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没有老规矩等传统道德的约束规范,怎么会有社会族群之间相互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和睦融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新时代?老规矩!作文,希望那个可以帮助大家!
【作文真题】
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
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
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范文】
新时代?老规矩!
北京地铁里,上班族们满脸困倦,身子随列车晃动,整个人都懒懒的。而当他们的眼前出现空位时,则像瞬间充了电一般,三步并两步地迅速落座,随后又陷入混沌的状态,无心再抬头看一眼,花白头发的老人,怀抱小孩儿的妇女……也真是应景,恰在这时,广播响起:“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将座位让给需要帮助的人。”
我不禁要问,这个社会怎么了?怎么这般没有了规矩? “坐有坐相站有站相”难以做到吗?“尊老爱幼”不是人类的普适准则吗?“做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不应该是人们的基本规范吗?老规矩能这样渐行渐远吗?我们社会文明程度如此低下吗?
好在,有人将“被人渐渐遗忘的老规矩”重新整理投诸网络,并引起热议。先不论人们是否认可老规矩,也不论老规矩是否在新时代仍然有积极意义,我只是感叹记得总比忘掉的好!毕竟,它在我泱泱大国存在了上千年,滋养了亿万华夏儿女。然而,我不禁又要一问,这本该是传家宝的老规矩为什么会被人们遗忘了呢?其原因是什么呢?
是啊,我们在努力进行经济建设,迎来城市化、工业化、数字化、现代化。我们坚信那轰鸣的机器,数字的攀升,远比那些陈旧的“老规矩”有用得多。于是,你看到了自己身边的“空巢老人”守着偶尔才会响起的电话,望眼欲穿;你看到公车上青年人因一点争执对老人谩骂不止,大打出手;你看到旅游者作为祖国的名片在国外名胜留下“到此一游”,遭人白眼……
莫言曾感叹,文学最大的用处就是没有用处。因为文学带不来GDP,带不来高楼大厦,带不来楼堂馆所,带不来升官发财的政绩,但是它滋养的却是心灵,是钢铁森林间的灵魂栖息地。我想,包括老规矩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是这样吧。没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人们的心灵怎么保持一份宁静?和谐社会岂不会成为海市蜃楼?我们又如何自信地弄潮于世界之潮头浪尖?那种认为文化不过是经济的附属、产业的点缀、甚至是财政的包袱,却看不到文化能够自主发展、形成产业、创造财富之重要地位,恐怕有短视之嫌吧?
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没有老规矩等传统道德的约束规范,怎么会有社会族群之间相互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和睦融洽呢?我们应当认识到:文化不仅具备震撼心灵、满足需求之精神力量,而且具备引领社会健康发展、激发民族创造活力之物质力量;一个国家的兴盛强大离不开文化,一个民族的传承延续离不开文化,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文化,离不开老规矩。
我想,是时候该重拾并发展老规矩了,即使在这样的新时代里。“老规矩”在不同时代有不同表现,孔孟之道、程朱理学,到如今的核心价值观,它通过约束个人的行为,由点及面,由内而外地发挥作用。它能够提升社会精神文明——而这是仅停于表面的经济建设所带不来的,是使国家进步的源泉和动力。
值得庆幸的是,就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热议。老规矩,不应蜷缩在被人遗忘的角落里。
- 推荐阅读:
- 划开的新时代作文700字
- 奋斗,在新时代的春天读后感600字范文
- 小学生写的做新时代的筑梦人作文精选
- 《论语》有感:读习爷爷读过的书,争当新时代好队员
- 2020小学生做新时代的好少年话题优秀作文5篇
- 2020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读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