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十首杜甫写的诗句

杜甫功盖分三国,名成八阵图的诗句主要赞颂的是

八阵 杜甫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 遗恨失吞吴。

这是作者初到时一首咏怀诸葛亮的诗,写于大历元年(766)。

“八阵图”,指由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所组成的军事操练和作战的阵图,是诸葛亮的一项创造,反映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两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

第一句是从总的方面写,说诸葛亮在确立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势的过程中,功绩最为卓绝。

三国并存局面的形成,固然有许多因素,而诸葛亮辅助刘备从无到有地创建蜀国基业,应该说是重要原因之一。

杜甫这一高度概括的赞语,客观地反映了三国时代的历史真实。

第二句是从具体的方面来写,说诸葛亮创制八阵图使他声名更加卓著。

对这一点古人曾屡加称颂,如成都武侯祠中的碑刻就写道:“一统经纶志未酬,布阵有图诚妙略。

”“江上阵图犹布列,蜀中相业有辉光。

”而杜甫的这句诗则是更集中、更凝炼地赞颂了诸葛亮的军事业绩。

头两句诗在写法上用的是对仗句,“三分国”对“八阵图”,以全局性的业绩对军事上的贡献,显得精巧工整,自然妥帖。

在结构上,前句劈头提起,开门见山;后句点出诗题,进一步赞颂功绩,同时又为下面凭吊遗迹作了铺垫。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这两句就“八阵图”的遗址抒发感慨。

“八阵图”遗址在夔州西南永安宫前平沙上。

据《荆州图副》和刘禹锡《嘉话录》记载,这里的八阵图聚细石成堆,高五尺,六十围,纵横棋布,排列为六十四堆,始终保持原来的样子不变,即使被夏天大水冲击淹没,等到冬季水落平川,万物都失故态,唯独八阵图的石堆却依然如旧,六百年来岿然不动。

前一句极精炼地写出了遗迹这一富有神奇色彩的特征。

“石不转”,化用了《诗经·邶风·柏舟》中的诗句“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在作者看来,这种神奇色彩和诸葛亮的精神心志有内在的联系:他对蜀汉政权和统一大业忠贞不二,矢志不移,如磐石之不可动摇。

同时,这散而复聚、长年不变的八阵图石堆的存在,似乎又是诸葛亮对自己赍志以殁表示惋惜、遗憾的象征,所以杜甫紧接着写的最后一句是“遗恨失吞吴”,说刘备吞吴失计,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根本策略,以致统一大业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遗恨。

当然,这首诗与其说是在写诸葛亮的“遗恨”,无宁说是杜甫在为诸葛亮惋惜,并在这种惋惜之中渗透了杜甫“伤己垂暮无成”(黄生语)的抑郁情怀。

这首怀古绝句,具有融议论入诗的特点。

但这种议论并不空洞抽象,而是语言生动形象,抒情色彩浓郁。

诗人把怀古和述怀融为一体,浑然不分,给人一种此恨绵绵、余意不尽的感觉。

杜甫与李白的交往故事

家园何处 一 在我象中,李白一生浪迹,漂泊不定,似乎始在不停地四处漫游而,在民间传说中,却有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讲到李白在开封有个牵系着他后半生的家。

故事发生在大唐天宝三年,李白、杜甫、高适三大诗人相聚开封,同登吹台饮酒赋诗。

有一天,他们正在吹台开怀畅饮,忽听窗外传来如梦如幻的琴声。

三人疑是师旷再生,不禁心生感慨。

似醉非醉之间,李白即兴赋诗,挥笔在粉墙上写下了那首千古名作《梁园吟》。

三位诗人走后,一位年轻貌美的白衣女子带着丫环来到这里。

她云髻高耸,裙裾飘飘,站在壁前反复吟诵那气势磅礴的诗篇,如醉如痴,连僧人进房都未能觉察。

僧人看到粉白的墙壁被涂得黑乎乎一片,心生怨气,举布欲擦,却被这位姑娘拦住。

经过一番交涉,她取出千两银子,买下此壁,保住了墙上的诗句。

不久,李白听说此事,深受感动,便托杜甫和高适作媒,娶这位宗氏才女为妻。

宗氏就是李白的第四位夫人。

这个“千金买壁”的传说未必真有其事,但宗氏才女却确有此人。

据郭沫若考证,李白“在梁园也有家,往来于此,累十年之久。

”宗氏的祖父名叫宗楚客,在唐高宗时曾做过宰相,后因依附韦后,被唐玄宗所杀。

李白和宗氏结婚后仍四处漫游,也常回家看看。

直到安史之乱爆发,他才带着宗氏与她的弟弟宗昂逃到江南避难,结束了“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园”的生活。

我们已无法确切知道,诗人在十年间曾多少次回到这里、每次在家里住多久,但即便他是一叶任意漂荡的孤舟,想必在疲惫的时候也会停靠到自己的港湾。

家是思念的方向,是梦中的牵挂,是诗人漂泊孤旅中洒到床前的那缕月光。

有了这个家,李白落拓失意的后半生,便有了一份无可替代的心灵慰籍。

二 诗人余光中在《寻李白》中这样写道:“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

”关于李白的身世,历来争论颇多。

按较为普遍的说法,李白祖籍陇西成纪,其先祖于隋朝未年被流放到西域。

李白出生在中亚的碎叶城,五岁左右随父亲迁居四川江油县青莲乡。

他有感于“铁杵磨成针”而发奋好学,“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还热衷于剑术和纵横术,青年时代就游遍了蜀中名胜。

26岁那年,李白仗剑走出巴山蜀水,开始了漫长的漂泊生涯。

在湖北安陆,他与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先后生下女儿平阳和儿子伯禽。

此后8年,他对出仕为官满怀自信,四处求仙访道,结交各方人士,足迹踏遍近半个中国。

后来,他又举家迁往山东济宁,仍然奔走于各地,向官员锐身自荐,苦苦寻求出仕的时机。

不久,妻子许氏病故,李白又与一刘姓女子结婚,并迁居安徽南陵。

但这次婚姻并没有维持多久,二人分手后,李白与一山东女子再次结婚,还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颇黎。

天宝元年秋天,唐玄宗接受玉真公主和道士吴筠的举荐,征召李白入京。

此时,李白已经42岁了,正住在安徽南陵一个小山村里。

接到消息,他欣喜若狂,连忙烹鸡置酒,高歌取醉,还写下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的诗句,可谓意气扬扬,踌躇满志。

他原以为,此去定可以酬其为帝王师、画经纶策的的夙愿,不料,现实无情地粉碎了他的梦想,他得到的翰林供奉不过是皇帝为附庸风雅而设的一个闲职。

当时的唐玄宗在位已三十年,昏庸腐朽,纵情声色,久疏朝政。

这使李白感到万分失望,他不能忍受“以俳优蓄之”的待遇,不甘心扮演一个跟在帝王、贵妃身后赋诗纪盛、歌咏升平的角色,时常借酒浇愁,亦醉亦狂。

即使这样,他还是遭到了权贵的谗毁与排挤。

“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后宫妒杀人”,在朝仅一年零八个月之后,李白便怀着失望与悲愤走出了长安。

三 走出长安,李白向东漫游,一路凄凄惶惶、无限迷茫。

被召进宫的恩宠已恍若隔世,才济天下的宏图大愿也随京阙城楼渐渐远逝,今后的人生道路该如何走呢

疲惫与失落中,他让流浪的长靴踏进了洛阳的街巷。

于是,杜甫走进了他的视野。

此时,李白44岁,杜甫刚满33岁。

杜甫生于河南巩县一个官宦世家,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的著名诗人,父亲杜闲为奉天县令。

杜甫自幼受到正统的儒家文化熏陶,七岁能写诗,十四、五岁时便“出游翰墨场”,与文士们交游酬唱。

24岁时,他到洛阳参加科考,却未能及第。

从此,他筑居于洛阳与偃师之间的首阳山下,过着“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

也许前世有个约定,让李白与杜甫终于在洛阳邂逅。

他们意气相投,一见如故,几番把酒长谈之后,相约汴州同游。

他们或许并不知道,就在他们惺惺相惜、商定前往开封之际,同样落拓失意的高适,正流浪在开封街头。

高适自幼学书学剑,雄心勃勃,非常自负。

与李白一样,他也不屑于走科考入仕的常道,而寄希望于经人举荐得到天子的赏识,一鸣惊人。

20岁时,他曾西游长安,首探仕路,结果无功而返。

此后十年间,他居住在开封一带耕田读书,等待时机。

后来,又北游燕赵,试图走从戎入幕而登仕途的道路,仍然失败而归。

“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良苦。

”两次求仕失败,使高适贫困潦倒,但凄草荒田掩不住他过人的才气,他那雄健奔放的诗句早已让他的名字远播四方。

李白来了。

杜甫来了。

于是,三位诗人携手登临高台,“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酣饮豪歌,慷慨怀古,在猎猎秋风中揭开了中国文学史上最为激动人心的一幕。

据说,文坛三杰吹台相会之际,都曾写下传世诗篇。

高适的《古大梁行》古朴豪迈,杜甫的《遣怀》沉郁苍凉,李白的《梁园吟》则气势磅礴、波澜壮阔。

正是这首《梁园吟》,让宗氏才叹为折服、如醉如痴,引出了一段流传千年的佳话。

四 吹台相传为春秋时期乐师师旷所筑。

汉孝文帝时期,深受宠爱的皇子刘武被封到开封为梁孝王。

梁孝王在吹台四周兴建亭台楼阁,遍植奇花异草,常在此饮酒作赋,因而得名“梁园”。

到了唐代,梁园的富丽堂皇早已湮灭,但开封作为全国的水运中心却日渐繁华。

也许是为开封迷人的风光所吸引,怀才不遇的三大诗人来到这里,有了一次空前绝后的心灵对话。

这次欢聚深深刻进了杜甫的心灵,他一生都在苦恋着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动则写诗感叹,深情吟唱。

直到晚年,他在诗中还这样写道:“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

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

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

” 挥手告别吹台,高适东游江苏,杜甫西行长安,李白则继续四处浪游。

一年之后,李白和杜甫虽然在山东又见过短暂的一面,但分手以后各自飘零,动如参商,再也无缘相见。

笃于情谊的杜甫对李白无日不忘,写下了不少怀念李白的感人诗篇。

赠李白、忆李白、怀李白、梦李白、寄李白,杜甫写及李白的诗竟有十余首之多,而且几乎每首都是呕心沥血、情真意切的名作。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

江湖秋水多。

”……千载之下读这些一往情深的诗句,仍然令人情动衷肠。

文人历来相轻,尤其是在年龄相近的男人。

萍水相逢的男人可以产生深厚的友谊,但象杜甫这样在梦中呼喊着李白的名字、醒来后情人般为梦中男人写诗的,似乎绝无仅有。

在李白的诗中,写及杜甫,也有“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等表达友情的诗句,但远没有杜甫的诗深切感人。

这可能与二人当时的名气有关:李白已名震天下,而杜甫在世时诗名不显。

不过,我更愿意相信这是性格使然,因为李白不是一个儿女情长的人。

五 李白狂傲不羁,超脱豁达。

他一生都在流浪,一生都在结交朋友,却从没有哪个人能让他长久地放在心上。

年轻时,他认识了比他大11岁的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表达出在他诗中极少见到的钦佩之情;应诏到长安后,李白与贺知章交好,同为“酒中八仙”,贺称李为“谪仙人”;有个名叫魏万的年轻人,对李白十分崇拜,追顺随他来到开封,随后又到山东、到江浙,千里迢迢苦追不舍,一直追到扬州才追上,李白大为感动,引为知己,还将诗稿相托付。

然而,对这些朋友,李白也和对杜甫一样,相聚时酒酣意浓,分手后极少牵挂。

对朋友如此,他对妻子也显得无情无义。

李白长年游荡在外,在他的诗中却几乎找不到思念妻子的作品。

“出门妻子强牵衣,问我西行几日归

来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

”在仅有的几首写及妻子的诗中,也都是这样无情无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对李白来说,家在哪里似乎并不重要,无非是漂泊中的一个驿站。

他一生真正情有独钟、念念不忘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出仕为官。

李白浪迹天涯,目的并不是游山玩水,而是寻找机会,希望能够得到朝廷的任用。

即使在从政失败、走出长安以后,他仍然时刻渴望着重登龙门,再摄魏阙。

安史之乱爆发时,李白正在江南漫游。

唐玄宗之子永王璘在江陵起兵,征李白为幕佐。

诗人以为建功立业的机会到了,满怀热忱地从戎入幕,却糊里糊涂地卷入了皇权斗争。

为时不足三个月,永王兵败被杀,李白被流放夜郎。

经受15个月颠簸流离的流放,遇朝廷大赦,他才得以到回到江西南昌与夫人重聚。

政治上两遭惨败,他并甘心也未死心。

61岁这年,听到李光弼出兵东南的消息,他按捺不住心潮的狂涌,前去投军,不幸半路病倒,次年在贫困潦倒中死去,结束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李白不适合于官场,他情绪冲动,耽于幻想,天真幼稚,放荡不羁,这种气质和性格,决定了他的仕途蹉跌和悲剧命运。

他那激情浪漫的诗魂只属于山水,妻子的温柔缠绵留不住他,家庭的幸福温馨留不住他,朋友眷恋相恤更留不住他。

他忘记故乡在哪里,家园在何处,走了一生的迷途。

好在他还有诗,还有酒,“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 参考:网易

杜甫最著名的有哪些诗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天。

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3、《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6、《野望》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

山连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

独鹤不知何事舞,饥乌似欲向人啼。

射洪春酒寒仍绿,目极伤神谁为携。

7、《即事》百宝装腰带,真珠络臂鞲。

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

8、《对雪》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9、《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1、《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12、《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13、《寒食》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

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

田父要皆去,邻家闹不违。

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

14、《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5、《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6、《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17、《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8、《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19、《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20、《垂老别》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老端。

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杜甫的诗有:《望岳》、《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悲陈陶》、《春望》、《北征》、《羌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登高》、《又呈吴郎》、《洗兵马》、《有感》、《丽人行》、《三绝句》、《病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又呈吴郎》、《夔州书怀》、《往在》、《草堂》、《遣怀》、《又上后园山脚》《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观兵》、《岁暮》等。

《前出塞》、《后出塞》《春望》、《剑门》、《月夜》《月夜忆舍弟》《戏为六绝句》、《偶题》、《解闷十二首》《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羌村》、《赠卫八处士》、《醉时歌赠郑广文》、《洗兵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岁晏行》《春望》、《天末怀李白》、《后游》、《春夜喜雨》、《水槛遣心》、《旅夜书怀》、《登岳阳楼》。

写出杜甫描写桃花的两句诗

桃花一簇主,可爱深红映浅红唐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唐·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唐·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桃蹊李径年虽古,栀子红椒艳复殊栀子:栀实,可作黄色染料。

唐·杜甫《寒雨朝行视园树》楼主可任选两句

李白对孟浩然很好,杜甫与李白很好是不是啊

好,他们没见过几面,不过一见如故,笃于情谊的杜甫对李白无日不忘,写下了不少怀念李白的感人诗篇。

赠李白、忆李白、怀李白、梦李白、寄李白,杜甫写及李白的诗竟有十余首之多,而且几乎每首都是呕心沥血、情真意切的名作。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

社会秋水多。

”……千载之下读这些一往情深的诗句,仍然令人情动衷肠。

文人历来相轻,尤其是在年龄相近的男人。

萍水相逢的男人可以产生深厚的友谊,但象杜甫这样在梦中呼喊着李白的名字、醒来后情人般为梦中男人写诗的,似乎绝无仅有。

在李白的诗中,写及杜甫,也有“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等表达友情的诗句,但远没有杜甫的诗深切感人。

这可能与二人当时的名气有关:李白已名震天下,而杜甫在世时诗名不显。

不过,我更愿意相信这是性格使然,因为李白不是一个儿女情长的人。

杜甫的写景诗(十首)

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能得几回闻。

和贾舍人早朝 杜甫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龙蛇动, 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浣溪沙 杜甫 照日深红暖见鱼,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雎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来说与采桑姑。

浣溪沙 杜甫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排踏破倩罗裙。

老幼扶携收,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浣溪沙 杜甫 麻叶层层 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

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 软饥肠, 问言豆叶几时黄。

十首杜甫写的诗句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