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爱情语录 伤感语录 搞笑语录 名人语录 祝福语录 一句话语录 励志语录

端午节节日台词

端午节日主题词

一、端午形象词1、龙(四尺斗方)2、诗(四尺斗方)3、涛神(四尺横幅)4、诗神(四尺横幅)二、主题词5、爱国(四尺横幅)6、复兴(四尺横幅)二、核心词(集句)7、飞舟竞渡,科学发展。

(四尺横幅)8、鼓曳长风,民族复兴。

(四尺横幅)9、举贤授能,执政兴国。

(四尺横幅)10、沫兰归宁,社会和谐。

(四尺横幅)三、关键词(一)11、中华龙(四尺横幅)。

12、民族魂(四尺横幅)。

13、扬正气(四尺横幅)。

14、剑兰(四尺横幅)15、竞雄(四尺横幅)16、天问(四尺横幅)17、怀沙(四尺横幅)18、破浪(四尺横幅)19、竞渡(四尺横幅)20、论衡(四尺横幅)21、沐兰(四尺横幅)22、民族(四尺横幅)23、归宁(四尺横幅)24、龙魂(六尺斗方)25、龙腾(六尺斗方)26、龙舞(六尺斗方)27、龙飞(六尺斗方)28、龙舟(六尺斗方)29、龙日(六尺斗方)四、关键词(二)30、中华龙(六尺对开)31、民族魂(六尺对开)32、龙精神(六尺对开)33、龙魂(六尺对开)34、龙腾(六尺对开)35、龙舞(六尺对开)36、龙飞(六尺对开)37、龙的传人(六尺对开)五、格言38、中华龙魂(六尺斗方)39、破浪迎潮(六尺斗方)40、龙舟竞渡(六尺斗方)41、鼓曳长风(六尺斗方)42、举贤授能(六尺斗方)43、富国强兵(六尺斗方)44、沐兰归宁(六尺斗方)45、和谐社会(六尺斗方)六、端午节的来历(华夏编撰):46、诗神:纪念屈原(六尺横幅)端午节的来历之一:纪念屈原。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是我国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有了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47、涛神:纪念伍子胥(六尺横幅)端午节的来历之二:迎涛神,出自东汉《曹娥碑》。

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五月五日被弃尸于钱塘江后,化为涛神。

从此,钱塘常起怒潮,逢五月五日,潮势更大,扑向越国境内,伍子胥的女儿曹娥驾舟迎潮,拜见父亲。

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端午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48、竞雄:纪念女诗人秋瑾(六尺横幅)端午节的来历之五:纪念女诗人秋瑾。

秋瑾,字竞雄,号鉴湖女侠,擅诗、词、歌、赋,喜骑马、击剑, 28岁参加革命,在策划起义时,被清军所捕。

视死如归,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

后人为敬仰她的诗,哀悼她的忠勇事迹,与端午诗人节合并来纪念她,鼓励妇女自清自尊,崇尚光明。

49、龙日:龙的节日(六尺横幅)端午节的来历之三:龙的节日,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

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食,而竞则是龙舟。

且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风俗,这应是“五彩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50、归宁:恶日避疫(六尺横幅)端午节的来历之四:恶日。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

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

《吕氏春秋》中《仲夏记》、《夏小正》,《史记?孟尝君列传》、《风俗通》、王充的《论衡》都记载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

在此日要插菖蒲、艾叶以驱鬼,熏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

后借此日告诫人们从善如流。

51、夏至:(六尺横幅)端午节的来历之六:夏至。

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未提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风俗,而是列入夏至节中。

隋代《玉烛宝典》则把竞渡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而“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也与屈原无关。

《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

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众说之中,仍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

归结于屈原贡献卓绝,人格超群。

七、端午节诗词:52、端午 (唐朝李隆基685)(四尺长幅)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53、竞渡诗 (唐朝卢肇818)(四尺长幅)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54、五月五日(北宋梅尧臣1002)(四尺长幅)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55、浣溪沙(南宋苏轼1037)(六尺对开)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56、乙卯重五诗(南宋陆游1125)(四尺长幅)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57、已酉端午 (元贝琼)(四尺长幅)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58、词《梦江南》(清范锗)(六尺斗方)空江阔,竞渡吊沉湘。

片片彩旗翻浪出,咚咚昼鼓曳长风,夺锦标强。

59、七律端午 (当代作家老舍) (六尺横幅)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八、端午节文献:60、端午节简介(六尺长卷)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端是“开端”、“初”的意思。

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重午、午日,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为五月节、艾节、夏节。

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新中国成立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

至于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现在,端午节已经是中国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端午节活动主持人台词

端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为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合:各位同仁大家好

女: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在这里举行“迎端午联谊会”预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男:感谢公司精心准备这台“迎端午”联谊会,欢迎各位的到来,女:端午节是我国一大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大家知道端午节都有哪些民俗活动吗

男:以包粽子,饮雄黄酒、女:戴桅子花、挂艾蒿、赛龙舟等民俗活动,男:今天也为大家准备了道文艺大餐,请欣赏《小背篓》。

女: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下面的节目更精彩,风和雨寄托相思情,让他们《相思风雨中》有请***深情演唱这首《相思风雨中》男:有关青春的一切,幸福与泪水、欢乐和寂寞都会写在手上的记事本里,****也把她的《记事本》带来了,真情大爆光啊,有请---演唱《记事本》女:每个人的成长是一本书,我们公司的成长和发展更是耐人寻味,下面我们一起回味、感受、展望公司的美好历程,祝愿我们的公司更强、更大、更美

让我们一起《走进新时代》……

中国传统节日写话199个字端午节的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阳节,又叫端午节。

在天家家户户包粽子、买粽吃粽子、赛龙舟。

这一天,家家门前挂起菖蒲、艾草,走在街上,到处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妇女们总是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把浸泡过的糯米,用一张张竹片细心的包起来。

包好的粽子有白米粽、枣子总、赤豆棕、猪肉粽……各种各样的粽子放在锅里煮,不一会儿,屋子里就充满里糯米和竹叶那淡雅的清香。

在我国端阳节的这一天还要举行赛龙舟比赛。

河里排着一条条与游龙非常相似的的船。

一位位英俊的小伙子穿着彩衣,在打鼓的敲击声中,大家划动船桨。

河岸上到处站满了人,大家你拥我挤,热闹非凡。

许多老人们都会在这一天讲起屈原的故事:屈原是战国时待楚国人,很有学问。

他在楚国身边当官,一心想使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

昏君楚王听信了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

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

五月初五这一天来到泪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长叹一声:“永别了祖国!”一纵身跳入江中,百姓划船赶来可是找不到屈原,好扔粽子在江中,就有了五月初五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有关端午节或者各种传统节日的小品剧本

旁白:随着粽子被摆上了大小超市的柜台,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要到来了。

而这几天,有关端午节可能会被韩国申报为该国文化遗产的传闻,引起了不少市民的热议,那么,端午节到底是怎么起源的

韩国又为什么要申报端午节为文化遗产呢

为此,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采访:北京师范大学民俗研究所副研究员 萧放 吴兵:萧老师,您给我讲一讲,中国的端午节,它的起源到底是什么时候

萧放:如果说端午节,作为文献记载来看是在晋朝有一个人叫周处,他有一本书叫《风土记》。

那么这本书里面第一次记载端午这个名字。

当时那个时候没有记载防来我们所的龙舟竟渡这些东西没有。

吴兵:大概有多长时间

萧放:大概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吧应该说。

吴兵:就说我们的端午节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了。

萧放:如果说要是不是说大概的说法两千年差不多。

吴兵:那您觉得韩国的端午祭,江陵的端午祭跟我们的端午节有没有必然的联系之间

萧放:如果说要说联系,那肯定是有联系的。

因为以前东亚这个文化,整个就说东亚大陆和朝鲜半岛,这个文化有它一个相关性,就在很早以前,它的历史和文化是连在一块的,所以它就是包括它的居民,包括它的一些制度的包括它的一些习俗都有关系。

有关系。

解说:端午节作为我国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传统节日,早在很多年前就传入周边国家,成了亚洲各地、各民族共同庆祝的盛大节日。

尤其是作为中国近邻的韩国,早就把端午节作为一个传统的节日,此次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申报的是江陵端午祭,更具有韩国地方特色。

采访: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办公室主任 王锦强 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办公室主任 王锦强:韩国的端午节他们过端午节也很有传统,但是从中国引进的,或者是中国的端午节,对东南亚国家,对东亚国家的影响,他们从1961年就开始对无形财产进行保护。

那么1967年,把这个端午节作为节日进行保护。

那么从六十年代末开始,韩国人的端午节每年有上百万人参加,据说。

所以它的影响在韩国很大。

解说:在韩国江陵地区,农历五月初五举行的“江陵端午祭”其实更像是韩国青年男女的节日,在这一天里,年轻男女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慕之情。

采访:韩国留学生 吴兵:在韩国有没有这个端午节这个节日

韩国留学生:有。

吴兵:有,是吧

通常你们是怎么过的

韩国留学生:端午节属于韩国三大节日之一的。

吴兵:传统节日。

韩国留学生:对,但是那个端午节的时候,我们不会放假,不会休息,只是过有一些活动,吃东西,米糕之类的东西。

比较传统的。

不知道中国有没有,不好翻译。

吴兵:还有什么 韩国留学生:长发。

用菖蒲水洗头发。

另一位韩国留学生:洗头发。

吴兵:洗头发,还有摔跤。

韩国留学生:摔跤也有、打秋千 采访 韩国访问学者 高仲守:我觉得那个中国是从古代就很有影响力的国家,所以好多方面就从中国那个传到韩国的,挺多。

比如说那个祭祀的方面,也是从中国过来的。

可是韩国慢慢那个改变了从古代到现在也是一样,保留下来的。

解说:尽管端午节最初起源于中国,但是韩国的端午祭也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形成了自身的民族文化习俗,因此,韩国有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我们无可厚非。

采访:北京师范大学民俗研究所副研究员 萧放 吴兵:那现在就是很多媒体在炒这个,也可以说很多媒体在争论这个,韩国江陵这个地区要把端午祭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对这件事,我们应该怎么理性的看

研究员:我觉得这个事情,本来说应该说没有多大的事情。

因为韩国江陵这个地方,它对端午节祭祀的仪式保存得比较完整,每年有很多万人参加这个活动。

有传统,而且他们是在一九六七年就做国家的一个无形文化资产。

在保护,那么他,它重视这个东西,是无可厚非的。

旁白:据专家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和品牌的注册不同,具有‘共享性’,不存在抢注之说,也就是说,我们同样可以申报自己的端午节为世界文化遗产,因此,面对端午节事件,许多市民的反映很平和。

街头市民反馈意见 1:从这个世界遗产,因为它是人类共享的东西,共享的东西也不是任何国家,任何国度在这方面予以保护,或者说搜集的吧,都是对人类有非常大的贡献。

2:我觉得因为现在有那种全球化的趋势嘛,这种节日的东西,比如说现在我们也过什么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就说别人也可以过我们这种节日。

3:我觉得是一件好事吧。

世界遗产,毕竟申请得越多,它以后保护的也越多对子孙后代留下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因为现在随着环境的污染和人为的破坏,留下的东西越来越少了。

多留下一些毕竟比少留下一点要强得多吧。

解说:世界各国都有责任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遗产,因此韩国方面就端午节‘申遗’并不是件坏事。

但是,作为端午节的发源地,这一事件也让我们开始反思。

采访: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办公室主任 王锦强 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办公室主任 王锦强:从我个人认为,韩国申报这个端午节文化遗产,他的可行性成功的概率有多大不好说,但是从这个事件本身,我觉得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我们在这个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做了什么,我们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法》,二十年立法,还没有出台。

二十年还没有出台。

那么尽管有在学术上,保护的手段上,方法上需要进行论证、研究,但是保护的行为本身我们做得不够。

旁白:不可讳言,如今,整个中国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如今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

很多具有民族民间特色的文化正在逐渐消失,使得人们对于传统的节日越来越淡漠,象端午节,人们只记得吃粽子。

采访:稻香村集团副总经理 池向东 稻香村集团副总经理 池向东:粽子这个产品呢,我们基本上常年生产,拿现在吧,大体上每天要产销一万多个,真正的产销高峰在端午节前十来天的时间里面,从端午节往前推一个礼拜左右吧,大体上我们要生产和供应市场二万多个粽子,尽管这个大的量,到最后还是有点供不应求。

吴兵:月饼节,粽子节,这些都是咱们的传统节日,那么您觉得到了这些节日,光吃吃粽子,吃吃月饼就可以了吗

稻香村集团副总经理 池向东:我觉得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吧,和节日商品是联系懂得比较密切的,但是我觉得,作为整个节日的内涵,不应该仅仅是一种食品,好多没有食品不行,但是光有这些食品我觉得还是比较单薄一点。

吴兵:现在有一个现象,尤其是我们的一些年轻人,如果提起情人节、圣诞节,大家一到节日都纷纷上街买花,或者是和朋友一起来过圣诞节,很隆重。

但通常,我们在过中秋节或者是端午节,类似这样的民俗节日的时候,显得却很冷清,也就是吃吃饭而已,那么,是不是可以说我们对我们自己的传统一些民俗的一些节日,已经有些淡化

专家点评 专家:应该说,这若干年来吧,特别是文化革命一个破四旧的破坏,就说对传统文化的一个实际中断,是影响非常大的。

好像我们老百姓对这个东西感觉不到节日的一些气氛。

节日的很多很好的一些文化的要素被省略掉了。

很多的活动不让做了。

最后就成了一个就只是吃粽子,中秋节只吃月饼。

重阳节还什么都不吃了。

那这样的话,等于说节日成为空的东西,它就没有这个现实的感受。

解说:因此,这次“端午节”事件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不能忽略我国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保护工作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要拿出实际行动来。

为了不再让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目前我国也已经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节日民俗文化遗产的“申遗”保护工作。

为了加强人们的民俗文化意识,专家们还提出了许多可操作办法。

采访:北京师范大学民俗研究所副研究员 萧放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研究所副研究员 萧放:前一段时间,在“两会”期间,有代表,政协有代表,人大有代表都提出要把这个传统节日,重要的传统节日作为假日来规定,我觉得这个提案是非常好的。

因为我们的清明节,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端午节,端午节,中秋节都应该适当地假日来保证它,让大家在忙碌的工作中停下来去跟我们的传统接近。

去把我们过去的好的东西展示给我们年轻人,让他们感觉到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

解说:为了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捍卫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丰富性,有关部门已经加大了保护力度,文化部出台了《关于加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意见》,公布了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试点。

(附名单)财政部正式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列入预算项目,2003年投入5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2004年又投入2000万元,用于支持试点工作的开展。

采访: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办公室主任 王锦强 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办公室主任 王锦强:保护我们的民间文化,可以说是一个综合的现代社会,应该说是综合的一个一整套的办法,那么国家的、社会的,形成一个普遍全国性保护网络,保护体系,一整套的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我们应该就是说学习,包括西方,亚洲其它国家,比如日本,包括韩国,在某些方面做的保护好的经验和办法,同时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对我们的民间文化进行这个立体的、多维的保护和抢救。

吴兵:目前我国已制订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并已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我们相信这部法律将为濒危的中国方言、服饰、戏曲、民俗文化等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法律上的依据。

我国的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也将越作越好。

端午节的节日风俗及文化内涵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

端午节年农历五月初五,由驱毒的节令习俗衍生出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主要有祭祀屈原、纪念伍子胥、插艾蒿、挂菖蒲、喝雄黄酒、吃粽子、龙舟竞渡、除五毒等。

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节日祝福语

希望你这样过:开怀地笑(^o^)——温柔地睡(-_-)——天真地发呆(*_*)——放心地陶醉(@_@)——美好心情伴随你过好端午节

以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自拟题目不少于500个字...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可端午节又是怎么来的呢

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

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

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 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悬艾草的风俗。

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那争先恐后的激烈场面就像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一样,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

因为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端午节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强大的影响力。

就拿我们中山来说吧,每到这一天,农村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听老人说这样可以辟邪消灾。

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浓浓竹叶清香的粽子,是我们孩子们的最爱,一个个引人垂涎三尺。

小时候,外婆包的粽子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蕴含着她对我无限的爱。

还没等粽子出笼,馋嘴的我早已掂起脚,准备大吃一场了。

现在,外婆已不在了,可每当我嚼着妈妈包的粽子,总会回味着那浓浓的亲情……

端午节的节日意义

端午节的节日意义有四种:端午节的第一种说法是为纪念历史上伟大的诗人的。

这种说法在全国流传很广,老百姓也最为认可。

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官至左徒、三闾大夫等。

为人正直,忧国忧民,一心致力于国家的变法图强,但是却屡屡遭受小人的谗言攻击和迫害,再加上楚怀王昏庸无道,不辨忠奸,满怀忠君爱民热忱的屈原被疏远了、被放逐了,最终在悲愤绝望中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

人们为了纪念他才有了端午节,才有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端午节的第二种说法是为了纪念的。

名员,楚国人,父兄均被无道的楚平王所冤杀,后来逃到吴国,帮助吴国富国强兵,并且助吴伐楚,五战而攻入楚国首都郢城。

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其墓,鞭其尸三百,以报父兄被屈杀之仇。

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国更加强大,攻打越国,一举取得胜利,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

此时的吴王夫差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开始骄傲自大起来,听不进逆耳忠言。

伍子胥建议他彻底消灭越国,以绝后患,夫差非但不听,反而轻信陷害伍子胥的谗言,逼迫伍子胥自尽。

伍子胥临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

”随后便拔剑自刎。

夫差得知此言大怒,令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中,因此相传端午节也是纪念伍子胥的日子。

端午节的第三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东汉孝女曹娥的。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水亡于江中,打捞数日也找不到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她悲痛欲绝,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十七天,就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也投江了,五日后抱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水面。

曹娥的孝行感天动地,在民间广为流传,当时的文人墨客纷纷作诔辞颂扬曹娥投江寻父的孝行。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天浙江绍兴,墓前有曹娥碑,传此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

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江更名为曹娥江,而人们也就在曹娥投江寻父的五月初五这一天来祭奠她。

端午节的第四种说法是为了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的。

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且喜欢骑马、击剑,有当代花木兰、秦良玉的美誉。

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预谋革命起义,不幸在开会时为清兵所捕,坚贞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初五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

秋瑾虽然是六月初五殉国的,但是后人敬仰其诗、其人,复哀其忠勇事迹,乃将其与爱国诗人屈原相提并论,合并举行纪念,也在端午节这一天纪念这位女英雄、女诗人。


端午节节日台词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