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教案(一):
《雨巷》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⑴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
⑵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情感目标
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3.本事目标
经过诵读、欣赏增强对诗歌的分析本事。
【教学重点】
诵读、意象分析、感情把握。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细雨如丝的江南,悠长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纸伞和着雨的叹息,撑出了一个青年诗人哀婉的心曲。今日就让我们一齐来走近戴望舒,与诗人一道去领略雨巷的风景,去追寻丁香姑娘的芬芳。请大家合上书本,闭上眼睛,我们先一齐来聆听这一段录音。(36’,3min)
二、整体感知,确立诗歌感情基调
1.好,听完录音了。这首诗歌叫什么名字呢(《雨巷》)(教师板书)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刚刚在听得时候,这首诗歌给你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它是欢欣鼓舞、斗志昂扬、激动人心的,还是忧愁哀伤的。没错了,这首诗歌从头到尾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用什么样貌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呢(教师板书:基调——忧郁、哀怨),那么我们读的时候要用什么速度来读啊(生回答),对了,一般来说,如果是表达比较热烈奔放的感情,我们读的时候语速要稍快一点,可是如果是表达这样一种忧郁、哀怨的感情(手指黑板),我们读的时候要用比较缓慢的语速来读。好,请大家翻到课本45页,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试试看,朗读一下这首诗歌的前两节,请哪位同学呢我们班哪位同学是朗诵高手(生朗诵)(1min)(总7min)
2.读得怎样样(好)掌声鼓励。
读诗歌我们主要是注意一些节奏停顿。在一些你觉得需要重点突出的地方,就应当适当地加以停顿或者是读重音,这样就会使得这首诗歌更加地有韵味,我来试试看,好不好(2min)。好,接下来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必须要放开声音来读,想象一下,你就是诗歌中的“我”,此时此刻,下着淅淅沥沥的雨,而你正撑着伞,走在青苔斑斑的石板路上。(3min)(一、二总13min)
三、品味诗歌意象(12min)
1.好,时间到。我们已经完整地读完这首诗,大家找找看,这首诗里边,总共描述了多少位人物(两位)分别是谁呢(“我”和“姑娘”)没错了,那我们在讲前边的诗歌时,用了一个专门的术语,我们说这个术语是用来形容诗词中所描述的具体事物,这个术语是什么呢(意象)(板书),所以,这首诗歌中出现的意象,从人物方面来讲,就有“我”和“姑娘”(板书),那在诗歌中,“我”和“姑娘”有着怎样的联系呢“我”在悠长的雨巷中彷徨,是为了什么呢是期望逢着姑娘。说明“我”是想要追寻这个姑娘。请大家找找看,诗歌中用了哪些语句来描述这个姑娘待会我请同学来回答。一节一节地找。(1min,总3min)
2.好,请一个同学来找出诗歌中描述姑娘的语句。
第一节: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第二节: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哀怨彷徨;第三节:彷徨撑着油纸伞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第四节:静默地走近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像梦一般地飘过(“太息”什么意思啊叹息的意思);第五节:静默走尽这雨巷;第六节: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第七节: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2min)
3.我们从刚刚同学的回答能够看出,诗人用了很多的篇幅来描述姑娘,描述姑娘的动作,描述姑娘的情绪,他还用了许多别的意象来衬托这个姑娘,首先他写到,姑娘是出此刻一个什么地方(雨巷)好,请大家发挥自我的想象力,细雨朦胧中,你走在这条悠长悠长又寂寥的巷子里,那里远离尘嚣,远离热闹,你的脚下,踩着幽暗的、湿漉漉的青石板,透着寒气,透着冷清。在这样的一条雨巷中,你感觉到了什么你的心境怎样样(朦胧的、阴沉的)所以,雨巷这个意象,首先给我们规定了这个姑娘出现时候的大环境,是朦胧的、阴沉的。
4.我们也明白,这首诗歌用了很多的篇幅来描述姑娘,可是,我们从这些描述中,是否看到了姑娘的样貌,她是大眼睛呢还是丹凤眼,她是圆脸呢还是瓜子脸,我们看得到吗(看不到)。不仅仅我们看不到,诗人也看不到,为什么呢因为她撑着一把油纸伞。请同学们注意这把油纸伞。在你的印象中,你在哪里见到过油纸伞。(电视中),对了,并且往往是一些以古代人们生活为题材的电视剧,所以呢,油纸伞具有复古、怀旧在特点(单独提问),这样一把伞出此刻姑娘的肩上,更加给这个姑娘增添了一层神秘、朦胧的色彩。(3min)
5.而在首诗歌里边,诗人还多次用了同样一个比喻来形容姑娘,他将姑娘形容成什么呢丁香,她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她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所以丁香也是我们这首诗歌中的一个重要意象(板书:丁香)。丁香是一种(花),没错了,丁香花。那假如这样,我换成别的花,牡丹花、玫瑰花,行不行啊(不行)为什么不行啊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了解丁香这个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含意。[由Www.QunZou.Com整理]
丁香一般是开在暮春时节,花的颜色主要有两种,淡紫色和白色,开花的时候有一种淡淡的芬芳,它给人一种柔弱、纯洁、素净的感觉。所以,在古典诗词中,丁香一般象征着美丽、高洁。另外一方面啊,我们刚刚讲了,丁香是开在暮春时节,也就是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再加上它虽然娇美,可是十分容易凋谢,所以古人对着丁香,容易伤春,所以,丁香又能够用来象征愁怨。
在我国的古典诗词中,就有不少有关诗句涉及到丁香,比如说李商隐的《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还有南唐李璟的《浣溪纱》中的“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这些诗句啊,都是将丁香和愁怨联系在一齐。
回到我们这首诗歌中,丁香般的姑娘并不仅仅指这个姑娘有着丁香一样的愁怨,还说明了这个姑娘有着丁香一样地美丽,丁香一样的高洁,丁香容易凋谢,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3min)
6.我们再看到诗歌中的另外一个意象——“我”。我在寂寥的雨巷中独自彷徨,期望能够逢着一个丁香般的姑娘,最终,姑娘出现了,她也跟我一样,撑着油纸伞。姑娘慢慢地走过来,越走越近,我感觉到她投来太息般的眼光,可是,正当我想说句什么话的时候,她跟我擦肩而过,并且,慢慢地远离我,越走越远,消失在雨巷的尽头。只剩下我,仍然独自撑着油纸伞,彷徨在雨巷中,继续等待,继续追寻。在这首诗歌中,我是以一个等待者,一个追寻者的姿态出现的。(1min)
四、探寻诗歌主旨(4min)
1.所以啊,有人认为,这首诗歌是一首感情诗,是一首男子追寻、等待姑娘的诗歌,可是另外一方面,又有人有别的看法了,他们认为,这首诗是一首政治诗,诗歌中的这些意象,雨巷、丁香姑娘,都有它们独特的政治象征。你们赞同哪一种看法呢,这首诗究竟是一首感情诗,还是一首政治诗下头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请各个小组选出发言的代表,你们小组赞同的是哪种看法,为什么
2.小组代表发言。
组A:我们小组认为是感情诗,这首诗已经明确地写清楚了我期望能够遇到丁香姑娘,虽然这个感情故事的结局不完美,可是我还是站在原地等待着丁香姑娘。(有道理,所以这是一首感情诗)
组B:我们小组也认为是感情诗,因为在诗里边看不出政治因素。(确实,诗歌里边没有任何明确的写政治的语言。其他小组呢,有没有不一样看法的)
组C:我们小组的成员认为是感情诗,可是我自我觉得是政治诗。(为什么)戴望舒所处的时代比较多战争,社会环境也比较乱,可能作者当时想表达什么,可是又不敢明明白白地说出来,所以只能写得比较朦胧。所以我觉得表面上是感情诗,实质上是政治诗。
3.能够坚持自我的看法,十分地不错。刚刚我们同学提到了一点,不明白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分析这首诗歌主旨的时候他联系了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这种方法,早在几千年前,孟子提出过,他说,读任何一篇作品,都要做到知人论世,要研究作者的身平,要研究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我们一齐来看一看,这首诗歌的作者是——戴望舒。(出示ppt)
4.戴望舒(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原名戴梦鸥。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1926年参加共青团。《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提高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期望。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5.1927年的白色恐怖,使原先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高峰堕入了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期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也能够是一部分提高青年的这种心境的反映。雨巷这个朦胧阴沉的意象,正象征着此时黑暗的社会现实,而丁香姑娘,是他们完美梦想的象征。
关于这个时期提高青年的这种彷徨,我们在学习必修一的时候讲过一篇散文,作者在当时也是身处于这种彷徨中。是哪一篇课文啊《荷塘月色》。
6.刚才我们已经讨论了姑娘的象征意义,那么,她究竟是象征着感情呢,还是象征着革命青年的完美梦想呢,我们无法确定。这首诗歌充满着象征色彩的,对它的这些朦胧意象,我们能够有不一样的解读。而这首诗歌的主旨是指对于感情的追求呢,还是对于完美革命梦想的追求呢,我们无从明白,都有这个可能性,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要言之成理都能够。我们唯一能够确定的是,这个姑娘是美丽高洁的,她能够是任何完美事物的象征。
五、感受诗歌音乐美
最终我们从形式方面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这首诗是1928年发表在《小说月报》上头的,当时《小说月报》的主编叶圣陶看完这首诗之后,就给戴望舒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说,《雨巷》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这个评价是十分高的。确实啊,这首诗歌听起来悦耳、和谐,读起来一唱三叹,迂回反复,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感受呢我们一齐来找找看。
A.我们都明白,诗歌读起来琅琅上口,在音节上头必须——押韵。这一点这首诗歌能够说是做得十分成功的。这首诗歌主要押一个韵,大家看看能不能找出来。没错了,ang,并且,不仅仅是节与节之间押韵,每一个小节的内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次韵脚,比如说,我们看第一小节,押ang韵的主要有哪些呢(巷、娘);再看第二小节,(芳、愁)。其余的五个小节也是这样貌。诗人有意地使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不断地在我们的耳边构造回荡的旋律。
B.从全诗看,第一节和最终一节除“逢着”改“飘过”之外,其它语句完全一样,这样,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现,首尾呼应,不仅仅加重了诗人彷徨苦闷的心境,也增强了全诗的音乐性。
C.另外,语言上用反复,如“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诗人不断地迂回往复,使一个寂寥而又哀伤的旋律紧紧萦绕在我们的心头。
单从这三点来看,这首诗歌能够给我们这样强烈的心理体验,也是必然的。
六、齐读诗歌
下头我们一齐来朗读这首诗,再次来感受这首诗的音乐美。
七、拓展: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这节课我们鉴赏了《雨巷》这首现代诗歌,但这个不是最重要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经过这节课的学习,来掌握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步骤,试试看能不能概括出鉴赏现代诗歌有哪些方法。当你看到一首陌生的诗歌时,第一步应当怎样做
1.诵读,整体感知。(读诗)没错了,读,读了一遍没有感觉,再读。
2.确定诗歌感情基调。读到你能够确定出诗歌的感情基调为止。
3.品味诗歌意象。那么,感情基调我们已经确定下来了,第三步应当怎样做呢,没错了,分析诗歌的意象。
4.知人论世。那分析诗歌意象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结合作者的身平和作品的时代背景来分析,用一个成语来讲就是知人论世。
5.探询诗歌主旨。而从对意象的分析和对作者身平和时代背景的了解,又有助于我们分析诗歌的主旨。
6.感受诗歌语言美。最终一个步骤,还应当对诗歌的语言进行分析。
这就是鉴赏现代诗歌的几个基本的方法,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用这些方法来鉴赏别的诗歌。今日的作业呢,就是请大家根据我们归纳出来的这几个方法,分析《每课一练》42页第三题艾青的这首《礁石》。
八、小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阅读欣赏了戴望舒的《雨巷》,我们在读诗歌的时候感受到了它这种忧郁、哀怨的感情基调,我们还分析了这首诗歌的五个主要意象,品味了诗歌的资料,我们还根据姑娘这个意象探讨了诗歌的主旨,最终,我们经过对诗歌形式、语言的分析,感受到了诗歌的音乐美。这首诗歌,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探讨和分析,这些就留给大家课后自我去品味。
雨巷教案(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本事:朗读品味,咀嚼诗歌语言,深入意境,把握意象的象征意义。
2、过程与方法:朗读法,感悟法;激活学生感知、想象、体验、认识等潜在本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创造的朦胧迷离,低回动人的意境。
[教学重点]: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歌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低回动人的意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细雨如丝的江南,悠长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纸伞和着雨的叹息,撑出了一个青年诗人在特定时代的哀婉的心曲。今日就让我们共撑一把心灵之伞走近戴望舒,与诗人一道去领略雨巷的风景,去追寻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芬芳。
二、作者简介:
师:“雨巷诗人”的大名我们早已听过,有谁明白作者的基本情景
作者介绍: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望舒是他给自我起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又潇洒。(望舒即月神,飞廉即风神)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象学的说法,属于双鱼座。双鱼座的人浪漫柔情,以感情为生命的养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优柔寡断,逃避现实。戴望舒就是典型的双鱼座性格。
有这样温柔多情的笔名,又有这样浪漫柔和的性情,戴望舒笔下流淌出来的诗句也必然是细腻多情的,下头就让我们共同欣赏这首《雨巷》。
三、朗读感受,深入鉴赏,整体感知:
1、师配乐朗诵
学生听朗读录音时,教师板书生字词
巷道(Hang)街巷(xiàng)
彷徨(pánghuáng)彳亍(chìchù)
颓圮(tuípǐ)惆怅(chóuchàng)
篱墙(lí)
师:听完这首诗你的感受和体验到的作者的感情是什么
明确:孤独,寂寞,凄凉,痛苦,忧伤,彷徨等(感情基调)
是的,诗中没有大江东去似的慷慨豪迈,也没有涓涓细流似的轻快明丽,而是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
师:追问: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呢明确:低沉幽怨
师:朗读时还应注意什么明确:停顿、轻重、节奏(沉稳舒缓)、语速(较慢)
生:齐声朗诵
2、师:朗诵完诗歌,我们不约而同地感受到《雨巷》的魅力,那麽,你们觉得这首诗美在何处
明确:丁香一样的姑娘很美
师:这个姑娘美在何处她长什麽模样穿什麽衣服
师:看修饰语“丁香一样的”,丁香是什麽样的呢,有同学见过吗(展示丁香图片)
丁香介绍,又名紫丁香。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密集成圆锥花序,有淡雅细沉的香气。丁香开花在暮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并且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
诗歌介绍唐代诗人李商隐《代赠》诗曰:“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南唐李璟的《浣溪纱》中有“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师:那麽,“丁香一样的姑娘”会是什麽样貌的姑娘呢
明确:忧郁的纤弱的、优雅的、楚楚动人的、惹人爱怜的小家碧玉;只要多看一眼就忍不住被吸引的姑娘。
师:作者是怎样写这个姑娘的呢
明确:太息般的眼光,默默彳亍着,打着油纸伞,梦一般的飘过……
师:我想请同学们注意这把油纸伞。大家最早听说油纸伞是在哪个故事里
明确:《白蛇传》。油纸伞出此刻白娘子初遇许仙的旖旎传说里,出此刻丹青绘就的江南烟雨中,出此刻少女玲珑的舞蹈中,也出此刻歌曲动听的旋律中。不知不觉当中,油纸伞已经定格为美的背景、美的点缀。此刻,这把油纸伞出此刻丁香姑娘的肩头,我们单只看到伞,已经觉得它很美,那麽它点缀的姑娘呢必须更美了
师:油纸伞的出现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雨——春雨。大家熟悉的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是怎样描绘春雨的
明确: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象牛毛、象花针、象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诗歌介绍宋人秦观词中这样描绘春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宋代词人贺铸《青玉案》有词云:“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看来春雨也是一个惹人闲愁几许的经典意象。何况这时诗人正在一个狭窄破旧、阴暗潮湿,青砖灰瓦,还有“颓圮篱墙”的小巷里呢
四、结合背景,深入探究,诗歌意象
师:那么,为什么诗人会这么忧伤呢诗人这低沉的倾诉,失望的自白难道纯属是个人的哀叹吗
明确:背景介绍本诗写于1927年夏,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先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他们在黑暗中渴求着新的期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雨后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提高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
故:【油纸伞】未做具体的描述,给读者以想像空间。油纸伞本身就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并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暮春,在寂寥的下着小雨,凭添了一份冷寂,凄清的氛围。
【篱笆墙】颓圯---这个篱笆墙是颓圯的,让人有种哀怨,凄凉的氛围。
【雨巷】悠长寂寥狭窄---象征着当时的社会环境,即黑暗沉闷的社会现实。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力。
【丁香姑娘】应当完美梦想的象征。结着愁怨、丁香一样的颜色、芬芳、忧愁、哀怨、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怅、太息一般的眼光、走近、飘过、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到了、走尽、消散了……哀怨、凄婉。
佛曰: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擦肩而过
丁香姑娘的美丽高洁
——完美的梦想和愿望
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
——梦想难以实现
丁香姑娘的飘然离去
——梦想的幻灭
意象说明作者用雨巷、丁香、姑娘、油纸伞、颓圮的篱墙这几个典型的意象,构成了一个阴冷迷蒙破败空寂的背景,给人的心理体验是冷漠、凄清、又惆怅,准确的传达出了“我”“忧伤”这种典型情绪。
师:诗人就是在现实与梦想的碰撞和失落中体验痛苦、无奈、煎熬的提高青年,这彷徨、感叹、哀怨是现实的黑暗和梦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它分明让我们看到了一部分青年人在梦想幻灭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
五、团体朗诵,再次感受这首美丽而忧伤的诗
《雨巷》的成功正在于戴望舒写出了我们每个人都以往体验过的一种感情,那就是“忧伤”。诗歌把诗人的感觉就是这样传输给我们,使我们产生了与他一样或近似的情感体验。在文艺学上,这种情景叫共鸣。能让读者产生强烈共鸣的作品就是成功的作品,能让不一样时代的人产生共鸣的作品,那就是伟大的作品了。
此刻,让我们带着诗人传递给我们的忧伤,走进那条细雨迷蒙的小巷中,再次去体验一下在细雨迷蒙的小巷中彳亍独行的妙处。(团体朗诵)
六、拓展训练:
请同学们用第一人称、散文的形式、诗的语言简单的复述“我和丁香姑娘”之间的故事梗概:(注意环境、景物、动作、肖像、心理等描述方式的运用,不超过200字)
“我”:我在一个阴雨天,撑一把油纸伞,彳亍着,巷子阴暗而悠长,我的心境也被淋得湿漉漉的。我的心在期待着,期待着一位丁香一般的姑娘走来。奇迹竟然发生了,她出此刻巷子的另一头,也撑着一把油纸伞,穿着紫色的长裙,轻轻而来,如同一个紫丁香般的梦。这姑娘似乎给这寂寥的雨巷注入了生机,“我”似乎忽然抓住了期望。然而,她只是飘过了我的身边,一个照面间,只投出了“太息般的眼光”,又静静地隐去。消了颜色,散了芬芳,眼光也没留住。我感到冷漠、凄清、又惆怅。
“丁香姑娘”:我在一个阴雨天,撑一把油纸伞,彳亍着,巷子阴暗而悠长,我的心境也被淋得湿漉漉的。我心里想着,或许会遇到一个着青色长衫的男子,戴着细黑边眼镜,高挑而又清俊。行在清冷的巷子里,渐渐有一种孤寂从心底升起,我望着巷子的另一头,他竟然来了,正是我想象的样貌,看上去他是那样的忧愁,也许他只是想遇着一位宁静、美丽、多愁的女子,在相错的刹那,读她哀怨的眼神;相错之后,读她轻甩的发梢。然后,以他多情的心灵作一篇淡紫色的诗章,登在某一报刊的某一个角落给那个不知名的女子,也送给自我一份凄美的灵感。如果不是这样,我走过他的身边的时候,他怎样沉静得如同一粒水滴。
七、结语:我们怀念戴望舒,不仅仅为他的诗,也为他的寂寞、他的幽怨、他的智慧。刚才我们虚拟了当时的情景,期望有一天,我们也能真的撑着油纸伞,在一条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里,去亲身体验和领悟他的忧郁和伤情。
雨巷教案(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本事
诵读诗歌,引导学生在情感形象的具体描述中理解其象征意义,借助想象入情入境,体会诗人情感。
过程与方法
在训练朗读和揣摩诗句的活动中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诗歌的本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情境美,逐渐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训练朗读,揣摩词句,感受诗中形象和情感。
教学难点
感悟“丁香姑娘”、“雨巷”究竟有何喻指或象征意义。
教学课时
2课时。
遥望雨巷,煽情激趣
1、导入语:在细雨如丝的江南,一条悠长寂寥的小巷里,一位撑着油纸伞的丁香一样的姑娘静默地彳亍而行……这美丽的画面,就出此刻诗人戴望舒的《雨巷》中,今日我们就随戴望舒一齐走进这《雨巷》。
2、作家作品: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有名诗人。1925年上海复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1928年后成为《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作现代诗歌,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早期的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的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想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完美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得明朗,沉挚。
戴望舒还是新月派(1923年成立)的代表,创立人不满足于新诗的仅有浪漫,而努力地追求新的格律。
3、《雨巷》是作者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诗人内心苦闷彷徨的1927年夏天,诗作写成后差不多一年,作者把它投到《小说月报》修改叶圣陶一看到这首诗就十分喜欢,称它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送给作者“雨巷诗人”的称号,这一年作者才22岁。《雨巷》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景。细雨蒙蒙中,“我”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和一丝微茫的期望,撑着一把油纸伞在悠长寂寞的小巷中小行,这首诗既实有虚。
走进雨巷,熟读顿悟
1、听课文MP3朗读,体会诗歌字里行间表现出的作者的情感。
2、落实字词:
彷徨(pánghuáng)彳亍(chìchù)颓圮(tuípǐ)
寂寥(jìliáo)惆怅(chóuchàng)笙箫(shēngxiāo)
3、在这首诗中,你体验到诗人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情感(学生回答不出来则提示:诗中有没有相应的词语或句子)
学生可能回答忧伤、痛苦、彷徨,冷漠、凄清、惆怅,充满愁绪和无奈……
4、诗人在诗中流露出的基本感情,可称之为基调。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比较“低沉感伤”的,怎样才能读出这种感伤
提示问:语速应当……语调应当……
明确:缓慢,低沉。
5、谁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如果没人自告奋勇,就请科代表推荐。)
学生选读一节,请同学点评,教师点评。
6、教师示范朗读这一节,指导朗读:除了语速、语调,还要注意节奏,把握好句中的停顿和一些要重读的词句。
7、播放课文朗读视频,让学生标出诗句中的停顿及要重读的词句。
教师小结:把握好语速、语调,读好诗歌的节奏和轻重音,这样的诵读,能给人带来完美的音乐享受。这也源于这首诗本身音调和谐,节奏舒缓。难怪叶圣陶老先生赞许作者“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诗人也因这首诗成了著名的“雨巷诗人”。
8、跟着屏幕上的配乐画面,再次朗读诗歌。
徜徉雨巷,品味形象
1.除了“我”这个“独自彷徨”“冷漠、凄清,又惆怅”的抒情主人公,诗人还写了哪些人、景、物(情感形象)来表达这种伤感愁绪呢
幻灯片:人物形象——我、姑娘。
背景道具物象——雨巷、油纸伞、篱墙、丁香。
结合丁香图片和课后练习四的相关诗句,指导学生理解“丁香”这个典型意象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心”。
2在这些情感形象中,诗人最主要写哪两个情感形象
明确:丁香般的姑娘、雨巷。
3.请大家品读描述“丁香姑娘”和“雨巷”这两个情感形象的诗句,回答问题:这两个情感形象在描述或选择上有何妙何处
提示:用“……写(选)得妙,妙在……”的句式说话,可从意象的选择,描述的用词、句式,在表达情感上的效果等角度进行思考。
教师示例:
“油纸伞”选得妙,妙在它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与烟雨迷蒙的雨巷搭配和谐,共同营造了一种冷漠、凄清的画面,如果换成一把现代艳丽的花伞,效果就没这么好了。
“颓圯的篱墙”写得妙,妙在“颓圯”二字,写出篱墙的坍塌、破败,渲染一种凄凉的氛围,与寂寥悠长的雨巷,一齐构成阴冷迷蒙、破败空寂的背景,更能衬托出诗人苦闷、凄清、感伤的心境。
学生发言的资料可能有:
(1)(丁香一样的)姑娘:
第二节写得妙,妙在排比句式和用词的反复(连用两个“哀怨”);或妙在用丁香的颜色、芬芳、忧愁,写出姑娘外表的美丽,气味的芳香和内心的忧愁、哀怨。
第三节写得妙,妙在一举两得,表面上说姑娘,实际上也说自我冷漠,凄清又惆怅的心境;妙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冷漠、凄清,又惆怅”,用复沓句式,一再强调渲染“我”和姑娘的心境相同。
“丁香一样的姑娘”写得妙,妙在用“丁香”修饰“姑娘”,丁香虽美但易凋谢,代表着像丁香一样的姑娘也易消失离去。妙在用了“愁怨”“哀怨”“彷徨”“凄婉迷茫”等词语表现了“姑娘”像“我”一样的迷惘、彷徨。
“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写得妙,妙在以梦做喻,仿佛姑娘就是“梦”的化身(可隐喻梦想)。
“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写得妙,妙在把消散的资料一件件分开写,更能表达出诗人对丁香姑娘无情消失的伤感和无奈;妙在突出完美事物在眼前消失带来的杯具美。
……
(2)雨巷:
“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写得妙,妙在用“悠长、悠长”反复强调脚下要走的路很漫长;妙在用“寂寥”一词,描绘了一幅蒙蒙细雨中潮湿、寂静、冷清的"雨巷"图,给人一种冷漠、凄清、惆怅的心理感受。
妙在把雨巷远处“颓圮的篱墙”呈现出来,用破败空寂、阴雨迷蒙的环境,衬托“我”忧愁感伤的心境。
诗的第一节和最终一句写得妙,妙在首尾呼应,反复强调“雨巷”的“寂寥”“悠长”及“我”心中对“丁香姑娘”的期待,更突出“我”期待而不得的苦闷。(学生从诗的结构处理或诗行排列角度分析,若能自圆其说,也给以鼓励。)
……
驻足雨巷,领悟情感
诗人用雨巷、丁香姑娘等情感形象,营造了朦胧凄美的诗境,表达了一种“忧愁感伤”的心境。为什么诗人这么忧伤呢
(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圆其说。如果回答不出,就供给两种参考观点,请同学说说自我赞同哪个观点,并结合诗句或写作背景阐述理由。)
参考观点一:失恋的痛苦。年轻的诗人爱上同学施蛰存的妹妹,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情感受挫。
(丁香姑娘:诗人心目中期待已久的美丽、高洁又忧愁的恋人。寂静、幽深、潮湿的雨巷是诗人失落心境的体现。)
参考观点二:完美梦想破灭后的苦闷。本诗写于1927年,蒋介石“四一二”政变,汪精卫“七一五”政变,反动派对革命者“宁可错杀一千,也不可放过一个”的血色恐怖,使诗人这样的知识青年陷入迷惘之中,找不到出路。
(丁香姑娘:象征稍纵即逝的完美梦想,消失在雨巷尽头的“颓圮的篱墙”。那阴冷潮湿、破败空寂的雨巷就是当时黑暗社会环境的象征。)
雨巷——黑暗的社会环境(象征意义)。
走出雨巷,拓展延伸
1、课文小结:戴望舒在《雨巷》中表达了一种与“丁香姑娘”擦肩而过的“失落的忧伤”。诗中的“丁香姑娘”,是一种完美的化身,当你忧伤迷茫时,请想起戴望舒,在苦闷伤感中,依然要期望与心中的“丁香姑娘”相逢!
2、拓展迁移: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我们鉴赏了《雨巷》这首现代诗歌,但这个不是最重要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经过这节课的学习,来掌握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这篇课文的学习步骤,试试看能不能概括出鉴赏现代诗歌有哪些方法。当你看到一首陌生的诗歌时,你应当怎样做?
(1).诵读,整体感知。读,读了一遍没有感觉,再读。
(2).确定诗歌感情基调。读到你能够确定出诗歌的感情基调为止。
(3).品味诗歌意象。感情基调确定下来了,之后分析诗歌的意象。
(4).知人论世。那分析诗歌意象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结合作者的生平和作品的时代背景来分析,用一个成语来讲就是知人论世。
(5).探寻诗歌主旨。从对意象的分析和对作者身平和时代背景的了解,又有助于我们分析诗歌的主旨。
(6).感受诗歌语言美、艺术美。
3、带着这份“失落的忧伤”背诵《雨巷》。
4、欣赏江涛的歌曲《雨巷》,找出歌词文字与原诗不一样的地方,并说明你对此改动的看法。
雨巷教案(四):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⑴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
⑵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情感目标
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3、本事目标
经过诵读、欣赏增强对诗歌的分析本事。
教学重点:
诵读、意象分析、感情把握。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细雨如丝的江南,悠长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纸伞和着雨的叹息,撑出了一个青年诗人哀婉的心曲。今日就让我们一齐来走近戴望舒,与诗人一道去领略雨巷的风景,去追寻丁香姑娘的芬芳。请大家合上书本,闭上眼睛,我们先一齐来聆听这一段录音。
二、整体感知,确立诗歌感情基调
1、好,听完录音了。这首诗歌叫什么名字呢(《雨巷》)(教师板书)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刚刚在听得时候,这首诗歌给你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它是欢欣鼓舞、斗志昂扬、激动人心的,还是忧愁哀伤的。没错了,这首诗歌从头到尾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用什么样貌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呢(教师板书:基调——忧郁、哀怨),那么我们读的时候要用什么速度来读啊(生回答),对了,一般来说,如果是表达比较热烈奔放的感情,我们读的时候语速要稍快一点,可是如果是表达这样一种忧郁、哀怨的感情(手指黑板),我们读的时候要用比较缓慢的语速来读。好,请大家翻到课本45页,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试试看,朗读一下这首诗歌的前两节,请哪位同学呢我们班哪位同学是朗诵高手(生朗诵)
2、读得怎样样(好)掌声鼓励。
读诗歌我们主要是注意一些节奏停顿。在一些你觉得需要重点突出的地方,就应当适当地加以停顿或者是读重音,这样就会使得这首诗歌更加地有韵味,我来试试看,好不好好,接下来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必须要放开声音来读,想象一下,你就是诗歌中的“我”,此时此刻,下着淅淅沥沥的雨,而你正撑着伞,走在青苔斑斑的石板路上。
三、品味诗歌意象
1、好,时间到。我们已经完整地读完这首诗,大家找找看,这首诗里边,总共描述了多少位人物(两位)分别是谁呢(“我”和“姑娘”)没错了,那我们在讲前边的诗歌时,用了一个专门的术语,我们说这个术语是用来形容诗词中所描述的具体事物,这个术语是什么呢(意象)(板书),所以,这首诗歌中出现的意象,从人物方面来讲,就有“我”和“姑娘”(板书),那在诗歌中,“我”和“姑娘”有着怎样的联系呢“我”在悠长的雨巷中彷徨,是为了什么呢是期望逢着姑娘。说明“我”是想要追寻这个姑娘。请大家找找看,诗歌中用了哪些语句来描述这个姑娘待会我请同学来回答。一节一节地找。
2、好,请一个同学来找出诗歌中描述姑娘的语句。
第一节: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第二节: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哀怨彷徨;第三节:彷徨撑着油纸伞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第四节:静默地走近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像梦一般地飘过(“太息”什么意思啊叹息的意思);第五节:静默走尽这雨巷;第六节: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第七节: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
3、我们从刚刚同学的回答能够看出,诗人用了很多的篇幅来描述姑娘,描述姑娘的动作,描述姑娘的情绪,他还用了许多别的意象来衬托这个姑娘,首先他写到,姑娘是出此刻一个什么地方(雨巷)好,请大家发挥自我的想象力,细雨朦胧中,你走在这条悠长悠长又寂寥的巷子里,那里远离尘嚣,远离热闹,你的脚下,踩着幽暗的、湿漉漉的青石板,透着寒气,透着冷清。在这样的一条雨巷中,你感觉到了什么你的心境怎样样(朦胧的、阴沉的)所以,雨巷这个意象,首先给我们规定了这个姑娘出现时候的大环境,是朦胧的、阴沉的。
4、我们也明白,这首诗歌用了很多的篇幅来描述姑娘,可是,我们从这些描述中,是否看到了姑娘的样貌,她是大眼睛呢还是丹凤眼,她是圆脸呢还是瓜子脸,我们看得到吗(看不到)。不仅仅我们看不到,诗人也看不到,为什么呢因为她撑着一把油纸伞。请同学们注意这把油纸伞。在你的印象中,你在哪里见到过油纸伞。(电视中),对了,并且往往是一些以古代人们生活为题材的电视剧,所以呢,油纸伞具有复古、怀旧在特点(单独提问),这样一把伞出此刻姑娘的肩上,更加给这个姑娘增添了一层神秘、朦胧的色彩。
5、而在首诗歌里边,诗人还多次用了同样一个比喻来形容姑娘,他将姑娘形容成什么呢丁香,她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她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所以丁香也是我们这首诗歌中的一个重要意象(板书:丁香)。丁香是一种(花),没错了,丁香花。那假如这样,我换成别的花,牡丹花、玫瑰花,行不行啊(不行)为什么不行啊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了解丁香这个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含意。
丁香一般是开在暮春时节,花的颜色主要有两种,淡紫色和白色,开花的时候有一种淡淡的芬芳,它给人一种柔弱、纯洁、素净的感觉。所以,在古典诗词中,丁香一般象征着美丽、高洁。另外一方面啊,我们刚刚讲了,丁香是开在暮春时节,也就是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再加上它虽然娇美,可是十分容易凋谢,所以古人对着丁香,容易伤春,所以,丁香又能够用来象征愁怨。
在我国的古典诗词中,就有不少有关诗句涉及到丁香,比如说李商隐的《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还有南唐李璟的《浣溪纱》中的“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这些诗句啊,都是将丁香和愁怨联系在一齐。
回到我们这首诗歌中,丁香般的姑娘并不仅仅指这个姑娘有着丁香一样的愁怨,还说明了这个姑娘有着丁香一样地美丽,丁香一样的高洁,丁香容易凋谢,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
雨巷教案(五):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⑴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
⑵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情感目标
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3、本事目标
经过诵读、欣赏增强对诗歌的分析本事。
教学重点:
诵读、意象分析、感情把握。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细雨如丝的江南,悠长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纸伞和着雨的叹息,撑出了一个青年诗人哀婉的心曲。今日就让我们一齐来走近戴望舒,与诗人一道去领略雨巷的风景,去追寻丁香姑娘的芬芳。请大家合上书本,闭上眼睛,我们先一齐来聆听这一段录音。
二、整体感知,确立诗歌感情基调
1、好,听完录音了。这首诗歌叫什么名字呢(《雨巷》)(教师板书)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刚刚在听得时候,这首诗歌给你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它是欢欣鼓舞、斗志昂扬、激动人心的,还是忧愁哀伤的。没错了,这首诗歌从头到尾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用什么样貌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呢(教师板书:基调——忧郁、哀怨),那么我们读的时候要用什么速度来读啊(生回答),对了,一般来说,如果是表达比较热烈奔放的感情,我们读的时候语速要稍快一点,可是如果是表达这样一种忧郁、哀怨的感情(手指黑板),我们读的时候要用比较缓慢的语速来读。好,请大家翻到课本45页,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试试看,朗读一下这首诗歌的前两节,请哪位同学呢我们班哪位同学是朗诵高手(生朗诵)
2、读得怎样样(好)掌声鼓励。
读诗歌我们主要是注意一些节奏停顿。在一些你觉得需要重点突出的地方,就应当适当地加以停顿或者是读重音,这样就会使得这首诗歌更加地有韵味,我来试试看,好不好好,接下来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必须要放开声音来读,想象一下,你就是诗歌中的“我”,此时此刻,下着淅淅沥沥的雨,而你正撑着伞,走在青苔斑斑的石板路上。
三、品味诗歌意象
1、好,时间到。我们已经完整地读完这首诗,大家找找看,这首诗里边,总共描述了多少位人物(两位)分别是谁呢(“我”和“姑娘”)没错了,那我们在讲前边的诗歌时,用了一个专门的术语,我们说这个术语是用来形容诗词中所描述的具体事物,这个术语是什么呢(意象)(板书),所以,这首诗歌中出现的意象,从人物方面来讲,就有“我”和“姑娘”(板书),那在诗歌中,“我”和“姑娘”有着怎样的联系呢“我”在悠长的雨巷中彷徨,是为了什么呢是期望逢着姑娘。说明“我”是想要追寻这个姑娘。请大家找找看,诗歌中用了哪些语句来描述这个姑娘待会我请同学来回答。一节一节地找。
2、好,请一个同学来找出诗歌中描述姑娘的语句。
第一节: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第二节: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哀怨彷徨;第三节:彷徨撑着油纸伞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第四节:静默地走近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像梦一般地飘过(“太息”什么意思啊叹息的意思);第五节:静默走尽这雨巷;第六节: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第七节: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
3、我们从刚刚同学的回答能够看出,诗人用了很多的篇幅来描述姑娘,描述姑娘的动作,描述姑娘的情绪,他还用了许多别的意象来衬托这个姑娘,首先他写到,姑娘是出此刻一个什么地方(雨巷)好,请大家发挥自我的想象力,细雨朦胧中,你走在这条悠长悠长又寂寥的巷子里,那里远离尘嚣,远离热闹,你的脚下,踩着幽暗的、湿漉漉的青石板,透着寒气,透着冷清。在这样的一条雨巷中,你感觉到了什么你的心境怎样样(朦胧的、阴沉的)所以,雨巷这个意象,首先给我们规定了这个姑娘出现时候的大环境,是朦胧的、阴沉的。
4、我们也明白,这首诗歌用了很多的篇幅来描述姑娘,可是,我们从这些描述中,是否看到了姑娘的样貌,她是大眼睛呢还是丹凤眼,她是圆脸呢还是瓜子脸,我们看得到吗(看不到)。不仅仅我们看不到,诗人也看不到,为什么呢因为她撑着一把油纸伞。请同学们注意这把油纸伞。在你的印象中,你在哪里见到过油纸伞。(电视中),对了,并且往往是一些以古代人们生活为题材的电视剧,所以呢,油纸伞具有复古、怀旧在特点(单独提问),这样一把伞出此刻姑娘的肩上,更加给这个姑娘增添了一层神秘、朦胧的色彩。
5、而在首诗歌里边,诗人还多次用了同样一个比喻来形容姑娘,他将姑娘形容成什么呢丁香,她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她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所以丁香也是我们这首诗歌中的一个重要意象(板书:丁香)。丁香是一种(花),没错了,丁香花。那假如这样,我换成别的花,牡丹花、玫瑰花,行不行啊(不行)为什么不行啊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了解丁香这个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含意。
丁香一般是开在暮春时节,花的颜色主要有两种,淡紫色和白色,开花的时候有一种淡淡的芬芳,它给人一种柔弱、纯洁、素净的感觉。所以,在古典诗词中,丁香一般象征着美丽、高洁。另外一方面啊,我们刚刚讲了,丁香是开在暮春时节,也就是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再加上它虽然娇美,可是十分容易凋谢,所以古人对着丁香,容易伤春,所以,丁香又能够用来象征愁怨。
在我国的古典诗词中,就有不少有关诗句涉及到丁香,比如说李商隐的《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还有南唐李璟的《浣溪纱》中的“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这些诗句啊,都是将丁香和愁怨联系在一齐。
回到我们这首诗歌中,丁香般的姑娘并不仅仅指这个姑娘有着丁香一样的愁怨,还说明了这个姑娘有着丁香一样地美丽,丁香一样的高洁,丁香容易凋谢,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
6、我们再看到诗歌中的另外一个意象——“我”。我在寂寥的雨巷中独自彷徨,期望能够逢着一个丁香般的姑娘,最终,姑娘出现了,她也跟我一样,撑着油纸伞。姑娘慢慢地走过来,越走越近,我感觉到她投来太息般的眼光,可是,正当我想说句什么话的时候,她跟我擦肩而过,并且,慢慢地远离我,越走越远,消失在雨巷的尽头。只剩下我,仍然独自撑着油纸伞,彷徨在雨巷中,继续等待,继续追寻。在这首诗歌中,我是以一个等待者,一个追寻者的姿态出现的。
四、探寻诗歌主旨
1、所以啊,有人认为,这首诗歌是一首感情诗,是一首男子追寻、等待姑娘的诗歌,可是另外一方面,又有人有别的看法了,他们认为,这首诗是一首政治诗,诗歌中的这些意象,雨巷、丁香姑娘,都有它们独特的政治象征。你们赞同哪一种看法呢,这首诗究竟是一首感情诗,还是一首政治诗下头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请各个小组选出发言的代表,你们小组赞同的是哪种看法,为什么
2、小组代表发言。
组A:我们小组认为是感情诗,这首诗已经明确地写清楚了我期望能够遇到丁香姑娘,虽然这个感情故事的结局不完美,可是我还是站在原地等待着丁香姑娘。(有道理,所以这是一首感情诗)
组B:我们小组也认为是感情诗,因为在诗里边看不出政治因素。(确实,诗歌里边没有任何明确的写政治的语言。其他小组呢,有没有不一样看法的)
组C:我们小组的成员认为是感情诗,可是我自我觉得是政治诗。(为什么)戴望舒所处的时代比较多战争,社会环境也比较乱,可能作者当时想表达什么,可是又不敢明明白白地说出来,所以只能写得比较朦胧。所以我觉得表面上是感情诗,实质上是政治诗。
3、能够坚持自我的看法,十分地不错。刚刚我们同学提到了一点,不明白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分析这首诗歌主旨的时候他联系了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这种方法,早在几千年前,孟子提出过,他说,读任何一篇作品,都要做到知人论世,要研究作者的身平,要研究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我们一齐来看一看,这首诗歌的作者是——戴望舒。(出示ppt)
4、戴望舒(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原名戴梦鸥。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1926年参加共青团。《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提高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期望。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5、1927年的白色恐怖,使原先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高峰堕入了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期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也能够是一部分提高青年的这种心境的反映。雨巷这个朦胧阴沉的意象,正象征着此时黑暗的社会现实,而丁香姑娘,是他们完美梦想的象征。
关于这个时期提高青年的这种彷徨,我们在学习必修一的时候讲过一篇散文,作者在当时也是身处于这种彷徨中。是哪一篇课文啊《荷塘月色》。
6、刚才我们已经讨论了姑娘的象征意义,那么,她究竟是象征着感情呢,还是象征着革命青年的完美梦想呢,我们无法确定。这首诗歌充满着象征色彩的,对它的这些朦胧意象,我们能够有不一样的解读。而这首诗歌的主旨是指对于感情的追求呢,还是对于完美革命梦想的追求呢,我们无从明白,都有这个可能性,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要言之成理都能够。我们唯一能够确定的是,这个姑娘是美丽高洁的,她能够是任何完美事物的象征。
五、感受诗歌音乐美
最终我们从形式方面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这首诗是1928年发表在《小说月报》上头的,当时《小说月报》的主编叶圣陶看完这首诗之后,就给戴望舒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说,《雨巷》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这个评价是十分高的。确实啊,这首诗歌听起来悦耳、和谐,读起来一唱三叹,迂回反复,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感受呢我们一齐来找找看。
A、我们都明白,诗歌读起来琅琅上口,在音节上头必须——押韵。这一点这首诗歌能够说是做得十分成功的。这首诗歌主要押一个韵,大家看看能不能找出来。没错了,ang,并且,不仅仅是节与节之间押韵,每一个小节的内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次韵脚,比如说,我们看第一小节,押ang韵的主要有哪些呢(巷、娘);再看第二小节,(芳、愁)。其余的五个小节也是这样貌。诗人有意地使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不断地在我们的耳边构造回荡的旋律。
B、从全诗看,第一节和最终一节除“逢着”改“飘过”之外,其它语句完全一样,这样,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现,首尾呼应,不仅仅加重了诗人彷徨苦闷的心境,也增强了全诗的音乐性。
C、另外,语言上用反复,如“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诗人不断地迂回往复,使一个寂寥而又哀伤的旋律紧紧萦绕在我们的心头。
单从这三点来看,这首诗歌能够给我们这样强烈的心理体验,也是必然的。
六、齐读诗歌
下头我们一齐来朗读这首诗,再次来感受这首诗的音乐美。
七、拓展: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这节课我们鉴赏了《雨巷》这首现代诗歌,但这个不是最重要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经过这节课的学习,来掌握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步骤,试试看能不能概括出鉴赏现代诗歌有哪些方法。当你看到一首陌生的诗歌时,第一步应当怎样做
1、诵读,整体感知。(读诗)没错了,读,读了一遍没有感觉,再读。
2、确定诗歌感情基调。读到你能够确定出诗歌的感情基调为止。
3、品味诗歌意象。那么,感情基调我们已经确定下来了,第三步应当怎样做呢,没错了,分析诗歌的意象。
4、知人论世。那分析诗歌意象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结合作者的身平和作品的时代背景来分析,用一个成语来讲就是知人论世。
5、探询诗歌主旨。而从对意象的分析和对作者身平和时代背景的了解,又有助于我们分析诗歌的主旨。
6、感受诗歌语言美。最终一个步骤,还应当对诗歌的语言进行分析。
这就是鉴赏现代诗歌的几个基本的方法,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用这些方法来鉴赏别的诗歌。今日的作业呢,就是请大家根据我们归纳出来的这几个方法,分析《每课一练》42页第三题艾青的这首《礁石》。
八、小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阅读欣赏了戴望舒的《雨巷》,我们在读诗歌的时候感受到了它这种忧郁、哀怨的感情基调,我们还分析了这首诗歌的五个主要意象,品味了诗歌的资料,我们还根据姑娘这个意象探讨了诗歌的主旨,最终,我们经过对诗歌形式、语言的分析,感受到了诗歌的音乐美。这首诗歌,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探讨和分析,这些就留给大家课后自我去品味。
雨巷教案(六):
《雨巷》在历年教师考试里经常遇到,很多考生和学员经常不明白在深入研读环节如何进行提问,对于某些现代诗歌的知识也不明白如何进行讲解,所以给大家准备了关于《雨巷》的教学设计,期望能够帮忙大家优化自我的试讲资料,以防于未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本事】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
【过程与方法】
经过学生小组合作探讨,掌握学习现代诗歌的方法,锻炼自主、合作、探究的本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起对作家的尊重、对作品喜爱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受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
【难点】
体会文章深邃的寓意。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设置情境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播放《丁香花》,并顺势导入新课《雨巷》。
(二)知人论世,整体感知
1.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2.教师配乐范读全文,同学听读,初步感知文意。要求学生理解生字词,体会语气。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指导学生如何断句。
4.感知本文的情感基调以及主要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
学生按语文兴趣小组分组讨论PPT展示的问题串,10分钟时间后,指名学生具体分析问题的答案。
1.本文描述了哪些意象创造了怎样的意境选取这些意象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姑娘象征着什么
3.本首诗歌的情感主题是什么
4.赏析本诗的艺术特色。
(四)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再一次一齐聆听《雨巷》。
(五)小结作业,巩固提高
1.师生共同总结。
2.举办诗朗诵比赛。
五、板书设计
《雨巷》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组第2课《诗两首》的第一篇,本首诗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全诗没有直白的“情语”,仅有委婉的“景语”,是一篇象征意味很浓、抒情色彩浓烈的现代诗歌,这给学生感知、体验、认识带来了困难。
学生之前也有学习过一些现代诗歌,对于鉴赏现代诗歌有必须的基础,可是仍需要教师进一步的指导和引领,所以,在深入研读的环节我会设置一系列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旨在引领学生解决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并且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进行小组讨论,锻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本事。并且引导他们掌握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雨巷教案(七):
教学过程:
一、走近雨巷,留神初读
1、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再别了康桥,熬过了《黑八月》,此刻,让我们走进江南的雨巷,体验诗人戴望舒独自在雨巷彷徨的情景,然后走进中央电视台转播大厅,聆听《雨巷》诗朗诵。
2、播放视频:江南雨巷、《雨巷》诗朗诵
3、齐读课文,留心下边三个问题:
①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
②诗中写了哪几个“意象”
③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句诗
4、讨论明确:
①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
生1:这是一首感情诗。
生2:这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
[屏幕显示作者简介]:戴望舒,现代派诗人。前期的诗轻盈流丽,重象征、意象,追求诗意的朦胧、含蓄。后期的诗,因受抗战激发,诗风变得厚重、刚健,语言也更为洗练纯朴。
《雨巷》是用象征手法写的一首抒情诗。
②诗中写了哪几个“意象”
[学生回答后,屏幕显示]:
诗中写了油纸伞、我、雨巷、丁香花、丁香姑娘、篱墙等意象。
③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句诗
生1:我喜欢“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这句诗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写出了丁香姑娘美丽的外貌、高尚的品格,忧愁的心境。“彷徨”写出了诗人在黑暗的现实中对梦想的憧憬和追求。
生2:“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期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我期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前后呼应,富有音乐感、节奏美。
生3:“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能够看出当时社会的背景是黑暗的。
二、徜徉雨巷,品味精读
1、理清思路[学生口头回答,屏幕逐步显示下边资料]:
我期望逢着丁香姑娘走近我
(追求)飘过我身旁
到了篱墙
(照应)
走尽雨巷……
我期望飘过丁香姑娘
(继续追求)
讨论后归纳:我是一个有所追求的青年。
2、品味语言[屏幕显示下边词语]:
我:独自、彷徨、期望、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怅
雨巷:悠长、寂寥、颓圮、哀曲、丁香姑娘:结着愁怨、丁香一样的颜色、芬芳、忧愁、哀怨、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怅、太息一般的眼光、走近、飘过、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到了、走尽、消散了……
[教师口头提示]:这些词语是表示动作、情绪、物态的,选出你认为用得很好的来说说。
[学生答问]:
“期望”,写出了作者是有所追求的人。
“结着愁怨”,说明作者和丁香姑娘一样,有着忧愁,是为梦想不得实现而忧愁。
“悠长、悠长”写出了道路的漫长,“独自”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彷徨”写出了诗人在那个年代的迷惘。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写丁香姑娘外表的美丽,气味的芳香,象征着诗人梦想的完美、高洁。
“走近”“飘过”“到了”“走尽”“消散了”等词语,写丁香姑娘飘然而来,又飘飘而去,象征着梦想的缥缈、空虚,由此可知诗人的伤感、迷惘。
3、把握特色[学生讨论后,屏幕显示参考答案]:
①朦胧、含蓄
《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②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所以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三、走出雨巷,拓展研读
1、说说丁香姑娘形象
[学生回答]:
生1:丁香姑娘是作者塑造的一个形象,既是生活中可能遇到的,
也是作者驰骋艺术想象所产生的艺术形象。
生2:作者描述她的颜色、芬芳,期望丁香姑娘的外表和内心都是很美丽的,作者对未来的憧憬,就是要像丁香姑娘一样的完美。
生3:“寂寞”、“走尽、“像梦一样的飘过”,说明丁香姑娘就像完美的梦想难以实现,缥缈、迷茫。
生4:丁香姑娘是一种象征性的。“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人就把丁香作为愁心的象征。丁香姑娘形象寄托着作者的愁心和对完美梦想的追求。
[教师归纳,屏幕上显示下边的文字]:
她美丽,高洁、飘缈、哀怨,象征着诗人对梦想,人生和完美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仅供参考)
2、布置作业
题目:《雨巷》已谱成歌曲,改成歌词的文字与原诗略有不一样,欣赏歌曲之后,找出改动的地方,书面写出对此改动的看法。(课内欣赏歌曲,课后写到语文作业本上)
3、学唱歌曲
播放视频:《雨巷》歌(刘天华作曲,罗京、虞梦唱),学生跟随着吟唱。
4、小结
这节课我们阅读欣赏了戴望舒的《雨巷》,初读课文,了解了它是一首有象征意义的抒情诗,写了六个意象;进一步品味精读,理清了作者的思路,品味了诗歌的资料,把握了诗歌的特色;同学们联系时代背景,联系作者经历来分析丁香姑娘形象,最终,同唱《雨巷》歌,得到了美的享受。经过练习和课外阅读,我们的学习会进
一步拓展延伸。今后阅读欣赏时歌时可按照“初读、精读、研读”这三个步骤来进行。下课!
雨巷教案(八):
[教学目标]:
1、朗读品味,咀嚼诗歌语言,深入意境,把握意象的象征意义。
2、激活学生感知、想象、体验、认识等潜在本事。
[教学方法]:
1、朗读感悟法。
2、问题法。
3、演绎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昨日就已经学习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大家能够感受到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催人奋进,有一种博大雄浑的美感。文学作品中的美所显现出的形式是多样的;不只是让人愉悦的东西才美,那哀婉、凄美、感伤,能够深深打动人心的东西同样具有美的力量。今日,我们就来欣赏《雨巷》,从中体会诗歌给我们带来的美感。
二、诵读、整体感知。
1、团体朗读,初步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
①相信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那就请大家一齐带着感情地朗读一下这首诗。
②读完全诗,你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忧愁的,哀伤的)
③是的,诗中没有大江东去似的慷慨豪迈,也没有涓涓细流似的轻快明丽,而是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呢(低沉的,感伤的)
④对,咱们把它概括为低沉幽怨,行吗(生表示赞同),那就让我们读出这种感觉来。
2、请一位学生单独朗读。
①那么谁愿意来给我们大家朗读一下呢
②表扬一下。节奏把握得较好,能体现感伤忧愁的感情基调。
3、这首诗中,诗人用了哪些词语着意表现诗歌的这种凄美、感伤的基调
①诗人在描述"我"时,用了"彷徨""彳亍""冷漠""凄清""惆怅"等词语来表现诗人的孤寂、迷惘的心境。
②在描述"姑娘"时,用了"哀怨又彷徨""结着愁怨""凄婉迷茫"表现了"姑娘"像"我"一样的迷惘、彷徨。
③在描述雨巷时,用了"颓坦""寂寥"两个词,描绘了一幅寂寞、凄清的"雨巷"图
三、简介创作背景,作者生平
1、大家读了一遍,便有了这么多的感觉。的确,我们感觉到这首诗很低沉、伤感,充满着愁绪和无奈。"我"为什么会这样哀怨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失落、惆怅的情感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
明确: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现代诗人。主要有诗集《我的记忆》(包括《旧锦囊》、《雨巷》、《我的记忆》三辑,与1929年出版)、《望舒草》等。他是中国新诗发展中“现代派”的代表诗人,成名作《雨巷》被叶圣陶先生誉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作者也由于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先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中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期望的出现,在阴暗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霞。《雨巷》就是一部分提高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
四、资料理解。意象和象征。
1、《雨巷》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原先诗人有着这样的情感和经历。因而,他会在诗歌里选取一些形象来传达自我的思想感情。这些凝聚着诗人情感的形象,我们称之为意象。下头我再请一位同学朗读这首诗,其他的同学找一找这首诗中作者描绘了哪些意象
①"雨巷"②"丁香般的姑娘"③"我"④"油纸伞"⑤"颓圮的篱墙"⑥"太息一般的眼光"
明确:诗歌的意象不一样于一般的形象,它是凝聚着诗人情感的形象。所以,这首诗中的主要意象有三个"我""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雨巷"。而其余几个形象则属于诗歌的细节。
2、在描述姑娘这一意象时,诗人为什么把她比喻为丁香般的姑娘,而不用其他的花作比喻
明确:丁香类似于百合,是纯洁、完美的象征。(美丽、高洁)。丁香的花是白色的,也有紫色的,它的花形很异常,(看图片)一结一结的,人们习惯地称为丁香结。丁香开在暮春时节,很容易引发文人的伤春情绪,所以丁香很自然地和感伤连在一齐成为高洁、美丽、忧伤的代词,
3、同学们了解在古诗词中丁香的象征含义吗请同学们看到课后习题第四题。
明确:李商隐的《代赠》用“丁香结”也就是丁香的花蕾来象征诗中女子的愁心,诗人用春风反衬丁香的愁;李(王景)把“丁香”与雨中的惆怅连在一齐,用雨中的丁香作为人的愁心的象征,诗人用迷离的细雨衬丁香的愁;王十朋把丁香人格化,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丁香的淡雅、隐忍以及愁绪。总之,虽然写法不一样,但在古典诗词中,丁香与愁结下了不解之缘。而这首《雨巷》用丁香来形容姑娘,增添了意象的忧郁、空灵之感,与整首诗的感情基调相贴合。
4、现代诗歌中的意象往往具有象征意义,所以,我们在欣赏诗歌的时候必须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每个人,由于思想水平,生活经验以及艺术修养等条件的限制,对诗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所以,我们要尽力展开想象,以有限的意象,概括出尽可能丰富的生活资料。此刻请同学们联系诗人的经历和写作背景,展开联想,诗中的"雨巷……丁香般的姑娘"和"我"让你联想到了什么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到底是什么
参考:
①:"雨巷"象征了黑暗压抑的现实。
②:"雨巷"象征了大革命失败后,革命事业陷入低谷。
③:"雨巷"象征了人生际遇上的低谷。
④:"我"是一个心事重重的知识分子形象。
⑤:"我"是一个苦闷的、人生的追求难以实现的知识分子形象。
⑥:"我"可理解为一个失恋者的形象,这是一首感情诗,表现了"我"失恋后仍苦苦追寻的执著情感。
⑦:"丁香般的姑娘"象征了诗人在大革命失败后苦苦追求的革命前景和期望。
⑧:"丁香般的姑娘"可理解为诗人梦想中的恋人形象。
⑨:"丁香般的姑娘"可理解为生活中一切美的事物,如完美的人生梦想等等。
⑩:"丁香般的姑娘"就是作者自我的真实写照。整首诗表现了诗人渴望遇上与自我有同样思想和感情的友人的心境。
⑾:整首诗可理解为诗人在革命遭受挫折后,找不到出路,但不甘沉沦的精神痛苦与迷茫。
⑿:整首诗还能够理解为诗人对生活中完美梦想的追寻的心路历程。
5、总结:
西方有一句名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确实,诗歌的鉴赏就是欣赏者经过艺术想象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刚才同学们的理解合乎情理而又富有创意,同学们对诗歌的主题有多种理解,可是任何诗歌的欣赏都不能离开诗人的个人经历和创作背景,大革命失败的背景以及被通缉的经历必须会在诗作中得以体现。所以,有同学将这首诗理解为委婉地表现了诗人在黑暗现实中找不到出路却又不甘沉沦的精神痛苦与迷茫,我认为这样认识更为准确、合理。
五、从形式美的角度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1、叶圣陶先生以往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如果我们从音乐性的角度来欣赏这首诗,你有什么美的享受
明确:①读起有一种一唱三叹、迂回反复、回肠荡气的感觉。
②听起来悦耳、和谐,读起来像一首轻柔而沉思的小夜曲。
2、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呢
明确:①从全诗看,第一节和最终一节除“逢着”改“飘过”之外,其它语句完全一样,这样,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现,起结复见,首尾呼应,不仅仅加重了诗人彷徨苦闷的心境,也增强了全诗的音乐性。
②全诗从头至尾没有换韵,每一节共六行,每节押韵两次到三次,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次韵脚,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怅”、“眼光”等,有意地使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
③另外,语言上用反复,如“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迂回往复,悦耳和谐,一个寂寞而痛苦的旋律在全曲中反复回响,萦绕在我们的心头。
六、布置作业。
结合诗歌,写一段文字。你能够假设自我是诗人,也能够假设自我是那位丁香一般的姑娘,也能够假设自我是雨巷中的一块青砖。总之体裁不限,大家能够充分发挥自我的想象力。
七、板书设计。
雨巷
戴望舒
雨巷我丁香般的姑娘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今日我们继续来学习戴望舒的《雨巷》,请大家翻开课本第6页。(板书课题)
2、我们今日继续来感受这首诗歌的音乐美,也就是它的艺术特色。(板书:音乐美)
指名一位同学来说说它美在哪里(板书:首尾呼应)
我们昨日还讲到了这首诗一共有几节(7节)
每一节有几行(6行)
那是不是每一节都压韵了呢(由此引出一个语法常识:压韵)
二、讲述诗歌的音乐美
㈠压韵。
1、那哪位同学来告诉我,究竟什么是“压韵”
参考:许许多多的诗歌,顺口溜,都是要押韵的,否则就不好听,听的人也记不住,声音就不美丽。这,就是押韵的好处。
明确:诗歌的压韵是指诗句的最终一个字与下一句的最终一个字的最终一个字在韵上要一致。由于押韵的字放在句末,所以又叫“韵脚”。押韵时能够每句都用,有时候还能够隔句或隔几句才用韵,有时候能够转换压韵,但一首诗歌总体上的韵律必须要有。巧妙的压韵能使诗歌富有韵律美。
2、大家再来看看课文,是不是每一节都压韵了(是)
每一节又压了几次韵呢(和同学一齐找出每一节的韵脚,指明压的ang韵,1-7节压韵次数分别为3、2、3、2、2、3、3)
明确:全诗一共7节,每一节都是6行,每一节压韵两到三次,在相隔不远的行里又重复一次韵脚,有意的使同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里反复,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板书:压韵)
㈡反复。
1、大家看这一句:“哀怨,哀怨又彷徨”,大家觉得写的好吗(好)
2、大家都觉得这一句写的好,那是因为他用了一种很特殊的修辞手法,有没有同学明白是什么修辞手法(反复)(板书:反复)
3、谁告诉教师,什么是“反复”呢
明确: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的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或句组,这种修辞方法称为反复。
4、很好。是课文中还有其他的地方用到了反复吗请找出来(共四处)
5、诗句的重叠反复,构成声音和情感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大家能够尝试着自我写写诗,写好了能够拿给我欣赏一下,写的时候就能够用到反复这种修辞手法。
㈢排比。
1、大家找找课文里还用了其他的修辞手法没有(排比。找出诗句)
明确:“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这句是排比。这几句字数相同,结构相似,用排比手法把丁香姑娘刻画得十分妩媚,但却带着淡淡的忧愁,。同时反复吟咏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营造了一种幽深空蒙的意境。(板书:排比)
㈣再次齐读。
下头就请大家再一次一齐带这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感受它的音乐美。
三、课外拓展。
1、这首诗确实很美,所以我期望大家课后尽量把这首诗背下来。
2、“雨巷诗人”戴望舒是一位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关于他的生平和经历大家有兴趣的话,能够找些资料来了解。此刻还有时间,所以我再让同学们欣赏一下他其他的作品。(《我的记忆》、《狱中提壁》、《游子谣》)
我的记忆
我的记忆是忠实于我的,忠实甚于我最好的友人,它生存在燃着的烟卷上,它生存在绘着百合花的笔杆上,它生存在破旧的粉盒上,它生存在颓垣的木莓上,它生存在喝了一半的酒瓶上,在撕碎的往日的诗稿上,在压干的花片上,在凄暗的灯上,在平静的水上,在一切有灵魂没有灵魂的东西上,它在到处生存着,像我在这世界一样。它是胆小的,它怕着人们的喧嚣,但在寂廖时,它便对我来作密切的拜访。它的声音是低微的,但它的话却很长,很长,很长,很琐碎,并且永远不肯休;它的话是古旧的,老讲着同样的故事,它的音调是和谐的,老唱着同样的曲子,有时它还模仿着爱娇的少女的声音,它的声音是没有气力的,并且还挟着眼泪,夹着太息。它的拜访是没有必须的,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时常当我已上床,朦胧地想睡了;或是选一个大清早,人们会说它没有礼貌,可是我们是老朋友。它是琐琐地永远不肯休止的,除非我凄凄地哭了,或者沉沉地睡了,可是我永远不厌恶它,因为它是忠实于我的。
秋天的梦
迢遥的牧女的羊铃,
摇落了轻的树叶。
秋天的梦是轻的,
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
于是我的梦静静地来了,
但却载着沉重的昔日。
哦,此刻,我有一些寒冷,
一些寒冷,和一些忧郁。
见毋忘我花
为你开的,
为我开的毋忘我花,
为了你的怀念,
为了我的怀念,
它在陌生的太阳下,
陌生的树林间,
谦卑地,悒郁地开着。
在僻静的一隅,
它为你向我说话,
它为我向你说话;
它重数我们用凝望
远方潮润的眼睛,
在沉默中所说的话,
而它的语言又是
像我们的眼一样沉默。
开着吧,永远开着吧,
挂虑我们的小小的青色的花。
白蝴蝶
给什么智慧给我,
小小的白蝴蝶,
翻开了空白之页,
合上了空白之页
翻开的书页:
寂寞;
合上的书页:
寂寞。
四、布置作业。
今日的课就上到那里。今日我要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大家发挥自我的想象力,把《雨巷》改编成小说或者散文。当然我不作硬性的要求,你如果实在不想写这个资料,也能够写一首诗,或者其他任何你想写的。总之题目自拟,题材不限。
教学反思: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思考,生成各种思维本事。
二、运用对话教学,降低学习难度
为了能准确的表达思想,我在教学中采用避免空洞的理论知识的讲解,以自由对话的形式引导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
鉴赏文学作品是一种进取的审美活动,主体精神的投入、情感的活跃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诗歌教学不能仅有理性的分析而没有审美的体验。
诗歌教学容易流于空泛和形式化,对于像《雨巷》这样朦胧意境的现代诗更需要反复斟酌。梦想的诗歌教学应以引导学生审美体验的达成为宏旨,拿捏好虚实之间的尺度,在营造整体美感的氛围中将教学指向明确化,让学生在个体体验中进入诗歌的内部世界,体味作者的情感。本篇教学设计在对《雨巷》所传达的情感倾向的引导上注重多方位映射和多指向性,让学生在对诗人生平资料的大面积占有之上和对主要意象的立体式解读之中到达对《雨巷》的情感共鸣。
课后有三首丁香的诗歌,我没有对这三首诗词进行分析,而是一带而过,使这三首古诗词没有真正的发挥好在这篇课文中的作用,也是我讲课的一个失误。
创造一个师生互动的生动课堂,我会一向努力迈进。
雨巷教案(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本事:
⑴感悟语言,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
⑵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中的意境,进而体味诗人的感情。
⑶经过诵读、欣赏增强对诗歌的分析本事。
2、过程和方法:
在熟读全诗的基础上,经过品味语言,调动联想和想象,理解诗中的意象,感悟诗中的特殊意境,让学生从意象意境的品味把握中理解诗中的情感及其流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悟诗人低回而迷茫的心境,学习诗人虽迷茫而不舍的追求。
二、教学设计:
1、重点:对诗人情感的理解。
2、难点:对丁香姑娘意象的把握。
3、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
播放歌曲《丁香花》,播放丁香花的图片,询问学生对自然中的丁香花的感觉和印象,从而引出课文《雨巷》。
2、诗人介绍:
戴望舒(1905.3.5-1950.2.28)笔名有戴梦鸥、江恩、艾昂甫等。生于浙江杭州余杭。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
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6年同施蛰存、杜衡创办《璎珞》旬刊,在创刊号上发表处女诗作《凝泪出门》和译魏尔伦的诗。1928年与施蛰存、杜衡、冯雪蜂一齐创办《文学工场》。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所以被称为“雨巷诗人”。
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的修改工作。11月初赴法留学,入里昂中法大学。1935年春回国。1936年10月,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创办《新诗》月刊。
抗战爆发后,在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起出版《耕耘》杂志。1938年春在香港主编《星岛日报.星岛》副刊。1939年和艾青主编《顶点》。1941年底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下了《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心愿》、《等待》等诗篇。
1949年6月,在北平出席了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建国后,在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作。不久在北京病逝。
3、写作背景: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先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期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提高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
4、学生朗读(整体感知诗歌资料,并在朗读全诗之后谈对《雨巷》的整体感觉。)
5、重点字词
彷徨(徘徊)寂寥(寂寞)愁怨(仇怨)哀怨
彳亍(chìchù)凄婉颓圮(pǐ)
6、听录音,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
7、理清思路。
期待——相遇——走近——飘过——远去——消散——独自彷徨
8、作品赏析:
⑴意象的解析
①雨巷。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阴沉潮湿,长长的青石板路,两边是寂寞的人家,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细雨,意境更充满了朦胧美,给人以丰富的想像空间。
②油纸伞。这是件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述。这一方面避免喧宾夺主,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油纸伞本身具有复古、怀旧的特点,和幽深寂静的江南小巷相遇,飘着寂寥的雨,整个情景平添一份冷静、凄清氛围
③丁香。丁香花开在暮春时节,花的形状象结,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
⑵感情的分析探讨
①全诗主要资料:(特定的场景,特定的氛围)
渴望在雨巷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逢着那位丁香一样的姑娘
姑娘走出雨巷,消逝在我的视线中
②诗人感情的变化分析:
(从渴望逢着一位丁香一样的姑娘,到逢着了她,再到姑娘从视线中消逝,诗人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满怀期待惊喜欣慰怅然若失(惆怅)
⑶丁香姑娘形象分析:
(品味诗歌,体味诗中姑娘的形象,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姑娘?)
总说:是一位“丁香一样的姑娘”,像丁香花一样,把“姑娘”比作“丁香”,即具有丁香花的品格特点——美丽、高洁而又充满愁怨(结合诗中的具体诗句进行分析把握)
☆诗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仅仅是指一个人吗?还有没有其他的寓意?
——启发学生自我讨论分析,能够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教师重点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不对学生分析结果的对错作过多的评价。能理解为象征“诗人的梦想和追求”的则应予以充分的肯定。
☆既然诗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可能还有其他的深意,那么,作为姑娘出现的背景的“雨巷”有什么特点?是否也有其他的含意?试作讨论分析。
——明确:“雨巷”的特点:阴暗潮湿,雾气迷蒙,也许正好象征当时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阴暗沉闷
⑷资料赏析
《雨巷》是诗人的成名作,写的是一个江南少女跟“我”的邂逅。一个江南少女的风情演绎,在雨巷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我”的等待中,她像丁香一样出现、飘过,然后消散在雨的哀曲中。相逢,只是想象而已;错身而过,是不可避免的杯具。在细碎的文字中,“她”和“我”出现了,而“我”却眼睁睁地看着她消失,仿佛一场梦境。或许说,诗人撑着油纸伞,彷徨在雨巷中,在寂寞而又苦闷的情境中,幻想逢着一个期望逢着的姑娘。这并非是现实的巧遇,而是幻觉的邂逅。而那一位如丁香般的江南少女也许是前清宰相府后代的少女,也可能是诗人以前的邻家少女。其实,是谁已经不重要了,她最终要消散在诗人的视线中,虚无缥缈,只留下太息般的惆怅,仿佛天地间仅有她的存在。
它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在浓重的象征色彩的衬托下,诗人曲折幽微的内心世界,赤裸裸地呈此刻读者的面前。《雨巷》产生于1927年的夏天,当时,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彷徨和迷茫,是当时革命青年的主要心绪。而《雨巷》更是表现现实的黑暗和梦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在低沉而优美的调子里,一幅梅雨季节的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呈此刻面前。带着特有的哀伤,诗人把自我放在寂寥的雨巷中,做一个反复彷徨的孤独者。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有的只是彷徨和哀怨,这就是悠长、狭窄而又寂寥的“雨巷”,也是当时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完美的期望,期望自我心中的完美梦想能够实现。可是,诗人明显明白,完美的愿望是很难实现的。于是,它转瞬即逝,像梦一样从身旁飘过,如同他笔下那默默离去的女子。留下的,仅有自我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再彷徨。在那里,诗人把握不住梦想,不甘心放弃梦想的复杂情绪显露无遗。
雨巷中,半路斜伸出来的丁香,带着淡淡的花香味,使诗歌呈现出一种迷离的美境。以往,李煜也写过一曲关于丁香的《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丁香结和雨中愁在这位南唐后主的陛下连结在一齐,成了一个哀怨的叹号。丁香结,也就是丁香的花蕾,象征人们的愁心。而在诗人的手中,丁香有了进一步的意义。他想象了一个丁香一般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于是,它成了包含忧愁的完美梦想的化身,包含着诗人对美的追求,也包含着诗人完美愿望幻灭的痛苦。他以往说过:“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的,也不单是想象。”雨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在诗人的思想影响下,最终消散了,体现了诗人当时梦想的幻灭。余恨长留,仅有让自我在现实的雨巷中继续漂流……
诗歌中灰暗的语言,为读者营造出一个伤感的氛围。“愁怨”、“哀怨”、“彷徨”、“寂寥”、“冷漠”、“凄清”、“惆怅”等词语的运用,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唤起了读者心中的共鸣,造成一种荡气回肠的旋律和流畅的音乐美。里面的寂寞和痛苦,萦绕心头,久久不散。
9、有感情朗诵全诗,并尝试背诵。
10、分析艺术特色
⑴音节特色:总体节奏:舒缓悠扬(叶圣陶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①诗行的顿数基本为三顿,加上诗歌语言的音质配合,所以读起来有舒缓悠扬的效果。
②单字顿都设置在诗行的行首。
韵律诗停顿时需基本一致,而诗行间停顿稍长,节与节之间停顿更长,《雨巷》单字顿放行首,一开始就拉长了这个字的韵尾,起着一种强调、舒缓的效果。
③复沓句式的妙用。
以第三节为例“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第四节“象梦一般地”“象梦一般地凄婉迷茫”等连贯上下句式,能够说是诗歌内在的巧妙拉长,构成了诗歌回环叠唱的效果,使阅读时有起势—强调—飞跃的递进效果。复沓也表此刻《雨巷》首尾两节上,从而使诗歌节奏显得整齐和谐。
④词的重叠运用。
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悠长”,有时在两行诗的隔开处,如“哀怨,哀怨又彷徨”,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的“彷徨”。词的重叠把时值相同的停顿复沓化了,从而构成了舒缓悠扬的节奏。《雨巷》在音节运用上又是灵动、变化而富有生命力的。
⑵诗歌的押韵:
《雨巷》共7节,每节6行,每行押“ang”2到3次,如雨巷,悠长,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诗行中反复出现构成了一种悠长的旋律,这样的音质就同诗人追求的幽深空蒙的意境,凄婉徘徊情调很好地融合起来。这也是音节要舒缓悠扬的原因所在。诗歌的外在形式是要为诗歌所要表达的意境和资料而服务的。
⑶在修辞上使用了排比的手法来增添幽深空蒙的意境。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这句是排比。这几句字数相同,结构相似,用排比手法把丁香姑娘刻画得十分妩媚,但却带着淡淡的忧愁,表现诗人对完美梦想的追求,但梦想又难以实现的惆怅。同时反复吟咏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营造了一种幽深空蒙的意境。
⑷诗歌的用词:
《雨巷》在用词上也别具特色,用了很多很浓的带有情绪色彩的双音词,如寂寥、愁怨、冷清、太息、凄婉、颓圮,忧愁等借以表达诗人朦胧而又感伤的诗情。彷徨、芬芳、惆怅这些双声叠韵词本身就代表着音韵和节奏,把它们巧妙地放在诗行中,构成了精巧优美,舒缓涌动而又迷蒙空灵的意境。
雨巷教案(十):
学习目标:
1.分析理解本诗的中心意象和象征意味;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3.经过诵读欣赏,增强对诗歌的分析本事。
学习重难点:
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2.分析诗歌中心意象,体会诗人情感。
课前预习
一.知识链接:
《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小说月报》上,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说《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所以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他是中国新诗发展中“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二.基础知识
1.注音并解释词语
踌躇寂寥
2.给下头加点字的注音
惆怅风流倜傥稠密丝绸彷徨惊惶婉转惋惜颓圮祭祀杞人忧天
三.诗歌的音乐性,主要表此刻节奏和押韵上。反复朗读全诗,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和押韵,投入自我的感情,比一比看谁把这首诗朗诵得更好。
四.阅读课本第9页第四题下的诗词,并思考问题:“丁香”在那里被赋予了什么含义
李商隐的《代赠》用“丁香结”也就是丁香的花蕾来象征诗中女子的愁心,诗人用春风反衬丁香的愁;李璟把“丁香”与雨中的惆怅连在一齐,用雨中的丁香作为人的愁心的象征,诗人用迷离的细雨衬丁香的愁;王十朋把丁香人格化,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丁香的淡雅、隐忍以及愁绪。总之,虽然写法不一样,但在古典诗词中,丁香与愁结下了不解之缘。
课内探究,合作讨论
1.同组交流,找出本诗的意象
这首诗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作者为了能营造成这种朦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或者说是景物)你能否能展开想象勾勒一副“雨巷”中的图景
明确:朦胧。整首诗都笼罩在朦胧的意境之中
明确:一共是6个,道具背景:雨巷、油纸伞、丁香、篱墙(景物)
人物形象:我、姑娘
第一个是油纸伞。这是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述。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免得喧宾夺主,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并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
第二个是雨巷。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这是种优美的意境。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结合自身住在胡同的经历)
第三个是丁香。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来源于“丁香”两字。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齐。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忧愁,为什么要选用丁香
明确: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冷艳、愁怨和哀婉。
《雨巷》中写“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源于古诗李景词“丁香空结雨中愁(《摊破沙浣溪沙》)
李商隐《代赠》诗: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许邦才《丁香花》诗:苏小西陵踏月归,香车白马引郎来.。年曾绾同心结,此日春风为剪开,丁香花开花在暮春时节。歌词《丁香花》等,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
总之,丁香姑娘美丽、、高洁和愁怨彷徨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并且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
诗中另外的物象还有篱墙。这个篱墙是颓圮的,就让人有种哀怨、凄凉的氛围。另外的意象就是“我”和姑娘。除了6个意象外,其他都是表情绪、动作、物态的词。这些意象一齐构成了全诗迷离飘渺的超然意境。
2.分析我与姑娘:《雨巷》是一首含蓄的诗。人们对这首诗中的“姑娘”有不一样的理解,有人认为“姑娘”就是“我”,有人认为“姑娘”相当于“我”心中的梦想,还有人认为,“姑娘”就是“姑娘”,没有其他意思。你有什么看法
参考答案:“姑娘”当然是有象征意义的。那么“姑娘”象征什么呢“姑娘”的形象能够指诗人的梦想。他的彷徨求索,就是为了寻找“姑娘”──梦想。他追求到“姑娘”──梦想了吗“姑娘”可望而不可即,追求虽执著但“道阻且长”,“姑娘”永远“宛在水中央”。这就给抒情主人公的追求涂上了一层杯具色彩。如果诗中的“我”是一位沉醉于感情中的青年,这位“姑娘”不正是他要追求的“寤寐思服”的佳人吗或许她的家就在巷子的尽头,或许她只是从这巷子经过,谁明白呢读者尽能够展开想像。有时候,抒情诗中的主人公往往就是诗人自我,诗中的形象往往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或形象的补充。从这一角度说,诗人和“姑娘”是二位一体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即“我”是实实在在的我,而“姑娘”是梦想的“我”,未来的“我”,或另一层面的“我”。
参考答案:表现诗人对梦想,人生和完美事物的追求。
诗中的我在寂寞的雨巷中“彷徨”,“期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的一个姑娘,但这个姑娘同时又带着淡淡的忧愁,正如作者所说的“丁香一样的忧愁”她的心境和“我”的心境有相同的地方,仿佛是“我”的影子。作者期望她能找到出路,同时期望自我也能找到出路,可是连这最终的一点期望也消失了。“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而“我”仍旧彷徨在这雨巷,仍旧期望飘过一个丁香一般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使这个雨巷包含了丰富的资料,象征着诗人对梦想,人生和完美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雨巷》是诗人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把完美生活虚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诗人明明看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象梦一样来,又象梦一样地飘逝
3.原因探究:作者用雨巷、丁香、丁香姑娘等典型的意象,准确的传达出了“忧伤”这种典型情绪。那为什么戴望舒这么忧伤呢
答案:(1)失恋的痛苦:在感情上,戴望舒第一次的恋爱在1927年,他爱恋着同学施蜇存的妹妹,之后恋爱失败了,戴望舒十分痛苦。
(2)现实的黑暗:《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先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期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他这时候所写的《雨巷》等诗中便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
4.分析本诗主题:《雨巷》是诗人伤感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
诗人借“丁香一样的姑娘”表达一种追求完美梦想的愿望,以及梦想幻灭后的空虚和伤感,从而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也是当时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共同的复杂内心世界的表露。
时间:暮春-------凄婉伤感
地点:小巷-------悠长幽深寂静颓圮
情景:细雨-------空蒙迷离
道具:油纸伞-------复古怀旧神秘
故事:我在雨巷想逢着一个丁香姑娘
人物:丁香姑娘-------美丽忧郁哀怨凄婉
丁香先生(我)-------我喜欢你彷徨中的美丽,我铭记你遗憾时的忧伤
5.《雨巷》一诗中重叠和反复手法是怎样运用的,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雨巷》这首诗音调和谐,节奏舒缓。全诗七节,每节六行,每行虽然长短不一,有的一句一行,有的一句排成几行,但诗句的停顿却很有规律。诗中多处运用重叠和反复的手法,如“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行着”“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而首尾两节,除“逢着”换“飘过”外,其他语句完全相同。诗句的重叠反复,构成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全诗每节第3、6行押韵,一韵到底,保证了音韵的和谐一致,使诗从头至尾坚持了一种鲜明的音乐效果。
课后检测
1.对《雨巷》的赏析,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D
A.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B.“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完美梦想和期望的憧憬与追求。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完美梦想的象征。可是,这种完美的梦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
C.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
D.诗人把自我苦闷彷徨的心态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
2.对《雨巷》这首诗歌表现方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这首诗歌既采用了象征派重暗示、重象征的手法,又有格律派对于音乐美的追求。
B.本诗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
C.本诗反复出现的“丁香”意象及其蕴藉的特定情感元素,借鉴了古代吟咏丁香名句,如李煜的“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D.在本诗中,雨巷、油纸伞、丁香、篱墙、女郎、独行者等,编制出雨中江南小巷一隅的画面,具有传统文化的气息与古典美。
3.【高考链接】对下头一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2020年全国卷)
海臧克家
从碧澄澄的天空,看到了你的颜色;从一阵阵的清风,嗅到了你的气息;摸着潮湿的衣角,触到了你的体温;深夜醒来,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1956年)
A、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分别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四个方面写出了他对大海的感受。
B、由远而近、从白天到夜晚,大海给诗人的感觉不尽相同,这些构成了全诗的发展层次。
C、诗人将自我的感觉加以升华,使大海人格化、生命化,向我们展示出大海的整体形象。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壮观的惊喜,也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家,表现了必须的人生哲理。
注:臧克家生于1905年10月8日,诸城吕标乡臧家庄人。臧克家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作家。1933年他的处女作诗集《烙印》问世。半个多世纪以来,一向不辞劳苦,辛勤耕耘。不但写新诗,也写旧体诗,还擅长散文,也尝试着写过小说、诗论和文艺随笔。以我国新诗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国内外文坛负有盛名。有诗云:“狂来欲碎玻璃镜,还我青春火样红。”“年景虽之暮,霞光犹灿然。”这就是他晚年来的精神矍铄的写照。
D.这是一首描述大海的诗,它是诗人臧克家将自我对大海的观察所得到的感受,和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了出来,从中我们确实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大海、对大自然壮观景色的惊喜。但这是一首写大自然景色的诗,丝毫没有透露诗人的人生哲学,也没有表现诗人的人生哲理。
雨巷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