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火塘文化烧的火长期以来会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对于山区来说,1是野兽,2是潮湿。
火塘长期烧,我觉得好永远比坏多。
当然了 现在的话来说这样长期烧的 越来越少了
侗族的火塘对他们有什么意义
火塘在侗族的传统建筑中具有重要地位和 意义。
侗族传统干民居 以火塘作为家庭成 员活动的公共 空 间, 在精神功能和 空间上均成为家庭 中心而处于统领地位 。
通过对侗族火塘 的研 究, 可将其空间与精神上的双重功能火的四种基本功能为煮食 、暖 、明和 熏臭 , 侗族火塘除了以上四种基本功能外 , 还兼有休 息 、 娱乐甚至文化承传的功能 。
迷人的火塘的资料
(二)、侗族音乐和风情文化1、初次聆听歌曲《迷人的火塘》师:一首《爱我中华》拉开了我们今天这节音乐课的序幕。
同学们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且每个民族都有它不同的文化和生活。
单从音乐方面去欣赏,我们就可以发现每个民族都有其不同的音乐风格,有很多少数民族的民歌受到世人的关注和喜爱,经常被我们传唱。
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歌曲呢? 谁能来给大家唱一唱。
生:演唱不同的少数民族歌曲。
师:看来同学们会唱的还真不少。
那么今天,我也带来了一首少数民族的歌曲,是哪个民族呢?你们猜猜看,答案就在这首歌里面。
(师播放音乐范唱,生边听边思考师提出的问题。
)师:答案找到了吗?是哪个民族?生:侗族。
2、侗族风情文化介绍师:这回同学们应该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让大家在课前搜集有关侗族方面的知识了吧。
你们准备的怎么样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到侗族的村寨去走一走,看一看。
师:哪位小导游愿意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收集到的资料呢?生:回答收集到的有关侗族的资料。
①侗族概况 ②侗族服饰 ③侗族建筑④侗族民居 ⑤侗族乐器 ⑥侗族大歌(生在叙述的同时,教师适当做以补充,重要的地方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配有《迷人塘》作为背景音乐)【设计意图:学生在欣赏侗族风景片中加入本课的歌曲伴奏作为背景音乐,使学生在了解侗族的生活以及侗族的风土人情的过程中就不知不觉的对本课的歌曲旋律有了一次认识。
同时课件的演示,可以加深学生对侗族的印象。
】3、出示歌名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让我对这个民族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感觉呀就快成为了他们其中的一员。
可是,侗族人民个个能歌善唱,所以我们光说不行,还得怎样啊?(会唱)对了,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非常好听的侗族民歌:《迷人的火塘》。
师:你们知道什么是火塘吗?生:说一说自己对火塘的理解。
师:侗家人有个习惯,就是在忙碌了一天后全寨子的人都会聚集在火塘的四周,在那里举行篝火晚会,那载歌载舞的场面,让人别提有多开心了。
同学们想不想去参加这场篝火晚会呀?别急,为了表示我们的诚意,我们得闯过三道关才能有资格加入。
你们对自己有信心吗?(三)、学习歌曲1、节奏训练(1)完成第一声部的节奏师:我们先来挑战第一关。
老师这有四条不同的节奏,请同学们先观察一遍。
我来拍击其中的一条节奏,请同学们听一听我拍击的是哪一条,并且能够把它模仿出来。
听明白了?我们看看谁的耳朵最灵。
(教师按不同的顺序分别把四句节奏拍击出来,播放节奏器。
)生:认真聆听,猜出来后再模仿拍击节奏。
师:下面我们把这四条节奏组合在一起,完整地拍击一遍。
(播放节奏器,师生共同完成第一声部的节奏。
)(2)完成第二声部的节奏师:这回老师把第1条节奏做一个小小的改动,你们听一听在哪个地方出现了变化,看看谁的耳朵最灵。
生:找出不同之处:前面的两拍休止和后十六分节奏。
师:下面老师把第2条节奏也稍稍改动一下,请你们再来听一听。
生:后十分节奏。
师:好,我们把改动后的这两句节奏连同第3条、第4条节奏完整地练习一遍。
(播放节奏器,师生共同完成第二声部的节奏。
)(3)完成二声部的节奏师:我突然之间产生了一个想法,我把这几句节奏组合到一起。
看,由原来的一个声部的节奏变成了两个声部的节奏,不知同学们敢不敢挑战一下呢?(把事先准备好的条幅帖到上面,组成二声部节奏练习。
)师:这回我们就得分成两组了,一组拍击上面的节奏,一组同时拍击下面的节奏,听懂了吗?这一关我们能不能成功闯过,就在此一举了。
各组准备好。
生:分成两组,合作完成二声部的节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听一听,练一连、读一读的过程中熟悉各组节奏,二声部节奏练习的学习,可以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2、视唱曲谱(1)师:接下来,我们要挑战的是第二关:视唱。
(出示谱例)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条视唱曲的节奏和我们刚才练习的节奏有什么关系。
生:节奏相同。
(2)师:这回就要靠你们自己完成了。
还是按照刚才的分工,一组完成高音声部,一组完成低音声部。
如果有唱不准的地方,我们还可以借助我们的小乐器进行较正。
小组长组织好本组同学进行学习。
我们比一比,哪一组学的最快,唱的最好。
生:分组合作完成二声部的视唱。
唱不准的音可以用乐器较正。
(3)师:现在我们请各组分别汇报展示一下你们的学习效果。
为了唱的更准确,每组可以选派3到4名同学用小乐器进行伴奏,其他同学唱谱。
(播放电子琴伴奏1、2)生:分组汇报。
乐器吹得好的同学进行伴奏。
(4)师:现在我们要集中注意力,两个小组要同时进行完成这条二声部的视唱练习。
注意,两个声部的音量要均衡。
希望我们这次挑战成功。
生:完成二声部视唱练习。
3、填唱歌词师:现在我们还剩下最后一关:填唱歌词。
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还是各自唱各自的声部。
(1)填唱高音声部的歌词师:我们先来进行高音声部。
我来唱歌曲的前半部分,你们完成后半部分的歌词填唱。
(播放电子琴伴奏4)(2)填唱低音声部的歌词师:我们说低音声部不太好把握,所以我么更要集中注意力,千万不要受高音声部的影响。
还是我唱歌曲的前半部分,你们唱后半部分的歌词。
准备好,注意后半部分又两拍休止,还有音准和节奏。
(3)完整填唱歌词师: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
接下来我们两个组就要同时进行了。
不知我们的演唱会不会得到侗族人们的认可呢?在演唱之前,我还是要说一下歌唱要求:注意姿势 ,把嘴 ,吐字 ,最重要的是要面带 。
我来指挥,准备好了吗?(播放电子琴伴奏6)生:随琴完整演唱歌曲。
【在各个环节中,让音乐贯穿始终,使学生在本节课中始终在音乐的氛围中歌唱、舞蹈、欣赏以及表演,突出了音乐的主体性。
】(四)、编创与活动1、情境表演师:听了你们的演唱,让我仿佛看到了侗家人围在火塘周围边歌边舞的情景。
所以说,光有歌声还不够,接下来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出我们的侗家表演组,他们将用舞蹈为我们再现这迷人的火塘,其他同学的任务就是要用你们的歌声来为他们伴唱。
还是像前面那样。
好,下面我宣布我们今天的篝火晚会现在开始。
生:一组学生手中拿着红绸,围起源泉,中间的同学模仿火苗进行舞动,其他学生进行演唱。
2、结束语师:伴随着这动听的歌声,优美的舞蹈,我们今天的音乐课就要结束了。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做一个爱唱歌的人。
【让学生用肢体语言去表现侗族人民边歌边舞的情景,即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又增强了学生的表演能力。
将音乐的表演推向一个高潮,也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表演的欲望更加强烈,表演的热情也随之高涨。
最终使这节音乐课在这种快乐的氛围中结束,就像本课的歌曲迷人的火塘一样,那种迷人的情境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
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同胞好不好相处,当地的文化,风俗习惯怎么样
彝族同胞热情好客、没有邪恶之心、特单纯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中国四川省南部,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脉北段,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北起大渡河,南临金沙江。
这里是中国彝族最大的聚居区。
一般简称为凉山州或凉山。
彝族的忌讳彝族群众最恨别人叫他们“老彝胞”和“蛮子”,他们认为这种称呼是对他们的最大污辱。
到彝族群众家里作客,要坐在锅庄 (即火塘)的上方或右方,不能坐在堆放东西和睡觉的下方和左方。
忌用脚踏在锅庄上,更不准从锅庄上和堆放的柴上跳过。
彝族对待客人、一般都用酒肉盛情款待。
他们给你东西吃,你必须吃,即使不会喝酒也要少喝一点,表示谢意。
不然,就认为你看不起他们。
彝家给你吃的东西,只准在那里吃,不准带走。
否则,就会说你对人不讲义气。
忌戏耍动头;众人面前说脏话;彝族家有病人时忌说死伤之类的话;忌说“杀年猪”,而要说“抓年猪”或“拿年猪”;忌对婴儿用“胖”、“漂亮”、“重”之类的赞词;忌夜间吹哨;忌拿灵长动物(熊、狗、猴、猫等)肉进屋,也忌食其肉;不论男女,忌跨火塘;禁妇女跨越男人;忌婚丧嫁娶日宰杀山羊;忌以苦蒿杆做筷子及打人;忌从客位方烧荞粑;火烧荞麦粑从炎塘里拿出时,忌马上翻动及用棍棒穿通;禁食马、骡、狗、猴、乌鸦、蛇、蛙肉;忌作客不留肉;忌将饭端给主人;忌把锄头和斧子放在一起;忌在屋内将锄或斧子扛于肩上;有孕之妇忌给新娘梳头,也忌给新娘缝嫁装“天菩萨”又称“指天刺”。
是指彝族男子头顶上的头发编成的小辫。
习俗认为这是本人尊严的象征。
内藏“天神”,主宰着本吉凶祸福,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故他人不得随意触摸,如被人触摸了“天菩萨”。
本人会以为是件倒霉的事,是凶祸的征兆, 要与之相搏斗。
犯忌者也会认为是自己输了理。
如果双方是同等级的,要主动打酒赔礼。
如果犯忌者身份低下,轻则杀猪、羊宰牛,大办酒席赔礼请罪;重则还会被断臂,甚至被处死其是妇女,更不能乱摸男子的“天菩萨”。
如果妇女触摸了“天菩萨”,那是对“天菩萨”的亵渎和触犯,将对男子终生不利。
除了女士杀鸡买酒当众赔礼道歉外,“天菩萨”还必须剃掉。
否则死后不得升天。
彝族男子即使是仇敌相互械斗时,双方也严禁触动对方的“天菩萨”。
否则,也要砍去犯忌者的手臂。
宗教信仰彝族宗教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崇奉多神,主要是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自然崇拜中,最主要是对精灵和鬼魂的信仰。
①彝族是个崇火的民族,认为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温暖、熟食、摆脱了野兽的攻击等。
彝族堂屋的火塘在人们生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正因为他们一生都离不开火塘,于是便产生了对火塘的崇拜。
彝族把火视为驱邪消灾和带来吉祥幸福的神圣之物,在节日里,人们烧起篝火,围火弹琴唱歌,踏歌起舞、尽情欢乐、对火的崇拜,还使他们离开人时,也要有火为伴。
在火葬中让魂归祖宗发源地,而家人为死者设置的灵牌,则要安放在火塘旁边的正面墙上。
②彝族还有崇拜黑虎的宗教信仰,并把黑虎视为本族的图腾和祖先。
彝民对黑虎的崇拜观念还扩大为对黑色的崇尚之俗,认为祖先灵魂喜欢黑色,于是盖好新房后,要把房子用烟火薰黑方可迁入居住。
火葬俗:彝族葬法新异多样,有树葬、陶器葬、岩葬、火葬、棺木土葬等不同葬式。
尤以火葬和棺木葬为常见食俗彝族是西南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分布于中国西南部几个省。
云南彝族占 2/3,由于居住的地理环境和资源极为丰富,以农业为基础的彝族多种植玉米、土豆、大麦、小麦和荞麦。
蔬菜也较为丰富。
居住在山区、半山区的彝族喜欢养羊,尤以小凉山的彝族养羊最多。
羊肉是其主要的食源,吃羊时有一些特殊的习俗:羊肝、羊胃先用来祭祀祖灵,然后烧食,也有的生食;羊脑给老人吃;处于生育期的妇女忌吃公羊;牧羊人不能食羊尾巴;羊血用萝卜丝拌后腌做咸菜,放在饭上蒸熟吃,味道特别鲜美。
彝族吃鸡也有一些讲究。
一般吃清炖,用陶锅煮,不用刀切。
煮熟后用手将鸡撕成条块,蘸辣椒、花椒汁食。
鸡头由老人吃,并要看卦(鸡脑的形状)。
彝族喜欢喝酒,酒分甜、辣两种,过去都是在自己家中酿造。
甜酒用糯米、辣酒用高粱或玉米酿制。
有“客人到家无酒不成敬意”的传统。
彝族在过年过节时都要椎牛打羊,宰猪宰鸡,而平时一般很少动牲,除非款待客人。
彝族有杀年猪的食俗,一半留给自己吃,另一半送给岳父岳母。
年猪多用来腌制,挂起来,阴干后成为腊肉或火腿。
过年节时还要吃砣砣肉、糍粑,喝坛坛酒、泡水酒、酒茶。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时,家家户户宰羊杀鸡,煮新荞麦饭。
用羊肉拌和,向四周泼撒,表示祭祀,祈求庄稼好,无灾无病。
晚上,点燃火把,载歌载舞以驱散虫蛇和害虫。
广西彝族在九月初一过打粑节时有尝新习俗,即吃新稻谷。
这些都是节日喜庆的食俗。
彝族有一套社交礼仪食俗。
彝家好客,凡家中来客皆先要以酒相待。
宴客规格或大或小,以椎牛为大礼,打羊、杀猪、宰鸡渐次之。
打牲时,要将牲口牵至客前以示尊敬。
以牛、羊待客皆不用刀,用手捏死或捶死,故称打牲,其手法极敏捷,往往牲未死而皮已剥。
宴客时的座次顺序有一定的惯制,一般围锅庄席地而食,客人一般让坐于锅庄之上首,彝称“呷尔果”处;评价陪坐于锅庄之右首,彝称“尼木”处;帮忙者、妇女和亲友则坐于锅庄下首,彝称“呷基果”处。
客人多时,顺延至右侧。
行酒的次序依据彝谚“耕地由下而上,端酒以上而下”。
先上座而后下座,“酒是老年人的,肉是年轻人的”,端酒给贵宾后,要先老年人或长辈,次给年轻人,人人有份。
在农村无论婚丧嫁娶,都有“早六晚八”的习俗。
即早上六碗莱,如水豆腐、红烧猪肉、回锅肉、白菜粉条、猪血和花生米。
晚上八碗莱,如黄条、红烧肉、,绉沙(炒肉皮)、千张肉、凉白肉、烩腊肠、花生等,经济宽裕的还要炖上一碗鸡。
彝族擅长烤、炸、煮、拌等烹调技法,口味嗜咸、香、辣、麻,尤以制作乳饼而闻名。
彝族日常饮料有酒、有茶,以酒待客,民间有汉人贵茶,彝人贵酒之说。
饮茶之习在老年人中比较普遍,以烤茶为主,彝族饮茶每次只斟浅浅的半杯,徐徐而饮。
彝民嗜酒,男女老少皆能饮酒,他们喝酒时,常先把酒倒进大碗里,你喝一口递给我,我啜一口传给他,大家依次轮流喝着这一碗酒。
于是,人称彝家这种喝酒方式为“转转酒”。
彝族热情好客。
他们宴客时,往往只有男主人陪客,或让客人先吃,女主人等客人吃完了才吃。
所以,作客彝家,切不可把酒菜都吃光了。
同时,就餐后告辞时,客人要赠送一些礼物或留下一些钱,以示答谢。
“姑娘房”彝族男女的婚恋:“姑娘房”是楚雄彝族特有的风俗。
姑娘年满16岁,父母就为她另盖一间小草楼,让其单独在其中过夜,而年满20岁的男青年,可以在夜晚爬上心爱姑娘的草楼谈情说爱。
他们在一起吹响蔑,对调子,互诉爱恋之情。
即使同时有几对青年男女也是如此,大家并无拘束。
一旦爱情成熟,男女双方只要征得父母同意就可以结婚,双方父母一般不会干涉儿女们的选择。
云南小凉山彝族的婚礼相当别致。
结婚时,男方要备马,携带酒、布、肉、养面等礼物去迎新娘。
女方村里的姑娘,可使出浑身本事向迎亲的客人泼水,捉住拼命戏乐。
送亲的人全要男子,新娘至男方门前,要到太阳落山方可进门。
进门前,由一人托着装有羊肉、养把把和酒的木碗,在新娘头上绕一圈,以示婚后生活富裕。
然后,新娘由表兄弟背进屋去。
“跳菜”彝族的歌舞伴餐:“跳菜”,即舞蹈着上菜。
它是云南无量山、哀牢山彝族民间一种独特的上菜形式和宴宾时的最高礼仪,是舞蹈、音乐与杂技完美结合的历史悠久的传统饮食文化。
宴宾时,通常用方桌沿两则一溜摆开,宾客围坐三方,中间留出一条跳菜通道。
三声大锣 拉开跳菜序幕:大锣、芦笙、三弦、闷笛、树叶等民乐齐奏;在姑娘小伙“呜哇哩——噻噻”的吆喝声中,只见顶着托盘的彝家男子双手拱揖,脚步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另一个人头顶和双臂各撑一菜盘(共24碗)紧随其后入场。
他们合着古朴纯厚的民乐协奏曲,脸上作着滑稽州怪相,跳着歪来复去而又轻松、优美、流畅、连贯的舞步,一前一后登场。
两位手舞毛巾的搭档,则怪态百出,形如彩蝶戏花般忽前、忽后、忽左、忽右地为其保驾护航。
一对托菜手要上菜四桌,搭档把32碗菜摆成回宫八卦阵,每碗菜都像一粒棋子。
自有定位,全按古已有之的规矩逐一落桌,丝毫不乱。
各地彝族盛行父系小家庭制,幼子往往和父母住在一起。
妇女地位较低。
遗产由诸子平分,绝业一般归近亲所有。
彝族历史上盛行父子连名,此俗在凉山彝族居民中一直继续到建国前。
一夫一妻是彝族婚姻的基本制度,娶媳需付较高的聘金,交错从表婚比较流行,夫死实行转房。
建国前云南部分彝族地区还保持着公房制度,凉山彝族保持着严格的等级内婚。
历史上彝族多实行火葬,建国前,凉山及云南沿金沙江一带居民仍行此葬俗。
其他地区自明、清以来逐渐改为上葬。
婚俗彝族是一夫一妻制。
有很多自己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
定亲及娶亲一般是青年男女定亲后,男方请人去和女方父母说亲,只需带一瓶酒去,只要女方父母接酒喝,就表示同意。
然后男方就到女方家正式定亲,一般是带二三丈布,布和钱都是给女方的。
过了三个月,男方还要买三支青布或蓝布、一块肉、一瓶酒去女方家,这些东西都是给女方父母的,称为“递小礼”。
男方请毕摩择日子,择出的日子要和女方父母商量。
这次去,给女方买点结婚用品,称为“压八字”。
女方的父母为孩子准备嫁妆。
男方在讨亲时,要做好女方穿的一套衣服,包括包头、鞋子、针线等,由作陪郎的娶亲人背到女方家。
这些东西要到晚上女方的父母请个歌师来喝“娶亲歌”时,唱到一样才拿出一样。
如果歌师唱错,娶亲人便将唱错的东西拿出来在歌师眼前绕三转,笑眯眯地装进自己的包包,不给新娘,也不还新郎,娶亲人自己得。
如果歌师要的东西唱准确了。
娶亲人拿不出来,歌师就用一个簸箕在娶亲人头上打三下,引得客人们哄堂大笑。
娶亲人和女歌师对唱下去,女歌师要把娶亲人唱败,娶亲乖乖地把背箩放在堂屋中间。
然后,女歌师唱着裤子就拿出裤子,唱着衣褂就拿出农褂。
二、迎宾礼彝族人十分好客,热情劝客人饮酒。
凡是到彝家作客,主人都要拿出酒来,相对举杯,席地而坐,一边倾心相谈,一边劝酒说:“地上没有走不通的路,江河没有流不走的水,彝家没有错喝的酒。
喝吧;尽情地喝!”直到客人醉倒了方不再劝。
每逢过年过节,彝家的阿妹子(姑娘、妇女)就抱着一坛酒,插上几支锦竹杆或麦杆,站在家门口的路边上。
凡是来往行人都要劝你拿着杆杆从罐里吸饮过酒后才让你走路。
人们称:“甜不过彝家一杯酒,好不过彝家人的心!”服饰彝族服饰种类繁多,色彩纷呈,是彝族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具体体现。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彝族人民,创造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服饰习俗,在彝族物质民俗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彝族服饰民俗的地域、支系表现,可将彝族服饰划分为凉山、乌蒙山、红河、滇东南、滇西、楚雄六种类型,各种类型又可分为若干式样。
这里介绍其中几种。
凉山型主要流行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毗邻各县,以及云南省金沙江流域。
由于大小凉山天堑壑障的隔绝所造成的特定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特定历史阶段上的社会形态一一奴隶制,其服饰古朴、独特,较完整地保持了传统服饰的文化特征。
凉山男女上衣均为右衽大襟衣。
男女老幼皆披擦尔瓦,披毡,裹绑腿,套毡袜。
男子发式为传统的“天菩萨”,即蓄一绺长发椎髻于头顶头,大多头上盘缠黑色或深蓝色长巾,且常裹成一尖锥状,斜插额前,称为“英雄结”,左耳戴蜜腊珠、银耳圈等饰物。
下着长裤,并因语言,地域不同而有大、中、小裤脚之分,佩饰最富特色即为“图塔”,是斜挎于身上的佩带,用细牛筋编织成带,带面镶以白色砗磲片。
妇女着裙,戴头帕,生育后戴帽或缠帕。
双耳佩银、珊瑚、玉、贝等耳饰,重颈部修饰,戴银领牌。
下着百褶长裙,成年裙分为三节,上节为裙腰,中节成筒状,下节多皱褶。
多在腰际佩挂一三角形荷包,包面精饰各种纹样,下端缀以五色飘带,用于盛物。
另在胸前佩戴口弦、针筒以及装饰过的獐牙,信能以之辟邪。
其衣饰的传统衣料以自织自染的毛麻织品为主,喜用黑、红、黄等色,其工艺可用挑、绣、镶、滚等多种技法,火镰、羊角、蕨芨草等图案是其传统纹样,下分依诺、圣乍、所底三个样式。
鸡冠帽鸡冠帽是用硬布剪成鸡冠形状,再用1200多颗大小银泡镶绣而成,戴在头上像一只“喔喔”啼鸣的雄鸡。
鸡冠帽是彝族姑娘吉祥、幸福的象征。
因此,每年过“尼这两”节时,红河地区彝家姑娘都要绣制一两顶鸡冠帽。
鸡冠帽戴在头上,表示雄鸡永远伴着姑娘,帽上的大小银泡,表示星星和月亮,永远光明和幸福。
求傣族日常用语(问侯,祝福,夸人漂亮等等)
傣族习俗 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也不能用脚踏火;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进佛寺要脱鞋,忌讳摸小和尚的头、佛像、戈矛、旗幡等一系列佛家圣物。
婚俗 “赶摆黄焖鸡”是西双版纳男女青年以食传言的求恋方式,即姑娘把黄焖鸡拿到市场上出售,如果买者恰恰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主动拿出凳子,让其坐在自己身旁,通过交谈,如双方情投意合,两人就端着鸡,拎着凳子到树林里互吐衷情;如买者不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加倍要价。
“吃小酒”,在男女订婚时,男方挑着酒菜去女方家请客,当客人散去后,男方由三个男伴陪同和女方及女方的三个女伴,共摆一桌共饭。
“吃小酒”讲吃三道菜:第一道是热的;第二道要盐多;第三道要有甜食。
表示火热、深厚和甜蜜。
新房落成要贺新房,先上楼的是小伙子,抬着牛头,唱祝福歌,壮年男子抬箱子,已婚妇女抱被褥,姑娘们端着饭菜依次而上,然后在火塘上支好三脚架,摆桌置酒备菜,唱贺新房歌,乡亲们还要给主人送一些象征吉祥的礼物。
婚礼之日双方家里都要举行婚礼,大都先在女家进行。
婚宴时,席桌上要铺上绿色的芭蕉叶,菜肴有象征吉祥的血旺(白旺)、年糕及各式菜。
宴前新郎、新娘要做拴线仪式,即由主婚人用一根白线绕过双方的肩,又用两根白线分别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象征纯洁,然后由高龄老人将糯米饭捏成三角形蘸上盐,置于火塘上的三脚架的顶点上,任其火烧后自然脱落,象征爱情像铁一样坚实。
食俗 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
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糯米。
通常是现舂现吃,民间认为:粳米和米需米只有现吃现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泽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习惯用手捏饭吃。
所有佐餐菜肴及小吃均以酸味为主,如酸笋、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欢吃干酸菜,据说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肴,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而酸味食有助于消化。
日常肉食有猪、牛、鸡鸭,不食或少食羊肉,居住在内地的傣族喜食狗肉,善作烤鸡、烧鸡,极喜鱼、虾、蟹、螺蛳、青苔等水产品。
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风味菜肴。
烹鱼,多做成酸鱼或烤成香茅草鱼,此外还做成鱼剁糁(即用鱼烤后捶成泥,与大芫荽等调成)、鱼冻、火烧鱼、白汁黄鳝等。
吃螃蟹时,一般都将螃蟹连壳带肉剁成蟹酱沾饭吃,傣族称这种螃蟹酱为“螃蟹喃咪布”。
苦瓜是产量最高、食用最多的日常蔬菜。
除苦瓜外,西双版纳还有一种苦笋,因此傣族风味中还有一种苦的风味,较有代表性的苦味菜肴是用牛胆汁等配料烹制的牛撒皮凉菜拼盘。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的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
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
傣族人嗜酒,但酒的度数不高,是自家酿制的,味香甜。
茶是当地特产,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叶茶。
喝时只在火上略炒至焦,冲泡而饮略带糊味。
嚼食槟榔,拌以烟草、石灰,终日不断。
典型食品有狗肉汤锅、猪肉干巴、腌蛋、干黄鳝等。
傣族多居住在我为云南的亚热带地区,擅长农耕和水稻种植。
傣族人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融合了中原和印度及中南半岛诸国文化。
傣族男子多穿圆领大襟或对襟小衫,下着长裤,白布或蓝布包头。
妇女穿长筒裙和短衫,梳各种发式。
傣族人民崇拜孔雀和大象,常将孔雀和大象的图案编织在衣物上。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等地。
远在公元一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
傣族有自已的语言文字。
傣族人不仅能歌善舞,而且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尤以傣历、傣医药和叙事长诗最为出名。
傣历6月17日至19日之间,是傣族的泼水节,相当于汉族农历清明节 前后,也是傣族的新年.
羌族文化有什么特点
住房建筑羌族以其独特而精湛的建筑艺术著称于世。
其中以碉楼、石砌庄房、索桥和栈道最为有名。
碉楼:用石块、石片以稠米浆制的胶泥黏合砌成。
通常有四角、六角、八角几种形式。
可达十三四层,高至十余丈,经久不损。
从功能上分,有用于警戒的“哨碉”和用于实战防御的“战碉”。
至今阿坝州还保留三座石砌的碉楼。
庄房:这是羌族人对自己住房的称呼。
呈方形,一般人家都是五层楼高。
第一层用于养家畜;第二层是“咪达屋”和居室,“眯达屋”就是羌家火塘,相当于汉族的厅堂,火塘上方为供祀;第三层是储藏“猪镖”腊肉的地方;第四层是堆放粮食、杂品的贮藏室;第五层是一个小平台和祭台,叫“若基格”,是供奉“阿爸木比塔”(白石神)和朝拜神灵的地方。
屋顶是晒坝,用来晒粮食,同时也可供小孩玩耍。
其中最古老、最神秘、最具羌族特色的是,被喻为是“神秘的东方古堡”。
匠心独云的羌寨与碉楼建筑羌寨多建于高半山上,由几户到一二百户聚寨而居。
寨中一般都建有碉楼。
羌寨碉楼有古老的历史,2000年前的描述的冉駹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室,高者十余丈”的所谓“邛笼”即今羌语碉楼之意。
羌族山寨选址考究,几乎都在高半山地势险要地带,向阳背风,地基坚固,不受山洪危害,砍柴取水方便,离耕地近的地方集中建房。
每一座房屋院落都在能充分利用有限的平地的前提下,结合地形变化的特点,沿着等高线布局,分台筑室,成长条形排列。
房与房、户与户紧密相连,纵横交错的巷道作为全寨的交通之用和与各家各户的大门紧密相连。
巷道一般很狭窄,有的1—2米宽,有的只能容二人擦身而过。
整个羌寨,浑然一体。
较大的羌寨,包括碉楼建筑,犹如一处结构严谨、构造复杂的古城堡。
房屋建筑材料大都是就地取材,与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
羌锋、羊龙山寨,以块石、片石加黄泥砌成。
萝卜寨、布瓦山寨以黄泥夯筑或二者兼用构成。
住房一般为二层或三层平顶房,整体成梯形,后墙和房屋上部高于前半部。
下层圈养牲畜,通院门,中层住人,顶层作堆放谷物等用,上层房背小楼顶供白石神。
居住安排方式是人在牲畜之上,神在人之上的习俗信仰。
羌寨供水可以流遍全寨,有向每家供水的水道。
进水口建在寨子最高处,引渠水或泉水,水口处如一般利用水的天然冲力自然分水。
水道一般在巷道旁修,渠道下用石板盖起水渠盘绕流过全寨。
渠上不少地方开有天窗,为各家取水、洗涤之处,羌锋、桃坪羌寨最为典型。
这种取水方式构思巧妙科学,研究水利的专家慨叹为羌族水文化。
服饰建国前,羌族衣着以“麻布衫”和“毪衫”为普遍。
用自产的大麻(俗称火麻)剥皮纺成线,再织成布,用木灰加水煮,加以漂白。
“毪衫”是用牛、羊毛纺成细线,织成毪布缝制而成。
此外,还有皮褂,用牛、羊皮或狩猎的岩羊、盘羊、山驴等皮缝制而成,短而无袖,套在麻布衫上,经久耐用,美观大方,男女老少均穿。
羌族男子喜欢包青色或白色的头帕,穿自制的长过膝的白色麻布或阴丹蓝布长衫,外套一件羊皮袄,腰束挑花织带。
在临近松潘、黑水一带的男子还喜欢留长发,缠成丝线编成辫子饶成发髻于脑后。
羌族妇女喜欢缠青色或白色的头帕,衣服一般都有花边,衣领上镶有一排银饰图案,腰系绣花带,足穿钩尖绣花鞋,喜欢带特大的耳环和圈子、毡子、银牌等饰物。
最著名的是巧夺天工的“刺绣”,已成为九环线上的一朵奇葩。
随着时代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但独具民族特色的云云鞋、绣花鞋、尖尖鞋、绣花圈腰以及传统皮褂等至今仍常见。
饮食习俗:羌族也喜欢喝自己酿成的咂酒,最有特色的是熏制的“腊猪膘”,也是馈赠客人的好礼。
逢年过节全寨人聚在一起,燃起熊熊的篝火,喝着鲜美的咂酒,唱山歌,跳锅庄,气氛热闹非凡。
婚姻羌族婚俗礼节比较繁琐,各羌区婚俗都大同小异。
婚姻程序有以下十一项。
1、订亲:父母为子求亲,先请“红爷”(注:媒人)带上两瓶酒以及点心之类去谈亲,女方父母同意时会接待“红爷”,否则退礼婉谢。
若同意,男家遣“红爷”带上两斤猪肉,两瓶酒到女家吃“许口酒”。
此时不请外人,只有本家和“红爷”商定吃“订婚酒”日期。
2、订婚酒按女方房族多少,男方家备肉和青稞酒一坛,女家请房族到齐后,由“释比”(注:端公)向诸神通白求佑,此酒又叫“响坛酒”。
3、婚期酒,男家认为该办喜事了,又请“红爷”带上礼物去女家转告,女家一般会同意,若女家经济困难,与男家协商资助,认可后,即吃“插花酒”。
4、报期酒:男家请“释比”按男方择期后,用红纸封着交给“红爷”,并备上酒肉和彩礼布,前往女家报期,请房族及四大门亲,说明男家婚礼准备情况,女家多少人送亲等。
5、婚前准备:男方要请寨内亲房、邻里帮助,明确分工。
所有帮忙者在婚前一天请去“搭棚”,吃“搭棚子酒”。
6、女花夜:男家搭棚之日是女家花夜之时,此日吃花夜酒的亲朋邻里和房族给女家挂礼或给新娘丢拜钱、物,新娘在神龛前边哭边拜。
7、发亲:此时大家都很激动,唢呐不断吹着“留恋调”,新娘与母、姑、嫂、友哭成一团。
8、拜堂(又叫周堂),除拜“纳察堂”(白石神前拜天神、羌祖)、拜“五谷堂”(拜升或斗内装的青稞)外,多与汉俗大同小异。
9、上礼安席:拜完堂后,新娘拜礼敬烟给众客人。
10、男女家都要在各家正宴第二天,谢客、谢相帮执事,男方还要谢“红”、谢“唢呐”。
11、回门:第三日新郎携新娘带上礼品到岳父家回门。
这种婚俗一直沿用,基于程序在聚居处的不同少有变化。
丧葬羌人的火葬习俗是源远流长的。
古籍载“羌人死,燔而扬其灰”,“人死无椁棺,贵贱皆焚一所”,“死则焚尸”。
对火葬习俗有多种传说,一说为羌祖燃比娃是一,与天神之女木吉珠相爱,天神怒,罚其烧火,想烧死他,燃比娃经天火烧后去毛变俊;一说为羌祖上天偷火种几次被捉。
后用白石藏火下凡;一说。
人死后火焚会烧掉生前罪孽,尽快投生等。
节日羌历年是羌人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均举行庆典,一般为三至五天,有的村寨过到十月初十。
十月初一这天,县内各羌寨都要还愿敬神,“释比”在八月起就忌觜(忌吃葱、蒜类)为祭祀作准备,祭祀则以羊、猪、鸡为主,告请神灵来领会。
全寨人都要在这天到山神处祭祀,祈求来年五谷奉登,人丁兴旺,六畜满圈。
全寨人还要在“释比”率领下,敬寨盘业主。
祭祀完毕后,共喝咂酒、吃肉、跳锅庄。
节日期间,羌人还要相互迎请,送礼走亲戚。
羌族多神信仰古时羌民生产力低下,科技知识贫乏,无法理解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而产生“多神信仰”,认为“万物有灵”,包括有生命和无生命的动植物山、石、水、土、日、月、星、辰、风、雷、雨、电等自然现象,都是有“灵”的,没有“灵”的东西就不能来到这个世界。
羌人迁徙到岷江上游的高山深谷,常遇到气候多变:旱、涝、雹、洪、风;地质多变:崩、塌、垮、陷裂;其它诸害:病、疫、瘟、虫;加之猛兽禽危害,认为“神”才能管理、控驭这些灾害,人们只有“敬神”才能消灾灭祸。
羌区宗教虽受佛、道、喇嘛教的影响,但仍保留着原始“图腾”的内核,停留在多神崇拜的阶段,把与人密切相关的物都尊崇为神。
各种神各管各的执事,因受地域环境影响,各地神的名称、祭拜不同。
一致的是均崇敬天神“木比塔”,诸神均由“白石神”为代表。
羌人崇拜的神有①自然神有:天神、太阳神、月亮神、星星神(俗称“星宿”)、山神(每座山都有神名)、水神(有井、溪河、江)、火神(电闪、磷火)、龙神(雨、雪)、、田神、土地神(有家神、青苗、长生等)、道路神、石神(白石、峻岩)等等。
②动植物神有:六畜神(马、牛、羊、鸡、犬、猪)、树神、等。
③部落地域神:地盘业祖神、寨神。
④家神、祖先神、男女祖先神、男女保护神、房神、圈神、门神、灶神、角角神、仓神、火塘神、媳妇神等。
⑤劳动工艺之神:石匠神、铁匠神、木匠神、巧神(智慧神)等。
还有观音、如来、老君、、关圣、川主、地母、娘娘、平正王、乩仙、罗汉等。
羌人自己尊崇的神都有出自和神话传说,是与所从事的各种生产和有过重大贡献的人以及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联的,认为这些神能支配民族兴衰、人畜安全、五谷丰收。
羌族祭山会“祭山会”又名“山王会”、“山神会”、“转山会”、“塔子会”、“祭天会”、“还原会”,是羌族保留至今的传统祭会。
是祈祷天、地、人间诸神,保佑羌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森林茂盛、地方太平、百事顺遂的大典。
绵虒、龙溪、雁门等地因各农事季节不同,祭祀日期同,但多在春、秋二季。
龙溪、绵虒在农历八月初举行,雁门在四月举行。
祭会大多以一村一寨为单位,举行前,过去一般都由会首轮流担任筹备,会首要约请几位得力助手协助。
侗族的火塘是甚么
民俗是民众在生存活动中为了持存发展生命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具有模式化的生活文化。
民俗是民众的一种生活方式,它使民众不仅生活在物质世界里,而且生活在精神世界里。
(一)中国民俗1.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我国按照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交替规律,把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主要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中国茶道“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
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
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当时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和仪式。
3.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
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
以热食、熟食为主,也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
中国人的饮食历来以取材广泛、烹调技术精致而闻名于世。
在饮食方式上,中国人的饮食习俗习惯于聚食制,聚食制的起源很早,是中国人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族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
在食具方面,中国人的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是使用筷子。
筷子在古代叫箸(zhu),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
五谷:黍、稷、麦、菽、麻(北方);黍、稷、麦、菽、稻(南方)。
4.中国的八大菜系菜系,也称“帮菜”,是指在选料、切配、烹饪等技艺方面,经长期演变而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地方风味特色,并为社会所公认的中国的菜肴流派。
我国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地理、历史、物产及饮食风俗的不同,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并被全国各地所承认的地方菜肴。
鲁、川、苏、粤四大菜系形成历史较早,后来,浙、闽、湘、徽等地方菜也逐渐出名,于是形成了我国的“八大菜系”。
5.唐 装唐装原意指唐代的汉服,是一种传统的襦,裙装,这种风格一般流行在初唐时期,基本上是沿袭了自东汉以来华夏妇女传统的上衣下裳制。
现代意义上的唐装泛指具有中国风格的服饰。
把“唐人街”的“唐人”穿的中国传统风格的服装称为“唐装”。
在2。
01年的上海APEC会议上,中国作为东道主请前来参会的亚洲及太平洋经济体的领导人穿“唐装”,并由之而掀起“祥和喜庆”的“唐装”新潮,体现了清代以前的传统服饰与现代服饰风格的融合。
6.中国旗袍从20世纪20至40年代末,中国旗袍风行了20多年,款式几经变化,如领子的高低、袖子的短长、开衩的高矮,使旗袍彻底摆脱了老式样,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来束胸裹臂的旧貌,让女性体态和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
自30年代起,旗袍几乎成了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民间妇女、学生、工人、达官显贵的太太,无不穿着。
旗袍甚至成了交际场合和外交活动的礼服。
后来,旗袍还传至国外,为他国女子效仿穿着。
7.中国民居特色中国的民居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民间建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内容。
中国的民居种类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有北京的四合院,蒙古族的蒙古包,陕西、河南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
北京四合院,实际就是合院建筑之一种,所谓合院,即一个院子四面都建有房屋,四合房屋,中心为院,这就是合院。
全家人在合院里,院中住的人十分安适,晚上关闭大门,非常安静,适合以家族为中心的团聚生活。
北京四合院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8.重大节日的饮酒习俗中国人一年中的几个重大节日,都有相应的饮酒活动,如端午节饮“菖蒲酒”,重阳节饮“菊花酒”,除夕夜饮“年酒”。
在一些地方,如江西民间,春季插完禾苗后,要欢聚饮酒,庆贺丰收时更要饮酒,酒席散尽之时,往往是“家家扶得醉人归”。
一般来讲,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为丰盛的酒席,是中国人最注重的节日,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年夜饭中的酒是必不可少的。
吃完年夜饭,有的人还有饮酒守夜的习俗。
正月的第一天,有的地方,人们一般是不出门的,从正月初二开始,才开始串门,有客人上门,主人将早已准备好的精美的下酒菜肴摆上桌,斟上酒,共贺新春。
还有九月九重阳节饮“菊花酒”,给老人祝寿饮“寿酒”,生了孩子满月时饮“满月酒”等习俗。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二)外国民俗1.过生日吹蜡烛过生日吹蜡烛的习俗源于古希腊。
古希腊,人们都信奉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
在她每年的生日庆典上,人们总要在祭坛上供放蜂蜜饼和很多点亮的蜡烛,形成一片神圣的气氛,以示对月亮女神特殊的崇敬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希腊人在庆祝孩子生日的时候,也爱在餐桌上摆上糕饼等物,并在上面放上很多点亮的小蜡烛,同时加进一项新的活动——吹灭这些点亮的蜡烛。
他们相信燃亮着的蜡烛具有神秘的力量,如果让过生日的孩子在心中许下一个愿望,然后一口气吹灭所有的蜡烛,那么孩子的美好愿望就能实现。
2.咖啡的发现与流传在非洲埃塞俄比亚的咖法山地,生长着一束束酱红色的果子。
有一天,一个牧羊人放牧的羊群来到山间的树林后,啃食那些酱果子后变得活蹦乱跳,异常兴奋。
其他羊吃下一些红果子后也出现了同样的现象。
牧羊人把这些果子带回家煮汁解渴,也顿时感觉神清气爽,精神振奋。
这可以称得上咖啡最早为人类所食用的历史了。
到1652年,欧洲的第一家咖啡馆在伦敦开张时,喝咖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时尚和习惯。
3.西餐西餐这个词是由于它特定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
“西”是西方的意思,一般指欧洲各国。
“餐”就是饮食菜肴。
西餐一般以刀叉为餐具,以面包为主食,多以长形桌台为餐台。
西餐的主要特点是主料突出,形色美观,口味鲜美,营养丰富,供应方便等。
西餐大致可分为法式、英式、意式、俄式、美式、地中海式等多种不同风格的菜肴。
4.厨师戴白色高帽世界各地的厨师都戴白色高帽,这样显得清洁卫生。
但是最初,它只是作为一种标志。
中世纪的希腊战乱频繁,城里人往往逃人修道院去避难。
据说,有一次几个著名的厨师逃进修道院,他们换上黑衣黑帽,打扮得跟修道士一样。
日子一长,他们觉得应把自己与修道士区别开来,于是将修道士戴的黑色高帽改为白色。
此后,厨师们戴白色高帽便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
5.西装西装广义指西式服装,是相对于“中式服装”而言的欧系服装。
狭义指西式上装或西式套装。
两装通常是公司企业从业人员、政府机关从业人员在较为正式的场合男士着装的一个首选。
西装所以长盛不衰,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主流的西装文化常常被人们打上“有文化、有教养、有绅士风度、有权威感”等标签。
西装的主要特点是外观挺括,线条流畅,穿着舒适。
若配上领带或领结后,则更显得高贵典雅。
另外,在日益开放的现代社会,西装作为一种衣着款式也进入女性服装的行列,体现女性和男士一样的独立、自信。
6.手抓、筷子和刀叉的由来世界上用餐的jr具分为手抓、刀叉和筷子三种。
人类诞生以来的大部分时间内是用手抓食的,叉子和筷子的出现是因为要取用热食。
叉子最初曾在欧洲和近东使用多年,但只是作为厨房里的器具,当叉子第一次进入上流社会时,许多国王如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等还都习惯于用手抓饭。
筷子的历史则要久远很多,它的诞生是由于烹调小块食品的特点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