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爱情语录 伤感语录 搞笑语录 名人语录 祝福语录 一句话语录 励志语录

赏析 乡愁诗句

乡愁-余光中-句子赏析

乡 愁一、课文分析读这首诗,我们能感到诗人余光中心灵深处一个执著的主导情感——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很显然,这首诗以形式上的四个小节,将“乡愁”分为四个阶段。

这四个阶段在时间上是前后顺承的,即: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这几个标示时间的短语,都明确出现在这首诗每一小节的第一行。

我们可以看出,诗的每一小节,实际上都对应着人生的某个阶段。

作者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征,即: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诗人为每个阶段的乡愁找了一个具体的对应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推进了诗情的层层深化。

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

成年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

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诗至此处,读者不禁会想,世间还有什么样的离情比死别更令人断肠

有,那就是乡愁!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国之思。

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

这首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

从内容上说,“乡愁”是中国传统文学经久不衰的主题,余光中虽曾接受过现代主义的浸染,但骨子里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诗歌内容触及思想深处的“中国意识”时,自然而然地摄取了“乡愁”这一主题。

历代爱国知识分子有借诗词歌赋流露家国之思的传统,本诗在这一点上可谓传承了民族的历史文化。

从形式上说,这首诗恰到好处地运用现代汉语,使之带上了古典诗词的格律美和音韵美的特点。

诗的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短句变化错落;同一位置上词语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一种类似音乐的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基调。

二、问题研究“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是在余光中的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

作者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对应物。

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里,“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对应物上,这样,诗人的乡愁就不至于无所依附。

类似的托物寄情的技巧在余光中其他的诗作里也时有所见。

如:钟整个大陆的爱在一只苦瓜皮靴踩过,马蹄踩过重吨战车的履带踩过一丝伤痕也不留下——台风季,巴士峡的水很拥挤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黄河太冷,需要掺大量的酒精浮动在杯底的是我的家谱喂!再来杯高粱!——在林肯解放了的云下|惠特曼庆祝过的草上坐下,面对鲜美的野餐|中国中国你哽在我喉间,难以下咽东方式的悲观——“钟整个大陆的爱在一只苦瓜”,是诗人参观故宫博物院藏品后吟出的名句,他巧妙地将大陆之爱与一只晶莹剔透、几经劫难仍完好无损的白玉苦瓜联系到了一起。

而诗人留学异邦因孤独冷寂而酗酒的情绪,被别出心裁地喻为“黄河太冷,需要掺大量的酒精”。

类似的例子还有,“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在此地,在国际的鸡尾酒里,/我仍是一块拒绝融化的冰”(),等等,这些诗句均将诗人心中难以言说的情绪物化成具体可感的东西,激荡着读者心中共有的情感。

三、诗人评说:溶哀愁于物象(流沙河)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写于1972年)。

这首小诗我用四川土话朗诵过好几次,听众反应强烈。

诗写得好,一目了然,谁要我来詹詹费词。

真要叫我说说,却又感到为难。

这是一粒水晶珠子,内无瑕斑,外无纹痕,而且十分透明,一眼便可看穿,叫我说些什么。

我看见了的,别人也都看见了,还要我来说吗。

看来看去,这粒水晶珠子仿佛不是工匠琢磨成的,而是天然形成的……不。

这是诗,人写的。

既然是人写的,总不会是一挥而就的,其间必有一个创作过程。

这个过程,如果作者自己出来说说,我们听了,或有助于今后写诗,也未可知。

可惜沧海横隔,同胞难聚,遗憾遗憾。

那么,参照着写诗的一般经验,我就来冒昧地猜一猜余光中是怎样写成这首诗的吧。

故国故乡故园,人之所恋,古今一样,中外相同。

翻翻唐诗宋词,游子抒写乡愁之作,多得叫人吃惊。

现代中国人,粗具文化的,差不多都念过或听别人念过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0年代的和40年代的学生,恐怕都唱过或听别人唱过这支歌吧:“念故乡,念故乡,故乡真可爱。

天甚清,风甚凉,乡愁阵阵来。

故乡人,今何如,念念常不忘。

在他乡,一孤客,寂寞又凄凉……”只是这支歌的曲调是从捷克音乐家德沃夏克的里挪借来的,这点唱的人未必都知道。

至于40年代的那些不愿做亡国奴的流亡学生,几乎没有一个不会唱的。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台上一唱,台下都哭,感人至深。

这支歌余光中肯定会唱。

他还会唱:“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因为他在一首诗里提到过这支歌。

髫年所唱,没齿难忘。

那些遥远了的记忆不可能同他的这首《乡愁》无关。

厚积薄发,一首小诗里涵藏着多少年的感受啊!余光中该记得很清楚,自己小小年纪,做了流亡学生,逃到大后方去读书求学。

学校里有一个取信栏,他每天去那里看两次。

紧着心弦,扫视着那一长排信封的队伍,要看看有没有熟悉的字迹——母亲的字迹,写着自己的姓名的。

多次失望之后,收到一封信了,比伙食团打牙祭还快活。

恭读了一遍又一遍,都背得了。

然后细察信封上的邮票,那上面盖着邮戳呢。

一个小圆圈内有一个大城市,母亲就住在那里呢。

看能看见,摸能摸着,就是没法回到那个小圆圈内去。

浩浩长江万里,他在这头(上游),母亲在那头(下游)。

这一枚小小的印着孙中山先生肖像的盖着故乡的邮戳的邮票给他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以至十多年后,他写了一首:一张娇小的绿色的魔毡,你能够日飞千里;你的乘客是沉重的恋爱,和宽厚的友谊。

两个灵魂是你的驿站,你终年在其间跋涉;直到他们有一天相逢,你才能休息片刻。

邮票啊,邮戳啊,家信啊,印象太深刻了,直到1981年他还在一首《梅雨笺》里写到它们: “方的邮票/圆的邮戳/只轻轻地一敲/扁扁的心情(河注:薄薄的家信)/就留下了烙印。

”《乡愁》的第一段抓住邮票这个物象,说小时候的乡愁,一个流亡学生的乡愁,是母亲从远方寄来的信件上贴着的那一枚邮票。

这样写,对他说来,不但是很方便的,而且是很合情的,很合理的。

少年时期匆匆去了如烟云之过眼,未来的诗人渐渐长大了。

40年代末,他随父母迁居香港,旋即去台湾,插入台大外文系三年级。

1952年毕业后,第一本诗集《舟子的悲歌》出版,得到梁实秋的好评,名声大噪,同时入伍服役。

1954年同未来的妻子小名咪咪的恋爱,有一首情诗《咪咪的眼睛》为证。

1956年退伍,入东吴大学任教,结婚。

两年后去美国留学进修,该算是新婚别。

台湾基隆港上船,横渡太平洋,美国旧金山港登岸。

身在异国,心在家里,捻弄着那一张窄窄的来程船票,乡愁顿起。

不过这时候乡愁的内容已经变了,慈母让位给新娘了。

少恋母,长恋妻,人之常情啊。

《乡愁》的第二段抓住船票这个物象,说长大后的乡愁,一个异国孤客的乡愁,是把他从新娘身边引走的那一张船票。

这样写,对他说来,也是很贴切的,他写他自己的真实感受嘛。

1958年母亲去世,遗体火化。

他把骨灰匣安放在窗台上的盆花丛里,写诗为母亲招魂,唤她的慈魂快快回来,回到这“火后的小城”里来,回到这“四方的空城”里来。

在这一首《招魂的短笛》里,他对母亲的慈魂说:“春天来时,我将踏湿冷的清明路,/ 葬你于故乡的一个小坟,/葬你于江南,江南的一个小镇(河注:他的母亲是江苏武进人)。

/垂柳的垂发直垂到你的坟上,/等春天来时,你要做一个女孩子的梦,梦见你的母亲。

”余光中是个孝子,多有悼亡母的章句,写得十分感伤。

送母亲的骨灰匣回她的故乡去入土安葬,这一孝思,迄今二十多年了,尚未实现,虽然春天已经来到了。

那骨灰匣想来早已入土,大约是安葬在台北市郊的圆通寺吧,因为他在一首诗里说,清明节扫墓日他听见母亲在圆通寺喊他。

以常理推之,那里该有一方小坟吧。

邮票啊,船票啊,坟墓啊,这些物象里潜溶着多少哀愁啊!它们象征着距离:邮票,船票,空间的距离;坟墓,阴阳的距离,死生的距离。

薄薄的一层混凝土,内外相隔,那么遥远,比千山万水的相隔更遥远啊!《乡愁》的第三段抓住坟墓这个物象,说母亲去世后留给他的乡愁,一个孝子的乡愁,是使他抱恨终天的那一方坟墓。

这时候乡愁的内容又变了,爱妻让位给亡母了。

这一段是高潮,出奇制胜。

读者为之惊愕,细细一想,悲从中来。

我朗诵到这里,嗓子都颤抖了。

人到中年以后,阅历既多,五味尝遍,渐渐地看透了人世的诸般畸形怪相,于是不再好奇;渐渐地懂得了事业的艰难,于是雄心消泯。

他的头脑里憧憬日少而回忆日多,愈来愈像反刍动物,常常咀嚼肚子里的旧闻往事,竟有回甜之感,于是“鸟倦飞而知还”,有了落叶归根的愿望。

白天忙着,不太觉得,到了夜间,故国故乡故园便频频地来入梦了。

早晨醒来,梦去无痕,依然人在台北市厦门街的小巷中的一座古老的院子里。

乡愁难遣,翻翻中国地图,神游太湖,溯江而上,直抵重庆市江北县悦来场,又沿江而下,看那“蒋山青,秦淮碧”的南京城,想起昔年那里有许多美丽的表妹……最可恼的是那一湾海峡,二指宽罢了,浅浅的一层海水比纸更薄,就是涉不过去。

这时候乡愁的内容再一变,变成了那可恼的海峡。

《乡愁》的灵感也许是这样来的吧

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腹稿里支起的第一个构架,很可能就是这样的。

有了这个构架以后,便回头去翻查记忆的仓库,专找如海峡那样的象征着距离的物象。

不费多少工夫,就找到了邮票啦船票啦坟墓啦之类的物象。

于是用这些物象做横梁,仿照着第一个构架,又支起了下面三个构架: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这便是《乡愁》的雏形了。

第一个构架,就其意义而言,分量最重,虽然是先出,却做了结尾。

何况按时间顺序排下来,也应该做结尾。

诗人写过去,只是为了写现在。

现在望着一湾浅浅的海峡发愁呢,这才是全诗的落脚点。

余光中把《乡愁》归入他所说的“浅易之作”。

他所说的“浅易之作”是指那些如《乡愁》一类的 “一读就懂”的诗,不是说“浅易”的一定不好。

“浅”是文字浅显,“易”是容易读懂,他不反对“浅易”,但是,台岛那里“许多读者”“要求一首诗一读就懂”,却遭到他的反感。

他说:“一个人如果只能读浅易的诗,就注定自己终身在诗国做匆匆过境的观光旅客。

”这话恐怕说得太重了吧。

除了写诗的内行,一般读者,各有各的事业,奔波忙碌,然疲役,偶有余暇,不去看电视看电影看跑马看黄书,而去观光诗国,也就算是很不错的了,哪怕匆匆过境呢。

对这样的读者,理当叩头称谢才是,不宜责之太重。

何况台岛那里就是有些深奥得可厌的诗,不但一般读者叫苦,写诗的内行也说读不懂呢。

例如张默的《无调之歌》,大诗人如洛夫者竟然都这样说:“这首诗我看了很久,看不太懂。

”何况一般读者呢。

要求浅易一些,一读二读三读终能读懂,而不是愈读愈头疼,难道不应该吗

我之所以要向读者介绍《乡愁》,正是看中了它的“浅易”。

而它的精巧的构思,溶哀愁于物象的本领,值得我们潜心揣摩,从中学习诗艺,乃是自不待言的了。

(选自《流沙河诗话》,四川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四、《乡愁》赏析(李元洛)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的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

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

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

《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

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

”(《白玉苦瓜》序)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

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

《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

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在意象的组合方面,《乡愁》以时间的发展来组合意象,可称为意象递进。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 “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语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前面三节诗如同汹涌而进的波涛,到最后轰然而汇成了全诗的九级浪。

《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

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一表现为音乐美。

《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统一的美。

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

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而追逐那种活泼、流动而生机蓬勃之美。

《乡愁》共四节。

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 “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叠词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

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席慕容的《乡愁》】【诗歌全文】乡愁席慕蓉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诗歌赏析】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

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

席慕蓉将这份乡愁用简短的七行三节诗进行概括:第一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试想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啊,这就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

第二节写乡情的怅惘,对故乡的怀念渐渐遥远,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廓,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如雾里别离,浓似血却又隔着一层迷蒙的云雾。

用雾里的挥手别离来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的印记,是用一种可观可感的具象来描述抽象的主观感受,可谓生动形象、贴切自然。

第三层写乡愁的永恒。

是从上两层的乡音缭绕和乡情缠绵过渡而来,这在形式上极具新颖意味。

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

诗人用没有车轮的树永驻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怅惘的情感。

情感抒发与意象选择的融合,使整首诗的意境深邃悠远。

比喻的贴切自然、语言的朴素优美更使整首诗具有牧歌式的情调。

【作者简介】席慕容(1943-),著名诗人、散文家、画家,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

出版的诗集有《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边缘光影》、《迷途诗册》、《我折叠着我的爱》等。

新作《席慕容和她的内蒙古》用优美的文字和亲手拍摄的照片,记录了席慕容自1989年与原乡邂逅后,17年来追寻游牧文化的历程。

生于四川,幼年在香港度过,成长于台湾。

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赴欧深造。

一九九六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

曾在国内外个展多次,曾获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欧洲美协两项铜牌奖、金鼎奖最佳作词及中兴文艺奖章新诗奖等。

曾任台湾新竹师范学院教授多年,现为专业画家。

著作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读者遍及海内外。

近十年来,潜心探索蒙古文化,以原乡为创作主题。

2002年受聘为内蒙古大学名誉教授。

参考资料:百度知道找的

结合余光中乡愁的诗句请你对什么美,美在什么什么进行赏析

第二小节:青年游离,夫妻分离,借船只实现相聚第三小节:中年漂泊,母亲去世,无处寻母亲踪迹第四小节:老年异乡,思念故乡,前尘隔海两茫茫

乡愁诗加鉴赏

赏析 井永站 (台湾)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台湾著名诗人,1928年生于南京,现任高雄文学院院长。

将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倾注在他的诗作之中,便是一首代表作。

阅读此诗,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

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

同时,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感情,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

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阅读此诗,使我们感到回味无穷。

本诗集单纯美与丰富美于一体,物象集中明朗,如邮票、船票、坟墓等,不枝不蔓,意境幽远深邃,内容丰富含蓄,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诗的结构:以时间为顺序(即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以感情为线索,以大体相同的诗句和格式,反复咏叹,使情感逐层加深,由思乡、思亲升华达到思念祖国。

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匀称,又有小节内长短句的变化,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诗歌有回环往复,一唱一叹的旋律。

在同一位置上,有重复,即我在这头……,有叠词:小小、窄窄、矮矮、浅浅;有变换的量词:枚、张、方、湾。

作者采用这些艺术手段加强了此诗的音韵之美。

总之,本诗以朴素、简明、隽永的语言,高超的,表达了台湾人民盼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抒发了作者浓郁的乡思之情。

描写春夏秋冬,乡愁,思念,边塞的诗句加赏析

描写春天的古诗:《初春小雨》——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简析〕由于雨很小,所以它只“润”、以“如酥”二字来表现初春小雨的“润泽”,十分准确、新鲜。

说草色遥看可以见到,近看却见不到,准确地写出了原野小草初萌的景象,根据我的实际观察,的确如此。

其实“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样的常识我们应该人人都有,但我们却没有写出来,这就是作者的高妙之处。

其实,好诗的妙处并不在于“难懂”,而在于“通俗”,能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个个笔下俱无”的东西,那才是真正的高手,我们应该从中得到启示。

最后两句是对初春的赞美,说这是春天的最好时光,比“烟柳满皇都”时更好。

初春是生命力萌动的时候,有着美好的未来,同时还能引发人们对盛春景色的想象。

而真正到了盛春,春色已一览无余了。

作者观察敏锐,设喻新鲜,这是歌唱初春的佳作。

《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首诗描绘了春景之美,万籁复兴的一边大好春光,其中“胜日寻芳”,点破时令是春日,诗人的活动是春游踏青。

第二句“无边光景一时新”,描写春景,场景是阔大的,表明大地春回,万物复苏,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受。

后二句是写“寻芳”所得。

“等闲识得东风面”,诗人对东风作了人格化的描写,是说当你一旦感受到拂面的东风时,它已经给大地披上了全新的春装。

“万紫千红总是春”,色彩绚烂,形象鲜明,意境宏大,是描写春光的神来之笔。

它如今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并赋予了新的含意。

这首诗赞美了春天的繁荣,充满了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格调健朗,令人感奋激昂。

仅从字面看,也算得上是写景抒情的佳作了。

描写夏天的古诗:《晓出净慈寺》——唐·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

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诗人的中心立意不在畅叙友谊,或者纠缠于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

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它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

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惊采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

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相反,更加显示了作者驾驭文字能力的奇绝和构思的巧妙。

《山亭夏日》——唐·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山亭夏日》是唐末大将高骈的诗作。

这首诗写在山间幽静的庭院里,入眼都是绿树浓阴,楼台在水池中留下倒影,微风拂过,水晶一样的帘子轻轻晃动,蔷薇的香气也在随之荡漾开来,充盈在庭院的每一个角落。

诗人捕捉了微风之后的帘动、花香这些不易觉察的细节,传神的描绘了夏日山亭的宁静,表达了作者对夏日乡村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

这“浓”除有树阴稠密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阴密而且深。

《红楼梦》里描写大观园夏日中午景象,谓“烈日当空,树阴匝地”,即此意。

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以“夏日长”的感觉。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说“日长睡起无情思”,就是写的这种情趣。

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阴浓”含蓄地联在一起的,决非泛泛之笔。

第二句“楼台倒影入池塘”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

“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

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第三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

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

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

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非常美妙。

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

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看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晶帘动微风起”。

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晶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精神为之一振。

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

“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暗合。

诗写夏日风光,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

这一切都是由诗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

山亭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出现,然而当人在欣赏这首诗时,却仿佛看到了那个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

文章写出了夏日池塘的悠闲之感。

描写秋天的古诗:《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夕阳临江,美景绚烂,半江碧绿如瑟瑟之色,半江为红日所映。

“残阳”紧扣标题“暮江”二字。

“铺”字用得贴切精当,显示出阳光是斜照而非直射。

“瑟瑟”本是宝石名,这里用来形容残阳照不到的半边江水的颜色,与阳光照到的呈红色的一面交相辉映,加之天边缓缓下沉的红日,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残阳铺水图。

白居易的诗擅长铺叙,而这首小诗则一反常态,跳宕腾挪,富于变化。

前面还是江面晚景,马上给人们展现的却又是夜晚景色,看似突兀,实则自然。

“露似真珠月似弓”一句,不仅比喻恰当贴切,同时也隐藏着深厚的意蕴。

因为只有傍晚到初夜这一段,才有露水,也只有初三的月亮才会如一弯弓,并且于这时分悬在遥远的天空中。

与首二句残阳碧波的描写联系起来看,时间上是由傍晚到初夜,可见诗人流连忘返,长时间陶醉于眼前美景之中。

诗人惜墨如金,仅用二十八字就描绘出残阳碧波的交辉与月牙初悬的静夜两幕胜境。

本来是平常的景致,一经诗人生动准确的描绘与组合,便显得那么迷人!凡读此诗者,也会不由得与诗人一起,陶醉于这奇妙的境界中。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诗。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

“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

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

“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

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

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

(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

(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

(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

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

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

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描写冬天的古诗:《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首诗大约作于谪居永州时期。

这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绝句。

粗看起来,这像是一幅一目了然的山水画:冰天雪地寒江,没有行人、飞鸟,只有一位老翁独处孤舟,默然垂钓。

但仔细品味,这洁、静、寒凉的画面却是一种遗世独立、峻洁孤高的人生境界的象征。

首先,它创造了峻洁清冷的艺术境界。

单就诗的字面来看,“孤舟蓑笠翁”一句似乎是作者描绘的重心,占据了画面的主体地位。

这位渔翁身披蓑笠独自坐在小舟上垂纶长钓。

“孤”与“独”二字已经显示出他的远离尘世,甚至揭示出他清高脱俗、兀傲不群的个性特征。

作者所要表现的主题于此已然透出,但是作者还嫌意兴不足,又为渔翁精心创造了一个广袤无垠、万籁俱寂的艺术背景:远处峰峦耸立,万径纵横,然而山无鸟飞,径无人踪。

往日沸腾喧闹,处处生机盎然的自然界因何这般死寂呢?一场大雪纷纷扬扬,覆盖了千山,遮蔽了万径。

鸟不飞,人不行。

冰雪送来的寒冷制造了一个白皑皑,冷清清的世界。

这幅背景强有力地衬托着渔翁孤独单薄的身影。

此时此刻,他的心境该是多么幽冷孤寒呀!这里,作者采用烘托渲染的手法,极力描绘渔翁垂钓时候的气候和景物,淡笔轻涂,只数语便点染出峻洁清冷的抒情气氛。

其笔触所到,连亘天地,高及峰巅,下及江水,咫尺之幅,涵盖万里。

沈德潜评论说“清峭已绝”。

顾璘则说“绝唱,雪景如在目前”。

二人所指,大略都是就这首诗的境界创造来说的。

其次,形象地反映了作者贬谪永州以后不甘屈从而又倍感孤独的心理状态。

晚于柳宗元的郑谷曾作《雪中偶题》:“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是诗亦写江雪中的渔翁,但造语平常,更乏境界,作者并没有把自己的主观意识与鲜明的个性熔铸进去,所以苏轼批评他是“村学中语”,而称赞柳宗元末尾两句,说是“人性有隔也哉?殆天所赋,不可及也已”!苏轼所谓“人性”,即指诗人的情感熔铸。

“人性有隔”的对立面便是“人性无隔”,做到“人性无隔”,亦即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最高境界了。

我们知道,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连遭贬斥,始终保持着一种顽强不届的精神状态。

他的“永州八记”,专写穷山僻壤之景,借题立意,寄托遥深,凡一草一木,均坦示出他极为孤苦寂寞的心情。

他的兀傲脱俗的个性也得以充分展现。

这首诗中的渔翁形象,身处孤寒之界而我行我素,足履渺无人烟之境而处之泰然。

其风标,其气骨,其守贞不渝的心态,不是很令人钦慕吗?和柳宗元约略同时的诗人张志和作《渔歌子》说:“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氏造境选择春暖花开之际,画面美而幽,流露了“烟波钓徒”的怡然恬淡之性,闲适自在之情。

柳宗元与张志和不同,他本是个坚持正义的政治家,立脚于充满矛盾斗争的土壤之上,所以。

.他遣境专取深冬寒凉之际,人的心情也不是只有纵情山水的一面,他还写出了严正清苦,凛然不可犯的一面,个性尤为突出。

最后,这首诗的结构安排至为精巧。

诗题是“江雪”。

但是作者入笔并不点题,他先写千山万径之静谧凄寂。

栖鸟不飞,行人绝迹。

然后笔锋一转,推出正在孤舟之中垂纶而钓的蓑翁形象。

一直到结尾才著“寒江雪”三字,正面破题。

读至结处,倒头再读全篇。

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油然生出。

苍茫天宇,皑皑大地,其悠远的景界非常吸引人。

此诗的艺术构思很讲究,诗人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千山万径之广远衬托孤舟老翁之渺小;鸟绝人灭之阒寂对比老翁垂钓之生趣;画面之安谧冷寂衬托人物心绪之涌动。

孤处独立的老翁实际是诗人心情意绪的写照。

诗中所写的景物是:座座山峰,看不见飞鸟的形影,条条小路,也都没有人们的足迹。

整个大地覆盖着茫茫白雪,一个穿着蓑衣、戴着笠帽的老渔翁,乘着一叶孤舟,在寒江上独自垂钓。

看,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寒江独钓图啊

这幅画面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大家知道,在艺术作品中,绝不会有“纯粹”的风景诗或风景画。

在它们里面总是要或多或少地反映作者的感情和现实内容的。

事实上,风景诗中的极品,尽管通篇花鸟,满纸烟霞,但必然是字字看来皆是景,声声细味总是情。

这首诗,也不例外。

只要我们了解柳宗元的一生经历,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子夜冬歌》——唐·薛曜朔风扣群木,严霜凋百草。

借问月中人,安得长不老。

描写边塞的诗句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赏析王翰: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

睿宗景云元年(710)进士,玄宗时作过官,后贬道州司马,死于贬所。

性豪放,喜游乐饮酒,能写歌词。

并自歌自舞。

《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尤以《凉州词》为人传诵。

唐人七绝多是乐府歌词,凉州词即其中之一。

它是按凉州(今甘肃省河西、陇右一带)地方乐调歌唱的。

《新唐书·乐志》说:“天宝间乐调,皆以边地为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

”这首诗地方色彩极浓。

从标题看,凉州属西北边地;从内容看,葡萄酒是当时西域特产,夜光杯是西域所进,琵琶更是西域所产。

这些无一不与西北边塞风情相关。

这首七绝正是一首优美的边塞诗。

边塞诗,若以对战争的态度为标准。

可划分为歌颂战争与暴露战争两类。

本诗所写战争的性质和背景已无可考,但从诗人感情的脉搏来体会,这无疑是一首反战的诗歌。

不过它不正面描写战争,却通过战前饮酒这件事来表达将士厌战的悲痛情绪,用笔十分隐蔽曲折。

首句设色艳丽,故意夸示饮宴之美:在晶莹透亮闪闪发光的杯子里斟满了葡萄美酒,战士们聚在一起准备痛饮了。

写到这里,突然来一顿挫:“欲饮”而无奈“琵琶马上催”。

这个上二下五的句式,妙在突然促成了文意的转折。

马上的乐队弹起琵琶催人出发,这使得将士们心情大变,由热闹舒适的欢饮环境一下被逼到紧张激昂的战前气氛中。

看来无法再饮酒了!可是,“醉卧沙场君莫笑”。

第三句意又一转,告诉我们:这时虽然军令如山,却是催者自催,饮者自饮,而且下决定决心要“醉卧”。

诗人似在代将士倾诉衷肠:管他呢,虽然出发在即,我们依然痛饮,不辞醉倒沙场,这种狂饮你们不会见笑吧

“君莫笑”三字,于顿挫之中一笔挑起,引出了全诗最悲痛、最决绝的一句,这就是结末的“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个诘问句,夸张地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后果,道出了普遍性,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显然,这里所控诉的,已不止是将士们所面临的这一次征战,而是“古来”即有的一切由统治阶级为了自身利益而发动的驱使千千万万将士去送死的战争!全诗抒发的是反战的哀怨,所揭露的是自有战争以来生还者极少的悲惨事实,却出以豪迈旷达之笔,表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这就使人透过这种貌似豪放旷达的胸怀,更加看清了军人们心灵深处的忧伤与幻灭。

《唐诗别裁集》说此诗“故作豪放之词,然悲感已极”。

可谓深得作者用心。

此诗的确流露了如当代论者所批判的消极情绪,但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残酷环境中,战士和诗人们对于无休无止的边庭争战,一般也只能产生这种悲痛的情绪,我们对此就不必苛求了。

陇西行(唐)王维十里一走马。

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

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

烽戍断无烟。

这是王维用乐府旧题写的一首边塞诗。

诗一开头,便写告急途中,军使跃马扬鞭,飞驰而来,一下子就把读者的注意力紧紧吸引住了。

一、二句形容在“一走马”、“一扬鞭”的瞬息之间,“十里”、 “五里”的路程便风驰电掣般地一闪而过,以夸张的语言渲染了十万火急的紧张气氛,给人以极其鲜明而飞动的形象感受。

中间两句,点明了骑者的身份和告急的事由。

一个“围”字,可见形势的严重。

一个“至”字,则交代了军使经过“走马”、“扬鞭”的飞驰疾驱,终于将军书及时送到。

最后两句,补充交代了气候对烽火报警的影响。

按理,应当先见烽火,后到军书。

然而现在,在接到军书之后,举目西望,却只见漫天飞雪,一片迷茫,望断关山,不见烽烟。

是因雪大点不着烽火呢,还是点着了也望不见呢

反正是烽火联系中断了。

这就更突出了飞马传书的刻不容缓。

写到这里,全诗便戛然而止了,结得干脆利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尽管写形势危急,气氛紧张,而诗中表现的情绪却是热烈、镇定和充满自信的。

这首诗,取材的角度很有特色。

它反映的是边塞战争,但并不正面描写战争。

诗人的着眼点既不在军书送出前边关如何被围,也不在军书送至后援军如何出动,而是仅仅撷取军使飞马告急这样一个片断、一个侧面来写,至于前前后后的情况,则让读者自己用想象去补充。

这种写法,节奏短促,一气呵成,篇幅集中而内蕴丰富,在艺术构思上也显得不落俗套。

有关乡愁思念的古诗:泊船瓜州王安石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首七绝即景生情,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此番出来做官的无奈和欲急切回归江宁的愿望。

头两句记叙北上的行程。

诗人前往京城,却偏偏回首江宁,表现不愿赴任的复杂心理。

后两句以景写心,既有变法给自己带来的欣慰,也有及早功成身退的想法。

诗人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绿,这固然是春风吹绿的,但是那葱绿的禾苗难道不是青苗法等变法措施产生的实效吗

但是官场是险象环生的,诗人望着这照着瓜洲渡口,也照着钟山的明月,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慨叹,诗人是想早点离开是是非非的官场,很有余韵。

这首诗不仅借景抒情,情寓于景,而且叙事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

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修辞上的锤炼。

据洪迈《容斋随笔》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原稿“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

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真达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地。

其实诗人不仅仅在炼字,也是在炼意,这才符合诗的情境。

《渡汉江》[初唐]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夏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

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

贬斥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

作者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断”字“复”字,似不着力,却很见作意。

作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

这两句平平叙起,从容承接,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往往容易为读者轻易放过。

其实,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

有了这个背景,下两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宋之问的家乡一说在汾州(今山西汾阳附近),一说在弘农(今河南灵宝西南),离诗中的“汉江”都比较远。

所谓“近乡”,只是从心理习惯而言,正象今天家居北京的人,一过了黄河就感到“近乡”一样(宋之问这次也并未逃归家乡,而是匿居洛阳)。

按照常情,这两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作者笔下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仔细寻味,又觉得只有这样,才合乎前两句所揭示的“规定情景”。

因为作者贬居岭外,又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

“音书断”的时间越长,这种思念和担心也越向两极发展,形成既切盼音书,又怕音书到来的矛盾心理状态。

这种矛盾心理,在由贬所逃归的路上,特别是渡过汉江,接近家乡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戏剧性发展: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遇到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

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

这是在“岭外音书断”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

透过“情更怯”与“不敢问”,读者可以强烈感触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

这种抒写,是真切、富于情致和耐人咀嚼的。

宋之问这次被贬泷州,是因为他媚附武后的男宠张易之,可以说罪有应得。

但这首诗的读者,却往往引起感情上的某种共鸣。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已经舍去了一切与自己的特殊经历、特殊身分有关的生活素材,所表现的仅仅是一个长期客居异乡、久无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乡时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

而这种心理感情,却具有极大的典型性和普遍性。

形象大于思维的现象,似乎往往和作品的典型性、概括性联结在一起。

这首诗便是一例。

人们爱拿杜甫《述怀》中的诗句“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

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

”和这首诗作类比,这正说明性质很不相同的感情,有时可以用类似方式来表现,而它们所概括的客观生活内容可以是不相上下的。

思乡的古诗以及它们的写作背景,赏析和意思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代—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背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从小爱下围棋。

与专教唐德宗太子下棋的棋待诏王叔文很要好。

太子当上皇帝后,他的教师王叔文组阁执政,就提拔棋友刘禹锡当监察御史。

后来王叔文集团政治改革失败后,刘禹锡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三年(实则二十二年)后应召回京。

途经扬州,与同样被贬的白居易相遇。

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

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

于是刘禹锡写了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赠白居易。

赏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显示自己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同时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刘禹锡这首酬答诗,接过白居易诗的话头,着重抒写这特定环境中自己的感情。

白的赠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的遭遇无限感慨,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一方面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另一方面又称赞了刘禹锡的才气与名望。

这两句诗,在同情之中又包含着赞美,显得十分委婉。

因为白居易在诗的末尾说到二十三年,所以刘禹锡在诗的开头就接着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一来一往,显出朋友之间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

接着,诗人很自然地发出感慨道:“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

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

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意思: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写乡愁的诗句

黄鹤楼 崔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泊船瓜州 王安石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夏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赏析 乡愁诗句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