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爱情语录 伤感语录 搞笑语录 名人语录 祝福语录 一句话语录 励志语录

家中年味渐浓诗句

年味渐浓,春节习俗知多少

大年初一,金鸡报晓。

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

节日简介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或年、过年,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

年节古称“元旦”。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 “春节”。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

春节象征团结、兴旺,是一个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

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

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

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

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春节过去也叫元旦。

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正月初一,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

春节(Spring Festival)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结束和新的一年的开始 。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

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

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节日起源《说文·禾部》:“年,谷熟也。

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节日习俗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

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

”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

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

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

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

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在古代,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

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

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

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

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

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

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时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

现如今的人们除了沿袭以往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现代拜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

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

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

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

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古代拜年。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

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

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

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

”成为时尚。

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

以图吉利讨口彩。

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

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

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

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

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

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

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

现如今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

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

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

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迟”的笑话。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 “拜晚年” 。

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

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

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占卜运程。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

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

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

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

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

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风俗。

贴画鸡。

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

晋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前面说到的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说是当太是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

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

所以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

然而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

据说尧帝时,过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

因重明鸟样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

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

《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

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除夕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

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春节食俗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

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

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

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

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

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

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

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

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

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

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

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

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相关禁忌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

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

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

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关于吃饭的古诗

《浣溪沙·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苏轼细雨斜风作晓寒。

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寒具》 苏轼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

压扁佳人缠臂金。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唐彦谦 《索虾》 姑孰多紫虾,独有湖阳优。

出产在四时,极美宜于秋。

双箝鼓繁须,当顶抽长矛。

鞠躬见汤王,封作朱衣侯。

所以供盘餐,罗列同珍羞。

蒜友日相亲,瓜朋时与俦。

既名钓诗钓,又作钩诗钩。

于时同相访,数日承款留。

厌饮多美味,独此心相投。

别来岁云久,驰想空悠悠。

衔杯动遐思,口涎空流。

封缄托双鲤,于焉来远求。

慷慨胡隐君,果肯分惠否。

急需一篇短文《我家乡的节日习俗》100字左右,可写各种节日

中秋佳节将近,没有好礼送给博友们,将家乡的生活习俗记录点滴与各位好友分享,顺祝大家中秋快乐

在我的家乡----日照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文化源远流长,故而节日习俗繁多,多姿多彩。

春节 俗称过年,是民间一年中庆贺时间最长、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古时叫“元旦”。

对“年”的注解是:“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

自殷商起,把月圆缺一次为一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

每年开始从正月朔日子夜标起,叫“元旦”或“元月”。

到了时,由于“观象授时”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创造了确定了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

此后,农历年的习俗就一直流传下来。

辛亥革命时,为“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

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决定使用公历。

这样就把定为“春节”。

至今,人们仍沿用春节这一习惯称呼。

据传说,“春节”最早是有祖乙天子定名的。

在很久以前,有个以打柴为生的青年叫“万年”,他见当时节令很乱,决心把节令定准。

一天,他上山砍柴,休息时看见树影移动,从中得到启发,回到家里便设计了一个专门测日影计天时长短的“日晷仪”。

但阴雨天无法量测。

后来他在山泉边喝水,见泉水很有节奏的从崖上往下滴,引起了他的联想,又制作了五层漏壶,用漏水的方法计时。

就这样,他通过测日影、用漏水记时的方法,慢慢地发现,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次。

最短的一天在冬至,从而制作了草历:“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一次,祖乙天子去看望万年,适逢天象复复。

万年对天子说:“子时夜交,旧岁乙完,时又始春,请天子定个节吧”。

祖乙天子即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

寒来暑往,春去秋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太阳历定准了,他也满头白发,祖乙天子深为感动,就把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并封万年为日月寿星。

今天,人们春节称为年,过年挂寿星图,据说都是为了纪念功高德重的万年。

围绕着春节,几千年形成了许许多多的风俗习惯。

东港境内,从“忙年”到过年,历时一个多月,而且春节期间做每一件事情,都具有特别浓郁的节日气氛。

进入腊月,年味渐浓。

有“喝了腊八粥,就把年来数”之说。

过了腊月初八,家家开始忙年,做新衣、办年货。

集市百货从集,售货额较平日增加数倍。

购置器用,务必添新碗筷,寓意增添人口,人丁兴旺;羹肴必备鸡、鱼,意求年年大吉,连年有余。

必蒸年糕,做豆腐,以借“年高”、“都福”谐音,祈求“年年高”,全家幸福;家家蒸饽饽(馍馍),饽饽上放大红枣,名曰“枣山”,户户备足煎饼,要足够全家人一个正月吃的。

自腊月十六日始,家家择晴日进行卫生大扫除,俗称“扫屋”,将居室内外、家什用具洗刷、清扫一新,以示辞旧迎新。

贫穷人家无伙房卧室之分,且多用泥土抹壁,故扫屋后需“光墙”。

“光墙”即取细白塘土搅成粥状,刷于四壁,以掩盖烟薰火燎之色,使屋内为之一新。

腊月二十三日“辞灶”,又称过“小年”。

南部个别村庄有过二十四的,起因有“官辞三,民辞四”之说。

晚饭前,将灶王像用熟米粒或饺子皮贴在近锅门的墙上,供上水饺、麦芽糖瓜等,并燃香烧纸,祈求灶王“上天言好事”。

供麦芽糖瓜,意在让灶王吃糖嘴甜,多说好话,也有意用粘糖将灶王的嘴粘住,不让他到天上胡说八道。

因辞灶供糖瓜必不可少,故有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伸手——稳拿糖瓜的歇后语。

腊月二十四取下灶王像,待年三十正式张贴。

辞灶过后,谋生于外地者,纷纷回家团聚。

腊月二十九日下午,各家将室内外最后清扫一遍,边扫边唱歌谣“里扫金,外扫银,扫得骡马一大群”。

扫除的垃圾堆积在大门以外。

腊月三十日为除夕日,家家早起,把昨天的垃圾点燃,名为点“狼烟”,意在把一切废旧的东西烧掉,化为灰烬。

“狼烟”点罢,放几个炮仗。

同时,用盆盛米饭,饭上插上九双红色新筷,筷子间隙以放进一个大枣为宜。

也有用双筷串几页豆腐插在米饭上,摆到天地桌上的,称“供年饭”。

当天贴春联,挂年画。

境内西部也有贴过门贴子的。

有的着意将“福”字倒贴,寓意“福到”。

渔民家除在住宅贴对联外,还要在船上贴,将“”四字合为一体贴于船头。

五桅风船的桅杆上分别贴“大将军八面威风”、“二将军日行千里”、“三将军随后听令”、“四将军一路太平”、“五将军马到成功”。

船舵上则贴“满载而归”。

沿海一带人家,院内竖青竹一棵,上系红布拴制钱,称“摇钱树”,意在财源不断。

除夕,家家户户要打满一缸水,备足三日柴,柴禾多是豆秸、芝麻秸,以务初一煮饺子用。

有“芝麻秸、当大官”;“豆秸棒,年年旺”之说。

是夜,合家团聚,吃团圆饭。

饭后合家围坐在一起包水饺。

在几个水饺中放制钱,称“包元宝”。

放制钱的数目因人口而定,人口多者多放,少则少放,一般取五、六、九数不一,寓“五子登科”、“六六大顺”、“九九长远”之意。

夜深时,大门、二门放置拦门棍,亦有在门旁插桃木枝者,以防邪魔鬼祟入宅。

拦门后,家人一般不走出大门外,院内禁泼水。

多数人家秉烛焚香,灯光通明,彻夜不眠,称“守岁”。

午夜子时为正月初一,新的一年开始。

此时,鞭炮齐鸣,明灯高照。

于院内设神案,保佑老小平安。

纸马发过之后,全家老小,围坐炕头,吃团圆酒。

女主人用豆秸或芝麻秸煮水饺。

煮饺子不拉风箱,以示新年平静。

吃水饺时谁吃到带钱的饺子最多,谁就在这一年里福气最大。

年夜忌说不吉利的话:如“完了”、“没有了”、“不够了”、“算了”等,水饺煮破了不说“破”,要说“挣”了;馒头裂了不说“裂”了,要说“笑了”,俗称“过年话”。

饭后,晚辈给长辈叩头拜年,长辈向晚辈分发叩头钱,称“压岁钱”。

正月初二,放鞭炮谓“开市”,男女劳作不再禁忌,开始带上礼品走亲戚。

旧时称“正月礼,薄起纸”。

走亲戚旧有“初二老娘初三姑,初四初五看丈母”之俗,现多为“初二、初三先丈母,初四、初五再看姑”,且走亲威之风见盛。

正月初三,拿去拦门棍。

各种民间文艺开始活动,俗称耍故事。

杂耍队伍一般都有龙灯、旱船、狮包、高跷、小戏等,沿海村庄也有办水族舞队的。

民间文艺队伍走街串巷、娱乐远村近邻,水平较高的队伍进城演出。

两支队伍在城里相遇,必有一番争半。

各队都要亮出看家本领,上演绝活。

文艺队伍所到之处,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与杂耍队伍混杂在一起。

此时,艺人们或以龙狮,或以高跷,伴着锣鼓和音乐的节奏在人群里向外扩展地盘,名为“开场子”。

尔后,表演者各显技艺,表演各类节目,热闹非凡。

正月初五为财神日,人们大都做些好饭菜喜庆。

早晨要炒花生、黄豆、瓜子等,谓之“炒蚂蚁”,借五的谐音寓当年“无害虫”和“五谷丰登”之意。

正月初六早晨,也有晚上的,家家包水饺,放爆竹,燃纸烧香,曰“接灶王”。

据说这一天灶王从天上归来,继续它在地上的事业。

初六过后,春节即算结束,但喜庆气氛一直延续到正月底。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也称正月十五。

这是一年最早的一个节日,也是第一个圆月。

外出谋生者大都过了元霄节再启程。

元宵节兴吃元宵,象征举家团圆。

也有的在中午或晚上饮酒吃饺子,合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元宵节又称“灯节”。

正月十四至十六日晚上,家家多张灯火,沿街彩灯辉煌。

城里举办灯会。

每当明月出山,人们便泉涌而出,赏月观灯。

民间杂耍如彩龙、旱船、高跷、跑驴等纷纷献技,且伴有放花,大街小巷火树银花,五彩缤纷,热闹非常,观众争相观看,叫做“闹元宵”。

乡村多燃放自制焰火,如“滴滴金”、“垛垛花”等,还有照灯习惯。

照灯笼要屋里屋外,旮旮旯旯都要照个遍,意在不让害虫有存身的地方。

大人们还要提着灯笼照孩子们的五官和屁股,说是年内不招蚊虫叮咬,不生疮。

照灯笼时口中念念有词:“照毛虫,照毛虫,照得毛虫害头疼,针锥扎,麻线缝,看你还敢再逞能”;“照旮旯,照旮旯,长虫蝎子都憋煞”。

近年来,城里恢复了灯会,而且规模越办越大。

尤其是城市,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今天,灯会之举为企业重视,它们把此举作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一种有效形式,彩灯制作工艺越来越高,灯会规模越来越大。

传统工艺彩灯与现代科技彩灯,千姿百态,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灿烂辉煌的壮美画卷。

每当明月当空,数十万城乡观众涌向大街小巷,人声鼎沸,如潮如涌,热闹非常。

焰火会元宵节放花、观灯、看杂耍是我国共同的艺俗,而莒地部分乡镇、村庄的焰火节,却独具一方乡土异彩。

浮来山、闫庄、龙山等乡镇的许多村庄有世传生产焰花、鞭炮的家庭手工业。

这些手工业者,利用农闲零散制造焰花、鞭炮,然后于年底批发销售。

至腊月20日,焰花生产者即停止商品生产,将剩余原料,精心制作成各种奇特的焰火花炮,馈送亲友,并特别制作一宗高档产品在焰火晚会上争胜夺魁,显示技艺。

莒民举办焰火晚会,意在欢庆过去一年的安全生产、祈福、禳灾。

燃放时间多在农历正月十六或二月初二;地点在土地祠前;所燃品种不外乎灯花鞭、地老鼠、大花雷、起花帐子、盒子炮、泥垛子、葡萄架、九连灯、蝴蝶等(今也引进一些新产品);燃火持续时间,少者两三小时,多者夜半不停;其筹办组织、领导者,昔为行业高手或村上长者,今多是村委会。

莒地盛行焰火盛会的典型村庄有:浮来山镇的杨家庄子、栗园、马顾屯、许家湖、闫庄镇的东刘家官庄、龙山的平柳河等数十村。

近年来,凡生产鞭炮之村庄,无不举办如此盛会。

二月二 俗称“龙抬头日”,又谓之“土地爷生日”。

也有称之“春龙节”的。

一则意为万物复苏,适宜耕作;一则龙主雨水,祈求雨足年丰。

是日早起,农户家家用簸箕盛草木灰沿屋撒一圈,再在院内、场院划地作大小不一的圆圈,俗称“打屯子”。

圈外画梯子,圈内撒上,谓之“上粮”,意求五谷丰登。

此日早饭食水饺。

饭前,家家送水饺到土地庙,为土地爷过生日,祈求保佑风调雨顺。

早饭时,有的人家还分食一块过年时所蒸的饽饽或发团,小孩必吃。

据说吃后能避免碰到狼。

五十年代后期,祭土地神一俗废,“打屯”一俗也被废弃,近年来,此俗又渐兴起。

二月二这天家家炒豆子、花生,谓之“炒虫子”,寓当年无害虫之意。

此时还有一种传说,即:篡夺唐室江山,自称大周武皇帝,触怒了玉帝,玉帝命令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

管天河的玉龙见人间久旱不雨,生路将要继绝,便不顾一切,喝足天河水,张开巨口行雨。

玉帝听说勃然大怒,让太白金星把玉龙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山上立通碑,上写道:玉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

若想重登灵霄阁,金豆开花方可归。

人们看了碑文,方知玉龙为救他们而违犯了天条,心里非常感激。

为报答玉龙的救命之恩,人们到处寻找金豆开花,但总也找不到。

第二年二月初二,一个老婆婆背一袋黄豆到集上去卖,不小心撒了一地。

那金黄金黄的豆子粒使人们心头一亮,“这黄豆不就是金豆子,炒炒不就开花了吗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家喻户晓,这天,家家炒黄豆。

压在玉龙身上的那座山是太白金星的拂尘。

由于它人老眼花,看见人间炒的黄豆以为金豆真的开花了,便按照玉帝碑文上的旨意,拿去了拂尘,玉龙从此得见天日,重上灵霄。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它,每年二月二很早就起来炒黄豆。

有的边炒边唱:“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这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二月二这天,东港境内黄墩一带山区,有闹春牛的习俗。

此举通常在本村本庄范围内进行。

养牛户事先用刷子将牛的全身刷干净,牛角上拴上红布,也有用红绸扎一朵红花戴在牛头上的。

二月二早饭后,将牛牵到一块平坦且又开阔的大田里,村里男女老幼汇集而来,随着劈劈啪啪的鞭炮声,牛主人拿掉牛缰绳,牛在大田里随意奔跑,一试身板。

此时,人们可以欣赏到耕牛经过一冬的休养而膘厚体大和奔跑时的矫健身姿,也有的村庄在这一天将牛牵出来,套上耕犁耕地一圈,称“试耕”。

据说每年二月二在地坛使牛耕地,以示天下,祈求丰收,故有“二月二,龙抬头,万岁皇爷使金牛,正宫娘娘来送饭,保佑黎民百姓五谷收”的顺口溜和年画。

清明节 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旧时人们在这一天多食冷饭。

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之推被火焚于绵山的。

清明前两日是“添坟土”的日子,称“春祭”,以示对祖先的悼念。

清明饮食比较简单,且村村、户户都不一样,多数清明早上吃鸡蛋和饼一类的食物,喝杂粮稀饭。

境内涛雒以南,大多数早上吃煎饼或饼子,谓之“清明吃煎饼,骡马一天井;清明吃饼子,男女戴顶子(顶子——官帽)。

”清明门插柳条、松柏枝。

闺女、媳妇头戴柳枝、松枝偕伴郊游,称“踏青”,祈求一年不生脚疾。

孩子们在大人的陪伴下放风筝。

沿海忌言“风筝”而称“鹞子”。

旧时官宦、富室人家的少女荡秋千。

建国后每年组织群众在清明节祭扫烈士墓。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

节日早饭吃“粽子”。

一说为了纪念屈原;一说“吃了端午粽,一夏不生病”。

粽子多用木孛 萝叶包裹,呈枕头状,一包为一盖,两卷为一捆。

少数用苇叶或竹笋脱叶包成三角形状。

粽子以糯米居多,亦用黍米、粘高梁米等。

初四下午包好入锅,大火煮,并放鸡蛋,次日早食用。

端午节家家门窗悬香艾、菖蒲,节后可收起做药材,据说药效远优于他日所采。

日出前,儿童手腕、足踝系五色花线捻成的绳,人称“配五索”。

节后下头场雨时剪掉,投入雨水中,使其随流而去。

据说“五索”可以变成长虫,意在使孩子避见蛇。

有的胸前戴有内装雄黄、艾叶香草等驱虫物的“香荷包”,成人喝雄黄酒,小孩则用其涂身,意为避暑驱邪。

此俗相沿至今。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谓“中秋节”,俗称“过八月十五”,是传统的大节之一。

有“八月十五过小年”之说。

此时农业年景大局已定,俗有“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太平”之说。

庆贺“中秋节”也有庆贺一年农业丰收的意思。

一般家庭都希望在这个节日里家人团圆,外出的家人这天都赶回家中欢聚,所以又称“团圆节”。

节前城乡居民以月饼馈送亲友,互祝全家团圆。

节日晚上,合家聚宴,酒肴尽丰,一边赏月,一边分食月饼,称为“圆月”。

露天对月设供,供品有果瓜、月饼,称“敬天地”。

关于中秋节的三个传说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 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

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 ·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 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 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

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

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 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

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

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

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

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

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 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

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

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

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以上资料关于吃月饼的传说也许是真的。

但自唐代起就有吃月饼习俗的说法。

关于朱元璋与月饼起义的说法,似乎有些牵强。

对于汉民族来讲,当时为摆脱异族的统治,朱元璋在搞农民起义时可能的确是运用了中秋节月饼传起义字条,号召农民在同一天起义抗元,这一点也许是真的。

他只是利用传统习俗,而吃月饼应该不是他的发明。

现在,这历史的一页早已翻过。

蒙古族是中华大家庭的一员,现在国家倡导建立和谐社会,再把中秋节与朱元璋起义联系起来,已明显十分不妥。

这样会伤害民族感情。

我们介绍中秋节,对与朱元璋有关系的传说只能做了解,不能做定论。

对吃月饼传说的定论,还是应该肯定其它的有趣的传说,以发扬民族传统文化。

九月九 农历九月初九称重阳节。

境内秋高气爽,艳阳高照,正是收获的季节。

特别是过去栽种旱稻,九月初九左右即成熟收割。

节日晚餐,大部分人家吃大米干饭,故有“九月九,大米干饭堵着口”的农谚。

农民还有以重阳日阴晴来占年成的习俗。

俗说:“九九无雨盼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

旧时,文人学士清闲而有雅兴者结伴携酒,或登高揽胜,或赏菊赋诗。

近年来,国家把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每年都隆重庆贺。

四时田园杂兴古诗原文

四园杂兴 --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

童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1. 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 耘田:除草。

3. 绩麻:把麻搓成线。

4.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 未解:不懂。

6. 供:从事,参加。

赏析《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

“耘田”即除草。

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

这是男人们干的活。

“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

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

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

“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

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

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

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描写思念家乡又回到家乡后的感激之情的古诗有什么

夜上受降城闻笛回前沙似雪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作者:李【诗文解释】回乐峰前的沙地像白雪一样,受降城外月色如寒霜。

不知什么地方吹起了芦笛的乐声,整个晚上出征的战士都在远望家乡。

【词语解释】回乐:今宁夏灵武西南处。

烽:烽火台。

芦管:用芦苇、竹子做成的乐器。

征人:出征在外的将士。

【诗文赏析】荒凉的边塞,月光如霜的夜晚,幽怨的芦笛声勾起了出征将士悠悠的思乡情。

这首诗意境深远,淋漓尽致,令人回味无穷。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作者:王维【诗文解释】独自在他乡作外乡客,每逢佳节到来就不禁加倍思念亲人。

遥想兄弟们登高的地方,插遍茱萸只少我一个人。

【词语解释】茱萸:香味植物。

古风俗重阳节插茱萸避灾疫。

【诗文赏析】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

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

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

这首诗抒发身在异乡的游子适逢佳节对故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反映出人们的心声,引起人们的共鸣。

全诗朴素无华,蕴藉深厚,用词精练,曲折有致,堪称千古绝唱。

渡汉江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作者:宋之问【诗文解释】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

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遇到的家乡来人。

【词语解释】岭外:今广东省一带。

怯:畏缩、胆怯。

【诗文赏析】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

诗人记述了还乡之情,描写了一个长期在外,得不到家里的书信的人,回乡途中担心家里出事,遇到熟人也不敢相问的情景,主要突出了人物的心态。

这首诗曲折含蓄,真切细致。

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作者:王维【诗文解释】你从故乡来,应该知道故乡的事情。

你来的那天,镂花窗前的寒梅花开了没有

【词语解释】来日:指从故乡动身前来之日。

绮窗:雕镂花纹的窗。

未:疑问词。

【诗文赏析】诗人遇到了来自家乡的旧友,勾起了思念的情绪。

向游人询问家中寒梅花是否开了。

自己的一片思乡之情就这么含蓄地表达了出来。

全诗质朴平淡,却诗味浓郁,悠扬不尽,意趣盎然。

宿府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作者:杜甫【诗文解释】清秋将军幕府井边的梧桐已有了寒意,独自宿在江城,蜡烛微弱快要烧完了。

长夜中的角声悲凉,就像自己伤心地自语,天上的月光虽然美好,但有谁欣赏呢

战乱不绝家乡的音讯都断绝了。

已经孤单地忍了十年困苦的生活,勉强谋到份差事暂且求得平安。

P>Lodging at the Yamen【词语解释】井梧:井边的梧桐。

永夜:整夜。

伶俜:孤单。

【诗文赏析】代宗广德二年(七六四年)六月,新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保荐杜甫为节度使幕府的参谋。

做这个参谋,每天天刚亮就得上班,直到夜晚才能下班。

杜甫家住成都城外的浣花溪,下班后来不及回家,只好长期住在府内。

这首诗就写于这一年的秋天。

诗人留宿幕府,心境悲凉,对国家充满忧虑,对自己的漂泊生活深感苦闷。

全诗首尾照应,意境深沉。

除夜有怀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作者:崔涂【诗文解释】遥远的三巴路,万里跋涉,艰辛不已。

在乱山被照下的雪覆盖的夜晚,孤灯映照着我这异乡人。

渐渐地与骨肉疏远,反而与僮仆更加亲近。

怎么能忍受飘泊的生活,但愿明天新的一年有新的景象。

【词语解释】迢递:遥远。

羁危:长期漂泊于艰险之地。

岁华:年华。

【诗文赏析】诗人客居他乡,思念故乡,抒发了自已思念家乡的寂寞心情,同时也寄予新年以后新的愿望。

全诗意境壮阔,深沉有致,真挚自然,感人至深。

旅宿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作者:杜牧【诗文解释】在旅馆中没有好朋友作伴,自己一个人凝神沉思。

在寒灯下回忆旧日里的事情,听到孤雁的哀鸣惊醒难以入眠。

梦见返回家乡路途遥远,到家时已经拂晓,家书到家要隔上一年。

苍江上一片美好的烟雾与月色,门前有在小船上垂钓的人。

【词语解释】良伴:好朋友。

寒灯:昏冷的灯火。

警:惊醒。

侵晓:破晓。

门:门前。

【诗文赏析】这首诗抒发了旅况的寂寞凄凉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诗人在外旅宿,凄清的夜晚怀念家乡,抒发了自己沉郁的心情感受。

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意境深远,含蓄委婉。

贼平后送人北归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作者:司空曙【诗文解释】时局动乱时我们一起去了南方,安定后,你却一个人独自回到北方。

在他乡生出了白发,回到家乡,只能看到青山依旧。

晓月的映照下,经过残破的壁垒,繁星的夜晚只能宿在原来的关塞。

只有寒禽和衰草,处处陪伴着愁苦的容颜。

【词语解释】同:一起。

旧国:故里。

残垒:残余的工事。

【诗文赏析】诗人送友人回乡,惋惜不能同回,他想像着友人回归途中的情景,反映出战乱带给人们的痛苦,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全诗流露出哀伤的情绪,写景抒情,委婉动人。

新年作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作者:刘长卿【诗文解释】年来到,思乡的心情更加深切,在天边独自流泪。

年纪老了还居人篱下,春天已经回来,在我回乡之前。

与山中的猿猴共渡朝暮,和江边的杨柳同沐风烟。

已经像长沙太傅了,从现在起不知又要有多少年。

【词语解释】切:迫切。

潸然:下泪的样子。

居人下:处于作客的地位。

旦暮:日夜。

风烟:风物,风景。

【诗文赏析】刘长卿生性刚直,不愿依附权贵。

肃宗至德年间,他被大官僚吴仲孺诬害,下苏州狱,后贬至潘州南巴县尉,这首诗当作于此时。

诗人身处异乡,又逢新年。

不免思念家乡,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

诗人在外的生活是凄苦的,仕途的失意更加重了他郁闷悲愤的心情。

这首诗用典自喻,写景抒情,简练凝重。

早寒有怀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作者:孟浩然【诗文解释】树叶飘落,大雁向南方飞去,北风呼啸,江水寒冷。

我家住在襄水曲折处,远隔在楚云那边。

想念家乡的泪水已经流尽了,遥望天边的一叶孤舟。

想询问迷离的渡口在哪里,黄昏时,江水滔滔,与海相平,一片茫茫。

【词语解释】木落:树叶脱落。

家:居住。

看:守望。

迷津:迷失的渡口。

【诗文赏析】这首诗抒写了怀念故乡的深情。

诗人出游,正值寒冷之季,不免想起故乡,勾起了思乡之情,抒发了自己惆怅的乡愁。

全诗看似平淡,遣词造句却破费心思,借景抒情,一气呵成。

全诗情景交融,语言含蓄自然。

易水送别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作者:骆宾王【诗文解释】就是在这个地方燕丹送别荆轲,壮士慷慨激昂,场面悲壮。

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只有易水还是寒冷如初。

【词语解释】此地:指易水岸边。

燕丹:战国时燕国太子丹。

发冲冠:形容人极端愤怒,因而头发直立,把帽子都冲起来了。

冠:帽子。

人:指荆轲。

没:死,即“殁”字。

水:指易水之水。

【诗文赏析】因为徐敬业用骆宾王的“讨武檄文“流传天下,骆宾王被武则天抓进监牢。

但武则天念其才华而不忍杀之,想让他为朝廷做事,但骆宾王拒绝了,想返回家乡。

骆宾王非常苦闷:一方面为自己的处境忿忿不平,又不满意武则天的统治;一方面想为推翻唐朝干出一番事业,又要念及武则天的不杀之恩。

在这种彷徨压抑中,骆宾王写出了“易水送别“这首诗。

这首诗虽然名为“送人”,实际上重点却是借描写燕丹送荆轲表现出今日送别的壮烈情景,抒怀咏志,曲折地表达了诗人苦闷的心境。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作者:杜审言【诗文解释】只有离别家乡在外做官的,才会对异地的季节变化特别感到惊心。

云霞从海面涌起,一轮红日升起来,一片曙光,春风渡过江梅花盛开,柳叶发芽,春意融融。

温暖的气候催使黄鸟早早鸣叫,晴朗的阳光照耀下,苹草越来越绿。

忽然听到你古老典雅的诗作,回乡的念头使流下的热泪沾湿佩巾。

【词语解释】新:发生变化。

曙:晓色。

转:晃动。

沾巾:下泪。

【诗文赏析】杜审言是杜甫的祖父,年轻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号称“文章四友”。

唐高宗咸亨元年中进士,仕途失意,一直担任县丞、县尉之类的小官。

等到了永昌元年,诗名大震,但官还是那么小,心里很不高兴。

江南早春时节,与朋友游览风景,应该赏心乐事,却赏心不乐,便写下了这首诗。

这是一首应和的诗。

诗人通过描写异地季节的变化抒发了在外做官的感慨与思乡的情绪。

全诗的语言生动形象春意盎然,构思完整有创意、结构严谨、对仗工整,读来宛如身临其境。

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作者:李白【诗文解释】明月从天山升起,出没在苍茫的云海之中。

长风吹过几万里,一直吹过玉门关。

汉武帝曾经出兵白登,胡人窥视着青海湖。

自古以来征战的地方,看不到几个人能够生还。

战士们看到这一片凄凉景象,思念家乡多是满脸愁苦。

想家中的妻子在高楼上,一定是叹息声不断。

【词语解释】天山:甘肃祁连山。

因汉时匈奴称“天”为“祁连”,所以祁连山也叫做天山。

玉门关:古代通西域要道,故址在敦煌西边。

下:出兵。

白登道:指汉高祖与匈奴交战,在白登山被困事。

胡:指吐蕃。

由来:从来。

戍客:驻守边塞的士兵。

苦颜:愁苦的容颜。

高楼:指高楼中的思妇。

未应闲:该是不会停止的。

【诗文赏析】在本诗中,诗人李白没有把征人思妇之情写得纤弱和过于愁苦,而是用“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的万里边塞图景来引发这种感情。

反映出了诗人浩渺的胸襟。

用宽广的时空做背景,把眼前的离愁别绪融合进去,从而产生更加深远的意境,这是一种高超的艺术手笔。

诗人在本诗中描写了征战边疆的苦楚,展示了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痛苦及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从而揭示出本诗反战的主题。

本诗层次分明,结构紧凑,意境深远,感人肺腑。

古意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作者:李颀【诗文解释】男儿以从军远征为事业,从小就像幽燕侠客的模样。

在马蹄下与人比较胜负,向来把自己的七尺之身看得很轻。

杀得敌人没有敢上前的,胡须竖立像刺刺蝟的毛张开。

黄沙滚滚,白云纷飞,没有报答国家的恩德不能回去。

辽东的小少妇只有十五岁,擅长弹琵琶和歌舞。

现在用羌笛吹出的出塞的曲子,使得三军将士泪如雨下。

【词语解释】事长征:指远行从军。

幽燕:幽州与燕国,地址在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

赌胜:逞能。

由来:从来。

七尺:身躯。

此代指生命。

莫敢前:人不敢接近。

猬:刺猬。

磔:张开的样子。

黄云:指塞外风沙扬起而变成黄色的云。

陇:山地。

小妇:少妇。

解:懂得。

这里指擅长。

羌笛:边疆少数民族吹奏的一种乐器。

出塞:汉横吹曲名,多描写边疆将士情景。

【诗文赏析】诗人描写了英勇善战的英雄形象,他勇猛无畏,杀得敌人不敢靠前,他立下壮誓,不抱国恩决不回家,但是当他听到羌笛声,却泪如雨下,表露他对家乡深情的思念。

全诗慷慨激昂,气势雄浑,描写上含蓄精练,却写得有血有肉,可以看出诗人深厚的功力。

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作者:贺知章【诗文解释】年少时就离开了故乡,直到垂暮之年才回到日夜思念的家园,虽然乡音还没有改变,但鬓发已被秋霜染白。

那些孩子从未见过我,好奇地笑着问我这个客人从什么地方来。

【词语解释】衰:疏落,指头发白了,少了。

【诗文赏析】风华正茂时离开家园,回家时已经两鬓苍苍,家乡的儿童也把他当成外来客。

面对着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这一切怎能不让他伤怀呢

时光易逝,世事沧桑,弹指间的感慨在朴素无华的语言中自然地抒发出来。

苏轼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

乌台诗案,是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发生的一场文字狱,结果苏轼被抓进乌台,被关4个月。

御史中丞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

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

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

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

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

北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中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

又由于他当时是文坛的领袖,任由 苏轼的诗词在社会上传播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

所以在神宗的默许下,苏轼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

由于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所以苏轼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团练。

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东坡由徐州调任太湖滨的湖州。

他作《湖州谢上表》,其实只是例行公事,略叙为臣过去无政绩可言,再叙皇恩浩荡,但他在后又夹上几句牢骚话: “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 朝廷的公报是固定按期出版的,相当于现在的官方报纸,苏轼的文字照例惹人注意,这次谢恩表,使那些“新进”成了读者心目中的笑柄。

而他们恼羞成怒,必然对苏轼进行报复,同时也是借新法谋私利、打击异己的一个步骤。

但单凭《湖州谢上表》里一两句话是不行的。

偏偏凑巧,当时出版了《元丰续添苏子瞻学士钱塘集》,给御史台的新人提供了收集材料的机会。

监察御史台里行舒亶(念dǎn)经过四月潜心钻研,找了几首苏轼的诗,就上奏弹劾说: “至于包藏祸心,怨望其上,讪渎谩骂,而无复人臣之节者,未有如轼也。

盖陛下发钱(指青苗钱)以本业贫民,则曰‘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陛下明法以课试郡吏,则曰‘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陛下兴水利,则曰‘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盐碱地)变桑田’;陛下谨盐禁,则曰‘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其他触物即事,应口所言,无一不以讥谤为主。

” 他举的例子,“赢得”两句及“岂是”两句出自《山村五绝》;“东海”两句出自《八月十五日看潮》;“读书”两句出自《戏子由》。

但经断章取义后,句句上纲上线。

马上,国子博士李宜之、御史中丞李定前脚后脚杀到,他们历数苏轼的罪行,声称必须因其无礼于朝廷而斩首。

李定举了四项理由说明为什么应当处苏轼极刑,他说:“苏轼初无学术,滥得时名,偶中异科,遂叨儒馆。

”接着说苏轼急于获得高位,在心中不满之下,乃讥讪权要。

再次,皇帝对他宽容已久,冀其改过自新,但是苏轼拒不从命。

最后,虽然苏轼所写诗之荒谬浅薄,但对全国影响甚大,“臣叨预执法,职在纠察,罪有不容,岂敢苟止

伏望陛下断自天衷,特行典宪,非特沮乖慝之气,抑亦奋忠良之心,好恶既明,风俗自革。

”这位李定正是当年因隐瞒母丧而被司马光称为“禽兽不如”的家伙,苏轼也讥他“不孝”。

虽然群小都要苏轼死,但神宗皇帝不愿杀害他,只同意拘捕他,而且不同意苏轼在进京途中关入监狱过夜。

此时,苏轼的一个好友王诜,是他印了苏轼的诗集,听到这个消息,赶紧派人去给南部的苏辙送信,苏辙立刻派人去告诉苏轼,朝廷派出的皇差皇甫遵也同时出发,但苏辙的人先到,苏轼知道消息,立即请假,由祖通判代行太守之职。

皇甫遵到时,太守官衙的人慌做一团,不知会有什么事发生。

苏轼不敢出来,与通判商量,通判说躲避朝廷使者也无济于事,最好还是依礼迎接他,应当以正式官阶出现。

于是苏轼穿上官衣官靴,面见官差皇甫遵。

苏轼首先说话:“臣知多方开罪朝廷,必属死罪无疑。

死不足惜,但请容臣归与家人一别。

” 皇甫遵淡然道:“并不如此严重。

”命士兵打开公文一看,原来只是份普通公文,免去苏轼的太守官位传唤进京而已,要苏轼立即启程。

苏轼归看家人时,全家大哭。

苏轼笑着说了一个故事安慰他们: “在宋真宗时代,皇帝要在林泉之间访求真正大儒。

有人推荐杨朴出来。

杨朴实在不愿意,但是仍然在护卫之下启程前往京师,晋见皇帝。

皇帝问道:‘我听说你会作诗

’杨朴答道:‘臣不会。

’他想掩饰自己的才学,抵死不愿作官。

皇帝又问:‘朋友们送你时,赠给你几首诗没有

’杨朴回答道:‘没有,只有拙荆作了一首。

’皇帝又问:‘是什么诗,可以告诉我吗

’于是杨朴把临行时太太做的诗念出来:更休落魄贪酒杯,且末猖狂爱咏诗。

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

” 家人听了故事,心里稍安。

太守官衙的人全都吓得手足无措,个个躲躲藏藏,只有王氏兄弟和陈师锡设酒筵饯别。

但老百姓都出来看太守启程,县志记载,老百姓都泪如雨下。

苏轼途经扬州江面和太湖时,都想跳水自杀。

他不知道要判什么罪,并且怕他的案子会牵连好多朋友。

等再一想,真跳了水,又会给弟弟招致麻烦。

不然,后人就见不到赤壁怀古和赤壁赋了。

家里烧了他大部分与友人的通信和手稿,家人到了安徽宿县,御史台又派人搜查他们的行李,找苏轼的诗,书信和别的文件。

后来苏轼发现自己的手稿残存者不过三分之一。

苏轼七月二十八日被逮捕,八月十八日送进御史台的监狱。

二十日,被正式提讯。

苏轼先报上年龄,世系,籍贯,科举考中的年月,再叙历任的官职和有他推荐为官的人。

他说,自为官始,他曾有两次记过记录。

一次是任凤祥通判时,因与上官不和而未出席秋季官方仪典,被罚红铜八斤。

另一次是在杭州任内,因小吏挪用公款,他未报呈,也被罚红铜八斤。

“此外,别无不良记录”。

最初,苏轼承认,他游杭州附近村庄所作的《山村五绝》里“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是讽刺青苗法的,“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是讽刺盐法的。

除此之外,其余文字均与时事无关。

到二十二日,御史台审问他《八月十五日看潮》里“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两句的用意,他拖到二十四日,才被逼按舒亶定的调子,说是“讽刺朝廷水利之难成”。

至于《戏子由》诗违抗“朝廷新兴律”的主旨,直到二十八日才作了交代。

到九月份,御史台已从四面八方抄获苏轼寄赠他人的大量诗词。

有一百多首在审问时呈阅,有三十九人受到牵连,其中官位最高的是司马光。

王安石罢相的次年(1077年),苏轼寄赠司马光一首《独乐园》:“先生独何事,四方望陶冶,儿童诵君实,走卒知司马。

抚掌笑先生,年来效喑哑。

”实为司马光重登相位大造舆论。

御史台说这诗讽刺新法,苏轼供认不讳:“此诗云四海苍生望司马光执政,陶冶天下,以讥讽见任执政不得其人。

又言儿童走卒,皆知其姓字,终当进用......又言光却喑哑不言,意望依前上言攻击新法也。

” 虽然“罪名成立”,但当时新法已废,凭此罪名不能判重刑,于是御史台又找。

找了痛斥“新进”的《和韵答黄庭坚二首》,抨击“生事”的《汤村开运河,雨中督役》诗。

前者是与黄庭坚唱和的,后者寄赠好友王诜。

《和韵》诗云:“嘉谷卧风雨,莨莠等我场。

阵前漫方丈,玉食惨无光。

”苏轼自己解释说,前四句以讥今之小人轻君子,如莨莠之夺嘉谷也,后面意言君子小人各自有时,如夏月蚊虻纵横,至秋自息,言黄庭坚如“蟠桃”,进用必迟;自比“苦李”,以无用全生。

又取《诗》(诗经)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皆以讥讽当今进用之人为小人也。

苏诗巧用“悄悄”、“愠”等词,暗藏“群小”之意。

要不是作者解释,还没多少人知其中奥妙。

《汤村》诗云:“居官不任事,萧散羡长卿。

胡不归去来,留滞愧渊明。

盐事星火急,谁能恤农耕

薨薨晓鼓动,万指罗沟坑。

天雨助官政,泫然淋衣缨。

人如鸭与猪,投泥相溅惊。

下马荒堤上,四顾但湖泓。

线路不容足,又与牛羊争。

归田虽*辱,岂失泥中行

寄语故山友,慎毋厌藜羹。

”苏轼也供认自己确有对盐官在汤村一带开运盐河的不满,“农田未了,有妨农事”,“又其河中间有涌沙数里”不宜开河,“非农事而役农民”,“役人在泥中,辛苦无异鸭和猪”等等。

*人指控之下,仗义执言也是罪行。

这些赠黄庭坚、王诜等人的诗文,一时成为轰动朝野的新闻,舒亶等人趁机落井下石,怂恿副相王检举苏轼的《王复秀才所居双桧》诗。

诗云:“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

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

”王(土圭)诬告说:“陛下飞龙在天,轼以为不知己,而求之地下之蛰龙,非不臣而何

”神宗冷静地回答:“诗人之词,安可如此论

彼自咏桧,何预朕事

”不久,狱吏问苏轼咏桧一事,苏轼巧妙答道:“王安石诗‘天下苍生望霖雨,不知龙向此中蟠’,此龙是也。

”狱吏会心而笑,那些自称拥护王安石变法的人,连王安石说过“蟠龙”也忘记了。

对苏轼的指控,有的十分牵强,刚才的咏桧诗就是一例。

还有苏轼任密州太守期间作的《后杞菊赋》的序言里曾提到吃杞菊的苦种籽,御史认为作者是在直接讽刺全境百姓的贫穷,尤其指朝廷对官吏薪俸的微薄。

“生而盲者不识日”是讽刺科举考生的浅陋无知,讽刺考生不通儒学,只知道王安石在《三经新义》里对经书的注释。

苏轼对大部分指控,都坦白承认在诗中批评新政。

在给王诜的诗里,有一行是坐听“鞭笞环呻吟”,又说,“救荒无术归亡逋”,他也提到“虎难摩”是为政贪婪的象征,给李常的诗里,他确是说在密州“洒涕循城拾弃孩”,见到男尸、女尸、婴尸饿死在路边,当时确是“为郡鲜欢”。

在给孙觉的诗里,有一行说二人相约不谈政治,是真在一次宴席上约定,谁谈政治就罚酒一杯。

给曾巩的诗里说他厌恶那些“聒耳如蜩蝉”的小政客。

给张方平的诗里把朝廷比作“荒林蜩蚻(zhá)乱”和“废沼蛙帼淫”,又说自己“遂欲掩两耳”。

给范镇的诗里,他直言“小人”,给周邠 (bīn)的诗里把当权者暗比作“夜枭”。

好友刘恕罢官出京时,苏轼写了两首诗给他: “敢向清时怨不容,直嗟吾道与君东,坐谈足使淮南惧,归向方知冀北空,独鹤不须惊夜旦,群鸟未可辨雌雄。

” “仁义大捷径,诗书一旅亭。

相夸绶若若,犹诵麦青青。

腐鼠何老吓,高鸿本自冥。

颠狂不用唤,酒尽渐须醒。

” 前一首最后一句取自诗经“俱曰予圣,谁识鸟之雌雄”,等于说朝廷上只有一群乌鸦,好坏难辨。

后一首表达自己对小人的争权争位不屑一顾。

这些无疑会激怒御史台群小,加上他们本就是来迫害苏轼的,所以后者的狱中日子不会好过。

苏轼写《狱中寄子由》说“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无比凄惨。

审讯者常对他通宵辱骂。

巨大精神压力下,苏轼写下了“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的悲惨诗句。

苏轼下狱后未卜生死,一日数惊。

在等待最后判决的时候,其子苏迈每天去监狱给他送饭。

由于父子不能见面,所以早在暗中约好:平时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果有死刑判决的坏消息,就改送鱼,以便心里早做准备。

一日,苏迈因银钱用尽,需出京去借,便将为苏轼送饭一事委托朋友代劳,却忘记告诉朋友暗中约定之事。

偏巧那个朋友那天送饭时,给苏轼送去了一条熏鱼。

苏轼一见大惊,以为自己凶多吉少,便以极度悲伤之心,为弟苏辙写下诀别诗两首,其一:“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其二:“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

桐乡应在浙江西。

” 诗作完成后,狱吏按照规矩,将诗篇呈交神宗皇帝。

宋神宗本就欣赏苏轼的才华,并没有将其处死的意思,只是想借此挫挫苏轼的锐气。

读到苏轼的这两首绝命诗,感动之余,也不禁为如此才华所折服。

加上当朝多人为苏轼求情,王安石也劝神宗说:圣朝不宜诛名士,神宗遂下令对苏轼从轻发落,贬其为黄州团练副使。

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就此销结,而苏轼的这两首“绝命诗”也广为流传开来。

结果十月十五日,御史台申报苏轼诗案的审理情况,其中辑集苏轼数万字的交代材料,查清收藏苏轼讥讽文字的人物名单,计有司马光、范镇、张方平、王诜、苏辙、黄庭坚等二十九位大臣名士。

李定、舒亶、王(土圭)等欲置苏轼于死地而后快,但神宗一时举棋不定,太祖早有誓约,除叛逆谋反罪外,一概不杀大臣。

同时,正直人士也仗义相救。

宰相吴充直言:“陛下以尧舜为法,薄魏武固宜,然魏武猜忌如此,犹能容祢衡,陛下不能容一苏轼何也

”已罢相退居金陵的王安石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连身患重病的曹太后也出面干预:“昔仁宗策贤良归,喜甚,曰:‘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盖轼、辙也,而杀之可乎

”苏轼未判重罪,这些幕前幕后相救的人功不可没,否则,中国会失去一位光照千古,集词人、诗人、画家、书法家于一身的艺术天才。

但是,御史台的人也在疯狂行动,他们准备把新法反对派一网打尽。

李定奏上一本,要求太后国丧时不赦免涉案人员,舒亶更狠,他奏请将司马光、范镇、张方平、李常和苏轼另外五个朋友一律处死。

十二月二十九日,圣谕下发,苏轼贬往黄州,充团练副使,但不准擅离该地区,并无权签署公文。

这样的结果,李定等人自是大失所望。

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职位相当于今之县武装部副部长,无“签单权”,精神寂寞,穷愁潦倒。

第三年四月,苏轼撰诗并书《寒食帖》,发人生之叹,写苍凉之情,表惆怅孤独之怀,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异彩,势奔放,无荒率笔,被称“天下第三行书”,墨迹素笺本,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受害人受到牵连的人中,三个人的处罚较重。

驸马王诜因泄露机密给苏轼,而且时常与他交往,调查时不及时交出苏轼的诗文,被削除一切官爵。

其次是王巩,被御史附带处置,发配西北。

第三个是子由,他曾奏请朝廷赦免兄长,自己愿意纳还一切官位为兄长赎罪,他并没有收到什么严重的毁谤诗,但由于家庭连带关系,仍遭受降职处分,调到高安,任筠州酒监。

其他人,张方平与其他大官都是罚红铜三十斤,司马光和范镇及苏轼的十八个别的朋友,都各罚红铜二十斤。

诗案总算了结了。

苏轼出狱当天又写了两首诗,其中一首是:“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

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

”要是由御史台的人检查起来,他又犯了对帝王大不敬之罪,“少年鸡”指的是贾昌,贾昌年老时告诉人他在少年时曾因斗鸡而获得唐天子的宠爱,而任宫廷的弄臣和伶人,这一点可引申而指朝廷当政的小人是宫廷中的弄臣和优伶,又是诽谤

家中年味渐浓诗句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