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填写有关家风的格言诗句
苏轼 虞美人 归心正似三春草。
拭著莱衣小。
橘怀几日向翁开。
怀祖已瞋文度、不归来。
禅心已断人间爱。
只有平交在。
笑论瓜葛一枰同。
看取灵光新赋、有家风。
宋 释正觉 偈颂二百零五首 孤筇长作水云游,底事而今嗾下休。
一点破幽明历历,十分合体冷湫湫。
暗中须透金针穴,转处还藏玉线头。
劫外家风兹日辨,渠侬真与我侬俦。
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
--清·王豫《蕉窗日记》治家以和平两字为主。
--清·钱泳《履园丛话·治家》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
--鲁迅《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做父亲》家有一心,有钱买金;家有二心,无钱买针。
--明·徐渭《杀狗记》富贵子弟无成者,失于姑息也;贫贱子弟易成者,习于严束也。
--清·陈荩《修匿余编》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宋·王应麟《三字经》修身而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大学》
关于廉政家风的名言
1、水不流则腐,官不廉则败。
2、财欲是只虎,色欲是柄剑。
3、贪使人堕落,廉使人奋进。
4、得志时贵在清醒,失意时重在平衡。
5、在职一阵子,做人一辈子。
6、松竹梅,岁寒三友,廉正清,为官三要。
7、领导有正气,职工有士气,单位有朝气。
8、廉不言贫,勤不言苦。
9、,警钟长鸣。
10、贤内助兴夫兴国荫及后代;贪内助害夫害国殃及子孙。
11、奢欲贪 俭生廉。
12、一丝不苟勤于政务,一生为民乐在其中。
13、理想信念不动摇,拒腐防变根扎牢。
14、世上黄金贵,清廉价更高。
15、廉洁乃干部之魂,勤政是公仆之本。
16、不勤,无以成就事业;17、不廉,难以凝聚人心。
18、领导有正气,职工有士气,单位有朝气。
19、为官以廉为先,从政以勤为本。
20、党风正则人心向,政风正则令畅通,民风正则富思进,家风正则万事兴。
21、廉不言贫,勤不言苦。
22、贪婪的欲望使人堕落,廉政的品质使人奋进。
23、以诚为人,以勤为政,以廉为官。
24、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克己奉公。
25、水不流则腐,官不廉则败。
26、兴廉政之风,树浩然正气。
27、严是爱,松是害,廉洁从政做表率。
28、勤与廉相连,奢与腐相通。
29、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唯公则灵。
30、清廉则无畏,秉公则无私。
31、以公为矛,锐不可当;以廉为盾,坚不可催。
32、做人贵在品,为官重在廉。
33、廉而洁,一身正气;勤而俭,两袖清风。
34、清白做人,才能轻松做人;清白做官,才能轻松做官。
35、取人一文,我的人则一文不值。
36、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内不愧心。
37、廉洁,公务员的护身符。
38、历览古今多少官,成由清廉败由贪。
39、处事公平,平似水;为官清廉,洁如冰。
40、静心超然,守一分宁静;少私寡欲,保一生平安。
41、兴廉政之风,树浩然正气。
42、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43、廉树威贪失信,廉兴国贪失家。
44、诚信做人清白为官,踏实做事勤政为民。
45、不怕法律无情,就怕自身不清。
46、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为先。
47、骥走崖边须勒缰,人至官位要缚心。
48、欲虽不可去,求应有所节。
49、绷紧弦,拒腐防变勿思贪。
50、清正廉洁官本份,党根基。
51、一心为公是政理,贪权谋私有祸根。
52、修身养性心如玉,纵欲贪色形成魔。
53、心中常念人民苦,身边牢筑防腐墙。
54、憎贪官、戒贪心,思贪害、拒腐不贪 分民忧、解民愁、保民安、。
55、慎始,勿被蝇头小利所惑;慎终,勿让正气名节不保。
56、手莫长,心莫贪,尽职尽责做好官。
57、清廉是进步的阶梯,腐败是灭亡的快车。
58、人生最大的财富不是腰缠万贯,也不是拥有国姿天香,而是拥有一个身心健康的体魄。
59、索贿受贿,贪赃枉法,只是一时的风光,但他的代价却是一生牢狱生涯。
60、教育、制度、监督并重 惩治、预防、查处齐抓。
61、放私欲、财欲 、损国害己 抓党纪、政纪 严惩腐败。
62、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廉洁从政; 教育和惩戒腐败 利国为民。
63、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方能走端行正; 慎独、慎微、慎权、慎欲勤为干事创业。
64、执法如山方显凛然正气,清正廉洁自会宠辱不惊。
65、秉公执法,维护法律尊严;浩然正气,展示红盾风采。
66、廉洁自守能提升生命价值,放纵私欲是自毁锦绣人生。
67、执法公正心坦然,清廉不贪自从容。
68、慎言慎行一身正气,清正廉洁两袖清风。
69、头顶国徽,对国家负责尽职尽责;肩扛红盾,为人民服务自警自励。
70、依法行政要牢记职责,置身商海应清正廉洁自警自省。
71、工商事业重如山,个人名利淡如水。
72、职权对廉洁者是一把人生的拐杖,对贪婪者是一把自刎的利剑。
73、固本清源,。
74、,需要您的参与。
75、,人人有责。
76、依法惩治腐败,构建和谐社会。
77、加强建设,开创新局面。
78、在其位,谋其事,尽其责,廉其政。
79、严格自律出廉政,谋发展。
80、如果你失去了金钱,则失之甚少;如果你失去了自由,就失去了一切。
81、一失足成千古恨,贪小便宜吃大亏。
82、执政以廉为本,为官以勤为先,清正廉洁格言。
83、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
84、名位利禄皆为身外之物,品格事业才是立身之本。
85、清正在德,廉洁在志。
86、党的事业重如山,个人名利淡如水。
87、有公德乃大,无私品自高。
88、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如鸿毛。
89、一文虽微,能污清白人格,万金价昂,难收公道人心。
90、一念之贪,损自德,毁自身,殃及儿女;两袖清风,躬于行,利于民,感召世人。
91、处事要公,公生明;律己要廉,廉生威;待人要诚,诚生信;工作要勤,勤生效。
92、心正则廉洁,身正则刚直,行正则威严。
93、为政不贪,头顶蓝天;为政不廉,利剑高悬。
94、贤能兴家,廉可避祸。
95、权力和廉政相加等于服务,权力和贪欲结合等于自毙。
96、职权,对廉洁者是一根人生的拐杖;对贪婪者是一把自刎的利刃。
97、戒贪,求心安理得;慎行,为正人君子。
98、心底无私天地宽,一生一世不翻船。
99、牢记宗旨,永葆本色。
100、人才是压出来的,高效率是严出来的。
101、不给别人一点送礼的由头,不给自己半点腐败的念头。
102、蚁穴失察必崩大坝,小贿不拒定成巨贪103、家庭应该是廉政的港湾,而不应该成为腐-败的漩涡。
104、不贪不占,以品行得声誉,全心全意,当公仆赢人心。
105、克服“衙门作风”,力倡雷厉风行。
106、大事小事,小节大节廉字为节。
107、取不义财,当心要下台。
108、千金经手过,不沾一文钱。
109、勿为名累,勿为利锁,勿为权迷,勿为欲困。
110、金钱美女不下水,花言巧语不受骗。
111、污泥不染为尊,清正廉明为贵。
112、官勿躁,当权勿暴,当人勿傲。
113、名节源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
114、多植荷花塘自清,勤反腐-败政自明。
115、身有正气,不言自威。
116、为政重在廉,做人重在诚;说话重在信,办事重在实。
117、勤奋做事尽公仆之责,118、清白做人守党员之本。
119、把住自己的嘴,清静如水。
120、拴住自己的腿,足不沾灰。
121、管住自己的手,甘愿吃亏。
122、收住自己的心,无私无畏。
123、贪欲是腐-败的温床,自律乃廉洁的沃土。
124、廉政勤政堂堂正正,秉公为民清清白白。
125、勿以官小而不廉,勿以事小而不勤。
126、贪欲无度,牢狱自筑。
127、“贪”字近乎“贫”,“婪”字近乎“焚”。
128、警钟长鸣长鸣长警,醒言常省常省常醒。
129、与其后悔于已然,不如防患于未然。
130、廉洁源于自律,堕落始于贪婪。
131、廉能生威,廉能聚人,廉能聚心。
132、天天念,心中有条高压线。
133、勿为名累,勿为利锁,勿为权迷,勿为欲困。
134、污泥不染为尊,清正廉明为贵。
135、防微杜渐,勿使小节成大恶;反腐倡廉,常将警钟鸣心头。
136、贪是腐蚀心灵的毒酒,137、廉是滋补身心的良药。
138、心公官必正,行端官自清。
139、常怀为民之心,常听为民之言,常思为民之策,常兴为民之举,常记为民之托。
140、两袖清风,为党为民不为私。
141、为官以廉为先,为政以勤为基,为民以实为本。
142、廉洁奉公处处为群众着想,艰苦奋斗事事为人民操心。
143、高尚的人为廉政找方法,144、堕落的人为腐-败找借口。
145、交友信义为先,从政勤廉为本。
^_^o~ 努力
良好家风家训的传承有何意义
众所周知,好家风浓缩着华夏子孙几千年来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是涵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核心价值观的微观体现,更是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
因此,陪树良好家风,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对凝魂聚气开展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汇聚实现“中国梦”精神动力,具有不可代替的价值和意义。
一.好家风是中华名族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家风是指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是家族最核心的价值。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传统的中国家庭非常注重门楣家风,重视庭训家教,讲究“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遵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不同的家庭,家风的呈现形式不尽相同,有的是有形的文字、成型的为人处世格言,更多的是无形的言传身教、隐含于每个家庭成员的日常行为中。
古人关于家风的名言、警句汗牛充栋,据统计,中国古代公开出版的“家训”就有一百二十多种。
自古至今,为世人尊崇而广为流传的有:孔子对儿子孔鲤的庭训、诸葛亮的《诫子书》、陶渊明的《贵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熹家训》、周怡的《勉谕儿辈》、吴麟征的《家诫要言》、古训《增广贤文》、朱柏庐的《治家格言》、被誉为20世纪中国“三大家书”的《梁启超家书》、《曾国藩家书》、陈毅《示女儿》诗等等,不一而足,无不体现良好家风关于修身、治家、立世的思想光芒。
细品中国传统家风,其思想渊源主要是儒家精髓的聚集,其核心内容归结起来不外乎“五常八德”,即“仁、义、礼、智、信”、“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不管是耕读传家、家国天下,还是积德行善、仁孝清廉,好家风浓缩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得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
家风是传承道德的重要载体,对良好家风的传承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传承。
二.家风传承务须博采众长、与时俱进有言道:“人必有家,家必有训。
”各家有各家的规矩,各家有各家的传统。
尽管家风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却能形成交集,这个交集形成中华优秀道德观念,是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
家风既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共性,又有彰显家庭本色的鲜明个性。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是中国传统家风的共性。
孔家严谨治学、杨家满门忠烈、岳家精忠报国等,是世人所熟知、景仰的家风个性。
家风具有时代特点。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家风典范:封建社会的家风与民国时期的家风有区别,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家风与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家风会不同。
如:诸葛亮《戒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陆游《示子孙》“富贵苟求终近祸,汝曹切勿坠家风”;《朱柏庐治家格言》要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曾国藩留给家人十六字箴言“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郭德纲教子“吃亏无妨,但当防欺诈”等等。
既各具特色,又被深深打上时代烙印。
家风有积极的、先进的、开放的、可以直接保留传承,也有消极的、落后的、封闭的、需要改进改造的。
所以传承家风,应该坚持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原则:“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自己来拿。
”运用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的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做到人为我用、推陈出新。
我们应该礼敬传统,让勤劳守信、俭朴持家、睦邻友善、耕读孝义、诗书礼法、厚道正直等良好家风薪火相传。
更应与时俱进,赋予家风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联系。
惟有如此,家风才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才能汇聚成传承中华文明的正能量,为改革开放宏业添砖加瓦,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宏伟目标推波助澜。
为什么家家必须有家风,中国人都要看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人一向重视家风的建设,关于家风的名言警句更是汗牛充栋。
从孔子对儿子的庭训,到颜之推的家训,到诸葛亮的家训,到曾国藩的家训,到傅雷的家训,不一而足。
良好的家风应秉承爱国爱家、与人的情怀,体现礼智信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应发挥“家庭主一心骨”作用,勇于承担家庭责任和义务,正确处理好父女、亲戚朋友以及邻里间的各种关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重视良好家风建设。
中华文明源远流
孩子从母体里呱呱落地,都是纯正无邪的,就好像一张白纸,绘上什么,就是什么。
若在上面绘上最新最美的图案,他长大后,就会是美轮美奂的;若在上面漫不经心地胡乱涂抹,他长大以后,就会是劣迹斑斑的。
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关键就是教育。
古人认为教育孩子的责任来自于“家教”和“师教”两个方面,所以,他们认为教育失败的原因也是两方面的:“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明代学者陆思仪说:“教子工夫第一在齐家,第二在择师。
若不能齐家,则其子从孩提以来,爱憎颦笑,必有不能一轨于正者矣,虽有良师,化诲亦难。
”意思是说:如果家庭教育不好,即使有良师也是无能为力的。
清代学者张伯行也说:“教小儿不但是出就外傅谓之教,凡家庭之教最急。
”“出就外傅”指出门就读于老师。
“外傅”:古代教导学业的师傅,这里是泛指老师。
“家教”和“师教” 二者结合起来才是教育之最佳良方。
“内有贤父兄,外有贤师友,子弟犹有不得成材者,未之有也。
”“家教”即“家庭教育”,是父母或家中的长辈对孩子的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早期教育几乎全都应该是家长的责任,因此,家教是最基础的教育,常被叫做“扎根教育”。
没有良好家教的小孩子,即使学校教育再优秀,一生也难有大成,因为他没有良好的根基。
这好比已经被涂抹了许多印迹的纸,要想再在上面重新画出美丽的画儿,无疑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
”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名言,这种家风、门风,是其家庭氛围发生积极影响的结果;如果家庭氛围发生消极影响的话,将会出现相反的情况。
那么,家有败儿,谁之过
古人认为当然是“养不教,父之过”。
这里面的“父”就是单单指父亲,那么母亲的责任哪里去了
这是因为古代社会以男性为尊,女性读过书受过教育的很少,只能从事喂养孩子的事务,而教育孩子的职责大多落在父亲身上。
现在应该摒弃古人这种男尊女卑和父权思想的糟粕,将这里的“父”理解为“父辈的家长”,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父母”。
“养不教,父之过”这句话的现实含义应该是:不能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是做父母的过错。
现代父母教子之过错有很多种,最突出的两种便是:其一,过分地溺爱孩子。
现在看来,很多孩子之所以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无规无矩的学习生活,其主要原因就是父母从小的溺爱。
其二,不重视孩子的道德修养教育。
现代父母过分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但缺乏对孩子道德修养的教育,所以,很多不应出现的不良习惯不断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师教”是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它也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果师教有问题、老师教育的方法不对,那是老师的失职,同样是大问题。
传统教育中的师,分为“经师”与“人师”两类。
传道的是“人师”,授业解惑的是“经师”,两类老师的职责不同,所以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传道”就是教授做人之道;“授业解惑”就是传授见广识闻的知识,解答疑惑的问题。
“传道”在先,“授业解惑”在后,即先学做人后学做事。
学生不懂得如何做人,老师是不会授业的,“有余力则学文”,没有余力宁可不授业,也要先传道。
比较起来“人师”的作用比“经师”还要重要,所以,几千年来有一句古话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老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肩负着教育学生做人的责任,老师的责任之大,可以想见。
人们常常感叹:为什么同一个家庭里出来的孩子,有的优秀,有的却低劣
为什么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有的卓越,有的却平庸
其实,归根到底,原因只有一个,古人很早以前就告诉我们了:“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也就是说,教育不是单方面家长的责任,也不是单方面老师的责任,而是双方共同的责任。
希望能帮到你,满意望采纳哦。
以孝为大……
孔子的名言百行孝为先 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
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