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和好又优美的诗句
神情沮丧 愁眉苦脸 没精打采 泪流满面 心花怒放 满心欢喜 归心似箭 心旷神怡 心潮起伏 心悦诚服 心事重重 忧心忡忡 心如刀绞悲痛欲绝 怒火中烧 心惊胆战 心慌意乱 心急如焚 心灰意冷 虚心好学 发奋苦读 脚踏实地 不耻下问 精益求精 刨根问底 废寝忘食手不释卷 如饥似渴 持之以恒 一丝不苟 聚精会神 全神贯注 屏息凝视 目不转睛 专心致志 津津有味 掩卷沉思 神情专注 天真烂漫无忧无虑 自由自在 幼稚可笑 挺胸碘肚 牙牙学语 嘻嘻哈哈 你追我赶 抱头鼠窜 逃之夭夭 穷追猛打 乱作一团 鸡飞狗跳 鸡犬不宁虎头虎脑 眉清目秀 面红耳赤 白净柔嫩 满面红光 满头银发 目光炯炯 双目如潭 火眼金睛 浓眉大眼 慈眉善目 气宇轩昂 高大魁梧英姿飒爽 衣着得体 眉开眼笑 破涕为笑 捧腹大笑 笑逐颜开 满面春风 洋洋得意 和颜悦色 悠然自得 容光焕发 神采飞扬 气势汹汹屏声息气 尖声尖气 指手画脚 油腔滑调 撒娇卖乖 东跑西颠 爱不释手 忍俊不禁 呆头呆脑 愣头愣脑 玩耍嬉戏 装聋作哑 装腔作势装模装样 若无其事 调皮捣蛋 满身泥浆 追来逐去 大发脾气 吵闹不休 舞刀弄棍 瓮中捉鳖 胸有成竹 得心应手 随心所欲 左右逢源欢呼雀跃 生机勃勃 生机盎然 生机勃发 春色满园 洒满阳光 人声鼎沸 书声琅琅 热闹非凡 垂柳依依 林荫小道 你追我赶 欢声笑语1、疲倦的月亮躲进了云层休息,只留下几颗星星像是在放哨。
2、月亮斜挂在天空,笑盈盈的,星星挤满了银河,眨巴着眼睛。
3、一轮圆月升起来了,像一盏明灯,高悬在天幕上。
4、月亮睁大眼睛,和蔼地望着村落和田野,极像一只擦亮的铜盘。
5、圆月渐渐升高,她那银盘似的脸,流露着柔和的笑容。
6、明净似的圆月,已经被远方蓝蓝的高山托上天空。
7、月亮,圆圆的,像纺车,纺着她浪漫的遐思。
8、夜,静极了,玉盘似的满月在云中穿行,淡淡的月光洒向大地。
9、一轮杏黄色的满月,悄悄从山嘴处爬出来,把倒影投入湖水中。
10、满月像个黄黄的灯笼,从东方天边挑起在天空。
11、夜晚,满月升起来了,一片宁静随着银雾般的月光洒在大地上。
12、月亮渐渐升高,她身着白色的纱衣,娴静而安详,温柔而大方。
她那银盘似的脸,透过 柳梢,留下温和的笑容。
13、月亮像一个新娶来的媳妇,刚刚从东天边上来,就又羞答答地钻进树叶子里藏起来。
14、月亮像饱经风霜的老人,不紧不慢地梳理着白花花的月光。
15、月亮像一个含羞的少女,一会儿躲进云间,一会儿又撩开面纱,露出娇容,整个世界都被月色浸成了梦幻般的银灰色。
16、月亮是那么明亮,把大地照得一片雪青,树木、房屋、街道都像镀上了一层水银似的。
17、门外西边的林梢,挂着的上弦月已经变成一片金色的西瓜,不再是一条弯弯的眉毛。
18、清晨,残月像一块失去了光泽的鹅卵石,抛在天边。
19、一枚新月好像一朵白色梨花,宁静地开放在浅蓝色的天空中。
20、夜空挂满了星星,月亮像一只钓鱼的小船,仿佛航行在宽阔的银色的长河里。
21、月亮像一张弓,弯弯地挂在天空。
22、一钩新月从远处的林子里升了起来,它那样白净,就像刚炼过的银子似的。
23、一弯新月像一把银打的镰刀,从黑黝黝的山峰上伸了出来。
24、一弯新月升起来了,像只玉琢的香蕉嵌在天幕上,漾着碧辉。
25、一弯新月宛如一叶小舟,翘着尖尖的船头,在深夜的静湖中划行,给我送来一片情思。
26、一弯新月高高挂在墨蓝色的天空,清澈如水的光辉普照着大地。
27、新月如一只金色的小舟泊在疏疏的枝桠间。
形容“心里清楚。
但是表面故意装作不知道”的成语有哪些
心照不宣、心领神会、装疯卖傻、装聋作哑、明知故问。
一、心照不宣拼音:xīn zhào bù xuān释义: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
照:明白;宣:宣扬;公开说明。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张夫人吩咐尽管照旧开轮,大家也都心照不宣了。
”示例:听他这样说,有几个人心照不宣地彼此对望了一眼。
二、心领神会拼音:xīn lǐng shén huì释义: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
领:领会;会:理解。
出处:唐 田颖《游雁荡山记》:“与之辩论心性切实之学,彼已心领神会。
”白话释义:和他辩论心性切实的学问,他已经心领神会。
三、装疯卖傻拼音:zhuāng fēng mài shǎ释义:故意装得疯疯癫癫;傻里傻气。
卖:卖弄。
出处:程道一《庚子事变演义》:“打算装疯卖傻,充作神仙附体,杀此一龙,自己便可即位。
” 示例:这个破坏分子纵火被当场抓住,竟还装疯卖傻,想蒙蔽群众。
四、装聋作哑拼音:zhuāng lóng zuò yǎ释义:假装耳聋口哑。
形容故意不理睬;装做不知或不懂;或故意置身事外。
出处:元 马致远《青衫泪》第四折:“可怎生装聋作哑
”示例:可怎么能故意装做不知
五、明知故问拼音:míng zhī gù wèn释义: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却还要故意问别人。
出处: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见他这番光景,明知故问道:‘先生为着何事伤心呢
” 白话释义:看到他的这番情景,明知故问说:“先生是在为什么事伤心呢
”
形容明明很想要假装不要,有什么成语或者谚语
弘一法师 学问类凛闲居,以体独。
卜动念,以知几。
谨威仪,以定命。
敦大伦,以凝道。
备百行,以考德。
迁善改过以作圣。
—刘忠介公六条敬畏於闲居独处之时,从中体悟慎独的功夫;预测念头初动,了知其中因缘果报之事细微的前兆;谨慎威仪举止之规范,以安定吉凶祸福之命运,趋吉避凶也;敦厚和睦大众之间的正常伦理关系,以坚固凝定伦常不变之大道;具备百德细行,以考验道德行为规范;见善则迁,知过则改,以此作为成圣成贤的功夫。
这一条出自明朝学者刘宗周的著作,说明做人就需要具备这六条。
几(jī ㄐ〡):读平声。
几微,事前徵兆,微末细小之事。
敦:修治使之厚。
考:考绩、考验,稽查之义。
考德:另有本为“考旋”,取“视履考祥,其旋元吉”之意。
(观察其行为善恶得失,考绩祸福徵祥,以期回转天命,得到洪福大吉。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功夫。
观察天地之间生长万物之气象,以开拓心胸眼界;学习古圣先贤克己复礼修身的功夫,可以成就功业道德。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茅鹿门云:“人生在世多行救济事,则彼之感我,中怀倾倒,浸入肝脾,何幸而得人心如此哉
”行善助人最为快乐,读圣贤书便是佳事。
,唯有读书高。
明朝名士茅鹿门说:人生在世,多做帮助救济他人之事,则对方感恩於我,发於肺腑,温暖入心。
能得人心到如此地步,是多麼值得庆幸啊
诸君到此何为
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
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
—广州香山书院楹联诸位君子到此为何事
岂只徒然为求学问、写写文章,擅得一种技艺之微小专长,就算是个读圣贤书的种子吗
而在我所求亦是恕道而已,不过是子孝臣忠,弟悌友信,各自尽到五伦的本分,共同成就为名教中的贤人。
士先器识而后文艺,如果没有伦理道德的基础,不知礼义廉耻,学越多越长浮华傲慢,就与学问背道而驰,不得利益。
这副对联出自广州香山书院,从中可见创办人的教学宗旨。
楹联:贴在楹柱(厅堂前的柱子)上的对联。
何谓至行
曰:“庸行”; 何谓大人
曰:“小心”。
什麼是最高的德行
就是平常生活,一言一行安分守己;什麼叫做大人
不过处处小心,一切恭敬而已。
圣贤绝无标新立异,外表生活与凡夫并无不同,所不同者,存心而已。
在世间法中觉悟,即是佛法。
庸:平常的。
曰:中不偏,庸不易。
庸行即平常生活。
存养类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涵养德行,心须宁静,言语寡少沉默,举动从容安详,行事严谨恭敬,生活简单朴实,少欲知足。
常常这样检点,自然容易止息妄念,心专意凝。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谦虚退让是保全自身的首要方法,安详镇定是办事成功的关键,包容别人的过失是与人相处的第一妙法,恬淡少欲是修养心神的关键。
刘念台云:“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明朝学问家刘宗周先生,号念台,告诫学生说:“涵养品行,完全得自於一个缓字,无论言语动作都要徐缓安详,不可急躁莽撞。
”说:动作瞻视,安定徐为;做事仓促,败悔在后;为之不谛,亡其工夫。
举止安详,就容易得定。
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无论处事待人接物,心中常常有优裕从容、游刃有余的感觉,忙而不乱,才表现出一个人的涵养功夫。
作而无作,心无挂碍,所以从容悠闲。
刘念台云:“易喜易怒、轻言轻动,只是一种浮气用事,此病根最不小。
”刘念台先生说:容易感情用事,随便讲话、妄念纷飞,都只是心浮气躁起作用,这是德行涵养不能成就的病根,不可以轻视。
多学静坐,以收摄浮气;或练习写毛笔字、诵经、念佛、参禅,皆无不可。
吕新吾云:“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工夫只在个定火。
”明朝刑部侍郎吕坤,号新吾,他说:心平气和四个字,若不是真正有涵养功夫是做不到的,下手用功只是忍辱,降伏瞋恚烦恼。
能够忍辱,而后才能得定。
陈榕门云:“定火工夫,不外以理制欲,理胜则气自平矣。
”清朝学士陈弘谋先生说:降伏瞋恚,不外乎用理智控制欲望烦恼,理智的力量强,烦恼自然平息。
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气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与人交往一团和气慈悲,就能化解不和冲突;接触外物,妖风邪气也会退避;心胸浩然开阔,一切疑虑畏惧自然消除;止息妄念,心地清净,梦寐亦会安然恬适。
沴(lì ㄌ〡ˋ):水流不畅。
乖沴:不和之气,邪气。
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躁急当矫之以和缓,刚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沉潜,溪刻当矫之以浑厚。
轻狂的,要用稳重的去矫正他,浮华的,要用平实去矫正;,要用宽宏去矫正;急躁的,要用和气舒缓来矫正;粗暴刚强,要用温和柔顺来矫正,浅露的,用深沉收敛矫正,刻薄的,用浑厚平易来矫正。
所谓对症下药,潜移默转,变化气质於不知不觉之间。
尹和靖云:“莫大之祸,皆起於须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谨。
” 南宋大儒尹和靖说:无穷的祸殃,都是起自於片刻的不能忍耐,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不能不谨慎啊
能忍人所不能忍,才能行人所不能行。
世出世间大丈夫,都以忍辱为第一精进。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在顺逆境界中才能看出心胸气度,在喜怒将发之际才表现出涵养修持。
离开境界,何谈修行
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自己的好处,要掩藏一些,涵养化育,培养德行的深厚;别人有过失,要遮掩一些,浑厚包容,开拓心胸之广大。
谦虚才能深入圣道,隐恶扬善,成就德行。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用清虚淡泊修养心神,以充实道德保养身体,用仁义慈悲抚育天下万物,用圣贤大道教养十方三世。
养字於此,有修养、涵养、养育、培养等不同意义。
一动乎欲,欲迷则昏; 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欲望一动,若不能及时克制,迷於其中就会失去理智;任由情绪发展,稍有偏差就会流於乖张邪恶。
观照、修行,都要从念头初起时用功,两个“一”字,尤须注意。
戾(lì ㄌ〡ˋ)弯曲,引申为乖张、违逆。
刘直斋云:“存心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得纯熟。
”刘直斋说:涵养心性,必须要耐得烦乱、耐得辛苦、耐得惊畏、耐得怕惧,功夫才能纯熟。
不能忍耐,则一切功德皆难以成就。
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欲望淡泊,所以心绪宁静;心有主宰,故能清虚淡泊。
不被外境物欲诱惑动摇叫做静;不因外境而生染著,据为实有,才叫清虚。
不被外界物欲所动,故能心静;不被外界物欲所实,故能心虚。
实:物欲填满心中之意。
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恭敬严守心神,心神就能安定;收敛抑制情绪意气,情绪就能平和。
心平气和,功夫在恭敬克己。
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光明磊落的节操道义,是从隐秘之所、无人之时,不敢放纵,恭慎自守培养出来的。
扭转乾坤的学问才干,由於不敢轻忽细微之处,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能得力。
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不自欺,不欺人。
气忌盛。
心忌满。
才忌露。
情绪忌讳发挥到极处,心志忌讳骄傲自满,才华忌讳浅浮外露。
这些都是涵养德行的大病。
曰: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凡事须有节制,发乎情,止乎礼。
在此基础上,才能修世出世法。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 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粗率急躁,不能忍耐反思之人,必定一事无成;顺逆境界,保持心平气和之人,则能感应各种祥瑞云集。
骈(pián ㄆ〡ㄢˊ):两马并驾。
引申为聚集。
冲繁地,顽钝人,拂逆时,纷杂事,此中最好养火。
若决烈愤激,不但无益,而事卒以偾;人卒以怨;我卒以无成;是谓至愚。
耐得过时,便有无限受用处。
处於人事繁杂的重要职位;面对顽劣迟钝之人;违背自己意愿的时候;处理纷繁复杂的事情,这些境界中最好修忍辱。
如果态度偏激坚决,不容回转,不但对事情没有帮助,终将劳而无功,人人抱怨,自己难以成就,实在是愚痴到了极处。
如果在这里边能够忍耐过去,就有无穷的利益。
此句是“意粗性躁”一句的注解,一切法得成於忍。
偾〔fèn ㄈㄣˋ〕:覆败、灭亡。
人性褊急则气盛;气盛则心粗;心粗则神昏;乖舛谬戾,可胜言哉。
一个人性情急躁、心胸狭隘,就容易情绪激动;情绪激动就用心粗疏大意,神志昏散。
於是各种谬误差错接踵而来,那里说的尽呢
褊(biǎn ㄅ〡ㄢˇ):衣服窄小,引申为心量狭窄。
舛(chuǎn ㄔㄨㄢˇ)违背、差错。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
无事澄然,有事斩然。
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自己修持要清净超脱,对待他人和蔼慈祥。
无事时候心境明净,事情来时处理果断。
事事如意时淡泊不染,不如意时泰然处之。
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被外境所转,实在是相当高的修行境界。
持躬类聪明睿智,守之以愚; 道德隆重,守之以谦。
聪明智慧不可外露,须知韬光养晦,和光同尘,大智若愚;道德高尚,地位尊崇,须知谦逊虚心,才能长久保持不失。
富贵,怨之府也;才能,身之灾也;声名,谤之媒也;欢乐,悲之渐也。
富贵是招惹怨恨的根源,才能常常带来身家的灾祸;显赫的名声是招致毁谤的媒介;欢乐过头就会转成悲哀。
老子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凡事皆当适可而止。
只是常有惧心,退一步做,见益而思损,持满而思溢,则免於祸。
立身处世,只是要常常存有畏惧之心,知道退让。
见到眼前利益,想想后来的害处;事到圆满,要想到漫溢的时候。
常常这样存心,就能免於灾祸。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人生最不幸的事情,就是偶尔失言却没有带来灾祸;偶尔计划不周,事情竟侥幸成功;偶尔恣意行事居然得到小利。
於是以后视为常事,而不加以检点。
那麼大的灾殃就从这些地方产生。
千里之堤毁於蚁穴,细微之处若不防范,往往使德行受损。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 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待人处事,能够退让,与人无争,不仅免祸,而且涵养德行,培植福报,其实是大便宜事;日常用度,皆有定数,若增加一份享受,就折损一分福报。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不知道尊重自己的人,往往自取其辱;胆大妄为、不知敬畏的人,往往会招来灾祸。
谦卑恭慎是保身立德的关键。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恶,当不得一个悔字。
即使功劳盖世,抵挡不得一个傲慢自矜,最容易招惹嫉妒,乃至灾祸,不但无益且有害;天大的罪恶,一念回心,抵挡不得一个真诚忏悔改过,再大的罪过恶业都能消除。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弟子规》说:过能改,归於无。
谚语有说:浪子回头金不换。
佛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殃咎之来,未有不始於快心者。
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凡事到顺心如意时,要知道赶快回头;话说到恣情痛快时,要知道停止。
灾殃过失无不是从志得意满而来,所以有见识的人事事如意时常怀忧虑,遇到喜事会更加警惕畏惧。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万物都忌讳所有的好处集於一身,凡事都忌讳十全十美,为人则忌讳兴盛到极点。
谚云:弓不可拉太满,须知留余地给他人立足,给自己转身。
安莫安於知足, 危莫危於多言。
心安、身安莫过於知足常乐,危险之来多由於多言妄谈。
知足常乐,言多必失。
身心不安,都是由於不知足、过分贪求;危险灾祸,都从口出。
行己恭,责躬厚,接众和,立心正,进道勇,择友以求益,改过以全身。
自身行持须恭敬为主,反躬自责要深刻恳切,接引大众要和睦慈祥,存心用意要公正无私,修身行道要勇猛精进,还须选择善友良朋以求进益,知过改过,永无止境,保全身命,成全慧命。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把握念头不胡思乱想,现於身体不可胡作妄为,口不可轻言妄谈,善护三业,就是君子主敬存诚的下手处;内心不欺骗自己,对外不欺骗他人,进而不敢欺骗天地鬼神,就是君子修养慎独的用功时。
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
存心以光明磊落、诚实笃厚最重要;外表以端正大方、老成持重最亲切;言谈以简单扼要、真诚恳切最感人。
身口意三业,心为根本,诚於中必形于外。
三者功夫乃是一体,效验也是一体,不可分割。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体察物情,推己及人,来包容原谅他人的过失;保持理智,不徇私情,来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
能够用原谅自己的心原谅他人,就能够保全朋友间的友谊;能够用责备他人的心责备自己,就能够减少过失,不至丧德。
唐荆川云:“须要刻刻检点自家病痛,盖所恶於人许多病痛处,若真知反己,则色色有之也。
”明代大儒唐顺之说:“人要时刻检点自己的毛病,原来讨厌别人的许多毛病,如果真的反省自己,就会发现其实自己样样都有。
”与其厌弃别人,不如回头检查自己。
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凡事缓和一步,就可以免除因仓促带来日后的悔恨;凡事知道退让,就可以避免与人相争带来的灾祸。
退一步海阔天空。
大著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心量要大,当效海纳百川,能够包容别人的过失;对自己做人处事的原则,立场要稳,不可随波逐流。
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一味向前进,不留余地,不知转圜,路就越走越窄;目光深远,及时回头,眼界越放越宽。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事情繁多密集时,能够将它拨的开,没有障碍,方才见到手段的高明;人事之大风大浪冲击时、急难当前时,能够立得坚定,做得了主,才是真正脚跟。
朱熹诗说: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至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当有意外事件发生时,只应该守住原则,静观其变,不适合急躁行动。
即使确实无法挽救,自己志向操守端正坚定;虽然事情无所作为,自己的存心终究可以大白於天下。
否则必定落得身败名裂,就不是应对变故的正确方法了。
处变不惊,恭敬自强。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 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步步都要抢占优先,必定会有更强的人来排挤他;事事都要争强好胜,必定会有更强的人来挫辱他。
因果报应,乃自然之理。
度量如海涵春育,持身如玉洁冰清,襟抱如光风霁月,气概如乔岳泰山。
心量广大,像海纳百川、春育万物;修行持身像白玉无瑕、冰雪清莹;胸襟开阔如同月光下的和风;举止风度宏大如同泰岳高山。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心意志向要刻苦,意味旨趣要和乐,气概度量要宽宏,言语举动要谨慎。
程伊川曰: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
但实下功夫,时习不懈,自见意味。
苦乐二字须看得清,不可错解错认。
五欲坏苦,修行真乐。
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乐。
天下书有自己没有读过的,所行事没有不可告人的。
为人一生,没有一件需要瞒人的事,这是最大的快乐。
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 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心思要细致周密,而不可琐碎(心量要开阔);操守要严肃清明,但不可过於激烈(态度须柔和)。
凡事皆有节度,须行中道。
缜(zhěn ㄓㄣˇ)细致。
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
聪明人要戒太过於明察;过於明察,人多不喜欢接近。
刚强人要戒除过於粗暴,过於刚暴,人多有畏惧之心。
难得糊涂。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与朋友交往须淡泊无求,止息毁谤唯有装聋作哑,反躬自责要严格苛刻,抵御侮辱只可以柔弱克刚强。
韬光养晦,若无若虚。
居安、虑危; 处治、思乱。
处於安宁的环境,要考虑将来的危难;处在太平的时代,须想到动乱的到来。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事事难上难,举足常虞失坠;件件想一想,浑身都是过差。
每一桩事情都有它的困难处,事情多了是难上加难。
举手投足处,常常顾虑有失误坠落之情况,不敢大意;所行之事,一桩一件细细一想,全身都是过失差错。
常存畏慎,反省检点,就是修行起点。
怒宜努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愤怒起来的时候,宜努力消除怒气,以明理融化之,或念佛转移之。
有过失要细心检点,过失在那里、那一方面,知过才能改过。
克己功夫在境界中作,诚意正心在犯过时修。
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凡事须有节制保留,留一点余地给别人,不可言尽、做尽,才能减少过失,排除障碍。
胡文定公云:“人家最不要事事足意,常有些不足处方好;才事事足意,便有不好事出来,历试历验。
”北宋学者胡安国说:“人不能要求事事称心如意,要常有些不足才好。
刚得称心满愿,就有不如意事,每次经历试验都是这样,丝毫不差。
”乐极生悲,盛极必衰,物极必反。
邵康节诗云:“好花看到半开时”,最为亲切有味。
宋朝名士邵康节的诗,“好花看到半开时”,是修身处世的最好写照,余韵无穷。
花开一半,生机无限;画有留白,悟处深远。
精细者,无苛察之心;光明者,无浅露之病。
一个人办事精明细致,而不存心苛刻察寻;心地光明,而没有浮浅暴露的毛病。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足恭伪态,礼之贼也;苛察歧疑,智之贼也。
见识不足决断就会思虑过多,威望不足摄众就会容易发怒;信用不足服人,才会喋喋不休。
态度虚伪,过分谄媚,是礼教的危害者;苛刻调查,多疑猜忌是智慧的危害者。
凡夫与圣贤,就在这些取舍节制之间分辨。
敦品类敦诗书、尚气节、慎取与、谨威仪,此惜名也。
竞标榜、邀权贵、务矫激、习模棱,此市名也。
学习诗书勤勉笃实,崇尚志节情操,慎重於财物的取与,言谈举动威仪恭谨,这是爱惜名誉;竞相自我标榜,迎合谄媚权贵,行事专取怪异偏激,表现与众不同,惯於模棱两可,摇摆不定,这就是求取名声,沽名钓誉。
惜名者,静而休;市名者,躁而拙。
爱惜名誉的人,宁静而无所求;沽名钓誉的人,浮躁而拙於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