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谈恋爱弊端名言名句
就人生境遇而言,歌德和席勒始终有很大的差距,歌德极尽荣华富贵,席勒时时陷入窘迫。
他们并不是一见如故,原因就在于差距,以及这种差距在两颗敏感的心中引起的警惕。
这种警惕,对旁人是一种永久的隔阂,而对知音,却是一种慎重的准备。
席勒命苦,只享受这份友情十年。
歌德比他长十岁,但在席勒死后又活了二十多年,承受了二十多年刺心的怀念。
在他们交往期间,歌德努力想以自己的地位和名声帮助席勒,让他搬到魏玛来往,先借居在自己家,然后帮他买房,平日也不忘资助接济,甚至细微如送水果、木柴,而更重要的帮助是具体支持席勒的一系列重要创作活动。
反过来,席勒也以自己的巨大天才重新激活了歌德已经被政务缠疲了的创作热情,使他完成了《浮士德》第一部。
于是,这对友人,身居小城,开启了欧洲文艺史上的一个时代。
他们已经很难分开,但还是分开了。
上天让他们同时生病,歌德抱病探望席勒,后来又在病床上得知挚友亡故,泣不成声。
席勒死时,家境贫困,他的骨骸被安置在教堂地下室,不是家属的选择,而是家属的无奈。
病中的歌德不清楚下葬的情形,他把亡友埋葬在自己的心里了。
没想到二十年后教堂地下室清理,人们才重新记起席勒的骨骸的问题。
没有明确标记,一切杂乱无章,哪一具是席勒的呢
这事使年迈的歌德一阵惊恐,二十年亡友的思念一种巨大的愧疚,愧疚自己对于亡友后事的疏忽。
他当即自告奋勇,负责去辨认席勒的遗骨。
在狼籍的白骨堆中辨认二十年前的颅骨,这是连现代法学鉴定家也会感到棘手的事,何况歌德一无席勒的医学档案,二无起码的坚定工具,他唯一借助的,就是对友情的记忆。
这真是对友情的最大考验了,天下能有多少人在朋友遗失了声音、遗失了眼神,甚至连肌肤也遗失了的情况下仍能认出朋友的遗骨呢
歌德找到了唯一可行的办法:捧起颅骨长时间对视。
这二十年前那些深夜长谈的情景的回复,而情景总是有删削功能和修补功能。
于是最后捧定了那颗颅骨,昂昂然地裹卷起当初的依稀信息。
歌德小心翼翼地捧持着前后左右反复端详,最后点点头:“回家吧,伟大的朋友,就像那年在我家寄住。
”歌德先把席勒的颅骨捧回家中安放,随后着手设计棺柩。
那些天他的心情难以言表,确实是席勒本人回来了,但所有积储了二十年的倾吐都没有引起回应,每一句都变成自言自语,这种在亡友颅骨前的孤独是多么的强烈,苍老的歌德实在无法长时间承受,他终于在魏玛最尊贵的公侯陵为席勒找了一块比较理想的迁葬之地。
谁知一百多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席勒的馆柩被保护性转移,战争结束后打开一看,里面又多了一颗颅骨。
估计是当初转移时工作人员手忙脚乱造成的差错。
那么,哪一颗是席勒的呢
世上已无歌德,谁能辨认
席勒,也只有在歌德面前,才觉得有必要脱身而出。
在一个没有歌德的世界,他脱身而出也只能领受孤独,因此也许是故意,他自甘埋没。
由此,令人明白世间本应有更多的杰出人物,只因为没有足以与他们对应的友情,他们也就心甘情愿地混同庸常,悄悄退出。
魏晋南北朝名人有哪些
兰陵王高长恭:又孝瓘肃,祖籍渤海调蓨河北省景县),神武帝高欢之文襄帝高澄第四子,生母不详,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将领,封爵兰陵王。
高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
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分享。
累次升任至并州刺史。
突厥攻入晋阳,高长恭奋力将其击退。
邙山之战,高长恭为中军,率领五百骑兵再入周军包围圈,直至金墉城下,因高长恭戴着头盔,城中的人不确定是敌军或是我军,直到高长恭把头盔脱下来城上的人才知道是高长恭,派弓箭手开始放箭保护他,之后高长恭成功替金墉解围,高长恭在此次战中威名大振,士兵们为此战而讴歌他,即后来知名的《兰陵王入阵曲》。
后历任尚书令、录尚书事、大司马、太保、太尉等。
与段韶征讨柏谷,又攻打定阳。
段韶患病,高长恭总领其众。
前后以战功别封钜鹿、长乐、乐平、高阳等郡公。
后因“国事即家事”招致北齐后主高纬记恨,于武平四年(573年)被高纬赐死。
死后朝廷追赠为太尉,谥号武。
北魏孝文帝:北魏献文帝皇兴元年八月二十九日(467年10月13日),元宏生于北魏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紫宫,皇兴五年八月二十日(471年9月20日),即皇帝位于太华前殿,大赦,改元延兴元年。
元宏即位时只有5岁,由祖母冯太后执政。
冯太后是汉人,对鲜卑人建立的北魏王朝进行了一系列封建化的改革,孝文帝便受此影响。
太和十七年(493年)亲政后,秉承冯太后的政策,继续进行了汉化改革,而且做得比冯太后更大刀阔斧。
他先整顿吏治,立三长法,实行均田制;然后于494年,他先“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迁洛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为汉姓,自己也改姓“元”。
并鼓励鲜卑贵族与汉士族联姻,又参照南朝典章,修改北魏政治制度,并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处死太子恂,这一举动使鲜卑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大大的发展,缓解了民族隔阂,史称“孝文帝中兴”。
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初一日(499年4月26日),孝文帝崩于谷塘原之行宫,孝文帝去世后,庙号高祖,谥号孝文皇帝。
然而孝文帝去世以后,仅仅过了35年,由于北魏边镇鲜卑军事集团发动的反汉化运动六镇起义[1] ,534年,北魏王朝分裂成东魏、西魏,之后更分别被北齐和北周取代。
(出名原因:孝文帝改革)昭明太子萧统:萧统(501年―531年5月7日),字德施,小字维摩,南朝梁代文学家,南兰陵(祖籍江苏丹阳)人,梁武帝萧衍长子,母亲为萧衍的贵嫔丁令光,又称丁贵嫔。
于天监元年十一月被立为太子,然英年早逝,未及即位即于531年去世,死后谥号“昭明”,故后世又称“昭明太子”。
主持编撰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
(出名原因:《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汉族诗文总集,后衍生出文选学)诗人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
字明远,东海(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南桥镇)人,久居建康(今南京)。
家世贫寒,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
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
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著有《鲍参军集》。
文学家颜延之(384~456年),字延年,南朝宋文学家。
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
曾祖含,右光禄大夫。
祖约,零陵太守。
父显,护军司马。
少孤贫,居陋室,好读书,无所不览,文章之美,冠绝当时,与谢灵运并称“颜谢”。
嗜酒,不护细行,年三十犹未婚娶。
文学家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世称谢客,以字行于世。
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旅行家。
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生于会稽始宁(今绍兴市嵊州市)。
出身陈郡谢氏,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秘书郎谢瑍之子。
东晋时世袭为康乐公,世称谢康乐。
曾出任大司马行军参军、抚军将军记室参军、太尉参军等职。
刘宋代晋后,降封康乐侯,历任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内史,终于元嘉十年(433年)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杀害,时年四十九岁。
谢灵运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
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他还兼通史学,擅书法,曾翻译佛经,并奉诏撰《晋书》。
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文学家、史学家沈约:沈约(公元441~公元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
沈约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
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
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
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
历仕宋、齐、梁三朝。
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
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
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农学家贾思勰:生卒年不详,北魏时人,汉族,北朝北魏末期和东魏,南朝宋至梁时期(公元六世纪),寿光人,曾经做过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所著《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包括种植菜蔬果木、养殖畜禽鱼类到各类食品加工的技术知识,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对中国古代汉族农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临淄区在淄博市齐城农业高新开发区在万亩农业示范园内建馆以志纪念,表彰他对人类所作的巨大贡献。
地理学家郦道元: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
北朝北魏地理学家。
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
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
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
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已佚。
求名人因把握机会而成功的事例(先没分,好的加分)
国的作诗人沙士比亚,是大家悉不过的人,但又有几个人真正知翁成的学习环境呢
沙士比亚原来只不过是替人看管马匹的,剧院中的打杂工而已,但他不因身处逆境而怨天尤人,而是一有空闲便从剧院的门缝和小孔里偷看戏台上的演出,他凭着这种执着的“偷学”精神,终于使自己闻名于世。
司马迁,西汉著名大史学家。
意外横祸,使他身受“腐刑”,但他并没有被逆境击倒。
出狱后,以惊人的毅力,忍受残体的折磨,终于完成了名垂千古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后世称之“中国历史之父”。
道尔顿是英国杰出的化学家、物理学家,出身贫寒,生活条件恶劣,但他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15岁时便离开家乡自谋生路,在给一个学校校长当助理12年里,一边工作,一边读书,写下了“午夜方眠,黎明即起”的座右铭激励自己。
经过艰苦的努力,积累了大量的科学知识,28岁时发现了气体分压定律,创立了倍比定律和“道尔顿原子学说”,提出了原子量表。
他的杰出贡献,被恩格斯的高度赞扬为“近代化学之父”。
战胜残疾的巴雷尼——坚持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
她想,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妈妈的眼泪。
母亲来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
好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
”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声,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
从那以后,妈妈只要一有空,就给巴雷尼练习走路,做体操,常常累得满头大汗。
有一次妈妈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亲的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
尽管发着高烧,她还是下床按计划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
黄豆般的汗水从妈妈脸上淌下来,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紧牙,硬是帮巴雷尼完成了当天的锻炼计划。
体育锻炼弥补了由于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不便。
母亲的榜样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
他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
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
大学毕业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
最后,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研究的创始人之一。
曾任山东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首任所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山东大学动物系主任兼教授等职。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也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
他从事实验胚胎学的研究近半个世纪,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县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
由于家境贫困,小时候一直跟父亲学习文化知识,直到17岁才迈入学校的大门。
读中学时,由于他基础差,学习十分吃力,第一学期末平均成绩才45分。
学校令其退学或留级。
在他的再三恳求下,校方同意他跟班试读一学期。
此后,他就与“路灯”常相伴:天蒙蒙亮,他在路灯下读外语;夜熄灯后,他在路灯下自修复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他的平均成绩达到70多分,几何还得了100 分。
这件事让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也能办到,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
之后,这也就成了他的座右铭。
大学毕业后他去比利时留学。
在国外学习期间,童第周刻苦钻研,勤奋好学,得到了老师的好评。
获博士学位后,他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
没有电灯,他们就在阴暗的院子里利用天然光在显微镜下从事切割和分离卵子工作;没有培养胚胎的玻璃器皿,就用粗瓷陶酒杯代替,所用的显微解剖器只是一根自己拉的极细的玻璃丝;实验用的材料蛙卵都是自己从野外采来的。
就在这简陋的“实验室”里,童第周和他的同事们完成了若干篇有关金鱼卵子发育能力和蛙胚纤毛运动机理分析的论文。
解放以后,童第周担任山东大学副校长的同时,研究了在生物进化中占重要地位的文昌鱼卵发育规律,取得了很大成绩。
到了晚年,他和美国坦普恩大学牛满江教授合作研究起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相互关系,他们从鲫鱼的卵子细胞质内提取一种核酸,注射到金鱼的受精卵中,结果出现了一种既有金鱼性状又有鲫鱼性状的子代,这种金鱼的尾鳍由双尾变成了单尾。
这种创造性的成绩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
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
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
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
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
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
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
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米开朗琪罗,1475年3月6日出生于佛罗伦萨,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
他13岁时跟随基兰达约学画1年,后从师贝托多学习雕塑1年。
他的艺术创作深受人文主义思想和萨伏那罗拉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以现实主义方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
在艺术上具有坚强的毅力和雄伟的气魄。
米开朗琪罗中年时期的作品《大卫》雕像,被认为是象征着为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力量。
他还在西斯廷教堂的天花板上连续工作4年,独立完成了《创世纪》的巨型天顶画。
他晚年所作的美第奇陵墓雕像《晨》、《幕》、《昼》、《夜》,具有冷静而沉郁的悲剧性质,显示出人物心情的激动与意志的矛盾,反映了当时意大利人民失去自由和独立的精神状态。
其它重要作品还有壁画《最后的审判》、雕塑《摩西》及《奴隶》等19世俄国最伟大的作家。
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
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
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
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
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白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
这些观点反映在其短篇小说《琉森》(1857)之中,后又创作了探讨生与死、痛苦与幸福等问题的《三死》、《家庭幸福》。
中国首富李嘉诚想必人人都知道吧。
他的成功在于对时机的把握。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还相对落后,土地也没有现在这样的“寸土必争”。
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李嘉诚把握住了商机,在自己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借巨款购买了大量的地皮。
这样的举动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智慧啊。
也正是这次常人想都不敢想的投资使他发家起业,成为了亚洲地产大亨。
其实,机遇是留给准备好的人。
劳伦斯.J.彼得不是说过,不要有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想法。
只要你是锥子,哪怕是放在口袋里,年长日久,也会冒出尖来。
玉林历史人物
李绍昉 李绍昉,乾隆五十二年旧历二月初二日亥时,李绍昉诞生于清湾乡朱砂村树楼坡,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旧历四月十六日丑卒于桂林,后移葬于清湾乡凤塘村陈埇深陂(土化)山。
李绍昉才华卓绝,在中举之后,声名远震京师,为嘉庆皇帝殿试钦点的“复元”,并因此成为科场佳话。
李绍昉秉性忠耿,持身廉洁,虽从政二十多年,落得两袖清风,家境萧条,此人所共知之事。
绍昉于道光五年(1825年)丁父艰回里,服满生,筹建奎光塔于县城东六巷大岭顶,塔高九层,一百尺。
绍昉写《奎光塔上梁文》。
塔于道光十年十月建成,咸丰七年(1857年)被匪焚毁。
绍昉在建塔期间,应广东高廉观察使之聘,到高雷书院讲学多次。
绍昉题黄鹤楼联:“诗在上头多,看江水依然,谁复唱铜琶别调;仙如招手至,问梅花落未,我欲闻玉笛遗音”。
曾肇图 玉林林大泉塘村人(今茂林乡),是从广东省兴宁州于清道光初迁来定居的。
曾肇图虽出生于书宦之家,但不曾读过书,家贫如洗,初来时只得在茂林桥摆卖茶水谋生,因言语不通,常被土著视其为侮辱、剥削的对象。
大约在清道光初,曾肇图由一个农村贫民,变为富翁。
时人皆说其是“富甲玉林州”。
变富后,“有钱不识享福”是乡人对他的评语。
他仍保持着过去劳动者的本色,穿大襟土布衫,戴大母笠,着草鞋劳动,在家是这样,出圩入城也是一样。
道光十四年(1834年)在清州宫王彦和倡导的大修州城的募捐开始了。
曾肇图接邀请信后,派晚子曾韦满代表参加。
曾韦满执笔书“曾肇图认捐五千贯”(考清未出版《玉林州乡土历史教书》所载:则以曾重光名义认捐的。
)还说:是五千贯,包足亦可。
这次献捐以曾肇图献捐最多,论功行赏,功绩最大。
玉林州城建筑完成了,其规模之大,建筑之牢固,外观之壮丽,除桂林皇城外,冠压全省。
“千州万州不如玉林州”是百多年来两粤人民对玉林城的赞歌。
以后不少次战乱,转危为安,均赖此城垣,群称“玉林城是福地”。
在赞扬玉林城的同时也赞扬曾肇图慷慨捐献大修玉林城的功绩。
有说“由南门至东门的一段城墙是曾肇图捐修的”,“由南门经东门到八角楼这一段是曾肇图捐修的”,“西湖池万寿宫是曾肇图包修的”,虽似属夸张,实质上都是赞扬曾肇图。
可是后来《玉林州志》登载大修玉林城事迹时对于曾肇图的功绩却一字不题。
曾肇图轶事,是从清道光至今百多年来在玉林五属各县流传很广的故事。
各地传说在情节上是略有差别的,而内容却基本相同。
有不少人对曾肇图慷慨捐修玉林城而予以赞扬;又有人以曾肇图是布衣,虽然捐资修城有功,不应载入史册;有人以其行动是故意造作出乎常理之外,而把他作为嘲笑的对象;也有人以此是心有痛苦,是咬牙,不是好笑,予以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