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读后感大全
导语:《局外人》讲述的就是一个荒诞却又十分真实的故事.默尔索莫名奇妙地犯下命案,在被审判的时候,给他定罪的不是客观事实,而是由宗教。下面励志故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局外人》读后感,大家快来看看吧。
篇一:
深邃必要吃苦
一天之内,把加缪的《局外人》看了两遍。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正因为在这种简洁日常的叙事里,主人公脱离常人的内心戏才显得特别值得回味。
我想我基本上能够体会默尔索。作为一个老实本分,或者说是对世界和生活没太大抱负和期待的人,能够得到的最好结局就是平淡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没有什么不好,以这种个性,不必付出太多,换取波澜不惊的一辈子,其实是性价比很高的一件事。在我接受了自己的平庸并且说服了自己温和宽厚良善的个性只值得一个平淡是真的人生之后,这个故事猛然给了我当头棒喝。
这个警醒就是,无所谓的随便的好说话的处世态度,在平时不会带给你什么大麻烦,甚至还可以规避掉很多的麻烦。但是,等哪一天你真正需要为自己申辩的时候,为严重如生死问题申辩的时候,你会发现一直以来的散漫冷淡无谓的处世哲学态度彻彻底底帮不上你的忙。这么多年来你已经习惯了不去主动选择,不去争取,不去感受外界。最后,你就会像默尔索被宣判死刑之后,在有机会说一些话时,只说出了“没有”二字。加缪甚至没有给这时的主人公多余的心理描述。
作者有许多深远的意图,比如批判司法审判中以道德臆测代替事实依据的荒谬,每一个配角的脸谱都非常生动,他们组成了这个可笑的世界,是默尔索们懒得开口对话的世界。然而,讽刺的是,这世界手握权力的人大多是这些自以为是的浮夸的急于站在自己想象的道德制高点藐视普罗大众的人。
我个人不太同意译者序中所说的,加缪对主人公的个性有多少的肯定。我只是感觉到,这种人存在于每个时代,需要被真实地呈现,给那些个性脾气如他一样,对这个社会感到虚无冷漠和绝望的同类,找到一点共鸣而已。
但是,我为什么要说,深邃必要吃苦。通常,默尔索这类人都有着极为内敛深沉的性子。不论他是出于懒惰、无力、鄙视都好,他无法向世界敞开心扉,所以永远向内地忠诚自我。他说,人即使只活一天,就可以在监狱里待一百年而不会难过。可见,他靠回忆这种留存于内在的东西便可以很欢愉。他对黑夜、黎明、天空。海水、气味这些非人际交往的自然世界有着非常敏锐的观感力。所以,事实上这是一个深邃的人。以我的个人经验而言,一个深邃到过度自溺的人,不光在情感上常常吃苦(当然其幸福感受力也许强于一般人),在现实中也常常吃亏。
于是,问题来了,到底要不要做一个局外人。坦白说,我有那么一刻真心佩服默尔索。有时候无力感是很迷人的,就像重感冒的鼻音一样性感。为什么,因为慵懒。当你背过身去,以一种I don’t care的姿态懒洋洋地作别这个操蛋的世界,也不失为一种高冷的风情。但是,局外人的风险并非人人都能承受得起,如果你能够像默尔索那样最终在夏夜、星光、田野、土地和海水的抚慰中,坦然地清除掉痛苦和恐惧,平静地走向死亡,那么就请任性地对这个世界冷眼相看吧。
但是,我还不能够。
我常常对这种坚硬如顽石的灵魂着迷,爱他们的冷酷无情和这背面的汹涌热烈,也爱他们抽身局外拒被规训的真实自我。但是,我不允许自己这样,我选择带上盔甲。所以,永远只能向书中的他们表示欣赏和致敬。
之后,幽怨地对自己说,深邃必要吃苦。
篇二:
周末拜读了法国加缪的诺贝尔文学作品《局外人》。这个看似简单的故事,却反映了整个社会的荒诞性。公司小职员默尔索,过失杀人被起诉,却因为在他在母亲的葬礼上表现冷漠而被判死刑。两者之间毫无因果关系,在一个法治社会里,却被检察官、陪审团、周边的群体从道德至高点上对嫌疑犯进行审判,可见这个社会是如何的缺乏理性和包容性。
默尔索是一个遵从内心活着的人,他与这个社会有着一定的抽离感,他不愿意虚伪地表现热情。他对社会的约定规则不敏感,是否结婚、升职,他都表现得不热衷,无可亦无不可,似乎是个局外人、旁观者。
他因身体疲乏,没有在母亲的葬礼上恸哭;葬礼后他如往常般生活,没有沉浸在悲痛中[xiaoba365.com]。这些引起了周遭的人的不理解和反感,并成为他被指控杀人的依据。人们普遍认为亲人逝世后一定要哀痛,并且一定要表现出来,甚至还雇人来奔丧哭灵,这些行为表演得越到位,越能唤起别人的深切同情。
让我想起了古代庄子妻子病亡却鼓盆而歌,庄子认为生老病死是很自然的事,就如四季的交替,生前珍重彼此,死后坦然放下,这是一种安然的洒脱的人生选择。默尔索不装腔作势的行为违背了社会上的道德标准,他的生命,被社会道德观所绑架,已与他无关。
在法庭上,检察官说:“我控告这人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理葬了一位母亲。”指控动机与杀人事实没有必然的联系,却迎合了法庭里看戏的群体和陪审员的情绪和心理,默尔索最终被送上断头台。
默尔索将真实本性贯彻到底。判决后,他拒绝神父为他祈祷,拒绝皈依上帝。与其相信彼岸与来世,让精神寄托于虚无,默尔索宁可真真切切地活在现实世界里。
这点我颇有同感。曾经挚友极力劝我修行学佛,去追求彼岸、追求阿罗汉的境界。我翻阅了许多大乘、小乘的书籍,走过一座座寺庙,见识得越多,信仰越淡薄,终究无法说服自己去相信一个虚幻飘渺的、颠倒的现实世界,我只汲取了其中有益的部分,即运用正念来生活和工作。直至翻阅了文学泰斗的书《季羡林谈佛》,我更加坚信了自己的看法:真实且热忱地生活在当下才是最好的修行。所以默尔索对神父的拒绝也是发自内心的真诚。
默尔索不懂人情世故,也许不屑于懂,他热爱阳光、大海,即使要被行刑,依然在感受世界的美好。
文章结束时一段描写自然而清新:“我觉得我是睡着了,因为醒来的时候,我发现漫天的星斗照在我的脸上,田野上的声响传到我的耳畔。夜晚的气味,泥土的气味,还有盐的气味,给我的太阳穴带来阵阵清凉。夏天睡着了,它那美妙的安宁宛若一阵潮水,涌入我的身体。此刻,长夜将尽,汽笛声鸣响起来,它们宣告着这个世上的一次次启程,而这个世界,已经永远地,与我无关了。”
这怎能说明他是一个冷漠的人呢?他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热爱去拥抱这个世界。
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呢?是坚持自我,还是违背内心曲意逢迎社会群体的需求?社会道德准则是怎么形成的呢?一定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吗?道德能否成为行为评判的唯一标准?信仰是个人的事还是社会的事?这个世界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值得思考。
法国心理学家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指出:“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而群体的控制欲有时美其名曰“社会道德”。
篇三:
加缪的小说《局外人》里,主人公默尔索的经历从母亲去世开始,到他在海滩上杀死阿拉伯人为止。这一切大都是默尔索自己的意识流,从他自己来看,一切都说得通。
但是司法机构的审理,却依据主人公的一些偶然事件,把默尔索虚构成一个冷酷无情、蓄意杀人的魔鬼。
默尔索的种种怪诞行为乍一看难以理解,可事实上,他才是活得最多、最充实、有着深沉本真追求的人。莫索尔这个人物放在今天,就是我们所说的佛系青年,淡定、自由,但是这样一个自我、有着独立人格的人,却背负了极大的冤屈与不公。
作者借默尔索临刑前的恍悟和爆发之语,控诉了司法机器的冷酷和不公。
默尔索一直是这个世界的“局外人”。社会公认的价值标准是不能违背的,哪怕莫索尔只是表达了中立,都被认为是荒唐的,不被允许。
独立VS从众
就拿小孩&老师来说吧,老师喜欢听话的乖小孩,因为这种小孩子稍微表扬两句就愿意积极地顺从老师。
一旦小孩子有了独立意识的苗头,老师就不会那么重视了。因为这些小孩身上自有一套判断标准和评价体系,不见得会被老师的三言两语打动,因而不见得会顺大人的意,也就不会像乖孩子那样显得那么讨喜。
出戏VS入戏
这部小说应证了我自己的某种感受:在很多应该有点什么反应才“对”的时刻下,人们很可能恰恰没情绪,或者出现了另外的情绪。社会规范限定了一系列的“条件反射”,个人轻易不能打破。
好比默尔索的母亲去世,合情理的反应是悲伤哭泣,但是默尔索偏偏没有,他甚至记不清母亲去世的具体日期,他会觉得棺木反射的灯光太刺眼。
这些反应看起来并不正常,但是看起来不正常就是不对吗?
这明明也是真实自然的反应啊。
就像我们搞笑的时候说悲伤辣么大,悲伤其实没那么大。
就像那句我们已经走了太远,而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
我们的反射弧在社会规范下已经有了僵硬的范式,突然看到有人保有最本真的反应时,竟然在惊奇、质疑。
有什么好惊奇的呢,为什么不允许呢?生活是个大剧本,有人在全情投入的时候,为什么不允许另一些人出戏呢?从没有什么,可以成为全部人的教条。或者说,人出生到死的过程是否值得我们去全情投入都还得另说呢。当然,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