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史怀泽 名言

有关敬畏的名言

1、有两种东西,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奇和敬畏就会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定律。

——出自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气势磅礴的名言之一。

此句也被刻在康德墓碑之上。

2、只有造就人的良心,使其敬畏上帝的人,才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神学家。

”――加尔文 3、艳丽是虚假的,美容是虚浮的;惟敬畏耶和华的妇女,必得称赞。

——《圣经》箴言31章30节4、“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

”——思想家史怀哲5、“这是一座崇高的、令人敬畏的古迹,它诉说着多少事情,同时又告诉人们,它隐藏着更多的事情。

” ——英国19世纪名相格莱斯顿评价伦敦以西偏南100多公里的索尔兹伯里平原上的巨石阵6、山在那里。

山永远在那里,他随时欢迎那些爱他、敬畏他、并且有勇气的人。

——登山名言7、“敬畏耶和华心怀谦卑,必有富贵、尊荣和生命为赏赐。

”——《圣经》8、“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 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 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 ——周国平《尊重生命》9、“敬畏当敬畏的神;不敬畏不当敬畏的人”。

——孙中山 10、“众人啊!你们当敬畏你们的主,他从一个人创造你们,他把那个人的配偶造成与他同类的,并且从他们俩创造许多男人和女人”——《古兰经》4:111、 “你们当为正义和敬畏而互助,不要为罪恶和横暴而互助”(《古兰经》5:2)12、“信道的人们啊

你们中的男子不要互相嘲笑,被嘲笑者或许胜于嘲笑者。

你们中的女子也不要互相嘲笑,被嘲笑者,或许胜于嘲笑者。

你们不要互相诽谤,不要以诨名相称;信道以后再以诨名相称,这称呼真恶劣!未悔罪者是不义的。

信道的人们啊

你们应当远离许多猜疑:有些猜疑,确是罪过。

你们不要互相侦探,不要互相背毁,难道你们中有人喜欢吃他的已死教胞的肉吗?你们是厌恶那种行为的,你们应当敬畏真主,真主确是至赦的,确是至慈的。

”(《古兰经》49:1l一12)13、“你们中最尊贵者是你们中最敬畏者。

”(《古兰经》49:l 3)14、“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愚妄人藐视智慧和训诲。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

”——《圣经》…………

有关敬畏的名言

生命,那是自然会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

——诺贝尔 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

——卢 梭 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

——米歇潘 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

——爱默生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

——罗曼·罗兰 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泰戈尔 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

我们要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

——小塞涅卡 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

——塞涅卡 生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

——伯 克 寿命的缩短与思想的虚耗成正比。

——达尔文 珍惜生命就要珍惜今天。

——谚 语 人生包含着一天,一天象征着一生。

——谚 语 [ 针刺妙文一] ??敬 畏 生 命 ?? 张 全 民 ?? 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

好几次看弘一法师的传记,读到这个细节,总是为弘一法师对于生命深切的怜悯与敬畏之心所深深感动。

??上高中的时候,我家后院的墙洞里时常有大老鼠出来偷吃东西。

不知为什么,我的心里产生了一个残酷的想法,悄悄地躲在墙边,趁老鼠出来时候,拿开水烫它。

结果,一只大老鼠被滚烫的开水烫着后惨叫着缩进了墙洞,我不知道它死了没有,但那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残忍,因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在人类的心目中老鼠似乎有一千个应该死的理由。

然而,引起我内心最触动和自责的还是两个月后:我在后院又看到了那只大老鼠,它还活着,只是全身都是被烫伤之后留下的白斑,可是最让人痛苦和不安的是,它居然还怀着小老鼠,腆个大肚子,动作迟钝地在地上寻觅着食物。

我无法表达我那个时候的心情,我只觉得“生命”这个词在我的心中突然凸现得那么耀眼,我只觉得我曾经有过的行为是多么的卑劣和龌龊,这种感觉,在别人眼里也许会显得很可笑,但是,对我来说,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逐渐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分量。

??法国思想家史怀泽曾在《敬畏生命》一书中写道:他在非洲志愿行医时,有一天黄昏,看到几只河马在河中与他们所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爱和神圣。

于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蓦然产生,并且成了他此后努力倡导和不懈追求的事业。

?? 其实,也只有我们拥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我们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

地上搬家的小蚂蚁,春天枝头鸣唱的鸟儿,高原雪山脚下奔跑的羚羊,大海中戏水的鲸鱼等等,无不丰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蕴。

我们也才会时时处处在体验中获得“鸢飞鱼跃,道无不在”的生命的顿悟与喜悦。

??因此,每当读到关于生命的故事,我的心中总会深切的感受到生命无法承受之重,如撒哈拉沙漠中,母骆驼为了使即将渴死的小骆驼喝到够不着的水潭里的水而纵身跳进了潭中;老羚羊们为了使小羚们逃生而一个接着一个跳向悬崖,因而能够使小羚羊们在它们即将下坠的刹那以它们为跳板跳到对面的山头上去;一条鳝鱼在油锅中被煎时却始终弓起中间的身子是为了保护腹中的鱼卵;一只母狼望着在猎人的陷阱中死去的小狼而在凄冷的月夜下呜咽嗥叫。

其实,不仅仅只有人类才拥有生命神性的光辉。

??有时候,我们敬畏生命,也是为了更爱人类自己,丰了恺曾劝告小孩子不要肆意用脚去踩蚂蚁,不要肆意用火或用水去残害蚂蚁。

他认为自己那样做不仅仅出于怜悯之心,更是怕小孩子的那一点点残忍心以后扩大开来,以至于驾着飞机装着炸弹去轰炸无辜的平民。

?? 确实,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杀害殆尽时,人类就像是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关于敬畏生命的一些素材,,越多越好,,,急求

1法国人阿尔•史怀泽,被爱因斯坦称为20世纪最的人物之一立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

他认敬畏生命,生命的休戚与共,是世界上的大事。

“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

”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

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

2敬畏生命张全民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

好几次看弘一法师的传记,读到这个细节,总是为弘一法师对于生命深切的怜悯与敬畏之心所深深感动。

上高中的时候,我家后院的墙角里经常有大老鼠出来偷吃东西。

不知为什么,我的心里产生了一个残酷的想法,悄悄地躲在墙边,趁老鼠出来的时候,拿开水烫它。

结果,一只大老鼠被滚烫的开水烫着后,惨叫着缩进了墙洞。

我不知道它死了没有,但那时我并没意识到自己的残忍,因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在人类的心目中老鼠似乎有一千个应该死的理由。

然而,引起我内心最大触动和自责的还是在两个月后:我在后院又看到了那只大老鼠,它还活着,只是全身都是被烫伤之后留下的白斑,可是最让人痛苦和不安的是,它居然还怀着小老鼠,腆着个大肚子,动作迟钝地在地上寻觅着食物。

我无法表达我在那个时候的心情,我只觉得“生命”这个词在我的心中突然凸现得那么耀眼,我只觉得我曾经有过的行为是多么卑劣,这种感觉,在别人眼里也许会显得很可笑,但是对我来说,就是那个时候起,我逐渐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分量。

法国思想家史怀泽曾在《敬畏生命》一书写道:他在非洲志愿行医时,有一天黄昏,看到几只河马在河里与他们所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爱和神圣。

于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蓦然产生,并且成了他此后努力倡导和不懈追求的事业。

其实,只有当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我们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

地上搬家的小蚂蚁,春天枝头鸣唱的鸟儿,高原雪山脚下奔跑的羚羊,大海中戏水的鲸鱼等等,无不丰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蕴。

我们也会时时处处在体验中获得“鸢飞鱼跃,道无不在”的生命的顿悟与喜悦。

因此,每当读到那些关于生命的故事,我的心中总会深切地感受到生命无法承受之重,比如撒哈拉沙漠中,母骆驼为了使小骆驼喝到够不着的水潭里的水而纵身跳进潭中;老羚羊为了使小羚羊逃生而一个接着一个跳向悬崖,从而使小羚羊在它们即将下坠的刹那,以它们为跳板跳到对面的山头;一条鳝鱼在油锅中被煎时始终弓起中间的身子,只是为了保护腹中的鱼卵;一只母狼望着在猎人的陷阱中死去的小狼而在凄冷的月夜下呜咽嗥叫……其实,不仅仅只有人类才拥有生命神性的光辉。

有时候,我们敬畏生命,也是为了更爱人类自己。

丰子恺曾劝告小孩子不要肆意用脚踩蚂蚁,不要肆意用火或用水去残害蚂蚁。

他认为自己这样做不仅仅因为怜悯之心,更是怕小孩子的那一点点残忍心以后扩大开来,以至于驾着飞机、装着炸弹去轰炸无辜的平民。

确实,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杀害殆尽时,人类就像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原载《散文》)3魏霞于2005年被查出患有恶性脊髓瘤,丈夫无法接受着残酷的现实,带着女儿离她而去,70岁的妈妈照顾着她。

坚强的她,用微笑回报关心她的人。

今年8月4日,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下,魏霞被送到武汉长航总医院治疗。

期间,她签订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主动将心脏、肺、肝、肾、胰腺、眼角膜、骨骼、皮肤等器官连同遗体一起捐献。

2022年11月17号,魏霞安然离世,年仅33岁。

她的器官和眼角膜很快用在了三个重症病人身上,8000平方厘米皮肤被珍存起来,可以挽救3到5名烧伤患者的生命。

魏霞走了,她的精神财富长留人间。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重温魏霞永不逝去的声音:魏霞:“我很简单就这个想法,有的时候金钱解决不了,这东西(遗体)也不是活人能够给的,如果我自己哪一天不行了,捐献出来可以帮助别人。

”——《生命中的大爱》4刘伟,“断臂钢琴师”、音乐人、第一季《中国达人秀》总冠军。

一句人生感悟“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

”被广为传颂,坚韧不拔、积极乐观的精神感动了全世界,外媒争相报道,成为世人心中新一代的“精神偶像”。

10岁时因触电意外失去双臂,12岁学习游泳, 14岁获得全国游泳冠军,16岁学习打字, 19岁自学钢琴,仅用一年即可弹奏出相当于手弹钢琴专业7级水平的钢琴曲《梦中的婚礼》。

2008年,与刘德华共同为奥运加油,合作歌曲《天意》。

2022年,摘得东方卫视第一季《中国达人秀》总冠军。

——《断臂青年的生命交响曲》5野性的生命田雷曾经,被电视上的《动物世界》深深地吸引着,虽然并不那么喜欢看电视(而它至今仍是经久不衰的热门节目)。

喜欢它,并不是因为难得见到这些凶猛的大型野生动物的新鲜感,而是那在莽原旷野中,驰骋天地间的自由与彪悍,是那捍卫生命的勇猛搏斗和艰辛觅食的生命意志,是那份生命在我的独立、自尊和自信。

曾经见过一幅照片,并深深地为之而振奋。

那是雪地里一双狼的眼睛,凝神注视着我,坚定、深邃、英气逼人、摄人心魄。

它积聚着强悍的力量,蓄势待发,随时攻击觅食或者反应攻击,捍卫自己生命的存在和尊严。

还见过一幅荒漠上奔腾的两匹斑马的照片,地面上扬起的尘土更突出了它们高昂着头仰天嘶鸣的奔放向上的气势;其雄浑壮阔与豪迈,在铅灰色的沉沉乌云的映衬下,越发地激荡人心,如同风尘古道上一首回肠荡气的战歌。

而这里是海拔五千多米的高寒缺氧地带,任何动物都可能因缺氧衰竭而亡,生命的存在极其艰难,但是它们依然凭借着对生存的强烈渴望和不屈的生命意志,大范围地迁徒,艰苦地寻找水源和草场,在充满危险的静谧中顽强地生活着,构成茫茫草原上跳动的生命旋律,成为美丽草原上的生命风景线。

欣赏,是有的。

毕竟在城市中,生活在钢筋水泥构筑成的空间里,需要面临和应付工作中的压力以及人和人之间的竞争,是极其难得有机会见到野生动物的。

尤其是大型野生动物;更不要说亲眼目睹并亲临感受那山林间、草原上、旷野中自由地纵横驰聘的英豪气度。

但更多的是,常常地被这种野性的激情感染着;渴望如它们一样的盎然的生机勃勃,激扬奔放;聆听着它们强劲的生命节拍和旋律,在心灵深处荡起强烈的回应和信念,那可以追溯到原始人类时期与生俱来的对生命的真诚信仰,而终于领悟了生命。

正是由于自然界其他万物生灵(尤其是野生动物)的存在,才使人类在这个世界中不再孤独。

野生动物不仅仅是人类的朋友,它们更是世界中与人类一样的平等的生命,有个性,有灵魂,更有张扬的激情——为自己生命的尊严和追求奋斗拼搏的激情。

自由、自信、奔放、激昂,生命本该如此。

如果没有了野生动物,已经被文明越来越远的隔绝了自然的我们,又该从何、如何去欣赏生命的激扬,领悟生命的真谛呢

对于自然而言,每一个生灵都是平等的、自由的,生命是充满激情的。

自然界充满了残酷的竞争:有骄傲的胜利,有惨烈的失败,更有无情的死亡;有甘甜,更有艰辛和苦难;但是无论如何,不能也不会没有生命的激情。

自然竞争是残酷的、野性的,然而整个自然界是和谐的、完善的。

人类来到世界,也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分子,向往野性,回归自然是人类内心深处埋藏着的本性。

约束自己,善待生灵,敬重生命,保护自然。

地球上不能只剩下人类自己,地球也不只为人类而存在。

6生命是一张美丽的网峄 桐当人类的目光伸向宇宙的时候,我们发现,触目所及的是一片无尽的荒凉。

而当我们回首自己所居住的星球,则是一片五彩斑斓、生机盎然的景象,对于生活在陆地上的人类来讲,我们的周围是一片绿色的世界,而构成这绿色世界的,便是生生不息的亿万种生命——植物、动物、微生物,它们犹如一张美丽的网,在装点着这个荒凉的宇宙。

可是,60亿世界公民中,有几人时常意识到这一点

有几人在吃饭穿衣、劳作休闲的空隙里,感念过造化提供给我们的这一片美丽的花园

想到过要敬畏生命、爱惜自然,维护生命之网的长治久安

人类开始了解自身对地球的消极影响,结果让人触目惊心:地球上已无一块净土,珠峰雪样中含汞含锰,大西洋底有铅铬沉积,南极企鹅体内含苯,北极云雾在加浓变酸——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地球上每天有上百种生命灭绝……生命之网面临着巨大的人为灾难,地球人的生存已危如累卵。

1914年,苏格兰生物学家汤普逊率先提出了“生命之网”的概念。

密歇根大学的伊文斯说,总有一天,我们的子孙会明白,和人一样,动物也有不可剥夺的权利。

法国学者史怀泽更提出了“敬畏生命”这一全新的伦理价值观:当一个人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看得与他的生命同样重要的时候,他才是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

在海德格尔看来,人和动物植物一样,都是从属于大地和自然的,人不是自然和大地的主宰,而是他们的维护者,人应当学会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然而,在生存的压力之下,在贪婪的物欲甚嚣尘上的时候,伟人的呼声显得是那样的微弱。

现在每天都有一百多个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另有145种哺乳动物、437种鸟类、69种两栖类、400多种无脊椎动物和250种植物正处在灭绝的边缘。

残酷的现实让我们清醒,环境问题的实质,不是技术和经济问题,而是文化和价值取向问题,在于我们是否有一种对生命尊重的感情,那种“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感情。

其实,在正常情况下,自然界中新种的出现和老种的衰亡,速度大体上是一致的,但是人为的原因加速了物种的灭绝,由于每一个种都是大量遗传信息的贮藏者,所以每一个物种的灭绝都是生命之网的一个网眼的开裂,它给整个生命世界带来的危害难以估量。

因为在复杂的生命系统中,我们难以测算,一个与人类的功利距离较远的物种的消失,将会给生命之网的最终消失带来什么。

有个叫西雅图的印第安人的酋长,曾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我愿意拿来献给每一个活着的生命,并作为此文的结尾:人类属于大地,但大地不属于人类。

世界上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的,就像血液把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连结在一起。

生命之网并非人类所编织,人类不过是这个网络中的一根线,一个结。

但人类可做的一切,最终会影响到这个网络,也影响到人类本身。

(摘自《青岛环保》,有改动)7为所有动物不受虐待(节选)莽 萍人有许多种学习的方式,全看他们怎样看待世界。

如果觉得世界上的一切都可以为人所用,人是一切生物的中心和主宰,就会无视其他生命的价值,就会把任意滥用和伤害能力低下的其他生物视为当然。

如果我们把自己看作地球生命共同体中的一员,就会发现,我们的许多做法都值得检讨。

譬如,在中学阶段就用小动物活体来做所谓实验,就是一个不人道的设计,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一种伤害,而不是健康的养料。

这一点,连有的学生都已经意识到了。

可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和成人教师却没有反省。

有一位著名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因为反对这种残酷的实验课,跟学校和老师作了多次交涉,恳求老师能不能不要伤害青蛙,或者分成小组,共同解剖一只青蛙,而不是人手一只。

可是,她到底没有劝说成功,于是就决定在那一天拒绝到校上课。

那是她整个学期第一次请假不去学校。

她的勇气有没有引起注意,有没有成为下一次类似实验课的真正有意义的障碍,我不知道,但是,我真心为这个中学生的爱和勇气感到骄傲。

她不因为生命弱小就去欺负,不因为善小就不为。

现在许多国家都取消了小学和中学的动物活体实验。

这是近几十年来环境伦理观念和道德进步的结果。

生物学已经建立很多年了,写作的书籍成千上万,现在还有了各种模型、图谱和视听网络可以用来学习。

而我们却要在赶上“发达国家的实验水平”的口号下,努力设置活体动物实验课。

的确,在以往的历史上,一些西方国家有过名目繁多的残害动物的实验,但是,随着动物保护哲学和生命伦理观念的强烈冲击,动物福利组织的实际抗争得到极大的认同,中学里野蛮的动物实验课逐步被取消,换成观察动物在自然环境下的生活,或者解剖动物尸体来学习。

为什么我们非要做日渐被别人废除的残酷实验呢

在中学阶段,有什么知识是非要透过折磨动物来学习的呢

可能,我们需要赶上的不是生物课的实验水平,而是其他的东西,比如对待动物生命的态度。

香港环保先驱温石麟在回忆自己怎样走上以保护自然为己任的道路上来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生物老师——他大学预科的生物教授。

这位外籍老师是他爱护自然的最初的带领者。

一次,他们去香港海边作海岸生态考察。

那位老师站在退潮的烂泥里,告诉正在寻找生物样本的学生们:你们可以取上来观察,但是,完事后要放回原位,因为他们是属于这里的,我们是大自然的观察者,不应该破坏、扰乱大自然的平衡。

这位赤脚站在烂泥里的教师,一直引导着他的学生走向尊敬生命、爱护自然的生活。

我深信,这就是教育。

善待自然、善待动物是需要学习的,没有人天生具备这种态度。

(原载《中国青年报》) 8读毕淑敏《我敬畏生命的过程》有感认识毕淑敏,那时候还没当兵。

不敢说绿色情结源于毕淑敏的小说,但小说这一艺术形式对于鼓噪认知还是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其中当然不能排除毕淑敏的《昆仑殇》。

之后陆续读了她的《红处方》和《拯救乳房》,大有震撼之感。

恰如王蒙所说,毕淑敏有一种把对人的关怀和热情悲悯化为冷静的处方,集道德、文学、科学于一体的思维方式、写作方式和行为方式。

读毕淑敏,震撼总是从温婉中来,以一种泽被苍生的力道和厚度直逼人心。

《我敬畏生命的过程》不是小说,也不是散文,只是收集了近年来毕淑敏影响较大的演讲和访谈,书中所叙大多是对于心灵内壁的触碰和生命意义的思考。

在五台山先锋书店的文学板块,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这一本,不仅是因为这个书名,更因为毕淑敏,一个曾经景仰且近来常想亲近其思想的知性女作家。

大学期间,很难说我的成长没有受到《昆仑殇》和《红处方》的影响。

至今仍能记得“假如不是怀揣了藏北的雪,假如没有那些冰雪下长眠不起的英魂,假如没有父亲那殷殷的目光…”这样大气的叙述,还有“简方宁”那样特别的名字。

重读毕淑敏,已去十载。

这十年间,她读了北师大的硕士和博士,我则携笔从戎,完成了同样的学习生涯,且人过而立。

如果说之前读的是毕淑敏的小说,而今天读的,则是生命本身。

毕淑敏既是医生,还是作家,对人性有着极强的领悟力,凭了手中妙笔,又能够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读之有嚼劲,很畅快。

她的书,年青时可读,中年时亦可读,至于老年时读来如何,那要看自己的参透力了。

靠闲暇读完这本《我敬畏生命的过程》,不仅是一次心灵上的取暖,也是思想从鸿蒙走向成熟的印证。

对于人生和生命,我和毕淑敏有着很多相似的理解角度和处理方式。

“活在路上”、“重视生命质量”一直是她所坚持和认同的,对于快乐和幸福的理解也如出一辙。

有人问毕淑敏:“你是怎样度过人生的低潮期的

”她的回答只有五个字:安静地等待。

我悟来悟去后的结论何尝不是如此

记得毕业时的博士论坛,有师弟发问:“写论文很艰难,这个过程到底该如何度过

”我只送给他们一个字:熬。

人生最本质的东西往往是朴实无华的,活着的道理无须华丽包装同样掷地有声。

母亲拉家常,总会说起这么一句话:别慌,日子比树叶还长。

小时候不解,一片树叶有多长呢

怎会与过日子搭在一起

等积攒了有分量的人生过往,懂得了生活与做人的艰辛,自然也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我宁可听母亲的絮叨,却不去读郭敬明的书,原因也在这里头。

麻烦告诉一些信仰基督的名人和他们的名言。

最好是现代的。

并说明信仰基督和财富的关系。

谢谢

爱迪生,他说他一生最大的发现就是发现了上帝。

你怎样看待累?写篇800字作文

·期文 阿尔贝特•施(1875~1965)是现代西方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他创立的以“敬命”为核心的生命伦理学是当今世界和平运动、环保运动的重要思想资源。

本文拟从“敬畏生命”的含义、理论基础、生命的价值序列等方面,全面分析这一理念,同时将这一理念与佛教的“不杀生”戒加以比较,以此印证施韦泽生命伦理学的普遍人性基础,并进而展现佛教戒律的现代价值。

一、丛林医生——非洲土著与欧洲道德 1875年,施韦泽诞生于德、法边界阿尔萨斯省的小城凯泽尔贝格。

在本世纪,此地数易其主。

施韦泽前半生持德国护照,现在人们称其为法国思想家。

阿尔萨斯人素操德法双语,因此,施韦泽惠益于德、法两种文化。

施韦泽出身于牧师家庭,他的父亲、外祖父、舅舅都是基督教新教的牧师。

施韦泽在宗教环境中长大。

童年时代,父亲每天晚上真诚朴实的祈祷,给予他终生的精神支持,使他毕生坚持基督教道德信仰。

少年施韦泽天性敏感善良,经常因怜悯受虐动物而陷入沉思。

他成年后回忆,每天晚上结束祈祷之后,他暗地里还用自己编的祷词为所有的生物祈祷:“亲爱的上帝,请保护和赐福于所有生灵,使它们免遭灾祸并安宁地休息。

”(注: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在青春期,施韦泽表现出追求真理的狂热,多思好辩,富于叛逆品性。

牧师劝谕他“在信仰面前必须停止一切思考”,他辩解:“我们必须思考。

我们必须通过思考理解最崇高的思想。

这种确信以欢快的热忱充实着我。

”(注:陈泽环、朱林:《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传》,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6页。

) 施韦泽18岁开始大学生活,他在斯特拉斯堡大学同时学习神学、哲学和音乐。

在24岁时,他以《康德的宗教哲学——从〈纯粹理性批判〉到〈纯粹理性界限内的宗教〉》一文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次年成为神学博士,论文题目是《19世纪学术研究和历史报道基础上的圣餐问题》。

其后,他先后担任圣尼古拉教堂的助理牧师与斯特拉斯堡大学的新教神学教师。

施韦泽的思想深受那个时代的启蒙主义影响,强调理性精神。

他以科学的方式分析《圣经》,将耶稣作为一个真实的人进行实证的考察,“反对至今关于耶稣生平的解释”(注:陈泽环、朱林:《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传》,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页。

)。

他认为,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耶稣并没有超脱当时的思想观念,他的独特之处是强调了爱的伦理,伦理是基督教的本质。

对上帝的爱必须在对人的爱中证实。

不是历史上的耶稣,而是耶稣所体现的伦理精神,才是世界的征服者,才有益于时代。

施韦泽的观点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半个世纪以后,著名神学家巴拉德这样概括施韦泽的神学研究成果:“施韦泽的著作完全否定了基督教正统。

他只保留了对其父亲布道的共鸣,即突出宗教的伦理要求。

施韦泽难以想象任何有关人格神的观念。

”(注:陈泽环、朱林:《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传》,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页。

)在理性主义的指导下,施韦泽将伦理看作文化的本质。

1896年,圣灵降临节的一个早晨,施韦泽的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深刻的幸福感,他觉得自己没有权利把幸运的青年时代、健康和才能当作理所当然的东西接受下来,而应当为缓解他人的痛苦服务,于是他作出一个决定:“30岁以前献身于传教、学术和音乐活动。

然后,如果我在学术和艺术方面实现了预定的目标,就要作为一个人走直接服务的道路。

”(注:陈泽环、朱林:《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传》,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页。

) 1904年,在哲学、神学和音乐方面已经拥有巨大声望的施韦泽听到了刚果传教站缺少医生的呼吁,他即刻意识到这就是自己直接服务众生的形式。

他决定履行早年的誓愿,到非洲行医。

历经9年的学习准备,他获得了行医证和医学博士学位。

1913年,在退出一系列神职机构和辞去大学教职后,施韦泽到了非洲。

他在加蓬的兰巴雷内建立了丛林诊所,在此服务了半个多世纪,直到1965年逝世。

他被称为“非洲之子”。

1915年,置身非洲丛林与河水间勃发的生命世界,追念第一次世界大战蔑视生命的悲剧,施韦泽创立了“敬畏生命”的理念。

他将伦理学的范围由人扩展到所有生命,为20世纪千疮百孔的欧洲道德指出了新路,成为世界和平运动与环境保护运动的指针。

作为一名医生,施韦泽医治了无数的非洲土著,更拯救与康壮了欧洲的道德。

他于1954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二、“敬畏生命”的含义 “敬畏生命”是施韦泽世界观的基石,其基本含义是:不仅对人的生命,而且对一切生物和动物的生命,都必须保持敬畏的态度。

保持生命,促进生命,就是善;毁灭生命,压制生命,就是恶。

这是道德的根本法则。

他说:“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

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则。

”(注: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

) 把伦理的范围扩展到一切动物和植物,是施韦泽生命观的重要特征,也是现代环保运动的重要思想资源。

施韦泽认为,“只涉及人对人关系的伦理学是不完整的,从而也不可能具有充分的伦理动能。

”(注: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页。

)“实际上,伦理与人对所有存在于他的范围之内的生命的行为有关。

只有当人认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伦理的。

”(注: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

)“体验到对一切生命负有无限的责任,只有这种普遍的伦理才有思想根据。

有关人对人行为的伦理绝不自满自足,它只是产生于普遍伦理的特殊伦理。

”(注:陈泽环、朱林:《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传》,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5页。

)我们不仅与人,而且与一切存在于我们范围之内的一切生物存在着联系,对一切生命予以尊重,关心它们的命运,这较只涉及人的伦理学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活力。

“由于敬畏生命的伦理学,我们与宇宙建立了一种精神关系。

我们由此而体验到的内心生活,给予我们创造一种精神的、伦理的文化的意志和能力,这种文化将使我们以一种比过去更高的方式生存和活动于世。

由于敬畏生命的伦理学,我们成了另一种人。

”(注: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页。

) 施韦泽的生命观源于他长期以来对西方近代文明的不满。

在西方近代知识谱系中,人是万物之灵,是世界的主人。

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伴随着人的实践能力的增长,人类普遍乐观地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可以征服世界。

但20世纪人类的发展打破了这种盲目的乐观,对大自然和其他生命的藐视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施韦泽的“敬畏生命”理念由此应运而生,获得了广泛的反响,应当说,他把到了这个时代的病脉。

施韦泽的“敬畏生命”理念有其深厚的基督教文化根基,有人说这是中世纪圣弗兰西斯科•冯•阿西斯(1182—1226)思想的复活,施韦泽也深以为是。

阿西斯早就宣告,“人类与生物建立兄弟般的关系正是来自天国的福音”(注: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4页。

),但在长时期内,他的听众不打算在地球上实现这一福音,施韦泽帮助他推进了这一使命的完成。

“敬畏生命”理念同样呼应着东方的古老智慧。

至少在2500年前的印度,尊重一切生命就已经是普遍的道德原则,这就是佛教的“不杀生”戒。

佛教戒律是佛教徒实际生活的准则,通过守戒,佛教徒成就自身,奉献社会。

在佛教最基本的“十重禁戒”(注:“十重禁戒”为出家沙弥所守,指杀、盗、淫、妄、酒、议说佛教徒的过失、自赞毁他、悭惜财法与毁谤布施、嗔心并不接受他人追悔、谤佛法僧三宝,见《梵网经》卷下。

)和“五戒”(注:“五戒”即“十重禁戒”的头五种,为在家佛教徒所守。

)中,第一条就是“不杀生”。

“生”包括人及一切畜生。

触犯此戒即构成破门罪,丧失了佛教徒的资格。

“不杀生”是佛教生命观的集中体现。

佛教传入中国后,为更彻底地恪守“不杀生”戒,中国佛教提出了“素食”的要求,禁止食用一切动物。

中国的天台宗大师湛然还提出了“无情有性”的说法,即不仅有情的动物有佛性,可以成佛,即使无情的草木瓦砾也有佛性,也可以成佛。

湛然的思想为尊重一切生命和大自然提供了理论根据。

施韦泽在创立“敬畏生命”原则的时期还不知道佛教的这一戒律,后来他对印度思想作了专门研究,写了《印度思想家的世界观》一书,对印度伦理学的普遍性予以高度评价。

施韦泽摘记了一条箴言:“决不可以杀死、虐待、辱骂、折磨、迫害有灵魂的东西、生命。

”(注:陈泽环、朱林:《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传》,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0页。

)他至为赞叹印度思想所强调的人的伦理行为不仅与同类有关,而且必须与所有生命有关这一原则,他批评欧洲哲学直到今天还在回避伦理要求的无限性问题。

从古老的佛教所提出的“不杀生”戒,我们可以看出施韦泽“敬畏生命”原则所蕴含的人类普遍本性。

尽管许多人认为像对待人类自身一样对待一切生命是不可想象的,但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自觉,施韦泽对此表现了乐观的态度,他说:“任何新的真理的命运总是受到嘲笑。

例如,对于黑人同样是人,他们需要得到人的关怀的看法,就曾被认为是荒谬可笑的。

现在,人们认为敬畏任何生命这种理性伦理学的严肃要求太过分了。

但终有一天,人们将改变看法。

不管需要多长时间,大众终将认识到,漫不经心地牺牲生命违背真正的伦理。

普遍伦理对一切生命负有责任。

”(注:陈泽环、朱林:《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传》,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页。

) 三、“敬畏生命”理念的基础 敬畏一切生命原由何在

“敬畏生命”存在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

施韦泽认为,这就是生命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

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它有赖于其他生命和整个世界的和谐。

人对其他生命的关怀根本上是对自己的关怀。

生命存在于相互联结之中,人应当懂得其他生命意志,并与它休戚与共。

“原始的伦理产生于人类与其前辈和后裔的天然关系。

然而,只要人一成为有思想的生命,他的‘亲属’范围就扩大了。

”(注:陈泽环、朱林:《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传》,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1页。

)“我们的生命来自其他生命,其他生命来自我们的生命,这一生理学上的事实在精神意义上特别重要。

”(注:陈泽环、朱林:《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传》,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1页。

)作为伦理的生命,人应始终努力成为自觉和慈善的人,力所能及地扬弃生命意志的自我分裂,捍卫真正的人道和解救痛苦。

施韦泽说:“我们越是观察自然,我们就越是清楚地意识到,自然中充满了生命……每个生命都是一个秘密,我们与自然中的生命密切相关。

人不再能仅仅只为自己活着。

我们意识到,任何生命都有价值,我们和它不可分割。

出于这种认识,产生了我们与宇宙的亲和关系。

”(注:陈泽环、朱林:《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传》,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6页。

)人的生命是依赖于其他生命的,“我是要求生存的生命,我在要求生存的生命之中”(注: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

)。

“有思想的人体验到必须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

他在自己的生命中体验到其他生命”(注: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

)。

对一切生命负责的根本理由是对自己负责,如果没有对所有生命的尊重,人对自己的尊重也是没有保障的。

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权利,“谁习惯于把随便哪种生命看作没有价值的,他就会陷于认为人的生命也是没有价值的危险之中”(注:陈泽环、朱林:《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传》,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1页。

)。

对非人的生命的蔑视最终会导致对人自身的蔑视,世界大战的接连出现就是明证。

他指出:“我们必须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宗教在我们这一世纪的精神生活中是否还有力量

我以它的名义和我的名义答道:不

’”(注:陈泽环、朱林:《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传》,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5~156页。

)“宗教不再有力量了。

其证据在于:战争

”(注:陈泽环、朱林:《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传》,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6页。

)“人们控制了自然力,并由此成为超人,但同时作为人却陷于深深的不幸之中。

因为他不把自然力用于人类的福利,而是用于毁灭人类。

”(注:陈泽环、朱林:《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传》,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6页。

)“我们现在能看到思想贫乏,它低估生命。

对于可以用理性力量加以解决的争端,我们却诉诸战争。

然而,谁也不会是胜利者。

战争毁灭了成百万人,还给成百万无辜的动物带来了痛苦和死亡。

为什么

我们还没拥有敬畏什么的最高的理性主义。

正因为我们还没有拥有这种伦理,各民族就相互残杀,并使大家陷于恐怖和畏惧之中。

”(注:陈泽环、朱林:《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传》,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7页。

)他批评近代欧洲的世界观的根本错误是“肯定世界、人生和伦理,但并未真正证实它们及其内在联系”(注:陈泽环、朱林:《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传》,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1页。

),因此使这个世界成为生命意志自我分裂的残酷战场,“生存必须以其他生命为代价,即这生命只有通过毁灭其他生命才能持续下来。

”(注:陈泽环、朱林:《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传》,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5页。

) 值得注意的是,佛教“不杀生”戒的最终根据也是世界的普遍联系,佛教称其为“缘起性”。

作为佛教世界观的基石,“缘起论”主张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都具有条件性,都不是绝对和永恒的存在。

人的存在也是如此,他有赖于种种因缘,因此对其他生命和大自然的尊重,就是对人类自身的尊重。

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反对“人类中心”,否定对自己的执著,强调在万法的关系中把握人自身。

尊重一切生命是佛教徒的戒律要求,也是施韦泽的美好理念,但怎样才能将其转化为人的自觉行动呢

施韦泽的方法是人的良知的期待,佛教则创造出生命轮回学说予人以警策和威慑。

佛教认为,人和畜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人如果行善止恶,来世就可以继续做人,甚至超越轮回,脱离苦海,涅盘成佛;人如果作恶,来世则可能成为畜生。

因此当你残害其他生命的时候,你就为来世被残害播下了种子;当你对着猪肉大块朵颐的时候,你吃的可能是前世你父母的肉。

这一对来世的设定和因果报应的描述,对于信徒的日常行为有极大的约束力,是佛教落实“不杀生”的生命观的重要理由。

生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处于相互联系之中,这就是施韦泽“敬畏生命”与佛教“不杀生”的理论基础。

四、生命的价值序列 敬畏一切生命是美好的理念,但人的存在是现实的,人不可能对一切生命都同等对待,为了人的生存,人常常要消灭一些生命。

是否应区分生命的价值序列呢

施韦泽的回答是否定的。

他认为,“敬畏生命的伦理否认高级和低级的、富有价值和缺少价值的生命之间的区分”(注: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31页。

)。

在生活中,人们会不由自主地依据与人的关系确定不同生命的价值,这种区分尺度完全是主观的。

依据这一思路,我们必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存在着没有价值的生命,压迫他、以至完全毁灭他是允许的。

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昆虫和一个原始部落可能都被看作是没有价值的生命。

但真正伦理的人知道,任何生命都是神圣的,即使那些从人的立场来看低于他的生命。

施韦泽同时看到,人们经常遇到为拯救某一生命而必须牺牲其他生命的两难境遇。

“由于受制于神秘的残酷的命运,我们大家都处于这样的境地:为了保持我们自己的生命,必须以牺牲其他生命为代价,即由于伤害、毁灭生命而不断犯下罪过。

”(注: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10页。

)如何指导这类行为呢

他说:必须意识到对牺牲于己手的生命负有责任。

他举例说:“过去无法治愈的令人痛苦的昏睡病,现在已有了能挽救其患者生命的药品。

但是,每当我用显微镜观察昏睡病的病原体时,我始终在想,为了挽救其他生命,我只得消灭这种生命。

”(注: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32页。

) 这种“自责”对于“敬畏一切生命”的原则是一种妥协。

施韦泽由此认识到,不杀生不是目的本身,它必须从属于更高的目标,这就是“人道”、“爱”和“同情”。

敬畏生命本身就包含这些德行:“爱、奉献、同情、同乐和共同追求。

”(注: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

)对生命尊重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道德本性,这才是人类完善的出发点。

“基于伦理本性,我们始终试图尽可能地摆脱这种必然性。

我们渴望能坚持人道并从这种痛苦中解脱出来”(注: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页。

)。

人的目标应当是追求价值的完美。

在非洲,面对铺地而来的蚂蚁、狂犬、蚊子,人出于正当防卫必须消灭一些生命,但人必须意识到,尽管蚂蚁有罪,但他仍然对其负有责任,这对人的未来,对他的道德标准决不是无足轻重的。

否则,人一旦认为自己有权利限制和毁灭别的生命,他总有一天会走到毁灭与自己类似的生命或自我毁灭的地步。

在2000余年的历史中,佛教同样面临着对“不杀生”戒的权变问题。

佛教同样认为,不杀生并不是目的,而是培养慈悲意识的手段,这从佛教对素食理由的阐述中可以证明。

《大乘入楞伽经》卷6指出:“凡杀生者多为人食,人若不食,亦无杀事,是故食肉与杀同罪。

”(注:《大正藏》第16卷,第624页。

)《梵网经》说:“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

”(注:《大正藏》第24卷,第1004页。

)素食的理由是不杀生,最终是培养慈悲佛性种子。

施韦泽也认识到了佛教不杀生拥有更高的目的,但他的分析是不准确的。

他认为“印度思想对动物的同情是不完整的。

它只要求人不杀生和不伤生,却不要求人用行动去帮助生命。

”(注: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3页。

)不杀生戒律并非出自对动物的同情,而是产生于“不行动”的普遍原则,“印度否定世界和人生的世界观建立了这一原则,教士们则试图在否定世界中实现它”(注: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3页。

)。

同许多欧洲人一样,施韦泽理解佛教的基本品格是“否定世界和人生”,是“不行动”,这是误读。

佛教强调“中道”,简单地用“否定”和“不”概括是不恰当的,特别是大乘佛教,以普度众生为己任,更是明确提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主张发慈悲心,立大誓愿,在对现实世界的改造中,勇猛精进,实现众生的解脱。

“不杀生”戒的深层依据是慈悲心的培养,而不是被动的“不行动”原则。

生物的多样性和环境的和谐是人类存在的条件。

在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地球环境恶化的背景下,施韦泽从生命的相互联系中,看到人不能再妄自尊大,提出了敬畏一切生命的理念,契合了时机,这是他获得崇高声誉的社会背景。

施韦泽所面临的问题在今天不仅没有消失,相反在某些方面还在不断加深着,因此以施韦泽“敬畏生命”理念为核心的生命伦理学在当今仍然不断发展,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通过与佛教观念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敬畏生命”是具有普遍性的价值理念,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人性的本质。

透过佛教“不杀生”戒与“敬畏生命”的相近理路,我们也应体会佛教乃至东方文化的当代价值。

正如施韦泽所言,“把爱的原则扩展到动物,这对伦理学是一种革命”(注: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6页。

)。

这是“一次新的、比我们走出中世纪更加伟大的文艺复兴”(注: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页。

),它将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世界和平提供新的思想基础。

施韦泽对中国古代伦理给予极高评价,并强调它与西方伦理学相互促进的可能与必要。

他说:“中国和印度的伦理学原则上确定了人对动物的义务和责任。

……我们也确信,我们现在在言论和行动中为实现人对动物责任所做的一切,也有其重要性。

”(注: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5页。

)遗憾的是,近几十年来,中国伦理学对施韦泽的学说及影响缺少了解,更谈不上回应,这一缺陷应当改变。

说清楚是要什么,才知道怎么回答。

读了生命生命你对生命有什么感悟

请你简单的谈一谈。

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这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而是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关乎人类的命运:只有敬畏自然,尊重生命,人类才不会成为生物大灭绝的一块多米诺骨牌

法国思想家史怀泽曾在《敬畏生命》中写道:“我是一个生命,生命的意愿是生存,在生命的中途,她愿意活着……如果我是一个有思维的生命,我必须以同等的敬畏来尊敬其他生命,而不仅仅限于自我小圈子,因为我明白:她深深地渴望圆满和发展的意愿,跟我是一模一样的。

”不仅仅只有人类才拥有生命神圣的光辉。

当我们在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之时,就是世界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之际,你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美好,领悟“鸢飞鱼跃,道无不在”的意境。

史怀泽 名言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