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名言名句
1、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会成功。
2、在教育方面,什么学制、备课、训导纲要、教科书籍,比起教师来,都居于次要地位。
3、教育方面,宜将儿童所固有文艺家的宇宙视善为保留,一方固须使其获得实际生活所需的知识,一方更须以艺术的陶治培养其直觉、感情和想像。
4、师范教育是推进和革新教育事业的根本。
叶圣陶的名言。
5、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类别。
6、品德教育重在实做,不在于能说会道。
7、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在经验和知识上,彼此虽然有深浅广狭的差别,在精神上却是亲密体贴的朋友。
如何上课不困
我也很困,但是吃薄荷糖精神会马上好起来。
主要是老师讲的课要对你的胃口才行。
叶圣陶名人名言有哪些
叶圣陶教育名言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老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 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
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
学生入了门,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
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
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
提问不能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入更深。
……让受教育者“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成为一个能‘自得’的人”。
……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好的品德,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
做教师最主要的是不说假话。
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
“要文章写得像个样儿,应该在拿起笔之前多做准备功夫。
准备功夫不仅是写作方面的纯技术的准备,急躁是不成的,秘诀是没有的。
实际生活充实了,种种习惯养成了,写文章就会像活水那样自然的流淌了。
”叶圣陶谈语文学习方法: “所谓学习方法,无非是参考、分析、比较,演绎(一般个别),归纳(个别一般),涵泳,体味,整饬语言,获得表达技能这些项。
”
如何使自己的笔力更上一层楼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做来也能吟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谓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幸福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所谓……一言以蔽之,成功没有捷径。
很欣喜现在还有喜欢写文章的年轻人,如今这时代浮躁骚动,实难有人能静下心来写文章读文章了能写的莫不是冲着名利,又急功近利,文风日下,人心不古。
此乃环境风气所致,倒也不能过多指摘,望君珍重,以文骨重建世心。
下面来谈谈如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我是个写小说的,至今默默无闻,未有建树,实难觍颜说什么经验之谈,不过给些建议倒尚可。
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弄明白你为了什么写文章。
写文章并不是件快活的事情,有时候更像件苦差事,常写小说的人便有这种感觉。
当然并不是说写文章就当真不快乐了,那便看你为何写文章了,有些人写文章纯粹是为了应付差事,有些人写文章是为了生计,有些人写文章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情形种种,不一而足。
也许初时也是因着喜欢爱好,可是日久了,反而感到厌恶起来,甚至乎从此绝笔不写。
这便是没有搞清楚为何要写文章,没有来自内心的动力,写出来的文章也是一潭死水,时间一长再大的热情也要浇灭。
为天地立心,许多文人便这般标榜着自己,但古往今来真能做到此点的又有几人
我们是普通人,不必搞着许多花样,你心中怎般想便去怎般,发乎心的文字才会有生命力,哪怕看在别人眼中不值一文。
人当思考的也是几个贯穿一生的几个哲学问题:人是什么,世界是什么,生命是什么,我是什么。
你若有志写文章,便须再加一个,你为何要写文章。
第二点,便是毅力,若无毅力恒心,趁早打住。
关于这一点,你十多年书读下来,感受应当颇为深切。
大学是个花花世界,多数人进去后都会迷失自己,寻寻觅觅,到头来才发现自己又回到了起点,然而时光已经悠然驰过。
诱人的东西太多,你没有毅力很容易就会迷失自己。
第三点,便是前面提到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个办法学校的老师想必是谆谆教导的。
但说不得这是古来第一义理,连牛顿都说他的成功大抵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我不知你喜欢读什么文章,又或是哪种类型,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文学四大样式,哪一样都是博大精深,欲要吃透他便须读透他。
读你喜欢读的,看你喜欢看的,你喜欢那一种风格,便去触摸它接近它直至有一天你拥有它,当然复制粘贴永远比不上原创,你要一鸣惊人便须拥有你自己的风格。
关于这风格如何得来,恕我无能为力,因为关于这个问题每个人有属于自己的答案。
读你喜欢的,却也要适当读你不喜欢的,所谓博采众长便是这个道理,文学无界,存在即有道理。
第四点,笔记。
说到这或许你会有疑问,应试教育下的孩子,哪个不是抱着笔记长大的,诚然如此,不过那仅属于应试教育。
那些笔记的作用、目的、意义、方法,属于过去式,却不属于现在,更不属于未来。
你现在所要做的笔记,是为你自己而作,无关考试,无关分数。
做笔记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这一点并未改变,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时碰上好的句子、段落、文字,不要吝惜你的笔墨,都记下来,哪怕是无关紧要的话语,如果触动了你的内心。
其实不光是这些,知识储备于一个写文章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事,小到诗词、对联、歇后语、谚语、格言,大到专业术语、天文地理、金融时政,都应有所涉猎,看得多接触得多,才能开拓视野,才能侃侃而谈。
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但倘若你能坚持下来,以后会受益无穷。
第五点,便是练笔。
纸上谈兵多说无益,是驴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不要怕写,你想说什么便写什么,哪管他会否是四不像,反正也没有老师再在你的卷子上画圈圈了。
当然也不能闭门造车,你应当与志同道合者多交流切磋,相互学习远比埋头苦干更见效率。
以上几点,希望能对君有所助益。
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读书,思考,练笔。
想些什么样的东西就先看什么,分析里面优秀的部分,自己模仿,然后再写自己的作品。
语文作文不会写怎么办
一篇高分作文,无非六个方面的出色,题目、结构、选材、语言、立意、书写,每一个方面都要用心尽力。
当你得到低分时,你一定是拥有稳定得到此分的模式,你要改革,你要创新。
理由一:有魅力的标题老师看一眼就明白你是扣话题的、扣材料的、你的观点是正确的、你是深刻的、你是有文采的。
(如果你平时没有饱读诗书,不要求文采,符合前三点就可以)理由二:作文标题是观点句如果你不能起——“云在青天水在瓶”“闲雨轻敲鱼鳞瓦”“园花寂寞红”“庄周的燕子”之类的名字,那么可以换成——“适应环境,成就梦想”“现实是船,理想是帆”“抑制诱惑,坚守自我”之类的也行呀,但请你千万别起“论毅力”“我的想法”“环境的作用”这种太笼统的
(尽量具体鲜明)开头的三个目标:在三到五行里完成“扣题、亮观点、展示文采”,尽量引用、用修辞、语句整齐、语言精练。
能让人一眼看明白的就不要让他看两眼,能让人两眼看明白的就不要让他看三眼,能让人三眼看明白的——你基本失败了
理由三:多段式一篇八九百字的文章,只分三段,显得层次很不清晰,而且三段式几年前就被舍弃了,比较老旧
另外,那最美的一句、最精练的一句、最诗意的一句、最扣题的一句、最对称的一句、最发人深省的一句、最让人过目难忘的一句,总之你最得意的一句、最能体现你水平的一句,要给单独放在一个醒目的位置,开篇或文末
理由四:选材很妙苏轼被贬、屈原跳江、陶渊明归隐这些选材,阅卷时百分之八十都用这些材料,绝对审美疲劳。
所以,看题目第一眼就想到的东西不能写,第二眼看到的也不能写,看第三眼想到的才能写。
写《时间在流逝》能想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算不错了吧,但当年阅卷现场以这一句开头的作文还是让人看厌了。
好,你肯定会问“老师我没有素材怎么办,怎么积累素材,要不要读点书”
同样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觉得到这个时候也没有积累素材的必要了,因为每一个人积累的素材都足够了,关键是提取问题。
什么叫素材,只有内化成自己能用的才叫素材。
并不是惊天动地、扣人心弦的才叫新颖的材料,否则中考作文就变成电影、迷幻小说的大比拼了孩子,你会接着问,那老师你让我写什么呢
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学都是写生活琐事的——《红楼梦》《背影》《项脊轩志》其实教材上有多少我们可用的例子,但你总是嫌太俗,其实,最俗的是苏轼、屈原、陶渊明,而多数人对教材上的例子却熟视无睹。
所以他们变得新鲜起来,巴金是新鲜的,韩愈是新鲜的,龙应台、迟子建也是新鲜的,教材上的东西会感动语文教师的。
你只要熟谙一个人,深究一件事,细读一本书就有无尽的源泉。
当然在同等条件下,你要记得写《红楼梦》贾史王薛林都是不能写的,但你知道焦大吗,你知道巧姐吗
你要记得写《三国演义》刘关张曹周诸葛都是不能写的,但你知道荀彧吗,你知道徐庶吗
可以写名著里,没被大家写烂的人物。
你要是喜欢出行,最好不要写黄山、泰山、五当山,可以写北京的香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潭柘寺的钟声。
最后、需要锻炼自己的能力1、文章不能太俗气,要积累自己的素材、学会灵活调用。
2、要发自内心,语言要诚实,锻炼表达自己的想法。
3、要会从不同角度看同一问题,锻炼自己从多角度思考同一件事。
最后想对孩子说:语文还是要自己平时多积累多练习多思考,到中考考场上才会触发更多的灵感;语句才会精彩而真实。
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如何让读书来丰富孩子的文化,让孩子的童年充满书香气息,这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本文从当前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指导学生合理的选择课外阅读书籍、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配合、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意识等方面介绍了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课程;课外阅读;教学研究每个人的语文素养都是通过漫长的积累才能够逐渐养成的。
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来达到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以及表达能力的目的。
一、当前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学生处于小学高年级的时期,正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黄金时期,大多学生都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由于时代的发现,电视剧、动画片的广泛传播,导致了电视剧和动画片对孩子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优秀文学作品的影响。
很多学生没有过多的实践来进行课外阅读,即使有一些时间,所阅读的书籍也可能对孩子的成长起不到促进作用,再加上没有人给予适当的引导,没能够体现出课外阅读的精髓。
同时,随着网络的全面普及,互联网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上网阅读,但是网上的信息量大、对孩子来说过于繁杂,孩子普遍的缺乏必要的分辨能力,很容易就受到网上不良读物的影响,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起着消极的作用。
因此,完善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不但可以有效的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这对于孩子的一生都是极其有益的。
二、指导学生合理的选择课外阅读书籍小学生在选择课外阅读书籍时,往往随意性比较大,学生喜欢一些新颖、有美感的书籍,阅读时也不够仔细,只是在表面上进行了解,特别是有些学生出现了偏爱的情况,只喜欢读某一类的书籍,没课外阅读的全面性上有所欠缺。
为了有效避免学生受到不良书籍以及网络中不健康信息的影响。
教师不但要积极的、经常性的对学生推荐一些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有益书籍,还应该科学、完善的教会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并对自身身心发展有益书籍的方法,以便达到让学生自由阅读的目的。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书籍选择之时,应该引导学生对书籍进行分类:第一种是经典书籍,如名人的著作、童话寓言、科普读物;第二种是字典、辞海的资料型书籍,这些书籍是学生读书的工具,学生应该对这些读书的工具进行熟悉,并加以运用;第三种是与课内教学有相关联系的书籍,如教材选文的原著,教材选文作者的其他书籍。
对于第一种书籍应该是属于当看之书,第二种属于当备以资查之书,第三种则属于当读之书。
教师在对学生指导选择课外阅读时,还要首先明确阅读教材的题材和内容应该是丰富多样,活泼并富有趣味的。
正如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读书比如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样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三、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配合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育和教学过程就想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学生的成人、成才离不开书籍,而大多的课外阅读时间是在课外进行,这就需要教师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
1.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首先,当孩子回到家时,家长要以身作则,要让孩子回到家后看到父母也在看书,而不是吵闹的电视声、麻将声,通过家长热爱读书的行为举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从而让学生将读书当成一种习惯;其次,在双休或是假日的时候,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多去图书馆或是书店看看,书店的读书氛围就像是一种磁场,在不经意间就会对孩子产生好的影响;最后,在孩子过节的时候,父母可以为孩子送上一本有益孩子身心健康的书,让学生在书中体会到快乐,享受书给孩子带来的乐趣。
2.充分利用亲子阅读有这样一句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但你永远不会比我负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这句话充分的体现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教育者,孩子也不会一出生就对阅读感兴趣,这就需要父母做好榜样,首先自己喜欢阅读,当孩子做错事时,父母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阅读来教会孩子道理,而不是选择传统的打骂。
通过亲子阅读,不但言传身教的让孩子喜欢上了阅读,更加进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四、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意识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将来不用教”。
阅读是学习的基础,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自主阅读意识,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教会学生制作阅读卡片,记载一些阅读的心得或是名言名句,但是这种方法一定要持之以恒才能有好的效果,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些口头交流的机会,并深入的指导学生怎样有选择的来积累对自己有益的信息,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信息,还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多动笔,在重点段落做记号,在另外的笔记本上写一些阅读后的感悟,这样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还可以增设班级图书角,通过引导学生将自己收藏的一些有益的书籍放在班级图书角里,然后组织学生阅读。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很好的强化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将阅读变成学生的一种内在需要,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总而言之,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阅读基础和与之相对的阅读感知方式,所以说学生得到的信息的质量和数量也有所不同。
学生的阅读应该在教师和父母引导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行的阅读,使学生的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个性得到合理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