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语是什么意思
心语就是发自内心的话,话虽然短涵深外延广阔,咀味道又回味无穷,经受了时间的考验还是闪烁着灵魂感悟的灵感的霞光。
心语是发自内心的人生阅历的感慨,甚至这种心语到后来有警世醒世的作用。
“世界如此之大,需要做的如此之多,而完成的如此之少。
”当我们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时候常常咀嚼这句心语,会领略出一种在富有成就感的同时,必须还得谦虚,还得瞻望未来的前景。
如果事业上毫无建树的人读这心语,内心的震颤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我们知道他一定会有心灵深处的震颤。
震颤的程度有高有低之分,以后显示出来的作用也就不相同。
心语有时候是对自己说的话“时间是勤奋者的财富”这种心语始终激励着人们,一个勤字,不浪费时间,也就不浪费生命,也是生命延长的另一种方式。
像这样的心语不妨拿来当做自己的座右铭,当然心语不能都是座右铭。
李商隐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这种类型的心语道出了男女恋爱之情的心意相通的心语。
这种心语可不能作为人生的座右铭,不然就贻笑大方了。
青春心语,天使心语,子夜心语,这样的心语都是飘飘心语。
履道含和是什么意思
夫履道者,当含和蕴素,笃信务实”,这是《大藏经》里的话。
当是“履道含和”的一个出处吧。
很喜欢“含和”这个柔和的用辞,它可以包含三个意思: 一是“含和于道”,让自己的作为与天意相契,合乎自然的规律,合乎事务发展的必然性。
二是“含和于心”,让自己的作为与自己的内心契和,与自己的内在合拍,一路专心唱自己的歌; 三是“含和于合”,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与周环的人际环境工作环境相适应。
履道含和,才能和合形势,才能让自己的每一步作为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为下一步和更下步作好积累和铺垫,成为有效行走,并且螺旋上升。
履道含和,可以作为人生的座右铭。
知足且上进,温柔而坚定。
是形容女生的吗
不一定,这话对于男孩而言也适用。
求第一句“张”字开头,第二句“扬”字开头的对联或者藏头诗。
【张】开双手迎未来【扬】长避短向前迈【好】好努力求上进【帅】气小伙定成才
工作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去面对?
健忘人生很多人为记忆而活着。
记忆就像一本独特的书,内容越翻越多,而且描叙越来越清晰,越读就会越沉迷。
但是,也有很多人是为健忘而活着的,过去的一切事情对他来说都是过眼烟云和耳边风,不计较过去,不眷恋历史,不归还旧账,只顾得眼前的现在。
健忘人生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因为人生并不像期望的那么充满诗情画意,那么快乐自在。
人生中有许多苦痛和悲哀、令人厌恶和心碎的东西,如果把这些东西都储存在记忆之中的话,人生必定越来越沉重,越来越悲观。
实际上的情景也正是这样。
当一个人回忆往事的时候就会发现,在人的一生中,美好快乐的体验往往只是瞬间,占据很小的一部分,而大部分时间则伴随着失望、忧郁和不满足。
人生既然如此,健忘有什么不好呢?它能够使我们忘掉忧怨,忘掉伤心事,减轻我们的心理重负,净化我们的思想意识;可以把我们从记忆的苦海中解脱出来,忘记我们的罪孽和悔恨,利利索索地做人。
所以世界上自古就有追寻忘忧草的,否则,“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有何快乐可言?其实,健忘人生倒不是没有记忆,而是说对很多事并不在意,不放在心上,所以也就记不住。
这对人生也许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世界上确实有许多事情应该避开,应该忘记,让身心少受一些使他感到痛心疾首、感到失望的事情的磨难,也不必过多地沉浸在往事的回忆和追悔之中,这样,人反而能够得到更宽广、更自由的思考空间,更自在地生活。
与此同时,健忘可能是一个人躲掉很多琐事的避风港。
健忘有时候虽然很可恶,但是却是一个可以原谅和理解的缺点,别人可能因为这一点原谅你,你也可以因为这一点原谅自己。
一个人一旦被大家公认为是记忆力不好的人,尽管可能不会委以重任,但是却得到许多自我解脱的机会。
无奈人生在生活中处于完全消极被动的地位,用一种无可无不可的态度来对待人生,我们把它叫做无奈人生。
不要以为无奈人生是消极的。
这是一种非常圆熟的人生,特别在中国社会中,具有非常迷人的一面,最为稳妥而又完全。
它模棱两可,含糊不清,适应于各种社会条件下生存,不能不说是一种大智慧的人生。
无奈人生的要点是冷淡生活,接受现实。
冷淡是为了逃避风险,冷眼向洋看世界,当一个保险的旁观者。
这种生活态度也是长期生活经验教导的结果。
据有人观察,一般中国青年热心于国家大事、公众事务的热情并不亚于欧美各国,但一到了25岁以后,就明显地变得冷淡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学乖了”。
有的是开始成熟学乖了,有的则碰了钉子学乖了,有的则由于关心社会不成功失望而学乖了,反正不管是怎么“学乖”的,对于社会的那份热情明显减低了,取而代之的是冷漠和圆滑。
他们都开始懂得了什么是无奈。
无奈产生于一种自我得不到尊重、个人权利得不到保护的状态,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只有自觉地承认和接受现状。
久而久之,人们发现,既然这个社会不容许你去关心,倒不如干脆处之泰然,不受社会生活的影响,在无可奈何之中寻找自我。
这就产生了清谈、饮酒、纵欲、作乐等人生形式。
这时候,无奈似乎又表现了一种超然,不管国事管自己,寻得桃源好避秦。
无奈人生意味着顺其自然,对社会对自己都不强求什么。
从表面上看,无奈是对生活的一种妥协和认输,从来不试图去改变生活。
而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无奈之中包含着一种达观。
无奈的人是软弱的,但是却很有韧性。
对于身外之事,他们不参与,不关心,也不对抗,而对身内之事却极力保全。
由于无奈,他们对于生活中来临的各种灾难有思想准备,能上能下,能生能死,能左能右,能荣华富贵也能穷困潦倒。
无奈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遇到天大的事,耸耸肩摇摇头,说一声“无所谓”,然后继续走自己的路,干自己的事。
拖延人生人人都知道光阴的可贵,所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所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可是,这并没有消除生活中的拖延人生,而且,这种人生并不少见,它像各式各样的废旧瓶子一样,堆集在生活的广场上,丝毫没有损坏,但却是空空如也。
拖延人生的常用语是:“明天再说吧!”这些人不是没有理想,没有成就事业的愿望,他们之中也不乏有才能有天才的人;当他们谈论自己未来的时候,他们也会神采飞扬,滔滔不绝,但是,只要一接触到真的计划和实际工作,他们就犹豫不决了,经常的习惯就是拖延。
拖延造成了今天的空白。
一旦这种情况成为日常习惯,生命就会在虚空的允诺中一天天过去,“明天”成了一个永远不会兑现的将来,而“今天”则肯定是不断牺牲的现在。
他们不知道,人的生命之链就是由无数“今天”的环节组成的,当你放弃了“今天”,就意味着放弃了未来。
我也曾经是一个爱拖延的人。
这种习性也许是从少年时代开始的。
那时候,我经常为我将来的生活苦思冥想,制定了各种想入非非的计划,但是从不曾真正实行过一次,也就是说,这些计划多半还没有开始就夭折了。
而这一切,差不多都因为拖延。
说实在的,这些拖延有些也许是有理由的,因为我的计划有时订得太大太高,以至于自己根本不知道怎样开始。
但是,很不幸的是,我由此在很多小事上也开始拖延比如给朋友写信,做家庭作业等等,什么事都不能立刻去做准时完成,经常为积压下来的事而痛苦。
我不知道因为拖延误了多少事,反正很多很多。
我只是很清醒,我的生命的许多好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拖延使我人到中年一事不成。
我再也不能拖延人生了。
有一件事使我后悔不已。
就在最近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意外地遇见了多年前我苦苦爱恋的女友——那时候我就像着了魔,整天想着她的美丽倩影,现在她已成了他人之妻,并有了小孩。
我们在一起谈起了往事,天哪,她竟然说她也曾喜欢过我,在很长一段时间等待着我的表白,但是你知到我那时干了些什么呢?我在家里不知道设计了多少种求爱“方案”,但是最终的结果还是那句老话:“明天再说吧!”人生苦短,何能拖延,正如陶渊明诗中所云:等待人生等待,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中必不可少的。
因为人的希望不可能一下子实现,实现过程中还要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有些条件是可以争取的,而有的条件则不受自己控制,所以人必须等待。
但是,有的等待是有希望的等待,有的等待是无希望的等待;有的等待是聪明的,有的等待则是愚蠢的;有的人只是等待片刻,有的人却等待一生。
例如,有守株待兔式的等待。
一个农夫在田地里劳作,突然看见一只兔子飞奔而来,撞树而死,因此就放下锄头,在那里静等其它的兔子撞树而死。
这是一种愚蠢的、不切合实际的等待,等待者异想天开,想不劳而获。
再例如,梦幻式的等待。
一位小姐手捧一本琼瑶的言情小说,天天盼望着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的出现。
她不写情书,不出来交际,也不打电话,只是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之中,等待着出现奇迹。
这是一种白日梦式的等待,等待者丧失了机会和时间,耗尽了青春,还不知道自己的悲剧正来自等待。
人生不能等待,因为生命是短暂的,是运动的,你等它不等,人抗衡不过时间的流逝。
所以想干点什么就赶紧干,千万别等待。
等待不过是人生命的一种无可奈何。
但是,等待仍然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人们不得不接受它,非但如此,而且人可以在等待的过程中认识生命,体味人生命的韵味。
所以,人们开始肯定和留恋等待,把它看作是多情、缠绵、信任、陶醉、希望的象征,等待是快乐,等待是诗。
一个女孩子写到:我时常落寞,时常无助。
我如所有的女孩一样脆弱,在许多无眠的静夜,在许多迷茫的清晨,在暴风雨的街头,在烈日下的奔走中,也曾想握住那些主动伸来的手,“渴望有一副宽阔的肩膀,靠一靠我疲倦的头,渴望有一双温暖的手,理一理我鬓边的忧”,但是从来也不曾,从来也不敢,只因为爱神的大门并没有对我敞开。
爱过的我深深知道:接纳的同时意味着责任,期望爱情的灿烂,期望未来的幸福,那就须静候,静候爱情。
看来,当人生的幸福还没有到来之时,必须学会等待。
懒散人生懒惰是生命失去活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一个懒散成性的人,也是一个浪费生命的人,他总是行动不起来,讨厌作决定,千方百计地回避自己所要承担的任务,事情越是紧急,越是迫在眉睫,他就愈是不肯正视它,老是寻找一些借口在旁边打圈圈。
懒散人生给人一种说不出的疲乏的滋味。
懒散人生的法宝就是拖延,生命就处于被拖欠下来的事吞没的危险之中,而懒散的人却仍然能“临危不惧”。
懒散会使一个人一辈子一事无成,而拖延则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例如,一位企业家可以因为没有及时决策而遭到失败,一位妻子由于懒得及时洗碗铺床而会造成婚姻的破裂,一位医生拖延了看病的时间而会给病人生命带来恶果,等等,但是,懒散之人却不这么看,他总是把拖延看成是一种无所谓的耽搁,任何事情能拖一天就拖一天,好像生活的目的就是拖延。
对一个懒散成性的人来说,拖延又总是和杂乱无章连在一起的。
拖延造成了杂乱无章,而杂乱无章又助长了拖延心理。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对于朋友的来信,我们由于懒惰常常推迟回复,结果信越积越多,在桌子上放了一大堆,就更加难以下手了一再比如一个家庭主妇,如果面对一大堆积留下来的杂活,也会感到无精打采,很可能干脆不做而去看电视剧算了。
所以,事情越拖越多,积重难返,就很容易产生继续拖下去的心理:“反正已经迟了,再迟几天也是迟,再拖几天也无妨。
”一般来说,一个懒惰的人并不是一个拒绝做事的人,相反,有的人非常喜欢应承什么事,在接受委托的时候总是满口答应,但是你如果轻信了这种应承,就会大错特错了。
因为出于懒散人之口的“是,是”,“一定,一定”,是没有确定期限的,一个“是,是”,就可能是几天、几个月过去了,结果还是什么事都没干。
所以,和懒惰成性的人打交道,一定“要规定一个明确期限,首先堵住他拖延的后路。
当然,懒散人生也有自己的欢乐,比如事情十万火急,天塌下来了还照样可以睡懒觉,享受那种慢慢腾腾、睡眼惺忪的状态,就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受用的。
这也许叫做懒人有懒福也。
糊涂人生中国人喜欢“难得糊涂”,把它作为人生座右铭的大有人在,可见糊涂人生并不易得。
人一旦把这种人生当作一种境界,必然有脱尘超俗之处。
先说糊涂。
从字面上讲就是不明事理,搞不清楚的意思。
这样的事情生活中很多。
据说,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就对自己的身世很糊涂,经常搞得稀里糊涂。
对于糊涂二字,确实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很难说得清楚。
有人以为,糊涂人生并不糊涂,所谓“难得糊涂”是装出来的糊涂。
在生活中,真正的聪明人,遇到任何事绝不自作聪明,大发议论,相反他们总是做出一副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清楚的样子,躲躲闪闪装糊涂。
这样的人心知肚明,但是什么人也不会得罪。
他们觉得只有左右逢源,才活得安全活得自在。
另外一些人认为,这糊涂是一种境界,意味着人懂得了未知和朦胧,进入了一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探索阶段;难得糊涂,也就是难得有疑问,能够提出问题,即是古人所说的:“智,莫大于阙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因为人知道得越多,就越会感到知识之无限,想要学的东西也越多,所谓“入道弥深,所见弥大”是也。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糊涂人生是一种真正的高智慧,是一种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境界。
因为最高的智慧应该已经看穿了内与外、荣与辱、盈与虚的界线,达到物我浑同为一、万物与我并存的境界,所以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糊涂才叫真聪明。
由此可见,糊涂人生也许是多种多样的。
有的人把“难得糊涂”条幅贴在家里,但并不真正是个糊涂之人。
实利人生一个人没有了信仰,不再相信理想,就最有可能转向实利人生。
实利,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也是人生命的基础,它承担了这个世界上最多的生灵,使他们熙熙攘攘、忙忙碌碌地活着,否则,也许很多人都会活得不耐烦,都会去上吊自杀。
实利人生把人生中的很多伺题都简化了,最后只留下了“利”,而且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一切都要求实用,实利,实惠,看得见,摸得着。
我们不能不说这是一种经济实用的人生方式,在思想上也极稳固,可以自成体系,无懈可击。
所以,一些花里胡哨、飘飘忽忽、好高鹜远的人生,经过几番折腾,几经失望,最后大多都会落到这里来,成了实利人生之国的臣民。
所以,实利人生在老化的民族中比较盛行,而且老年人最能体会其中之味。
这是林语堂先生的意见。
他甚至说:“……任何人一过了40岁,便成坏骗子,无论怎样,吾们年纪越大,越不要脸,那是无可否认的。
20岁左右的小姑娘,不大会为了金钱目的而嫁了,40岁的女人,不大会不为金钱目的而嫁人。
——她们或许称之为稳当。
……实利主义因是为老头儿之特性,而理想主义则为青年人之特性。
过了40岁,他还不能成为坏坯子,倘不是心脏萎弱者,便该是天生才子。
”这段话虽然老年人听来可能不舒服,但也不能说全无道理。
实利人生虽然实实在在,但是太过冷淡。
实利和冷淡实际上是联在一起的,所以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有点受不了。
想想看,在一切事情上都盯着实利和实惠。
斤斤计较,唯利是图,对于其他的人和事怎么能不冷淡呢?实利的眼光本来就是冷冰冰的。
而换句话说,对生活不冷淡点,怎么能获得实利和实惠呢?所以,实利人生者对于青年人的盛气热情从来是不屑一顾的,为理想而兴奋呼号,如果不是不成熟,那就是傻子和疯子。
如今是一个实利人生的时代,理想和热情已成为过去时代的梦,尤其是梦醒了之后,才发觉连高粱米饭还没得吃,所以赶紧找些实在的东西充饥。
人不能老是充当精神理想世界中的富有者,而在物质世界中是乞丐。
但是,反过来了又如何呢?马虎人生马虎人生在生活中处处可见。
尤其在中国,马虎人生就像家常豆腐一样普遍。
这种人生虽然算不上潇洒,但活得挺自在;谈不上闲适,但是活得时间颇长。
不过你最好不要和这种人一起出差赶飞机,因为到了机场才知道带错了身份证。
在中国,对马虎人生了解颇深的是胡适先生。
他给这一类人生起了一个好名子,叫着“差不多先生”。
下面的话语出之于胡适先生: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我都差不多。
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他有耳朵,但听觉不太分明,有鼻子有嘴巴,但对气味和口味却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不少,但记忆却不精明,思想也不细密。
他的口头禅是:“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
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道:“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
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有一天,他突然得一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先生。
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汪大夫,却把西街的牛医王大夫请来了。
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到:“好在王大夫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吧。
”于是这位牛医生王大夫走到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
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一命呜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是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这句格言,方才绝气了。
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账,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
你所见过的马虎人生,是否像这位差不多先生呢?挥霍人生挥霍一生的人,我们可以把他叫做“败家子”,但是不能不承认他活得痛快。
再说,一个人一辈子挥霍,除了对他自己及家人不利之外,并不影响别人的幸福;相反,如果你的朋友是一个挥霍者的话,一定是你的荣幸,对你有百利而无一害。
因为挥霍者多半不是一个人挥霍,他喜欢和朋友在一起挥霍。
挥霍人生的字典上查不到节俭,这个词早就被废除了。
对挥霍的人来说,钱,根本不成问题,他随时都准备把钞票到处乱撒,几十块几百块出手,脸不红心不跳,处处显示出花钱的“英雄本色”。
这种人消费起来是最有气派的,王公大臣也未必比得上。
他永远要进花钱最多的酒店,坐价格最高的座位,差一点就觉得失了面子,生怕别人小看了自己。
特别是在朋友面前,更是要显示自己的满不在乎。
吃饭点菜要最贵的,喝的酒除了高档名牌之外,还要考究这酒贮藏的年代,最后还要高级的卡拉OK,找几位舞女陪伴助兴。
挥霍者并不一定腰缠万贯,但是钱不多照样挥霍。
刺激挥霍可能就是几个狐朋狗友,聚在一起嘻嘻哈哈一阵,就会使他忘乎所以,把自己的家庭、妻子、儿女都忘了个一千二净,也不管自己有多大的经济能力,明天是否有米下锅。
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他尽情享受的欢乐窝,他毫不犹豫地拿出准备给孩子交学费、给妻子维持家用的钱,甚至典出祖上的房产珠宝,换取那一时的豪华和排场。
对挥霍人生者来说,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花钱的好时机,高兴时要挥霍,不高兴时也要挥霍;找到新工作要庆祝一番,被公司解雇也要发泄一次;遇到有用的东西不问贵贱,遇到没用的东西也想装装门面……对他们来说,挥霍也是医治人生百病的灵丹妙药,高兴时挥霍是开心的庆祝,不高兴时挥霍也会平衡自己的情绪。
挥霍可以把烦恼、忧愁、不满和人生的一切不快一扫而光。
什么痛苦,什么悲观,什么失业,什么明天家里掀不开锅,在挥霍中早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不留下一点痕迹,明天他就会变成穷光蛋了,但是今天他活得还是像一个阔绰的王子。
挥霍人生的结局当然是贫穷。
这时,繁华就成了挥霍人生者的梦和回忆。
这也许是他最后拥有的东西。
游戏人生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游戏人生越来越普遍了。
据说在美国,替代“时间就是金钱”观念的,就是“游戏人生的哲学”。
可见,游戏人生大有到处蔓延之势。
游戏人生就是把人生看成是一场游戏,这本身也许就透露出一种“不认真”“无所谓”的态度。
这种态度或许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关。
所谓“不认真”,包括着好几重意思。
一是这个世界上还有没有值得认真的事。
过去人们活得认真,活得执着,因为有信仰的支撑,有理想的憧憬,但是现在如果发现信仰崩溃了,理想破灭了,这个世界很多东西本身就不认真,你怎么再对它们认真呢?二是,想认真而认真不得的问题。
认真应该是互相的,彼此认真才能存在。
但是如今社会上你偏偏认真不得,你认真了别人不认真,这样认真反而成了荒谬,成了被捉弄、被嘲笑的对象,这又怎么能够认真下去呢?三是认真成为一种痛苦。
你活得很认真很执着,事事处处都要寻出个公正,找出个真理;充当一种典范,不仅活得很累很累,而且到处受人误解,远远比不上那些游戏人生者活得痛快和自由自在。
这时候,你又会怎么去想呢?所以,游戏人生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轻松自在、不负责任的活法,但实际上大多是在经过了多次生活的磨炼,饱尝了理想幻灭之后产生的。
就拿爱情来说,有些人把自己的感情看得很重,对爱情充满憧憬,但是经过几次风波之后,自己的感情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回报,甚至被别人所欺骗所捉弄,就很容易踏上游戏人生之路,把爱情也看成是一种游戏,玩得起来而又不付出自己,逢场作戏又能保护自己。
当然,这只是游戏人生之中的一种。
这种游戏人生还不能说玩得痛快,因为内心深处还隐藏着痛苦和失望,还脱不开人生的那份愁怨和憧憬。
这种游戏人生还属于一种转变型的产物,也就是说,从认真开始走向游戏。
实际上,彻头彻尾的游戏人生是没有那么多忧愁的,因为这种人已完全接受了人生即游戏这个观念。
与一般的转变型的游戏人生不同,这种游戏人生并不排斥“认真”,而是恰恰相反,其非常注重的就是认真投入。
因为人生就是一场游戏,游戏就有规则,要想从中得到快乐,玩得痛快,大家都必须十分认真,按规则行事,这也叫做会游戏,至于谁输谁赢则是另一回事。
这种游戏人生会使我们想到踢足球或者打麻将,人人都在规则之内进行表演,发挥自己的才能,要全身投入,聚精会神才行。
谁如果老是“犯规”“违例”,就会丧失游戏的资格。
狂妄人生狂妄人生是人类社会中最精彩、也最让人消受不起的一种活法。
什么是狂妄?人小志大而无所顾忌,自不量力好口出狂言,初出茅庐就针砭圣贤,小事不成还好高鹜远,没登过小丘就看不起大山;不撒泡尿照照自己,就癞哈蟆想吃天鹅肉,老鼠背大山,青蛙吞大象……反正不知天高地厚,.什么都看不起,什么都不在话下,什么都不放在眼里,见了如来不叩头,见了神仙不下跪。
这就是狂妄。
狂妄藐视权威,藐视规则,藐视一切自己,达不到的目的,也藐视一切别人达不到的目的;狂妄是一种,不切合实际的自大自傲,不可一世的自我膨胀,但是又是一种主观上的绝对胜利。
狂妄人生以一种绝对优势的姿态,对待历史,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东西能摧毁他的自信,他对自己的能力过分崇拜,寄予太高的希望。
狂妄人生会引起很多人的不适和反感,先是摇头,肠胃不适,然后就是讥笑和嘲弄,伴随着有头痛症状,最后可能是进行排斥打击,随时可能发生心肌梗塞。
与此同时,狂妄人生也会给很多人带来快感和兴奋。
奇怪的是,很多年轻无知的狂妄者,竟然还有很多热情的追随者和崇拜者,他们因狂妄而心跳,而感动,而欢欣雀跃。
一个狂妄者走到大街上大声宣布:“上帝已经死了,我就是上帝!”结果,一些人准备了手铐和脚镣,准备了绞刑架而另一些人则送上了鲜花和欢呼,愿意追随他到天涯海角。
一种热闹的场面,一个热闹的时代,也就由此产生。
狂妄人生从不甘于寂寞,无论时代多么压抑,周围的人多么本分,也无论自己是多么无知渺小,处于什么可怜的地位,他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唯一理由就是经常宣布: “那有什么了不起!”这句话在大多数情况下利少弊多。
所以狂妄人生多半是悲剧,其中百分之九十最后穷途潦倒,走投无路,再有百分之九点九九的人归隐山林,投心佛门,只有百分之零点零一的人获得成功,受世人注目,但是结局很可能是疯癫而死。
这个世界不喜欢狂妄人生。
好在狂妄者往往有点天才,而天才者又无不狂妄,所以狂妄和天才常常混合在一起。
但是,即便是天才的狂妄,也不一定有光明前途。
因为并不是每个时代都欢迎天才的,很多时代不喜欢天才,并且害怕和摧残天才,所以天才如果生不逢时,那是最不幸的事情了。
奸诈人生奸诈者是品行恶劣和阴谋诡计的结合,其追求是贪婪,其表现是不老实。
奸诈人生中几乎没有可取之处,除了心怀不满、贪得无厌,最多的东西就是谎言和骗术。
描叙奸诈人生最好的例子是“黄鼠狼给鸡拜年”——奸诈者多像黄鼠狼,待人接物总是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表面的善意下面隐藏着“吃掉你”的祸心。
奸诈人生之中充满着算计,每时每刻都在寻求机会,钻别人的空子,制造事端,乱中投机取巧。
但是,当我们第一次遇见奸诈者的时候,这种人总是衣冠楚楚、笑容满面的,很难看出其心术不正一面。
而且,这种人还是有点小聪明,他会很快明白你的爱好和弱点,然后开始引你上钩。
当你不知不觉心有所动的时候,他已经布置好了整个计划,张开自己的罪恶之网等待着你。
奸诈者干什么都是不择手段的,他们毫无同情心可言,但是他们不会拿自己的生命来赌搏。
不过,识别奸诈者似乎并不难。
只要你仔细盯着他的眼睛就能看出,他那双眼睛里闪烁着狡猾、心神不定、欲望,决没有半点善良和诚实。
也许奸诈者自己也明白这一点,他经常会避开别人的目光,不让别人持久地观察自己;他在谈话中害怕别人沉默,这时候总是喋喋不休地吹嘘自己。
所以,奸诈者喜欢在生活中打“速决战”,而且“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经常换朋友,占了便宜就走。
因为时间稍一长久,奸诈者的马脚就露出来了。
这时候,奸诈者的战略战术就是尽量沉默、说谎和掩饰。
沉默是一种等待时机、隐蔽自己、装聋卖傻的方式,而决不是反省自我,改邪归正。
说谎则是日常保留节目,真话假说,假话真说,反正不让你知道他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掩饰是为假正经,把自己心怀鬼胎的形象装饰一下,给自己再留一些余地,比如想攻击别人,说自己和对方素来关系很好,想诬陷别人则先说自己不好等等。
奸诈的人总会给自己制造机会。
千万不要跟奸诈的人打交道,他必定会给你带来厄运。
如果你运气不好碰上了这样的人,最好的方法是直接揭穿他。
毕业自我鉴定范文
300字自我鉴定在思想政治方面,本人具有优秀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
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严格遵守国家宪法及其它各项法律规定。
同时我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积极参与学校的公益宣传和爱国主义活动。
通过两年学习,我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
本人学习态度端正,勤于思考,并且注重实践活动能力的培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我爱好广泛,尤其是足球方面。
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包括做人与处世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社会工作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我热心待人,诚实守信,具有创新和开拓意识,勇于挑战自我,有思想。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理解与沟通基础之上的,我与同学关系极其融洽。
两年来,我不断的自我反省,努力使自己不断地进步。
在大学生活中,我收获了了很多。
以上就是在即将毕业之时,我对自己这四年来的一个自我鉴定。
我自信凭自己的能力和学识在毕业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正确面对挑战,不断实现自我的梦想和人生价值。
100字团员自我鉴定在思想品德上,本人有良好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财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与学校的公益宣传和爱国
世上能有几人做到“难得糊涂”
在我心目中,我也非常敬板桥。
郑板桥是中国清家,家,文学家。
康熙秀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因请赈得罪上司而被罢官。
郑板桥为政清廉,有才干,同情人民疾苦。
去官后居扬州,以书画为生。
其诗能反映揭露社会黑暗,同情人民疾苦,其文真率自然。
他的“难得糊涂”可以说是中外知名。
我常常想,郑老先生为何会有“难得糊涂”之感慨
最近查阅有关资料,看到不少学者对其提出“难得糊涂”的意思进行了分析。
“难得糊涂”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最近看了个资料有人分析了几个意思: 其一:自我解嘲说。
公元1751年,郑板桥在潍县“衙斋无事,四壁空空,周围寂寂,仿佛方外,心中不觉怅然。
”他想,“一生碌碌,半世萧萧,人生难道就是如此
争名夺利,争胜好强,到头来又如何呢
看来还是糊涂一些好,万事都作糊涂观,无所谓失,无所谓得,心灵也就安宁了。
”于是,他挥毫写下“难得糊涂”。
因此它被称为“真乃绝顶聪明人吐露的无可奈何语,是面对喧嚣人生,炎凉世态内心并发出的愤激之词。
”(《广陵奇才--郑板桥传》) 其二:抗议之声说。
公元1754年秋,郑板桥由山东范县调任潍县知县,上任之日正遇百年未见的旱灾。
而钦差姚耀宗却不闻不问,反而向他求字画。
郑板桥就以鬼画讽刺,钦差姚耀宗怒而撕画,郑板桥见百姓惨像,心力不支,非常忧郁。
其妻相劝:既然皇上不问,钦差不理,你就装作糊涂嘛
郑板桥怒言:装糊涂,我装不来。
你可知道,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变糊涂更难,难得糊涂。
(《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的抗议之声》) 其三:心安理平说。
郑板桥任潍县知县时,其堂弟为了祖传房屋的一段墙基,与邻居诉讼,要他函告兴化县相托,以便赢得官司。
郑板桥看完信后,立即赋诗回书:“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几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稍后,他又写下“难得糊涂”,并在“难得糊涂”下加注‘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此处将“难得糊涂”比喻为就是聪明;难得做一次糊涂,心安理得,也可取得心态平衡。
本人以为,这些分析都显得罗嗦却也没击中要害。
糊涂有两种:一种是真糊涂,懵懵处世,似是与生俱来,装不来,求不到;一种是装的假糊涂,明明是非黑白了然于心,偏偏装作良莠不分,既由‘聪明转入糊涂’了。
其实“难得糊涂”的处世哲学是很消极的,就是告诉人不能太精明了。
这是本人曾经走过的路,历过的事,对这个问题的感悟,也许有些偏颇,却是自己联系实际的深刻体会,人说的往往是后者。
但是,有时,我们确实要“难得糊涂”,水至清无鱼,人至察无徒,就为人处世而言,凡事不要太认真了,但是,做事可不行,在做人的原则问题上,也不要让“难得糊涂”突破我们自己的道德底线。
现实生活中,一些是非不明,黑白不分,工作、生活都一塌糊涂的人他们要比那些精明的人获得的好处要多。
凡事睁只眼、闭只眼,得过且过就吃香。
这样的人在投票时可以获得多数赞成票,被提拔重用的也多是这样的人。
相反,过于精明,什么事情都不糊涂的人是没什么好处的。
有些时候,在你看来,一眼就可以看透的事情,领导却迟迟不表态,需要研究研究。
太多的事情,你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其他的人却哼哼哈哈装糊涂。
要我糊涂是非常难的啊
当然也不乏有的领导本来智商就有问题,没你聪明伶俐。
可你一定不能表现的比他高明了。
话是这样说,可我仍然难得糊涂,更理会不到糊涂难得真理呀
哈哈
祝楼主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