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里面比较出名的句子关于爱的~
爱的上帝和是整部圣经的主题和主线,其次就是爱上帝的人和他们对。
所以,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圣经的话,是可以用“爱”来总括的。
以下是一些非常著名的关于爱的经文: 【出20:6】 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
【出34:6】 在他面前宣告说,,,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
【出34:7】 为千万人存留慈爱,赦免罪孽,过犯,和罪恶,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利19:18】 不可报仇,也不可埋怨你本国的子民,却要爱人如己。
我是耶和华。
【申6:5】 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
【撒上18:1】 大卫对说完了话,的心与大卫的心深相契合。
爱大卫,如同爱自己的性命。
【撒下1:26】 我兄哪,我为你悲伤。
我甚喜悦你。
你向我发的爱情奇妙非常,过于妇女的爱情。
【撒下22:26】 慈爱的人,你以慈爱待他。
完全的人,你以完全待他。
【代上16:34】 应当称谢耶和华。
因他本为善,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诗36:5】 耶和华阿,你的慈爱,上及诸天。
你的信实,达到穹苍。
【诗63:3】 因你的慈爱比生命更好,我的嘴唇要颂赞你。
【诗66:20】 神是应当称颂的。
他并没有推却我的祷告,也没有叫他的慈爱离开我。
【诗85:10】 慈爱和诚实,彼此相遇。
公义和平安,彼此相亲。
【诗103:11】 天离地何等的高,他的慈爱向敬畏他的人,也是何等的大。
【箴27:5】 当面的责备,强如背地的爱情。
【歌1:4】 愿你吸引我,我们就快跑跟随你。
王带我进了内室,我们必因你欢喜快乐。
我们要称赞你的爱情,胜似称赞美酒。
他们爱你是理所当然的。
【歌8:6】 求你将我放在你心上如印记,带在你臂上如戳记。
因为爱情如死之坚强。
嫉恨如阴间之残忍。
所发的电光,是火焰的电光,是耶和华的烈焰。
【歌8:7】 爱情众水不能息灭,大水也不能淹没。
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财宝要换爱情,就全被藐视。
【何2:19】 我必聘你永远归我为妻,以仁义,公平,慈爱,怜悯聘你归我。
【太5:43】 你们听见有话说,当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
【太5:44】 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
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
【太6:24】 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
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
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
(是财利的意思)【太9:13】 经上说,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
这句话的意思,你们且去揣摩。
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
【太10:37】 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
【太19:19】 当孝敬父母。
又当爱人如己。
【太22:37】 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
【太22:39】 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
【路7:47】 所以我告诉你,他许多的罪都赦免了。
因为他的爱多。
但那赦免少的,他的爱就少。
【约3:16】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约12:25】 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
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
【约13:34】 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
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
【约13:35】 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
【约14:15】 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
【约14:21】 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
爱我的必蒙我父爱他,我也要爱他,并且要向他显现。
【约14:23】 耶稣回答说,人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道。
我父也必爱他,并且我们要到他那里去,与他同住。
【约14:24】 不爱我的人就不遵守我的道。
你们所听见的道不是我的,乃是差我来之父的道。
【约15:9】 我爱你们,正如父爱我一样。
你们要常在我的爱里。
【约15:10】 你们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爱里。
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他的爱里。
【约15:12】 你们要彼此相爱,像我爱你们一样,这就是我的命令。
【约15:13】 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
【罗5:5】 盼望不至于羞耻,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
【罗5:8】 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
【罗8:28】 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
【罗8:32】 神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他一同白白地赐给我们吗
【罗8:35】 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
难道是患难吗
是困苦吗
是逼迫吗
是饥饿吗
是赤身露体吗
是危险吗
是刀剑吗
【罗8:37】 然而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
【罗8:39】 是高处的,是低处的,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
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
【罗12:9】 爱人不可虚假,恶要厌恶,善要亲近。
【罗12:10】 爱弟兄,要彼此亲热。
恭敬人,要彼此推让。
【罗13:8】 凡事都不可亏欠人,惟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
因为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
【罗13:9】 像那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贪婪,或有别的诫命,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
【罗13:10】 爱是不加害与人的,所以爱就完全了律法。
【林前8:3】 若有人爱神,这人乃是神所知道的。
【林后5:14】 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
因我们想一人既替众人死,众人就都死了。
【加5:22】 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弗3:17】 使基督因你们的信,住在你们心里,叫你们的爱心,有根有基,【弗3:18】 能以和众一同明白基督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弗3:19】 并知道这爱是过于人所能测度的,便叫神一切所充满的,充满了你们。
【弗4:2】 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弗4:15】 惟用爱心说诚实话,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基督。
【弗4:16】 全身都靠他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各职,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
【弗5:25】 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
【弗5:28】 丈夫也当照样爱妻子,如同爱自己的身子。
爱妻子,便是爱自己了。
【弗5:33】 然而你们各人都当爱妻子,如同爱自己一样。
妻子也当敬重她的丈夫。
【腓1:9】 我所祷告的,就是要你们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
【腓1:10】 使你们能分别是非,(或作喜爱那美好的事)作诚实无过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
【西3:14】 在这一切之外,要存着爱心。
爱心就是联络全德的。
【帖后3:5】 愿主引导你们的心,叫你们爱神并学基督的忍耐。
【提前1:5】 但命令的总归就是爱。
这爱是从清洁的心,和无亏的良心,无伪的信心,生出来的。
【提后1:7】 因为神赐给我们,不是胆怯的心,乃是刚强,仁爱,谨守的心。
【约一3:11】 我们应当彼此相爱。
这就是你们从起初所听见的命令。
【约一3:14】 我们因为爱弟兄,就晓得是已经出死入生了。
没有爱心的,仍住在死中。
【约一3:16】 主为我们舍命,我们从此就知道何为爱。
我们也当为弟兄舍命。
【约一3:17】 凡有世上财物的,看见弟兄穷乏,却塞住怜恤的心,爱神的心怎能存在他里面呢
【约一3:18】 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
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
【约一3:23】 神的命令就是叫我们信他儿子的名,且照他所赐给我们的命令彼此相爱。
【约一4:7】 亲爱的弟兄阿,我们应当彼此相爱。
因为爱是从神来的。
凡有爱心的,都是由神而生,并且认识神。
【约一4:8】 没有爱心的,就不认识神。
因为神就是爱。
【约一4:9】 神差他独生子到世间来,使我们借着他得生,神爱我们的心,在此就显明了。
【约一4:10】 不是我们爱神,乃是神爱我们,差他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
【约一4:11】 亲爱的弟兄阿,神既是这样爱我们,我们也当彼此相爱。
【约一4:12】 从来没有人见过神。
我们若彼此相爱,神就住在我们里面,爱他的心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了。
【约一4:16】 神爱我们的心,我们也知道也信。
神就是爱。
住在爱里面的,就是住在神里面,神也住在他里面。
【约一4:18】 爱里没有惧怕。
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
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
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
【约一4:19】 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
【约一4:20】 人若说,我爱神,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话的。
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
(有古卷作怎能爱没有看见的神呢)。
【约一4:21】 爱神的,也当爱弟兄,这是我们从神所受的命令。
【约一5:1】 凡信耶稣是基督的,都是从神而生。
凡爱生他之神的,也必爱从神生的。
【约一5:2】 我们若爱神,又遵守他的诫命,从此就知道我们爱神的儿女。
【约一5:3】 我们遵守神的诫命,这就是爱他了。
并且他的诫命不是难守的。
以上还只是部分的节选,圣经中对于爱的颂歌最著名的就是13章:【林前13:1】 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
【林前13:2】 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
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
【林前13:3】 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
【林前13:4】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爱是不嫉妒。
爱是不自夸。
不张狂。
【林前13:5】 不作害羞的事。
不求自己的益处。
不轻易发怒。
不计算人的恶。
【林前13:6】 不喜欢不义。
只喜欢真理。
【林前13:7】 凡事包容。
凡事相信。
凡事盼望。
凡事忍耐。
【林前13:8】 爱是永不止息。
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
说方言之能,终必停止,知识也终必归于无有。
【林前13:9】 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讲的也有限。
【林前13:10】 等那完全的来到,这有限的必归于无有了。
【林前13:11】 我作孩子的时候,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
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
【林前13:12】 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模糊不清原文作如同猜谜)。
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
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
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
【林前13:13】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
圣经里让人放弃不该有的欲望,静心的句子
马太福音:11:28 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
11:29 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
哈巴古书:3:17 虽然无花果树不发旺,葡萄树不结果,橄榄树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粮食,圈中绝了羊,棚内也没有牛。
3:18 然而我要因耶和华欢欣,因救我的神喜乐。
约翰福音:16:33 我将这事告诉你们,是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
在世上你们有苦难。
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
求道教经典语录!
1、道生一,一生二,二,三生万物;2、仙道,无量度人;3顺天时,下养万物,昆虫不失斯所,獭未祭鱼不施网罟,豺未祭兽不修田猎,鹰隼未击不张尉罗,霜露未沾不伐草木;4、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5、天地好生,征物同一躯命,故人惟兼物性,方为全尽吾性。
体此意者,樽节爱养,戒杀放生,自有所不能已也。
6、凡天下均同是性,天性既善,悉生万物,无不置也。
地性既善,养生万物,无不置也。
圣人悉乐理天下而实法天地,故万物皆受其功大善。
神仙真人助天地而不敢轻,尊之,重之,受之,佑之。
也可参考《度人经》、《老子》、《吕氏春秋・贵生》、《云笈七签》卷十六《九天生神章经》、《阴骘文图说》 、《白话劝戒录》、《感应篇图说》。
《太平经》主张的“乐生”、“重生”,以及其它的道书如《老子想尔注》、《老子河上公章句》、《周易参同契》、《抱朴子内篇》、《西升经》、《度人经》、《悟真篇》
尼采是谁,我只知道是哲学家
尼采简介尼采生平简介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尼采,一个具有多重身份的人:他是一个大学教授,一个诗人,一个哲学家,一个孤独的漂泊者。
他杀死了上帝,但他不是传说中的那个恶魔。
他是一个真实的人,曾有人说不了解尼采,就不可能了解我们这个世纪的西方哲学思潮,文艺思潮和社会思潮。
就让我们从他的生平来窥探这一个在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有争议而又在二十世纪初掀起了政坛的轩然大波的~~尼采。
尼采生平简介:尼采出身於宗教家庭,据说他的祖先七代都是牧师,他父亲曾任普鲁士王国四位公主的教师并处於普鲁士国王的庇护之下,他要求负责一个乡村教区,於是被任命到了洛肯(Rocken),在四年后尼采在大家的期盼下於一八四四年十月十五日出生於这个乡村中,而尼采在不久后就有了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他学话很慢。
他老是用严肃的目光注视著一切,牧师很喜观这个沈静的小男孩,总是喜欢带著他一起散步,而尼采永远也不会忘记,而在尼采四岁时,父亲不幸坠车震伤,不久就去世了。
这件事将他完全震慑了,两年后他的弟弟也去世。
不久他即全家搬迁到南堡(Naumburg),这时的尼采并没有忘记父亲,并希望以他为榜样成为一名牧师,因此他时常给夥伴们朗诵圣经里某些章节,为此他获得了小牧师的称谓。
从这时起围绕著他周身的,都是女人—母亲、妹妹、袓母和两个姑姑。
外在的世界,在战火的动荡中喘息著,尼采却生活在一片祥和平静的气氛中。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两点奇特的事实:1.尼采生於宗教家庭中,日后却成为举世闻名的反基督教的人。
2.尼采在女人的周围与养育中长大,日后却成为坚决的反女性主义者。
关於这两点,我们或许可以由他日后的生活中详细观察。
九岁时,他开始展现出在音乐方面的才华。
十四岁时,进入普夫达(Pforta)中学,课程都是古典的,训练很严格。
这学校出了很多伟人,如诗人和剧作家Novalis,语言学家和研究莎士比亚的学者Schlegel,以及哲学家和爱国者费希特。
但尼采难以受这种新生活,他很少玩耍。
也不愿接近陌生人;再者以女性为中心的家庭所特有温柔的生习惯,也不适宜他去接受普夫达的清规戒律,因此这时的尼采除了理智的发展有著惊人的进步外,音乐和诗歌己为他的感情生活的两条出路。
一八六四年,尼采和他的朋友杜森(Paul Deussen)进入波昂(Bonn)大学,那时他二十岁,开始研究语言学和神学,但第一学期结束,便不再继续神学了,他念上浪费时间,在这里,他常听同学们交谈,有些人毫无信念激情地一遍遍重复黑格尔、费希特、谢林的各种公式,那些伟大的体系已经完全丧失了激发人的力量,另一些喜欢实证科学的人则阅读褔格特(Vogt)和比希纳(Buechner)的唯物主义论文。
尼采读了这些论文,但不愿再读,他是一个诗人,要激情,直觉和具有神秘色彩的东西,不能满足於科学世界的清晰与冷静,那些唯物主义者的青年还自称是民主主义者,他们鼓吹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哲学;而尼采不仅太像诗人,而且在修养和气质上太像一个贵族,以至於能对平民政治不感兴趣,他从没想过要过安宁而舒适的生活,所以他不可能对一般人的幸褔不愿在神学的空泛观,对有节制的欢乐和有节制的痛苦这样一种可怜的生活理想感兴趣。
当然,他有自己明确的爱好,他对自己的趣味深信不疑,他热爱希腊诗人,喜爱巴赫、贝多芬、拜伦。
他对人生问题尚未作出任解答,在廿一岁的今天,他一如过去十七年那样,将自己控制在一种训练有素的沈默之中,宁可保持缄默而不愿发表模稜两可的意见,而在这段期间,尼采对基督教的信仰越发远离了,他简直要把基督的信仰抛弃,一八六五年复活节,我们可以想像得到尼采的母亲听到她的儿子拒绝参加他们惯常的圣餐时,会如何的惊讶
事后尼采信给他的妹妹伊莉莎白说:「如果你祈求心灵的平和与快乐,相信好了
如果你希望成为一个真理的门徒,探索吧
」。
尼采抛弃了宗教问题的约束,对於威权便愈富反抗的精神,他的性情也渐趋急切,有一个时期还加入喝酒、唱歌、打斗的团体。
不久尼采便觉悟这种纵情的生活,深感人群中的喧嚣只是带来内心的空虚而已,於是他又重返往日的孤独。
一八六五年,他敬爱的古典语言学的老师Ritschl到莱比锡(Leipzig)大学任教,尼采也随著到了那里,他去莱比锡大学注册时,正赶上校庆,校长在向学生们训话,他告诉学生们。
在一百年前的今天,歌德曾经和他们的前辈们一起在这里注过册:「天才自有其各自的道路」,这位谨慎的校长随即补充说,沿著这些道路走是危险的,歌德不是一个好学生;在读书时代,你们不要以他为榜样。
尼采烧掉了一些夹在作业本里的诗,重新投入学习,并训练自己以极其严密的方法研究语言学。
可是厌倦不久便卷土重来,他害怕波昂那一年的事重演,他的书信和笔记里又写满了大段大段相同的抱怨。
而在莱比锡的几年间,有两大影响形成了尼采的个性,这便是叔本华的哲学和华格纳的音乐。
对尼采影响最大的人:叔本华和华格纳在一八五年的冬季,有一天,尼采偶而在一家书店买到叔本华的巨著『意志和观念的世界』(Die Welt alle und Vorstellung),他立刻被这位已逝六年的忧郁智者迷住了,他狂热的喊著:我发现了一面镜子,在这里面,我看世界,人生和自己的个性被描述得惊人的宏壮。
尼采深受叔本华那种独抱孤怀的人所感动,但他并没有染上悲观色彩,虽然叔本华所感受到的时代痛苦,同样地樍压在尼采的肩膀上,后来尼采发现叔本华的悲观思想可以用希腊艺术来医好。
尼采对他的朋友说:你要我证明叔本华的正确,我只能简单地对你这样说:我之所以能勇敢而自由地正视人生,是因为我的双脚已找到了坚实的土地。
形象地说吧,忧郁的潮水之所以没有将我冲离自己的道路,是因为它们无法淹没我的头。
正当尼采陶醉於叔本华哲学的时候,恰巧又发现了一位天才,以音乐的形式表现著叔本华的思想,这位天才便是大名鼎鼎的剧作家华格纳。
当时华格纳之所以吸引尼采,不仅由於他的伟大性,同时也因尼采深爱音乐之故。
尼采欣赏华格纳富有革命性的作品;他们都对叔本华怀著一分喜爱的感情,Tristan不仅赞美了叔本华无休止的,盲目的与挣扎的意志,而且还表现了一种沈醉的欢欣,这留给尼采一个启示,使他脑中激起了古希腊戴欧尼索士(Dionysus)祭祀时的那种鼓舞兴奋之情,这使得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讨论希腊剧曲之余,也还忘不了华格纳的作品。
尼采和华格纳认识三年,处女作:『悲剧的诞生』出版。
在这里,尼采把希腊文化分成苏格拉底以前和苏格拉底以后两个不同的阶段,前者的文化是由健康的生命力所创造的,后者则是毫无生气的理性的产物,尼采继续说,现代的文化后像过去苏拉底时期文化,只有华格纳的音乐可以拯救这种文化的危机。
尼采把一个艺术理想托於华格歌剧上面。
华格纳得到这样的知己,他怎能藏得住内心的高兴呢
无怪乎在完悲剧的诞生之后,对尼采叫喊著:我从来没有读过一本像这样好的书,简直伟大极了
一八七六年夏季华格纳离开Tribschen,到了拜垒(Bayreuth),在那儿建立了一座规模很大的国家歌剧院,正准备上演他的新作。
华格纳写信催促尼采到拜垒看他排演,尼采满怀兴奋之情赶去,六月间尼采写完有关华格纳的论文(华格纳拜垒),还称赞华格纳在表现自我内心深处的情感与体验方面具有超人的能力。
但在七月下旬他看完华格纳『尼布龙根的指环』之剧作后,感到失望了,他认为整部剧都充满了基督教的色彩,堕落的气氛
华格纳的歌剧变成人类的软化剂,皇室以及优闲富裕的人们都成为华格纳迷。
正当华格纳享有盛名时,尼采掉头而去。
他在克林根布伦(Klingenbrun)藏匿了十天,徘徊於波希米亚森林之中,就在这里,一个大的启示:使他走向自己,寻找自己~而不再奢望那已破的幻影。
几天以后,他又回到拜垒,却像个陌生人,我们无法想像在这几个星期之内他是多麼的痛苦。
最后尼采离开了拜垒,以后从没有回去过,尼采后来写著:「在我一生中最大的事是恢复健康,华格纳是我唯一的病痛。
」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把他的朋友华格纳偶像化、神圣化,现在他不再想做华格纳的信徒了,他要成为真实的自己;他不再忠实於友情的华格纳,友情的华格纳是建立在哲学精神的华格纳之上的,这种精神消失了,友情也随著暗淡
这一年,尼采与他大学时代最亲密的朋友洛德之间也产生了隔阂,导致了后来的破裂。
尼采与洛德,同为李契尔教授的高足,可是两人志趣迥异,洛德脱不开世俗之路,当学生时也有一番雄心,毕业后,逐潮满足於平稳的学者生涯和小家庭生活,终究不过是一个平庸之辈。
尼采却始终保持著青年时代产生的使命感,灵魂不同,自然就没有了共同语言。
这一年,尼采向荷兰女子求婚而遭拒绝,后来他尽管一再试图为自己觅一配偶,均不成功,而至死未婚。
这时他认识一位叫露.莎乐美,那时她几乎不满二十岁,是一个俄国人;她那惊人的理解力和富於理智的热情常常受到人们的赞叹;梅森伯格为她设想了一次恋爱,她把尼采的作品赠送给她;露.莎乐美读了。
似乎也理解了书里的内容,她非常详细地向她介绍了这位非凡的男子;后来在相识且渐渐熟识之后,尼采对这个女孩子心怀好感的说:一位女性进入了他的生活,这对他来说是一种幸褔,这会有益於他的思索,从此之后,他的思绪会更活跃,感情会更丰富。
当然他最好不娶露小姐,因为他鄙视所有肉体上的结合;也许他应该把自己的名字和她的名字联在一起,以保护她不受那些恶意中伤者的流言蜚语,并通过这种精神上的结合,诞生出一个精神上的儿子:先知查拉斯图拉。
但莎乐美她却不想结婚。
而多疑的尼采,开始猜想他们一定在嘲笑自己,内心非常不安,尼采既没有经验也没有必要的果断来解决这种极其痛苦的局面,他的妹妹嫌恶莎乐美,助长了他的怀疑和积怨,她以一种蛮横的方式,而且似乎未经尼采许可,干预了这件事,她给那位少女写了一封信,这最终决定了这一决裂。
莎乐美小姐怒不可遏,在这之后,尼采虽仍然不断的寻找他的伴侣,但他终究孤独一生。
一八七九年,尼采结束了十年教授生涯,从此开了他的没有职业,没有家室,没有友伴的孤独的漂泊生涯,也同时开始了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哲学学者,他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哲学家,一个独创的哲学家。
当尼采认清,孤独乃是真正的思想家的命运,他就甘於孤独,并且爱自己的命运了,在既自愿又被迫的孤独中,在无家可归的漂泊中,靠著微薄的教员退休金,尼采度过了他生命中最丰产的十年,倘若不是因为精神失常,这种孤独的漂泊生涯会延续到他生命的终结。
可是,一八八九年以后,他的神智始终处麻痹状态,只是在母亲和妹妹的护理下苟延无用的生命。
他死於1900年,而他的生命在一八八九年实际上已经结束了。
//X-档案1844年10月15日 弗里德里希·尼采生于普鲁士萨 松? 岑附近的洛肯镇的一个牧师家庭,父名卡尔·弗里德里希·尼采。
1849年07月30日 其父死于脑软化症。
1850年 全家迁居瑙姆堡。
1858年10月 入舒尔普福塔文科中学就读至1864年。
1864年10月 入波恩大学攻读神学和古典语文学。
1865年10月 转学到莱比锡大学继续攻读语文学,开始接触叔本华的著作。
1866年 开始同艾尔温·罗德交往。
1868年11月08日 在莱比锡结识理查·瓦格纳。
1869年02月 破格受聘于巴塞尔大学,出任古典语文学副教授。
05月17日 出次到瑞士卢塞恩城郊的特利普森拜访瓦格纳。
05月28日 在巴塞尔大学发表就职讲演,题为《荷马和古典语文学》。
】?夹醋鳌侗?绲牡??罚?872年1月出版)。
1870年03月 ”黄 为正教授。
08月 以'愿看护兵身份参加普法战争,因身染痢疾和白喉退役。
10月 』氐桨腿???状谓崾渡裱Ъ腋ダ即摹ぐ赂ケ纯恕
?1872年2、3月 在巴塞尔大学作题为《我国教育设施的未来》的演讲(后来作为遗著出版)。
05月22日 参加拜罗伊特音乐节大剧场奠基礼。
1873年 《不合时宜的思想》第一部分:《表白者和作家大卫施特劳斯》。
《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片断。
后作为遗著出版)。
1874年 《不合时宜的思想》第二部分:《论历史对生命的损益》;第三部分:《教育家叔本华》。
1875年10月 结识作家音乐家彼得·加斯特(原名:亨利希·科泽利茨)。
1876年 《不合时宜的思想》第四部分:《拜罗伊特的理查·瓦格纳》。
08月 出席首届拜罗伊特音乐节。
09月 近一步同心理学家保尔·瑞交往。
10月 获假疗养疾病,同保尔·瑞和玛尔维达·冯·麦森堡在索林特度假至1877年冬季。
同瓦格纳最后一次晤面。
1878年 《人情味的,太人情味的》第一部分。
1879年 病重,辞去巴塞尔大学教职。
1880年 《漫游者及其影子》。
《人情味的,太人情味的》第二部分。
3月至6月 首次在威尼斯逗留。
11月起 首次在热那亚过冬。
1881年 《朝霞》。
首次在瑞士恩加丁高山疗养地的西尔斯-玛利亚度夏。
1882年 《快乐的科学》。
3月 西西里岛旅行。
4月 结识路·冯·沙乐美。
11月起 在意大利拉帕罗过冬。
1883年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二部分。
12月起 首次在意大利的尼查过冬。
1884年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三部分。
8月 亨利希 冯·施泰因到西尔斯-玛利亚拜访尼采。
1885年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四部分。
1886年 《超善恶》。
1887年 《道德谱系》。
1888年4月 首次在都灵逗留。
乔治·兰德斯在哥本哈根大学开设有关尼〔傻慕沧??5月至8月 《瓦格纳事件》。
《酒神颂》脱稿(1891年出版)。
9月 《反基督教者》(1894年出版)。
10月、11月 《看哪个人
》(1908年出版)。
12月 《尼采驳瓦格纳》。
1889年1月 在都灵患精神分裂症,收容在耶拿大学精神病院。
《偶像的黄昏》。
1890年5月 尼采的母亲接尼采至瑙姆堡。
1897年4月20日 尼采母亲去世。
尼采迁居至魏玛其妹伊丽莎白·福斯特·尼采处。
龙族中的经典语句
妇女美貌而无见识,如同金环带在猪鼻上。
「美」本是极难解释、不易解答的,如何美
何谓美
为何美
各人观点不同,没有一致的见解。
一般来说,「美丽」是指外表的装饰、奢侈,「貌美」乃面上的美,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审美的程度比昔时高出许多矣
女性美的发扬不外乎面貌、肉体和心灵美,这是古今中外为妇女朝暮所向往的。
这三点美的发扬,照理该当以心灵美占首席。
心灵美是人的教养、涵养、气度(仪表与态度)等的表现。
人家说,一个人有教养便承受了人生经验,继之奠定了其人生观,这是人们追求心灵美的最大努力条件之一;教养好,便能产生涵养也好,气度亦佳的表现。
也许有人说未必如此,这诚然不错,本来不一定如此,可是若是教养好不见得能产生涵养好、气度佳,更何况是无教养的人
话说回来,一个妇女未必要漂亮,身材苗条或丰满才讨人喜欢。
因为面貌及身材的美是属于外表美,心灵美是属内在美。
而外表美有两个因素,一是天赋的,一是靠修饰适度(善于打扮)。
假使太过奢求外表美,不但浪费时间与金钱,反而使人反感。
英国文豪曾说,「赢我爱情者,在乎于妇人的诚而不在容貌之美。
」这表示更重于女人的心灵美较之外表美。
不错,外表美诚然很重要,一个美貌、身材苗条的女人在社交上、业务上、尤其在择偶上都能占上风,因为外表美容易隐藏内在的缺陷。
难怪有不少的妇女以美容术当作必修的课程,并且将容貌与身材当作本身的财富。
古时有一些乡村女子靠美姿而平步高升成为皇宫贵妃。
说:「女人往往不受阶级的支配,因为女人的美丽超越了阶级。
」所以直到今时还是不乏有人把美貌作为投资。
须知外表美是短暂的,全受时间、年龄的限制。
时间一过,青春逝去,就变成了鸡皮鹤发,哪还有美貌的存在
就从另一角度来看吧,一个女人就算有一只希腊女神鼻子,但嗅不到世间人情味,那就不美;有一对凤眼,但看不透世间善恶,亦不算美;有圆滑细致的面颊,但领悟不出,更不是美。
心灵美是潜于内心深处的美。
那是不能用化妆来表现的。
一个妇女有高贵的品德、广博的知识、善良的心肠、纯洁的灵魂、为人处世有道、坦诚的胸怀、真实的爱心、纯正的节操就可称她有心灵美。
古人说:「纯洁的心是女人最高的财产。
」也说:「形容表现不出的部份,正是美中的最美之处。
」 话说回来,不错,外表美的女人在某方面比外表丑的女人更占优势,这是正面作用,但从反面作用而论,外表美的女人所面临的危险性与威胁性却比外表丑的女人更甚。
世上发生的强奸案,几乎全发生在外表美的女人身上,所以美人比丑女多了一份威胁,反之「丑女」就少一份受非礼的威胁。
爱美是人的本性,修饰打扮是应该的,保持面貌的整洁是很重要的,教人看了就产生好感,彼此便有所沟通。
不过有些女人走极端以求保持外表美而且沉溺西方不健全又古里古怪的化妆法以致失去了本身的自然优点。
例如,把原为东方人的黑头发染成金黄色、绿色、棕色甚至白灰色;又把好好的眼皮涂上青色、蓝色等的眼膏,俾使东方人的自己变为金发碧眼的「西方妖姬」以求「美观」,这种的作法决不能保持健全的美。
其实若要发挥及表现女性外表美当以健康美、姿态与动作美。
一个体弱多病的女人,纵然用最上等的服装和打扮,也遮不住病容。
荏弱多病的型,照当今时代来看,既无美点可言,对生活亦无幸福。
而健康美、姿态和动作美可称为特性的外表美。
显然特性美比面貌、身材美更高一层。
可是若认真来评一个女人的美就莫过于心灵美了。
箴言十一章详如此记载:「妇女美貌而无见识,如同金环带在猪鼻上。
」 心灵美包括气质、容忍、宽恕、接纳等的美德,而该美德实在是与爱心分不开的。
神是爱,当?心中有存神的爱,?在为人处世上便有术,能辨别是非、讲义气、重道德,纵然外表看来不美,但人们会感到?为人和?,处世有道,与?相处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因此?就不会生活于孤独的圈子里了。
心灵美的妇女称为贤妇。
圣经论贤妇是有才有德的妇女,她的价值远胜过珍珠(参看箴言三十一10,11)。
但世上有才德的妇女未必全都是有外表美的女子,也不一定得人称赞。
箴言三十一章30节说:「艳丽是虚假的,美容是虚浮的,惟敬畏的妇女,必得称赞。
」照圣经的训诲,敬畏是知识的开端。
所以?要是敬畏?便得到见识,那?的美貌就不会如同金环带在猪鼻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