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美术室励志语录

松门镇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

1、作画贵在似似之间似则欺世,似则媚俗。

——齐白2、最接近雕刻画最完美。

——朗费罗3、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以取其势,近看以取其质。

宏观取大势,微观取实质 ——郭熙4、照搬自然景色是绝对画不出传世之作的。

——乔·雷诺兹5、美术是揭示真理的谎言。

——毕加索6、美术所以能产生科学,全从“真美合一”的观念产生出来。

他们觉得真即是美,又觉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从求真入手。

——梁启超7、美术一旦脱离了真实,即使不灭亡,也会变得荒诞。

—— 托·卡莱尔8、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

——明·徐谓9、神与心会,心与气合,行乎不得不行,止乎不得不止,绝无求工求意之意,而工处奇处蜚然与笔墨之外。

——王原祁10、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罗丹11、谁想献身绘画,谁首先就得通晓语言。

——马蒂斯12、说起一生对于美术的爱,其实仍然萌芽在小学。

—— 三毛13、天地以生气成之,画以笔墨取之。

——石涛14、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张躁15、我欠你的绘画真理,我将在画中告诉你。

——塞尚16、屋中有画,等于悬挂了一个思想。

——雷诺兹17、许多艺术家的失败,仅仅是他们只接受一种画法,而指责其他所有的画法。

必须研究一切画法,而且要不偏不倚地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因为你将不会跟着某一个艺术家跑。

——博巴18、艺术是一种使我们达到真实的假想。

——毕加索19、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唐·张彦远20、在油画的后面,跳动着画家的脉膊,在塑像之中,呼吸着雕刻家的灵魂。

——里尔夫21、战斗场面和绘画,都要在远处观看。

——英国22、科学家不创造任何东西,而是揭示自然界中现成的隐藏着的真实,艺术家创造真实的类似物。

——冈察洛夫23、绘画有两种:一种为物质的,一为精神的。

——康定斯基24、画素描是从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开始,而以看见的东西结束。

——博巴25、读书不多,画则不能进于雅;观理不清,则画不能规于正。

——苏轼26、笔墨亦由人品为高下。

——清·方薰27、笨拙的艺术家永远载别人的眼镜。

——罗丹28、画素描是从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开始,而以看见的东西结束。

—— 博巴29、天地以生气成之,画以笔墨取之。

——石涛30、艺术家用脑,而不是用手去画。

——米开朗基罗

史上最牛的16字励志口号

:明德,矢志报国,磨砺青升华自我。

2;军纪如铁,意志如钢,勇挑,力创一3;志存高远、学业精深、体魄强健,个个如此.4;认真学习 ,刻苦训练, 文武兼备 ,百炼成钢.5:服从命令 ,听从指挥, 团结互助 争创佳绩. 6: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刻苦训练,为校争光7;吃苦耐劳,磨练意志,弘扬军威,保家卫国 8:认真学习 ,刻苦锻炼, 文武兼备 ,百炼成钢. 9:精英班班,勇争第一,团结互助,重志诚橙 10猛龙十一,新闻骄子,青春无悔,强身立志11尖刀七连,勇往直前,冲锋险阵,用我必胜 12精英九连,豪情满天:重志诚橙,勇往直前 13军中骄子,校园精英,神勇5连,谁与争锋 14风云十五 军中骄子 校园精英 谁与争风 15军鹰十连,翱翔九天,搏风抗雨,共创辉煌 16看我十七,文武双全,经邦济世,一往无前 17飞豹17,律韵风流,气有浩然,奋勇向前 18硬骨六连,势必争先,英勇顽强,一往无前

19铁血八连 精诚团结 众志成城 奋勇向前 20精英十四,威武之师,艰苦训练,奋勇争先 21巾帼三连,绿装红颜,骄阳无惧,奋勇向前 22烽火十三,冲锋在先,追求卓越,勇夺人前 23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团结互助,争创佳绩. 里面有你心意的吗?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中国名人

孔子字仲尼,由“仲”字可知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但是如果把姐妹也合起来排序,就以孟、仲、叔、季为序了,在兄弟姐妹中,居长的(大哥或大姐)为“孟”。

所以孔子在家排行老二,字仲尼,但他哥哥的字是“孟皮”,而不是“伯皮”)。

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

由于身处乱世,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

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

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

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

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

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虽说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

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认为他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作《春秋》。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编辑本段政治生涯孔子幼年时极为聪明好学,二十岁的时候,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

同时,鲜为人知的是孔子继承了父亲叔梁纥的英勇,身高九尺六寸,按西汉尺23.1厘米计算,是221.76厘米。

臂力过人,远非后世某些人认为的文弱书生的形象。

并且,孔子酒量超凡,据说从来没有喝醉过。

但孔子从不以武勇和酒量为豪。

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经常思考治理国家的诸多问题,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

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

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止。

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吾老矣,弗能用也。

”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

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9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 51岁了。

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

鲁定公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后代,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

后来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

鲁定公13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孙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6岁。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 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

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

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

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

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

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

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卒。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编同孔子的仁说和礼说相联系,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

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

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仿佛是为“儒学是当今社会的济世良药”提供实例,20世纪中后期,受儒家文化圈影响的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一跃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

这些国家的成功引发了学者的普遍关注,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儒家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为此,在小组讨论中,新加坡在20世纪80到90年代进行的儒学实践成为一个重要话题,特别是儒学在抗拒西方个人主义,强调社会意识、勤劳、容忍、节俭等方面可以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新途径受到肯定。

当代最著名的儒学学者之一杜维明曾经指出,跟韩国、新加坡乃至中国台湾相比,中国大陆在保持儒学传统方面还存在着差距。

相当多学者认为,随着中国大众对传统文化的渴求,儒学在中国的普及以及在全世界的传播应该成为当下儒学研究的重要话题。

山东大学王钧林认为,如果儒学仅仅停留在儒者的小圈子里,它通常被视为一种思想、学说,很难说它是一种文化。

儒学只有走出儒者的小圈子,来到社会,深入到大众之间,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东西,推行礼教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倡导仁义改变社会风气,才会从儒学那里孕育出儒家文化。

澳门学者也提出,应该在中小学提倡每天读“一分钟孔子”。

9月28日,与会代表们前往曲阜孔庙参加了祭孔大典,因此,一些代表对全球各地的祭孔仪式展开了讨论。

孔子研究院的孔祥林指出,孔庙遍布于中国、韩国、越南、日本等,中国古代从国家到各级地方政府也都设有文庙,文庙有重要的三重社会公用:崇德、报本、教化。

政府通过孔庙教育臣民学习儒家思想,推崇德义,砥砺伦常,加强道德修养。

这类文化设施对于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今天的社会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和保护。

浙江工商大学的赵荣光教授通过考察比较中国曲阜、台北和韩国成均馆孔庙释奠礼,认为孔庙释奠礼应当按博物馆原则再现历史原貌,加强相关制度、礼仪、乐舞、服饰、器物、祭品等一系列具体事宜。

据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市东南)。

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叔梁纥的正妻)所容,孔母颜徵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

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徵在卒,他服了三年丧。

孔子十九岁时娶宋国人丌官氏为妻,一年后丌官氏生子,鲁昭公曾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故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孔子夫人丌官氏去世。

据《孔子家语》和《史记》记载,孔子青年时代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库的小官)、“乘田”(管理牧场的小官),事无大小,均能做到近乎完美。

由于孔子超凡的能力和学识,很快得到不断提拔。

到孔子五十一岁的时候,被任命为中都宰(相当于现在的市长,今济宁市汶上县一带),政绩非常显著;一年后升任司空(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长),后又升任大司寇(相当于今天的公安局部局部长兼检查部长兼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五十六岁时,又升任代理宰相,兼管外交事务(由于孔子升迁过快,不符合当时官员晋升标准,因此为代理宰相)。

孔子执政时,立即将扰乱政事的奸佞大臣少正卯杀掉,以严肃法纪,因而名动一时,由此可看出孔子不是后世某些人认为的迂腐不堪的学究,而是敢作敢为但不暴虎冯河的伟丈夫。

孔子执政仅三个月,就使鲁国内政外交等各个方面就均大有起色,国家实力大增,百姓安居乐业,各守礼法,社会秩序非常好(史书上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奸佞之人和刁民纷纷出逃;同时,孔子还通过外交手段,逼迫齐国将在战争中侵略鲁国的大片领地还给了鲁国。

鲁定公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 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孙子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

孔子的政治理想在当时无法得到实施,但孔子之伟大在于“知其不可行而行之”,他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寄托于后世。

孔子因而在回到鲁国之后停止了直接的政治活动,一面继续整理文化典籍,修订六经;一面广收弟子,大规模的开展文化教育事业,相传教授弟子3000余人,其中精通六艺的弟子有72人。

晚年,孔子的最得意弟子颜回不幸早逝,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儿子孔鲤亦早逝,孔子在“道不行”和这一连串的打击之下,笔者猜测孔子的身体健康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孔子于公元前479年农历二月十一日73岁时(72周岁)与世长辞。

孔子家谱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为人伉直鲁莽,好勇力,事亲至孝。

除学诗、礼外,还为孔子赶车,做侍卫,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深得器重。

孔子称赞说:“子路好勇,闻过则喜。

”初仕鲁,后事卫。

孔子任鲁国司寇时,他任季孙氏的宰,后任大夫孔俚的宰。

卫庄公元年(前480年),孔俚的母亲伯姬与人谋立蒯聩(伯姬之弟)为君,胁迫孔俚弑卫出公,出公闻讯而逃。

子路在外闻讯后,即进城去见蒯聩。

蒯聩命石乞挥戈击落子路冠缨,子路目毗尽裂,严厉喝斥道:“君子死,而冠不免。

”毅然系好帽缨,从容就义。

端木赐,前520~前456,字子贡,姓端木,名赐,卫国人(今河南浚县人),曾任鲁、卫两国之相,是孔门七十二贤中最有作为者,且列言语科之优异者。

子贡是春秋时期了不起的外交家和商人,被后世奉为“儒商鼻祖”。

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

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

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

为孔子弟子中首富。

司马迁作《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对子贡这个人物所费笔墨最多,其传记就篇幅而言在孔门众弟子中是最长的。

这个现象说明,在司马迁眼中,子贡是个极不寻常的人物。

我们循着司马迁的这个思路,再细细阅读《论语》等书,便可看出子贡这个人物非同寻常。

他的影响之大、作用之巨,是孔门弟子中无人所能企及的:他学绩优异,文化修养丰厚,政治、外交才能卓越,理财经商能力高超。

《史记 孔子世家》: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今1.9米以上,具体是196.8cm),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编辑本段传世名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不学礼,无以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编辑本段孔子饮食孔子对饮食问题非常重视。

他的饮食观完整而自成系统,涉及到饮食原则、饮食礼仪、烹饪技术等方面,并为我国的古代饮食理论拓展了思维空间。

下面是孔子对于饮食的经典论述: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殪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

色恶不食,臭恶不食。

失饪不食,不时不食。

割不正,不食。

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编辑本段孔子学院英国爱丁堡大学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是在借鉴国外有关机构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

它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概念,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

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截至2022年12月份,全球已有87个国家建立了583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目标2022年达到1000所。

编辑本段个人影响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西周社会以血缘氏族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崩溃瓦解,而基于文化认同的“诸夏”民族共同体正在形成。

这是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最初发生的年代,古典成为时尚,一些人开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秩序等方面的问题,原先由贵族所垄断的文化教育也正逐渐流入民间。

孔子正是这时代精神的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遂开战国诸子百家之先河。

《论语》是了解其思想的主要著作。

编辑本段同名图书书 名:孔子 作 者:姬仲鸣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8 ISBN:9787810561167 开本:16 全册定价: 498.00 元 内容简介 《孔子》是集孔子的生平、思想学说,学说传续,文集及其学说影响和具体运用为一体,全面、立体、系统地反映孔子的一套大型图书。

《孔子》共分六大部分: 第一部分:“东方的太阳——孔子全传”,系统介绍了孔子生平。

把孔子生平从诞生到辞世按时间顺序分成若干小故事的形式串连而成。

第二部分:“思想的长城——孔子学说”,系统地归纳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教育和经济思想。

第三部分:“与伟人散步——孔学启示录”,从古语精华中获取社会人生的启示:为政治斗争提供制胜谋略,为生产经营提供取胜秘诀,为社会交往提供最佳方法……。

第四部分:“智慧的薪传——儒学继承”,详细地叙述了从春秋末年至今儒家学说二千五百年来的继承、发展与演变。

第五部分:“东方的经典——孔学全集”,收集了“五经”和“四书”。

第六部分:“理想的管理——现代儒家管理思想与应用”,具体地把儒家思想应用于现代管理。

把儒家思想与现代管理相结合。

儒家崇“礼”,提倡“忠”与“信”。

编辑本段同名动画片出品人 梁国典 刘长允 赵先德 总导演 赵先德 总编剧 曹小卉 编剧 李冯 叶兆吉 执行总编剧 李冯 执行总导演 李航 配音导演 刘纯燕 剪辑 傅国航 音乐总监 王廉运 李亚威 学术顾问 傅佩荣 王钧林 刘慧 文学顾问 张炜 艺术总监 戴敦邦 总编审 梁国典 总监制 刘长允 总策划 李群 总顾问 季羡林 韩喜凯 范曾 出品机构 中国孔子基金会 山东广播电视总台 崇德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凤凰星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联合制作 好丽友食品有限公司 首播时间 2022年9月央视一套《动画城》 基本信息 动画片《孔子》讲述的是孔子从一个贫民少年成长为万世师表的励志故事,分别刻画了孔子的少年、青年、中老年三个人生阶段。

百集动画片《孔子》投资近5000万元,起用了强大的幕后创作团队。

国学大师季羡林生前曾担任动画片的总顾问并亲自题写片名。

剧本前半部分主要由张艺谋御用“金牌编剧”李冯负责,后半部分由著名作家叶兆言执笔,最后再由山东省作协主席张炜统筹全稿,并填写了动画片的主题曲《我是你的芬芳》和《永远的怀念》。

央视主持人刘纯燕担任了动画片的配音导演,还在片中为孔子的“红颜知己”兰花配音。

孔子后人、著名音乐家孔祥东为动画片谱曲,国画家范曾在动画片的人物设计方面也给予了许多指导。

动画片《孔子》的美术制作团队也相当强大,赵先德说剧组特意请人物绘画大师戴敦邦先生担任设计顾问,同时集合了一批资深动漫设计师。

归根结底,这种强大的号召力来自于国学文化传承千年不衰的魅力,热播动画片与如火如荼的爱心活动的配合,让小观众们切身地体会到了“仁”的精神并不只是被奉为经典的古训,更是可以在生活中身体力行的准则。

针对少年儿童进行的国学教育也可以从动画片《孔子》的巨大效应中汲取营养,使国学知识更有效地向少年传达。

周润发——孔子编辑本段同名电影·片名:孔子 ·类型:剧情 ·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普通话 ·导演:胡玫 ·主演: 周润发——孔子 陈建斌——季恒子 周迅——南子 姚橹——鲁定公 马精武——齐景公 毕彦君——卫灵公 王绘春——齐大夫黎鉏 许还山——老子 陆毅——季孙肥 任泉——颜回 《孔子》海报王斑——孟孙何忌 张凯丽——亓官氏 乔振宇——孔鲤 李桓——卫国太子蒯溃 李欣汝——霓裳 谭浩林——小孩 ·上映时间:2022年1月22日 ·时长:2小时 ·出品人:韩三平 刘荣 岑建勋 ·监制:崔宝珠 ·编剧:陈汗 江奇涛 何燕江 ·摄影指导:鲍德熹 ·造型设计:奚仲文 ·作曲:苏聪 主题曲:幽兰操(王菲演唱) 片尾曲:幽兰操 演唱者:王菲 ·出品方: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大地时代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 大地娱乐有限公司 剧情简介: 公元前六世纪,屹立数百年的周室王朝已朝不保夕,各诸侯国割据一方,为了达到称霸的目的而相互征战。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气势磅礴的时代,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中,有战争、有英雄,有思想、有著作,中国史称为“春秋”时代。

孔子名丘,字仲尼。

他出身于当时一个小诸侯国——鲁国的没落贵族家庭,为社会的混乱情形而忧心忡忡,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

然而就像历史上的其他圣贤早年的经历一样,彼时孔子的时代还未到来。

虽曾仕官于鲁国,并以其勇敢和智慧带给鲁国以尊严和强大的希望,但最终政治理念破灭于现实之前。

随后孔子为了理想率领众弟子奔走在列国之间长达十四年之久,传播其思想,想与整个时代抗争,只可惜霸道如此世间,不容其主张。

他曾数度被乱军围困而身陷绝境,也曾被卷入政治阴谋的旋涡,甚至曾被世人误解……于晚年返乡祖国——鲁国,他归而不隐,不懈于教育弟子众人及进行文献整理工作。

孔子在失意中逝世,一腔报国热血空付东流。

但是,礼崩乐坏终促成万世师表

殁后,其言行及思想终为后世所认同推崇,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根源,尊谥“大成至圣先师”。

影片花絮 ·预告片中,孔圣人以手杖轻松化解蛮夷刺来的剑,被形容为孔圣人也会功夫了。

但在正式片中,这一段孔子的武戏却被剪掉了。

·《孔子》国际终极版30秒预告片由影片的摄影指导鲍德熹亲自剪辑。

·由林潮祥、毛怀清领衔的造型设计团队,前后共打造了3500种古朴华丽的道具,创造了中国影史道具制作的纪录。

小到兵器上的纹饰、盔甲上的字符,大到馆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全套编钟进行完整的 《孔子》海报复制。

·导演胡玫透露,周润发跟她谈到孔子时曾落泪,说他也很孤独,他是在演自己。

编辑本段文化遗产孔庙介绍

中职学校图书馆的书籍如何分类

1972年 12月1日出生于湖南浏阳1997年 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本科毕业2003年 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同年留校任教于壁画系第三工作室

台湾最著名的佛教寺庙 或最大的佛教寺庙

台湾的四大丛林台湾的宗教信仰是十分普遍的,也是多元的,佛教、道教、伊斯兰教以及基督教、天主教等,都有广泛的信徒。

据说,信众最多的是道教,也就是信奉保佑出海平安的天后妈祖,这对于身居海岛、世代与海相接的台湾人来说,当然是很好理解的。

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等西方宗教的信徒,近年来似乎有增多的趋势,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在金碧辉煌的佛寺和妈祖庙之间,不时也能看到高悬十字的尖顶教堂。

而台湾的佛教,不仅信众少于道教,历史也不及道教悠久。

当然,实际上很多人既信仰道教,同时也信仰佛教。

随着台湾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众多高僧的弘法,几十年来台湾的佛教有了长足的发展,最有代表性的是“四大丛林”,即:证严上人的慈济功德会;星云大师的佛光山;圣严法师的法鼓山;惟觉老和尚的中台禅寺。

这四大丛林,几乎都有庞大的僧侣组织和百万信徒、广袤的庙宇和巨额的资产,还兴办了学校、医院,并拥有自己的报纸、网站、电视台等,在岛内和两岸三地乃至国际上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四大丛林,就其在台湾的地域分布而言,恰好南、北、中、东各一。

法鼓山在台北县,位于台湾北部;中台禅寺在台中的南投县,即台湾中部;佛光山在高雄县,号称“台南佛都”;慈济在花莲县,居台湾东部。

当然,每大丛林在台湾各地乃至海外还有各自的分支机构。

就其承继祖庭与弘法方式而言,四大丛林既各有所宗、各具特色,又有一个明显的共性,就是弘扬“人间佛教”,也就是推动佛教面向人间,服务社会。

一证严上人是一位瘦弱而坚强的女性,也是四大丛林中唯一一位比丘尼佛教领袖。

她出生于台中一个富裕家庭,因父母多病,自幼出入寺庙,为父母消灾祈福。

25岁自行剃度出家,后皈依印顺长老为师,秉持师命“为佛教、为众生”,于1966年在花莲县创办“慈济功德会”。

从最初竹筒里省下的五毛钱到今天募集的上百亿善款,从最初只有30多个信徒到现在的400万会员,从最初花莲起步到如今在全球60多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证严上人和慈济人创造了不可思议的人间奇迹。

他们奉行“慈悲为怀、济世救人”的宗旨,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慈济人的身影。

慈济的慈善志业,涉及到赈灾、环保、骨髓捐赠、干细胞移植等多个方面,他们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如非洲、阿富汗、科索沃,当然也包括中国大陆,特别是在2003年SARS(非典)、2022年汶川地震期间。

在台湾,我们随时随处都可以看到慈济义工在为各种善事忙碌,他们中有老板、富商、官员、明星、妇女、学生,不同国籍、种族、宗教信仰的人,纷纷投身于慈济事业中。

据说,台湾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或多或少参加过慈济教育、文化、医疗、慈善的事业和活动。

因此,慈济以其非凡的慈善业绩,于2003年以“台湾佛教慈善基金会”的名义正式成为联合国非政府组织,证严上人也被誉为“东方特蕾莎”,多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有人则干脆称之为“人间观世音菩萨”。

二法鼓山的圣严法师,已于2022年2月圆寂。

马英九等台湾政要亲往吊唁,马英九作为法师的弟子,还亲手安放了师父的舍利函下葬。

大陆国台办主任王毅、宗教局局长叶小文和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长老均发去唁电,足见圣严法师在台湾佛教界的地位。

圣严法师是江苏南通人,14岁在家乡狼山广教寺出家,后从军到了台湾,曾任国民党军情人员。

1960年退役后再入佛门,并到日本求学获得博士学位。

圣严法师学成后,回到台湾师承农禅寺东初老人,1977年老人圆寂后接掌佛门事务,1989年在台北县金山乡购地创建法鼓山。

圣严法师是台湾少有的“博士”僧、学问僧,对佛学有极为精深的研究,是一位大学者、作家、教育家。

他一生用中、日、英三种文字写下了百余种著作,如《正信的佛教》、《戒律学纲要》、《禅修指引》、《放下的幸福》、《智慧人生书》、《美好的晚年》等都是台湾长盛不衰的畅销书。

圣严法师提出“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主张以大学院、大普化、大关怀三大教育推动全面教育,相继创办“中华佛学研究所”、法鼓佛教学院、僧伽大学、法鼓大学等院校,又担任台湾多所大学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他发起“心灵环保”、“心五四运动”、“心六伦”等社会运动,影响相当广泛。

因而,他被誉为“全体台湾人的精神支柱”。

三以上两大丛林,可惜在台期间我无缘拜访其大本营,而佛光山与中台禅寺则有幸结缘,更有切身的感受。

先说说中台禅寺。

中台禅寺位于台中南投县埔里镇,与日月潭邻近,仅20分钟的车程。

也许因为这一关系,中台禅寺成了来台必去的旅游景点。

也许与日月潭没有多大关系,完全是其自身的特色和魅力所在,吸引了广大游客。

我们从台中市出发,大约一小时的车程,便来到了中台禅寺。

远远地望去,禅寺如一座巍峨的高山,建筑极为雄伟壮丽,为台湾著名设计师李祖原居士,也就是台北101大厦的设计者设计。

他设计之前遍访世界各大寺庙和教堂,以吸取所长和激发灵感。

惟觉老和尚亲自主持,历时10年,耗资40亿台币,于2001年9月1日禅寺正式落成开光启用。

中台禅寺建成后却褒贬不一,赞扬者认为其突破了一般寺庙的格局,是一种大胆的创新;反对者则以为不中不西,不伦不类。

但不管怎样,其建筑规模之宏大,气势之弘阔,用料之考究,设备之先进,都令人叹为观止,无怪乎人们要冠以“五星级”寺庙的雅号。

这里没有一般寺庙的山门,我们在寺前下车,顺一坡道拾级而上,颇似西藏布达拉宫。

进门后受到寺方接待,副住持见尊法师在会客室与我们交谈、品茗,安排一比丘尼陪同参观。

在一层大殿,我们看到高大无比的四大天王,感觉比古埃及神庙的神像还要壮观。

二层是大雄宝殿,供奉着释迦牟尼佛,据说是由印度的红花岗岩雕琢而成。

从二层我们直接乘电梯到达16层,由上而下参观。

无论是佛殿还是禅堂,都清雅敞亮,美轮美奂,没有普通寺庙那种香烟缭绕、嘈杂拥塞的感觉。

整个寺庙不设香案,不点香火,佛像前敬献的是鲜花睡莲,完全符合当下提倡的低碳环保理念,我以为这样的礼佛方式实在值得推广。

参观禅寺一个多小时,接着再去参观禅寺的博物馆。

当时正逢浙江省博物馆有关阿育王塔(即雷峰塔)的专题文物展在此借展,这是难得一见的。

我们先参观了这个专题展,再看禅寺常设展。

中台禅寺自身收藏的文物,大都与佛事相关,按照材质的不同(如铜、铁、木、石、纸、帛等)分类展示,颇多珍品。

博物馆的馆长是一位比丘尼,有博士学位,亲自为我们讲解。

就其设施和展示手段而言,即使与普通公共博物馆相比也毫不逊色,堪称一流。

参观结束后,回想见尊法师在接待我们时提到惟觉老和尚提出的佛教“五化”,即科学化、艺术化、生活化、教育化、学术化,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佛教如何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到了中台禅寺一定能得到某些真谛。

这的确是一座与时俱进的丛林(自注:“与时俱进”是陪同的比丘尼一路讲得最多的一句话),佛教现代化在这里可以说达到了极致,留下了时代的印迹,即此一端其功亦伟矣。

惟觉老和尚是四川营山人,多年来一直坚定地维护祖国统一,推动两岸宗教文化交流。

早年提出“三通”论:“两岸未通,宗教先通;宗教未通,佛教先通;佛教未通,中台先通。

”前些年岛内“台独”分子搞所谓“公投”,惟觉老和尚坚决反对这种分裂国家的行径,呼吁“绝对不领公投票”。

近年来,选送了多位中台禅寺的年轻法师到四川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今年他不顾80多岁的高龄,还专程来大陆参观了上海世博会。

四最后说说佛光山。

佛光山位于高雄县与屏东县的界河高屏溪北岸,原本是一座荒山,星云大师于1967年购得此地,率领众徒披荆斩棘,苦心经营几十年,现已成为绿树成荫、殿宇相接、气象万千的佛教圣地。

星云大师是佛光山的开山宗主,在台湾宗教界享有崇高地位。

不仅如此,他把佛教事业发展到全世界,是一位极有国际声望的高僧大德。

但通过几次接触和交谈,感到大师其实是一位平易近人的长者、谈吐幽默的智者。

与星云大师结缘,要感谢我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田青先生。

他早年通过赵朴老拜会了星云大师,后来又在大师创办的佛光大学任教,因而与大师十分熟悉。

我们第一次与星云大师见面是在台中别院(佛光山在台湾各大城市都设有这样的分支机构),大师一连讲了几个机智幽默、寓意深刻的笑话,令人捧腹。

随后不久,我和田青应邀参加在台北别院举办的星云大师“一笔字书法展”开幕式,与大师交谈,得知大师与家父同年(1927年生人),更有了亲近之感。

大约半年后,我与田青竭力推动,星云大师“一笔字书法展”于今年5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大师亲临现场讲话,并到我们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了演讲,受到热烈欢迎。

在京期间,我陪同大师,对大师有了更多的了解。

星云大师是江苏江都人,12岁在南京栖霞山出家,后入栖霞律学院修学佛法。

1949年春组织僧侣救护队来台湾,早年主要在宜兰弘道,历尽艰辛。

创建佛光山后,以弘扬“人间佛教”为宗风,树立“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宗旨,致力推动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事业。

先后在世界各地创建200余所道场,如西来、南天、南华等寺,分别为北美、澳洲、非洲第一大佛寺。

创办9所美术馆、26所图书馆、12所书局、50余所中华学校、16所佛教丛林学院,暨智光、普门、均头等完全中、小学,美国西来、台湾佛光、南华及澳洲南天等大学,实现了自己“佛光普照五大洲”的宏愿,开创了前无古人的佛教大业。

大师著作等身,著有《释迦牟尼佛传》、《星云大师讲演集》、《佛教丛书》、《佛光教科书》、《往事百语》、《佛光祈愿文》、《迷悟之间》、《当代人心思潮》、《人间佛教系列》、《人间佛教语录》等,并翻译成英、日、德、法、西、韩、泰、葡等十余种语言,流通世界各地。

据大师告诉我,他青年时代从事过文学创作,写过小说、剧本,主编过杂志,因此大师的著作,无论是宣扬佛法还是劝导善行的书籍,都明白晓畅,引人入胜。

这是我拜读了大师相赠的几部著作之后的一点感受。

星云大师早在58岁的时候,就极为明智地退出了佛光山住持事务。

但是,在大师制定的一套科学而严密的制度下,佛光山的事业依然蓬勃发展。

在佛光山,佛光缘美术馆总馆长如常法师陪同我们参观了禅堂、寮房、书店、大佛城、大雄宝殿、大悲殿、大智殿、美术馆、宗史馆……无处不感受到大师的精神和魅力。

最后,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佛陀纪念馆,这是一片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繁忙的建筑工地,预示着佛光山更加美好的前景。

(作者王能宪为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美术室励志语录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