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丧葬有什么习俗
葬俗彝族由于支分繁多,分布甚广,所处地理环境各异。
因此,丧葬习俗乃至仪礼在各地彝区,各个支系都不尽相同。
从丧葬形式到丧礼程序都明显地表现出地方差异和支系特色。
仅以丧葬形式看,彝族历史上曾有火葬,约在明代中叶后滇、黔、桂彝族改为棺木土葬。
此外,彝族还有过树葬、陶器葬、岩葬、水葬、天葬等。
1.火葬。
以火焚尸的丧葬方式。
在彝区传袭已久,嘉靖《贵州通志》载是当地彝人“焚于野,掷散其骸骨”;《越雟厅志·夷俗志》亦载:“丧葬不用棺椁,以火焚化,用土石掩盖也。
”《西昌县志·夷族志》也有记载,彝族火化尸体以后,“收骨殖于瓮,命忠实年老娃子数人,负瓮荷锄入深山崖洞密埋之,不令人知,防冤家盗掘也。
”现云南省的彝区火葬时,尸须蜷曲,男仰卧,女侧卧,架起柴楼放火烧之。
而后掘坑将余灰用坛装起并包以茅草,放在坑中埋葬。
有的在垒坟后,堆子周围砌一转石头。
宣威县有的彝人家的祖坟场就是火葬墓群。
也有的在火化之后,将骨烬放入罐中送到岩洞里。
这两种葬法皆属复合式的二次葬,即火葬后再土葬,或火葬后再岩葬。
传统的火葬方式被保留和沿袭得较为完整的和原始的是大小凉山。
2.土葬。
滇、黔、桂彝族明清以后逐渐以棺木土葬代替了传统的火葬,土葬习俗与当地汉族类似。
云南撒尼彝族人死后一般停放两天,由巫师颂经送魂,村里人及女方亲属来“耍狮子”、“闹猴子”、“跑锣鼓”等。
出殡当天,全村男女要去送葬,男人在棺前,女人在棺后,列队送往墓地,每人自带酒菜,丧家准备饭食。
女的死后必须请娘家亲属来送终,出殡时母舅要交酒还人,表示断绝以往的婚姻关系,如没有娘家的人来送葬是不能出殡的。
阿细 彝族人死后需停尸三天才出殡,全村人自备口粮,齐集在公房里吃喝三天,表示祭祀。
3.水葬、天葬、岩葬。
为古代凉山彝族的特殊葬式。
水葬,即将尸体投入河中冲走。
天葬,即将尸体背到附近山头,任飞禽走兽撕食。
岩葬,即将尸体从悬岩上抛下。
这些特殊葬法都是经毕摩根据死者的属肖、命宫、死日查经掐算后决定执行的,现已废止。
4.陶器葬。
又称为“直葬”、“冲天葬”。
即是在人死后,用六尺高的坛罐,将死者放入站直,埋在土里,垒成坟堆。
云南路南撒尼支系的彝族历史上曾实行过这种葬法。
当地人认为是祖先传的,人是站着走的,也要站着死,头顶青天,脚踏大地,活着如此,死了也如此。
5.树葬。
树葬是彝族古老的一种葬俗。
云南彝区流传着一则关于“树葬”的传说:“在汉代,诸葛亮在世的那个年代,彝族先祖孟获大将军的妾死了。
孟获让属下用帛缎裹尸,葬之在青松树丫上。
人们围在树下唱歌、跳舞,悼念这位美丽的妾”。
彝族的丧葬有什么习俗
仅以丧葬形式看,彝族历史上曾有火葬,约在明代中叶后滇、黔、桂彝族改为棺木土葬。
此外,彝族还有过树葬、陶器葬、岩葬、水葬、天葬等。
1.火葬。
以火焚尸的丧葬方式。
在彝区传袭已久,嘉靖《贵州通志》载是当地彝人“焚于野,掷散其骸骨”;《越雟厅志·夷俗志》亦载:“丧葬不用棺椁,以火焚化,用土石掩盖也。
”《西昌县志·夷族志》也有记载,彝族火化尸体以后,“收骨殖于瓮,命忠实年老娃子数人,负瓮荷锄入深山崖洞密埋之,不令人知,防冤家盗掘也。
”现云南省的彝区火葬时,尸须蜷曲,男仰卧,女侧卧,架起柴楼放火烧之。
而后掘坑将余灰用坛装起并包以茅草,放在坑中埋葬。
有的在垒坟后,堆子周围砌一转石头。
宣威县有的彝人家的祖坟场就是火葬墓群。
也有的在火化之后,将骨烬放入罐中送到岩洞里。
这两种葬法皆属复合式的二次葬,即火葬后再土葬,或火葬后再岩葬。
传统的火葬方式被保留和沿袭得较为完整的和原始的是大小凉山。
2.土葬。
滇、黔、桂彝族明清以后逐渐以棺木土葬代替了传统的火葬,土葬习俗与当地汉族类似。
云南撒尼彝族人死后一般停放两天,由巫师颂经送魂,村里人及女方亲属来“耍狮子”、“闹猴子”、“跑锣鼓”等。
出殡当天,全村男女要去送葬,男人在棺前,女人在棺后,列队送往墓地,每人自带酒菜,丧家准备饭食。
女的死后必须请娘家亲属来送终,出殡时母舅要交酒还人,表示断绝以往的婚姻关系,如没有娘家的人来送葬是不能出殡的。
阿细彝族人死后需停尸三天才出殡,全村人自备口粮,齐集在公房里吃喝三天,表示祭祀。
3.水葬、天葬、岩葬。
为古代凉山彝族的特殊葬式。
水葬,即将尸体投入河中冲走。
天葬,即将尸体背到附近山头,任飞禽走兽撕食。
岩葬,即将尸体从悬岩上抛下。
这些特殊葬法都是经毕摩根据死者的属肖、命宫、死日查经掐算后决定执行的,现已废止。
4.陶器葬。
又称为“直葬”、“冲天葬”。
即是在人死后,用六尺高的坛罐,将死者放入站直,埋在土里,垒成坟堆。
云南路南撒尼支系的彝族历史上曾实行过这种葬法。
当地人认为是祖先传下来的,人是站着走的,也要站着死,头顶青天,脚踏大地,活着如此,死了也如此。
彝族死人很感动的一段哭辞
在哭丧中,有大同小异的哭唱词。
根据年龄和性别的不同,哭丧内容也有些区别。
哭母的哭丧辞在彝族人眼中天下母亲最大,所以哭母时的哭唱词也含义最深刻。
以下这首哭丧词是王昌富先生在西昌大桥区收集到的中的一段哭唱词:啊莫哦 ——阿嫫(妈妈)啊——可恨的妖魔!可恨的鬼怪!啊莫哦,妈妈啊,您为何走得那么快?烤酒未给你喝,烤肉没有给您吃,您走了以后,您的睡处谁来睡,您的坐处谁来坐,檐下爱的鸡子猪儿谁来喂,您的烟斗谁来拿,您的锄头镰刀留给锈吃了,您撮箕背筐留给雨淋了。
您的筛子簸箕留给鼠咬了。
啊莫哦——妈妈啊,您倒走了了事了,孤儿还小呀,拿吃荞粑还咬手,拿针缝补还棘手,妈妈您知道吗?雉鸡妈妈死了后,雉鸡孤儿厥草中乱走;鹿子妈妈死了后,鹿子孤儿山岩中乱跑;蜜蜂妈妈(指蜂王)死了后,密封孤儿四处飞去了。
啊莫哦——妈妈呀,见到别人喊“妈妈”,我也想妈妈,别人父母骂我呢,口硬心也恶;我的父母骂我呢,口硬心去爱。
他人父母虽漂亮,但不可能作我的,死而复生兮,路边一丛草,去而复回兮,山问一布谷。
家中妈妈死去了,白天拔草寻找也不见,夜晚点火寻找也不见。
啊莫哦——妈妈呀,火草粑粑您做特别甜,补疤衣服您补特别暖,回来兮回来兮,原您变成林中一知了,您叫我能听;原您变成深山相思鸟,您吟我能听;原您变成山间一布谷鸟,您叫我能听,孤女泪流会配您。
啊莫哦——妈妈,有眼望后人,留下以平安;有脚往后蹬,莫要带人去。
您的儿女们,给您牛羊了,给您粮酒了,给你衣物了,没有不满意的了,跟祖擀毡去,随母织布去。
从这首哭丧词可以看出子女们为母亲的一生艰辛和失去母爱的那种悲痛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用彝语唱出来更让人悲伤。
同时也用唱词来安慰去世的母亲灵魂,让她安心的离开人世间到祖界去,人间有的都给了她,让她在世幕恩哈幸福的过日子。
彝族人都相信灵魂的存在,人死仅仅是灵魂离开肉体而到另一世界去了。
死后可以继续在另一个世界生活,所以为死者就如生者一样对待。
凉山每个地方的哭唱辞的内容都差不多,只是腔调有所差别。
这些都是突然流露出的一种感情,一般平时没有人刻意去教过怎么哭唱。
哭老年人的哭丧辞凉山是个彝族集聚的地方,多数都还保留有自己的。
在哭丧中的文化是很丰富的,但是对死者不同的年龄就会唱出不同风格的哭唱辞。
在老年人的丧葬中一般都是以悲替喜,因为彝族人的生死观是很明确的,有生就有死。
在生物中唯有人类才知道自己是一种会在时间中走向末日的生物。
虽然原始人对时间的连续性和逆性的意识不象现代人那样清晰,但这一点是清楚的,时间是人难以控制的外部力量,随着时间的流逝,每个人都必将由儿童成长为青年、壮年,最后衰老而死亡。
在中写道:一定的生命的一定终点永远在等待着每个人;死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必须去和它会面。
的确,死亡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必然结局。
人类是高居于阶梯之巅的万物之灵,可是,人的万能恰恰在死亡这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上一筹莫展,落入了无底的深渊。
彝族朴素地认为有生就有死,生死是人生的连续反映,该生的生,该死的死,并非能所为的。
“自己能知明日苦,自己不知明日死。
(cotshacosyp,cotsycoapsyp)”。
他们觉得,即使人的躯体死了,灵魂不死,灵魂可以由后代、亲友祭送上天,“跟祖父擀毡去,与祖母织布去”而已。
有首诗就说明了他们对死的认识:万物都会死。
灵堂之首黄帝老爷也会死,蹄类之首大象诗赛也会死,禽类之首孔雀娥冷也会死,英雄之子哈意颠古也会死,毕摩之子毕嫫阿拉也会死。
虽说太阳不死,云雾遮挡便算死;虽说月亮不会死,一月不是死半月?虽说蛇不死,脱壳一次便算死一次。
不是不会死,世间哪有不死之理呢?!在人的观念中没有脱胎换骨之类倒说“艰难的活着还不如痛快的死(cojjocoxshaqipnyietli,bboxhxohxomusy)”。
所以对老人的吊丧仪式是以喜代丧来完成。
下面这一首是布拖一带对老人的:哭辞是这样的:世间灵掌类,没有不死的;凡间,没有不死的;长叶开花类,霜雪来了谢;生根长杆类,火塘里边完;山神沟神也会死,獐子宠曲也会死,云雀博意也在死,人类也会死,伟母大人也在死;畜类长者也会死,大象使省也在死,鸟类长者也会死,孔雀丽鸟也在死。
俄卓(西昌)塑像说不死,三年一修也算死。
世间的人们——谁人可免死?树有百二十老了成腐植;猪喂百二十肥了入火坑,老人您死后,手莫往回抓,脚要往回蹬,留下平安给后人。
这首唱辞表达了彝族人对万物的认识和人生的生死观,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意识,从古至今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其中也是彝族人的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
葬礼的文化意义
如果把一个生命的诞生比喻为春天的开始的话,那么,死亡便是相当于一年中的岁末。
正如岁末的节日--年节被作为四季节日中最为隆重的节日一样,关于死亡的仪礼也是人生仪式中最为隆重的仪礼,因此,可以说死亡是人生最盛大的节日,而葬礼则是这个节日的曲目。
纵观传统葬礼的全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丧葬礼仪在理论上具备两方面的功能:一是割断死人与生者的联系,把死者的灵魂打发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免得亡灵回来作祟;二是设想一个美妙的灵魂世界,这种美妙的构想既可以把亡灵吸引过去,同时也给生人带来对未来彼岸世界的希望。
这是就葬礼的普遍功能而言的。
而具体到中国传统丧礼,更加突出对活人的作用。
与其他文明形态的丧礼相比,中国以儒家为主导的死亡礼俗有着更为特殊的品性。
一、孝义的延续 在汉文化葬礼的发展过程中,葬礼的内涵逐渐突出孝的主题。
丧礼为孝子贤孙提供了表示孝敬之心的机会;活人可以表达对死者的尊敬,排场的仪式可以使家人脸上增光。
同时,中国人贱野羞瘠、慎终追远的传统,也使丧礼更加庄严肃穆。
民间的丧葬习俗同人们普遍的信仰与知识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丧葬仪式也体现了这种价值观。
不能尽孝,对于传统的中国人来说,就等于精神支柱的崩塌。
中国这个千年礼仪之邦,对于人生的这一最终环节,素来十分重视。
在孟子的理想社会图景中,有一项内容,是“使民养生送死无憾”。
送死,是说后辈送前辈,在孟子心中将之提高到与养生一样的地位。
同时,送死也是顺死,是较为安详平和的死,像中国人经常说的“喜丧”指的就是顺死。
死有不及成年而亡的,是为夭亡,有遭受横祸而亡的,是为横死;有寿终正寝的,有终于故土的,也有客死他乡的……人有幸有不幸因此,在华夏文明丧葬传统中,生者不但不与死者割断联系,相反却以各种方式极力保持和死者的联系,这在民间葬礼的很多习俗中有很多表现。
比如,中国人的孝道观念中极为强调血脉延续的意义,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在河南孟县民间的丧礼中即有这样的习俗:尸体入棺后,要给死者盖上大红被子,然后从被子的尾端横剪一条交给儿媳,据说这可以传后代、续香火。
丧礼中的孝道还有很多表现,比如在山东,民间丧礼中的“圆坟”习俗,圆坟在葬礼后两三天举行,黄县民间把圆坟又叫“送衣坟”。
送衣坟就是死者家属把圆坟的东西赠送给已出嫁的闺女。
圆坟之后,娘家给闺女一个白柳条篓子,内装大麻、镜子、蜡烛和菜之类的物品。
闺女带回婆家后,立即把早已准备好的供菜、包子和面鱼等五种东西送回娘家。
据说,姐妹之间谁先送回娘家,谁就能过上好日子,这其中也体现了孝义必有好报的观念。
兄弟民族中也有类似的风俗。
在彝族的丧礼中,舅家必要赶来送丧,舅家一到,死者的女儿不论出嫁的也好,未出嫁的也好,边向舅家敬酒边哭边唱:“阿舅啊,……请把遗物交给女儿,见到遗物如见面,永远不忘母恩情。
”阿舅看到外甥女讨遗物,就一边安慰一边把死者的遗物分给外甥女。
已出嫁的姑娘便将遗物带回夫家中,未出嫁的女儿则把遗物作为自己以后出嫁的嫁妆品。
这类民俗事项目的都在于与死者亡灵保持和建立一种特殊的密切关系。
表面上是活人在向亡灵祈求保佑,其实这种意愿的抒发是虚无的,而真实的情况是活人为了能长久地尽孝道,阐扬自己的孝心,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品德,以求得心理和精神的平衡、满足。
静静躺在那里的死人,“享受”着活人的祭拜,成为活人净化心灵的工具和媒介。
整个的死亡礼俗,表面上是把鬼魂送入阴间,为死者饯行,实质是活人在寻求一种平素难以获取的精神寄托和安慰。
尤其是那些往日对死者有过过节和非礼行为的人,更是希图通过兢兢业业的丧礼行为来弥补自己的过失,以消除内心的不安,并达到一种品格的升华。
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丧葬仪式关于服丧行孝的实质在于:理智上是清醒的,承认人死不可复生,也没有什么灵魂鬼神,但感情上必须非常痛苦,并通过种种言行宣泄出来,这才是行孝的本意之所在。
每个人或许无法选择自己的社会角色,可是,人可以选择的是自己的心灵世界。
我们都会老去,慎终追远,通过一定的仪式追念先人,生命因为孝意而延续。
二、社会关系的重组 人是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而生活在群体之中的。
因此,一个人的死亡绝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事,它对原有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都会产生影响,对于活着的人同样会产生重大影响。
因而奉行一定的丧葬仪式便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生与死同样璀璨绚烂而又庄重严肃。
一个人死亡之后,他的家庭以及村庄中原有的人际之间的固定关系将失去某些平衡,特别是重要人物之死更是如此。
因此,活着的人必须适应这种情况,重新调整各自的位置与角色。
比如,在中国农村非常普遍的“摔盆”习俗。
并不是所有的孝子贤孙都能够得到“摔盆”的资格,按照风俗,只有长子才能尽此礼仪,而在独子的家庭中,更是绝对不能够让女性“摔盆”。
这其中固然有香火观念的成分,但其更为实际的意义在于“摔盆”重新厘定了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它所确定的是新的家庭秩序,长子作为家庭的代表必须通过此种仪式加以确定,男性后代的继承权也因为这一仪式得到乡土社会的认同。
丧礼是极为复杂的仪礼。
事实上,整个丧葬表现社会关系的意义大于个人的情感意义。
比如山西民间一般以为,“人活六十已够本”,这个年龄已儿孙满堂,不算枉活一世。
凡是60岁以后老死或病终的,一般来说都算是寿终正寝了,女性则称为“寿终内寝”,中国古俗忌讳死于偏房寝室。
正厅、正寝是一家最神圣的地方,死于正寝是正常的,在这里咽气也是幸福的。
在一定程度上,葬礼的主角与其说是死者,还不如说是后面的那些生者。
在葬礼上,共食共餐,奏乐唱戏,体现了家属、亲戚朋友恢复正常状态的意义,也代表了生者的面子、体面与孝心。
葬礼确定了新的家族秩序和社会秩序。
三、认同世俗生活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死亡是人都会有的一个结局。
可以说,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一个生命的开始同时就意味着生命的死亡的开始。
所以,在关于葬礼的研究中,重要的不是死亡,而是死亡的价值,更准确地说是葬礼中体现的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传统儒家讲“未知生,焉知死”,中国人对于死亡似乎讳莫如深。
但在孔孟的语录中,我们又分明可以找到 “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言论,从儒家的角度,华夏文明的葬礼更重的是作为礼仪的孝道,而中国传统民间的葬礼从本质上讲是在修补和重建一种社会秩序。
这两点,很多研究者注意到了,但同时他们也指出,中国传统的丧礼缺乏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的确,我们单纯从死亡角度来看,中国传统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往往集中于老庄,庄子对于儒家的繁文缛节进行批评,他讲究“坐忘”、“齐物”,这的确是一种境界很高的生命哲学。
但这并不表明,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国传统葬礼缺乏对人生价值的思索。
恰恰相反,儒家的厚葬,民间习俗中将死者生前使用过的器物用于陪葬,恰恰表明了一种朴素的人生价值观:世俗的生活是可贵的。
“事死如事生”发展到极致当然会造成物质财富的浪费、甚至封建迷信的播衍,但在传统葬礼习俗中,人们所表现的对世俗生活的热爱,我们不能说不是一种积极的生命导向,这种生命导向通过葬礼习俗中的器物陪葬得以体现,是传统中国人对生命意义的一种基本体悟。
中国传统葬礼具有鲜明的延续孝道、构建社会秩序和认同世俗生活的特征。
这些特征表明,中国传统葬礼不是立足于死人,而是立足于活人;不是立足于死后世界,而是立足于现实世界;中国的一切传统丧仪、丧俗的功能不是要生者为死者服务,而是要死者无从拒绝地为生者服务。
尽管葬礼是生者和死者的对话,但这种对话是单向的,完全是活人建构起来的话语系统。
葬礼过程弥漫哀痛之情,亲人由悲而泣,但也存在着表演的因素。
这才是死亡礼俗的根本功能。
祭拜死人礼仪跪拜动作
论语上说,祭思敬,丧思我自己的做,双膝跪下(左腿略),臀部坐在脚上,然后弯腰,双手呈型放在地上,额头扣地,正好在两手之间。
略微停顿片刻,然后直起身来,再次拜下。
注意,不要把臀部抬离脚面,那样不雅。
也可以采用南传佛教式。
其它基本相同,只是拜下的前与后,都要双手合十。
在唐朝以后,中国人不再习地而坐。
所以很多人在拜下去之后,完全起身站起来,然后再拜下去,要三次。
然而根据古书记载,古人仅拜两次。
礼记上说,礼从宜,使从俗。
所以要看家长是如何礼拜,我们按照他们的做法去做,就可以了。
错了也没关系。
现代中国礼崩乐坏,知道祭拜就已经很好了。
彝族的风俗
:“红:吉事用红色。
白:丧事用白色。
泛指婚丧之事。
”也解释说:“男女结婚是喜事,高寿的人病逝的丧事叫喜丧,统称红白喜事。
有时也说红白事。
泛指婚丧。
”很多人对其含义颇感疑惑:“白事是指丧葬之事,那为何又能说是喜事呢
”我国古代的天支纪年,六十年为一个轮回,凡已逾花甲之人,都可称为老人。
古人没有现代人长寿,能上七十岁的人很少,故有“人过七十古来稀”之说。
一般人,,福禄俱全,一生了无遗憾。
人过花甲以后死去,在古代被看做是一件功德圆满的事情。
据“丧祭类”载:“喜丧”,“人家之有丧,哀事也,方追悼之不暇,何有于喜
而俗有所谓喜丧者,则以死者之福寿兼备为可喜也。
”未满六十岁的人,尤其是年少者死去,当然不能算作喜事,而被视作短命或者夭折,是真真切切的哀事了。
因此,短命夭折之人,人们不会为之大张旗鼓铺办丧事。
所以说,白喜事只是指那些寿高福满的老人死去以后举办的丧事。
也许正因为老人去世被看做喜事,所以在丧葬活动中人们常用“唱挽歌”的方式来悼念逝者。
这样的丧礼在一些少数民族中发挥到了极致。
土家族有“跳丧鼓”,彝族有“跳脚”,傣族要跳“娱死”,佤族要跳“春臼舞”……这样说来,人们把白事说成是喜事,也变得容易被接受。
参加葬礼的禁忌
(一)死亡的时候有诸多禁忌。
白族忌讳老人死时无亲人,他们认为老人亲人怀里,是报答养育之恩的最后机会,俗称“接气”。
汉族也忌讳人死时身旁无亲人,认为这样死去,灵魂不得安宁。
河南一带,忌死在原来的房间里,认为“隔梁断气”不吉利,出殡时,要买一只活公鸡随棺木一齐抬出,方可破凶。
满族忌讳在西炕和北炕上死人,因为北炕为大,西炕为贵,在此死人不吉利。
人将去世时,都要移到南炕上。
河南一带有“断气不抽毡,来世难转人”的说法。
人将断气时,要马上把毛毡抽掉,不然死者会转生为马、牛、羊等带毛的兽类。
死亡的时间和年龄,民间也有禁忌,中原一带最忌死在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七日内,俗称死于大年下。
俗语曰:“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
”73和84也是老年人的关口,据说孔子死时73岁,孟子去世时84岁。
在河南,逢老人到了这个关口,要给老人买活鲤鱼吃。
据说,吃了活鲤鱼猛一蹿,就能蹿过这个关口。
也有的地方在当年春日的早晨,由女儿亲自煮两个鸡蛋,悄悄到麦场上,滚上几滚,然后带回家中,让老人躲在门口吃掉。
以此表示老人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骨碌打蛋地过了关口。
如果死时81岁,也不吉利,因为九九八十一,是财数算尽之意,预示后代穷败。
可在人绝气时将算盘拆散,隔窗撒出,以此破之。
(二)成殓禁忌人死后,要为死者穿寿衣,东北、京津地区忌讳让死者光身而去,必须在死者断气前穿好殓衣。
寿衣讲究单数,一般是五、七、九件不等,忌双数,怕凶祸再次降临。
寿衣忌用缎子,因为“缎子”和“断子”谐音,多用绸子,因为“绸子”和“稠子”音同,要福佑后代多子多孙。
寿衣也不能用皮毛制作,怕来世转为兽类。
棺材,汉族多以松柏材料,禁用柳木。
松柏象征长寿,柳树不结籽,以为会绝后。
棺材做好后忌移动,据说随便移动对本人不利。
入殓前,亲人到齐后要给死者蒙上盖脸纸。
入殓时盖脸纸不能用手揭,只能用扇子扇掉。
入殓后,忌雨打棺木,俗谚有“雨打棺材盖,子孙没有被褥盖”。
如果是在下葬之后下起了雨,则为吉兆,豫北有“雨打墓,辈辈富”的说法。
另外,入殓前后忌猫、狗接近尸体,认为会诈尸。
实际上是提亲属精心守护灵柩,尽孝心。
(三)哀悼禁忌亲人亡故是悲伤之事,哭是哀悼心情的表现,但是哀悼也有章法,悲伤也应节制。
《礼记》云:“妇人迎客送客不下堂,下堂不哭。
男子出寝门见人不哭。
”安徽、河南等地,为亡人穿衣时孝子不得哭,怕泪洒尸体,引起走尸、僵尸。
锡伯族人给死者穿寿衣时,禁亲属号啕大哭,认为不吉利。
安徽一带有人死三日之后禁哭之说,据说人死三天,亡灵要上望乡台,到望乡台后知道自己已为鬼魂,此时家人一哭,会使死者更加悲痛。
满族人死后,小辈可以放声大哭,但出殡回来,就不能再哭,否则,意味着又要死人。
俗语有“辰时不哭,哭有重丧”之说。
家中死人,孝子报丧,报丧时不能进屋,要在室外行跪礼。
中原地区,孝子报丧,无论长幼辈,见面均磕头,俗语有“孝子头,满街流”。
北方民间举丧期,非丧事不谈,面垢禁洗。
女忌脂粉,男忌剃头。
吊丧时,亲友往往送礼。
丧家收礼时要回礼,一般的习俗是送礼忌双,回礼忌单。
(四)葬埋禁忌古代有三日而殓,三月面葬之说。
三日而殓的原因是等候死者复生,如果三日不生还,说明死者已亡。
三月而葬在实际上不可行,所以后世安葬死者多在三日、七日,忌双日子。
台湾、南方地区有忌七日下葬的,因为七日被称为鬼日,鬼魂要到人世上来讨食,为避鬼煞,忌七日下葬。
旧时,民间有忌“重丧”的习俗,重丧是指死者出生年月日,与死者死时的时辰有干支重字,俗称日不清。
遇此情况都要采取措施破之。
河南孟县,遇有重丧,便另做一个小棺材,内装面人,放在大棺尾部底座上同埋地下。
河南林县是杀一只公鸡破灾。
墓地的选择自古以来都十分讲究。
俗信以为墓地好坏直接关系后代的贫富吉凶。
晋代的《葬经》就已有葬地选择与后世兴衰的预言之说,《葬经》说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是最好的墓地。
具体说,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跨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此为最贵之地。
简单地说,墓地靠山临水、枕山面水、东有流水、西有长道为风水宝地。
后世又出现风水先生专相墓地,无非是利用人们为后代子孙祈求福禄的心理,骗取钱财。
旧时,民间有十不葬歌谣:一不葬粗顽块石,二不葬急水滩头,三不葬沟源绝境,四不葬孤独山头,五不葬神前庙后,六不葬左右休囚,七不葬山冈撩乱,八不葬风水悲愁,九不葬坐下低小,十不葬龙虎尖头。
总的来说,墓地应选自然环境壮美之地,忌环境崎岖古怪、歪斜险峻。
入殓后,放棺室内忌红色,河南地区点主时不用红笔。
彝族却是孝子以指血点主,是为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旧时,民间死人要点一盏草灯,直到出殡为止,其间灯不能熄来,否则亡人在阴间路上要跌倒。
原因是此灯为亡人在阴间照明用的。
出殡时这盏灯又叫脚头灯、长命灯。
《白蛇传》里写许仙受法海挑拨,端午节让白娘子喝雄黄酒,白娘子现出原形,许仙惊吓而亡。
一往情深的白娘子酒醒后救许仙还阳,冒险赴昆仑山盗取灵芝草。
临行前在许仙脚后点一盏长命灯,命小青时刻守候。
只要灯不灭,许仙就有救。
当白娘子在昆仑山与鹤童大动干戈时,那盏灯忽明忽暗,急得小青提心吊胆。
多亏南极仙翁成全了白娘子,在长命灯熄灭之前取回了灵芝草,救了许仙。
东北满族、赫哲族有尸体从窗户抬出的习俗,认为门是活人出入的,忌死人通行。
德昂族在出殡时,棺木小头朝前,意思是送亡灵一直朝前走,不让其回转过来。
否则,不吉利。
旧时的开封,城内居民墓地多在城东或东南,出殡时走曹门、宋门、北门、忌出南门、西门。
下葬之后,汉族有绕墓三周的习俗,鬼魂如果出来跟随活人回家,绕墓三周可使鬼不追。
在回家途中忌回头观看,怕不吉利。
(五)丧眷禁忌民间常常把丧事视为凶事,而丧眷也带有不祥之义,因此有诸多禁忌。
各个民族在葬期内禁生产活动比较普遍。
佤族人埋葬死人的当天,全寨人都要停止下地劳动生产,丧家数日内都忌生产。
怒族、苗族、傣族也有此俗。
其原因,一是丧事为凶事,丧期参加劳动会危害庄稼,使粮食歉收。
二是出于对亡灵的敬畏,为了祭奠亡灵,所以要停止生产。
社交活动在殡葬期间要尽量减少,以免给他人带来晦气。
汉族、苗族、藏族、蒙古族等都忌讳在守孝期间参加社交活动。
服孝期间不走亲戚,不访友,不集会,不拜年,尤其不能到病人家去,以免给他人带来不幸。
俗语有“身穿热孝,不登邻宅。
”《帝京岁时纪胜》载:“服制之家不登贺,不立门簿。
虽有亲宾来拜谒者,亦不答拜。
初五日后始往叩谢,名曰‘过破五’。
如果丧眷不能自觉遵守禁忌,外人要进行干预,并强制其执行。
守孝期间,服饰也有禁忌。
汉族忌穿红装、彩服。
山东地区,忌穿红、绿、黄等鲜艳色彩的服装,只能穿白、灰、蓝、黑等素色服装。
孕妇忌系孝带,以免损伤胎儿。
藏俗凡人死后,男子百日不穿美服,不梳沐,妇女要去掉耳环、念珠,以示哀悼。
丧期在饮食方面一般都吃素,忌食肉类。
《礼记》曰:“行吊之日,不饮酒食肉焉。
”苗族父母去世,三年内忌食狗肉。
布依族以牛肉招待吊丧宾客,而子女媳孙只能吃素。
在台湾,服丧期间忌做甜年糕,忌食粽子。
苗族,父母或同村人去世,一个月内忌食辣椒,不守禁忌者为死者仇人。
(六)祭扫禁忌祭扫坟禁,忌孕妇参加,不然死者亡灵会扑着胎儿使孕难产。
一般妇女也忌上坟祭扫,俗信女人上坟,意味家中无男子,无后代子孙。
上坟烧纸时,忌用棍棒挑动,怕冥钞挑碎,祖灵不好使用。
如果冥钞烧到一半,另一半未燃,也不能重烧,据说是留给活人用的,只能留下,不能再烧,否则子孙要绝。
上坟祭扫的时间各地不一。
河南有第二天上坟的,叫“复二”。
黑龙江一带,是葬后三天内,家人每天晚上要到墓地去送灯。
据说是不让死者害怕。
民间上坟祭扫,初丧时以七数为期,逢七必祭,通常以七七为终局。
此俗古已有之,在《北史魏书》、《北齐书》中均有记载。
佛教认为,凡夫死后,除罪大恶极的立即下地狱,善功极多的人立即升天,一般并不能立即转生。
未转生的亡灵不是鬼,而是叫做“中有身”或“中阴身”,是在死后至转生过程中的一种身体。
中阴身的时间通常为49天,在此期间等待转生机缘的成熟。
所以,人死后七个七期中,孝属或亲友如能请僧人为他做些佛事,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更好的去处。
因此,佛教主张超度亡灵最好是在七七期中。
如果过了七七之后。
亡灵托生的类别已成定案,再做佛事虽然有用,但那只能增加他的福分,却不能改变亡灵托生的类别。
如果一个人。
生前做恶很多,注定来生要托生畜类。
当他死后的七七期中,若孝属、亲友为他大做佛事,使他在中阴身的阶段听到出家人诵经,知道佛经的道理,当下忏悔,立意向善,他就可以免去做畜牲,而重生为人了。
民间一般都重视五七的祭扫。
五七时,儿女要做水饺,按死者年龄一岁一个,只许多,不许少。
上祭时,须在坟前吃完,不能将剩的带回家。
六七的祭品由女儿制作。
民间有“说一千,道一万,六七不吃家常饭,单等女儿摆筵宴”的俗语。
七七祭扫,河南、江苏等地忌供面条,认为面条象征绳索,死者亡灵看到会胆战心惊,六神不安。
逢七祭扫,也有例外,河南、山东、浙江等地忌四七上坟,原因是“四”与“死”谐音。
河南有祭七避子之说。
如死者有一个儿子,则一七不祭;死者有两个儿子,则二七不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