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舞的描写
傣族舞是傣族古老的民间舞,也是傣族人民最喜爱的舞蹈。
流行于整个傣族地区,瑞丽县和耿马县孟定的孔雀舞,而且有不少以跳孔雀舞为生的职业艺人,他们模仿孔雀:飞跑下山、漫步森林、饮泉戏水、追逐嬉戏、拖翅、抖翅、展翅、登枝、歇枝、开屏、飞翔……等等。
跳出丰富多采的舞蹈动作和富于雕塑性的舞姿造型。
他们的舞蹈有严格的程式和要求,有固定的步法和地位,甚至每个动作都有固定的鼓语伴奏。
傣族主要聚居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并散居于临沧、澜沧、新平、元江、金平、华坪、大姚、禄劝等30多个县。
傣族地区山川秀丽,资源丰富,森林茂密,被称为“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河谷地区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宜于农作物种植和经济作物栽培。
长期以来,西双版纳享有“滇南谷仓”的美称;德宏地区“芒市谷子,遮放米”誉满全省;大部分傣族地区都是我省产粮基地和经济作物产区。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前一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
唐以来史籍称傣族为“黑齿”、“金齿”、“银齿”或“绣脚”,又称傣族为 “茫蛮”或“白衣”;宋沿称傣族为“金齿”、“白衣”。
自元至明,“金齿”继续沿用,“白衣”则写作“百夷”或“佰夷”。
清以来则多称为“摆衣”。
但以上都是他称,傣族自称,则一直是“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按照我国傣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傣族”。
傣族有傣那、傣雅等多种自称,汉语称水傣、旱傣、花腰傣,服饰上有一些差别。
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壮傣语支。
傣族有自己的文字,过去有过不同形体的那文、傣蹦文、金平傣文和新平傣文五种文字,现较流行的是傣泐文和傣那文,这两种文皆由梵文字母演化而来。
由于社会发展不平衡,各地傣族宗教信仰上也有不同。
在傣族聚居区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在信仰小乘佛教的同时,也信仰原始宗教。
散居各地的傣族多信仰原始宗教,也有信奉关帝、观音的,也有少数信仰基督教的。
傣族的民族节日,各地虽不尽相同,但都与宗教信仰有密切关系。
在西双版纳、德宏等傣族聚居区,主要节日有傣历新年、关门节和开门节、跳摆。
傣历新年俗称 “泼水节”,傣语为“桑勘比迈”、“梭贺桑勘”,时在傣历六月(公历四月),节期三至五天不等。
活动内容有采花、堆沙、浴佛、泼水、划龙船、放高升等,歌舞活动更是傣历新年时的重要活动内容。
关门节和开门节,傣语为“毫瓦萨”和“奥瓦萨”,系由佛教术语“萨沙那”演变而来,意为“斋戒”。
在傣历九月至十二月(公历七至九月),这三个月正值雨季,人们要集中精力到佛寺拜佛听经,停止其他活动;男女青年不能恋爱和结婚,称为关门节。
雨季结束,丰收即将到来的时候过开门节,届时,男女青年们穿上新衣,成群结伙,敲鼓敲锣,走村串寨,最后到佛寺举行赕佛。
过去在夏历二月初八举行跳摆:村寨中的男人们备丰盛的食物到佛寺中献佛,然后在佛寺院中,由四人分别持小钹、大锣、象脚鼓跳舞,舞毕痛饮而散。
这种跳摆活动现已不多见。
过去在跳摆时还要举行盛大的赕佛活动,也叫 “做大摆”,白天诵经,晚上有歌舞演出,现在也不进行了。
在多民族杂居区的傣族多信仰原始宗教,有的与其他民族共过春节、赶花街等活动;有的地方有祭龙树和祭祖活动,只有少数几个地方有祭把性舞蹈存在。
傣族是一个有古者文化的民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傣族舞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流行面也很广,并各有特点。
代表性节目总的可分为自娱性、表演性和祭祀性三大类。
1.自娱性的节目有“嘎光”、“象脚鼓舞”、“耶拉晖”和“喊半光”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嘎光”和“象脚鼓舞”。
“嘎光”系傣语,“嘎”为跳或舞,“光”泛指鼓,也有集拢、堆积的意思。
“嘎光”可译为“围着鼓跳舞”,也可译为“跳鼓舞”。
西双版纳称为“凡光”,有很多地方又叫“跳摆”、“宁摆”等。
此舞是傣族最古老的舞蹈,流行在20多个县市,是在年节喜庆时,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场地,都可以跳的自娱性舞蹈。
嘎光以象脚鼓、镲等民族打击乐为伴奏;但有的地方,敲鼓、镲的人也参加舞蹈,并且带领众人围圈而舞。
过去跳时,众舞者可以随心所欲的各自发挥,只求热烈欢快。
现已发展了很多统一动作和套路,动作与套路的名称各地也不尽相同,并且已派生出一些舞蹈节目。
如青年人跳的“新嘎光”就有30多套,还有两名中老年妇女抬大铓跳的“嘎铓央”以及老年男子跳的“嘎温”(软舞)等等。
象脚鼓舞是自娱性兼表演性的男性舞蹈。
象脚鼓是根据鼓的形状而取的名称,傣族一般统称“嘎光”,但对长、中、小三种象脚鼓又各有名称。
这种舞蹈以击象脚鼓舞蹈为主,用铓、镲伴奏,也可鼓、镲对舞。
长象脚鼓的鼓身长为一米八至二米,傣语称“嘎光绕”,各地均有,但以瑞丽县的最具代表性。
长象脚鼓多用于伴奏,可以打出丰富多变的鼓点,并有一些鼓语,如“约笔洛,约笔洛,约必约哩哩”(意为“好好抬,好好抬,翅膀好好抬”);也可边击边独舞,在展现击鼓技艺的同时,以长鼓尾的大幅度地转动摆动形成优美的舞姿。
中象脚鼓舞的鼓身长约一米多,这种舞蹈流行整个傣族地区,尤以德宏地区的潞西、盈江、梁河等县和保山、临沧等地最具代表性。
中象脚鼓舞在镕宏傣语称为“嘎光”,也有称为“嘎光武杰”或“嘎光黑拉”的。
跳时一般是背鼓顺圆圈而舞,可二人对舞,也可与击镲者对舞。
在德宏芒市,过去有赛鼓的活动,以击鼓声的长短、音色的优劣、鼓尾甩动幅度的大小、舞姿是否好看等为评比标准,胜者在鼓上挂银牌。
小象脚鼓舞的鼓身长约六十厘米左右,流行于景洪、勐海、勐腊等县,西双版纳傣语为“凡光托”。
因鼓小轻便,可灵活舞动,因此这种舞蹈以竞技为主,一般是双人对舞,四人或集体也可。
舞时有击鼓追斗、退让躲避、踢腿斗脚等动作,以能把对方头上的“包头”摘下为胜。
喊半光是傣族古老的歌舞形式,流行于德宏地区的芒市、盈江、瑞丽等县。
“喊半光”为德宏傣语,“喊”意为“唱”或是“歌”,“半”意为“跟着我”或“围绕着”,“光”即“鼓”;直译为“跟鼓唱的歌”。
跳时人数不限,动作随意。
耶拉晖是流行于西双版纳地区的自娱性歌舞,过去只在泼水节时由男性跳,现已成为男女老少皆可参加的集体歌舞形式。
这种歌舞动作简单,舞时可自由发挥;但曲调固定,只要有人即兴填词并带头唱,众人即可合唱。
由于在唱句的尾声时齐呼“耶拉辉,水一,水一。
”所以这种歌舞就叫做“耶拉晖”了。
2.表演性舞蹈有“孔雀舞”、“大象舞”、“鱼舞”、“蝴蝶舞”、“篾帽舞”……等。
最具代表性的是孔雀舞。
孔雀舞在傣族舞蹈中是最具特点的表演性舞蹈,在德宏地区、西双版纳地区及景谷、孟连、耿马等县都有流传。
孔雀舞,在德宏傣语为“嘎洛永”,在西双版纳傣语为“凡糯永”。
“嘎”和“凡”都是跳或舞之意;“洛永”和“糯永”都是“孔雀”之意。
表演时,舞者头载宝塔形金冠及面具,身背孔雀架子道具,以象脚鼓、镲等乐器伴奏。
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及歌舞剧的表演。
各地孔雀舞的跳法都不一样,以表演者各自不同的技艺特长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风格。
独舞最具代表性的是瑞丽县的艺人,他们以模拟孔雀走路、飞跑、吃水、抖翅、飞翔、开屏等动作,形成丰富的舞步;瑞丽县半职业艺人较多,如瑞板、贺费、毛相、约相、旺拉等人,他们在表演上各有创新,以各自的流派风格而闻名全省。
双人孔雀舞也称“凡南诺”,最具代表性的双人孔雀舞流传在景洪县。
“南”意为“高贵的女性”,“诺”意为“雀”或“鸟”;“凡南诺”可译为“雀公主舞”,此舞主要表现雌雄两只孔雀的飞翔、相对而舞的情景。
潞西县芒市的孔雀舞,原是表演“孔雀与魔鬼”的三人舞,后演变为独舞,以孔雀道具做得大而精美华丽,开合自如,吸引着广大观众。
景谷县的孔雀舞属歌舞剧表演,边舞边唱,舞蹈步伐较简单,以走步和碎步为主,表演的是佛经故事“召贺罕打孔雀”。
3.傣族祭祀性的舞蹈只在民族杂居区流传着几个。
元阳县的傣族村寨流传的“祭祀鼓舞”是在祭祖活动时,以鼓为伴奏,师娘在祭台上边唱边舞,群众在台下自由舞动,动作较简单。
石屏县的傣族居住地有“跳龙舞”),是在祭龙树的活动中进行。
舞时男巫手持带环的铁圈,女巫手持着羊皮单面鼓,由他们带头起舞,村民们合着节奏参与舞蹈。
时而全体围成圈,时而二人对跳,没有固定形式和队形,舞者随心所欲地变换位置,只求情绪高昂,庄重热烈。
舞蹈动作简单,步幅小,双膝随步伐做小幅度的韧性颤动,双手上绕半圆,在左右腰侧打鼓与摇环。
新平县还有送葬时跳的“狮子舞”,跳时用唢呐和锣鼓伴奏;有一些套路,如围棺而舞、棺前开路等。
该舞的表演风格和音乐与汉族、彝族差不多,有吸收汉、彝族舞蹈音乐的明显痕迹。
有些祭祀舞蹈如过去曾流传于德宏地区的“跳柳神”和曾流行于江城县的“贝马舞”,现已无人再跳。
明代《百夷传》中描述的“父母亡,不用僧道,祭则妇人祝于尸前,诸亲戚邻人,各持酒物于丧家,聚少年数百人,饮酒作乐,歌舞达旦,谓之娱尸;妇人群聚,击碓杆为戏,数日后而葬。
”祭祀舞蹈场面,现也只在新平县的傣族居住区还可见到:在吊丧的第二天,必须请吹鼓班子为死者跳舞(即跳狮子舞);妇女结伙与男人打闹。
说明明朝时存在的丧葬活动中的舞蹈至今仍有存在,只不过简化了。
傣族另有一类武术性舞蹈,产生的年代也很久远。
傣族经历过封建领主制社会。
傣族成年男性,平时是农奴,战时是士兵,必须学会一些舞弄刀、枪、棍、拳的技能和套路,以备用于防身和参加战争。
今天的傣族男子也继承了这个传统,以此表现自己的勇敢与机敏。
但如今他们习练的刀枪棍拳,已融进了向其他民族学习的套路,如拳就有本地拳、外地拳、缅拳、泰国拳等不同风格流派,表演时还用鼓等进行伴奏,发展成为舞蹈化的武术了。
傣族人自己解释,“傣”有两种含义:一是英雄勤劳的意思;一是酷爱自由的人,含有和平的意思。
傣族也自称为“鲁傣鲁喃”的,意为“傣家的儿子,水的儿子”。
傣族是世界上最早的稻作民族之一,他们滨水而居,爱水、祈水,对水有着特殊的感情。
在傣族的神话里,造物主英叭原来就是天空中的水气;而人则是用水伴和泥土捏塑而成;傣族的祖先诞生于水塘。
在有关“泼水节”的各种传说中,尽管人物不同,但他们用水来制服火,用水来洗净血污,用水来祈福等内容是相同的。
傣族人民勤劳勇敢,温柔善良,这是大家公认的;“水一样的民族”是对傣族性格的又一描述。
他们礼貌温和,外柔内刚,智慧聪明又幽默谈谐的性格像水一样,有时似涓涓的细流,温柔而细腻;有时像大江的洪流,迅涌而澎拜。
傣族的舞蹈也充分反映了这种丰富多采的民族性格。
傣族舞蹈的动作虽大多阿娜多姿,节奏较为平缓,但外柔内刚、充满着内在的力量。
既有潇洒轻盈的“篾帽舞”,也有灵活、骄健、敏捷,且充满阳刚之气的象脚鼓舞、刀舞、拳舞等。
在孔雀舞的表演中,时而节奏缓慢单一,动作舒展,感情内在含蓄,时而节奏快速多变,动作灵活跳跃,感情狂放而豪爽。
傣族舞蹈那以特有的屈伸动律而形成的手、脚、身体“三道弯” 的造型特点,以及刚柔相济、动静配合等特有的表演风格,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傣族的居地大多与缅甸、老挝、越南等国接壤,傣族人民善于吸收来自四方的文化精华,并能融于本民族古老的文化中,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傣族舞蹈品种繁多、形式多样的特点。
傣族舞一位手:大拇指向回扣,放在大腿前侧。
旁一位手:双手手腕蛇回来,手要有点弧度,大拇指向回扣,手臂微微弯曲,在大腿2侧。
后一位手:双手放在臀部后面,不能*在一起,稍稍分开,手不能离身体太远,手要有点弧度,大拇指向回扣,手臂微微弯曲。
侧一位手:双手放在身体的一册,和一位手差不多。
基本动律:1正面起伏:重拍向下沉,慢慢的沉,向下走的要均匀,脊椎要垂直,蹲的时候不能前侵也不能后仰,脊椎对着脚后跟下沉,向上提的时候慢慢的,跟下垂一样
2旁边起伏:下沉的时候出右垮,双膝向下弯,左膝*住右脚的膝盖,上身向左比出,头向右看,反方向动作,出左垮,右脚点地向左腿*,这个时候左腿是主力腿,重心都在左腿上,出垮的时候上身不能前侵后仰,保持正直,顶出右腰,头往左看。
3脚部的正步起伏:当身体下沉的时候都有个抬腿,勾回来的时候膝盖不能向前顶(因为傣族舞蹈穿的是桶裙)向前会很难看,一定要垂直向后踢腿,而且是勾脚,每当踢起时都要迅速,动作要做的干净,还要带有呼吸
当腿向后踢的时候上身有点左右起伏,不能直直的起伏
当起左腿的时候,出右垮,起右腿的时候出左跨,这个动作在傣族舞中是非常重要的
麻烦大家给我一段傣族舞的报幕词、比较诗意一点的。
谢谢
您是否向往着,在热情的泼水节上,邂逅一位傣家美丽的少女您是否感受过,月光下摇曳的竹影,荡漾着别样的美在接下来这个舞蹈里,您即将看到傣家的少女,用孔雀般娉婷的姿态,轻盈而来随着一曲悠扬的葫芦丝,她们用婀娜的舞姿,把你带到神秘的
傣族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
(一) 饮食,习惯早、晚两餐.有嗜酸之癖好, 各种蔬菜均要加入特制的酸汁, 然后晒干存放, 每餐於煮菜或煮汤中加入少许, 便酸味十足, 几乎是每餐不可少的一味菜.不食粳米, 而食糯米, 饭用瓦甑蒸熟吃.不吃羊肉.男子喜欢饮酒.爱嚼槟榔, 拌入石灰膏、芦子、切碎的草烟, 嚼至满口流涎, 犹如喷血.竹筒饭.把米装进香竹竹节里, 灌水后将筒口塞紧烧烤.竹筒表层烧焦时, 饭也熟了.竹筒饭特别清香.(二) 傣家竹楼,傣族村落都在平坝近水之处, 凡翠竹围绕, 绿树成荫的处所, 必有村寨.竹楼可避湿、避热.傣家竹楼充满热带的田园风味, 步上木梯坐在凉台金黄色的篾席上, 可以观赏寨子里和谐的生活情景.好客的主人会端出一张小竹篾桌, 摆上用芭蕉叶包着的糯米饭和用竹筒盛着的米酒招待客人.(三) 赶摆,傣族将大大小小的节日都叫做”摆”.按傣语原意, 赶摆即盛大的节日或集会活动.摆场上琳琅满目的货摊上放满了食品和用品, 特别是傣家独具一格的筒帕、银手饰、软耳丝等更吸引游客.(四) 泼水节,每年傣历六月十二 (清明节后7 天) 开始为傣历新年, 为期3~5 天.从清晨开始就举行堆沙、泼水、丢包和赛龙船等活动.其中, 最富於民族特色的就要数泼水.这是富有青春意味的男女狂欢.清早, 先采来鲜花作花房.然后挑来清水泼到佛像上为之洗尘.接着大家便互相泼水, 往往泼得浑身湿透.傣族认为以清水互相泼洒, 是祝福、消除病魔和应节气.因此泼得多是友善的表示.被泼者都报之以笑脸.这一嬉戏, 直到街中水流成河为止.
描写优美舞姿的句子
外貌 1.她高高的个儿,一头乌黑柔软的头发,梳着许多根又细又长的小辫子。
雪白的瓜子脸,细长的眉毛下闪动着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流露出聪颖的光芒。
她平时爱穿红黄相间的长条衬衫,配上浅绿色的紧身裤,多么像一位从新疆来的维吾尔族小姑娘啊
2.我们的黄老师很年轻,只有二十多岁。
乌黑的头发从中间分开,红润的脸庞上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
老师有一张不太大的嘴,讲起课来清楚有趣,说起故事来生动感人,有时逗得我们哈哈大笑,有时使我们心情悲伤,流下眼泪。
3.她的个子不高,总是坐在前排。
乌黑的短发上系着红色的蝴蝶结,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闪着智慧的光芒。
她爱发言,回答问题时声音又响亮又干脆 4.他是一位爱说爱笑的男孩。
圆胖的脸蛋,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特别是那张大嘴巴,笑起来嘴角微微上翘,说起话来非常响亮。
他最爱发言,课堂上常常响起他回答问题的声音。
他爱穿白色短衬衫,蓝色短裤,又整洁又大方。
5.她是一位活泼可爱的小女孩,白净的瓜子脸,弯弯的眉毛下一双水灵灵的眼睛。
她爱唱歌,更爱跳舞,还参加了校舞蹈队呢
她穿着那件红地白花的连衣裙,跳舞时,动作优美极了
动作 1、一群傣族少女姗姗走来,肩上扛着小纺车,手里提着小灯笼,紧身拖曳的筒裙在随风摇摆。
她们的身材是那样苗条,步履是那样轻盈,仪态大方,好像一群美丽的仙子从天而降。
2、看见冰场上的人,穿梭一般地滑来滑去,我的心激荡着,也急忙换上冰鞋,上场去了。
开始的几步,多少有些荒疏了的感觉,转了几下之后,恢复常态了。
我又向前滑行,左右转弯,猛然停止,倒退滑行……一个年龄和我差不多的小孩,像我当初头次进冰场一样,他趔趔趄趄,一个跟头;摇摇摆摆,一个屁股蹲儿。
3、十字路边有一个老妇人,略微有些驼背,胖胖的身躯,费力地打着伞在空旷的路上艰难地行走。
狂风夹着大雨扑面而来,她使劲向前躬着身子,抓紧伞,进一步,退半步,踉踉跄跄地向前走着。
4、中午由于下雪,我不能回家吃饭了。
正当我要写作业的时候,突然一个香喷喷的包子塞到了我的嘴里,我回头一看是小明正调皮地眨着眼看着我。
5、宁佳音跑到跳高架的横杆前,又脚踏地,双臂猛摆,身体就像小燕子一样飞过了横杆。
心理 1、 他大约有十三、四岁。
又黑又胖的小脸上,嵌着一个尖尖的翘鼻子。
长长的头发,好久没理了。
浓浓的眉毛下闪着一对大眼睛,乌黑的眼珠挺神气地转来转去。
2、树丛被拨开了,一个小孩的脑袋钻了进来,这是个男孩子,大约有十二、三岁,又黑又瘦的小脸上,满是灰尘,头发约有二寸多长,乱蓬蓬的,活像个喜鹊窝。
3、翠儿是这里远近山区里出名的俊女孩,成日价雨淋日晒,就是淋不萎,晒不黑,脸盘白白净净,眉眼清清亮亮。
一笑起来,嘴瓣儿像恬静的弯月,说起话来,声音像黄莺打蹄。
4、一进园门,就有个男孩子粘上我了。
他大约十一、二岁,穿着红背心、蓝短裤,腰带耷拉着一截;浑身是土,像个小土地爷。
毛茸茸的小平头,衬着一张白皙的小圆脸儿,使我联想到蒲公英。
他像飞蛾见了火似的,在我身前身后转悠,伸着脖子看我的镁光灯。
5、这一来,倒吓我一跳,仰头一看,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高高地坐在一枝树杈上,手里还拿着一只口琴,正准备吹哩。
她穿着火红色的绒绒衣,套一条豆绿色的短裙子。
两只穿着力士鞋的小脚悬空的搭拉着,怪自在的。
她那梳着小辫子的脑袋歪倚在右肩头上,水灵灵的大眼睛向我玩皮地眨巴着,鼻子略显有些上翘,显露出一副淘气相。
只要你一看见她,就会从心眼里喜欢她。
语言 他的话像一口敲响了的铜钟,“当啷啷”响在了我的心坎。
他们俩也很想弄个明白,但大权没在手,干着急,只是狗咬刺猬枣没处下嘴。
这句话就像钩子似的钩住了大家的心弦,算是说到了大家的心坎上了。
这话不软不硬,恰似一根藤条儿,打在他心上。
这些话虽然骂得很轻,却像重锤一般砸在我的心上。
妈妈这句话,像一根火柴,点燃了我心中的希望。
老师的话,如同阳光温暖着我的心。
(优习网整理) 这姑娘的话如同大地渗出的泉水,清清亮亮,自自然然,没有泡沫,也没有喧哗 这家伙的话像一股冷风,吹得我心里寒嗖嗖的,牙齿咯咯打颤。
那姑娘的话,钢针似的刺进我的心窝儿。
他这几句话说得重极了,好像掉在地上都能把地砸个坑。
他从来没说过这么多话,今天就像黄河决了口,简直什么也拦挡不住了。
她一个字一个字地、慢慢儿地说着,好像吐出一个字,就有百斤沉重。
她的话条理分明,而且连数字也似一串串珍珠,从口中滚滚而出。
他的话越说越快、越脆,像一挂小炮似的连连地响。
她像机关枪连发一样,非常干脆地一阵讲完了。
他那严肃的口吻,就像在战场上下达命令。
他平时话不多,说起来总是慢腾腾的,像钉子钉(dìng)在木板上似的,一句是一句,没有废话。
他话匣子一开,活像自来水龙头,一拧开就哗哗往外流水。
他的话就像抽不完的蚕丝,越说越多。
这个女人生性泼辣,嘴碴子厉害,她能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
她说起话来唧唧呱呱,一串一串的,像只巧嘴八哥。
小姑娘一经鼓励,又活跃起来了,她那花朵般的小嘴巴蛮伶俐,又呱呱地说开了。
这人的嘴巴好像没有笼头的野马,不知道他扯到哪里去了。
好家伙,我简直是把他的话篓子都推翻了呢,他说个没完没了的。
话一说起来,可就像个线团子似的,老长老长的了。
这女人像响嘴鸭子似的,整天呱呱啦啦! 她这嘴简直就是老太太纺纱,扯起来就没完没了。
她嘴上没把门的,肚子里有什么就揣什么。
她说起话来噼里啪啦,节奏很快,快人快语快性子。
他生性寡言,不善辞令,可一旦敞开语言的闸门,就有股撞倒南墙不回头的气势 他说起话来,像炮筒子一样冲,全是火药味儿。
他说话直来直去,从不拐弯,发起脾气来,一句话能把人砸个跟头。
他嘴里像含着一个热鸡蛋,说话慢吞吞的。
这几句话从她那刀片一样的嘴唇中间吐出来,字字好像带着刀刃。
只要不开口,神仙难下手。
如今不管我怎么问,他只回答一句“不知道”。
他很少说话,即使说话,也精选每一个字,好像在草拟电报稿。
我想把那件不幸的事告诉他,可是那些话凝成了冰,重重地堆在肚子里吐不出。
一板一眼地说 说得津津有味 打开天窗说亮话 从牙缝里冷冰冰抛出几个字 说起话来嘎崩利落脆 不高兴地嘟嘟哝哝着 满面春风地笑着说 “别扯淡,一个人能破案?那是大伙干的事,算我的?亏心。
” (优习网整理) 一个大雨倾盆的日子,李高令收车回返,途中看见有个解放军战士在人行道上冒雨奔跑。
这个战士不带雨具,不去坐车,是不是有什么难处?心念一动,他驱车追了上去。
“同志,你跑什么?”“回部队。
” 归途中,我又和那位椒江来的女作家“狭路相逢”。
罗有礼爱兵,他上任后干的一件事就是吃了一百个连队的饭,他常常在开饭时出其不意地袭击某个连队,饭后,他丢给小连长两句幽默的评语:“你们连的汤啊,鸡蛋得用显微镜找,馒头能打坦克。
” “你们对当初的抉择,后悔吗?”我突兀地问。
“没有!在这块流淌着多少代军人碧血的热土上,我们找到了施展才干,实现价值的场所。
”他们会意地笑着,回答我。
参考资料:你叫抄的,不关我的事
赞美香格里拉的句子有哪些
我从小学习舞蹈的。
中国舞基本功很难,需要长期坚持,但是对型体是最有帮助的,如:增高、瘦腿、收腹、束腰、正背……但是就是很难哦,要坚持哈
拉丁:容易学,但是我感觉对型体没有特别大的帮助,我的型体一直靠中国舞保持的,断了中国舞后感觉拉丁对型体没有什么作用。
不过拉丁消耗能量哦。
瑜伽:对减肥很有帮助。
对型体的塑造也很有效果,但就是需要太多的讲究,如:晚上5点吃饭,然后练瑜伽(这是最好的时间)练完后可以喝水,不能进食……反正所有的舞蹈都要坚持才能有好身材
加油、希望采纳答案。
谢谢
描写女子跳扇子舞的句子有哪些
傣族的民风民六个星座,五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五十六朵鲜花一齐绽放,每朵鲜花都有着不同的民风民俗,最吸引我的还是傣族。
对于我这种业余“吃货”,最先要干的事就是品尝傣族的独特小吃——竹筒饭。
将新鲜的竹节砍下,将糯米放在竹节里,加水侵泡若干小时,用芭蕉叶或干净的甘蔗叶将筒口塞住,放到火上烤,再将竹筒放在平整的木板上,轻轻敲击,剥去竹筒的薄皮,便获得一条圆柱形的米饭。
傣族的竹筒饭美味菜谱,将糯米放入竹筒里烤熟,融入糯米香、青竹香于一体,是色香味俱佳,最具民族特色的风味食品。
傣族是一个盛产竹子的民族,所以除了竹筒饭,就连他们住的房子都是竹楼。
之所以用竹子,是因为竹子可以防酷热和湿气。
如果你是阳历的4月13日至4月15日到傣族来游玩,那么你要小心啦,因为这是傣族在过新年——泼水节,所以稍不留神,就会成为“落汤鸡”
到了泼水节,傣族的男女老少就穿着节日的盛装,挑着清水,先来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
大家互相泼啊泼,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歌,朵朵水花在串串笑,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
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所以在泼水节自然也少不了舞蹈,孔雀舞优美、雅致、抒情,孔雀舞是傣族舞蹈的灵魂,舞蹈以孔雀的各种姿态为基础,在去与美的再创造中,集中凝集傣族儿女的审美旨趣。
还有不少的舞者尽情的挥洒自己的即兴之作,有的边跳边唱,有的甚至边跳边喝酒,如痴如醉,不拘一格,连续跳上几天似乎也不会累。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傣族虽然是少数民族,但他们的热情、古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精美的服饰装点着这片土地,装点着傣族人民幸福美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