会有好日子过呢

望着这个木头人,我想,要不是因为他是木头的,我非打他个稀巴烂不可。

有关爱民悯农的诗句

《悯一李绅锄 禾 日 当 午 , 滴 禾 下 土 。

谁 知 盘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 。

《悯农》二李绅春 种 一 粒 粟 ,秋 收 万 颗 子 。

四 海 无 闲 田 ,农 夫 犹 饿 死 。

(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是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中的诗句。

其意思是,富贵人家因酒肉过剩吃不完,有些已腐烂并发臭,穷人们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

形容当时社会贫富悬殊。

诗中还写道:“谁能久不顾

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岂知秋禾登,贫穷有仓卒。

生当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具体描述了普通百姓的苦难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穷苦人们的深切同情及其爱民情怀。

(二)“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使臣王命,岂不如贼焉

今彼征敛者,追之如火煎。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这是出自杜甫《兵车行》中的诗句。

此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表达了诗人减税轻赋的主张,体现了其爱民情怀。

“使臣王命,岂不如贼焉

今彼征敛者,追之如火煎。

”此句出自于唐代诗人元结的《贼退示官吏》诗。

该诗是元结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斥责统治者横征暴敛的诗作。

诗序交代了历史背景,诗中表现了官吏不顾人民死活的社会现状。

此诗对“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的现象发出了愤怒的谴责,揭露了安史之乱以后官吏对人民横征暴敛的罪行,批判了征敛害民的官吏,控诉了官不如贼的黑暗社会,作者表示宁愿弃官归隐,也绝不做残害人民以邀功之人。

全诗质朴自然,直抒胸臆,毫无雕饰之感。

(三)“谁知盘,粒粒皆辛苦。

”这是唐代诗人李绅的诗句。

这首诗描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

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

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

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告诫人们应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坚持勤俭节约,不能铺张浪费。

体现了诗人的爱民情怀。

(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此句出自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的《后出师表》。

其意思说,我一定勤勤恳恳,不辞劳苦,小心谨慎地办事,为国家为人民尽职尽责,直到终生。

(五)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此诗出自戏剧《七品芝麻官》, 系戏剧中角色明代县令唐成的诗句。

《七品芝麻官》的剧情是:明朝嘉靖年间,奸相严嵩之妹、一品诰命夫人严氏在保定苑县仗势横行。

定国公副将杜士卿奉命暗访保定,查问严氏罪行。

杜士卿行至保定城郊,碰到严氏之子程西牛强抢民女林秀英,拔刀相助。

混乱中,程西牛被管家程虎误杀。

杜士卿得知秀英之兄已被程西牛勒死,当即为林氏父女写下保帖,嘱他们去县衙告状,自己赶回京城禀告徐千岁。

严氏得知儿子被杀,亲手执木槌打死了秀英之父。

秀英悲愤至极,在为人刚直不阿、廉洁奉公的新任县令唐成下乡察访时大声喊冤,唐成让她到按院告状,自己也匆匆赶至。

按院五台大人不敢断案,将案子推给了唐成。

唐成决定为秀英做主,审问严氏。

他假意与严氏周旋,拿到了人证和物证,抓起了程虎,镇住了骄横的严氏。

此时,杜士卿奉旨传来大理寺公文,命令将严氏捉拿归案。

清晨,唐成押着严氏进京复命。

(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是出自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

表达了诗人同情百姓疾苦,期待“得广厦千万间”,让“天下寒士”能避风雨,居有其所,体现了诗人伟大的爱民情怀。

(七)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此句出自《晏子春秋•问下》。

叔向问晏子曰:“意执为高

行孰为厚

”晏子即答此。

其意思是,没有比爱护老百姓更高明的想法,没有比让百姓快乐更宽厚的做法。

(八)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这是出自战国时期著名诗人、楚国大夫屈原所写《离骚》中的诗句。

其意思是,我揩拭着心酸的眼泪,声声长叹,哀叹人生的航道、百姓的生活充满了艰辛。

(九)“衙斋卧听萧萧竹,疑似民间疾苦声。

”这出自清朝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一诗。

此诗是郑板桥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包括的。

其意思是,在书斋躺着休息,听到风吹竹叶发出萧萧之声,立即联想是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灰尘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这是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卖炭翁》诗。

表达了诗人同情百姓的疾苦,尤其是关注仍在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老年人,为他们鼓与呼。

关于相互理解的名人的事例,要三个,加上这个名人的名言,急

春秋时代,被人们尊为“圣人”,他有弟子二千,大家都向他请教学问。

他的是千百年来的传世之作。

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

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

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

有人笑道:“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

”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

”他的弟子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

”孔子道:“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

”弟子们想:“老师常向别人求教,也并不以为耻辱呀

” 虚心好学,肯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学习,叫“不耻下问.宰相肚里能撑船 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主持朝政。

他的属下有个叫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

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

有人看不惯,在面前嘀咕说:“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

”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

让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

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

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

”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负荆请罪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之上。

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

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发生冲突。

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

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

”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

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

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

”家人读后,觉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

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

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

唐代教育他弟弟为官待人要宽容。

他弟弟说:“有人往我脸上吐唾沫,我自己把它擦去。

”说:“这还不行。

你把它擦去,还是违背发火人要侮辱你的意愿。

我看还不如让唾沫自然干掉为好。

怎么鉴定画

传世古书画鱼龙混杂、直伪杂糅,对每一个收藏、购买者来说,首要的问题就是如何鉴定古书画——辨别真伪。

书画鉴定的依据除了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外,还有印章、题跋、纸绢、著录和装潢等。

一、印章“一字二画三印章”,这是鉴定一张画的次序。

一张书画往往有许多印章,有作者加的印,有收藏者加的收藏印,有鉴赏家加的鉴赏印等。

通过印章,可以考察一位书画家的别号、字号、生年、行第、乡里籍、家第、仕途经历、癖好志趣,还能了解这件书画的流传经过,印章为书画鉴定提供了重要的辅证。

唐宋时,作者在画上盖印很少见,而在书法作品上盖印,唐代已较普遍。

元、明、清画家,一般画完后都盖樱书画中常见用印有:人名别号印:明清画家,除名字外,还有号、字、别号,常出现在书画用印中。

一个书画家,往往有多种印章,如梅兰芳的绘画作品中,早年用“梅澜”,中年用“梅畹华”,于晚年用“大千居士”;晚年用“”。

室名馆堂号印:古代文人墨客喜欢把人个起居、游憩、读书、藏画处,题上一个堂号,并将堂号入印,盖在书画上,如的“悔乌堂”。

书画鉴藏印宋、元、明、清、现代都很常见,如“子孙保之”,“子子孙孙永保之”。

观赏印:和收藏印差不多,但观赏印是观赏者替别人观赏后所盖的印,如“××观赏”、“××曾观”、“××所见”、“××借赏”。

记事印:多数与绘画有关,记叙绘画过程中的好事或坏事、乐和悲等。

如两次赴黄山,故又有“两到黄山绝顶人”。

后又去一次,故有“三到黄山绝顶人”;康熙赐王如台“画图留与人看”,故王刻“御赐画图与人看”之樱官宦仕途印:记叙作者仕途经历和官职。

一种是得意,炫耀自己的官职,如唐寅做了南京解元,故有“南京解元”入印;一种是失意,发牢骚,如“一月安东令”,意即作者只做了一个月的安东县令。

又如的“七品官耳”,记载自己只做了。

门第印:反映作者的籍贯、家庭、乡里、氏族等。

如唐寅的“吴趋唐寅”,“吴趋”为苏州市的一条胡同名,即今吴趋坊。

行次印:在唐代行次很盛,明清则少,但入印者很多。

如乾隆十一子成亲王永瑾的“皇十一子”樱箴言印:将格言、成语、警句入印,如“”。

古语印:如“子孙世昌”。

诗文印有时是一首完整的诗,有时是不完整的几句。

清大画家石涛,画首常有“于今为庶为清门”。

纪年卯:表明自己×年×月生,×年中功名,如“生于丁卯”、“甲申进士”。

此外还有肖像英宫廷印等。

固然,用印章来判断书画作品的真伪,是有相当根据的。

但是,印章也有不足为据的地方,因为印章坚固耐久,书画家死后,印章仍可存在,后人就可以籍此来作假。

还有些假书画上钤盖着翻刻的书画家的印章,所以,在鉴定书画中只能作为辅助依据。

二、题跋书画的题跋有三类:作者的题跋,同代人的题跋和后人的题跋。

最多的是为了说明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收藏关系,或考证它的真、表扬它的美,于是有许多作品仗着题跋而增加了后人对它的信任。

但是,书画中既有伪作,题跋方面也同样有多种的作伪情况。

如真画配上假的题跋,假的画配上真的题跋,各种各样的题跋作伪在鉴定实践中也是屡见不鲜的。

因此,对作品的题跋要作具体分析,尤其是后人题跋对书画鉴定能起多大作用更要据具体情况分析。

题跋对书画鉴定是不是可信,还要看题跋者的水平。

如乾隆皇帝弘历的鉴定能力差,但好在许多书画作品上写字,妄加评说,将真迹当成伪品,而将伪品说成是真品。

如元代黄公望的真本和伪本,他就弄颠倒了。

经眼过的书画名迹也很多,但在品评上不严肃,其题跋也不能令信。

而文徵明的题跋就较为可信,因他工书善画,鉴别能力高,态度比较认真。

另外,某个时代和某个书画家的题跋也各有特点,这也是鉴定工作中需掌握的。

唐宋以前(包括唐宋)绘画作品多不书款,即使有书款,也仅见于石隙缝间,或××皇帝题字。

宋代书法作品一般都写款,也有写干支款,因人而异。

如据今存郭熙画考证,其书款一般用干支款,落款为“早春壬子年郭熙画”。

北宋末南宋初画家李迪,其书款既有皇帝年号,又有干支。

如,“庆元丁巳李迪画”,但其款一行到底,而无二行。

南宋马远,夏圭的题款都在边上,一般不书年号干支,仅几字。

出现“平头款”(两行的第一字齐平),而无“抬头款”(后一行比前一行低一二个字)。

元代为谁作画,直书其名,而无“大兄”、“先生”之类称呼。

元代书款中,往往有“奉赠”、“见赠”、“奉寄”、“以赠”等字,这种风格沿袭到明初。

明代“”落款各有特点。

仇英一辈子作画,但只有“仇英实父制”一落款;唐寅早年有“晋昌唐寅”、“吴趋唐寅”,“姑苏唐寅”,晚年有“”、“子畏”;沈周落款为“长洲沈周”、“沈同”;文徵明,早年款为“文壁”(非“璧”),45岁左右以后,用“文徵明”,“徵仲”、“衡山”。

明代书画大家,字玄宰。

有“字无玄宰,画无其昌”之说,即书法上落款“其昌”,画上落款“玄宰”,极少例外。

三书画用纸和绢传统中国书画一般写画在纸绢上,所以,认识纸绢的时代特点,对于鉴定中国书画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各个时代的绢和纸在质地和工艺上各有特点。

前代的纸、绢后人虽能在一定时期内利用,但后代的纸、绢前代人是绝对利用不到的。

摸清各个时代纸、绢的特点,至少可以排除用后代纸绢伪造前代书画的那些赝品。

此外,书画家采用的纸或绢,与他的写画习惯、表现技巧等有连带关系。

不同的纸绢有不同的特点,在不同的纸、绢上写画,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一般说来,设色工笔画用绢较多,水墨写意画用纸较多。

唐五代以前绘画,几乎都是绢本的。

宋代以后,开创和发展了水墨写意画,纸本就渐兴起来。

元代高克恭、郭界、方从义等人的作品,题材多为水墨云山,故多用纸本。

而李 等双钩填色所用绢本能取得更好的艺术效果,故用绢本。

四著作和装潢前人对于收藏过或看过的画,往往写成记录,编为专书。

这也是书画鉴定很好的参考资料。

著录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本人收藏的著录。

如清代安歧的《墨缘汇观》、清高士奇的《江村书画目》等。

另一类是经手或过目书画的著录,如清代吴升的《大观录》、清阮元的《石画记》。

这些作者,多数在鉴定上下过一番功夫,虽难说无误,但很多是正确的。

中国书画十分重视装裱,各个时代装裱风格及质料各有特点。

展子虔《游春图》是公认的真迹,但画上无款,隋代又无第二件卷轴画传世,缺少可资比较的材料。

个人风格更无从印证。

故此画的鉴定只能靠题跋、收藏著录和装潢。

该画卷首有宋徽宗赵佶题鉴,又是“宣和装”,几项辅助依据为鉴定提供了有力佐证,而装潢正是其中之一。

中国古代的书画,历史悠久,是举世瞩目的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历代流传下来的书画作品,虽为薄纸一张,但其价值昂贵。

为了牟取暴利,历史上不少画家和古董商人按著名画家的名声和墨迹进行造假,远在南北朝时期,我国的摹拓书画的技术就已相当成熟,有些已达到真伪难辨的地步。

编辑提醒:请注意查看“”一文是否有分页内容。

细细的叶,疏疏的节; 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清.郑板桥《题墨竹图》 有志凌云挽月弓,生来破石指苍穹。

细细的叶,疏疏的节; 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郑板桥的代表作有哪些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

板桥是他的别号。

他生于一六九三年,卒于一七六五年,祖籍江苏扬州兴化县人。

他出生在书香门第之家。

他工诗词、擅文章、精于书法、绘画,尤其擅长画竹,他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是清代时期乾隆年间著名书画家和诗人。

他的“三绝”诗、书、画中,怪异之作俯拾即是,甚至连他的创作论亦颇奇谈怪论。

他时时好发寄语,称自己的作品是“掀天揭地之文,震雷惊电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原不在寻常眼孔中也。

”故此,他又被人们称之为“扬州八怪”之一。

“扬州八怪”(汪士慎、黄慎、金农、高翔、李鳝、郑板桥、李方膺、罗聘),在当时这八位艺术家在政治态度、生活作风、书画创作等方面都不同于社会流俗,他们的为人有明显个性,他们的作品,有独创风格,他们的书画就形成了“扬州画派”、“扬州八怪”,而郑板桥更是 “八怪”之中的佼佼者。

郑板桥的一生,经历了三个帝王。

在科举道路上,历经了三个阶段: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他四十三岁那年,也就是乾隆元年,公元一七三六年,考中进士,乾隆十六年,公元一七五一年,他五十岁时出任范县知县,后调任潍县任知县。

后因赈灾事触忤上司而辞官,寓居扬州,后以卖画为生。

“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的立身名言。

板桥的“难得糊涂”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典故呢。

相传,清乾隆十六(1751年),郑板桥在山东潍县(今潍坊市)做县令已历年,当时潍县归莱州管辖。

他早就听说莱州郊外的文峰山上有一通《郑文公碑》,此碑在我国书法由隶转楷的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公务繁忙,他一直无暇去看。

是年9月19日,郑板桥到莱州办完公事,天色尚早,经人指点,他爬上山,找到了这块通碑。

他如获至宝,就聚精会神地欣赏研究起来,直到夜幕降临,碑上的字迹再也看不清才只好作罢。

当他回过神来,举目四望漆黑一片,才感到为难了,下山的路不熟悉,无法下山。

可在这荒山野岭怎么过夜呢

寻思好久,忽然发现山上有一处灯光。

于是,他便摸黑朝灯光方向走去。

到了跟前,见是一所宅院,他叫开门,房主人是一位老者。

他通报了自己的姓名和来意,看来,房主人对他早有所闻,热情欢迎。

吃过晚饭,二人便叙谈起来。

从国事到民事,谈得很投机。

最后,房主人提出,他有一方石砚,尚无砚名,请郑板桥留下墨宝。

他欣然应允。

房主人拿出一方长方形巨砚,并备好笔墨纸张。

当郑板桥思考砚铭内容时,才对房主人说:“你看,我只顾和您说话了,到现在还不知道您的尊姓大名呢。

”房主人说“我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尊姓大名,只不过是糊涂老人罢了。

”郑板于是写下了“难得糊涂”四个大字。

主人看过,心灵有所触动,于是说出了自己的身世。

原来,他在乾隆朝中为官数年,后来因不满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等腐败行为,自己又无回天之力,于是便辞官归隐山林,颐养天年。

郑板桥听完,感到意犹未尽,见四字下尚有空白,于是又写下了:“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

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 “难得糊涂”四个字它是一种愤激之词,这就是说,一个清醒的决看不惯当时世俗的黑暗,只有使自己变得糊涂,才能免生闲气。

但正直的人又总是糊涂不起来,故而糊涂就更难得了。

郑板桥想糊涂又糊涂不了,原因在于他又是极聪明之人,什么事情都看得清清楚楚,他无法糊涂。

本来,不糊涂却要装糊涂,这就很难。

尤其是什么时候该糊涂,什么时候该清醒,这个方寸就不易把握。

所以板桥慨叹“难得糊涂”

这“难得糊涂”四个字包含着多少感慨,多少叹息,多少沉重,多少忧伤,又有多少不满,多少牢骚在其中。

故尔,“难得糊涂”的智慧,实际上包含着一种韬光养晦的世故,或者叫作应世技术。

当人处在某种险恶的形势下,而又对这种形势无可奈何时,“糊涂”的智慧,可以起到一种应付时局,摆脱困厄的作用。

也能寄寓于许多哀痛与沉重。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正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哲理睿智的启迪。

其实,“难得糊涂”是哲人面对芸芸众生的执迷而发的机言智语。

它犹如禅宗的偈语,是需要用心体悟的。

板桥想让人们从中悟出,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太深于世故,太精于钻营,不要一味去争,不能功名利禄总是放不下。

“糊涂”一点,能让人得到一种安宁,一种轻松,一种坦荡,一种悠然,一种自在。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此言一出,就成了珍品,故此当时许多文人雅士,达官贵人,鸿儒巨商,都恭恭敬敬的把“难得糊涂”书为条幅,悬挂于厅堂之上,奉为格言警句,顶礼膜拜。

清官为民不染尘,是郑板桥做官的准则,他在五十岁时,出任山东范县知县,后调任潍县知县(今山东潍坊市)知县七年。

他在任职期间,为政清廉,关心民间疾苦,断案公正,为当地老百姓做过一些好事。

比如,遇到荒灾之年,他日夜勘察民情,为保全百姓性命,他来不及向上级申报,就果断地打开粮仓赈济灾民。

再如,他还曾“捐廉代输”,用自己的俸禄替贫苦百姓交纳赋税。

为此他作过很多诗词,如:《逃荒行》、《还家行》、《孤儿行》等,都是忧国忧民之佳作。

郑板桥居官谨慎,唯恐不了解民情而办错事,他做官一心有功于国,有德于民,关怀人民,同情百姓,这些思想在他的题画诗《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中有所表露。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 他居住在县衙里,夜间无眠,听到风吹修竹发出了萧萧的声音,由此产生联想,想到民间的疾苦;并且感慨深沉地表示,自己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县官,无力解民这倒悬,可是百姓的种种苦难却是沉重地萦系在自己的心头的。

郑板桥在任潍县知县时,为帮助灾民度过荒年,他大兴工役,修城凿池,以工代赈,招来饥民就食赴工;以尽封当地豪坤粮仓,并令邑中大户开厂煮粥轮流供应,就这样救活灾民无数。

这些政绩在郑板桥的行书代表作《修城记》中详细记述。

《修城记》的碑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天地有春必有秋,国家有治必有乱。

”板桥用辩证的观点分析了自然界和社会发展规律。

第二部分:“潍县地界海滨,号称殷富,一旦有事,凡张牙利吻之徒欲狼吞而虎噬者,潍其首也。

”对潍县的公正评价和讲了修城的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本县先为之倡。

首修城工六拾尺,计钱三百六十千。

”板桥以身示范,带头捐资修城。

第四部分:“其余各任各段,各修各工,本县一钱一物概不经手。

”板桥用了“承包责任制”的办法,分段包干修城,而自己则两袖清风,一尘不染。

《修城记》通篇仅用了200多字,就全面阐述了修城的宗旨和修城的重要意义。

时至今日,这篇《修城记》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

辞官隐居画清竹,是郑板桥的最终归宿。

郑板桥在知县任上,因替百姓诉讼,办赈济,如实上报灾情,减免农民一切赋税,开国库放粮救灾。

但由于其他地方官员为了邀功而隐瞒灾情,郑板桥是正直的官员,不肯为虎作伥,终因他为赈灾之事遭到了“大吏”的指责和大户的反对。

他也深感自己“无回天之力”了,只好“放一著,退一步”了。

于是,便在乾隆十八年(1753)愤然辞去县令,回到老家扬州,当年他已六十一岁了。

当他去官之日,潍县百姓倾城而出,含泪相送,使他倍受感动,板桥对潍县父老惜别依依,曾画竹题诗留别道:“乌纱掷去不为官,囊藁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 作为地方官,板桥离开范县时一尘不染,告别潍县时又两袖清风,这坚贞高洁的情操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所以,在他走后的许多年里,潍县的百姓家里都供设他的画像,以表达敬慕之情。

郑板桥回到家乡江苏省兴化县(今兴化市)后,小住一段时间,便到扬州寓居,以卖画为生。

郑板桥精于绘画,尤其擅长画竹。

画出了得意的画幅,他又喜欢题上一首诗,或是写上几句话,把自己的感受,体会说出来,也往往记述有关的事情,或者引发一些议论来。

他的题画诗极富特色。

与画相配,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语言清新、质朴,用句生动、传神;诗中常见哲理警句,如珠似玉,莹莹生辉。

或写兰、竹,或写菊、石,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渗透着画家浓厚的情感意识,读之令人回味悠长。

郑板桥为什么愿意画竹

这是因为竹子有很多可爱之处。

它具有青翠挺秀的形貌,可供观赏;它的笋芽可供食用,枝干可制器物,叶子可作药材,有着多种实用价值。

此外它还具有好多可以用来比喻人品的特质:枝干中空,这叫做“虚心”;节段挺直,这叫做“劲节”;经霜不凋、迎风傲雪,有耐寒的操守;没有秽气,不招虫蚁,有洁净的品行;如此等等。

于是,竹子便成为人们理想的品德的象征和寄托,被称作“君子”,被视为“良友”,故而文人画竹,蔚为风气。

郑板桥画竹,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既不同于宋人文同的茂密,又不同于元人吴稹的丰腴,而是简净疏朗,挺拔刚劲。

他多用简笔能在一枝一叶、三竿两竿之中传神写意,显示性灵,气韵,也显示他自己的思想和性格。

笔墨越简,越要求准确、精炼,越要求高度的概括集中和适当的夸张突出,必须匠心独运,惨淡经营,才能收到“一以当十”的艺术效果。

郑板桥努力去追求这种境界,他有一首《题竹》诗,曰:“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洒夜间思。

冗繁删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他一面创作,一面思考,删除只表现形貌的繁枝冗梢,保护能传达神韵的劲节秀叶,笔下不断地出现新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待到往往因为新颖而感到生疏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成熟,道出了画家自己“四十年画竹枝”的艺术经验,概括了艺术发展的规律

中国古代吏治名言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俗语来自戏剧“七品芝麻官”清苑县知县唐成不畏权势,与明朝大贪官严嵩之权贵做斗争的故事,体现了七品知县大智大勇,不畏权势的勇气和作为,体现了为官之道与其个人的人格魅力,在民间广为传唱。

传说清代七品县官著名画家郑板桥也曾说: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郑板桥的原名和代表作是什么?

百科名片原名郑燮,清代画家、家。

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乾隆时进士,曾任潍县县令画史。

汉族,江苏兴化人。

郑板桥善画竹、兰、石、松、菊等,而以体貌疏朗、风格劲健的兰、竹最为著称。

他主张不泥古法,师法自然,极工而后能写意”。

他提出了眼中之竹”、 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绘画三阶段说,把深思熟虑的构思与熟练的笔墨技巧结合起来,板桥画竹以草书之中坚长撇法运之”,收到了多不乱,少 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的艺术效果。

板桥所画之竹气韵生动,形神兼备。

意在笔先”趣在法外”。

板桥画兰,多为山野之兰,以重墨草书之笔,尽写 兰之烂漫天性。

板桥画石,骨法用笔,先勾出石的外貌轮廓,有时配以兰竹,极为协调统一。

郑板桥的画给当时清代书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广大知识分子, 劳动人民视为珍宝,不惜重金争购,广为流传。

郑板桥画扇 相传,清朝的郑板桥在晚年时,曾在潍县当县令。

秋季的一天,他微服赶集,见一卖扇的老太太守着一堆无人问津的扇子发呆。

郑板桥赶上去,拿起一把扇子看,只见扇面素白如雪,无字无画,眼下又错过了用扇子的季节,自然也就没有人来买了。

郑板桥在询问的过程中得知老太太家境贫困,决定帮助她。

于是,郑板桥向一家商铺借来了笔、墨、砚台,挥笔泼墨。

只见冉冉青竹、吐香幽兰、傲霜秋菊、落雪寒梅等飞到扇面上,又配上诗行款式,使扇面诗画相映成趣。

周围的看客争相购买,不一会儿功夫,一堆扇子便销售一空。

七品芝麻官有句格言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