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这句话的理解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这句话出自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刻在康德的墓碑上。
康德之所以是世界上公认的哲学大师,不但因为他作为近代西方哲学的集大成者,承前启后,还在于他在探索人类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以及人的意志的道德选择——为自己立法。
康德关心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
头上的星空是宇宙论问题,心中的道德律是人类学问题;头上的星空是必然性的问题,心中的道德律是自由的问题。
康德后来把他一生的探索归结为三个问题:一是能够知道什么,二是我应该做什么,三是我能期望什么。
这三个问题可以归结整个康德的哲学核心。
康德生活于18世纪,在这个时期,有两个历史性的巨人对康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个是创立经典力学的牛顿,他揭示了整个世界处于引力场中,处于必然性之中的真理性命题。
另一个就是契约论的完善者卢梭。
契约论经霍布斯奠基,洛克的发展,由卢梭对其进行了完善。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重要性在于它为近现代民主政体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卢梭认为,科学的发展就是人类道德的堕落,人本质上是自由的。
成立国家社会都需要经过契约,卢梭的学说直接引发了法国大革命,从而改变了整个世界。
“如果说牛顿改变了自然世界的景观,那么卢梭可以说是改变了政治和伦理的世界。
而他们的学说却是矛盾的。
必然就意味着否定自由,自由就意味着否定必然。
”康德就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康德的三个问题归结起来归根到底是要回答“我是什么”这个千古的哲学问题。
因为,没有人的存在,这个世界还有没有意义
恐怕没有。
因为有人的存在,这个世界才成为我的世界;世界提供材料,我赋予世界以意义。
二者互相结合,这就是康德的哲学。
康德哲学是由三大批判组成的,认识论是基础,目的是伦理学,伦理学是他哲学体系的目的。
在他看来,人在世界上的优先地位,并不是由知识所决定的,而是由道德所决定的。
就是人为什么比动物优越的所在。
人比动物优越,不是人有知识,也不是人有意识和理性,而是人有道德。
在此意义上说,伦理学高于认识论。
把道德和认识进行比较,认识不能离开经验,但道德必须要脱离经验,他说的是一种经验性存在。
什么叫经验性存在
他说,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要遵循必然性支配。
人作为生物体,你必须符合生物体的一般生存原则,在社会当中生活,要遵循社会生活的规则。
但是康德认为,道德并不产生于经验性存在当中,道德行为必须脱离开经验。
道德是不以人的经验性存在为前提而存在的。
康德认为,道德就是目的性对必然性的压迫。
人在社会现实中要遵循必然性支配(存在法则社会规则),本身没有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对必然性的否定,用目的性否定必然性。
如跳下楼梯救小孩,跳下去就在摔死的可能,这具有必然性,但救小孩是你的目的,你必须这样做。
所以,在康德看来,道德不是幸福,幸福是人们在现实当中的满足,道德是痛苦,是牺牲。
具体怎样来阐述道德呢
①绝对律令。
指人之所以能够完成道德行为必须遵守的准则。
命令——应当,绝对——遵循这样的准则是无条件的。
你的道德行为,就是为了做这件事而做这件事,不是为了达到其他目的而做这件事,这件事本身就是目的。
如,早上上班是为了完成工作,而不是为了领导表扬。
如果是为了领导表扬,这就不是道德行为了。
绝对律令有三条:第一条,不管你做什么事,总应当做到使你的意识所遵循的准则永远能够成为一条普遍性立法原理。
什么是道德行为
就是你做这件事,能不能普遍化实行(普遍的立法原则)。
如果能普遍实行,你就做,否则,就不能做。
针对这一条,他举了四个例子。
他说,我答应了你一件事,结果没去办,食言了,这个是不是道德行为
关于“食言”这个问题,你就问一下,这个能不能普遍化,能不能人人都可以这样,结果不行,这就不是道德行为,是不道德的。
还比如,自杀,能不能普遍化
肯定不能,所以,也不是道德行为。
第二条,无论是你自己或什么人,你始终把人当作目的,而不是工具。
人的工具化就是人没有自己的东西,永远听命于外在力量的支配,工具化可以生存,但没有道德,道德是法如己出,自己给自己立法。
如捐款行为,是自己做出的道德行为,不能强迫。
把人当目的,而不是工具,这就是自由。
康德对自由是比较推崇的。
他说,只有在自由状态下,才能有道德行为可言,只有自由,叫道德。
第三条,自律,自由,至善。
康德认为,道德与幸福是对应的,道德是对幸福的否定,但是有个问题,你说有德之人没有福,在康德看来,这不是道德的最高境界,道德的最高境界应该是道德与幸福结合在一起,有德之人就是有福之人,我完成道德行为,我获得了幸福。
康德认为,道德和幸福结合在一起就是至善。
至善在此岸世界没有,只有在彼岸世界。
你做好事没好报,下辈子有好报,死后在彼岸世界就会幸福。
怎样使至善实现呢
至善有两个设定条件,有两个东西必须存在:一个是上帝存在,二一个是灵魂论。
这体现了康德哲学的保守性。
上帝是什么
灵魂不死是什么意思
这其实说明了康德道德的理想性。
康德认为,道德的理想性对老百姓来说,那就是天国,就是宗教。
讲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康德写完《纯粹理性批判》后,他的一位仆人看了就哭。
康德问他哭什么
仆人说,大师呀,我们老百姓还得有神,有上帝,没有上帝我们怎么办
谁来救我们
康德噢了一声,似有所悟,说是的,老百姓应该有精神的寄托,应该有宗教,应该有上帝,所以他就写出来了。
宗教在康德那里,并不是有神学的意义,他的提法本身就是对宗教的不尊重,设定上帝,是为了自己的学说体系和理论。
康德对宗教不以为然,他不认为人有原罪,对宗教仪式不感兴趣,很少去教堂。
关于 康德头顶上的星空 原句是什么版本好多
选自《康德著作全集》(9卷本),首页返回日志列表世上最奇妙的是我头上灿烂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准则2022-03-02 22:26有两件事物我愈是思考愈觉神奇,心中也愈充满敬畏,那就是我头顶上的星空与我内心的道德准则 Zwei Dinge erfllen das Gemüt mit immer neuer und zunehmender Bewunderung und Ehrfurcht, je #246;fter und anhaltender sich das Nachdenken damit besch#228;ftigt: der bestirnte Himmel über mir und das moralische Gesetz in mir.康德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
《康德著作全集》(9卷本),李秋零主编、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曾说过:“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而持久地对它们进行反复思考,它们就越是使心灵充满常新而日益增长的惊赞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日前推出的《康德著作全集》
生气的谚语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德国哲学家 天文学家 伊曼努尔·康德和白痴生气是冒着使我们自己也会变成白痴的危险。
生气名言法国作家 福楼拜志向不过是记忆的奴隶,生气勃勃地降生,但却很难成长。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 莎士比亚对于生活,必须有一贯的、巨大的、使它变得有生气的行动。
前苏联作家 高尔基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十,如果非常愤怒,先数到一百。
第3任美国总统,美国独立战争主要领导人之一 杰弗逊装饰对于德行也同样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和生气。
关于生气的名言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 卢梭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勃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美国第16任总统 林肯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龚自珍仪表堂堂却无生气的人,即使安上翅膀,也只能是一个拙劣的天使复制品。
苏格兰小说家、诗人与旅游作家 罗·路·史蒂文森品格和名誉,好象一棵树的生命和枝叶,树叶是否茂盛,全在于它的有无生气。
生气名言美国诗人 小说家 华伦人需要温和,不要过度地生气,因为从愤怒中常会产生出对易怒的人的重大灾祸来。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寓言家 伊索良好的家庭传统有助于家庭成员相互尊重,有助于家庭建成一个友爱的生气勃勃的集体。
伊林娜不要因为不能使别人成为你希望的那样而生气,因为你也不能使你自己成为你希望的模范。
托马斯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人民生气勃勃的创造力泉源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
关于生气的名言列宁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没有胜他的把握;如果朋友让你生气,那说明你仍然在意他的友情。
佚名缺乏智慧的灵魂是僵死的灵魂。
若以学问来加以充实,它就能恢复生气,犹如雨水浇灌荒芜的土地一样。
阿拉伯学者 阿卜·日·法拉兹凡事只要看得淡些,就没有什么可忧虑的了;只要不因愤怒而夸大事态,就没有什么事情值得生气的了。
俄国19世纪小说家 屠格涅夫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
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
生气名言毛泽东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
德国哲学家 黑格尔我不能不热爱祖国,但是这种爱不应当消极地满足于现状,而应当是生气勃勃地希望改进现状,并尽自己力量来促进这一点。
俄国哲学家 别林斯基孩子最喜欢爱他的人……也只有爱才能培养他。
当孩子看到并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时候,他会努力听话,不惹父母生气。
前苏联早期主要领导人 捷尔任斯基很多人失去了快乐,是因为他太敏感了。
别人一句话、一个评论就使自己生气一个月。
这时非常无聊的。
严重了就成了马家爵,因为别人不请自己吃饭就郁闷地要杀人。
关于生气的名言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俞敏洪人的天性虽然是隐而不露的,但却很难被压抑,更很少能完全根绝。
即使勉强施压抑,只会使它在压力消除后更加猛烈。
只有长期养成的习惯才能多少改变人的天生气质和性格。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 培根那些没事干的所谓“统治阶级”,长久没有战争就活不下去;要没有战争,他们就觉得无聊,闲散得不耐烦,使得他们生气。
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生在世上,只得拼命地互相咬嚼,不给对方留余地地恶口相加。
俄国小说家,戏剧家 契诃夫每一代的人都得有一种美妙的理想让他们风靡。
即使青年中最自私的一批也有一股洋溢的生命力,充沛的元气,不愿意毫无生气;他们想法要把它消耗在一种行动上面,或者(更谨慎的)——消耗在一种理论上面。
法国思想家 文学家 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罗曼·罗兰一个人要在年轻的时候,感到世界上一切都生气勃勃、趣味无穷,那才需要钱财啊。
老天爷为什么不把通常的过程颠倒一下,让多数为首先获得财富,慢慢把它花掉,然后让他们在不需要再有钱的时候,变成一个穷光蛋死去呢
生气名言美国作家 马克·吐温一部长篇小说传记,或者一篇论争文章里,任何离题万里繁复堆砌夸张过分的文字,任何含糊不清多余饶舌徒使情节延宕的段落,都叫我生气。
只有一页页读过去,情节始终高涨不衰,一口气直到最后一页都激动人心,叫人喘不过气来的书才给我以充分的享受。
奥地利作家 茨威格在论艺术的时候说什么艺术已经衰老,走进了死胡同,跟它应有的面目大不相同等等,就无异于说:吃喝的欲望已经衰老,过了时,不合需要了。
当然,饥饿是一种古老的东西,我们在吃的欲望中走进了死胡同,可是不管哲学家和生气的老人怎样扯淡,我们现在仍旧得吃东西,以后也会吃东西。
俄国小说家,戏剧家 契诃夫青年出于对父母的爱和尊重,有时不得不抑制自己的愿望和爱好,放弃自己所选择的,也许有着特殊兴趣和才能的领域,而去屈从父母或保护人的愿望。
这种痛苦的选择往往足以压抑他们的热情和对人生的乐趣。
这对社会来说是在已经死气沉沉的生活中又增添了一个消极因素,而不是增加一份生气勃勃的力量。
印度第一位女总理 甘地夫人女人爱说的5个谎话:1.给我讲讲你和她的故事,我不会生气的(讲完必须生气)2.老夫老妻了,不要什么情人节礼物了(不买你就完蛋了)3.我想我真的不适合你(我根本就不喜欢你)4.我暂时不想交男朋友(闪边啦
你还不到我择偶标准的一半)5.我心中牵挂着一个人(那个人是我专门为你这种人虚构的)。
关于生气的名言海派清口创始人 周立波我们仰人鼻息,在学术上长期当别国学徒的日子快要结束了。
数以百万计的人已经在我们的周围投入了生气勃勃的生活,歌颂的事迹和行为,它们本身就会歌唱。
谁会怀疑我们的诗歌会复活并且带来一个新的时代呢
天文学家说,在我们的天顶燃烧的天琴座中的维迦星有一天会成为众星中的北斗,时间长达一千年之久。
我们的新诗歌也将会如此。
美国作家 爱默生历史,也可获得人生化的处理。
把人类的早期称作人类的童年,把原始文明的发祥地称作人类文化的摇篮,开始可能只是一种比喻,但渐渐人们在其中看到了更深刻的意义。
个体生命史是可以体察的,因此,一旦把历史作人生化处理,它也就变得生气勃勃,易于为人们所体察了。
把历史看得如同人生,这在人生观和历史观两方面来说都是超逸的,艺术化的。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余秋雨 《艺术创造论》已经记不清楚什么时候开始发现到自己与众不同了,这应该是在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的事。
我曾注意到母亲和我的朋友们都是用嘴巴在交谈,而不像我用手比划着。
因此,我会站在两个谈话者之间,用手触摸他们的嘴巴,可是我仍然无法明白他们的意思。
于是我疯狂的摆动四肢,蠕动嘴唇,企图与他们交谈,可是他们一点反应也没有。
我生气极了,大发脾气,又踢又叫,一直到筋疲力尽为止。
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 海伦·凯勒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你怎么能够不生气呢
你怎么还有良心躲在角落里做沉默的大多数
你以为你是好人,但是就因为你不生气、你忍耐、你退让,所以摊贩把你的家搞得像个破落大杂院,所以台北的交通一切乌烟瘴气,所以淡水河是条烂肠子;就是因为你不讲话、不骂人、不表示意见,所以你疼爱的娃娃每天吃着、喝着、呼吸着化学毒素,你还在梦想他大学毕业的那一天:你忘了,几年前在南部有许多孕妇,怀胎九月中,她们也闭着眼梦想孩子长大的那一天。
却没想到吃了滴滴纯净的沙拉油,孩子生下来是瞎的、黑的
生气名言台湾女作家 龙应台在那个春天里,我们的家庭所承受的巨大压力。
消灭最后一个单干户,似乎成了我们西门屯大队,也是我们银河人民公社的一件大事。
洪泰岳动员了村子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毛顺山大伯、曲水源老叔、秦步庭四爷;能言善辩的女人——杨桂香大姑、苏二嫚三婶、常素花大嫂、吴秋香大婶;心灵嘴巧的学童——莫言、李金柱、牛顺娃。
上边列举这十人,只是我能回忆起来的,其实还有许多人,他们一拨拨地涌到我家,仿佛前来为女儿说媒或是替儿子求婚,仿佛前来卖弄学问又仿佛前来施展口才。
男人们围着我爹,女人们围着我娘,学童们追着我哥我姐当然也没饶过我。
男人们的旱烟把我家墙壁上的壁虎都熏晕了,女人们的屁股把我家的炕席都磨穿了,学童们把我们的衣裳都扯破了。
入社吧,请入社。
觉悟吧,别痴迷。
不为自己,也为孩子。
我想你,那些天,牛眼所见,牛耳所闻,也都与人社有关。
当我爹在牛栏里为你清理粪便时,那些老人,就像忠诚的老兵一样,把守着牛栏门口,说:“蓝脸,贤侄,入了吧,你不入社,人不高兴,连牛也不高兴。
”女人们盘腿打坐在我家炕上,像一群厚颜无耻、远道而来的瓜蔓亲戚。
她们口角上挂着泡沫,像那些路边小店里的录音机,一遍遍地重复着惹我厌烦的话。
我恼怒地吼叫着:“杨大奶子苏大腚,你们快从我家滚走吧,我烦死你们啊!”她们一点也不生气,嬉皮笑脸地说: “只要你们答应了人社,我们立马就走,如果不答应,就让我们的腚,在你们家炕上扎根,让我们的身体,在你们家抽芽、长叶、开花、结果,让我们长成大树,把你们家的房顶撑开!”2022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家 莫言 《生死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