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一种食物四年级120字作文
水果店里有苹果、香蕉、梨……可我最喜欢的水果是葡萄。
葡萄小姐身着紫色的礼服,像玛瑙一样,玻璃球一样的大小。
摸起来,润、滑、软,像婴儿柔嫩的小脸,闻起来香甜可口,非常诱人。
把葡萄剥开,更是诱人。
把果肉拿在手中,闻一闻,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果肉晶莹剔透,如宝石一般闪着红、紫、绿色的光。
张开小嘴尝一尝,顿时感觉清凉可口、喉咙滋润。
这葡萄不仅好看,好吃,还富含着营养呢
它富含着维生素A、B2、C,还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等。
葡萄小姐的作用可大了。
它对神经系统和心血管有益,可以治高血压。
它可以榨汁、晒成干、酿制酒,用果肉做罐头、水果沙拉,还可以做成菜肴。
葡萄小姐好看,好吃,富含营养,作用那么大,吃法也有很多,你喜欢葡萄小姐吗
来 源篇一:我喜欢的一种水果作文指导我喜欢的一种水果作文指导开头:1、我喜欢吃水果,那金黄的香蕉,红红的苹果,紫色的葡萄都让我爱不释手,但这些水果中我对西瓜情有独终了。
2、世界上有无数种水果,我最喜欢的就是……3、我喜欢的水果有葡萄、草莓、柿子、雪梨、可我最喜欢苹果了。
4、你知道我最喜欢的水果是什么吗
告诉你吧,我最喜欢的水果是……题目:开头:作文课上,老师,苹果像那么大,的, 的,很
它的皮,像。
放到鼻子边闻一闻,,削开苹果的皮,露出 的肉,一股 扑鼻而来。
我 。
老师切开苹果,中间还有 ,像 ,真有趣
老师把苹果 ,分给我们吃,我用牙签取了一小片吃起来,苹果的,味道的,我。
苹果的营养价值很高,具有“智慧果”、“记忆果”的美称。
吃苹果可以,苹果还可以做成 。
苹果不光颜色 ,味道 ,而且 ,我爱吃苹果。
篇二:作文:我喜爱的一种水果3作文教案:桔子教学目标:通过观察桔子,在口头表述后,化为文字表达出来,进行初步写作的训练。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口头表述桔子的各种特点,抓住桔子的主要特征进行描写。
教学难点:1.进行有顺序的观察。
2.恰当运用描写水果的各种特点的词语。
教具:大小不一,各种颜色的桔子十数个,课件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猜水果谜语。
二、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水果
有去摘过什么水果吗
秋天正是肇庆特产——四会桔成熟的季节,老师就带大家去果园看一看。
三、展示图片。
观察图片。
大家看到了什么
(出示图1)当你在果园摘桔子的时候,微微的秋风吹过,树上的桔子会怎样
桔子的清香会把什么吸引过来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桔子是怎样的。
四、指导作文。
1.看桔子。
首先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手中的桔子,说说桔子的外形、大小、颜色,老师要看谁观察的最仔细。
(板书:外表、颜色、大小、形状)你能用一些词语准确地说出它的特点吗
生回答观察结果。
2.摸桔子,闻桔子。
同学们,接下来让我们来摸摸桔子,说说感觉怎样,然后闻闻桔子,能闻到什么味道吗
这股味道让你们有什么感觉
剥开皮后,看到一片片的果肉是怎样的
3.尝桔子。
刚才老师看见有的同学口水都快流出来了,现在我们到了大饱口福的时候,请你们开始尝吧,吃完后把桔子的味道告诉全班同学。
(板书:观察方法:看、摸、闻、尝)4.说桔子。
请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介绍桔子。
五、展示范文。
我爱家乡的桔子我的家乡在肇庆,我爱家乡的桔子。
秋天来了,桔子挂满枝头,在绿叶的衬托下,像一个个小灯笼。
秋风吹来,桔子轻轻地晃动着身子,好像在跳舞。
桔子的清香把小蜜蜂也吸引来了,“嗡嗡”地在它的周围唱着歌。
桔子的身体是扁圆的,有拳头般大小。
熟透的桔子果皮是黄色的,上面还有小孔,看上去像一件黄衣服上绣着点点小花。
剥开外皮,你会看到一片片黄色的、晶莹透亮的果肉紧紧地围成一圈,就像一帮好兄弟拥抱在一起。
咬上一口,一种甜津津味道沁入心脾,令人回味无穷,让你忍不住拿起看谁想到的题目最多。
老师还准备了一些词语、句子给大家。
(投影供学生使用的词语,句子)八、同学评一评。
(先师评,再小组内交流,用尺子划出使用得好的词、句——比喻、拟人、静态、动态描写,投影作文,教师点评。
)投影2篇,先差后优。
九、总结:根据板书,总结写桔子的方法。
作延伸:我们不只是在写桔子的时候可以用上这些方法,写其他的东西也可以运用上这些方法。
十、作业:希望同学们在回家之后继续修改这篇作文,下课。
十一、板书:颜色:观察方法:看、摸、闻、尝 外表 大小:形状:气味:写作方法:总起—分述—总结桔子 比喻、拟人形状:静态、动态描写 果肉味道:篇三:作文《我喜欢的一种水果》我爱家乡的黄瓜我爸爸家住在洞池,是当地有名的种菜能手,他种的黄瓜总是那样惹人喜爱。
春天,细雨沙沙,黄瓜藤好像在吮吸大地母亲的甘露,因而长势喜人。
二月初,黄瓜藤有1尺多高了,爷爷、奶奶忙着用一人多高的毛竹给黄瓜藤搭架。
黄瓜藤上长出了卷须似的“触手”,触手牢牢地抓住竹竿往上攀。
从这以后,它的藤蔓就顺着架往上长,越长越高,越长越壮。
黄瓜藤相互交错着,它的藤蔓有拇指那么粗。
上面侧生着嫩绿的小叶子,就像撑开的手掌,一片接一片,非常茂盛。
叶子毛茸茸的,你一摸,还挺疼的呢
不久,黄瓜藤上开满了小花,像黄色的小喇叭,非常密集。
它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引来了成群唱着歌儿的蜜蜂,给宁静的菜园带来了生机。
过了几天,花凋谢了,从花凋谢处又长出像小青虫一样大小的小黄瓜,怪可爱的。
过一两周,再去看那小黄瓜,小黄瓜已长成了大黄瓜了。
l尺左右长的黄瓜,垂直地挂在叶子下边,把黄瓜藤的腰都扯弯了。
看着那一条条黄瓜,我嘴就馋,摘一条去洗,才发现上面还有小刺呢
我又拿起刷子,洗掉黄瓜上面的小刺和白粉,咬一口,又香又脆,清凉极了,越吃越爱吃。
黄瓜能止渴,又能当菜吃,还是美容品呢
黄瓜是家乡人民致富的“摇钱树”,我爱家乡的黄瓜。
葡 萄“青帽子,绿帐子,滴在嘟噜挂珠子.”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它就是葡萄。
葡萄是当今世界上栽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水果之一。
它具有结果早、产量高、寿命长、树姿优美、适应性强、容易繁殖等特点,是既能绿化城乡,又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果树。
“水晶明珠”是人们对葡萄的爱称,因为它果色艳丽,汁多味美,营养丰富。
果实含糖量达10%-30%,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微量元素,有增进人体健康和治疗神经衰弱及过度疲劳的功效。
葡萄的果实应品种不同,有黄绿、红紫、蓝黑诸色,多数为椭圆形或圆形浆果。
葡萄的种类繁多,全世界有8000多种,我国有500种以上。
著名的如紫红浑圆、珠光宝气的“龙眼”,被誉为“北国明珠”。
现在市场上出售的鲜果品种以“巨峰”较多。
它原产于日本。
黑皮黑紫色,柔软汁多,子儿少味甜,果穗重达600克。
巨峰丰产,也是早期结果的长寿树,可持续高产30年之久。
葡萄除可以鲜食外,还可以加工成葡萄干,酿制葡萄酒。
据核算,生产1万吨纯汁的葡萄酒,可节约6000吨做酒的粮食。
葡萄皮还可以提取工业原料酒石酸。
葡萄籽可榨油,提炼单宁。
葡萄的全身都是宝啊
苹果苹果是一种大家都熟悉的水果,它胖乎乎的, 全身有一种丰收的红色。
把它拿在手里它会轻轻地贴着你的手掌,当你从千千万万棵苹果树中选择了它时,这对它来说就是一种幸福 它能给人们带来甜美的滋味,这就是它最大的幸福。
苹果,是生长在北方的一种水果。
成语硕果累累指的就是它。
当每每走过一片苹果林时,它诱人的味道就会伴着微风进入你的鼻孔乃至全身,久违的舒畅感会从你那深埋已久的神经中迸发而出。
还有什么比这更轻松的事情呢
下面就让我来介绍一下苹果吧
开花的苹果树落叶乔木,树高可达15米,栽培条件下一般高3~5米。
树干灰褐色,老皮有不规则的纵裂或片状剥落,小枝光滑。
叶序为单叶互生,椭圆至卵圆形,叶缘有锯齿。
伞房花序,花瓣白色,含苞时带粉红色,雄蕊20,花柱5。
果实为仁果,颜色及大小因品种而异。
苹果喜光,喜微酸性到中性土壤。
最适于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心土通气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
有超过 7,500个已知品种。
良种:“红星系列”,“红富士”,“乔纳森”等等。
除鲜食的品种外,尚有烹调用的苹果。
由于苹果的果酸有保持水份的作用,适宜烤焗。
苹果含有大量的果胶,这种可溶性纤维质可以降低胆固醇及坏胆固醇。
还可以控制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炎等病症。
。
苹果对于增强儿童的记忆力有着特殊的作用。
苹果中不但含有多种维生素、脂质、矿物质、糖类等构成大脑所必需的营养成分,而且含有利于儿童生长发育的细纤维和能增强儿童记忆力的锌。
锌是构成和记忆力息息相关的核酸与蛋白的必不可少的元素,缺锌会使大脑皮层边缘部海马区发育不良。
食物中的锌一旦减少,儿童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就会受到严重损害,这种损害可持续到成年。
为了使儿童的记忆力良好,应让儿童多吃苹果红萝卜红萝卜呈橙红色、体积较小、重量较轻、价钱便宜。
它的叶子绿油油的,比白萝卜的叶子还小一些。
红萝卜有促进人体健康发展,能诱导人体自身产生干扰素,增加机体免疫力,并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对防癌、抗癌有重要作用。
常吃萝卜可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稳定血压,预防冠心病、动脉硬化、胆石症等疾病。
红萝卜里面还有对人体最重要的营养——木质素和胡萝卜素,这两种素质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的帮助:木质素能使体内的巨噬细胞吞吃癌细胞的活力提高二至四倍;胡萝卜素的化学结构上中央有相同的多烯链,根据存在于其两端的芷香酮环或基团的种类有α,β,γ,δ,ε,西红柿红素等许多异构体。
β-胡萝卜素在胡萝卜素中分布最广,含量最多。
在众多异构体中最具有维生素A生物活性。
红萝卜的好处实在是很多,可以说已胜过人参。
商场大特价的时候一斤才只卖几块、几毛钱而已。
“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安康”。
如果我们在家在外面都不喝酒抽烟,多吃红萝卜和姜,那么你的一生都是健康的。
红萝卜既可用于制作菜肴,炒、煮、凉拌等俱佳;又可当作水果生吃,味道鲜美;还可制成泡菜、酱菜等多种菜????红萝卜对人们的身体是非常有益的,所以我们要多吃一些红萝卜。
让我们的身体都健康起来吧
香蕉大家好,现在我向你们介绍一种特别有营养的水果——香蕉。
香蕉是金黄色的,它通常是十几个一起长在一棵香蕉树枝上,它的形状有别于其它的水果,它像一弯月亮。
它也不是很大,但是有点长,它的直径大约在七厘米左右,有十多厘米长,差不多与一把小手枪一般长。
它的种类繁多,多到三百多个品种。
有粗有细,有大有小,有长有短,什么样的都有,让人眼花缭乱,同时也让人垂涎欲滴。
香蕉的花通常是金黄色的,春天开花,秋天结果。
并且它的花很大,从远处都可以看到。
结果的时候,千万不要等它成熟后再去摘,必须到半熟的时候摘,放在家里“催熟”,否则熟透了就容易烂掉。
香蕉树的样子和芭蕉树一样,都是矮矮的,但也差不多和姚明一样高,在天热太阳大的时候,也可以顺手摘下一片叶子当“芭蕉扇”或“太阳帽”来使用。
香蕉的用途很广泛:皮可以用来擦皮鞋,能把皮鞋擦得比南非钻石还亮;并且爱美的女士还可以用它的皮和肉来美容。
香蕉有很多种吃法: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还可以做水果沙拉,甚至还可以制成香蕉片干吃??这就是我介绍的水果——香蕉,大家满意吗
如果满意就去尝试一下吧
我心爱的望远镜在我家里有许多新奇而有趣的玩具,有电动小汽车、会玩杂技的小飞机??这些我都喜欢。
可是,我最心爱的还是那架放在小书橱里的天文望远镜。
因为它是王叔叔给我的礼物。
记得“六一”节前,妈妈带我到王叔叔家玩。
一进门,王叔叔就笑盈盈地说:“幼幼,来
叔叔今天送你一件节日礼物。
”“真的
那太好啦
能让我看看吗
”我迫不及待地问。
“可以。
”叔叔一边答应着,一边转身从屋里拿出一个穿着“花衣裳”的长方形盒子,说:“这是一架塑料做成的天文望远镜,日本的孩子可喜欢它哩
送给你,好好观察星星和月亮,长大也去研究宇宙吧
”我捧过望远镜镜盒,心里乐开了花,再一细看,这盒子比我手臂还长哩
王叔叔帮我打开盒子,一边装一边给我介绍。
原来,这望远镜分两大部分。
如何指导学生在记叙文中穿插必要的抒情和议论
记叙文无论写人还是记事都必须具有真情实感。
记叙文中恰当插入抒情和议论的句子进行渲染可以直接点明人物的思想性格,评价人物,阐明所写事件的本质意义;可以更鲜明地点明中心,深化主题,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可以使作者的思想感情恰如其分地抒发出来,让读者如同身临其境;也可以使作者的见解获得恰倒好处的表现,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在记叙中穿插抒情和议论,学生大多在千方百计地运用,但往往造成以下的后果:①立意肤浅。
②抒情和议论的内容与记叙的内容不能有机地融合,有游离或孤独之感,形成两张皮。
③缺乏真情实感,只是套话俗话。
例如:“啊,多美啊
”“这是多么叫人感动啊
”我认为,进行记叙文这方面的训练必须作立体化全方位的斟酌,从整体着想,从局部着手。
一、明确运用抒情和议论的地位记叙文的写作教学必须符合训练系列化的要求。
这个系列包括许多内容,其中抒情议论难度最高。
正因为如此,有些同学写作时干脆避而远之,撒手不用;或者用是用了,只不过敷衍而已。
为此,在考虑设计教学目标时,必须把它们的作用向学生说得一清而楚,强调它们在文章中的意义,确定它们应有的位置。
当然这种认识绝不是一步到位的,必须经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途径。
必须明确指出每篇记叙文应根据不同的要求确定不同的抒情和议论要求。
这种要求越是具体,越是明确,教学效果就越佳,学生的这种意识就越自觉。
我曾在所教的初三⑴班作过初步调查,发现初二时还有20%左右的学生知难而退,干脆不抒情不议论,通篇文章记叙一贯到底;30%左右的同学能用一两句两三句,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弄不清楚抒情、议论句子的样子,写得不伦不类,错把说明的句子当作议论的句子,误把记叙的句子当作抒情的句子;只有50%的同学勉强可以应付。
于是,我给他们分析了抒情议论句子的的不同特征,并让学生初学时在作文本的空栏上注明“抒情”或“议论”的字样。
这样,久而久之,他们就把老师要他抒情、议论变成他们自己要抒情、议论了。
经过训练,这个班的同学都能自觉抒情和议论了,当然程度有差异,这也是客观存在的。
二、明确抒情和议论穿插的位置要学会在记叙中穿插抒情和议论,首先必须抓住关键之处。
这关键之处就是指作者有情可抒,有感而发的地方,或者说是抒情、议论欲罢不能的地方。
找准地方,然后针对上文记叙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抒情句子、议论句子或抒情兼议论的句子,以达深化主题的目的。
第二,必须突出自然衔接,即弄清楚上文的记叙与抒情(或议论)之间必然的内在联系。
这种紧密联系的地方自然是自然衔接的关键位置。
我在指导同学训练时,注重让学生寻找它们的位置,明确处在不同位置的抒情、议论的作用是不同的,“各司其职”,就是说根据文章的需要,安排要恰当。
涉及具体训练时,我先引导同学们从范文中找出抒情和议论的位置:①有的安排在开头,如《菜园小记》中的开头就先发议论:“种花好,种菜更好”。
②有的把议论或抒情放在一个层次或一段文章的结尾,起归纳小结作用。
如《菜园小记》中记叙夏夜谈心后的“一切都使人感到真正的田园乐趣”;③有的放在全文的结尾,起收拢全文、点明中心或深化主题的作用。
如《记一辆纺车》中的“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
然后让同学们针对自己的作文,寻找该抒没抒,该议没议的地方,穿插恰当的抒情或议论。
这种训练,对确定抒情或议论的那个点是极有益的。
三、理解抒情与议论的内容大家都知道,记叙文教学的关键在内容,进行抒情和议论训练的关键也应该在内容上。
因为紧扣记叙的抒情、议论的内容不仅能使文章添光加彩,而且能使文章的立意获得升华。
具体地说,就是抒情、议论的内容绝不是贴标签式的重复或高呼几句口号,而是要使记叙的内容带上条理性、形象性,从记叙的内容上挖掘出人物的宝贵精神和崇高品质,揭示人们认识事物、认识世界的客观规律,歌颂新社会,抨击旧世界。
这样,不仅能让同学们获得知识,而且能受到思想教育。
当然,涉及抒情或议论的内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正确性和科学性,不任意拔高,成为空中楼阁;也不能任意贬低,歪曲主题思想。
为此,我把学生中的典型作文印发给大家,发动大家找出没有议论抒情或议论抒情力度不足的地方,展开讨论,各抒其见,补上有关内容;然后针对自己作文关键的地方穿插抒情或议论的段落。
例如有个同学描写他的表哥发现小狗的脚被玻璃片割破,马上把它抱回家,小心地洗净伤口后上药,用纱布包扎起来。
写到这里,他便穿插了一段议论:“我看表哥那全神贯注的样子,丝毫不亚于一个高明的大夫给重病号治病。
表哥的外表虽然很一般,但他却有一颗难得的善心。
”这么一来,不仅使文章的立意加深了,更重要的是让大家找到了那个“点”,许多同学情不自禁的脱口而出:“啊——抒情、议论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四、注意抒情、议论的“质量” 记叙文中抒情和议论的运用,必须注重“量”的优化。
打个比方,正如烧菜时放味精,放多了要变苦,放少了不够味,必须放得适量才能起调味作用。
同样,记叙文中的抒情和议论的篇幅不宜过多,否则会喧宾夺主,本末倒置;也不能过少,以至立意得不到升华。
这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分析、挖掘来确定它的“量”。
对于定“量”,要灵活掌握,不要呆板;要讲究实效,切记无病呻吟和强加的公式化。
检验“量”是否恰当的标准是是否使文章收到水到渠成、相得益彰的效果。
这里介绍两种训练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就同一篇习作写出三至五段抒情或议论的句子,然后通过比较,选择一两段最精彩最恰当的;也可以写一段,写好后反复推敲反复修改,直至满意为止。
这样,就能渐渐地摸索到其“量”的奥妙。
进行抒情和议论的训练,还必须注意它的“质”上的优化。
因为记叙文中的抒情和议论的“量”本来就不多,如果不注意它的“质”,就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
因此,抒情的语言必须真切自然,力求字字是情,句句是情;议论的句子必须用精练的语言作确切的表达,这里说的精练是一经点明即行收笔。
在此项教学中,可以应用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思考、比较、归纳来获得理想的句段,提高抒情和议论的“质”,使之与习作的记叙部分水乳交融,其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有个同学写《我的表哥》时,先写“我对表哥的第一印象是憨厚老实,并带点‘傻冒’”,接着写“我”去表哥家度假,目睹表哥排除陈见,替“仇人”驱狗被狗咬伤的事,最后写“我”被震撼了,习作草草结束。
于是我发起讨论,让学生发表对结尾的意见。
有的说必须加段抒情,有的说用议论结尾好,还有的说用以议论夹抒情为佳。
通过讨论,班上每人写了一段结尾,我有意挑选了其中的三段:“我的表哥既不傻又不呆,他是大家学习的楷模。
”“由此可见,我的表哥并不是‘傻冒’,而是一个不计较个人恩怨的出以公心的好表哥。
”“有人说我的表哥‘傻冒’透顶了,是个‘呆瓜’,可我并不以为如此。
正相反,他的灵魂深处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
我为有这么一个表哥而自豪。
”通过比较,大家一致认为第三段好,好就好在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起到了表现人物品质深化主题的作用,同时与开头呼应,使文章一气呵成。
我们可以从以上四个方面指导学生在记叙文中穿插必要的抒情和议论,必须注意的是这四个方面不是孤立的,它们既互相联系,又互相渗透。
因此,这种训练必须注意四个方面联系的规律性,使它们成为一个协作的整体,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我姑姑,家的妹妹,对我不说话,我要是在他旁边,他就走了,我21,他15. 我妹妹从小脸皮薄.这种办
没办法 顺其自然吧
描写“同学们积极举手发言”的成语有哪些
人都有自己最崇拜的人,我也不例外多人崇拜歌演员、球星……而不崇拜那些人。
有人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些都是歌颂母爱。
而我的妈妈不仅是对我充满了爱,而且还有许多令我敬佩的地方。
在我的生活中,会有无数的老师给予我传授知识,灌输道理,才使自己在学习道路上找到了正确的方向,逐渐使我成长起来。
我做人处事的启蒙老师就是我最崇拜的人——她就是我的妈妈。
她长着葡萄般的眼睛,红红的嘴巴和尖尖的鼻子。
妈妈的头发很特别,特短,半黄半黑,像个小少年,给人一种特殊的感觉。
在生活方面,我妈妈是一个优秀的母亲,处处都能发现妈妈对我的关心,记得有一次,由于我晚上吃的太多,半夜就不由自主的吐了,满床都是,恶心极了,妈妈还为我清理还照顾我,这事一朝一夕做起来倒好容易,可是我妈妈做这事12年,这可是很难做到的。
《回忆我的母亲》中文段突出表现了母亲的什么特点,请从文中概括两个事例说明之
《回忆我的母中文段突出了母亲勤劳一生的特点。
歌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德。
第一件事,乙未年(1895年)地主逼着退佃,又加天灾,家庭受到“最悲惨的一次遭遇”,在灾难面前,母亲没有退却,不但“没有灰心”,反而还增强了“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并“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
第二件事,庚子年(1900年)前后四川饥民吃“大户”,农民的自发抗争,遭到了黑暗社会“官兵”的血腥镇压,“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
(这两件事放在第8段中写,没有分开,时间先后顺序有颠倒,同学们要注意。
)第三件事,1905年是“支撑门户”,节衣缩食,送子读书。
第四件事是1908年对儿子宣传科学和民主思想,献身于革命事业,不但不反对,还给他许多“慰勉”。
(这两件事是分别在第9、10段中写的)通过上述四件事的记叙,充分说明了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朴素的阶级意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压迫者的反抗精神以及对儿子所从事的革命事业的支持。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观后感 作文600字(要原创) 一路收获一路歌 (就是成长的故事,也一定要原创)
观后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千里迢迢来到了红色摇篮,创建的红色根据地——井冈山.早就听说井冈山很美,但在印象中, 对井冈山感觉始终是黄洋界炮声过后的战场,是红军迂回行走的小路,是风展红旗如画的摇篮,是淳朴憨直的革命老区.我也常自问:如果没有毛泽东和他的红军, 井冈山,一个中段的几座普通山峰,能否驰名天下 没想到当我踏上这片神奇土地的时候,出现在我眼前的浓郁的传统人文与的风光,如同一曲雄壮而又秀美的交响曲,深深地感染着我,亲身感受到它的不 凡. 我们重点参观了,系 统,全面地记录了中国工农革命军从1927年9月直至1930年期间的整个过程.我们在馆内一步一步走着,目睹着井冈山怎样从一块默默无闻的土地发展成为 中国革命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根据地.此刻,我们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与生命铺垫而成的.我的脚步因此变得沉重而缓慢了,不愿放过这博物馆 里的每一个细节.可以说,参观后得到的东西远比我想象的要多,既看到了革命斗争的腥风血雨,又看到了根据地建设的欣欣向荣.两年零四个月,在历史长河里只 是短暂的瞬间,毛泽东在井冈山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所开辟的中国革命道路,却续写了跨世纪的辉煌;海拔不过千余米的井冈山,与 相比,并不算巍峨挺拔,但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不断来探访.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现在我终于有了不虚此行之感,因为我终于明白了这种力量就是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记录着英雄们当年改天换地的凌云胸怀,他们这支最初仅有几千人的队伍,20年后壮大成为数百万人的大军.眼前 肃穆的绿岭青山,似乎就在表达着对这些井冈英雄的深深思念.青葱的井冈山,红色的根据地,每一株树木都讲述着一个故事,每一条小路都记录着一段历史. 此 次井冈山之行,让我受益匪浅,留下了三点深刻印象,一是坚定信念的精神;二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三是勇于胜利的勇气.我要将此次井冈山之行所汲取到的精神 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当中,不断地鞭策自己要勤于思考,勤于学习,要以更高昂的工作热情,更认真工作态度,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取得长足进步,让我们弘 扬井冈山,做的楷模.一路收获一路歌 有天在 QQ 上和以前的一个学生聊天,他说,老师,我已经 20 岁了。
当时心下一惊,掐指一 算,是呀,从 2000 年毕业,到如今已经是从业 11 年的“老”教师了。
回首人生中最美好的这段青 春年华,心中感慨颇多。
刚毕业的时候,我自己还是个大孩子。
任教的第一所学校,被大家称作“桃花源”——前不着 村后不着店,旁边是一片果园。
学校很小,学生多数来自农村,条件当得起“清苦”二字——没有 暖气的冬天, 班级支起老式炉子, 在家中饭来张口的我们, 在呛人的浓烟中学会生炉子。
一天下来, 烟熏火燎之中,脸上仿佛总有层厚厚的煤灰;在家里连花都没浇过的我们,扛着工具在学校的一片 小菜园里刨地种菜,自给自足;没有电脑,没有背投,最高科技的教具是录音机…… 虽然如此,但是回忆当初,印在脑海里的,不仅仅是条件的“苦” ,更有收获的“乐” 。
教具少, 自己动手做——语文课上的拼音卡片、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头饰,数学课上的钟表、口算卡……老师 少,我们还要上音乐课,录音机帮大忙,甚至还学会指法混乱地弹完一首曲子;活动课,一个人管 三个组,瓶画、壁挂,甚至还和学生一起用酒精灯做彩色蜡烛……这样五彩缤纷的经历,磨练了意 志,锻炼了能力,让平面的生活立体起来。
而这样孜孜不倦的追求,来自于知足乐观的。
说: “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是啊,只有把工作当作一种享受,把爱 注入到工作之中,才能体验到自己的。
如果问起老师的对于自己的职业最大的理想是什么,我想很多老师会说: “让学生喜欢我” 。
自 己做学生的时候,总是觉得真正懂得学生心意的老师太少。
褪去了学生的青涩,自己成了为人师表 者,就发自内心地想让学生喜欢自己,想真正的融入他们之中。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面对着的是和 我们截然不同的新一代少年,从年纪上,我们相差二十多年;从思想上,他们虽然还稍显稚嫩,但 有时可能比我们还要超前;从对事物的认识上,他们远比我们要单纯。
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 值,赞赏每一个学生的独特和成绩,放大每一个学生身上的优点,是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必经之 路。
“生命因为付出了爱,而更为富足。
”这句话常常浮上心头。
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孩子,他从 小在父母的溺爱下长大, 在三年级的时候, 曾经在一些大孩子的蛊惑下, 参与了偷盗自行车的行为。
当时刚听说这件事时,我心里没谱——万一处理不好,很难保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后来,我发现 他在受到表扬后表现会更好,我便不经意的在班级夸夸他,同学们也常常写稿子到广播站表扬他的 进步,就这样,这个曾经让老师头痛不已的“捣蛋鬼” ,逐渐地成了积极的“劳动小能手” 。
次年, 我改教一年级。
当时教的学生,已经升上五年级。
可是每当看到他们时,总会感到一丝丝温暖—— 当我的嗓子嘶哑的时候,会有同学轻声问候;当低年级的工作需要帮忙时,会有大孩子主动走上前 来。
那天,当我领着小小的值日生,在班上打扫卫生时,是那个曾经的“捣蛋鬼” ,悄悄走进来, 帮着我扫地、摆桌子…… 一个微笑,一句鼓励的话,一个小本子,一张奖状,如果论其价值,真的是轻如鸿毛。
可是, 在一个后进生的心理,面带微笑的鼓励话语,写满表扬的评语和象征荣誉的奖状,却如同甘露般珍 贵,如珍肴般美味。
作为老师,我告诉自己,要做孩子们人生中的橡皮擦,擦去那些错误的、不快 的阴影,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价值,明白自己该珍惜什么,该坚持什么,该拒绝什么,该摒弃什么。
使他们学会选择,能选择,引领他们走上人生的光明大道。
孟子曾经有言:“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 (《孟子•尽心上》),这话说的是要象及 时之雨对受教育者加以化育,使之能更好地成长。
人们通常把教育工作者比喻为 “园丁”,我知道, 必须要将这样“润物细无声”的艺术融入教学,才能与学生共同成长。
只有付出了热爱,必才能收 获尊重。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一年又一年,我一路经历着风雨和磨练,一路收获着感动和美 好——是领导,引领我在专业道路上不断成长,认清方向;是同事,帮助我从青涩的“菜鸟”成长 为驾驭课堂、管理班级的多面手;是学生,教会我只有付出,才能收获的真理;是家长,伴随我逐 步走近家庭教育……是谁说过,生命就像一场马拉松。
让我们怀着对教育事业满满的爱意,在教育 这条漫漫长路上,且歌且行,且行且歌
怎样写好记叙文
同学们普遍认为作文难,语文老师也觉得指导写作难。
难在什么地方呢
从学生的角度说,没有材料不知写什么,有了材料不知怎么写;从老师的角度说,不知怎么指导能将学与教两个方面的问题兼顾到,迅速提高写作水平。
在获得材料的问题上,以前讲得很多了,不再重复说了,有关记叙文写作的文体知识也分条谈过了。
这里主要从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的运用方面提出些意见,这样指导会引起写作者的重视,对写文章有参考价值。
写好叙事写人的文章。
事和人在文中是很难分离的,因为事是由人来做的,表现人离不开具体的事,所以说,任何叙事写人的文章都是为了写人,以叙事为主的文章要表现事件的思想意义,归结看还是写社会风貌,是在写人。
是有道理的。
一. 把握情境,真实地叙事 写什么
叙事指叙述各类事件,是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表达内容。
事,必须有具体的情节,情节是指事件的变化和发展经过,是构成记叙文的基本内容。
一个完整的情节就应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当然,这六个要素在每一篇文章中不一定都要具备,而且表现形式也可以灵活多变。
叙事要真实地反映生活现实,重要的是“把握情节”,因为广阔的社会生活是靠情节来表现的,情节在文章中又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生活事件。
这些生活事件是从大量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情节是表现中心思想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求具体、连贯,突出思想意义。
怎样把握情节呢
(一)选择和提炼情节是重要的一步 选择、提炼有代表性情节,就是抓住生动、新颖、能揭示生活深刻意义的人和事。
我们讲过生活中的素材是题材的基础,但题材(情节)不是素材的简单堆积,而是对素材进行加工提炼的结果。
情节的真实性、丰富性、典型性,都要求我们从生活实际出发,以生活素材为依据,从中选择、提炼出富有思想意义的情节来。
这个选择提炼的过程也是你对生活深入思考、加深认识的过程。
(二)其中“抓住情境”是非常重要的。
情境,就是情景、境地。
抓住情境,就是在文章中着重渲染具体的、生动的情景、状况,如人物遇到了怎样紧急的境况,怎样危难的处境,怎样一种复杂、矛盾的局面,怎样一种特殊的困难,怎样激动人心的时刻等,抓住“情境”进行具体的渲染、描述。
这样写一方面可以使人物的性格、品质、感情等在特殊的困难或考验面前表现得更鲜明,更可信;另一方面可以抓住读者,读时对文中的人物关注,产生阅读兴趣。
一个“情境”描述、渲染是为了突出表现人物的活动的背景,在此后,再来通过刻划人物就更具有典型性。
如《七根火柴》中对草地气候变化的情境描写,《小桔灯》中对小姑娘家境的描写。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描写,美女蛇故事中的描写。
二. “以小见大”,挖掘深远 取材虽然是身边的一些小事,但生发出的意义应是深远的,这就是“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题材小,不要就事论事,而要把这件事所反映的普遍意义写出来,也就是从局部反映整体。
古人说“管中窥豹,时见一斑”,通过一个竹管,去看豹子,只能看到豹子身上的一个花斑,却能想象出整只豹子。
“尝一脬(pāo)肉,而知一镬(huò)之味,一鼎之调。
”从锅里舀取一块肉尝一尝,可以知道一锅肉的味道,这一锅肉烹调的好坏。
这就是“以小见大”的道理。
我们同学们经历的多是小事,我们的认识也有一定的局限,只有抓住有代表性的小事,具体写,才容易写好。
“以小见大”的写法,还便于细节描写,写得深入,写得生动,表现出深刻认识。
如《藤野先生》选材小,写藤野先生批改作业、修改插图,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事等,这些小事却能看出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对中国留学生的诚恳,治学严谨、认真的态度。
《菜园小记》选取的是在延安种菜的一些小事,而且又都是许多片断,可是“小”中见大,把延安大生产运动和军民与困难作斗争的光荣传统表现出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一件珍贵的衬衫》从一件衬衫的小事,我们看出周总理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的伟大人格。
生活中的小事是我们经常见到的,重要的是要留心,善于发现,注意搜集,积累。
罗丹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发现出美来。
”罗丹说的这种对“美”的发现,正是从生活认识中得来的,是挖掘出来的。
没有收集到丰富的材料,怎么能有“精”,有“深”。
三. 选取若干材料,行文注意结构安排 1. 以时间为序 事件在一定的时段中发生、发展、变化,以时间为序,组织材料。
如童年、少年、青年三个生命时段发生的事;早晨、上午、下午一天的时间段;上课前、上课、下课后;一节课的时段等。
按照时序安排材料,发生在不同时段的事件(或片断),要标明时间的变换,给读者鲜明的时间印象和事物发展的状况。
2. 以空间转换为序 空间(或者说地点、环境)是事物发生、发展的条件,也就是说事物总是存在在一定的空间中,在空间中发展、变化的,因此,叙事离不开空间这个条件。
空间有比较大的地域,如洲际,有比较小的某个具体的城市、乡村、街道、学校、操场等,用不同场所、不同景观的转换等来安排结构,需要在文中标明空间的转换,给读者空间变动和空间印象,能帮助读者把握不同空间的不同风貌的变化。
如《多收了三五斗》,从河埠头的万盛米行粜米到街上购物,不同的处所,不同的场景,有空间转换的交待“街道上见得热闹起来了”。
不同的场景中,叙述的对象、内容也有所不同。
3. 场面分段标题式 场面是由人物在一定的场合相互发生关系而构成的生活情景。
也就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它由人、事、景三个因素构成,在文中选取了若干个场面,那就要将这几个场面有机地组合起来,可以用分段加标题的形式,也可以用过渡、衔接的段落或句子。
分段加标题的形式比较鲜明,也省略了设计过渡的问题。
4. 线索贯穿 文章选取若干事件或片断,就需要用一条线索来贯穿,把大大小小的事件或片断有机地串连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
有的文章以物为线索,主要是在事物上寄托了作者的情感,用某物把生活片断有机地联起来,如《记一辆纺车》、《七根火柴》等。
有的文章以“意”为线索,也就是以中心思想或作者的认识为线索,串连各个片断。
如《春》抒发“我”对春天的热爱和追求,选择了盼春、绘春、颂春等一系列片断,寄托了作者的感情,用作者对春天的感情贯穿全文。
有的文章以人物为线索,如《孔乙己》中的小伙计,以他的所见、所闻、所想为线索,把文章若干片断、情节贯穿起来。
还可以按作者(或“我”)的思想感情发展变化为序,将前后的事件或片断联接起来。
如《荔枝蜜》 四. 点面结合 点,是指事物局部,重点;面,是指事物的全局和整体状况。
叙事写人既有对事或人的全貌和整体情况的概括介绍或一般描述,又有对人或事物某个部分、某个方面,特别是重点情况的详细叙述和描写,并且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是点面结合,叙事写人既有全貌又有重点,就能给人既全面又具体,既完整又形象的感觉。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百草园的部分,既有全貌又有局部。
《一面》中写鲁迅的肖像就是对“点”的描写,又有“面”的概括,就是鲁迅的伟大精神。
《藤野先生》中写藤野先生与鲁迅相识、相处、告别的若干事件、片断,是“点”,概括鲁迅对藤野先生的评价“大而言之”,“小而言之”,是“面”。
五. 开头引入、渲染、铺垫,结尾引出、照应、升华 古人说:“凤头,猪肚,豹尾。
”(元朝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引乔梦符的话)意思是要重视文章的开头,设计一个好的开头会使文章增加色彩,“凤头”的意思是“美”。
要美,不能单纯认为就是词藻美,语句美,而是能抓住读者,引人入胜,这也是美。
开头引入的要求是切题,“美”,吸引读者。
渲染就是能用简要的语句将其意突出,抓住读者,正如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
”当然这是写诗的要求,写文也如此,不是“奇”而是真,“逼真”,如同在眼前。
铺垫就是做些必要的铺陈和垫衬。
引入、渲染、铺垫的方式很多,如: 交待环境,引入人物、事件。
如《孔乙己》 点出所写的对象、人、事。
如《我的老师》 开门见山,点明题旨,交待写作动机。
如《背影》《一件珍贵的衬衫》 解题,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
如《白杨礼赞》 紧扣叙事,直抒胸臆。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 描写环境,渲染气氛,为情节发展作铺垫,如《多收了三五斗》、《故乡》 设置疑团,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结尾要引出、照应、升华,就是把读者从具体的事件、人物中引出,使记叙完整,并把读者引回更为广阔的社会现实中,引向更为深远的境界。
古人说“豹尾”,就是结尾要有力,且“画龙点睛”,有精神,有神采,就是余味无穷,发人深思,给读者以精神境界或思想认识上的飞跃提高。
这就是升华。
结尾引出、照应、升华的方式很多,如:自然收束,回味无穷。
如《小桔灯》、《背影》 富有感染力的抒情。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 含蓄深刻带有启发式,发人深思。
如《荔枝蜜》、《故乡》、《多收了三五斗》 呼应开头,点明主题。
如《一件小事》、《一件珍贵的衬衫》 古人讲究“首尾圆合”,“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
”(白居易《新乐府序》“标其目”就是揭示文章的题旨。
“卒章”就是文章结尾。
“志”就是主旨。
强调开头夺目,结束升华。
清朝李渔《闲情偶寄》中“务使开门见山,不当借帽覆顶”,形象地说明开头不应该把“山”,题旨遮挡住。
宋朝沈义父《乐府指迷》中强调“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
”“须要”必须要放开,结尾要“长留余味”,要响亮,像唐朝白乐天《金针诗格》中说“落句欲似高山放石,一去不回。
” 我们写文章也应注意用“回顾之笔,兜裹全篇”,首尾一体。
记叙文怎么写
开头用独特的语言引起事件,然后对事件进行描述,当然越细越好,注重人物的心理,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突出一些东西,最后结尾点明你从这件事中所体会出来的道理或结论,生化主题,点名一下中心,抒发自己的怀念或其他的感情。
望采纳呀,老大。
绝无复制,正版原创 ,不懂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