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定兴名人名言

关于名人名言 的故事之类的

凡是读过《李大钊传》的人,都晓得那脍炙人口的名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据记载:李大钊1916年从日本归国后,到北京创办《晨钟报》并担任总编辑。

当时,他亲自设计,在每日的社论上配印一古钟图案,并在图案上刻一条警语。

而第六期警语,便是李大钊书写的他常吟咏的名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此名句是李大钊的座右铭,是他高尚革命情操的真实写照。

而这一名句的由来鲜为人知,据查史料,是借用了明代忠臣杨椒山的名对,原句是“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杨继盛,号椒山,河北容城县人。

明嘉靖年间,他出任南京兵部员外郎中。

为人笃实刚正,不畏权势,因勇敢弹劾大奸臣严嵩未果,反而惨死在严嵩的屠刀下。

他死后,乡民把他安葬在河北容城县以东。

明万历三年,迁葬到河北定兴县东引村侧至今,立有墓碑,上题“明忠臣杨椒山之墓”。

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椒山生前写下大量诗文、家书和墨迹,有《杨忠愍公集》四卷本传世。

据说毛泽东生前也很喜爱杨椒山的诗文。

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在住处同王任重、刘建勋等谈话时,念起杨椒山的两句诗“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察一言”。

李大钊借用杨椒山的名句时,只将“辣”字改成了“妙”字,这一字的改动非常精当,其内涵是凝重的,他勇敢地担当起创造“青春中华”的大任,把希望寄托在青年的觉醒上,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我们从李大钊这名句中感悟到他那强烈的爱祖国、爱人民的伟大思想和精神境界。

上联中的“道义”是指为国为民的理想和志向,“铁肩担道义”就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下联的“文章”是指宣传马列主义,抨击反动军阀统治,歌颂革命和共产主义的作品。

“妙手著文章”就是要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来宣传革命。

唐太宗生卒年月日

王诩(鬼谷子):春秋思想家、军事/政治教育家,战国军庠的创始人,纵横家的鼻祖,王翦:战国末期秦国著名战将,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

杰出的军事家。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王陵(前

~前181),沛县人,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敷千人据南阳(今河南南阳)。

后归刘邦。

从定天下。

王吉:字子阳,西汉时琅琊皋虞人,官至博士谏大夫,“博”经术之博,吉能兼通五经。

王昭君(前~世纪中叶),西汉南郡秭归人,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

王莽(前45~后23),字巨君,帝王,极杰出的社会主义改革家,中国历史上新朝的建立者王充(27~96),字仲任,会稽上虞人,祖籍是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系元城王氏之后。

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无神论者。

王符(85~162),字节信,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县)人,东汉政论家、文学家、进步思想家,无神论者。

王允(137~192)字子师,太原祁人。

汉献帝初年任司徒、尚书令,录尚书事、总朝政。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人。

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

王濬(206~286),字士治,小字阿童,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人。

西晋时期著名将领,曾指挥灭吴的战役。

大获全胜。

王叔和(210~280),名熙,晋朝高平(今山西高平人)人。

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

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他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伤寒论》,一是著述《脉经》。

王祥(185年~269),字休征,琅琊临沂人,先后任县令、大司农、司空、太尉、太保等职。

事后母孝,民间流传“二十四孝”有王祥卧冰求鲤故事。

王导(276~339),字茂弘,汉族,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初年的大臣,在东晋历仕晋元帝、晋明帝和晋成帝三代,是东晋政权的奠基者之一。

爵至太保、司徒、录尚书事、进位太傅、又拜丞相。

咸康五年薨,时年六十四,谥曰文献。

王羲之(321~379或303~361):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祖籍琅琊临沂,后迁会稽(今浙江绍 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兴),曾任过会稽内史,领右将军,所以人称“王右军”、“王会稽”。

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

王猛(325~375),十六国前秦丞相。

字景略,北海剧(山东寿光)人。

《晋书》载其“少贫贱”而“环姿俊伟,博学好兵书,谨重严毅,气度雄远”。

后为苻坚谋士,比之诸葛孔明,累迁司徒、录尚书事。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晋代书法家、诗人,祖籍琅琊临沂,王羲之第七子。

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

王献之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

王珣(349~400),字元琳,小字法护,祖籍琅琊临沂,晋代书法家。

王僧虔(426~485年),祖籍琅琊临沂。

南朝齐书法家。

王俭(452~489),南朝齐文学家、目录学家。

王通(584~617),隋哲学家。

字仲淹,门人谥曰“文中子”,绛州龙门(山西河津)人。

曾上文帝《太平策》,为朝臣疑忌不见用。

王勃(649~676),唐代著名诗人。

字子安。

绛州龙门人。

诗文与于龙齐名,并称“王于”,亦称 “初唐二杰”。

王勃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

作品有《滕王阁序》、《杜少府之任蜀州》等,名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字季凌,并州人。

祖籍太原晋阳,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今存诗400余首。

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己名为维,字摩诘。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

音乐也很精通。

受禅宗影响很大。

因此人称“诗佛”。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祖籍太原。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

官至秘书省校书郎,代表作有《出塞》、《芙蓉楼送辛渐》等。

存诗一百七十余首。

名句:“秦时明月汉时关”。

王冰(710~804),号启玄子,曾任唐代太仆令,医学家。

王孝通:中国唐代算历博士,数学家,武德九年(626)时曾任通直郎太史丞,并参加修改历法工作。

王审知(862~925),字信通,又字详卿,军中号白马三郎,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固始县分水亭乡王堂村)人。

五代闽国创建者,王潮弟,唐末与潮从王绪起兵,后部下兵变,众推潮为主,审知为副。

入闽尽有闽地。

潮卒,继为威武军节度使。

后梁开平三年封闽王,在位十七年。

在中原战乱之时,他以海陬蛮荒之区,取代中原而为衣冠上国,被尊为“开闽第一”。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

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区荆公路邓家巷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旦(957~1017),北宋名相。

字子明。

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

王祜子。

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

以著作郎预编《文苑英华》。

王曾(978~1038),字孝先,青州益都(今山东益都)人,宋真宗咸平五年壬寅科状元。

取解试、省试、殿试皆第一,成为科举史上“连中三元”的状元。

官至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封沂国公。

卒谥“文正”。

王惟一(987~1067),名惟德,宋代杰出的针灸学家和医学教育家。

王韶(1030~1081),北宋将领。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

王柏(1197~1274),南宋经学家。

王约(1252~1333),祖籍汴京,迁居真定。

王实甫(1260~1336),字德信。

河北省定兴县究室村人。

元代著名戏曲作家。

元曲四大家之一。

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等等。

王祯(1271~1368),字伯善,元代东平(今山东东平)人。

中国古代农学、农业机械学家。

著作《王祯农书》。

王冕(1287~1359),元代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放牛翁、梅花屋主等。

王蒙(1301~1385),元朝画家。

王保保(?~1375),蒙古名扩廓帖木儿,元末平章事察罕帖木儿的外甥、养子。

元惠宗妥欢贴睦尔赐名扩廓帖木儿。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

王守仁(1472~1528),汉族。

浙江余姚人。

字伯安,号阳明子,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

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

明朝潞州(今长治市)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

王锡爵(1534~1614),明代内阁首辅,字元驭,号荆石,南直隶太仓(今属江苏)人,太仓历史上官位最高的一品大员。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涢斋,湖南衡阳人,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与方以智,顾炎武,黄宗羲同称明末四大学者。

王国维(1877~1927),近代学者。

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

早年潜心哲学,受到康德、叔本华的影响。

王姓是中国第一大姓,名人数不胜数,其他王姓名人有秦国丞相王绾;西汉大臣王嘉,学者王式;东汉大臣王良;三国曹魏大臣王昶;西晋外戚王恂,大臣王逊、王坚;东晋文学家王修;南朝齐大臣王逊、学者王俭、文人王晏,梁诗人王筠、王籍;北朝北魏大臣王衍,北齐将领王则,北周将领王杰;隋将领王韶;唐大臣王俊;五代后唐大臣王权;北宋大臣王溥、王济,将领王珪;南宋将领王渊,方志作者王栐;元大臣王磐;明大臣王朴,将领王弼,学者王佐、王微,文学家王济,画家王谔;清大臣王杰,学者王艮,藏书家王修等。

近当代王姓名人有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工运领袖王荷波,革命家王一飞、王德三、王若飞、王稼祥、王震、王维舟,政治家王昆仑、王任重、王汉斌、王国兴、王世英、王观澜、王光美,军事家王树声、王新亭、王建安、王近山、王海,外交家王炳南,红军将领王佐、王良、王尔琢、王平章、王炳南,抗联将领王德泰,革命烈士王克勤、王杰、王孝和,劳动模范王进喜、王国藩,航空事业先驱王弼,无线电通信事业和电子工业创建人王诤,民主革命者王金发、王天杰、王和顺,爱国将领王以哲、王甲本,国民党官员王正廷、王宠惠,国民党将领王家烈、王叔铭、王升,北洋军阀王士珍,直系军阀王占元,物理学家王竹溪、王大珩、王淦昌、王赣骏、王守武,化学家王序、王琎、王葆仁,生物化学家王德宝、王应睐,天文学家王绶琯,冶金学家王宠佑,地理学史家王庸,数学家王元、王湘浩,华裔美籍科学家王安,计算机专家王选,草原学家王栋,作物育种学家王绶,动物学家王家楫,农史学家王毓瑚,泌尿外科专家王历畊,医学家王仲奇,医史学家王吉民,经济学家王亚南,财经专家王丙乾,逻辑学家王宪钧,历史学家王毓铨、王仲荦,宪法学家王世杰,法学家王叔文、王造时、王铁崖,学者王树柟、王星拱、王森然,语言学家王力,古典文学研究家王利器,拼音文字提倡者王照,出版家王云五,文学史家王瑶,文艺理论家王朝闻,作家王统照、王希坚、王愿坚、王任叔、王蒙、王祯和,美术史家王子云,画家王个簃、王雪涛,油画家王式廓、王悦之,木刻家王大化,版画家王琦,电影评论家王尘无,电影导演王滨、王家乙、王苹,音乐学家王光祈,词曲作家王洛宾,歌唱家王昆,戏曲史家王季思,戏曲学家王季烈,早期话剧活动家王钟声,京剧演员王鸿寿、王长林、王瑶卿,蒲剧演员王秀兰,秦腔演员王天民,四川评书演员王秉诚,扬州评话演员王少堂,西河大鼓演员王尊三,琴家王宾鲁,皮影艺术表演家王文坤,武术家王子平,射击运动员王义夫,中长跑运动员王军霞,辞赋家诗人王方瑞等

为拯救他人而自我牺牲的名人故事

1941年9月23日,日军分三路向易县进军,妄图包围杨成武司令员指挥的晋察冀军区一分区。

24日,3500名日伪军突然包围了狼牙山地区,将邱蔚团以及易县、定兴、徐水、满城四个县的游击队以及周围人民群众共2000多人围住,形势十分严峻。

邱蔚团长急速将此情报告杨成武司令员,为解救游击队员与当地百姓,杨成武司令员制定了“围魏救赵”的作战方案,命令3团、20团佯攻管头、松山、甘河一带日军,促使日军从狼牙山东北方向调兵增援,以便于被围的游击队员与人民群众从狼牙山东北方向突围。

邱蔚团长根据此作战方案将掩护部队转移的任务交给7连。

午夜,邱蔚团长指挥部队及当地群众从盘陀路安全地转移到了田岗、牛岗、松岗一带。

清晨,日伪军误以为邱蔚团已经被包围,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500多日伪军凶猛地向狼牙山方向攻来。

7连战士早就在敌人必经的路上埋下地雷,炸得日伪军丢下五十多具尸体慌忙地逃了回去。

日军指挥官深信邱蔚团已被围住,命令部队再次疯狂地向狼牙山方向进攻。

激战中,7连战士大部分牺牲,连长刘福山身负重伤,生命垂危。

为了让大部队及7连受伤的战士能安全地转移,指导员蔡展鹏命令马宝玉这班留下坚守。

为了拖住并吸引日伪军,马宝玉带领葛振林、宋学义等5名战士边打边向棋盘陀方向撤退,把日伪军引向悬崖绝路。

当他们退到棋盘陀顶峰时子弹已经全部打光,他们就举起石块向日伪军砸去。

日伪军发现他们已经没有子弹了,蜂拥向山顶冲来,并叫喊道“捉活的,捉活的

”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5人宁死不屈,为了不让日伪军活捉与武器落到日伪军手中,砸碎枪后,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等口号纵身跳下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壮烈牺牲,但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被山崖上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定兴名人名言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