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有什么特点?
青衣:又叫“正旦”,多表现那些端庄稳重的中青年妇女,以唱功见长,如《铡美案》中的秦香莲,《二进宫》中的李艳妃等。
花旦:多表现那些年轻活泼俏俐的小家碧玉或丫鬟,以做功和念白见 长,如《西厢记》中的红娘,《拾玉镯》中的孙玉姣等。
刀马旦:表现那些女将或女元帅,一般要扎大靠,表演上重靠把工架,如《穆桂英挂帅》中的穆桂英等。
武旦:表现那些身俱武艺的江湖女子或神怪精灵,多穿紧身衣服,表演上重翻打,如《白蛇传》中的青蛇等。
老旦:表现那些老年女性,用本嗓唱念,多重唱功,如《红灯记》中的李奶奶,《吊金龟》中的康氏等。
彩旦:俗称丑婆子,唱念都用本嗓,实际是用丑角来应工的。
简单说彩旦是重说白的,而且基本上都说京白,以做工为主,表演、化妆都很夸张,是以滑稽和诙谐的表演为主的喜剧性的角色。
这类角色并不全是坏人,有的是用来讽刺愚蠢和自作聪明的人,比如《凤还巢》里的大姐程雪雁,《西施》里的东施等。
还有一些是表示性格爽朗、粗犷、豪放的妇女,例如《串龙珠》里的花婆,《四进士》里的万氏,《铁弓缘》里陈秀英的母亲等等,还有的是塑造了风趣、诙谐的艺术形象,例如《拾玉镯》的刘媒婆等。
聊城的民俗文化与聊城方言的特点
西区·西齐小区1.声母(1)普通话开口呼零声母的字“熬袄欧呕沤安俺岸恩昂”等,多数市县读ng声母。
(2)普通话r拼合口呼的字,多数地区读l声母,如“如入褥软荣熔”等。
2.韵母(1)“街解鞋、矮、崖涯”等字方言读【iεi】.(2)“责策色”等字靠河北省的地方读ê,其他地区读ei。
3.声调(1)淄博、莱芜、博兴、高青、无棣等地只有阴平、上声、去声三个调类。
(2)利津、章丘、邹平、桓台等地“接国铁册”等字读入声。
(3)多数地区“接国铁册”等字读阴平。
(4)去声多读低降调31或21。
西区·西鲁小区1.声母(1)“袄安恩”等字读舌根浊擦音【γ】声母。
(2)大运河两岸地区无zh ch sh r声母。
(3)“双书水”等字多数地区读f。
(4)普通话j q x声母字部分地区读两组,如:精≠经、清≠轻、修≠休。
2.韵母(1)“飞肥肺”多数地区读i。
(2)“责策色”等字读ei。
(3)“街解鞋、矮、崖涯”多数地区读iê。
3.声调(1)“接国铁册、业律麦”等字读阴平。
(2)去声调值多数地区为前高降后低升的降升调312或412。
东区·东潍小区山东方言1.声母(1)普通话的zh ch sh ,方言分两类,如:争≠蒸、师≠失。
(2)普通话的j q x,多数地区分两组,如:精≠经、清≠轻、修≠休。
(3)普通话的r,方言读齐齿呼或撮口呼的零声母。
(4)“袄安恩”等字读ng。
2.韵母(1)环胶州湾地区把普通话的eng—ong、ing—iong分别合并,如:灯=东、英=拥。
(2)“责策色”等字读ei。
(3)“街解鞋、矮、崖涯”读iê3.声调(1)青岛、崂山、即墨、平度莱州只有三个调类。
(2)阴平调为低降升调213型。
(3)“接国铁册”等字读上声。
东区·东莱小区1.声母(1)普通话的zh ch sh ,方言分两类,争≠蒸、师≠失。
(2)普通话的j q x,方言分两组,精≠经、清≠轻、修≠休。
(3)普通话的r,方言读齐齿呼或撮口呼的零声母,如“染软”。
2.韵母(1)“对算寸”等字方言丢失u韵头。
(2)“歌科河”等字读uo。
(3)“街解鞋、矮、崖涯”读iai。
3.声调(1)烟台等地只有阴平、上声、去声三个调类。
(2)多数地方“南”和“男”等字分归两个调类。
(3)“接国铁册”等字方言读上声。
(4)阴平调值多为降调41或3山东方言属于北方话的冀鲁官话。
作为齐鲁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山东方言的亲属称谓重秩序、重亲情、重礼仪、分亲疏、别内外,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