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爱情语录 伤感语录 搞笑语录 名人语录 祝福语录 一句话语录 励志语录

伶官传序的格言警句和解析

伶官传序中的三个名句和感悟

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伶官传序》评析

《伶官传序》赏析赏析一北宋初期,薛居正编写《五代史》(《旧五代史》),认为王朝的更迭是由于天命所致,欧阳修对此不以为然。

他自己动手撰写成了七十四卷的《五代史记》(《新五代史》),以史为鉴,以期引起宋朝统治者的警惕。

《新五代史》问世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薛史不再被世人重视。

欧阳修发议论喜欢用“呜呼”。

《东皋杂志》的作者说:“神宗问荆公(王安石)‘曾看五代史否?’公对曰‘臣不曾仔细看,但见每篇首必曰呜呼,则事事皆可叹也。

’余为公真不曾仔细看;若仔细看,必以呜呼为是。

”这正说明了欧阳修编写这部史书的用意。

这篇序文与其说是写伶官,不如说是写庄宗。

李存勖是一位颇具勇力之人,打仗时能冲锋陷阵。

作者写他由盛转衰,教训十分深刻,十分惨烈。

作者先从王朝更迭的原因写起,落笔有力,足警世人。

这正是陆机在《文赋》中讲的“立片言以居要”。

应该说,欧阳修的历史观比薛居正深刻,他认识到了“人事”的重要性。

然后,作者回顾历史,概述了庄宗临危受命的情景。

这段描述,言简意赅。

随后,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描述了庄宗由盛转衰的过程。

这是文章的重点。

“方其……可谓壮哉!”极言庄宗志得意满,又为下文张本。

“及仇雠已灭……何其衰也”,犹如从万丈高空跌落下来,与先前形成强烈反差。

这样的对比给读者的印象极为深刻。

作者的目的并不在于描述景象,而是总结历史教训。

开头的“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虽然否定了天命之说,但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观点。

当描述完庄宗由盛转衰的过程后,作者开始总结历史教训了。

他先引用古书上的话,意在告诉读者,这个道理古人已经知道,庄宗没有记住前贤的话。

然后作者道出自己的体会:“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读者至此,会很自然地想起另一位先哲的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看来,贤明之人都有些相同的见解。

从庄宗的盛衰史中,我们还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敌人往往是自己生存的必要条件。

有敌人是坏事,但也是好事,因为他能使你警钟长鸣。

庄宗之所以“壮哉”,就是因为敌人存在,激励他发愤努力,完成先王未竟的事业,告慰先王在天之灵。

当敌人被消灭后,天下平定,庄宗就失去了警戒之心,认为可以高枕无忧了,从此便沉溺于声色之中,在“逸豫”中葬送了自己,也葬送了国家。

像庄宗这样的人,他的敌人被消灭,也就预示着他自己开始走下坡路。

欧阳修在文章最后写道:“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庄宗不是一朝而蹈死地的,他也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他最后死在自己宠幸的伶人手里。

这个现象启示我们,打倒自己的,往往是自己身边的一些人和事,或者就是自己。

这些因素由小积大,由少积多,最后来个总爆发。

这就启示我们,要防微杜渐,发现不良的苗头,立即改正,如此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欧阳修的这句话,其实是写给北宋最高统治者看的。

北宋王朝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政权,正是因为不能自强,所以最后也落得个“身死国灭”。

历史就是这样无情,也是这样惊人地相似。

沈德潜评论本文:“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

”此言达哉!赏析二本文是《新五代史 伶官传》一文的序。

《伶官传》记叙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乱政误国的史实.这篇序并未直接写这些事情,而是写后唐庄宗的盛衰成败。

这篇史论观点明确,论题突出,说理有力,条理分明.前段叙事,后段议论.通篇围绕“盛衰”二字下笔。

文章开头,开门见山提出论点.连用两个感叹句表明作者对“盛衰之理”的重视,对岂非人事的强调.用一个原字推寻原因,点出庄宗得失之事,引出文章的主要论据,确定全文论证的内容.虽曰……岂非……是反请语气的转折复句,意在强调后者在论述过程中文章紧扣庄宗得与失盛与衰,说明立论的历史根据.全文的论据,主要是叙述庄宗接受父命,报仇雪耻,后来由胜而败,由盛而衰的史实.在叙事中融入作者的议论,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引史评史,就史论事,在真实记述史实的基础上加以客观分析,评论,从中归结出发人深思的道理,告诫人们汲取历史教训,这是史论文章的目的和特点.本文在写史方面,文字精当.先写晋王临终遗嘱,庄宗恪守父命,出兵报仇,终于凯旋——有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的壮举.证明成则由人的道理.次写庄宗报仇雪耻后,以为大功告成,不思强盛,宠信伶官,由盛而衰,最后落个仓皇出逃,土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的惨状.也证明了败亦由人的道理.文章用对比手法和情感强烈的句式,写出盛衰,成败两个方面.方其……可谓壮哉!及……何其衰也!两句末的两个感叹句,用词不同,却饱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可谓壮哉在赞叹中含有轻蔑;何其衰也,在惋惜中蕴含谴责,都表达了作者对这件历史事实的鲜明的观点.接着又用岂……欤 抑……欤 反诰语气的选择复句强调后者,说明成败之事皆自于人的道理,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印证了开头的论点.为了加强文章的说理性,在最后一段中进一步推论,仍用方其……及其……的对比句式,推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扩展了论点,照应了题意,加强了文章的思想性.气概赏析三(金开诚)北宋王朝建立以后,一直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官僚大地主的政治经济利益,“不立田制”,“不抑兼并”,还让他们享有免役、免税等特权。

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对劳动人民的榨取便更加残酷。

在尖锐的民族矛盾中,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为收复燕云十六州和统一全国而斗争,反而忍受耻辱,长期向辽王朝输款纳币,以求维持苟安的局面。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通过活生生的李存勖兴亡史,来呼吁“忧劳兴国”,警告“逸豫亡身”,便不能不说是对症下药的。

后来的历史事实证明,北宋王朝亡于女真族,南宋王朝又亡于蒙古族,原因之一都在于宋王朝的统治者只求苟安享乐,毫无进取之心。

欧阳修早在北宋前期便能把这一点作为严重的问题提出,也说明他是有一定的眼光的。

“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历史教训,在今天也可供人们借鉴。

……下面再谈谈这篇文章的写作艺术,准备谈三点。

第一,选材与剪裁。

本文属于史论性质,而用的主要是归纳论证方法。

运用这种论证方法关键在于准确地选择具体事例。

本文所用的主要事例是“晋王三矢”的故事,作者对此是下过一番选材和剪裁工夫的。

任何历史家撰写历史都会面临两项要求,即记事既要全面,又要可信,但二者往往发生矛盾。

为了全面最好能“有闻必录”,但所闻未必可信,所以又要遵守“无征不信”的原则。

“晋王三矢”的故事在当时社会上是有影响的。

所以宋初王禹在《五代史阙文》对此作了记录,以弥补薛居正等人所编的《旧五代史》的缺陷。

现在欧阳修撰写《新五代史》,如果仍然不用这条材料,恐怕难免被人讥为疏陋;而如果加以引用,却又无法证明它确实可信。

因此他采用了一种巧妙的处理方法:在《新五代史》的《庄宗本纪》中不用这条材料,表现了应有的谨严态度;同时却把这条材料写进《伶官传》的“序”中,并且加上“世言”二字,这就恰当地表明了这个材料的社会影响及其可信程度。

这一处理不但解决了求全与求信的矛盾,而且对《伶官传序》来说还是一种积极的选材。

因为序中如果再拿一些《庄宗本纪》写过的事来发议论,未免重复无味;而“晋王三矢”故事既是《庄宗本纪》所未记的,用在这里便显得新鲜,而且很有助于论证本篇的中心论点。

这正是一石二鸟恰到好处。

同时作者又通过恰当剪裁来突出这个事例。

全文想说明“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写得比较详细的只是这个“晋王三矢”的故事,加上兴亡两种不同结果,此外并没有写李存勖如何“忧劳”,又如何“逸豫”。

然而读者对他从“忧劳”发展到“逸豫”却已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就叫做“存大而略小,举重以明轻”,表现了相当高的写作艺术。

第二,叙事议论的波澜。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篇幅不长,但由于叙事议论配合恰当,行文中又注意了轻重缓急节奏的变化,所以整个文章显得波澜起伏,很有厚度。

例如“晋王三矢”故事叙述相当充分,笔势则比较平缓;等到摆完这个生动事例之后,便立即用繁弦促节把文章推向高潮:“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这两个长句,一扬一抑,大起大落。

前者好像驾机起飞,直指长空;后者又似高山坠石,一落千丈,这就形成了全文中一个很有声势的大波。

再则两个长句分别用“可谓壮哉”“何其衰也”两个分句感叹作结,也是又唱又叹,遥遥相对,使人感到笔墨酣畅,痛快淋漓。

大波过去以后,下文还有小波与之呼应配合,这就是“故方其盛也”至“为天下笑”各句。

这样便显得笔有余力,文不单薄。

本文的中心论点在于宣扬“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因此对李存勖的扬和抑的对比度越大,便越能证明作者所要宣扬的道理。

所以文章中出现的波澜正是为表现中心论点服务的。

第三,语言的锤炼。

锤炼语言不是为了卖弄词藻,而是为了准确而充分地表现主题。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为了突出“忧劳”和“逸豫”的对比,很注意使用对称的词句。

例如“人事”和“天命”、“盛”和“衰”、“得”和“失”、“难”和“易”、“成”和“败”、“兴”和“亡”等等,这些对称的词,散见于全篇。

再从句子上看,本文更有骈散结合的特点。

欧阳修是著名的古文家,原则上是反对骈文的;但他没有陷入形而上学,而是很善于运骈入散、以散破骈,使句式多彩而富有表现力。

本文在这一点上尤其突出,凡是叙事议论吃紧之处,作者都着意锤炼了四六成文的对偶句,例如“虽曰天命,岂非人事”,“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等,这些句子都是经过锤炼的,很有助于造成鲜明的对比感。

另外本文还比较多用转折句、疑问句和感叹句。

前人说欧阳修的说理文“一唱三叹”,富有感情色彩,看来这和用语上的“三多”也不无关系。

因为转折句使语气委婉,疑问句给读者留下思索和回答的空隙,这两种句子用得好都可以增加文章的情致;至于感叹句更是直接地表露着感情。

当然本文之富于感情色彩,根本上是由于作者对北宋封建统治者满怀忠厚恻怛之情,这是应加识别的。

但作为写作经验来看,欧阳修能够把说理文写得颇有情味,这还是值得研究的。

(选自《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下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

关于严格教育的名言警句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业精于勤,荒于嬉。

—— 韩 愈《进学解》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增广贤文》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 5、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 7、志当存高远。

—— 诸葛亮《诫外生书》 8、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 曹 植《赠白马王彪》 9、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 列传》 1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王之涣《登鹳雀楼》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 甫《望岳》 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1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1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15、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诚廉》 16、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1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 轼《晁错论》 19、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屈 原《离骚》 2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 陆 游《病起》 2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 屈 原《卜居》 22、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曹 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2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罗大经《鹤林玉露》 24、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格言联璧•处事》 25、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 诸葛亮《出师表》 26、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 陆 游 27、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荀子•儒效》 2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训俗遗规》 29、坚志而勇为,谓之刚。

刚,生人之德也。

——《练兵实纪•刚复害》 3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曹 植《白马篇》 3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顾炎武 32、丈夫不报国,终为愚贱人。

—— 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33、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 鲍 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3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35、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吕 坤《呻吟语•应务》 36、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渔夫》 3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 备 38、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 魏 徵 39、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 诸葛亮 40、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

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 鲁 迅 41、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席慕蓉 42、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

—— 方志敏 43、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

—— 萧楚女 44、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鲁 迅 45、人类的希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

特别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

—— 巴 金 46、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 雷 锋 47、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 周恩来 48、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

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49、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

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50、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

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 毛泽东 51、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我们的情就办得好一些。

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

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毛泽东 52、一分钟一秒钟自满,在这一分一秒间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

只有接受批评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

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见。

我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

—— 徐特立 53、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 宋庆龄 5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有几分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

—— 郭沫若 55、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 邹韬奋 56、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

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

—— 陶行知 57、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 周恩来 58、 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

—— 谢觉哉 59、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 老 舍 60、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

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 陈 毅 61、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请安静且愉快地接受人生,勇敢地、大胆地,而且永远地微笑着。

—— 卢森堡 62、人要是惧怕痛苦,惧怕种种疾病,惧怕不测的事情,惧怕生命的危险和死亡,他就什么也不能忍受了。

—— 卢 梭 63、人的一生,总是难免有浮沉。

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痛苦潦倒。

反复地一浮一沉,对于一个人来说,正是磨练。

因此,浮在上面的,的,不必骄傲;沉在底下的,更用不着悲观。

必须以率直、谦虚的态度,乐观进取、向前迈进。

—— 松下幸之助 64、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

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65、懒惰象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

—— 富兰克林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

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

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

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

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

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莎士比亚 70、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

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

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

贾柯•瑞斯 71、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

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 狄更斯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

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

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

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普列姆昌德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 布克•华盛顿 91、理想是指路明灯。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

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 布鲁诺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

—— 莱 辛 98、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业也是这样,他的成就绝不会超过自己的信念。

—— 林 肯 99、朝着一定目标走去是“志”,一鼓作气中途绝不停止是“气”,两者合起来就是“志气”。

一切事业的成败都取决于此。

—— 卡内基 100、我无论做什么,始终在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我的话,我就要首先为我的祖国服务。

——《巴甫洛夫选集 》

名言警句(作者·解释·出处)

车到山前必有路:检举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 汉乐府古辞 2、业精于勤,荒于嬉。

—— 韩 愈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5、志不强者智不达。

——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7、志当存高远。

—— 诸葛亮 8、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 曹 植 9、有志者事竟成。

—— 列传》 1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王之涣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 甫《望岳》 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1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1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15、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诚廉》 16、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1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 轼《晁错论》 19、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屈 原《离骚》 2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 陆 游《病起》 2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 屈 原《卜居》 22、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曹 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2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罗大经《鹤林玉露》 24、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格言联璧•处事》 25、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 诸葛亮《出师表》 26、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 陆 游 27、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荀子•儒效》 2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训俗遗规》 29、坚志而勇为,谓之刚。

刚,生人之德也。

——《练兵实纪•刚复害》 3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曹 植《白马篇》 3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顾炎武 32、丈夫不报国,终为愚贱人。

—— 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33、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 鲍 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3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35、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吕 坤《呻吟语•应务》 36、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渔夫》希望对你有用

中华传统文化的格言警句

1.以家为家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11.精忠报国。

——《宋史·岳飞列传》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1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秦伯》

根据伶官转序写一篇作文

一声“呜呼”,感叹于眨眼间的兴衰;曲终人散,结束了后唐王朝的家国梦;忧劳兴国,敲响繁华盛世的警钟;《伶官传序》,谱写下那句至理名言—满招损,谦受益。

遥想李存勖当年,是何等的雄姿英发,自从在24岁袭的晋王之位先后攻燕国,破幽州,灭梁国。

甚至于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是何等的壮阔,甚致于举天下之豪杰都莫能与之相争。

但是,他没有继续忧劳,反而觉得自满。

于是骄奢不检宠爱伶人,导致最后被数十伶人围困,中流矢而亡可见死的是多么的凄惨。

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我们尽了全力去做了,我们就成功了。

另外,对于任何事物都不能过于沉迷,因为那样会使我们变得困惑,愚钝。

忧劳不一定可以兴国,但逸豫一定可以亡身,所以,切记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能过于放纵自己。

无论何时何地都一定要明白————满招损,谦得益。

走过历史的长廊,多少英雄因为过早的骄傲,最后却剑在鞘却不能快一步拔出,孤军深入,却已遭四面埋伏,八面围攻;多少学士功成名就后弃书如草芥,官场奔波,戏场流连,再也不能言百姓之疾苦,从此遭天下人唾骂。

日升日落,溪水总是潺潺地流着,不论从山间跌入山谷还是从石缝挤向石礁,他始终和着前进的步伐;而自满,就正是当溪水不再流动时,那一切静止不动的景象,如同一湾死水,臭臭的,满满的了无生趣。

当追求的脚步骤然停止,人生便会失去它应有的意义,就像流水一样,停止不前,终会失去原来的色彩。

溪水应该有无穷的动力,而人生的意义就是永不放弃

《伶官传序》里的庄宗李存勖沉迷伶人飘飘欲仙的乐曲里,他始终未料到亡国之音来的那么突然。

如果说自满是人生旅途中的陷阱,是表面平静如镜,深处动荡不定的漩涡;那么谦虚则是通向希望城堡的捷径。

是祸害来临时拯救自身的避风港湾。

学习励志的名言名句50到100字的一段话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 荀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王之涣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 增广贤文志不强者智不达。

—— 墨翟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 狄更斯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 曹植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罗大经鹤林玉露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屈原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轼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 鲁迅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

—— 萧楚女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

—— 方志敏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 大仲马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 马在思懒惰象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

—— 富兰克林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 宋庆龄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有几分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

—— 郭沫若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 席慕蓉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荀况1.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

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

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 苏轼:《东坡文集事略》2.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

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

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 朱熹:《朱子语类大全》3.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训学斋规》4. 学贵精不贵博。

……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 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5.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 郑板桥6. 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 《韬奋文集》7. 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 《周恩来选集》8. 读书也象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 赵树理9. 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得精密的智识。

我对该书的终末,就懂得它的起音。

这是我所能介绍给你唯一正解的方法。

—— 狄慈根:《辩证法的逻辑》10. 求知无坦途,学问无捷径。

11. 学习不是纯粹的模仿。

——佚名12. 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

聪明人会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专心致志地去学一门。

13.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14. 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15.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6.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颜真卿17.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 蒲松龄:《阿宝》18. 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托尔斯泰19. 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它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爱因斯坦20.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2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杜甫:《杜工部集》22. 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崐 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 鲁迅:《读书杂谈》23. 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书……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 是怎么一回事。

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更深的了解。

—— 《鲁迅全集》24. 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发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

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 鲁迅:《致颜黎民》25. 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

你若想问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时、何地、何去、何如,好象弟弟与哥哥。

还有一崐 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

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

—— 陶行知:《八位顾问》26. 积累知识,也应该有农民积肥的劲头,捡的范围要宽,不要限制太多,……牛粪、人粪、羊粪都一概捡回来,让它们统统变成有用的肥料,滋养作物的生长。

—— 邓拓27. 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

—— 《培根论说文集》28. 不要把许多杂乱的词句塞在脑子里,而是要启发了解事物的能力,使得从这种能力之中流泻出来——-象从活的泉眼流出一样——-一条溪涧(知识)来。

——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29. 应该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

—— 高尔基:《文学书简》30. 读过一本好书,象交了一个益友。

—— 臧克家31. 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

—— 亚里斯提卜32. 仅次于选择益友,就是选择好书。

—— 考尔德33. 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 坏。

我们必须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 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 别林斯基34. 不好的书也象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

—— 菲尔丁35.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 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 的安慰者。

—— 伊萨克·巴罗36. 攀登科学文化的同峰,就要冲破不利条件限制,利用生活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并去创造新的条件。

—— 高士其37. 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 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 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

—— 《高尔在论青年》38. 久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 程颐39.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 刘向40. 我爱书。

我常常站在书架前,这时我觉得我面前展开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

—— 刘白羽41.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

—— 莎士比亚42. 书籍是人全人类的营养品。

—— 莎士比亚43. 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

—— 托马斯·卡莱尔44. 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书的影响下,仿佛在火上一样,渐渐溶化。

—— 雨果45. 书,这是这一代对另一代人精神上的遗言,这是将死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这是准备去休息的哨兵向前来代替他的岗位的哨兵向前来代替他的岗位的哨兵的命令。

—— 《赫尔岑论文学》46. 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 《赫尔岑论文学》47.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 别林斯基48. 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

—— 别林斯基49.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 托尔斯泰50.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

—— 高尔基51.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 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把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能够真正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衷心地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劳动所产生的美好果实的人。

—— 《高尔基论青年》52. 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

—— 高尔基53. 要热爱书,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会友爱地来帮助你了解复杂的思想、情感和事件;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

—— 《高尔基论青年》54. 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

—— 高尔基55. 书和人一样,也是有生命的一种现象,它也是活的、会说话的东西。

—— 高尔基:《论文学》56. 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高尔基论青年》57. 青年同志们必须记住,想要连跑带跳地把过去的一切文化遗产得着,那是办不到的。

这需要有坚定的顽强性和艰苦的劳动。

要知道,在这条路上克服困难,这件事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兴奋剂。

—— 《奥斯特洛夫斯基》58. 学问对于人们要求最大的紧张和最大的热情。

—— 巴甫洛夫59. ……科学是到处为家的,•——-不过只是任何不播种的地方,它是不会使其丰收的。

—— 赫尔岑:《科学中华而不实的作风》

伶官传序的格言警句和解析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