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句你最喜欢的名言并说出理由100字
这篇童话讲的是:一只子独自离开妈妈出去看春天致,不小心被泥弹给砸到了,受了伤,不起来,回不了家了,在地上痛苦的呻吟着。
池塘里的水、岸上的柳树、蜜蜂、棠棣花都安慰它,可是它们帮不了它。
这时,走来了一个叫青儿的小姑娘,她发现了受伤的小燕子,就把小燕子带回了家,和好朋友玉儿一起细心地照顾着小燕子,帮小燕子治伤。
等小燕子恢复了健康,又帮助它找到了妈妈,让小燕子重新回到了妈妈温暖的怀抱。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
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
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
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
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如何使学生作文“言之有物”
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
而作为学生的第一读者,在每次批阅学生作文时却深感学生作文的空洞、苍白。
给人的感觉是千篇一律,枯燥乏味,无病呻吟,生编硬造,正如毛泽东笔下的“瘪三”让人面目可憎。
学生作文时也是苦不堪言,作文便是作难,每逢作文便茶饭不思,日夜难寐,费尽心机,搜肠刮肚,绞尽脑汁还无啥可写。
写作大全,优秀作文选是他们的创作源泉,一旦作文时便熟练地抄袭、拼凑、剪辑、组合,进入了一种机械的制造程序,制造着赵谦翔老师笔下那种徒有躯壳,没有灵魂,死不死,活不活,黑不黑,白不白的“灰色作文”。
千百个不同的脑袋里有的是一样的思路,一样的模式,一样的体系。
而没有自己丝毫的一点感情,使作文堕落成一堆没有生命力的文字拼凑。
我认为首先应指导学生重新认识作文。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和作文指导的程式化训练使学生把作文当成了一种文字游戏。
“好”学生还总结了一套套应付作文的手段:一凑、二套、三抄。
或凑即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来个改头换面,凑成一篇自以为美不胜收的“杂文”;或套文章格式总分总,学习雷锋不能少,要是考我议论文,就把决心誓言表;或抄脑子中背下几篇情节曲折生动感人的文章,一旦碰上类似的题材,便有了现成之作。
这样便有了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千篇一律的现代八股。
叶圣陶在《作文论》中指出:“如有所感兴,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于情趣的自然。
”。
作文本应是自己真情实感的一种流露,是自己认识生活,感悟生活的一种文字体现,是自己人生经验、情趣、胸襟、道德情操,乃至人生理想的一种反映。
如施蕾同学所说:“当我成功或失败的时候,当我快乐或忧伤的时候,当我被生活青睐或厌恶的时候,写上几句心声,既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情,又可以更投入更健康的作文。
”(《语文学习》97。
9)施蕾同学的这几句心声就是她用自己的情感和心血绘就的。
这里的心声已经成为她心灵发展和成熟的一种需要。
我们指导学生作文应让学生敢于说自己的真心话,敢于写自己的真实事,敢干在作文中倾诉自己的喜悦,自己的困惑,自己的踌躇,自己的惆怅,流露自己的心声,敢干在作文中刻划自己在人生道路中成长的轨迹和印痕,表达自己对生活及生命的认识和了解,表现自己的感情和精神。
哪怕她还不成熟,哪怕她还很幼稚,甚至她还很丑陋。
但那毕竟是自己的。
其次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向生活索取素材。
作文教学究其实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已有的生活素材进行综合思考和书面表达的一种教学,生活基础是作文的源泉。
离开了生活,特别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学生的作文一定会无话可说。
叶对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说:“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也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也就活泼地流个不歇。
”可是正如苏联着名地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所说地那样:“从学生的学校生活开始,我们就在他们面前关闭了通向大自然迷人世界的大门,他们不能倾听小溪流水的淙淙声,不能倾听春日里融雪的水滴声和云雀的歌唱。
”的确是这样,任何事物都有他的两面性,学校应试教育自然也是。
我们不能改变,但可以尽自己的努力改善,培养学生作生活的有心人。
江西省甘仲园老师在这一方面给我们做出了典范。
他在学完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之后,感悟到这一单元全是培养学生亲情的,便指导学生在生活中感悟亲情,在行动中培养亲情,学完这一单元他布置了这样一篇作文,要求学生写一篇反映亲情的作文。
题目是这样的:为了儿女的健康成长,爸妈不知为你做了多少事,操了多少心,作为儿女,你为他们做过什么让他们开心的事吗
如果做了,那么请你详细地记下来,可以适当地抒情和议论,如果没做,那么请你试着做一件吧,请记住不论你做好估坏,只要你有这份心,父母都会高兴的。
题目自拟。
作文布置下去后,有的当场交了卷,也有两三天后才交卷的。
但全班100%的学生都做了一件让父母高兴的事,写了一篇说真话、诉真情的好文章。
是否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在生活中观察、积累、思索是中学生作文是否有话可说的关键。
我们指导学生应该让他们认真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做生活的有心人。
每天坚持写日记,眼看耳闻、脑思、去粗取精、把有意义的东西记下来。
鼓励他们多实践、多体验人生世态和大自然风光。
有意识的抓住大千世界与自我内心世界的融会贯通带。
发现生活的丰富内涵和感受平凡生命的价值。
第三,要引导学生去读。
古人曰“劳于读书”确可“逸于作文。
”这与我们熟知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一样的。
的确我们的学生作于课堂,囿于课本,与社会相接触的机会少一些。
但这还可以用阅读去补充。
所有的文学作品多是万千世界中自然美、生活情趣美和自然美、理想美的艺术语言的总结和作家情感的铸炼。
是作家用形象思维和织烈的情感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所以阅读可以说是间接的生活积累。
加强我们的学生阅读,可以丰富他们的阅历,增长他们的见识,扩大他们的视野。
认真不断的读书,知识才能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
古人读书就讲究一个“化”字。
即对读的书要消化,真正的有所悟。
使书中的价值融化为自己的血肉和灵魂。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盖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糟粕也。
蚕食桑而所吐者丝,非桑也。
蜂采花而酿者蜜,非花也。
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瘤。
”叶圣陶也说:“所谓阅读实则读,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
”我们在引导学生读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读去感受,去联想,去认知,吸收文章的营养,感悟自己情感与作品中的共鸣点。
并且坚持做好摘抄、记诵、积累,使之成为自己思想中的一部分。
针对中学生功课繁重这一点,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强调重点,立好明确的目标,去寻找介绍一些符合中学生心理发展成长需要的书。
根据需求,确定精读、略读的方法,典范文章、精彩文段须用精读方法,动笔圈点勾画、摘抄名言警句、体会词句含义。
做到口诵心惟。
教给学生评注赏析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爱默生说:“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籍当作注释,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
”书读的多,又能不断地质疑消化,学生作文就绝对会有话可说。
“凡作文,须要胸中有万卷书为之根底。
”从读书中积累素材,是古人写作的一条重要经验。
这也应该成为我们学生的一条重要经验。
第四,这应是贯穿于整个作文或者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既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人和文是永远不能分离的。
古今中外的成就卓越的作家,都是用自己的人格来书写作品,用作品来表现自己的人格的。
当我们吟诵李白、杜甫诗篇的时候,自然会感受到他们的人格风貌和个性特征在字里行间的涌动和闪耀。
当我们朗读鲁迅、郭沫若作品的时候,自然要被他们的人格力量和艺术的完美结合而折服。
教育中一个很本质的东西就是建构高迈的人格大厦。
作文和做人更是紧密相连的,中学生现在正处于人格形成的阶段,有着极强的可塑性。
我们若希望学生写出品位高雅、言之有物的作文,首先应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在这方面赵秉谦老师给我们铺了一条很好的路:他通过《东方时空》课和“班会感悟课”把“无字书”——社会与人生引入课堂教学。
从而杜绝了作为谋取狭隘功利的敲门砖的“灰色作文”,张扬了作为完善人生的健身器的“绿色作文”,使读书与做人,作文与做人实现了红花绿叶一而二,壁合珠联二而一的统一。
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先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的胸怀。
热爱生活是一切善行的基石,更是人生拼搏进取的源泉,只有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心灵的汩汩暖流,才会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七采阳光,发现生活的美,追寻生活的美,传达生活的美,人而也会使自己的心灵得到美的洗礼,净化和升华。
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还应培养学生求真务实人生态度,让学生们在生活中说真话,做实事,脚踏实地,老老实实,本本份份。
在作文中敢于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显示自己的心路历程,让自己在作品中自由翱翔,真正达到“人融入文,文高扬人”人文和一的境界。
这也是作文教学要追求的真理。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项艰苦而又艰难的过程,需要摸索,需要探讨。
但是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很明确的,就是能让学生用流畅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反映自己的成长的历程和轨迹。
我们的努力就是完成这个目标。
最后让我借用赵秉谦老师的几句话作为结尾,让我们广大同行以此共勉吧:育人为本,有体则生,训练为肢,有肢则动,求活为魂,有魂则灵,启迪为脉,有脉则活。
叶圣陶名人名言
叶的名言1、品德教育重在实做,不在于能道。
2、文当作的,但是要紧的在乎做人。
3正教育思想是改革教育最紧要之点。
4、德行须从民主来修养。
5、小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打定小学生一辈子有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的根基。
6、学校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
7、教育之要点,当天逾养成儿童正确精神之思想能力。
8、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
9、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习惯。
10、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叶圣陶写的《一粒种子》主要讲了什么事
一、叶圣陶写的《一粒种子要讲了——《一粒种子》主要讲了商人,国王,军士,富豪,中种子只自己,种子没有长成碧绿的小树,而农夫则该浇水就浇水,该施肥就施肥,那一粒种子长成了碧绿的小树。
二、附原文如下:叶圣陶:《一粒种子》世界上有一粒种子,象核桃那样大,绿色的外皮非常可爱。
凡是看见它的人,没一个不喜欢它。
听说,要是把它种在土里,就能够钻出碧玉一般的芽来。
开的花呢,当然更美丽,不论是玫瑰花、牡丹花、菊花,都比不上它;并且有浓厚的香气,不论是芝兰、桂花、玉簪,都比不上它。
可是从来没人种过它,自然也就没人见过它的美丽的花,闻过它的花的香气。
国王听说有这样一粒种子,欢喜得只是笑。
白花花的胡子密得像树林,盖住他的嘴,现在树林里露出一个洞——因为嘴笑得合不上了。
他说:“我的园里,什么花都有了。
北方冰雪底下开的小白花,我派专使去移了来。
南方热带,象盘子那样大的莲花也有人送来进贡。
但是,这些都是世界上平常的花,我弄得到,人家也弄得到,又有什么稀奇
现在好了,有这样一粒种子,只有一粒。
等它钻出芽来,开出花来,世界上就没有第二棵。
这才显得我最尊贵,最有权力。
哈
哈
哈
……” 国王就叫人把这粒种子取来,种在一个白玉盆里。
土是御花园里的,筛了又筛,总怕它还不够细。
浇的水是用金缸盛着的,滤了又滤,总怕它还不够干净。
每天早晨,国王亲自把这个盆从暖房里搬出来,摆在殿前的玉阶上,晚上还是亲自搬回去。
天气一冷,暖房里还要生上火炉,热烘烘的。
国王睡里梦里,也想看盆里钻出碧玉一般的芽来,醒着的时候更不必说了,老坐在盆旁边等着。
但是哪儿有碧玉一般的芽呢
只有一个白玉的盆,盛着灰黑的泥。
时间像逃跑一般过去,转眼就是两年。
春天,草发芽的时候,国王在盆旁边祝福说:“草都发芽了,你也跟着来吧
”秋天,许多种子发茅的时候,国王又在盆旁边祝福说:“第二批芽又出来了,你该跟着来了
”但是一点儿效果也没有。
于是国王生气了,他说:“这是死的种子,又臭又难看,我要它干吗
”他就把种子从泥里挖出来,还是从前的样子,象核桃那样大,皮绿油油的。
他越看越生气,就使劲往池子里一扔。
种子从国王的池里,跟着流水,流到乡间的小河里。
渔夫在河里打鱼,一扯网,把种子捞了上来。
他觉得这是一粒稀奇的种子,就高声叫卖。
富翁听见了,欢喜得直笑,眼睛眯到一块儿,胖胖的脸活像个打足了气的皮球。
他说:“我的屋里,什么贵重的东西都有了。
鸡子那么大的金刚钻,核桃那么大的珍珠,都出大价钱弄到了手。
可是又算得上什么呢
有的不只我一个人,并且,张口金银珠宝,闭口金银珠宝,也真有点儿俗气。
现在呢,有这么一粒种子——只有一粒
这要开出花来,不但可以显得我高雅,并且可以把世界上的富翁都盖过去。
哈
哈
哈
……” 富翁就到渔夫那里把种子买了来,种在一个白金缸里。
他特意雇了四个有名的花匠,专门经管这一粒种子。
这四个花匠是从三百多人里用考试的办法选出来的。
考试的题目特别难,一切种植名花的秘诀,都问到了,他们都答得头头是道。
考取以后,给他们很高的工钱,另外还有安家费,为的是让他们能安心工作。
这四个人确是尽心尽力,轮班在白金缸旁边看着,一分一秒也不断人。
他们把本领都用出来,用上好的土,上好的肥料,按时候浇水,按时候晒,总之,凡是他们能做的他们都做了。
富翁想:“这样精心照看,种子发芽一定加倍地快。
到开花的时候,我就大宴宾客。
那些跟我差不多的富翁都请到,让他们看看我这天地间没第二份的美丽的奇花,让他们佩服我最阔气,我最优越。
”他这么想,越想越着急,过一会儿就到白金缸旁边看看。
但是哪里有碧玉一般的芽呢
只有一个白金的缸,盛着灰黑的泥。
时间象逃跑一般过去,转眼又是两年。
春天,快到请客的时候,富翁在缸旁边祝福说:“我就要请客了,你帮帮忙,快点儿发芽开花吧
”秋天,快到宴客的时候,他又在缸旁边祝福说:“我又要请客了,你帮帮忙,快点发芽开花吧
”但是一点儿效果也没有。
于是富翁生气了,他说:“这是死的种子,又臭又难看,我要它干吗
”他就把种子从泥里挖出来,还是从前的样子,像核桃那样大,皮绿油油的。
他越看越生气,就使劲往墙外边一扔。
种子跳过墙,掉在一个商店门口。
商人拾起来,高兴极了,他说:“稀奇的种子掉在我的门口,我一定要发财了。
”他就把种子种在商店旁边。
他盼着种子快发芽快开花,每天开店的时候去看一回,收店的时候还要去看一回。
一年很快过去了,并没看见碧玉一般的芽钻出来。
商人生气了,说:“我真是个傻子,以为是什么稀奇的种子
原来是死的,又臭又难看。
现在明白了,不为它这个坏东西耗费精神了。
”他就把种子挖出来,往街上一扔。
种子在街上躺了半天,让清道夫跟脏土一块儿扫在垃圾车里,倒在军营旁边。
一个兵士拾起来,很高兴他说:“稀奇的种子让我拾着了,我一定是要升官了。
”他就把种子种在军营旁边。
他盼着种子快发芽开花,下操的时候就蹲在旁边看着,怀里抱着短枪。
别的兵士问他蹲在那里干什么,他瞒着不说。
一年多过去了,还没见碧玉一般的芽钻出来。
兵士生气了,他说:“我真是个傻子,以为是什么稀奇的种子
原来是死的,又臭又难看。
现在明白了,不为它这个坏东西耗费精神了。
”他就把种子挖出来,用全身的力气,往很远的地方一扔。
种子飞起来,像坐了飞机。
飞呀,飞呀,飞呀,最后掉下来,正是一片碧绿的麦田。
麦田里有个年轻的农夫,皮肤晒得像酱的颜色,红里透黑,胳膊上的筋肉一块块地凸起来,像雕刻的大力士。
他手里拿着一把曲颈锄,正在刨松田地里的土。
他锄一会儿,抬起头来四处看看,嘴边透出和平的微笑。
他看见种子掉下来,说:“吓,真是一粒可爱的种子
种上它吧。
”就用锄刨了一个坑,把种子埋在里边。
他照常工作,该耕就耕,该锄就锄,该浇就浇——自然,种那粒种子的地方也一样,耕,锄,浇,样样都做到了。
没几天,在埋那粒种子的地方,碧绿的像小指那样粗的嫩芽钻出来了。
又过几天,拔干,抽枝,一棵活象碧玉雕成的小树站在田地里了。
梢上很快长了花苞,起初只有核桃那样大,长啊,长啊,像橘子了,像苹果了,像柚子了,终于长到西瓜那样大,开花了。
瓣是红的,数不清有多少层,蕊是金黄的,数不清有多少根。
由花瓣上,由花蕊里,一种新奇的浓郁的香味放出来,不管是谁,走近了,沾在身上就永远不散。
年轻的农夫还是照常工作,在田地里来来往往。
从这棵稀奇的花旁边走过的时候,他稍微站一会儿,看看花,看看叶,嘴边透出和平的微笑。
乡村的人都来看这稀奇的花。
回去的时候,脸上都挂着和平的微笑,满身都沾上了浓郁的香味。
1921年11月20日作。
刊《儿童世界》第一卷第8期,署名叶绍钧。
三、作者简介: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
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
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
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
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