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可以给我发几篇 “朗诵经典,传承传统文化 ” 的朗诵
这里有3篇朗诵稿给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传承文化经典诗朗诵稿篇1(男)天地变化,圣人效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女)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我们的文字是象形文字,是天地的语言。
我们的哲学观是天、地、人三才的哲学观。
(男)很久很久以前,我们读。
(齐)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女)很久很久以前,我们读。
(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男)很久很久以前,我们读。
(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女)很久以前,我们读,聆听至圣先师的教诲。
(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男)很久以前,我们一直诵读儒家的经典。
(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男)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迷茫了。
我们没有好好反省自己,却把自己民族诵读了几千年的古书,连同那些古圣先贤,一同抛弃。
(女)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不知历史文化,人就不知自己由何而来,往何处去。
小至一个人,大至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都是如此。
(齐)剥极必复,否极泰来。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男)值得庆幸的是,今天,在中国的大江南北,在世界各地有华人的地方,涌现出诵读中华正统经典的热潮。
中华民族的复兴,首先必定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
(女)珍贵的东西,我们弄丢了。
在沮丧中,我们没有停止我们的寻找。
我们找了好久好久。
今天,我们终于找到了。
(男齐)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莫治者否矣。
(男、女)生命生生不息,生生不息的轨迹是一个圆。
用天地的智慧和圣贤的教导充满这个圆。
(齐)这个圆才能填满,才叫圆满。
(男、女)我们一定能够画好这个圆,填满这个圆。
因为我们的正统文化就是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智者;因为生命的本源具足完美和圆容的特质。
(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男)承前是为了启后,(女)继往是为了开来。
(男、女)现在,我们谱写了以传承圣贤们的思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女齐)开天辟地之混沌兮,天地始分浊清;千古帝王之功绩兮,辉煌历历在目;先古圣贤之创造兮,后人为之景仰;(男齐)孔孟老庄之大道兮,群起百家争鸣;华夏文明之复兴兮,掀起文化热潮;中华民族之雄起兮,拓我五千文明;(齐)中国觉醒之强盛兮,实力日益强大;世界和谐之欢乐兮,安定天下太平!(男、女)我们做人,我们做中国人,我们做现代中国的好少年!(男)少年智则国智,(女)少年富则国富,(男齐)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女齐)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齐)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传承文化经典诗朗诵稿篇2中华经典传承几千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魂与根 。
寒假期间,我观看了山东省青少年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节目,让我真正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的心灵也受到了莫大的震撼与洗礼。
山东省青少年经典诵读电视大赛,如同让我们品尝了一道古代经典文化大餐,演绎出了国学经典的独特魅力,有代代传诵的唐诗宋词,有琅琅上口的传统蒙学读物、、,有千年流韵的名篇雅言……。
通过观看比赛,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等奖获得者张晓萍同学的《孝满天下,让爱回家》的朗诵,它让我们认识了以孝德感人的黄香、朱寿昌、朱德等,号召我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人,不要给自己留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的遗憾;而那些身着古装的国学小名士,他们扮演的小李白、小杜甫、小白居易、小李清照、小蔡文姬、小苏轼更是让我忍俊不禁,发自内心的喜欢;那一个个脍炙人口的诗句,声声入耳,涤荡着我的心灵;那出自圣贤孔子之口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语句,让我懂得了应该以能者为师,学会从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虚心向别人请教。
要海纳百川,虚怀若谷,方能拥有高山般的情怀大海般渊博的知识。
人生犹如一条漫漫长路,有许多岔道,当我们迷茫不知如何选择的时候,需要一个智者的指引,那个人就是经典诗文;我们少年儿童犹如一颗颗茁壮成长的幼苗,那么经典诗文就是我们所需要的阳光、雨露……“诵读经典,与圣贤对话;传承美德,让心灵成长。
”让我们开启心灵的大门,去吟诵去领悟,为传承祖国的文化传统美德而共同努力吧!传承文化经典诗朗诵稿篇3主持人A: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主持人B:齐风韶韵,流传四方。
主持人A:灿烂的文化丰盈着我们的童年,主持人B:沁人的书香浸润着我们的成长。
主持人A:我国历来被称为诗的国度,自诗经开始,中国古典诗文一直洋溢着独具魅力的灵性风韵。
唐诗更是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
主持人B: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尤其是李白的绝世才华,他豪放飘逸的气质,把诗写得行云流水而又变幻莫测,情财飘逸隽永,美如清水荚蓉。
现在请听李白的《古风》。
二、感受经典的魅力诗歌朗诵古风唐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主持人A:下面请听朗诵《兰》。
兰明 陈汝言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
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
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主持人B:名著不仅具有不朽的本质,而且是我们人生旅途中必不可少的伴侣与慰籍。
名著是怎样伴我成长的呢?请聆听《论语》同我行。
见义不为,无勇也。
——《为政》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八佾》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主持人A:《论语》中的“孝敬之道”,塑造着我们高尚的灵魂,它的“智慧之道”,启迪着我们的思维,它的“治世之道”教会了我们仁爱,书籍是这样的神奇!同学们还给我们带来了有趣的经典故事呢!学生1:《孔融让梨》主持人B:小小的孔融教会了我们,与人交往要宽容。
让我们再来听听另一个故事,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呢?学生2:《凿壁借光 》主持人A:这些故事不仅有趣,而且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
那么都给大家带来了哪些思考呢?或者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对你有哪些影响呢?主持人B:经典名著的博大精深,真令人回味无穷。
主持人A :走进经典,我们走进生活的四季。
主持人B:走进经典,我们走进人生的四季。
主持人A:底蕴深厚的《老子》可吟读,可朗诵,主持人B:能从耳朵钻入心中,如同一股泉水涓涓流淌,与大自然相融合。
主持人A:草木为了感激春的到来——吐露新芽;主持人B:鲜花为了感激夏的到来——竞相开放;主持人A:硕果为了感激秋的到来——挂满枝头;合:我们为了感激经典——今天在此展示自己。
主持人B:《弟子规》主要讲如何孝敬父母,如何为人处世,以增进团结,促进和谐。
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为世人所称道,所敬仰。
下面请欣赏小故事《孟信不卖病牛》《孟信不卖病牛》古代,有个叫孟信的人,被罢免了官职以后,家里很穷,甚至连吃的东西都没有了。
一天,家里人趁孟信外出把家里仅有的一头病牛卖了,来换粮食。
孟信回家后发现病牛被卖了,就把家里人打了一顿,还去把病牛要了回来,他对买主说这是病牛,没什么用处了,这样的病牛不能卖给你。
如果我们都能像孟信一样,做人诚实守信,经商公平交易。
那像“三鹿奶粉”等欺诈行为事件就不会发生。
主持人A:听了这个故事,你认为孟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呢?见没见过和他不一样的人呢?(通过小故事和同学们的评论,让孩子们明白怎样做人。
)主持人B: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主持人A: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弃官寻母的相关诗句
七岁生离母,参商五十年。
千朝相见面;喜气动皇天。
讲的是 宋朝时有一个名叫朱寿昌的人,他的生母刘氏
苏轼在鄂州的诗
01 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02 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03 啮指痛心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04 百里负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
”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孔子家语·致思》)05 芦衣顺母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
”(《论语·先进》)。
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
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
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
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
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06 鹿乳奉亲郯子,春秋时期人。
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
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07 戏彩娱亲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
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
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08 卖身葬父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
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
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
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
言毕凌空而去。
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09 刻木事亲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
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
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10 行佣供母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
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
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
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11 怀橘遗亲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
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
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
”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
”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12 埋儿奉母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
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
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13 扇枕温衾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
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
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
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14 拾葚异器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
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
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
”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15 涌泉跃鲤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
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
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
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
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
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
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
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16 闻雷泣墓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
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
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
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
”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17 乳姑不怠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
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
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
”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18 卧冰求鲤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
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
继母食后,果然病愈。
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19 恣蚊饱血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
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
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20 扼虎救父杨香,晋朝人。
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
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21 哭竹生笋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
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
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
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
后来他官至司空22 尝粪忧心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
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
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
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
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23 弃官寻母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
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
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24 涤亲溺器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
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与孝有关的成语和诗词
语: 父慈 父慈子孝 母慈子孝 求忠出孝 入孝出弟 不匮 孝悌力 孝子爱日 孝子顺孙 移孝为忠 移孝作忠 忠孝节义 忠孝两全 成语故事:1.舐犊情深:比喻父母疼爱子女的深情。
(老牛舐犊、舐犊之爱)2.椿萱并茂:比喻父母健在。
(椿荣萱茂、双亲犹健)3.义方之道:父母以正道教导子女。
(义方教子、教子有道、义方之训、趋庭之教)4.寸草春晖:指父母对子女教养的恩情深重,儿女竭尽心力亦难以回报。
(罔极之恩、昊天罔极)5.无忝所生:勉励人进德修业,以免羞辱父母。
(不辱椿萱、扬名显亲)6.养生送死:指对父母应尽的孝道。
(晨昏定省、问安视膳、扇枕温衾)7.彩衣娱亲:身穿彩衣逗父母开心,比喻孝顺父母。
(承欢膝下、冬温夏凊)8.慈乌反哺:比喻子女报答亲恩。
(乌鸟私情、扇枕温被)9.菽水承欢:指子女能克尽孝道。
(菽水之义、口体之养、承欢膝下)孝子贤孙 忠孝两全 移孝为忠 孝子爱日 入孝出悌 子孝父慈 披麻带孝 忠孝节义 诗歌: 古代的: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
〖汉〗刘安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劝孝歌》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
《劝孝歌》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
《劝孝歌》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
《劝孝歌》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
《劝孝歌》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劝孝歌》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
《小儿语》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唐〗韩愈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
《格言集锦》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三字经》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
字严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
字严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
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
郑振铎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诗经》父之美德,儿之遗产。
字严父母德高;子女良教。
《格言对联》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
〖唐〗韩愈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唐〗王建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格言联璧》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
《格言联璧》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
《诗经》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宋〗吕公著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格言联璧》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现代的:1京城的雨浇湿我疼痛的心脏裤兜里的双手支撑着我无力的臂膀卷曲的长发遮不住流下的眼泪心痛扭曲着我的脸庞 醒来吧我的父亲 您知道我有多想我多想给您我全部的力量再为您捶捶背 再为您捏捏腿求老天再给我们一些尽孝的时光 醒来吧我的父亲 您知道我有多想我多想给您我全部的力量那一纸病重通知不会把我们压垮对吗我的血液里流淌着和您一样的也是您所赋与的坚强 您终于醒了 我要感谢仁慈的上苍您是妈妈和我们唯一的力量既然今生注定我们一路风雨我只企求路长 只求路长 一路风雨又何妨 2脚下的白雪印出他串串的足迹刺骨的北风似万把钢鞭无情的抽打他那坚毅脸颊急促的呼吸和着冷风使他的粗眉和胡须变成银色他继续走着走在小兴安岭的山间小道上 我知道他的脚下本无路鹅毛般的大雪淹没了他的脚印不远处又印出了新的一串宽宽的肩上一捆砍下的柴本来挺拔的身体不免有些弯曲粗而有力的大手握着一把板斧他继续走着不知何时北风卷着雪花回了家阳光又洒到巨人的身上你不能给我财富可在你的怀里我感到安全又幸福永远爱你----我的父亲 24孝1.孝感动天舜,传说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父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顶时,从下纵火,舜持两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瞽叟与象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恭顺,对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
舜在厉山耕种,象替耕地,鸟代锄草。
帝尧听舜孝顺,有处理政事才干,把两女儿娥皇和女英嫁他;经多年观察和考验,定舜做他继承人。
舜登位后,去看父亲,仍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2.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仁孝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3.啮指痛心曾参, 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少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柴迅速回家,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来,我咬指盼你回来。
”曾参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4.百里负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随从车马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
”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孔子家语·致思》) 5.芦衣顺母闵损, 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门生,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孔子赞说:“孝哉,闵子骞
”(《论语·先进》)。
他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
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因寒打颤,绳子落地上,遭到父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虐。
父亲返家,要休后妻。
闵损跪求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
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6.鹿乳奉亲郯子,春秋时期人。
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
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7.戏彩娱亲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
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
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8.卖身葬父董永, 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
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
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
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
言毕凌空而去。
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9.刻木事亲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
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
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10.行佣供母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
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
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
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11.怀橘遗亲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
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
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
”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
”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12.埋儿奉母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
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
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13.扇枕温衾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
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
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
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14.拾葚异器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
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
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
”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15.涌泉跃鲤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
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
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
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
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
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
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
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16.闻雷泣墓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
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
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
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
”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17.乳姑不怠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
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
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
”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18.卧冰求鲤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
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
继母食后,果然病愈。
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19.恣蚊饱血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
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
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20.扼虎救父杨香,晋朝人。
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
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21.哭竹生笋孟宗, 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
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
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
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
后来他官至司空。
</font? 22.尝粪忧心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
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辞官返乡。
回家知父亲已病重两日。
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 黔娄于是去尝父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
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23.弃官寻母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
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
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24.涤亲溺器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
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与孝有关的成语和诗词
成语:父慈子孝 父慈子孝 母慈子孝 求忠出孝 入孝出弟 孝思不匮 孝悌力田 孝子爱日 孝子顺孙 移孝为忠 移孝作忠 忠孝节义 忠孝两全成语故事:1.舐犊情深:比喻父母疼爱子女的深情。
(老牛舐犊、舐犊之爱)2.椿萱并茂:比喻父母健在。
(椿荣萱茂、双亲犹健)3.义方之道:父母以正道教导子女。
(义方教子、教子有道、义方之训、趋庭之教)4.寸草春晖:指父母对子女教养的恩情深重,儿女竭尽心力亦难以回报。
(罔极之恩、昊天罔极)5.无忝所生:勉励人进德修业,以免羞辱父母。
(不辱椿萱、扬名显亲)6.养生送死:指对父母应尽的孝道。
(晨昏定省、问安视膳、扇枕温衾)7.彩衣娱亲:身穿彩衣逗父母开心,比喻孝顺父母。
(承欢膝下、冬温夏凊)8.慈乌反哺:比喻子女报答亲恩。
(乌鸟私情、扇枕温被)9.菽水承欢:指子女能克尽孝道。
(菽水之义、口体之养、承欢膝下)孝子贤孙 忠孝两全 移孝为忠 孝子爱日 入孝出悌 子孝父慈 披麻带孝 忠孝节义诗歌:古代的:慈母爱子,非为报也。
〖汉〗刘安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劝孝歌》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
《劝孝歌》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
《劝孝歌》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
《劝孝歌》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
《劝孝歌》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劝孝歌》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
《小儿语》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唐〗韩愈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
《格言集锦》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三字经》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
字严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
字严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
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
郑振铎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诗经》父之美德,儿之遗产。
字严父母德高;子女良教。
《格言对联》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
〖唐〗韩愈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唐〗王建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格言联璧》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
《格言联璧》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
《诗经》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宋〗吕公著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格言联璧》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现代的:1京城的雨浇湿我疼痛的心脏裤兜里的双手支撑着我无力的臂膀卷曲的长发遮不住流下的眼泪心痛扭曲着我的脸庞醒来吧我的父亲 您知道我有多想我多想给您我全部的力量再为您捶捶背 再为您捏捏腿求老天再给我们一些尽孝的时光醒来吧我的父亲 您知道我有多想我多想给您我全部的力量那一纸病重通知不会把我们压垮对吗我的血液里流淌着和您一样的也是您所赋与的坚强您终于醒了 我要感谢仁慈的上苍您是妈妈和我们唯一的力量既然今生注定我们一路风雨我只企求路长 只求路长 一路风雨又何妨2脚下的白雪印出他串串的足迹刺骨的北风似万把钢鞭无情的抽打他那坚毅脸颊急促的呼吸和着冷风使他的粗眉和胡须变成银色他继续走着走在小兴安岭的山间小道上我知道他的脚下本无路鹅毛般的大雪淹没了他的脚印不远处又印出了新的一串宽宽的肩上一捆砍下的柴本来挺拔的身体不免有些弯曲粗而有力的大手握着一把板斧他继续走着不知何时北风卷着雪花回了家阳光又洒到巨人的身上你不能给我财富可在你的怀里我感到安全又幸福永远爱你----我的父亲24孝1.孝感动天舜,传说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父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顶时,从下纵火,舜持两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瞽叟与象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恭顺,对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
舜在厉山耕种,象替耕地,鸟代锄草。
帝尧听舜孝顺,有处理政事才干,把两女儿娥皇和女英嫁他;经多年观察和考验,定舜做他继承人。
舜登位后,去看父亲,仍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2.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仁孝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3.啮指痛心曾参, 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少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柴迅速回家,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来,我咬指盼你回来。
”曾参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4.百里负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随从车马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
”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孔子家语·致思》)5.芦衣顺母闵损, 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门生,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孔子赞说:“孝哉,闵子骞
”(《论语·先进》)。
他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
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因寒打颤,绳子落地上,遭到父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虐。
父亲返家,要休后妻。
闵损跪求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
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6.鹿乳奉亲郯子,春秋时期人。
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
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7.戏彩娱亲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
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
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8.卖身葬父董永, 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
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
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
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
言毕凌空而去。
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9.刻木事亲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
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
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10.行佣供母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
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
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
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11.怀橘遗亲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
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
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
”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
”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12.埋儿奉母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
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
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13.扇枕温衾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
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
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
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14.拾葚异器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
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
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
”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15.涌泉跃鲤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
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
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
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
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
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
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
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16.闻雷泣墓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
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
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
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
”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17.乳姑不怠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
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
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
”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18.卧冰求鲤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
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
继母食后,果然病愈。
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19.恣蚊饱血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
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
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20.扼虎救父杨香,晋朝人。
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
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21.哭竹生笋孟宗, 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
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
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
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
后来他官至司空。
</font?22.尝粪忧心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
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辞官返乡。
回家知父亲已病重两日。
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 黔娄于是去尝父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
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23.弃官寻母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
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
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24.涤亲溺器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
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求苏轼被贬后的所有诗词。
苏轼被贬以后的诗词: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①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②。
时见幽人独往来③,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 头,有恨无人省④。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⑤。
〔注〕①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于元丰三年 (1080)二月到达,初寓居定慧院,五月迁临皋亭。
本词当作于这期间。
定慧院: 一作“定惠院”,在黄冈东南。
②漏断:指夜深。
古代用壶滴漏计算时刻。
③幽人:兼有幽居之人与幽囚之人的意思。
此当为苏轼自指。
④省:觉察、 理解。
⑤宋黄庭坚《跋东坡乐府》评本词云:“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 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词中表现作者寂寞孤 高的心情。
或以为隐射刺时之作,如清张惠方言《词选》载:“鲖阳居士云: 缺月,刺微明也。
漏断,暗时也。
幽人,不得志也。
独往来,无助也。
惊鸿, 贤人不安也。
回头,爱君不忘也。
无人省,君不察也,‘拣尽寒枝不肯栖’, 不偷安于高位也。
‘寂寞沙洲冷’,非所安也。
”按这是清常州词派所谓“作 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谭献《复堂词话》)读词方法的先导。
其体会发 挥,已超出原作本意了。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① 似花还似非花②,也无人惜从教坠③。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④。
萦 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⑤。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⑥。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⑦。
春 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⑧。
〔注〕①元丰三年(1080)在黄州作。
章粢,字质夫,作有《水龙吟》(燕忙 莺懒花残)。
苏轼《与章质夫》云:“《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
本 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 一首寄云,亦告以不示人也。
”宋朱弁《曲洧旧闻》:“章质夫作《水龙吟》 咏杨词,命其意用事,潇洒可喜。
东坡和之,若豪放不入律吕,徐而视之,声 韵谐婉,反觉章词有绣织工夫。
”张炎《词源·杂论》:“东坡《次章质夫杨 花水龙吟》韵,机锋相摩,起句便合让东坡一头地,后片愈出愈奇,直是压倒 古今。
” ②似花句:谓杨花既象花又不象花。
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 “此句可作全词评语,盖不离不即也。
” ③从教:任凭、不管。
④无情有 思:看似无情,却有意思。
“思”与柳丝之“丝”同音双关。
此化用杜甫《白 丝行》“落絮游丝亦有情”句意。
⑤萦损三句:写柳絮飘飞时引起的闺愁及 思妇的娇困情态。
⑥梦随三句:翻用唐金昌绪《春怨》(黄莺)“啼时惊妾 梦,不得到辽西”诗意。
⑦萍碎:苏轼原注:“杨花落水淡浮萍,验之信 然。
”又其《再次韵曾仲锦荔支》诗自注:“飞絮落水中,经宿即为浮萍。
” 按此为古代传说、诗人想象,不是科学。
⑧清沈谦《填词杂说》评本词: “幽怨缠绵,直是言情,非复咏物。
”近人王国维《人间词话》:“咏物之词, 自以东坡《水龙吟》为最工。
” 水调歌头⑴ 欧阳文忠公尝问余⑵:“琴诗何者为善
”答以退之《听颖师琴》 诗⑶。
公曰:“此诗固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也。
”余深然之。
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⑷。
余久不作, 特取退之词稍加* 括⑸,使就声律,以遗之云⑹。
昵昵儿女语⑺,灯火夜微明。
恩冤尔汝来去⑻,弹指泪和声。
忽变轩昂勇士, 一鼓填然儿气⑼,千里不留行。
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⑽。
众禽里,真 彩凤,独不鸣。
跻攀寸步千险⑾,一落百寻轻⑿。
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 炭⒀,起坐不能平。
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⒁。
〔注〕⑴本词作于元丰三年(1080)。
苏轼在黄州《与朱唐叔》第二十书云: “章质夫求琵琶歌词,不敢不寄呈。
” ⑵欧阳文忠公:即欧阳修。
⑶退之: 唐文学家韩愈的字。
他有《听颖师弹琴》诗云:“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 忽见孤凤皇。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予有两耳。
未肯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师尔诚能,无以冰炭 置我肠。
” ⑷章质夫:即章粢。
⑸*括:矫揉弯曲竹木,使之平直,或为 成形的器具,引申为依某种文体原有的内容、词句改写成另一种体裁,此指把 不入乐的诗改成合于声律的词。
⑹遗(wèi):给与。
⑺昵昵:亲密貌。
⑻尔汝:以“尔”“汝”相称,表示关系亲昵。
⑼一鼓:《左传·庄公十 年》:“一鼓作气。
”填然:形容鼓声宏大。
⑽青冥:天空。
⑾跻攀:攀 登。
⑿寻:八尺。
⒀烦子二句:烦劳你手指间弹奏出如风雨般的乐声,使 我内心产生强烈冲突。
冰炭,枚冷和极热的东西,形容感情的反差剧烈。
⒁无泪句:是说听者眼泪已流尽,比韩愈诗的“湿衣泪滂滂”更进一层。
西江月①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②。
酒贱 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③,把盏凄然北望。
〔注〕①一本有标题为“黄州中秋”。
《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说本词 作于元丰三年(1080)。
宋杨湜《古今词话》谓其末句“北望”为表现作者“怀 君之心”。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则谓词末两句为抒发“兄弟之情”,“疑 是在钱塘(杭州)作”。
②夜来二句:谓秋风落叶引起眉上愁,鬓上霜(白 发)。
③孤光:远照之月光。
《文选》沈约《咏源中雁》诗:“单泛逐孤 光。
”注:“铣曰:孤犹远也。
” 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⑴ 江汉西来⑵,高楼下⑶、蒲萄深碧⑷。
犹自带岷峨云浪⑸,锦江春色⑹。
君是 南山遗爱守⑺,我为剑外思归客⑻。
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 传》⑼,君休读。
狂处士⑽,真堪惜。
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⑾。
不独笑书生 争底事⑿,曹公黄祖俱飘忽⒀。
愿使君还赋谪仙诗⒁,追黄鹤⒂。
〔注〕⑴本词当作于元丰四年(1081),作者在黄州,朱寿昌,安康叔,时为 鄂州(冶所今湖北武汉武昌)知州。
使君,汉时对州郡长官之称。
⑵江汉: 长江和汉水。
⑶高楼:指武昌黄鹤楼。
⑷蒲萄:同葡萄,喻江水之澄清。
李白《襄阳歌》:“遥年历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
” ⑸岷峨句:岷 山和峨嵋山融化的雪水浪花。
⑹锦江:在四川成都南,一称濯锦江,相传其 水濯锦,特别鲜丽,故称。
杜甫《登楼》:“锦江春色来天地。
” ⑺南山: 终南山,在陕西,朱寿昌曾任陕州通判,故称。
遗爱,指有惠爱之政引起人们 怀念。
《左传·昭公二十年》载孔子闻郑子产卒时“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⑻剑外:四川剑门山以南。
苏轼家乡四川眉山,故自称剑外来客。
⑼《江表 传》:晋虞溥著,其中记述三国时江左吴国时事及人物言行,已佚,《三国志》 裴松之注中多引之。
⑽狂处士:指三中是祢衡。
他有才学而行为狂放,曾触 犯曹操,曹操多顾忌他才名而未杀。
后为江夏太守黄祖所杀。
不出仕之士称处 士。
⑾空洲两句:鹦鹉洲,在长江中,后与陆地相连,在今湖北汉阳。
黄祖 长子黄射在洲大会宾客,有人献鹦鹉,祢衡当即作《鹦鹉赋》,故以为洲名。
唐崔颢《黄鹤楼》诗:“芳草萋萋鹦鹉洲。
”李白《赠江夏韦太守》诗:“顾 惭祢处士,虚对鹦鹉洲。
”为此词用语所本。
⑿不:据《全宋词》补。
⒀曹公句:权势人物如曹操与黄祖也都已一闪过去。
⒁谪仙:指李白。
⒂追黄鹤:赶上崔颢的《黄鹤楼》诗。
相传李白登黄鹤楼说:“眼前有景道不 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无作而去。
(见《唐才子传》)。
后李白作《登金陵 凤凰台》,即有意追赶崔诗的。
水龙呤⑴ 闾丘大夫孝终公显⑵,尝守黄州,作栖霞楼,为郡中胜绝。
元丰 五年,余谪居黄。
正月十七日,梦扁舟渡江,中流回望,楼中歌乐杂 作。
舟中人言:“公显方会客也。
” 觉而异之, 乃作此曲,盖《越 调鼓笛慢》。
公显时已致仕⑶,在苏州。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
云间笑语,使君高会⑷,佳人半醉。
危柱哀 弦⑸,艳歌余响,绕云萦水⑹。
念故人老大⑺,风流未减,空回首,烟波里。
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
五湖闻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⑻。
云梦南州⑼,武昌东岸⑽,昔游应记。
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⑾,也参差是⑿。
〔注〕⑴元丰五年(1082)在黄州作。
⑵闾丘孝终:安公显,曾任黄州知州。
⑶致仕:退休,把官职退还政府。
⑷使君:汉时对州郡长官之称,此指闾丘。
⑸危柱句:指乐声高而有感染力。
危,高。
柱,乐器上弦柱,可以旋转,将弦 绷紧或放松。
此指把弦柱拧紧,使发音高昂。
⑹艳歌两句:谓歌乐余声萦绕 云水面而不散。
⑺故人:老朋友,指闾丘。
⑻五湖三句:相传春秋时越国 大夫范蠡在来吴之后弃官携带西施从五源离去。
五湖,约指太湖区的湖泊。
⑼云梦南州:指黄州,在古云梦泽之南。
唐杜牧《忆齐安郡》诗:“平生睡足 处,云梦泽南州。
” ⑽武昌东岸,也指黄州,武昌,今湖北鄂城,在长江南 岸,黄州在长江东、北岸。
⑾端:真,特地。
⑿参差:约略。
白居易《长 恨歌》:“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 满庭芳① 蜗角虚名②,蝇头小利③,算来著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 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④。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⑤。
思量。
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⑥。
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 茵展,云幕高张⑦。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注〕①本词当系元丰五年(1082)苏轼在黄州时作。
②蜗角:极言微小。
《庄子·则阳》谓在蜗之左角的触氏与右角的蛮氏,两簇常为争地而战。
③蝇头:本指小字,此取微小之义。
④些子:一点儿。
⑤百年里三句:语 本李白《襄阳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 ⑥能几许三句: 意谓计算下来,一生中日子有一半是被忧愁风雨干扰。
⑦苔茵两句:以青苔 为褥席铺展,把白云当帐幕高张。
定风波①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②。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③,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 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④,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⑤。
〔注〕①元丰五年(1082)在黄州作。
②沙河:苏轼《书清泉寺》:“黄州 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余将买田其间。
” ③芒鞋:草鞋。
④料峭:形容 春天的微寒。
⑤潇洒:指风雨。
近人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此足微是 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
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
以曲笔直写胸臆,倚声能 事尽之矣。
” 浣溪沙①·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②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③。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④。
〔注〕①元丰五年(1082)三月在黄州作。
②游蕲水三句:蕲水,县名,在 今湖北浠水。
苏轼《书清泉寺词》谓自己与庞安时(善医而聋)“同游清泉寺, 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水(晋书法家王羲之)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 溪,溪水西流。
余作歌云:……。
是日剧饮而归。
” ③子规:杜鹃鸟,传为 古代蜀帝杜宇之魂所化,啼声悲凄,常令羁旅之人引起乡愁。
④黄鸡:唐白 居易《醉歌》:“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
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 催年酉前没。
”此句翻用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