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四字一句的诗,关于礼仪和中国文化的。
类似《诗经》
礼兮乐兮 矩步方行屈尊就卑 必也正名有斐君子 持礼立身轻薄无礼 小人乃成礼为情貌 进退谦恭心到神知 大礼从心
四字一句的诗,关于礼仪和中国文化的,类似《诗经》的有哪些
一、《关于文明的诗歌》中国礼仪代代传,孔融让梨敬父母,黄香暖被教育人。
中国礼仪不能忘,争做礼仪小标兵。
二、《关于文明的诗歌》学习争先虽重要,文明礼貌也要好。
学校规定都遵守,见到老师有礼貌。
同学之间相友爱,友谊小手牵的牢。
爱护公物放心上,树立新风我做到。
诗经里与木有关的诗句
挚爱小慧cmHO3 :。
《诗经》有关的诗句。
《周南 樛木》:南有樛葛藟累。
。
。
。
。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
。
。
。
。
。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
。
。
。
。
。
《卫风 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小雅 鹿鸣之什 伐木》: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
。
。
。
。
。
伐木许许,酾酒有藇。
。
。
。
。
。
伐木于阪,酾酒有衍。
。
。
。
。
。
《小雅 出车》: 。
。
。
。
。
。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
。
。
。
。
《小雅 南有嘉鱼之什 南有嘉鱼》:南有樛木,甘瓠累之。
。
。
。
。
。
《小雅 节南山之什 小宛》:温温恭人,如集于木。
。
。
。
。
。
《小雅 节南山之什 小弁》: 。
。
。
。
。
。
伐木掎之,析薪扦矣。
。
。
。
。
。
《小雅 节南山之什 巧言》: 。
。
。
。
。
。
荏染柔木,君子树之。
。
。
。
。
。
《小雅 谷风之什 古风》: 。
。
。
。
。
。
习习谷风,维山崔嵬,无草不死,无木不萎。
《小雅 鱼藻之什 角弓》: 。
。
。
。
。
。
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
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
《大雅 荡之什 抑》: 。
。
。
。
。
。
荏染柔木,言缗之丝。
温温恭人,惟德之基。
有德字的诗句 诗经
明德赋胡秉言日月交融,万泰亨通。
刚柔相抱,阴阳平衡。
金乌赐正能量,冰魄泽睿气生。
昕光熠熠普照,嫦娥澄澄启灵。
置身于正,勇于攀登。
立本于道,遵循本性。
顺乎自然,标有准绳。
惟初太始,万物化成。
本心本善无我,舍欲舍得心升。
大道无言无形,感知善良心行,省于天地圣灵,启于思维善行。
教以人伦茂亲,施以天道德成。
格物致知诚正心,晓礼笃信修其身。
齐家有序兴天下,至善亲民明德存。
懂其忠义,尽心为人合天理。
尽其仁孝,宽厚善良存孝悌。
温良恭敬,恭慎尊诚有慈意。
谦让有度,虚心隆礼容天地。
心境光明,正德品行,当知慈悲盈胸。
仁爱敦睦,明理向善,应晓始终道然。
克己复礼,恪守德道,言之忠信不骄。
厚德载物,缘自天成,兼备仁礼惠盈。
天地清明,惠泽万灵。
四海咸宁,神州大同。
晓德道而行,懂礼仪而从,善与善而交,善与善相融。
秉承人伦之性而勤朴,怀守德善之心而始终。
上古留德绵远千世烙心境。
而今感念弘扬万载润贤明。
圣人行于道,天子行于明,君子行于仪,世人行于德。
道在五德之上,德为富贵之根。
内修清静寡欲无,外修天道气真。
德心致虚致公,修德养性明伦。
坐立不忘我德道,出入皆抱善心。
德威天下,物埠咸丰。
乃国人伦理核心,成民族文化基根。
儒道法佛,明德共存。
参传统思想理论,扬仁爱孝悌精神。
精忠爱国,勤俭诚信。
见利思义,谦和礼仁。
德施天下安,德惠万民咸,德法社会宁,德政盛世绵。
<诗经>里有哪些关于夏天的诗啊
1.A《诗经·国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
田畯至喜。
B《诗经·小雅·四月》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先祖匪人,胡宁忍予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
乱离瘼矣,奚其适归
冬目烈烈,飘风发发。
民莫不谷,我独何害
山有嘉卉,侯栗侯梅。
废为残贼,莫知其尤
相彼泉水,载清载浊。
我日构祸,曷云能谷
滔滔江汉,南国之纪。
尽瘁以仕,宁莫我有
匪鹑匪鸢,翰飞戾天
匪鱣匪鲔,潜逃于渊
山有蕨薇,隰有杞桋。
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C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
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D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E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萚。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
言私其豵,献于公。
F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2.《诗经》现存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有十五国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这一部分文学成就最高,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
《雅》包括《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
《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
包括《周颂》三十一篇,《商颂》五篇,《鲁颂》四篇。
《雅》、《颂》中的诗歌,对于我们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孩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
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
后来,《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及《五经》(包括《诗》、《书》、《礼》、《易》、《春秋》)之一。
3.《诗经》中比较著名的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周南·桃夭》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王风·黍离》式微,式微,胡不归
《邶风·式微》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卫风·氓》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卫风·木瓜》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王风·采葛》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郑风·风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郑风·子衿》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魏风·硕鼠》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秦风·蒹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秦风·无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小雅·鹿鸣·鹿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鸿雁·鹤鸣》不敢暴虎,不敢冯河。
《小雅·节南山·小(上日下文)》浦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谷风·北山》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大雅·抑》
诗经里凡伯写的诗句
中,没有标注作者为“凡伯”的诗。
只有,据记载为凡伯所作。
一、原诗上帝板板,下民卒瘅。
出话不然,为犹不远。
靡圣管管。
不实于亶。
犹之未远,是用大谏。
天之方难,无然宪宪。
天之方蹶,无然泄泄。
辞之辑矣,民之洽矣。
辞之怿矣,民之莫矣。
我虽异事,及尔同僚。
我即尔谋,听我嚣嚣。
我言维服,勿以为笑。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天之方虐,无然谑谑。
老夫灌灌,小子蹻々。
匪我言耄,尔用忧谑。
多将熇々,不可救药。
天之方懠。
无为夸毗。
威仪卒迷,善人载尸。
民之方殿屎,则莫我敢葵
丧乱蔑资,曾莫惠我师
天之牖民,如埙如篪,如璋如圭,如取如携。
携无曰益,牖民孔易。
民之多辟,无自立辟。
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无俾城坏,无独斯畏。
敬天之怒,无敢戏豫。
敬天之渝,无敢驰驱。
昊天曰明,及尔出王。
昊天曰旦,及尔游衍。
二、译文上帝昏乱背离常道,下民受苦多病辛劳。
说出话儿太不像样,作出决策没有依靠。
无视圣贤刚愎自用,不讲诚信是非混淆。
执政行事太没远见,所以要用来劝告。
天下正值多灾多难,不要这样作乐寻欢。
天下恰逢祸患骚乱,不要如此一派胡言。
政令如果协调和缓,百姓便能融洽自安。
政令一旦坠败涣散,人民自然遭受苦难。
我与你虽,但也与你同僚共事。
我来和你一起商议,不听忠言还要嫌弃。
我言切合治国实际,切莫当作笑话儿戏。
古人有话不应忘记,请教樵夫大有裨益。
天下近来正闹灾荒,不要纵乐一味放荡。
老人忠心诚意满腔,小子如此傲慢轻狂。
不要说我老来乖张,被你当作昏愦荒唐。
多行不义事难收场,不可救药病入膏肓。
老天近来已经震怒,曲意顺从于事无补。
君臣礼仪都很混乱,好人如尸没法一诉。
人民正在呻吟受苦,我今怎敢别有他顾。
国家动乱资财匮乏,怎能将我百姓安抚。
天对万民诱导教化,像吹埙篪那样和洽。
又如璋圭相配相称,时时携取把它佩挂。
随时相携没有阻碍,因势利导不出偏差。
民间今多邪僻之事,徒劳无益枉自立法。
好人就像篱笆簇拥,民众好比围墙高耸。
大国犹如屏障挡风,同族宛似栋梁架空。
有德便能安定从容,宗子就可自处城中。
莫让城墙毁坏无用,莫要孤立忧心忡忡。
敬畏天的发怒警告,怎么再敢荒嬉逍遥。
看重天的变化示意,怎么再敢任性桀傲。
上天意志明白可鉴,与你一起来往同道。
上天惩戒无时不在,伴你一起出入游遨。
三、鉴赏这首诗据记载,是凡伯“刺厉王”之作。
西周从夷王起,即衰落不振。
厉王执政,朝纲大坏,民不堪命。
曾记一事,就是对其暴虐无道的真实反映。
正如邵公所言,尽管当时厉王在国内对敢言者采取了监视和屠杀的严厉手段,但“,甚于防川”,人们还是用种种不同的形式来宣泄心中的不满,这首相传为凡伯(郑笺说他是“周公之胤”,“入为卿士”;魏源说他就是中的“共伯和”)所作的讽刺诗,便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与后代一些讽谕诗“卒章显其志”的特点相反,作者开宗明义,一开始就用简练的语言,明确说出作诗劝谏的目的和原因。
首二句以“上帝”对“下民”,前者昏乱违背常道,后者辛苦劳累多灾多难,因果关系十分明显。
这是一个高度概括,以下全诗的分章述写,可以说都是围绕这两句展开的。
对于“上帝”(指周厉王)的“板板”,作者在诗中作了一系列的揭露和谴责。
先是“出话不然,为犹不远。
靡圣管管,不实于亶”,不但说话、决策没有依据,而且无视圣贤,不讲信用;接着是在“天之方难”、“方蹶”、“方虐”和“方懠”时,一味地“宪宪”、“泄泄”、“谑谑”和“夸毗”,面临大乱的天下,还要纵情作乐、放荡胡言和无所作为;然后又是以“蹻蹻”之态,听不进忠言劝谏,既把老臣的直言当作儿戏,又使国人缄口不言,简直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对于“下民”的“卒瘅”,作者则倾注了极大的关心和同情。
他劝说历王改变政令,协调关系,使人民摆脱苦难,融洽自安(“辞之辑矣,民之洽矣。
辞之怿矣,民之莫矣”);他为了解民于水火,大胆进言,甘冒风险(“民之方殿屎,则莫我敢葵。
丧乱蔑资,曾莫惠我师”);同时,他又不厌其烦地向厉王陈述“天之牖民”之道,强调对国人的疏导要像吹奏埙篪那样和谐,对民众的提携要像佩带璋圭那样留心;最后他还意味深长地把人民比作国家的城墙,提醒厉王好自为之,不要使城墙毁于一旦,自己无地自容。
作为谴责和同情的汇聚和结合,作者对厉王的暴虐无道采取了劝说和警告的双重手法。
属于劝说的,有“无然”三句、“无敢”两句,“无为”、“无自”、“无俾”、“无独”、“勿以”、“匪我”各一句,可谓苦口婆心,反覆叮咛,意在劝善,不厌其烦;属于警告的,则有“多将熇熇,不可救药”、“昊天曰明,及尔出王。
昊天曰旦,及尔游衍”等句,晓以利害,悬戒惩恶。
这种劝说和警告的并用兼施,使全诗在言事说理方面显得更为全面透彻,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一片,忠贞可鉴。
在这首诗中,最可注意的有两点:一是作者的民本思想。
他不仅把民众比作国家的城墙,而且提出了惠师牖民的主张,这和邵公之谏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相通的,具有积极的进步作用。
二是以周朝传统的敬天思想,来警戒厉王的“戏豫”和“驰驱”的大不敬,从而加强了讽谕劝谏的力度。
如果不是冥顽不化的亡国之君,对此是应当有所触动的。
至于全词多用正言直说,也使其更具后代谏书的作用,作者心胸之坦荡、感情之激切于此可见一斑。
而叠字的多处运用、比喻对照的生动工整等,又使它保持了诗歌的艺术性。
这首《板》与另一首《荡》同以讽刺厉王著称后世,以至“板荡”成了形容政局混乱、社会动荡的专用词,其影响之大,不难想见。
四、参考资料《古诗文网·诗经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