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有什么古遗址?
1 铜矿遗址 (省级文物保护) 年 代:唐 公布时间:1981年4月13日 位于县的铜峰山,距县城镇约75公里,系1970年上半年和1971年12月,该县铜山铁矿筹备处的工人在探矿过程中发现的位于枫树岭镇铜山锡铁矿区。
有老矿洞4处,并出有坑木、蚂蝗板、铁钉、木轮等物。
矿井一般均随铜矿丰富、且质量高的矿脉走向而开采。
矿渣堆积范围约3平方米,剖面观察有4-5米厚。
洞口山崖石壁上,有阴刻楷书摩崖石刻一通,内容为“大唐天宝八年(749)年,开山地取铜,至乾元元年(759年)七月,又至大历十年(775年)十右二月再采,续至元和四□(809年)。
”文字底边离地表1.30米,方向为南偏东16.4度。
2 良渚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 代:新石器时代 公布时间:1996年11月20日 良渚遗址位于中国东部浙江省的余杭县和德清县境内,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群,年代为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000年。
良渚遗址发现于1936年,此后断续发掘至今。
遗址总面积约34平方公里,它范围广阔,内涵丰富,分布于以莫角山遗址为中心的50余处。
其中以反山墓葬群、瑶山祭坛和莫角山土筑金字塔等几处最为重要。
遗址群中发现有分布密集的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出土物中以大量精美的玉礼器最具特色。
这些遗迹、遗物的发现,显示出良渚文化遗址群已成为证实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
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的命名地,它的发现对研究长江下游地区的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3 小古城遗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 代:新石器时代 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位于杭州市余杭区潘板镇俞家堰村西南200米。
是一座人工堆筑的大土台,面积约达35万平方米,高出耕地2-3米。
采集遗物有马家浜文化夹砂红陶釜、牛鼻器耳、夹砂陶圆柱形鼎足;良渚文化夹砂黑陶“T”字形鼎足;鱼鳍形鼎足,豆把、黑陶罐、盘,有段石锛、大型石犁、石钺等;商周时代的印纹陶圜底罐、和鸭形壶原始瓷等,还有石刀、石戈、石矛、石镞等。
4 茅湾里窑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 代:周至战国 公布时间:2006年5月25日 位于杭州市萧山区进化镇大汤坞村北600米。
面积约2万平方米。
堆积厚1.5米。
采集陶片有印纹硬陶罐、坛等,胎多紫褐、红褐色,烧结坚硬,饰米字、网格、方格、云雷纹等;原始青瓷片有盘、盅、碗等,胎灰白,施青黄色薄釉,内底多为螺旋纹。
5 跨湖桥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 代:新石器时代 ,萧山区城厢街道公布时间:2006年5月25日遗址原有面积数万平方米,已发掘1030平方米。
遗址堆积厚2-3米,文化内涵丰富,面貌独特,碳14测年距今7000-8000年。
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和木器,有机质文物保存良好。
釜、豆、盆、钵、甑、罐为常见的陶器群,形制别致,彩陶较多,分内彩和外彩两种。
发现千余粒栽培稻谷米,出土7500年前的独木舟。
跨湖桥遗址文化内涵不同于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类型;出土的栽培稻实物将浙江的栽培稻历史提前1000年;出土的独木舟是迄今我国年代最早的。
跨湖桥遗址的发掘是我省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一个突破,对研究浙江省早期新石器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6越王城遗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 代:春秋战国之际 公布时间:1989年12月12日 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城厢镇湘湖村西北700米城山山巅。
1991年试掘。
遗址位于山巅,中间低四周高,高处即为人工夯筑的城垣,平面呈横葫芦状,周长1091米。
面积约3.6万平方米,城垣内缓外陡,四角有高隆台地。
城内有泉水及池。
属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屯兵抗吴的军事城堡7 纱帽山窑遗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 代:春秋战国 萧山区进化镇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是春秋战国时期印纹陶和原始瓷合烧窑址。
窑址文化堆积较厚,产品种类丰富,主要器形有碗、罐、瓮等。
烧造历史悠久,分布范围较广。
印纹陶与原始瓷合烧是越民族先民文化遗存的一个主要文化特征。
这样庞大的印纹陶和原始瓷烧造中心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对研究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历史价值。
印纹陶与原始瓷正处于从陶过渡到瓷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是制作工艺对瓷器起源和发明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为东汉成熟青瓷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8 临安城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 代:南宋 公布时间:2001年6月25日 临安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南部凤凰山,建于南宋高宗赵构于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
临安古城城址平面呈方形,总面积约10000余平方米,由大型夯土台基、石砌围墙、门址等组成。
有三座城门,城内有殿、堂、楼。
阁约130余座,主要宫殿区现均被深埋在距离地表3米以下,基址保存相当完好。
临安城遗址对于研究南宋政治、经济及文化,研究南宋皇城的布局,探讨中国古代都城制度的发展和变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9 郊坛下和老虎洞窑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 代:宋至元 公布时间:2006年5月25日 郊坛下窑遗址位于杭州市玉皇山南的乌龟山西麓,发现于20世纪20年代。
1956年,浙江省文管会曾在遗址南部进行首次局部发掘,清理龙窑窑炉一座,并发掘了窑旁的部分瓷片堆积。
1985年10月-1986年1月,临安城考古队对窑址进行正式发掘,1988年冬,因建设南宋官窑博物馆又进行了考古发掘。
发掘面积共1400余平方米,共发现窑炉一座,作坊遗址一处,其中作坊遗址包括房基三座、练泥池一个、辘轳坑两个、釉料缸两个、堆料坑一个,素烧炉一座,以及素烧坯堆、排水沟、道路等遗迹。
出土瓷片三万余片,窑具数千件。
老虎洞窑遗址位于杭州市凤凰山北麓,南距南宋皇城北城墙不足百米,西南距郊坛下窑遗址约2.5 公里。
发现于1996年,同年11月,杭州市文物考古所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古调查,发现两座窑炉和作坊遗址,1998年、1999年,先后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实际发掘面积约2300平方米,揭露了该窑址的全部文化层。
老虎洞窑遗址的发掘先后被评为199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提名奖和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郊坛下、老虎洞窑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官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10 富盛窑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 代:周至战国 绍兴县富盛镇倪家溇村南300米瓜岭长竹园公布时间:2006年5月25日 面积约4000平方米。
发现南北并列两条龙窑。
1978年试掘,其中一条龙窑残长6米、窑床宽2.46米。
原始青瓷和印纹硬陶合烧。
原始瓷有碗、盘、碟等,胎质坚密,胎骨灰白,釉呈青色。
叠烧时以扁圆形垫珠间隔。
印纹陶有坛、罐等。
胎呈深紫、深灰色,外饰米筛纹、杉叶纹、回纹。
该窑址对研究我国瓷业生产尤其是绍兴地区早期制瓷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11马鞍遗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 代:新石器时代 绍兴县马鞍镇寺桥村南1公里仙人山、寺桥南500米(凤凰墩)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 遗址包括仙人山与凤凰墩两处。
仙人山遗址总面积约8000平主米。
1985年经局部发掘,堆积厚约1米,分两个文化层:上层出土夹砂红陶,印纹硬陶片和石器。
夹砂红陶有绳纹鼎、釜支子。
印纹陶饰方格纹、条纹、云雷纹等,器形多见凹底器圜底器。
石器有凹槽式有段锛、半月形刀等。
属马桥文化;下层出土有泥质灰陶、黑皮陶和夹砂红陶,器形以鱼鳍形足鼎、圈足盆、喇叭形镂孔豆为主。
石器有有段石锛、柳叶形镞等。
属良渚文化。
凤凰墩遗址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
1984和1993年局部发掘。
文化层厚约1米,出土石器有刀、镞等;陶器以泥质灰陶、泥质黑皮陶、夹砂红陶为主,部分用刻划、镂孔及附加堆纹。
器形有鼎、豆、壶等。
属良渚文化晚期。
马鞍遗址反映了良渚文化向马桥文化发展的文化继承关系。
12西施山遗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 代:春秋战国 绍兴市区五云门外东北1.2公里处公布时间:1963年3月11日 西施山,又名土城山,亦称美人宫,传为西施习步处。
曾采集有青铜犁、锄、镢、镰等,还有原始青瓷、印纹硬陶和黑皮灰陶碎片。
在西施山旁的念佛桥又发现距地表2米以下,有厚0.4米的文化层,采集有青铜剑、矛、铁矛和原始青瓷、印纹硬陶、黑皮灰陶碎片。
13小仙坛窑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 代:汉 上虞上浦镇石浦村北200米公布时间:2006年5月25日 面积约800平方米,窑炉破坏严重。
产品制作规整,质量甚高。
器形以碗为主,兼有壶、洗、罐等。
胎质致密,胎色灰白,釉色青绿。
器表饰蓖纹、席纹、水波纹、弦纹等。
窑具有垫饼、喇叭形支座等。
小仙坛窑址的发现表明早在东汉时期成熟的瓷器已在浙江烧造成功。
14上林湖越窑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 代:五代、宋 浙江省慈溪县的上林湖(原属余姚县)公布时间:1988年1月13日 上林湖越窑遗址是越窑青瓷的主要产地之一,古代属于越州,故而得名。
1957年以来,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故宫博物院对窑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先后在慈溪县上林湖、上岙湖、白洋湖、杜湖和古银锭湖周围发现了古窑址100余处。
越窑开创于东汉时期,唐代和五代时期得到蓬勃发展,越窑青瓷更是闻名遐迩,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东汉至隋代,前一阶段是其产生和开始发展的时期,产品较为简单,东汉时期常见的器物有礨、罐、壶、洗、钵、碗等。
后一阶段的主要产品有碗、罐、碟、鸡首壶、水盂等,器皿较为笨重。
到了唐代,上林湖的制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制瓷业相当的繁荣,曾有“扶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的诗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上林湖制瓷业的水平,考古发掘也证明,上林湖早在唐代晚期已经开始烧造进贡皇上的精美瓷器了,当时的瓷器,品种繁多、造型优美,作瓜形,似花朵、像荷叶,轻巧可爱,釉层均匀,色泽滋润,如冰似玉,文人雅士为之赞不绝口。
五代十国时期,浙江为吴越国所割据,在上林湖等地设立了官窑,烧造专供吴越小朝廷使用和向中原进贡的瓷器。
这些瓷器的胎质细腻坚硬,制作精细工整,采用先进的釉下彩绘工艺,并用金、银、铜镶边,花纹装饰,采用刻、划、镂、堆塑等多种手法,题材有珍禽异兽、鱼、龟、花草和人物等,构图新颖,颇具情趣。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宋朝廷派殿前承旨赵仁济继续监理越州窑务,直到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上林湖还在烧造贡瓷。
上林湖越窑青瓷,质优物美,名传天下,自唐代开始,就通过明州、杭州,远销到朝鲜、日本及阿拉伯等地,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15寺龙口青瓷窑遗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 代:唐—南宋 慈溪市匡堰镇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 寺龙口窑址在1998、1999年经过两次大规模的科学发掘,发现有龙窑、作坊等遗迹及大量的瓷器,窑址在南宋时期曾烧造过一类产品,有别于越窑传统的青釉产品,而与汝官窑却非常相似,进而被确认为南宋时期为宫廷烧造的御用产品,从而揭开了南宋初宫廷用瓷之迷,也把越窑的烧造历史从北宋中晚期延续到了南宋,这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发现。
寺龙口窑址堆积厚达10米以上,一直从晚唐烧造到了南宋,这样烧造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地层叠压关系清楚的窑址,在迄今为止的瓷窑址考古中是不多见的,不但为越窑瓷器编年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也成为探讨秘色瓷及南北、官民瓷业交流、融合的重要环节。
16永丰库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 代:元 宁波市中山西路北侧,府桥街之南公布时间:2006年5月25日 大型元代仓储遗址。
遗址位于宁波市中山西路北侧,府桥街之南。
在距现存地表深1.5米处,揭露出以两处单体建筑基址为核心,并有砖砌甬道、庭院、排水明沟、水井、河道等与之相互联系、布局相对完整的元代大型建筑遗迹,同时出土有大量当时各地著名窑系的陶瓷产品与各种建筑构件。
通过文献考证,可确认该建筑遗迹为元代的永丰库遗址,是当时衙署的仓储机构。
元代永丰库遗址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古代地方城市的大型仓储遗址,结构保存基本完整,为研究元代仓储类建筑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考古实例,是中国城市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被评为200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17塔山遗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 代:新石器时代 象山丹城镇东塔山南麓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 面积约1.5万平方米。
经1990年10月和1993年3月两次发掘,清理了包括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等不同时期的文化堆积。
发掘面积500多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的石器和陶器。
早期出土泥质红陶豆、夹砂釜、夹炭釜等陶器,发现密集有序的单人墓葬墓葬42座,依据墓向、随葬品及分布位置等,可将这些墓分作3组,随葬品有泥质红陶喇叭形圈足豆、绳纹釜、盆、钵、罐、鼎及玉块等;中期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墓葬中有合葬现象,发现一处建筑遗迹;晚期出现大量几何印纹陶。
该遗址反映出河姆渡文化与马家浜文化交融的现象,为钱塘江以南河姆渡文化之后古文化研究提供了宝贵材料。
18河姆渡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 代:新石器时代 浙江省余姚县罗江公社河姆渡村公布时间:1982年2月23日 河姆渡遗址发现于1973年夏,是河姆渡村的农民在村东北修建排涝站时偶然发现的。
闻名世界的河姆渡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遗址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堆积厚度约4米左右,叠压着四个文化层,其中第四层的时代,经过对地层中出土的遗物的碳-14测定,确定其年代为距今约六七千年。
遗址中有一排排的木柱和板桩,很有规律的沿着小山坡呈扇形分布,这是一种干栏式的建筑,其中大的长23米多,深约7米,前廊深1.3米。
许多木构件上还有榫头和卯口,说明采用了榫卯结点的技术,这是中国现已发现的古代木构建筑中最早的榫卯。
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稻谷,保存较好,经过鉴定属于栽培稻的籼稻和粳稻两种。
河姆渡遗址出士稻谷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分布范围之广,在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是十分罕见的,填补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史上“有粳无籼”的空白。
同时出土的还有骨耜、木箱、骨镰和木材等,都是农业生产或谷物加工的工具。
这些发现证明,早在六七千年前,当地的农业已经成为主要的生产部门。
河姆渡遗址大量稻谷的发现,还有存在一个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往人们认为印度是亚洲水稻的原产地,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这里的水稻比印度发现最早的水稻还早了三千余年。
河姆渡遗址中,还出土了大量的动物遗骨,其中有人工饲养的猪、狗、水牛等,还有野生的鹿、赤麋、漳、熊,以及在这一地区现在已经绝迹的象、犀牛等,这对探讨古代气候的演变规律和原始畜牧业的起源过程有很大的价值。
河姆渡文化的原始艺术丰富多彩,在陶器上有雕刻和堆塑的动植物图案,有陶塑的猪、羊、人头等,有骨雕和象牙雕作品,还有至今仍能吹出乐曲的骨哨。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了早在六七千年前,长江下游已经有了比较进步的原始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19鲻山遗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 代:新石器时代 余姚丈亭镇西岙村鲻山东南麓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 面积约5万平方米。
1980年试掘,1996年正式发掘,发掘面积350平方米。
文化堆积厚约3米,划分为10层,文化内涵包括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和商周时期,以河姆渡文化堆积为主,出土文物1000余件。
石器有斧、锛和以燧石为原料制作的小石器。
陶器分夹炭黑陶和夹砂灰黑陶等,器形有釜、罐、盘、钵、豆、鼎等。
多素面,纹饰有绳纹、弦纹和锥刺纹等,另还出土河姆渡文化早期干栏式建筑遗迹、大批稻谷、葫芦、鹿角等动植物标本以及骨器和象牙器等。
该遗址极大地丰富了河姆渡文化的内涵,为更加全面地了解河姆渡文化的产生、生活状况及经济形态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这首诗的全部的是什么啊
简介:杭州上林窑陶瓷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09月02日,主要经营范围为一般经营项目:批发、零售:陶瓷制品,茶具,工艺美术品,初级食用农产品(除食品、药品)等。
法定代表人:屈树伟成立时间:2022-09-02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工商注册号:330106000352610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公司地址:杭州市西湖区西溪路559号6幢1楼110室
把印象深刻的一处描写写下来。
上林湖秋色的明媚、冬日的静谧更有满湖的春光,皆一一领略细细储存,轻易却是写不出文章来的,总觉得自己的文字是如此单薄,不足以承载上林湖深邃的内涵以及厚重的历史,那么,我能够做的,便是一次次地走近它、靠近它、感受它……这个夏日的黄昏,再一次陪同几位客人前往,其间的一位老师去年曾有过一次上林湖之行,记忆犹为深刻,以他所言:来慈溪,若不去上林湖,便算不得到过慈溪,到了上林湖,不去看荷花芯窑遗址,无论如何是一种遗憾。
是的,当千年之前的窑火在荷花芯窑燃起的那一刻伊始,上林湖必将成为慈溪人的骄傲。
“中国青瓷文化发祥地、海上陶瓷之路始发地”,无论是谁,只要听说过上林湖以及与其相关的种种,都免不了会萌生出一睹为快的念头来。
所以,如果,你从未来过,那么这一刻,请循着我的足迹前行——这黄昏的上林湖畔,有着多么美丽的画面,不说轻波涟漪的水面、不说风姿绰约的远山,只要看岸边拍照的对对新人脸上的笑容、只要看晚霞中随风舞动的洁白婚纱,这般动人的景致,怎能不让人沉醉于其间
登上等候于边上的机动船,嘈杂的机器发动声却是不合时宜的,如同一首经典的老歌被重新谱了曲一般,如此突兀生涩。
好在船行不过数里便至古越窑遗址:竹篱木屋、田畦山道,是与世无争的缄默,古老的荷花芯窑,静静地躺在一片苍翠之间。
古窑是简陋的,却烧得出精致的瓷器,古窑是寂寞的,却也有过辉煌的岁月,湖岸边、山岩上,随处可见或青灰或黄褐色的瓷块陶片,三三两两,如散落于荒莽的竹简,沿历史漫长曲折的章节蜿蜒迂回,跨过东汉苍茫的风雪晨昏,越过大唐盛世的歌舞升平,大气磅礴横贯古今。
荷花芯窑几经修葺,依然镌刻着岁月的屐痕,立于几十米长的遗址前,依稀仿佛,感受得到远古的炉火熊熊,那一幕幕尘封于历史褶皱里的画面亦随着湖水此起彼伏——谁在窑工的号子里捧出第一片青瓷
来往的桨影船帆间扬起的是谁的希望
又是谁在汉唐月下倾听瓯声缠绵瓷韵悠悠
瓷韵悠悠,湖水悠悠,岁月也悠悠,炉火一熄便是千年,再也没有摇往远方的船桨,再也没有响彻他乡的管弦,那些匆忙的背影、那些粗犷的号子,早已沉寂在这清冷的窑底,唯留一地的碎瓷片娓娓地诉说着岁月的替换与沧桑的变迁。
中国瓷器的十大名窑是哪几个
越窑主要窑场在余姚和上虞。
发源地是曹娥江(窑地址可能是中下游吧……)在历年考古调查中,发现了东汉至宋代的青瓷窑址350余处,大多分布在曹娥江中游两岸的山坡上,章镇区的联江、上浦这一带是窑址最密集的地方。
1984年的文物普查的时候章金焕(楼上的不是建议你买《瓷之源》吗
作者就是这个章金焕)在联江乡的黄蛇山和窑山发现了两处古窑址。
现在公认的窑址应该是小仙坛窑址、大园坪窑址、鞍山三国龙窑、帐子山窑址群、凌湖窑址、冯浦窑山窑址、窑寺前窑址。
唐代开始慈溪上林湖成为越瓷的主要产地,而上虞章镇湾头、前进村和上浦凌湖等地仍有一定规模。
这是慈溪的一个:石马弄窑址:在鸣鹤镇白洋村白洋湖旁边,离越窑的中心产地上林湖也就几里路,南边是杜湖。
这地方瓷土好,交通也好,出的瓷能到宁波港。
好像九几年的时候忘了为什么被破坏了(不过好像采取了措施)。
寺龙口窑址初创于晚唐,停烧于南宋初年,是越窑的重要窑场之 一,也属于上林湖窑区。
规格大小不去实地勘察没办法单纯引用数据说明。
意义(引来的,你可以自己找,我觉得人家楼上的说的挺好): 经考证,越窑始于汉,比文献记载始于唐要早。
早在两晋时期,越窑就已成为我国南方地区烧制青瓷诸窑的龙头老大。
唐代烧制的瓷器造型精美、釉色迷人,被誉为“密色瓷”。
唐人所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就是对越窑青瓷的高度赞美。
据《册府元龟》、《宋会要》、《宋史》等书记载,宋立国初期10余年间,吴越钱氏先后向宋王朝贡献越窑青瓷17万件。
由此可知,宋初,越窑在我国瓷器史上仍占有重要位置。
北宋中期以后越窑逐渐趋于没落。
三国时期,越窑青瓷的胎质、釉色与东汉相同。
胎质细腻,呈灰白色,烧结坚硬不吸水,釉色呈青色。
主要器形有碗、盏、罐、壶、盆、钵、盒、盘等实用器,另有供随葬用的灶、井、鸡笼、狗圈、碓、磨等冥器。
常见的纹饰有弦纹、水波纹、斜方格网纹、联珠纹等。
西晋时胎色加深,普遍呈灰色或深灰色,釉色呈青灰色,器物除三国时期常见的器物外,又新增加了扁壶、鸡首壶、尊、狮形烛台。
纹饰以联珠网纹带成为该时期的主要装饰,另有禽兽纹带、瓜棱形纹,但数量较少。
六朝时期越窑器形变化总的趋势是,早期矮胖端庄,东晋开始陆续向清瘦秀丽方向发展,底由圈足变成平底。
唐代越窑瓷器的胎质细腻,釉层均匀,手感浑厚滋润,正像文献中所说的“如冰似玉”。
该时期主要器形有碗、盘、壶、罂、瓶、罐、耳杯、盏托、粉盒、水盂、唾壶等10余种。
器形的主要特征为盘口壶变成了喇叭口,碗由深腹变为浅腹,底有玉璧底和矮圈足两种。
鸡头壶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执壶。
晚唐以后,碗式更加丰富,除玉璧底碗、敛口浅腹平底碗外,还有荷花碗、荷叶碗、菱形花口碗等。
盘类有翻口、斜壁、平底盘,敞口、玉璧底盘,葵瓣口盘和方盘。
执壶的腹部做成瓜棱形,碗、盘的口沿做成葵花瓣形、莲花瓣形,盏托做成荷叶形。
唐代越窑器的装饰以画花为主,也有印花、刻花和镂雕。
画花线条简练,寥寥几笔就成一朵盛开的荷花。
印花多用于碗内底部或盘底,画面为圆形,有云龙、寿鹤、花卉等。
宋代早期的越窑器沿袭晚唐越窑器风格。
过去人们多把越窑带细线条画花装饰的器物视为五代时期的作品,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不断深入,此类器物也出土于宋代遗址和宋初墓葬中,从而改变了过去人们对宋初越窑器的偏见。
我必须说的是:什么叫外行
我是今年刚高考完的学生,不是玩玩意的。
可我爷爷是干考古的,我从小到大跟着他熏也熏出来了。
你跟我爷爷的那些徒弟一样瞧不起人
不稀罕你的赏分以后别再说“外行的走开”这样的话
这两个地方都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