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有布袋和尚的经典语句啊
不知名氏,来历不详的布袋和尚,自称“契此”,他是五代明州奉化人(或说四明人)。
笑口常开,蹙额大腹,经常佯狂疯颠,出语不定,就地而卧,随遇而安。
他给人欢喜快活、逍遥自在、大肚能容的深刻印象。
手持禅杖,肩荷布袋,所有供身资具通通放在囊袋中。
一生奇事不胜枚举,高兴就卧在雪里,雪也不沾身;能够预卜吉凶和气候,天晴时,穿着高齿木屐,跑到桥上,竖膝而卧,雨天则穿上湿草鞋,在路上急急行走,表示天快下雨,每一次都很灵验,被认为是一大奇人。
有一首偈说: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
便是形容布袋和尚逍遥放旷,无拘无束的一生。
布袋和尚随缘度众,处处显示禅机。
据《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记载,一次,有一位禅僧走在布袋和尚前面,和尚从该僧背后摸了一下,禅师回头,和尚就说:“给我一文钱。
”禅师回答:“道得出,便给你一文钱。
”和尚立刻放下布袋,叉手而立。
又有白鹿和尚问他:“如何是布袋
”他即刻放下布袋。
又问:“如何是布袋下之事
”他则背着布袋走了。
有一次,布袋和尚在站在街上,有一位禅僧问他:“请问和尚在这里做什么
”他回答:“我等一个人。
”禅师看了看说:“来了
来了
”他说:“你不是这个人。
”禅师问:“谁是这个人
”和尚就说:“你给我一文钱。
”随后,布袋和尚唱颂道: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
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
腾腾自在无所为,闲闲究竟出家儿。
若睹目前真大道,不见纤毫也大奇。
万法何殊心何异,何劳更用寻经义
心王本自绝多知,智者只明无学地。
非圣非凡复若乎,不强分别圣情孤。
无价心珠本圆净,凡是异相妄空呼。
人能弘道道分明,无量清高称道情。
携锦若登故国路,莫愁诸处不闻声。
梁贞明三年(九一七),布袋和尚端坐在明州岳林寺东廊下的一块磐石上,将入灭前,说了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说完安然坐化。
至此,众人才知道行履疯颠的布袋和尚,原来就是弥勒菩萨的化身。
不久,有人在别州看见和尚仍背着布袋到处走,于是世人竞相描绘他的图像供奉在家中。
据说,他的全身舍利至今仍完好保存在岳林寺大殿的东堂上。
今天,一走到寺院,在山门前就可看见笑意盈盈的弥勒菩萨,好像欢迎每一位上山的信徒或游客。
以下的诗偈,最能说明菩萨的满腔欢喜:眼前都是有缘人,相见相亲,怎不满腔欢喜;世上尽多难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
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大肚包容,忍世间难忍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布袋和尚,在日本也是家喻户晓的和尚,是人们常常听说的都每个人由衷、尽兴、强烈笑的著名和尚。
他的整个一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笑,那就是他的信息,他的信条,他的经典。
在日本,没有谁像布袋和尚那样被人在记忆中如此地尊敬。
人们与这位在每一间屋子里陈设的布袋和尚塑像面前,感受到他发自内心的如此深刻笑的痕迹,他的笑驻留在每个听见笑声的人的心中,他的笑扣动了他的本性,他的笑更创造出了一种人类的共鸣。
布袋,是独一无二的。
在整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可以被他的笑所滋养,每个人的心灵被可以被他的笑所净化,每个人都可以从他的笑容间感受到纯真的幸福。
他的笑深不可知,却是人们心底鸣响的欢乐音乐。
《插秧歌》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善似青松恶似花 看看眼前不如它 有朝一日遭霜打 只见青松不见花面上无嗔是供养 口里无嗔出妙香 心中无嗔无价宝 不断不灭是真常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 好向灵山塔下修佛在世时我沉沦 佛灭度后我出生 忏悔此生多业障 不见如来金色身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底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千锤百炼出深山 烈火焚烧莫等闲 粉身碎骨都无怨 留得青白在人间三十三天天外天 九霄云外有神仙 神仙本是凡人做 只怕凡人心不坚南无阿弥陀佛
布袋和尚种田“布袋和尚”俗名张契此,号长汀子,奉化大桥镇长汀村人,生于后梁乱世,矢志出家,常背一布袋出游四方,性豪放喜结善缘。
契此圆寂时端坐在一块盘石上,说偈语道:“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言讫,溘然而逝。
人们这才悟到,原来这位胖大和尚就是弥勒佛的化身。
以后人们便按照他的模样塑成了中国式的大肚弥勒佛,供奉在天王殿中,千百年来取代了佛教中正统的弥勒佛而名扬四海。
关于他的传说颇多,部分与济公传说相类。
布袋和尚种田五代后梁时,一个冬天,天刚亮,奉化长汀有个张重天的,扣好来勒村前江里撑竹排打夜鱼归家,一抬头,看见大桥岳林寺那边漂来块薄冰,冰上坐着个七八岁男小孩,滴水打冻的大冷天,身上只系个兰肚兜,脸上还笑眯眯的,头皮圆圆,肚皮圆圆,小手小腿全是胖呼呼圆鼓鼓的,圆屁股下还垫着只青布袋,张重天没儿子,见到后心里喜欢得勿得了,就把他拾回家里,收为义子,取名契此,号长汀子。
转眼十年,小契此成了小后生。
相貌也交关有趣,光额壳,凸肚皮,茶盘脸,大嘴巴,见人笑哈哈。
加上其心地善良,为人勤快,喜欢帮忙人,村里人都欢喜他,给他起了个绰号“欢喜和尚”。
这年春插,隔壁张三要种田,请契此帮忙,契此一口答应;同一天,李四,赵五、王六统统想赶季节种田,来请契此相帮,契此也一一应承。
几天后关秧门,种田人老规矩,都要请相帮过的吃一顿酬谢酬谢,哪晓得到了契此家,四邻八舍边争边拉,都说契此那天是相帮他家种田,弄得契此蛮为难,只好偷偷避走拉倒。
契此喜欢搭别人开玩笑。
有一日,其自家一人种一丘、田,隔丘四个后生在种一丘田,契此讲:”你们四人种二亩,我一人种二亩,看谁先种落。
”四个后生勿服气,心想,论种田,阿拉四人在长汀数得上扁担搁勒额角头—一头跳的了,难道会比勿上你一个“欢喜和尚”?就马上答应比个高低。
四个后生咬咬牙,勿直腰,勿歇气;勿揩汗,两手像车水,种勒飞快。
契此一看,勿对,弄勿好要败阵。
马上隔田塍甩过去一只破草鞋,草鞋一落水田,化作一条大鲤鱼,游到第一个后生脚边,后生丢掉秧把,动手捉鲤鱼,鲤鱼一跳,落到第二个后生面前,还溅了他一身泥浆,第二个后生又丢秧捉鱼,大鲤鱼三跳四跳满丘跳,四后生追来赶去满田捉;直到天黑,二亩田还有一大半没种落,看契此的那丘,已经齐齐刷刷插上稻苗。
契此将最后几束秧插上,笑勒唱起了山歌:“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成稻(道),后退原来是向前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退步与向前 王也 (1)唐朝布袋和尚《插秧诗》曰:“手把青秧插满
布袋和尚啦~我小时候看得最有悬念的一集就是那个胖和尚对那个小和尚说<皇帝的龙椅我坐不会死,你坐就要死>还有一道圣旨很惊奇内容是<12345679>没8那时候年纪小,没看懂现在很怀念.的确是台湾的
佛家道家的经典语录
《安心法门》 ------------------达摩祖师迷时人逐法,解时法逐人。
解时识摄色,迷时色摄识。
但有心分别计较自心现量者,悉皆是梦;若识心寂灭,无一切念处,是名正觉。
问:云何自心现量
答:见一切法有,有不自有,自心计作有;见一切法无,无不自无,自心计作无;乃至一切法亦如是,并是自心计作有,自心计作无。
又若人造一切罪,自见己之法王,即得解脱。
若从事上得解者气力壮,从事中见法者,即处处不失念;从文字解者气力弱,即事即法者深。
从汝种种运为跳踉颠蹶,悉不出法界;若以法界入法界,即是痴人;凡有施为,皆不出法界心,何以故
心体是法界故。
问:世间人种种学问,云何不得道
答:由见己故,所以不得道;己者,我也。
至人逢苦不忧,遇乐不喜,由不见己故,所以不知苦乐,由亡己故,得至虚无;己尚自亡,更有何物而不亡也
问:说法既空,阿谁修道
答:有阿谁须修道
若无阿谁,即不须修道。
阿谁者亦我也。
若无我者,逢物不生是非,是者我自是,而物非是也;非者我自非,而物非非也;即心无心,是为通达佛道;即物不起见,是名达道。
逢物直达,知其本源,此人慧眼开。
智者任物不任己,即无取舍违顺;愚人任己不任物,即有取舍违顺。
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一切处无心,即作处无作处。
无作法,即见佛。
若见相时,即一切处见鬼;取相故,堕地狱;观法故,得解脱;若见忆想分别,即受镬汤炉炭等事,现见生死相。
若见法界性,即涅盘性。
无忆相分别,即是法界性。
心非色,故非有。
用而不废,故非无。
用而常空,故非有。
空而常用,故非无。
台湾电视剧
是孟飞没错以下是孟飞的个人资料姓 名:孟飞拼 音:mengfei英 文:Fei Meng生 日:01-01星 座: 双子座 生 肖: 卯兔 现住地: 台湾 籍 贯: 台湾 民 族: 汉族 身 高:174厘米体 重:75公斤年龄段: 中年(36-59) 地 区: 大陆 国 籍: 中国 语 言:普通话,粤语特 长:表演职 业:影视演员布袋和尚的剧情简介:传说中,布袋和尚是弥勒佛的千万化身之一,他身材矮胖、满脸欢喜,平日以杖肩荷布袋云游四方,以禅机点化世人;他乐善好施、身怀绝技、除暴安良、让众生离苦得乐。
台湾27集电视轻喜剧《布袋和尚》,正是由多则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加以整理制作,此剧以古装劝世的民间传奇剧登场,台词诙谐逗趣,表演轻松活泼、使全剧趣味横生。
《布袋和尚》在台湾播出期间,收视亦受到鞭炮庆贺的礼遇,据说这是剧集收视率荣登榜首才可得到的殊荣。
《布袋和尚》一剧包含了许多耐人寻味的警世故事:在奉化县城,布袋和尚救月儿,小「一心」假扮新娘惩恶少;岳林禅寺中,布袋和尚替国师圆了多年的寻子梦;乾坤百宝袋将湘莲从恶梦中惊醒,却因生死殊途她只好把无奈和绵绵爱意留给了爱侣耿民;在县衙地牢,布袋和尚使「女鬼」现形,却引出了皇帝、皇后对簿公堂;最终布袋和尚成就了俊男和惠英一段好事多磨的千古姻缘。
围绕着以上情节,剧中还平添了许多民间笑话穿插其中。
喜剧人物顾少游、马屁精、福州相士的轮番登场,使全剧在一片笑声中落下帷幕,让观众看了「欢喜、宽心、笑口常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