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中国梦的励志文章

血战钢锯岭剧情介绍

血战钢锯岭剧情介绍

在1942年的太平洋战场,军医戴斯蒙德·道斯(安德鲁·加菲尔德饰)不愿意在前线举枪射杀任何一个人,他因自己的和平理想遭受着其他战士们的排挤。尽管如此,他仍坚守信仰及原则,孤身上阵,无惧枪林弹雨和凶残日军,誓死拯救即使一息尚存的战友。数以百计的同胞在敌人的土地上伤亡惨重,他一人冲入枪林弹雨,不停地祈祷,乞求以自己的绵薄之力尽再救一人,75名受伤战友最终被奇迹般的运送至安全之地,得以生还。

《血战钢锯岭》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戴斯蒙德·道斯因为自己的信仰,坚决不碰任何武器,入伍后受尽战友嘲笑与调侃,最终却在极其惨烈的冲绳岛战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名战友,成为了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开过一枪而获得荣誉勋章的军人。这一事件本事就因其与生俱来的传奇色彩而蕴藏着精彩的故事冲突。当这个故事被移交到梅尔·吉布森的手上后,其中的众多冲突更是被逐一深掘,继而放大成了一个又一个高潮迭起的戏剧矛盾。

首当其冲的就是主人公的信仰。事实上,这也恰恰是整部电影最为关键的核心。道斯下士因为其独特的童年经历以及对上帝的虔诚信仰,坚持此生不触碰任何能夺人生命的武器。而对于军人而言,唯有枪械才是战场上最可信的伙伴;从入伍的那一天起,军人们就被教导务必时刻与枪械相依为命。道斯下士的身份与自己的信仰之间发生了剧烈的矛盾,继而构成了《血战钢锯岭》前半部分的文戏精华。

在将近一个多小时的篇幅里,道斯下士的人物形象在导演的娓娓叙述下不断得到充实,并且日渐丰满。他对待爱情的态度、在家庭中与双亲及兄弟的关系,都被一一呈现了出来。然而由他所带出的每一个角色,也都在与他的信仰所造成的冲突互动中不断展现出自己独有的人物性格与人物经历,随即在潜移默化中犹如蜘蛛织网一样迅速扩张。井然有序的同时架构出了一个生动的历史大环境。每一个角色都因其栩栩如生的人物塑造,在故事的推进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大段的文戏内容中,无论是道斯下士的战友、恋人、家人,亦或是上级军官,都因道斯的信仰与军队之间的矛盾牵一发而动全身。令文戏也呈现出了一种凝神屏息、欲罢不能的观影体验。当雨果·维文饰演的男主角父亲穿着一战时期的制服为儿子奋力辩护之时,之前一直被有意压制着的内敛表演瞬间爆发出了惊人的戏剧张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雨果·维文贡献出了自身从影以来最出色的一次情感大爆发。

在文戏处理上的深入人心,以及与全片主旨的紧密结合,令《血战钢锯岭》中文戏的立意与精彩程度要远远高于《拯救大兵瑞恩》中过场价值更大的文戏情节。如果说《大兵瑞恩》的文戏表现了斯皮尔伯格对于二战时期战场上的士兵心理刻画的一种广度,那么《血战钢锯岭》则从个体角色身上挖掘出了一种罕见的深度。

伴随着冲绳岛战役的来临,《血战钢锯岭》开始从文戏逐渐转入了在大银幕上久违的战争场面。如果说《勇敢的心》中血腥的冷兵器交战是梅尔吉布森调度宏大战场的小试牛刀、《启示录》中的血腥描绘是一次渐入佳境、那么《血战钢锯岭》中的血腥与暴力简直就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比起让人们一直津津乐道的《拯救大兵瑞恩》开头30分钟的诺曼底登陆战,梅尔·吉本森带来的是一次基于“大兵瑞恩”的全面升级。

在这场交战中,可以清晰地直面战争的惨烈。四处散落的肢体、子弹穿过脑袋后的空腔效应、真实喷溅的血浆,都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不禁感叹,幸好导演拍的时候没有使用120帧与4K 3D的高规格搭配,不然真不知道有多少观止会因为太过身临其境而直接呕吐到前排观众的脑袋上。但这种真实与血腥恰恰是梅尔·吉布森的拿手好戏,只是经过老人家的十年磨一剑后,展现的更为极致了。

《血战钢锯岭》的血腥不是为了血腥而血腥。梅尔·吉布森之所以花了如此浓烈的笔墨来渲染战场的残酷,究其根源还是为了突出主人公道斯下士的成长,以及其信仰的坚定与可贵。当美军在日军猛烈的炮火下进退两难之际,一直被大家所小看的道斯下士展现出了其惊人的魅力。这个看上去手无缚鸡之力的柔弱书生,拿着一本圣经,穿梭在异常凶险的敌后战场,救死扶伤。尽管炮弹在他的身边不断落下,但是道斯的身上没有丝毫的胆怯,我们所能感受到的唯有他那坚毅的信仰带来的强大战斗力。当然,《血战钢锯岭》人物原型的真实性也为其最终的情感冲击力加分不少。

一个演员想要获得杰出的成就,往往需要塑造出一个令人记忆深刻的角色。安德鲁·加菲尔德在好莱坞摸滚打爬多年后总算是依靠此片熬出了头。若干年后当人们在别的电影中再次看到安德鲁·加菲尔德的时候,相信九成以上的观众都会记得他就是那个曾经出色诠释了道斯下士的男人,之后才是“OH,也演过蜘蛛侠、还有社交网络”。而对于梅尔·吉布森而言,《血战钢锯岭》在电影史上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一部梅尔·吉布森执导的电影,它会成为一个经典级的艺术品,被人们反复谈起

血战钢锯岭

血战钢锯岭剧情介绍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