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倡导人们广泛阅读的名言

鲁迅名言中倡导人们要广泛阅读的句子是

康、梁关系的演变是耐人寻味的。

应该说,康、梁二人都曾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人物,都曾为使中国由封建制度转向资本主义制度做出过自己的贡献。

然而,在历史的转折与大变革面前,一个固步自封,僵化保守,拒绝接受新事物和新变化;一个善于吸收,因时而变,努力挣脱传统事物与文化的束缚,师生的分歧乃至最后分裂是理所当然的。

康有为是梁启超治学和从政的导师,二人均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着名人物,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与近代历史的发展进程息息相关。

一唱一和康有为出生在世代学习理学的封建官僚地主家庭,自幼聪明,但对科举考试兴趣不大,多次参考,均名落孙山,对此他却并不十分在意。

1879年,22岁的康有为在游历过为英国殖民者霸占了近40年的香港之后,对于西方文明有了些感官上的认识,觉得英国人“治国有法度”,不像古代所谓的“夷狄” 那样没有文化。

于是,他开始钻研西方的科学知识,逐渐成长为当时学术、思想界的先行者之一。

根据清朝的有关规定,一般老百姓是不能直接给皇帝上书的。

康有为不管这些,1888年,身为老百姓的康有为,首次向皇帝上书,分析当时国内和国际的形势,提出了改革法律、沟通民情、提防小人的改革方案。

光绪皇帝虽然并没有看到这封上书,但康有为却赢得了普通老百姓的广泛关注,人们开始注意起他来。

1890年春,在同学陈千秋的引荐下,年仅18岁的梁启超前来拜访已33岁的康有为。

此时的梁启超刚在广东乡试中考取第八名举人,可以说是少年有为;而康有为虽然年龄较大,但因科举考试不顺,此时不过是一名监生而已,在“学历”上比梁启超低一格。

按照当时的科举习惯,梁启超中举在先,应是康有为的“前辈”,所以梁启超心中自然有些沾沾自喜。

二人见面之后,聊了好几个时辰,梁启超后来追忆这段往事时说,康有为以“大海潮音,作狮子吼”(佛教用来形容佛祖说法时的词语),当头棒喝之后,使他一时不知所措,以前所学的不过是应付科举考试的敲门砖而已,根本不是什么学问。

经过一番思考之后,他毅然决定拜监生康有为为师。

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举动,自然扩大了康有为的影响。

于是,不少优秀 青年接踵而来,康有为便在长兴里设万木草堂,聚徒讲学。

从康有为那里,梁启超学到了一些做学问的基本方法,为他以后的学术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一生学问之得力,皆在此年。

”从此,在康有为的引导下,梁启超逐渐成长为康有为的左膀右臂。

梁启超师从康有为,不仅是他从政生涯的开始,而且也是他进入学问殿堂的起点。

他曾说过:“启超之学,实无一字不出于南海。

”不过,此时师弟二人在思想上还是有一些分歧的,只不过这些分歧不是太大而已,但却也种下了日后恩怨的种子。

若出两人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的支持下,光绪皇帝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政策。

但是,由于慈禧太后的反对,9月21日,维新运动宣告失败,前后仅仅历时103天

因1898年为旧历戊戌年,故这次改革又称为“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康有为和梁启超先后逃亡到日本。

康有为手捧自称是光绪皇帝缝在衣服里的所谓“诏书”,继续宣传他的保皇保教主张。

起初,梁启超像从前一样,惟师命之是从,可渐渐地,随着对西方资产阶级着作的大量阅读,他的政见发生了显着变化,与从前“若出两人”。

最主要的变化是他接受了资产阶级的自由思想,特别赞同被称为“最后一个无所不知的人”的英国思想家约翰·穆勒的名言:“人群之进化,莫要于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

”并以《自由书》为题,写下一组文章,宣传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

认为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的《民约论》是医治中国痼疾的良方,认为中国若能采纳其思想,必将出现大同盛世。

在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下,梁启超的政治主张也从保皇转向革命,这段时间,他与孙中山、陈少白等革命党人的来往开始密切,有时甚至在三更半夜还拥被长谈,结果便有了合作组党的计划,“拟推(孙)中山为会长,而梁(启超)副之”。

梁启 超甚至召集其他同学,联名致函康有为,劝其退休,“息影林泉,自娱晚景”。

康有为得知梁启超倾向革命的思想之后,非常生气,立即严令其离开日本到檀香山办理保皇会事宜,并斥责其倡导革命的错误。

由于多年来,梁启超已养成了对康有为的敬意和畏惧,他只得在表面上答应悔改,但实质上并未放弃对革命的信仰。

如何有效开展课外阅读

如何有效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

它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积累学生写作素材,提高学生思想境界,弘扬祖国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和有效举措。

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高度重视阅读活动,倡导终身学习的大环境下,积极开展中小学生阅读活动,更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然而,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引领,缺乏适当的经验参照,缺乏科学的机制管理,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流于形式,效果不够明显。

在新课程背景下,应当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呢?一、营造阅读氛围,提高阅读兴趣“一花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

”积极营造和谐、融洽、积极的氛围,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的热情,是学生能够全员、全程、全心参与课外阅读的基础,也是课外阅读有序、有效、正常开展的必要前提。

因此,笔者精心设计并开展了三个活动(搜集、辩论、演讲),两个会议(课外阅读班级动员会、学生家长会)。

首先,安排学生课外搜集有关阅读的名言警句,由于采取竞赛的形式,同学们兴趣盎然、积极参与。

我还要求同学们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格言写下来贴在自己的桌面上,让它时刻警醒自己。

通过班级交流学习,同学们初步感知了阅读的意义。

接着,通过以“课外阅读好不好”为主题的辩论活动和以“我爱课外阅读”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让全班同学进一步感知阅读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二、掌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让每一个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是有效开展课外阅读的关键。

这一环节把握得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钱钟书《围城》中体现的爱情观

爱情是荒芜的人性中的一点稀微的灵光,却又被情欲与私欲糟蹋得面目全非。

同鲍小姐的荒唐劣迹,同苏小姐的虚以逶迤,同苏小姐堂妹的一厢情愿,同孙小姐的仓促婚礼。

全程都体现着一个主题,爱欲与私欲的交织与纠缠。

围城中的爱情观,说得明白一点儿,其实就是一种回归现实的思考,是突破浪漫与野蛮的混杂氛围的理性觉察。

它打破了恋爱神圣的精神幻想,展现给读者一个清晰的真实地恋爱到婚姻现实历程。

套用它的名句来说,婚姻就像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

这本书就是给外面的人以窥探城里人真实生活的机会,同时让城里人倾诉进城后的感知。

梁启超政治法律思想上的主张是什么

..1..许多人都爱夜晚的空旷及有时的满天繁星,再甚至于一轮金灿的圆月。

当然,深沉的我也不列外。

或许是我正处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当中吧,再或许是我感悟到了一些人生真谛。

在空闲时,我会去府河边走走,吹凉凉的风,看夕阳西下的景观。

也会在一些特别的日子里看到,手抱一大本书猛“啃”的同辈人。

我想是因为考试的原因吧。

看到这一幕,想想自己,似乎以前和他们一样。

在我认为中学生是背负着压力、希望以及现实而努力学习着,学习怎样做人,学习怎样学习,有人会说,学生就应该这样,但是要知道中学和高中是人生的转折点也是起点,所以大家在这个时候都很累。

有时真感到未来的迷茫与美好。

优生们,或许快乐着,但是压力少不了;差生们,或许快乐少不了,但是却不仅厌学又厌世。

至于还有一拨中等生,那就是各部分都占了点儿吧,学习上不去,又下不来,始终在中间“挣扎”“徘徊”着。

所以说很多学生都未感到学习的美好,惟有你懂得了一些人生真谛。

我以前也是其中的一分子吧,自从听了一位老师对我讲:“应该享受学习,享受生活。

”我突然豁然开朗,对啊,为什么我不去享受这一份学习的乐趣呢

恍然大悟之后的我,开始不再抱着书猛“啃”,即使猛“啃”也不再是为应付考试,而是真心实意的学习,真心实意的愿意被学习所包围。

其实享受学习,你也就会享受生活、品味生活了。

品味生活,你不再孤寂;品味生活,你不再迷茫;品味生活,你不再忧伤。

生活,有好坏之分,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同样“我们学习也是为了要进入一个高质量的生活圈。

”生活,说来复杂,却不乏简单。

只是看你如何对待罢了。

曾经我是一个忧虑的孩子,从不对未来有憧憬,从不对人生有期望,从不对生活有情趣。

但是,我爱文学,爱舞蹈,爱谈琴,爱画画,也爱做梦,或许这是一个做梦的年龄吧。

就因为这样,我慢慢的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品味生活。

经历了太多使人坚强也使人脆弱。

其中也会感悟到某些事情。

我也是一个忧郁的人,曾经是,现在是,将来也是,我想我是无法改掉了。

但是,想拥有快乐,就是要忘记不快。

所以我选择了忘记,选择了品味生活。

因为在其中能感到生活的情趣与快乐,这时的你才发现世界是公平的。

我慢慢开始接纳着别人进入我的世界,不再生活在自己的空间里,也开始慢慢与别人分享我的喜,怒,哀,乐。

似乎在不经意中我找到了自己。

生活的光明是美好的。

我发现我拥有的是那么的多,我该学会感恩。

我拥有纯真的友谊;我拥有泷泷的亲情;我拥有爱我的老师们。

我何尝没有幸福,我又何尝孤独一人。

我品味着生活的真,善,美,我也排除着生活的假,恶,愁。

我发现,品味生活是美好的,也发现享受学习是愉悦的。

我不再轻视生命,我决不再纵容自己轻视生命。

我将活在当下,我要永远向上。

“如果你因错过太阳而流泪,你也将为错过繁星而黯然神伤。

”..2..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要想学好语文,学习兴趣、好的学习习惯等都是很重要的。

有人感到学习语文很吃力,我想主要是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没有拥有一把打开语文之门的金钥匙。

学好语文,要注意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积累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等。

对语文学习感兴趣,就为你的语文学习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无论做任何事,兴趣是最重要的。

两千年前的“文圣”孔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正说明了“好”、“乐”对于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的追求,可以说是精神支柱,朋友,如果你现在暂时对语文,并不感兴趣,没关系,你可以从“0”开始。

培养兴趣,可以去背诵,抄录一些精彩的片断,富有哲理的名人名言,以及课外知识都可以。

这样,慢慢积累,在某一天,你会突然发现,原来当一个才多识广,知识渊博的学者就是如此容易。

你还可以参加一些关于语文方面的活动,比如演讲、征文等等。

爱因斯坦说过:“在学校里和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种结果社会价值的认识。

”正如刚才说的,你可以参加社交活动,那有人便会问了,如果赢了,当然会使我们斗志高昂,兴趣更浓烈,而相反,则会挫伤我们的积极性,对语文反感,那岂不是适得其反吗

我可以肯定回答:“不会的”。

这样看你如何认识结果的价值。

正如所说,会信心百倍去学好语文,如果失败了,可以自我检讨,是哪里做得不好,“挫折是强人的一笔巨大财富,弱者的万丈深渊”,你可以想想,正因为发现了缺陷,我们才会去弥补,才会做得更好。

学习兴趣是基础的话,好的学习习惯,则是一位技艺超群的建筑师。

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你学习质量的好坏。

叶圣陶认为:“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学方面的良好习惯”。

由这句话我们至少可以看到好的习惯的重要性,其实好的习惯,主要还是靠自己去养成的。

农村有句俗语是这样说的“习惯成自然”如果你坚持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则会成为雷打不动的“自然”。

那怎样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可以从学习实践中,文章作品中去领会。

《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就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可以把它慢慢融入我们的学习之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则又给我们敲响要“学”“思”结合的警钟。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有许多的名人对学习做出了总结,我们不妨一试(但不可盲目)。

其实,更重要的是要我们从学习中去总结,比如说,在一个幽静的地方,我们不妨坐下静静心,默默想想散文、名言之类,不但更能愉悦心情,而且还增深了印象。

如果说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位独具匠心的建筑师,那好的学习方法则是精美实用的建筑材料。

说学习方法,“语”为话语,“文”为文字。

其实与学习习惯有许多交叉之处,比如:抄录精彩片段,吟诵古诗,随时写下精彩瞬间,等等都是好的学习方法。

语文学习重要的就是积累与运用,上面的那些方法都是积累的重要手段。

我们运用语文知识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可用在诸多方面,譬如:社交、写作、演讲……无不与我们密切相关,有人学习语文很有一套,但运用时却是茶壶里装饺子——倒不出来。

其实学的目的就是用,这是纲。

由于方法因人而异,我就不多讨论了

我相信亲爱的朋友你定会有锦囊妙计的。

好的学习习惯,兴趣很浓,方法很对,若没有语文学习能力那还是无济无事。

学习能力是渐渐培养和积累的。

有人说鲁迅的文章很难懂,其实就是因为没有找到突破口,我们理解一句话一定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上下文语境,这样你才会将难题迎刃而解。

学习要重识基础能力巩固,首先要谨记一些写法、修辞及符号的用意,只有这样坚实的基础,才可去拔高。

“欲速则不达”学习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需要你的恒心。

..3..现代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同时,让学生有的机会去论及自己的思想,与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

从而,数学素质教育中教师的作用就不应被看成“知识的授予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启发者、质疑者和示范者,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真正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思想。

全面推进数学素质教育,使学生成为积极的探索者、思考者,必须重视学生“学”的过程,抓好学生数学学习中的“读、听、讲、写、用”。

1.数学学习中的“读”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要求人们不仅要“学会”,更要“会学”。

“会学”的基础当是会“读”,包括:1.1读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材料,它是数学课程教材编制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质量、数学学科特点等众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

读教材包括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

课前读教材属于了解教材内容,发现疑难问题;课堂读教材则能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掌握有关知识点;课后读教材是对前面两个环节的深化和拓展,达到对教材内容的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1.2读书刊除读教材外,学生应广泛阅读课外读物,如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高中学生数学课外阅读系列”丛书、《中学生数学》杂志等。

即如读报也不仅能使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也能使学生关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捕捉身边的数学信息,体会数学的价值,了解数学研究的动态。

然而,与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习题集相比,渗透现代科技的高质量的数学课外读物实在太少了。

数学学习中的“读”,不同于读小说书,常需纸笔演算推理来“架桥铺路”,还需大脑建起灵活的语言转化机制。

2.数学学习中的“听”数学学习中的“听”,主要指听课,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系统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

听课不仅指听老师上课,而且包括听同学的发言。

2.1听老师上课听老师上课主要是听老师上课的思路,即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思维过程。

既要听老师讲解、分析、发挥时的每一句话,更要抓住重点,听好关键性的步骤,概括性的叙述。

特别是自己读教材时发现或产生的疑难问题。

2.2听同学发言倾听和接受他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不仅是听老师上课,也包括听同学的发言。

同学间的思想交流更能引起共鸣。

从中可以了解其他同学学习数学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加之老师适时的点拨和评价,有利于自己开阔思路、激发思考、澄清思维、引起反思。

学会倾听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反思自己的想法,有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群体凝聚力。

3.数学学习中的“讲”培养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不仅是语文学习的任务,也是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是数学学习的任务之一。

数学学习中的“讲”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形式,包括讲体会、讲思路等。

3.1讲体会学生通过读教材、读书刊,听上课、听发言后,再让学生讲“读”、“听”的体会,可以加深“读、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如讲教材内容,特别是教材中“读——读”内容的体会,讲报刊杂志中的数学,讲课外读物上的内容概要,讲对老师上课、同学发言的看法,甚至讲自己存在的疑问等。

3.2讲思路学习数学离不开解题,但不能为解题而解题,应在解题过程中重视解题思路的讲解,哪怕是错误的思路从中也能吸取经验教训,深刻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

以学生的作业作为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唯一通道往往掩盖了学生思维的完整过程,是不全面的。

通过学生大胆地讲,才能全面反应学生的思想,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以利于教师掌握准确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4.数学学习中的“写”数学学习中的“写”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形式。

通过上述“读、听、写”,应进一步要求“写”,它是对“读”、“听”的检验,对“讲”的深化。

除通常要完成的书面写(做)作业外,还应包括写读后感、写小论文等。

4.1写读后感通过阅读教材,尤其是教材中的“读一读”内容,以及报刊杂志、课外读物的有关内容,把自己的感想或者内容概要写下来,不求面面俱到,只求日积月累,培养兴趣,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4.2写小论文写小论文比写读后感的要求更高些,但不是不可做到。

这需要学生广泛阅读,积累资料,深入探究,学会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5.数学学习中的“用”数学是现实世界的抽象反映和人类经验的总结,是构成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知识的学习必须与数学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正如“学以致用”是我们一直所倡导的。

但强调应用,不是再回到“测量、制图、会计”等那种忽视基础理论的邪路上去,而是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学会用数学的理论、思想和方法分析解决其他学科问题和生活、生产实际问题。

真正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数学学习中的“读、听、讲、写、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点拨,更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

只有师生之间的积极配合,才能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概述;学习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指在学习过程中,一切为达到学习目的、掌握学习内容而采取的手段、方法、途径,以及学习所应遵循的一些操作性原则、组织管理等环节。

狭义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所采取的具体活动措施与策略。

实质上,学习方法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原则的调节指导下,有意识地发挥自己的心理能力和体力,把一系列具体的方法和手段连为一体而形成的有明确目的的活动。

学习方法既可表现为经验,又可表现为理论,两者都来自人们的学习实践,正确的学习方法也是学习的对象。

我们所讨论的是广义的学习方法,因为学习不单单指书本上的学习,还包括生活中的学习。

简单的说,掌握学习方法的意义在于更高效地学习。

一、重视积累打好基础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百字新事”训练让语言积累、语感培养与思维发展直接源于生活,要求学生用百字左右的篇幅记录当天发生在身边的,或当天听过、读过、看过的新闻,做到语言精炼、流畅。

百字新事与写作日记有着本质区别,不求长,不求多,唯求精,把的精力放在“如何写”方面。

阅读是一种特殊的生活,“剪报作文”训练要求学生每天剪报一篇,旁加对文章的点评、心得、联想,可从文章的主题与内容、情感出发,亦可从文章写作方式方法入手。

这项训练既使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也为学生自主选择读写材料、自主写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并落实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

剪报作文与写作读后感有着本质区别,后者重在“感”,而剪报作文则重视了学生的评价能力,不仅在于对写作内容的“感”,还在于对写作的内容、过程与方法的“评”,体味文章成功之道,树立自己的作文标准。

上两者交替进行,让学生直接或间接地从生活中吸收营养,也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

二、新闻引路轻松入门笔者认为,作文训练应当经历“掌握作文特点—掌握写作方法—不断练习中提高作文能力”三阶段,因此而设计的“新闻引路”作文训练序列(新闻写作训练—想象能力训练—思维能力训练—语言优化训练—研究性作文训练)中,“新闻写作训练”着重让学生掌握作文特点和写作方法,而想象、思维、语言优化、研究性作文训练让学生在不断练习中提高作文能力。

作文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但小学到高中老师需不断重复。

“新闻引路”以结构模式简单规范(一般为倒金字塔式)且易于掌握的新闻(消息)写作训练帮助学生快速闯入作文王国,牢固把握作文内容与情感真、新,语言简明精炼等特点,并从此成为习惯。

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严格要求可规范学生运用典型事例写出真情实感;对新闻价值的严格要求可规范学生写出新意并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准确、精炼、生动的新闻写作语言要求为改变学生华而不实的“学生腔”提供了训练机会;为把新闻写真实、生动而去观察、琢磨的新闻写作过程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动机有很好帮助;散文式通讯和副刊文艺作品也为中学生学习文学语言找到了新天地。

语言是学生在潜移默化、朝花夕拾中积累起来的,包括老师在内,其他人都帮不上忙,所以重视想象与思维能力的训练成为最有效的作文教学内容,待学生有了一定语言积累再训练语言优化。

郭沫若曾说:“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与普通快速作文法相比,“新闻引路”作文训练序列通过想象、思维和语言优化训练求思维的广度与深度、语言的精度,迅速化解新闻的规范模式,不会造成模式化的恶果。

三、交给工具四步成文笔者认为:写作是一个“发散思维--聚敛思维--线性思维”的双重转化过程。

即从写作目标出发,充分发挥观察、感受能力,从生活和头脑中联系各种知识、事物等写作内容是“发散思维”;选材、炼意、构思、谋篇,是连续不断地对已有材料与观点进行整理的“聚敛思维”过程;作者心里的东西变成文字,语言的“线性”特点(不同的字和话不能同时表达)就体现出来了。

基于此,笔者设计了4X积木式思维作文法。

其基本步骤是:想(xiang)-选(xuan)-写(xie)-修(xiu)。

这一方法符合新课标指出的“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脑图是英国托尼·巴赞博士开发的全新思维方法,其要点是把主题词写在中心;把任何有关论点写上从中心点引出分支,不同类别另开分支并不断连接下去。

4X积木式思维作文法中,脑图被作为帮助学生思维的作文工具。

步骤“想”展画脑图,实质是发散性思维,通过联想引导线索、丰富内容,由一事物作为触发点联系熟悉的生活和知识领域,并引导学生遵从相似联想、对比联想、接近联想等联想三法则对事物进行联想使文章内容全面、丰富;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结合连续思维使文章内容深刻。

步骤“选”完善脑图,实质是“聚敛思维”,要求学生按照“合题意要求、正确或合理、独到而新颖、利于发挥优势”的原则考虑写作内容写与不写、详写与略写、先写与后写,对内容进行归类。

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左半球负责加工线性信息,而右半球则负责加工形象性、结构性、层次性信息,脑图的引入避免了传统的列作文提纲的线性缺点,使作文选材、构思、立意过程呈发散性或聚敛性,更符合个人思维习惯,有利于调动大脑两半球协调工作,提高写作效率。

步骤“写”即语言的“线性”表达,强调一气呵成。

步骤“修”教给学生修改方法,强调念作文,使学生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

四、先练后导目标导学原存并仍在大面积应用的“先导后练”作文教学模式(指导→写作→批改→讲评)中学生丧失主体地位,教师指导代替了学生思维。

“新闻引路”序列作文训练体系采用“先练后导”教学模式则省略了“作前指导”环节,其教学流程为:师:命题并引导学生明确题意生:构思并勾画脑图确定内容“先练”生:初草习作并作简要的检查师:据实指导并讨论评价标准生:据指导与评价标准以修改“后导”生:互评互改并展示精彩文段“先练”尊重了学生写作的个体性和实践性,保证学生思维形式和内容的独立,写自己所想;同时也是教师当场备课过程,针对不同学生出现的不同情况加以指导和归纳,及时形成信息反馈,做到心中有数,改变指导的盲目性。

“后导”融指导、批改和讲评于一体,让学生及时看到自己思维的特点,并据实际情况修改作文。

“先练后导”教学模式体现了“目标导学,以评促写”思想,师生共同讨论得来的“评价标准”具有教学目标作用,并在学生的当堂修改中得到体现:学生根据评分标准与教师指导修改作文,努力使自己获得良好的评价,从而获得强化刺激,最终把握作文评价标准。

.4.验一:1、不妨给自己定一些时间限制。

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自己产生厌烦情绪,这时可以把功课分成若干个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时间,例如一小时内完成这份练习、八点以前做完那份测试等等,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效率,还不会产生疲劳感。

如果可能的话,逐步缩短所用的时间,不久你就会发现,以前一小时都完不成的作业,现在四十分钟就完成了。

2、不要在学习的同时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

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谁都明白,可还是有许多同学在边学习边听音乐。

或许你会说听音乐是放松神经的好法,那么你尽可以专心的学习一小时后全身放松地听一刻钟音乐,这样比带着耳机做功课的效果好多了。

3、不要整个晚上都复习同一门功课。

我以前也曾经常用一个晚上来看数学或物理,实践证明,这样做非但容易疲劳,而且效果也很差。

后来我在每晚安排复习两三门功课,情况要好多了。

除了十分重要的内容以外,课堂上不必记很详细的笔记。

如果课堂上忙于记笔记,听课的效率一定不高,况且你也不能保证课后一定会去看笔记。

课堂上所做的主要工作应当是把老师的讲课消化吸收,适当做一些简要的笔记即可。

经验二:学习效率这东西,我也曾和很多人谈起过。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某同学学习极其用功,在学校学,回家也学,不时还熬熬夜,题做得数不胜数,但成绩却总上不去其实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也是十分着急的,本来,有付出就应该有回报,而且,付出的多就应该回报很多,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但实际的情况却并非如此,这里边就存在一个效率的问题。

效率指什么呢

好比学一样东西,有人练十次就会了,而有人则需练一百次,这其中就存在一个效率的问题。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劳逸结合。

学习效率的提高最需要的是清醒敏捷的头脑,所以适当的休息,娱乐不仅仅是有好处的,更是必要的,是提高各项学习效率的基础。

那么上课时的听课效率如何提高呢

以我的经历来看,课前要有一定的预习,这是必要的,不过我的预习比较粗略,无非是走马观花地看一下课本,这样课本上讲的内容、重点大致在心里有个谱了,听起课来就比较有针对性。

预习时,我们不必搞得太细,如果过细一是浪费时间,二是上课时未免会有些松懈,有时反而忽略了最有用的东西。

上课时认真听课当然是必须的,但就象我以前一个老师讲的,任何人也无法集中精力一节课,就是说,连续四十多分钟集中精神不走神,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上课期间也有一个时间分配的问题,老师讲有些很熟悉的东西时,可以适当地放松一下。

另外,记笔记有时也会妨碍课堂听课效率,有时一节课就忙着抄笔记了,这样做,有时会忽略一些很重要的东西,但这并不等于说可以不抄笔记,不抄笔记是不行的,人人都会遗忘,有了笔记,复习时才有基础,有时老师讲得很多,在黑板上记得也很多,但并不需要全记,书上有的东西当然不要记,要记一些书上没有的定理定律,典型例题与典型解法,这些才是真正有价值去记的东西。

否则见啥记啥,势必影响课上听课的效率,得不偿失。

作题的效率如何提高呢

最重要的是选好题,千万不能见题就作,不分青红皂白,那样的话往往会事倍功半。

题都是围绕着知识点进行的,而且很多题是相当类似的,首先选择想要得到强化的知识点,然后围绕这个知识点来选择题目,题并不需要多,类似的题只要一个就足够,选好题后就可以认真地去做了。

作题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作题之后的过程,对于做错的题,应当认真思考错误的原因,是知识点掌握不清还是因为马虎大意,分析过之后再做一遍以加深印象,这样作题效率就会高得多。

评:夏宇同学对于听课和做题的建议,实际上反应了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方法--把劲儿使在刀刃上,即合理分配时间,听课、记笔记应抓住重点,做习题应抓住典型,这就是学习中的事半功倍。

经验三:学习效率是决定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

那么,我们如何提高自己学习效率呢

第一点,要自信。

很多的科学研究都证明,人的潜力是很大的,但大多数人并没有有效地开发这种潜力,这其中,人的自信力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无论何时何地,你做任何事情,有了这种自信力,你就有了一种必胜的信念,而且能使你很快就摆脱失败的阴影。

相反,一个人如果失掉了自信,那他就会一事无成,而且很容易陷入永远的自卑之中。

提高学习效率的另一个重要的手段是学会用心。

学习的过程,应当是用脑思考的过程,无论是用眼睛看,用口读,或者用手抄写,都是作为辅助用脑的手段,真正的关键还在于用脑子去想。

举一个很浅显的例子,比如说记单词,如果你只是随意的浏览或漫无目的地抄写,也许要很多遍才能记住,而且不容易记牢,而如果你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联想的方法去记忆,往往可以记得很快,而且不容易遗忘。

现在很多书上介绍的英语单词快速记忆的方法,也都是强调用脑筋联想的作用。

可见,如果能做7到集中精力,发挥脑的潜力,一定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

另一个影响到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是人的情绪。

我想,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体会,如果某一天,自己的精神饱满而且情绪高涨,那样在学习一样东西时就会感到很轻松,学的也很快,其实这正是我们的学习效率高的时候。

因此,保持自我情绪的良好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有较为开朗的心境,不要过多地去想那些不顺心的事,而且我们要以一种热情向上的乐观生活态度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因为这样无论对别人还是对自己都是很有好处的。

这样,我们就能在自己的周围营造一个十分轻松的氛围,学习起来也就感到格外的有精神。

我想你可以从中选点有用的(*^__^*)嘻嘻……

培根随笔作者简介

在18世纪,欧洲有一批大思想家,尤其是启蒙学者们,都曾经在深入接触和研究中国儒学的过程中,受到了多方面的启蒙。

(—)、中国的“民为邦本”与近代欧洲的民主体制18世纪的启蒙学者,从中国的文化中,悟出了一个道理:政府的目标是人民的幸福。

如果背离这个目标,人民就会造反和革命,直至把它推翻。

他们在和中,概括出一条箴言:革命的威胁经常呈现为对暴君威慑。

这一思想与法国革命的国民议会所宣称的:“当政府侵害人民的权力时,对于人民,以及对于人民每一部分来说,起义造反就是最神圣的权利和最不可推卸的责任。

”是非常相似的。

孟德斯鸠(1689—1755)曾经写道:“中国的皇帝……据说如果他的帝国不公正,他将被剥夺去帝国和生命。

”孔、孟以下,关于民为邦本的思想,民贵君轻的思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思想,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的思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等等。

都是近代中国、以致近代欧洲,现代民主思想的一个来源。

即使当今进行现代民主建设,这些思想也仍然有其积极的借鉴价值。

孙中山在1924年写的中,指出过“中国领先于欧洲和美洲几千年,就发展了一种民主哲学”,“欧洲超过中国的,不在于政治哲学,而只在于物质文明……我们需要向欧洲学习的是科学,而不是政治哲学。

因为在真正的政治哲学原理方面,欧洲人需要向中国学习”。

应当说,法国大革命的理想目标,与中国古代中的追求有共同之处。

因此,可以说,人类共同追求的理想社会,是一个伦理社会,而民主,则是这个伦理社会的灵魂。

今天,人类所达到的民主意识与进程,是人类自有文明以来有关民主智慧的结晶。

近代西方民主不是西方人头脑的独创,其中有东方人的智慧;社会主义的民主,也离不开它脱胎而来的资本主义的民主。

2l世纪人类的民主进程,将打破制约人类民主健康发展的一切历史成见。

东方与西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民主方面,应当从对立、对抗,转向对话,相互取长补短。

只有如此,各自的民主才能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更加健康的发展,才能够跟上人类文明飞速发展和进步的历史潮流。

(二)、中国的“用人之道”与近代欧洲反对贵族世袭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权威,否则就必然坠入无政府的深渊。

欧洲的启蒙学者发现,孔子不是反对一切权威,他是要把这种权威托付给人民,但不是托付给任意的人,而是托付给那些有道之人。

这些人不仅能够“为政以德”,而且不把“道”视为永远不变的教条,信奉“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为此,付出了极大的热情和热诚。

这种中国古代的用人之道,与现代民主所要求的“民主与平等精神”是相通的。

早在1696年,巴黎就出版了一份耶稣会士勒孔特撰写的声言:在中国“贵族从来不是世袭的,就品质而言,人们之间没有任何差别,他们只要尽职尽责就能保全其官位。

”在1735年,法国出版了一部受到广泛阅读的书,书中认为,在中国“一位学者,尽管是农夫之子,也很有希望达到总督的高位,并且甚至还会成为国家的宰相。

因为,作为孩子都是平等的”[1]。

这就是中国流传深广的一句古话“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早在1789年以前,维吉尔·皮诺特就指出过;在中国独一无二的是,“一个人靠着良好的品质达之于国家的高官显位;每个人都是根据其优点而排列其在社会等级中地位,尽管有王公的青睐和出身的有利之处,却不能使一个被认为既无德行又无学识的人欺骗性地被任命在某个官职上。

这种情形在欧洲是罕见的或者甚至是不存在的。

因为所有的传教士们,不分国籍,都用狂热的词句赞美这个令人称奇的、中国的等级制度,其基础不是别的,只是良好的品质。

”到了1789年,法国国民会议通过了,其中第一条是,“在他们的权利方面,人们生来,并且始终是自由和平等的。

所以,公民的差别只能建立在公共事业的基础上”。

可见,中国古代的“用人之道”,对于法国启蒙学者与法国大革命,在反对贵族世袭和用人自由、平等方面的某些影响。

远在1731年,中国的“用人之道”或用人“准则”就被英国人采纳了。

当时的英国人,尤斯塔斯·巴杰尔写道:“共和国每一个荣誉的或福利的地位, 应被作为对真正的良好品质的奖赏。

如果现代政治家不把它记在脑海里,这个极好的准则,就不能在象大英帝国这样的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的王国里被遵循。

我奉告这样的政治家,就是在这个时代,这个光辉的准则,曾经受到一个国家最严格的遵奉,这是个全世界地域最广,人口最稠,治理最好的国家。

我指的是中国……在中国,一个人如果不是个真正有才能、有学识的人,他就不能成为一个官吏,亦即一位君子或有能力胜任政府中任何职位的人”。

(三)、儒家的道德意识与重农学派的经济思想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1694—1774),从他在1756年发表的第一篇关于经济学的文章到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爱,大致经历了20年。

重农学派,是在欧洲启蒙运动如火如荼的大潮中产生的。

从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整个法国农业和工业频于崩溃,到了18世纪的中叶, 贫穷与饥饿在社会上,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重农学派就是在这一深刻危机中,适应了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应运而生的。

应当说,最直接启发重农学派的中国文化,就是儒家思想。

魁奈当时被他的追随者尊称为“欧洲的孔子”。

他在儒家典籍中找到强有力的攻击重商主义的思想武器,把经济运作程序的构思从重商主义的模式中解放出来,第一个把经济学科学化及系统化,开创了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新纪元。

他的弟子米拉波(1715—1789)认为,魁奈在政治经济学上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净产品”的概念,而这正是孔子关于道德教育普行于世的产物。

弗朗西斯·魁奈首创的重农主义学说,其理论本体导源于中国。

1767年他的 一书正式出版。

有人考证此书的头七章,“全部抄袭”自一本描述中国的书。

他本人也在该书最后一章的导论中声明,此书只是“中国学说的系统说明,而中国的学说值得所有国家采用为楷模。

”在魁奈的出版的那一年,美国的到了法国,他以后的许多经济思想,是受魁奈的影响而形成的。

重农学派的自然法则来源于儒家的道德意识。

重农学派的自然法则,包括了物质法则和精神法则两个方面。

魁奈认为,“这里所谓的物质法则,是指在自然秩序下,按照不证自明的最有利于人类的方式运作的实际行动……这里所谓的道德法是指由顺应物质秩序的道德秩序中产生的,最有利于人类的所有人类行为的规则。

这两者合起来,就是所谓的自然法则。

”他还认为,由物质法则与精神法则合成的自然法则,在中国的学说中早就揭示过了。

他所要做的,只是把中国学说中的这个意思加以系统地消化,以作为所有国家的典范。

魁奈明确提出,国家不可能在人民赤贫的情况下富强。

他的一句名言是:要使国家富强,首先就得使农民富有起来。

“一个农民越富有,他就越会被所赚取的利润激励而努力耕种。

牛羊谷物会因此获得丰收。

农民们辛勤工作,他们的利益得到保障,国家的收入也会因此而增加。

所以,我们不应当嫉妒,或设法减少农民的财富。

反之,它应该得到实现, 因为这是保证国家财富的必要原则。

”他还认为,“土地和一切劳动产品的所有权应该获得保障,因为这是社会的经济秩序的必要基础……保证土地拥有者有权第一个享受土地所带来的财富的果实,是所有至高无尚的统治者的责任。

”重农学派的这些思想,几乎与儒家思想完全一致。

记载了鲁哀公与孔子学生有若的一段对话,意思是,鲁哀公说,国家的费用不足,想增加赋税,请有若定夺。

有若建议:减轻赋税。

公不解:国用已经不足,如减赋税更是入不付出。

有若正告哀公:“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其意思是,“百姓如果富足,国君不可能独贫,同样,百姓如果贫穷,国君也不可能独富”。

儒家这种强调君民一体,利益兼顾思想是一贯的。

中就有: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魁奈也有一句名言:“农民贫穷,则国家贫穷。

”并且他认为藏富于民,才能够保证社会道德的秩序和国家的稳定。

“仓廪足,而知礼义”,民富则国强,这些中国人的智慧,得到了欧洲人的认同。

四、“天人合一”的哲学与启蒙学派反对神学在当时,法国、英国和德国的一些启蒙学者,都把中国的哲学、儒家的思想,看作是一种“自然神论”。

普遍认为,儒家思想是“一种自然宗教的理论”,“孔子使世上获得对神的最纯真的认识”,儒家要求人们以德教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需求助于神的启示。

孔子不是什么教主,而是宣传伦理道德圣人”。

德国的哲学家莱布尼茨在《论中国哲学》中说:“中国的哲学学说或自然神论是从约3000年以来建立的,并且极有权威,远在希腊人的哲学很久很久以前。

”他们就是用中国儒家思想——自然神论,同基督教进行斗争,论证上帝的任何启示,都属于迷信。

魁奈说:“自然法则是人类立法的基础和人类行为的最高准则”,“但是,所有的国家都忽视了这一点,只有中国是例外”。

启蒙学者们把儒家思想理解为“自然神论”,实际上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这种“天”与人、“神”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哲学的精华。

至今,乃至2l世纪以后,也仍然有其普遍的哲学价值。

五、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与欧洲近代自由、民主、平等17—18世纪的耶稣会士们,通过翻译“四书”、“五经”等等渠道,向西方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先后把孔子的教育思想传到了欧洲。

首先,是“有教无类”。

这个教育观点,被欧洲人视为“教育平等”思想的新纪元。

不是只有贵族才能受教育,而是所有的人都应当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他们认为,孔子信任所有的人、信任整个人类,也相信全体人民一旦提高了教育程度,他们最终会有能力区分善、恶之官,清、贪之官。

可见,近代欧洲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教育平等思想、普及教育与实现民主政治的关系等近代民主思想,与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之间某种程度的历史联系。

近、现代民主社会的实践表明,一个国家民主制度实现的程度,取决于这个国家国民受教育的程度。

在一个国民教育程度很低的国家里,很难建立起现代民主,更难建设一个有高度民主的国家。

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为近代民主制度的实现提供了一个思路。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孙中山一再把孔子和孟子称之为“民主的倡导者”、“民主主义者”。

今天,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当了家做了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集中体现。

但是,由于代表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主实现的水平。

因此,普及和发展教育事业,不仅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建设一个高度民主国家的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讲,“有教无类”是实现近、现代民主的一块思想基石。

其次,是“学而优则仕”与科举考试。

有一位耶稣会士,在他向欧洲介绍中国的科举考试的信中说,“先生,您可以看到这种考试制度是由一种明智的政治决定的,除了中国人天性爱好他们的文字以外,这频繁的考试使他们在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始终不懈地往上攀登,防止他们无所事事、吃喝玩乐而对国家造成麻烦。

他们为了保住经过努力所取得的资格与地位,几乎一生都要不断去经受新的考试或参加更高一级的考试。

他一级一级考上去,仕途一级一级晋升,他们才能享受到某些有别于普通百姓的特权,这些特权给予他贵族的头衔”。

“如果大官的子弟不继承父辈业绩,不像父辈那样用功读书,他们就会重新跌入他们第一、第二代祖辈所处的普通百姓的行列”。

尽管他在这封信中,对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中作弊和行贿成风等等弊端,也进行了揭露,但是他对于中国官员不属于贵族阶级,也不是世袭的,而是经过漫长的一系列的考试、竞争和筛选的用人制度,还是充分肯定的。

中国古代这种“学而优则仕”,凭学问、凭才干,不世袭、轻特权、“选贤任能”的教育制度和选拔官吏的制度,与18世纪欧洲的知识界、启蒙学者们:尊重个人的价值,反对中世纪的封建世袭制度,通过自由、平等、竞争,攀登仕途高峰的、梦寐以求的理想一拍即合。

魁奈在1767发表的《中国专制制度》一书中,他特别“欣赏中国的教育制度”。

以他为代表的一批启蒙学者认为,中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办学校,重视教育,“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选贤任能”和“科举考试”的教育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基础。

这一点,不仅成为他们反对欧洲贵族世袭制度的思想武器,也成为当时欧洲教育改革的一个思想来源。

在18世纪这一批启蒙学者,就是按照:“中国的教育模式”,在法国倡导和推行了教育的世俗化和普及化,这对于19世纪法国的教育发展,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对于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在1610年以前,利玛窦就在其《札记》的第一卷第五章中有详细的介绍。

这种学位制,为法国1789年大革命后制定教育发展计划, 引进竞争性考试制度,满足资产阶级平民登上政治舞台的要求,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

法国至今实行的学士、硕士、博士分级学位制,仍有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中的秀才、举人、进士的痕迹。

以上的历史资料与资源,足以表明中国文化对于欧洲近、现代文明,有过积极的贡献,它不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一种精神阻力,而且曾经成为欧洲实现社会现代化的一种精神动力。

但是, 自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之后这200年来, 由于种种的历史原因,中国的文化逐步被欧洲人、世界人所轻视、蔑视和忽视。

到了20世纪,中国文化在世界文明之中,似乎已经无足轻重、甚至走入了“被开除球籍”的绝境。

只有认真反思历史,切实调整文化偏见,重视文化建设,才有可能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再次复兴。

倡导人们广泛阅读的名言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