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生》影评摘抄
篇一:
那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向坚守岗位,战斗在抗疫一线的战士们致敬!7月4日,抗疫题材电影《中国医生》在武汉洪山礼堂举行了隆重的首映礼,很荣幸能够获邀与湖北及武汉当地医务人员代表,医学院师生代表,抗疫先进人物代表,武汉公安、交管、城管、社区等代表一同先睹为快,成为影片的第一波观众。
工作缘故,参加过无数次首映礼观影活动,第一次内心有股言不尽、道不出且很特殊的苦感之余,还被塞满了激动与自豪。苦是感触到“武汉人民真的是太苦了”,激动是源于“武汉同胞真的是了不起”。在此呼吁,特别是武汉的朋友真有必要去看一看,国人身后的这群天使们,真的“太美,太Beautiful”。影片放映过程中,隔壁左右抽泣声不断,观影结束后现场五次掌声雷动,反响热烈。
该片以武汉“封城”期间的金银潭医院、同济医院、火神山医院、方舱医院等为故事背景,以武汉医务人员、全国各地援鄂医疗队队员为人物原型,讲述了全国各地的白衣逆行者们在抗疫斗争中纷纷挺身而出、争分夺秒、浴血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不顾自身安危守护国人生命安全的震撼故事。整体观感可以说是再现了彪炳史册的壮举,重温了感天动地的瞬间。
张涵予
主创和演员阵容强大。影片《中国医生》是由执导过《中国机长》的著名导演刘伟强执导,张涵予、袁泉、朱亚文、李晨等知名演员领衔主演,还汇聚了众多实力派演员。首映会现场,张涵予饰演的院长原型张定宇院长也来了,观影结束,张院长获邀发表观后感言,张院长对张涵予的演绎以及影片质量做出了高度好评。
故事原型张定宇院长观后表示:整部电影饱含深情,把我们都拉回到战斗中的岁月,非常感谢电影主创们能把这么好的作品呈现给大家。
故事中,疫情突发,连夜封城,热血和医者仁心,在危急关头站出来扛下一切的胆魄,确实令我震撼。正所谓危难时刻方能读懂人心,考验品质,彰显格局,在如此大的压力下,张院长接地气,有担当,真不愧是一位真正的硬汉。当然,演员张涵予也恰恰是能够立得住这样沉稳的角色,可以算是本色出演,就这一点上,不得不佩服刘导的选角用心。
主角张定宇表现出的勇气和担当让人震撼和敬佩。据说为演好这一角色,张涵予也是做足了功课,开拍前就来到武汉,跟原型张定宇呆了三四天,每天跟他一起查房值班,体验医生工作,为的是能够快速捕捉到角色的性格特点。比如原型张定宇爱憎分明、脾气耿直等,这些都要融入到表演中,除了专门学讲湖北话之外,还要研究原型张定宇的走路姿势,因为在接触到原型张定宇后,他才知道张定宇原来还是一名渐冻症患者,因此平时行动不太方便,走路的时候会一瘸一拐。
影片展现的一幕幕,真实而震撼人心。在片中很容易就能感受到张涵予是用了心、尽了力地在塑造这个立体、多面、真实可爱的英雄形象的。我们在第一次看张院长的走姿时,可能会笑,但了解到背后的故事以后,一定会哭,一定会对自己的浅陋而自卑。可这些,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真正所面对的问题,根本就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我相信没有人能够注意到这些细节,也是因为影片情节沁人心扉,过于真实,根本就不会留给观众,有斟酌的空间。
袁泉
此外,袁泉在片中出演的重症监护室主任文婷医生,作风利落,美丽而坚强。据说为真实还原人物状态,拍摄中她也是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每天都是满脸勒痕,双手发白,有一场戏,她连续穿了8个小时防护服……为了塑造好医生的角色,她要不断地练习穿防护服、插管等技术操作,要向专家们学习医学知识,一遍又一遍的尝试出最佳状态。我们《艺咖对话》曾经专访过袁泉老师,她作为湖北籍演员此次能够参演到家乡这部意义非凡的电影,见证这座伟大的英雄城市,想必她是十分开心且无怨无悔的。
《艺咖对话》袁泉
一直以来,袁泉老师似乎总是喜欢游离于公众视线之外,偶尔在大银幕前留下惊鸿一瞥,观众好像很难在互联网或社交媒体上找到她的过多踪迹,连我看到她的上一部作品也是停留在《中国机长》中。袁泉老师的演技无疑是相当娴熟的,她对电影艺术的追求很严谨也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她过往的每一部作品可以说都经得住推敲,要想想她是在自己年仅二十二岁就已经拿到了影后殊荣的实力派演员了。毫不夸张的说,她如果是湖北女艺人中最优秀的,恐怕也不会有那个女艺人会心里不平衡。
当然,片中其他多位演员,且有是第一次出演医护人员角色,从这个特殊角色的维度讲,也真的很优秀。写到最后,应片方要求,本篇暂没有作任何剧透,还是那句话,片中的一幕幕难忘场景,一段段刻骨铭心,一个个生动细节已经深深地感染和牵动着我的心,我只希望时间容许的朋友们一定记得去到电影院,看看这些曾为我们拼过命的人的故事。
篇二:
7月9日,《中国医生》猫眼开分9.5分,起势良好。
很多影迷在观看电影后都写了长段影评,有网友打了10分,评道:“满分,不为别的,就为了我们中国医生这四个字必须满分。中国医生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真的感动哭了。”“值得二刷。”
有网友写道:“电影院里抽泣声没有断过,我也泪流满面,谢谢你,白衣天使。”
还有人大赞易烊千玺的演技,觉得他演得超棒。
电影《中国医生》于2021年7月9日上映,它根据2020年疫情期间发生的真实事件进行改编,以中国医生为主线,展开了一个所有人齐心协力,争分夺秒,与死神作斗争的故事,突出了白衣天使们的伟大贡献。
《中国医生》是由导演刘伟强执导,袁泉、易烊千玺、李晨、张涵予等主演的灾难剧情片,除了这些人外,电影中还出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如青年演员李沁、欧豪、周也等,他们虽然戏份不多,但都有属于自己角色的高光时刻。
李沁在《中国医生》中饰演一名普通护士,需要长时间穿着防护服,戴着防护面罩,强忍难受拍摄,但她不叫苦不叫累,永远笑着面对,带病患们跳舞时活力满满,传递正能量。
袁泉在采访中表示自己很荣幸能参演《中国医生》,终于能尽个人之力做一点实在的东西,让大家都能看到医务工作者们的辛苦与不容易。
《中国医生》自开拍就备受关注,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走进电影院去观看它,获得一些感悟,祝票房大卖,收获好口碑!
篇三:
《中国医生》的首映礼后,最常见到的评价是“看哭了”。
的确,单从题材本身,这个故事就太能戳我们的泪点。甚至光是看预告片,就已经眼眶发红,止不住情绪。
但是,这个题材,谁能拍,谁能拍好呢?
至少,刘伟强导演和他的《中国机长》原班人马,能够给我们一些信心。
毕竟《中国机长》的成功,正是贵在真实。
如今回忆起这部电影,印象最深刻的是五个字,“平凡而伟大”。
影片以高度纪实的风格,还原了惊心动魄的川航3U8633事件,也深入地刻画了整个英雄机组的临危不乱、专业、冷静和职业操守。
张涵予所扮演的机长,袁泉所扮演的乘务长……每一个人都在危难时刻,临危不乱,冷静沉默。他们是我们心目中,真正的平民英雄。
而在《中国医生》里,这些让我们信赖的面孔,同样也回来了。
张涵予将扮演医院院长张竞予,其人物原型就是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原院长张定宇。
袁泉则扮演重症医学科主任文婷,其原型之一就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
他们的出现,也给观众吃了一颗定心丸。
但另一方面,对于刘伟强导演、对于所有的主创而言,《中国医生》的创作压力,无疑是大了太多。
这一次, 故事不再只是发生在小小的机舱里,它牵涉的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甚至于全世界……
影片所讲述的,是我们的共同记忆,共同命运。
面对如此宏大的题材,到底该如何着手,又如何能在短短的两小时内,讲一个能令观众信服的故事?
刘伟强导演仍有自己的老练之处。
他选择让这个故事,发生在「一座医院」里。
影片主角,是一群医护人员。主体内容,也仍然是医护人员一线抗疫的过程。
影片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为核心故事背景,以武汉医护人员、全国各省市援鄂医疗队为人物原型。
这样一来,导演也就巧妙地让影片的叙事,又回到了他拿手的「行业题材」。
在这座医院里,每一个医生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每一次救援都是惊心动魄的战役。
张涵予扮演的院长张竞予尽管脾气火爆,说着一口弯管子武汉话,毫无领导架子,却是医院的定海神针。
疫情最凶险之时,他力排众议,接收源源不断的病人;当所有医生面对疫情都变得心灰意冷的时候,只有他还斗志昂扬,永不妥协。
他像是一个打不倒的硬汉。
但没有人想到,其实他才是那个最“脆弱”的人:他不仅患有渐冻症,眼见自己的身体一天天衰竭;妻子也染上新冠肺炎,一度严重要插管治疗。
由朱亚文扮演的广东援鄂医疗队队员陶峻,可能是全片最有个性的一位医生。
他说着一口粤普,张口闭口“扑街仔”。
不仅跟所有的病人们称兄道弟、大开玩笑,并且初来乍到,就胆敢当众与院长张竞予叫板。
但看似玩世不恭的外表下,仍然是一颗赤忱的医者仁心:当一位重症病人宣告救治无效时,所有人都知道无力回天,面色灰白。
只有他还在继续抢救,不甘心面对又一例病患的离开。
与他相比,李晨扮演的上海援鄂医疗队队员吴晨光,则是典型的“好好医生”。
在医院,他平静,可靠,悲悯,情绪稳定,乐于助人;在家庭,他也是一个好父亲、好丈夫、好儿子。
但或许你没有想到,这样一位单纯的“好人”,也有崩溃的时刻。
当他站在天台上,俯视着“空城”的武汉仍然繁华的夜景,以哽咽的语气喊出——
“我也想救他们,但是救不过来啊!”
那一刻,实在是揪心又难过。
最后,袁泉所扮演的重症医学科主任文婷,再一次让我们见证了女性的力量。
她的表演始终是真实而有分量的:她沉静,温柔,坚毅,冷静;不仅永远抢在一线救治病人,也总在悉心地保护自己手下的医护人员。
为了演好重症医学科主任这个角色,袁泉每天都是满脸勒痕,双手发白,有一场戏甚至连续穿了8个小时防护服。
似乎她每一次出现,都是满面倦容;但她的眼神永远是如此坚定和勇敢。
而当你看到那张伤痕累累的脸时,只觉得每一道勒痕,都同样让人感到触目惊心。这是伤痕,也是功勋。
袁泉贡献出了影片中的许多高光时刻。
当最开始,陷入恐慌的病人们蜂拥闯进病房,拥挤、打砸、吼叫、哭泣——场面乱得仿佛一部末日灾难片时,是她站了出来,用冷静而坚定的语气,大声道:
“我知道你们所有人都想活……”
当一位即将临盆的孕妇,病情危急,需要动用ECMO才能活命的时候,是她主动提出,希望为女孩进行剖宫产。
冒了这么大的险,她的理由只是:“我希望她的生活,能按照疫情前的计划,进行下去。”
而接下来,我们也见到全片最扣人心弦的场景之一:一次紧张到让人无法呼吸的剖宫产手术。
手术室内,是两条命悬一线的生命。
但手术台前的文婷与其他医护人员,始终沉着冷静,双手从未有过丝毫的颤抖。
假如说看完这部电影,只能用两个画面,来定义真正的“中国医生”。
我想,那一定是充满红肿勒痕的面容,和稳定平静的双手。
从剧本角度来看,这也正是影片的高明之处。
影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拍法,将故事的重点放在医护人员身上。
这样一来,观众的视角被拉近,我们能够对每一个角色产生代入感,被每一个最微小的细节所打动。
与此同时,借由对医院里孕妇、老人等病例的描绘,剧本又很自然地将视角拉到金银潭医院以外。
这让影片能够辐射到了一个更广阔的群体,让故事行云流水地演变成了一组大事件下,丰富的小人物群像。
“封城”的大背景下,拼命接单的外卖小哥,也是出生入死的平民英雄。
欧豪就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
最开始,他同样也因为疫情严重,不愿出门接单。但随着妻子在医院里即将临盆,他因为“孩子”, 而感同身受了那些缺少奶粉、缺生活物资的家庭。
于是,他也想要做些什么,去帮助那些同样被困在城中的人。
没想到,反倒因一时疏忽而感染。
意识到自己发烧的时候,他难以置信地坐在地上嚎哭,外卖盒撒了一地。
病魔拆散了无数家庭,让血浓于水的亲情,变成一纸冷冰冰的通知。
张子枫扮演的十九岁女孩,就因肺炎而失去了父母。
在一个下雪天,她在小区楼下,从医生手中接过双亲的遗物,双眼发红地问:“没有爸妈的孩子该怎么办?”
这一刻,影厅里也响起了啜泣声。
往往是这样的寥寥几笔,就令人潸然泪下。
这要得益于刘伟强导演的剧情片叙事功力。他懂得如何使用最高效的叙事,用看似不起眼的几分钟,就准确地让一个角色、一个家庭,在观众心中立起来。
与此同时,它们又并非只是“为了呈现而呈现”,反而始终以一种巧妙的形式,与故事的主线有机结合。
面对这样一个宏大的题材,创作者很容易被大量素材所冲散,变成只求面面俱到的泛泛而谈。
但《中国医生》的好看就在于,它始终是非常“具体”的。既有重点,又能顾及全方位。
影片的叙事方式精炼有序,从一个主干发散出去,再扩散出枝叶。
观众记得住每一张脸,每一个人的故事,也仍然能从精彩紧凑的群像,和半纪录片式的宏观视角中,感受到叙事的宏大、史诗和荡气回肠。
在《中国机长》后,刘伟强导演再一次展现出了自己完美平衡主旋律题材和类型片叙事的能力。
导演并不吝啬于在镜头前展现出惊心动魄的救援场面,每一次拔管、插管、血肉飞溅,都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也能清晰地听到身边观众的惊讶抽气声。
而在节奏的把控上,也展现出了张弛有度的游刃有余。何时该松弛,何时该紧张,医患的苦中作乐,和疫情的迫在眉睫,始终有机结合。
疫情来袭时,有灾难片的惨烈、危急和紧迫感。
几场命悬一线的重点救援,则展现出了极佳的节奏和氛围掌控能力。
影片具有类型片式的紧凑和好看,又让观众能够始终沉浸在一种情绪的张力中,笑中带泪,感动,震撼。
但在类型化的叙事之外,《中国医生》也始终是写实的。
无论是救援过程中的专业严谨,还是对于医务人员的刻画,都在最大程度上尊重了事实。
影片动用了7个摄影棚搭建场景,拍摄用的全部医院设备,都严格按照真实医院建造标准1:1打造,甚至由专业医院改造工作人员到场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拍摄。
拍摄的每一场戏,都有亲历抗疫一线的专业人员亲临指导,群演中很多人也都是真正的医务工作者。
演员也都在不断练习穿防护服、学习医学知识、接受专业训练。
和平时的光鲜亮丽不同,他们几乎都是素颜出镜、全程戴口罩,配合高强度的拍摄,在镜头前所展现的是真实的疲惫和被透支。
剧本同样能够体现出专业水准。
影片不仅深入拍摄了诊疗过程,深入浅出地向观众科普了ECMO和插管这些专业的医疗术语,甚至还很真实地展现了医生间的技术争论。
在这方面,影片的专业和高还原,也得到了不少真实的医生的认可。
张文宏医生就对本片进行了高度赞扬:
一方面,他调侃自己“一直在挑剔这个电影有什么bug,但是坚持了两个多小时基本没有找到。”
另一方面,也十分感谢演员们揣摩到了医生的精髓,并把医务人员美好的一面呈现给了观众,“我其实最怕你们在拍医学电影的时候,没有揣摩到医生的精髓,这个精髓很少有人看到,但是,被你们抓住了。”
而金银潭医院原院长张定宇,则评价电影“像一颗催泪弹”“饱含深情,把我们拉回了战斗的岁月”。
在聊到演员张涵予时,张院长更是笑称他在电影里“很多坏习惯、坏脾气,都是我的”。
“那些很果敢、很英雄的(表现)都是凝结的我们在座的所有医务人员和所有武汉、湖北、全中国的医务人员们身上的形象。”
没错,《中国医生》可是一部连专业人士都挑不出“刺”的电影。或许这也是我能想象到的,对一部行业题材影片,最高的评价了。
也更能够感受到,这是一个做足了功课的剧组。
创作者的态度是谦卑、严谨的,他们将专业、严谨的匠人态度,直观地反馈到了作品里。
他们的创作意图,就是尽力去「还原」。
是的,还原。
对于一个如此宏大而沉重的题材,任何廉价的煽情、任何矫揉造作的情绪宣泄,都是不合时宜的。
我们想要看到的,只是「真实」。最真实的事,最真实的中国人。
而《中国医生》无疑在尽力做到这一点。
影片的口吻始终是克制和平实的,它记录了苦难、混乱和恐慌,不规避那些“不美好”的地方,也凸显了真实的人性高光。
它正视了疫情,也正视了生命和人性。
或许也正因为此,在观影的过程中,才止不住地想要流泪。
因为我们都很清楚,影片中所讲述的,的确是真实的故事。每一个镜头所拍摄的,也都是发生过的真实情形。
那些穿着防护服的白衣英雄,那些经历重创的家庭,那些从绝望中重新找到希望的个体……
我们太容易能够与每个角色的哀伤、悲恸、绝望和恐慌共情,因为在每一个画面里,我们都看到了过去,也看到了自己。
我们都经历过同一个2020年的冬天。
我们也共同等待春天的到来。
在2020年,各行各业的每一个普通人,都亲历了这场战疫,也都是抗疫的一员。
银幕外的我们,同样也是事件的亲历者。甚至于可以说,其实我们也都是电影的参演者。
在这个层面上,我们等待这样一部抗疫题材的剧情片,已经等待了太久。
这部电影对所有人来说,意义也注定会大于影片本身。
因为,《中国医生》所拍摄的,不仅是中国医生,更是中国人民,是“我们自己”。
(365句子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标明链接:http://www.lizhigushi.com/dianyingtuijian/a36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