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校方面的名言
滴水能够穿石,只因它永远打击一点。
●没有超常规的思路,没有超常规的办法,没有超常规的措施,绝不可能达到超常规的目标。
●教育时机有时就是这样奇怪:我们耗尽心血和时间经营的——例如课堂教学中苦心孤诣的讲解辅导——很快就会被孩子们忘掉,而我们无意间播下的种子却在孩子生命的原野中长成了一棵大树,让他们终生受益。
每一位善于思考的老师都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我们究竟该怎样把这种“有意的”教育和“无意的”教育结合起来。
●忙碌可以表明自己的工作态度,但不能表明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智慧。
●只有当规定演化为学生发自生命自觉的习惯,教育管理才能达到它应该达到的最高境界。
●其实,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错误,就像学习走路的幼儿跌跟头,绝大部分跟道德品质没有多大关系。
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给予孩子一份成长过程中特别需要的宽容。
●一切制度都必须从关注人本身的需要出发,脱离了人文关怀的制度只能成为束缚手脚的镣铐。
●人类所有的冲动中,以“希望成为重要人物”的欲望最为强烈。
●素质教育和考试成绩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当一个孩子的素质真正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升之后,考个好成绩应该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
●不要用成年人的是非观念来判断学生,不要轻易用道德的标尺来衡量学生。
在教师的心目中,不应该有坏学生,只可能有心理不健康的学生。
因为,如果你讨厌你的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实际就已经结束了。
●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学生来说,失败固然是成功之母,可失败多了就成了成功的“后娘”。
所以我们更加坚信:成功更是成功之母。
●认为素质教育就是把学生的一切成绩全封闭起来,让学生既不了解别人的成绩,也不清楚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这也是不负责任的态度。
●批评学生一节课不需要备课,而表扬学生一节课,哪怕备一周课都难以办到。
●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是一次教育水平的升华,而其中必然有一个平凡而又曲折的故事。
●学校是应为学生而存在,没有了学生就不需要学校,更不需要教师与校长。
●有效的管理一定是简单的。
对学校评估的指标越细,反而越不准确。
●我们不要经不起课堂的沉默,因为只有活跃的气氛而没有屏神思索和思维交锋的课堂绝不是健康的课堂。
我是一名计算机中职生,教师要帖一个八字的名言或警句,来个好的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心志要坚,意趣要乐 一人立志,万夫莫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积少成多,集腋成裘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如何让中职学生逐渐喜欢上数学课
如何提高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杨卫红语文是职业学校的一门文化课程,在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然而中职生大多语文素质较低,学习积极性不高,要改变中职语文教学尴尬的局面,就应该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作为语文教师应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
那么,如何提高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必须使学生明白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语文是基础中的基础,是培养人听说读写能力的学科,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只要进行社会交际,就要用到语文,没有它就无法与外界进行交流。
中职阶段的学习是学生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要让学生明白,学好语文不仅仅是为了取得学分,而是真正为自己以后走上社会打下基础。
在当今人才竞争十分激烈、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大环境下,即使你有很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果没有很好的语文素养,也无法被别人了解、任用。
而且,在当今信息时代,提倡终身学习,而学习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要会读书,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语文素质。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理解、思维和应用的工具,是陶冶美好情操、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途径。
如果不学好语文,怎么能学好专业技能课?今后又怎么能在社会立足
必须让学生认识到这些,从而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的必要,进而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 建立起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像魏书生那样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倡导一种民主的气氛,让学生踊跃参与教学,只要言之成理,就应给予充分肯定,而不应拘泥于教参上的一家之言或自己的某种见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自觉地适应学生,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除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还要有敬业和奉献精神,宁可自己多走路,少让学生走“弯路”,树立平等与民主、尊重与宽容的教学理念。
老师既要尊重学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课堂上应充满民主气氛,答疑或讨论时,师生应平等相待。
严格要求学生时,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感到“严”的背后,充满了爱的期望。
教学中要多一些表扬与鼓励,少一些简单化的批评和训斥。
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关心、尊重和理解学生,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满足,使师生关系融洽,从而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如此以来,课堂再不是“老师一言九鼎,学生只有听的份了”,从而也就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改变教学方式,实行自主合作学者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如果教师在讲课中能做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相信学生也会因此受到感染。
教师要先研读作品,与作家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这样才能抛砖引玉,于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和教师感受到情感上的共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讲解《沁园春长沙》时,教师要先入为主,与毛泽东在词中所表现的宽广的胸怀和慷慨激昂的气势产生共鸣,然后再用这种情感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使其处于共鸣状态,这样学习课文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课前务必吃透教材和学生,精心设计,适时点拨。
设置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适度指导。
在设置问题时要注意尽量照顾到每一位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置不同的问题,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从而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哪怕只有一点进步,教师也要及时给予鼓励、表扬,让他们品尝成功的滋味,从而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4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课,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法国教育思想家拉伯雷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教师将教学组织成为轻松、愉快及富有吸引力的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课,恰恰符合了这一要求。
语文活动课突出表现为语文学习在活动中进行,它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是对课堂的延伸,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语文活动课形式多种多样,如演讲赛、辩论赛、古诗文朗诵赛、讲成语故事赛、猜谜语比赛、表演品评、制作手抄报等等。
可以利用每天早读、早自习时间,给学生抄一些脍炙人口的经典古诗词、趣联和格言警句,让学生们从这些优秀的语言中汲取精神养料,增长见识,开阔视野。
这些活动都具有比赛的性质,因此很容易吸引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魏书生说“: 即使对毫无直接兴趣的智力活动,学生因渴望竞赛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
”的确如此,在竞赛活动中,每个学生都会自主地“动”起来。
这种活动课用趣味性带动知识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思维,效果较好。
语文活动课不但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更重要的在于调动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5 以课外阅读为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纵观大多数中职学生,他们虽然对学习语文不大感兴趣,但是对课外读物却情有独钟。
因此,语文教师可以以此作为突破口,将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巧妙地转移到学习语文上来。
学生课外阅读的培养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中职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时期,自我意识强烈,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向学生推荐一些思想内容健康、能鼓舞上进、能提高文学素养的优秀文学作品,如《读者》、《小小说》、《青年文摘》、《杂文选刊》等,从中选取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作为教材的补充,使学生感受文学之美,并了解更多的社会生活,丰富他们的知识,从中汲取无穷的营养,满足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渴求。
教师还可以通过给学生列书目、内容简介、电影赏析、录音剪辑、读书心得交流等形式,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只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培养中职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寓教于乐,同时尊重学生,发展他们的个性,必定能促使学生产生渴求、探索知识的内动力,从而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的口号
明德小学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发展目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明理、立德,激励每一个学生自主发展,帮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
发展目标:创建市县一流学校、创新明德品牌学校。
建设目标:“六个一流”(办学理念一流、教学设备一流,校园环境一流,校风学风一流,教师素质一流,教育教学质量一流)。
培养目标:培养明德创新的“五会”新人(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创新)发展策略:特色办学,科研兴校校训:明德、励志、博学、笃行校风:自主、和谐、活泼、进取教风:敬业、爱生、务实、创新学风:乐学、善思、勤奋、博采校训:明德、自立、励志、笃学校训:有学校训导,诫勉之意,是学校追求的目标和境界。
它应该体现学校的特色,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的凝炼和概括。
根据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以及办学方向,借鉴兄弟学校的提法,归纳为“明德、励志、博学、笃行”。
明德:明白做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方方正正做人,规规矩矩做事。
教师要明德,就是要有高尚“师德”,“德高为师”。
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爱岗敬业、献身教育,只有爱岗敬业,我们才能积极正确地面对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才能正确看待学校分配的工作。
也只有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苦中有乐,乐在其中。
其次要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无私的、神圣的爱。
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
在学校教育中如何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
学校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校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
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各个环节的总体要求 学校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针;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引导学校生树立远大志向;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学校生的爱国情感和创新意识;引导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学校生正确的是非观念、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要注重开发德育资源,突出实践环节,营造文化氛围,抓好课程德育、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形成长期稳定、充满活力的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格局和生动局面。
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总要求,在国家发布实施的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学校德育工作一系列重要文件和规定的基础上,继续坚持已明确的培养目标、基本内容、教育原则、管理职责、队伍建设、物质保证等要求,面向基层学校突出“融入”这一关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门课程、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以及班主任工作、学校日常管理等具体环节。
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门课程 课堂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要把各门课程蕴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充分开发出来,把各门课程已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教育。
教师备课应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育人要求,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应融会贯通、深入浅出,自然地进行。
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始终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方法与习惯,始终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各门课程教学中应努力体现并不断拓展具有学科特色的育人内容。
德育课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实际循序渐进地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法制、国情、生命、心理健康、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等基本内容的教育。
在发展道德认知的同时,特别要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学习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帮助解决学生学习生活成长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用道德、真理的力量和魅力启迪、感染学生,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逐步树立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的志向。
语文课要充分重视课程的人文内涵,在阅读鉴赏和表达交流的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和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革命传统,尊重人类多样文化,提高文化品位,培养积极人生态度、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
数学课要引领学生通过各领域数学知识的学习,在逐步培养抽象、推理、想象、创造等能力的过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活动中发展演绎推理能力,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要在引领学生揭示科学发展规律和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规律中有机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学习猜想与假设、观察与收集、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总结与评估等科学方法,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养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历史、历史与社会课要在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自然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培养学生树立唯物史观,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逐步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地理课要在学习乡土、中国、世界地理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自然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
体育、音乐、美术、艺术等健康与艺术课程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技巧和参与、欣赏、鉴赏中自然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引导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培养他们公平竞争、规则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能力,培养崇尚美好、热爱生活、尊重创造和热爱祖国艺术、尊重世界各国艺术品质。
外语课要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特别要了解和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培养国际视野,增进国际理解。
地方和校本课程要充分利用当地教育资源,生动直观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各科任课教师要努力使自己既具有学识魅力又具有人格魅力,深入把握各课程的知识体系,深刻认识课程的内在规律和育人价值,使教学过程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形式,要根据各学科教学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性学习和专题教育要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安排,就近就便地在各种类型的社会资源中进行。
教育部门要联合当地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以及行业主管机构,建立具有各行业特色、具备一定条件、可供学校上实践课的社会实践基地,统筹安排和指导学校在社会资源中进行实践教育教学活动,协调解决学生安全和经费保障问题。
社会实践基地要有场地设施、安全保障、专业人员等基础条件和相对固定的活动时间安排。
实践教育教学活动要有适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实践课程实施方案,对各个环节和步骤进行指导。
要开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公共机构和设施、国有企事业单位、各类校外活动场所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制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文化艺术教育、科学教育、国防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安全教育、毒品预防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等多方面的社会实践资源,在全社会营造凡是公共资源都应创造条件、发挥优势为学校生健康成长服务的良好氛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到历史遗址、名人纪念地、历史博物馆、文物展览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结合德育课、语文课、历史课、地理课、音乐课、美术课涉及的内容进行实地教学。
革命传统教育可到革命纪念地、烈士陵园、革命博物馆,走访革命前辈、英雄模范,结合德育课、语文课、历史课涉及的内容进行实地教学,可在重大历史纪念日、重要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法制教育可到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会场、法院、律师事务所、监狱、少管所结合德育等课程和法制专题教育的要求,了解立法(合地方性法规)的民主过程,旁听案件的审理过程,开展模拟人大、法庭等活动,参观监狱和少管所。
文化艺术教育可到展览馆、美术馆、音乐厅、剧院,结合德育课、语文课、历史课、音乐课、美术课等内容现场欣赏;可到艺术院团、艺术院校、影视基地、电视台、广播电台、录音棚、出版社、网络公司等,实地感受。
科学教育可到科技类馆室、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实验室、高新技术企业、运用高科技的公共设施,结合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等课程,亲身感受、实地体验。
国防教育可到军事博物馆、军营、国防设施,结合德育课、语文课、历史课、地理课等内容和国防专题教育的要求,进行实地教学和亲身体验。
环境保护教育可到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展览馆、海洋馆、空气质量监督机构、污水处理企业等,结合德育课、语文课、地理课等内容和环境保护专题教育的要求,进行现场教学。
安全教育可到交通队、公安派出所、急救中心、消防队、地震台,结合德育课、语文课、地理课等内容和安全专题教育的要求,进行现场教学和模拟训练。
关爱老人、孤儿、残疾人教育可到养老院、儿童福利机构、残疾人康复机构等社区机构,结合德育课和相关的主题日,进行力所能及的慰问和服务活动。
健康教育可到专业运动队、体育科研院所、心理咨询机构、儿童保健机构,结合体育课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进行现场教学。
教学中涉及生产、销售、消费、税收、金融、保险、证券等相关内容可到相关生产企业、商业企业、税务所、金融机构、保险公司、证券交易所等进行现场教学。
各地学校要挖掘当地资源,利用新农村建设、城市规划、农田、林区、牧场、湖泊、海洋、质量信得过企业、质检机构、港口、机场、航天企业和发射地,实地进行农村发展、城市建设、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品质量、航海、航空、航天等教育。
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氛围,要以树立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建设平安和谐校园为保障。
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要在规范办学行为、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力营造独特的育人氛围,使教育和引导体现在学校生活的细微之处,体现在师生、同学之间相互关怀和相互关心之中,体现在班级、团队组织的温暖和鼓励之中,体现在高年级同学对低年级同学的爱护和帮助之中。
要扎实开展师德教育,建设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钻研教法、不断探求的优良教风,倡导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天的学习生活,及时鼓励学生的进步,及时发现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
不把错误观点和不良情绪带给学生。
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落实好《学校生守则》和《学校生日常行为规范》,建设勤奋努力、积极向上、认真诚信、充满兴趣、乐于探究的良好学风,倡导学生把准备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作为学习的目的,把对知识的兴趣和追求作为学习的动力,爱动脑、勤动手、上好每一节课、完成好每一次作业,参加好每一次活动。
学生学>--j实践经历和行为表现是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内容。
要认真抓好班级和团队工作,建设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快乐和谐、健康向上、争做主人的良好班风,倡导营造充满正气的浓厚氛围,引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他人的事情帮助做好,集体的事情一起做好。
学校应有自己的校训、校歌、校徽、校标和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体现学校的特点和教育理念。
优化美化校园环境,要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营造德育的良好环境,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一角一景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
要从本地自然环境和条件出发,有条件的学校应在校园内栽花种草,绿化、美化校园,还可以开辟小种植园、小养殖园,不具备绿化条件的学校也要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使整个校园干净、整洁、美观、有序。
要对校园人文环境进行精心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环境的设计、维护和创造。
有条件的学校要建好校史陈列室和共青团、少先队室。
要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雕塑、地面、建筑物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体现教育理念,可张贴、悬挂革命领袖、英雄人物、劳动模范、科学家、艺术家等杰出人物的画像和格言,制作、设计介绍家乡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建设成就的图片和文字,绘制、创作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健康生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卡通人物形象等,特别鼓励、展示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
有条件的学校要发挥校园广播站、电视台和校园网络的作用,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
充分利用好“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十一”国庆节及教师节等重大节庆日,“九一八”、“南京大屠杀”等国耻纪念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利用入学毕业、入队离队、入团、成人仪式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坚持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发表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内容生动具体的国旗下讲话。
开展课后科技、艺术、体育、娱乐活动,广泛组织多种类型的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活动,每学年都应组织体育运动会和各种形式的艺术节、科技节及读书、读报、演讲等活动,积极开展优秀少儿歌曲、童谣、儿歌的编创、演唱和诵读活动。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还应结合本民族的文化、风俗和节日,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
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重视课间特别是大课间体育活动。
学校要保证共青团、少先队每周的活动时间和条件,注重教育教学活动与团队活动有机结合,支持团队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好已有的品牌活动,并鼓励结合实际创新活动形式。
利用每年9月“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把集中活动与经常性的校园文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与全年开展的民族精神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民族精神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可交流和介绍各门课程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总结和发现学生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中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经验和做法,集中开展以民族精神教育为主题的团队会(日)、社会实践和参观走访等活动。
特别应把党和国家的大事有机纳入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主题教育活动之中。
要因地制宜,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既可以突出“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民族精神内涵的某一方面,并进一步具体化;也可以选择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体现民族精神的一个方面,并结合历史故事和人物生动活泼地进行。
要上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开学第一课。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要尊重学校生的身心特点,充分考虑他们的年龄差异、地域差异和个体差异,切合各地实际,既体现知识性、科学性,更突出趣味性、娱乐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优化校园网络环境和开发优质校园网络资源。
有条件的学校要向学生开放校内网络设施,大量提供和不断更新健康向上的内容,为学校生利用网络接受教育、收集信息、自主学习创设良好的条件。
要加强对学校内上网场所的管理,有效规范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对进入校园网络的不良信息进行有效过滤和管理。
要大力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让学生了解计算机与网络科技的发展、信息选择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所产生的问题和网络管理者和使用者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学生遵守国家法律、遵守网络道德,增强对网络不良信息的抵抗能力。
要注意了解和掌握社会文化动态,高度重视各种流行文化对学校生的影响,及时发现、研究学校生的文化热点,积极引导,有效地抵制粗口歌、不健康口袋书、非法彩票等不良现象。
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班主任工作 学校班主任要把班级工作中的各个工作细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契机。
无论是班级的日常教育管理,还是解决具体问题;无论是常规的教育引导,还是处理突发事情;无论是面对全体,还是针对个体都体现关爱、理解、引导、教育,注重心理疏导,并尽可能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
应在每一天的细节中体现育人。
特别注重挖掘早晨迎接学生、课间十分钟和课间操的引导、安排午餐、与学生交流、课后活动、放学扫除等班主任常规工作中的育人因素,结合具体的学习生活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应在每一学期的细节中体现育人。
特别注重挖掘开学第一次讲话、安排座位、制定班规、推选干部、布置教室、班团队会、集体外出活动、评选先进,填写学生成长手册、与任课教师沟通、开家长会、与家长沟通等班主任常规工作中的育人因素,结合具体的班级管理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应在每一次接送一个班的细节中体现育人。
特别注重挖掘第一次与学生见面、记住每一个学生名字、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和特点、形成班级的舆论氛围、入队入团、离别赠言等班主任常规工作中的育人因素,结合具体的教育场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管理工作 学校管理工作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求,既注重主题教育活动,更要注重日常教育教学行为。
学校德育工作实行校长负责的领导管理体制,强化学校党组织的保障作用,主管德育工作部门和分管负责人各负其责。
在教学管理中,要对实施课程德育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把体现德育作为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
及时交流、推广经验。
在学生管理中,要以育人为本,面向学生制定的制度,采取的管理措施,都必须与培养目标相一致。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要尊重学生人格,帮助学生及时发现不足,改进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杜绝以分数对学生进行排名。
在教职员工管理中,要引导教师一切以学生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教育,而不能仅从便于管理的角度采用不当的方式方法。
七、教育部门要为学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各个环节提供保障 教育部门要推动建立长期稳定的学校德育工作格局,着力解决学校实施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要有统一的基本要求,把对教师、校长、学校德育情况的评价作为教师、学校负责人、学校考核和评优的重要内容。
要制定政策、建立机制对教师、校长、学校积极主动地做好德育工作提供保证,给予奖励。
要注重总结适合各种情况的经验,提供多种适合不同情况可以选择的模式。
要加强学校党组织负责人、德育工作专职行政人员、班主任、共青团团委书记、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德育课教师的队伍建设。
要充分发挥德育科学研究部门和学术团体的作用,鼓励德育科研人员与学校教师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发展和实际需求设立课题,密切合作开展研究。
要为从事德育科研活动的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创造条件。
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
加强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把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环节,构建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的长效机制。
总结和推广适合不同地区、不同情况的校外活动场所运转的各种模式,充分发挥已有校外活动场所的综合效益。
要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应对涉及学校思想品德心理突发问题的机制。
对学校生中的热点问题和学校德育的难点问题进行动态调查研究,随时反映情况,积极应对。
要建设和开发多种形式的国内外信息资源,为学校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提供支持和帮助。
要建立教师与家长、社区工作者,学校与家庭、社区建立密切沟通的渠道,明确教育目标,协调教育行为。
感恩学校的名言警句
(一)教师作表率 大多数学生都有模仿自己所崇拜的老师的习性,因此教师应有高雅大方的举止,临事不慌的胆略,受气不怒的风度,使学生有样可学,逐步培养起自制能力。
(二)用名言引导学生 名言、格言、警语、谚语、楹语等有相当部分是劝人修身养性的,如果应用得当则能成为学生追求完善心理品质道路上的路标。
教师可把这些名言、格言等写成标语作为校训或让学生抄写作为座右铭,以便时刻参照修练。
(三)用故事感染学生 世人有很多以柔制刚、因忍消灾、因暴取亡的故事,其作用和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四)树立榜样 凡是政治家、教育家都很重视榜样的作用,搞心理教育的工作者更视它为兴奋剂、强心剂。
教师应善于观察了解,把学生中自制力强的树为榜样,使其他学生耳闻目睹有所效,行为思绪有所仿,同时,又可以反作用于树为榜样的学生。
以上讲了诱导的方法,只要教师诱导得法,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练习起来也省力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