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评课的优秀句子
1、注重目标教学,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目标达成度高,评课的好句子。
2、新的课程观认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新教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教师能善于用教材去教,能依据课程标准,适时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3、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4、教学信息多项交流,互动充分,反馈及时,矫正有效。
5、在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认知基础,组织生用论的方式比较原来学习的应用题和这节课学习的应用题有哪些地方不同,让学生明白这节课新知识“新”在由一个未知数发展到两个未知数。
6、老师在课堂中能够充分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不是传授即时方法,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7、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8、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9、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目标明确,通过训练入手,让学生总结规律,教师评析,符合教学规律。
10、通过有效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把一节枯燥的计算课上的很精彩。
11、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
12、老师的课堂中,教者都能够充分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老师不是传授的现在的方法,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13、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率极高,特别是老师能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
14、(1)整节课学生情绪高涨,兴致勃勃。 (2)充分体出了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最后环节让学生计算身高,设计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15、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得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生与生活的联系。
16、课堂教学中的“有意”和“无意”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当然要按着既定目标,方向明确地对学生进行引导。 但是,教学中的“无意”也不容忽视。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有选择地抓住与教学密切相关的点进行联系和发挥,教师和学生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7、本节课的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
18、内容丰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升。
19、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互相补充,让学生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
20、语言精练,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过程由浅入深,方法灵活多样。
21、能活用教材,创新知识的呈现方式,提出目标、围绕目标、检测目标,目标教学的意识强。
22、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42、在课堂中,教师花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多次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探索中得出结论。
23、数学思想方法得到了充分渗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得到进一步优化。
2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25、主动、自主的获取新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了主导、主体作用。
26、自查自纠,小组讨论,展示交流,归纳点拨,拓展延伸。课堂流程科学规范。
27、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观点和想法。
28、强调教学民主,师生平等,课堂气氛融洽和谐。
29、老师课堂激情高,教学环节紧凑,合理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0、老师语言优美,仪表大方,课堂中能充分利用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爱的教学情景,句子《评课的好句子》。
31、课堂气氛活跃。老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2、老师在课堂上要扮演“导演”的角色,而不是“演员”的角色。在老师的精心调度下,所有学生时时刻刻扮演着“演员”的角色,学生读、写、说、思,环环相扣,忙而不乱,都有自己的事可做。
33、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更好。
34、教材理解透彻,知识重点和难点把握准确。
35、课堂活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知识这一先进的课程理念。
36、(1)有“创新”和“创意”。能活用教材,爱想点子。新课改的理念体现得很突出。 (2)形成了校本特色:把数学生活化,设计好。
37、本节课,教师创设了学生爱好的猜谜活动,学生们非常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去参与。
38、目标设置合理,并且整节课紧紧围绕着当堂的目标来进行。环节非常明晰,并且环环相扣,有落实,有测验,有反馈,有巩固,有发展。
39、老师如何“导”,一堂课老师要导的好,关键在于问题设计的好,问题难了,学生一筹莫展、无从下手,空耗时间不说,学生的积极性也消磨没了;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张口即出,缺乏思维空间,起不到提高学生分析思考能力的作用。
40、老师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升。
41、老师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着,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应用。
42、在学生探究口算算理时深入浅出,使学生也很容易地掌握了口算方法。这可从学生的反馈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43、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如何学、如何做,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教学目标非常明确,而且学案切合学生实际,课件的制作非常实用。
44、例题、习题的搭配合理,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
45、学科特有的价值被充分挖掘,学科味非常浓。
46、要求学生将掌握的方法用于解题实践.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的同时提高学生解题方法的水平。
47、突出精讲精练,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应变调控课堂能力强。
48、把微笑带进了课堂,把激情带进了课堂,把魅力带进了课堂。
49、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怎样算比较简便?”使算法得到了更优化,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0、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科学,引导很到位。
51、老师的课语言精练,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过程由浅入深,方法灵活多样。
52、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53、教师能合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
54、学习目标应具体明确,符合课标、教材与学生实际。抓住关键,以简驾繁,重点难点的提出与处理得当。
55、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的桨,让学生积极思考,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估验成功的喜悦。
56、在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57、本节课注重错误归类,题型归类,方法归类。效果非常好!
58、本节课流程设计很科学,自然流畅,围绕目标,突出重点,张弛有度。
59、老师是“导”不是“演”,常见有的老师课堂上滔滔不绝、侃侃而谈,激情飞扬,学生听得津津有味、陶醉其中。 这种老师其实是在“演”,而不在“导”,这种课学生可能喜欢,也有一定效果,但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培养不理想。
60、本节课信息量大、思维量大、训练量大。
61、口算练习的呈现方式多样,并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62、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
63、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经验。
64、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为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和整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65、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66、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67、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三维目标得到充分体现。
68、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
69、例题、习题的搭配合理,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 46.老师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着,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应用。
70、老师利用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起,有许多地方值得学习。
71、利用旧知迁移进行新知的学习,并且进行小组交流,利用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
72、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对新知的探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和自学能力起起到了一定的帮助。
73、教师能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
74、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解放学生的耳,还要解放学生的脑、口、手。
75、注重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主动获取新知。
76、做到重组教材,力求让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的全过程。
77、不过早地给出结论,肯花时间让学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体验机会。
78、能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并充分给足了学生动手、观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
79、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样化,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
80、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师能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81、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
82、老师能从学生特点出发,让学生在玩活动过程中探究新知识、理解新知,人整体上来看,效果确实不错,值得学习。
8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感兴趣,才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去参与。
84、教师对学生的激励不能形式化,要具体、诚恳,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能及时以恰当的方式进行纠正。
85、教师能有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
86、讲好课就是要回答好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87、探究活动的设计,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新知,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
88、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让学生自学;学生能够自己表达的,教师鼓励学生去表达;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做。
89、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90、课堂上注重用学术语言讲解知识,真正做到了“格式死,方法活”。
91、课堂容量大。紧紧围绕目标,夯基础,重延伸,重思考。课堂语言简练。语言虽然不多,但指示性极强,问题导向明确,点拨干净利落。课堂针对性强,知识能力兼顾。
92、知识的呈现方式多元化,文本的利用很到位,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充分,问题有层次,互动效果好。
93、开课娓娓导入,给学生以平静而实在感,注重方法指导,给学生以方向感。能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师生互动,学生参与度高。
听课评课的好句子
1、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
老师利用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起,有许多地方值得学习。
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得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生与生活的联系。
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率极高,特别是老师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并提供丰富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升。
2.
(1)有“创新”和“创意”。能活用教材,爱想点子。新课改的理念体现得很突出。
(2)形成了校本特色:把教学生活化,设计好。
3、在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认知基础,组织生用论的方式比较原来学习的内容和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有哪些地方不同,让学生明白这节课新知识“新”在什么地方。
4、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互相补充,让学生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
5、要求学生将掌握的方法用于解题实践.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的同时提高学生解题方法的水平。
6、课堂气氛活跃。老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7、本节课的教学,给学生充分的从事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中获得经验。
8、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9、练习的呈现方式多样,并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10、课堂活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知识这一先进的课程理念。
11、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三维目标得到充分体现。
12、老师的课堂中,教者都能够充分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老师不是传授的现在的方法,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13、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的桨,让学生积极思考,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估验成功的喜悦。
14、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经验。
15、能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并充分给足了学生动手、观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
16、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17、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样化,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
18、数学思想方法得到了充分渗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得到进一步优化。
19、老师语言优美,仪表大方,课堂中能充分利用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爱的教学情景。
20、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为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和整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1、老师课堂激情高,教学环节紧凑,合理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22、通过有效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把一节枯燥的计算课上的很精彩。
23、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对新知的探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和自学能力起起到了一定的帮助。
24、老师的课语言精练,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过程由浅入深,方法灵活多样。
25、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26、本节课,教师创设了学生爱好的猜谜活动,学生们非常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去参与。
27、注重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28、主动、自主的获取新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了主导、主体作用。
29、利用旧知迁移进行新知的学习,并且进行小组交流,利用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
30、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31、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32、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
33、教材理解透彻,知识重点和难点把握准确。
评课的好句子33则
1、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
2.(1)有“创新”和“创意”。能活用教材,爱想点子。新课改的理念体现得很突出。 (2)形成了校本特色:把教学生活化,设计好。
3、在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认知基础,组织生用论的方式比较原来学习的内容和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有哪些地方不同,让学生明白这节课新知识“新”在什么地方。
4、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互相补充,让学生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
5、要求学生将掌握的方法用于解题实践.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的同时提高学生解题方法的水平。
6、课堂气氛活跃。老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7、本节课的教学,给学生充分的从事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中获得经验。
8、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9、练习的呈现方式多样,并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10、课堂活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知识这一先进的课程理念。
11、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三维目标得到充分体现。
12、老师的课堂中,教者都能够充分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老师不是传授的现在的方法,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13、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的桨,让学生积极思考,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估验成功的喜悦。
14、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经验。
15、能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并充分给足了学生动手、观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
16、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17、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样化,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
18、数学思想方法得到了充分渗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得到进一步优化。
19、老师语言优美,仪表大方,课堂中能充分利用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爱的教学情景。
20、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为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和整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1、老师课堂激情高,教学环节紧凑,合理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22、通过有效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把一节枯燥的计算课上的很精彩。
23、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对新知的探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和自学能力起起到了一定的帮助。
24、老师的课语言精练,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过程由浅入深,方法灵活多样。
25、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26、本节课,教师创设了学生爱好的猜谜活动,学生们非常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去参与。
27、注重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28、主动、自主的获取新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了主导、主体作用。
29、利用旧知迁移进行新知的学习,并且进行小组交流,利用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
30、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42、在课堂中,教师花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多次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探索中得出结论。
31、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32、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
33、教材理解透彻,知识重点和难点把握准确。
金属优秀评课稿
篇一:金属的化学性质评课稿
听了朱翠芳老师执教的《金属化学性质》,她由原子的结构引入课题,语言精彩干练,在课堂中通过学生实验,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对实验进行探究、分析、交流,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整个教学设计思路清晰,层层进入,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归纳出金属的化学性质和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金 属的化学性质是新课标教材(人教版)第八章第二节内容。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非金属元素氧、碳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学习了本章内容之后,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将较为完整,使同学们不仅对前面的非金属的性质有所了解也对金属的性质有所了解,同时本节内容的学习也为酸、碱、盐的知识奠定基础,而且本节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可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视野。
本课改进学生的学生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体验和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执教老师在课堂过程中采用了以下教学手段和方法来促进目标的达成:
(1)通过对原子的结构分析引入金属的化学性质,让学生从原子结构本身认识金属化学性质,更加深入对化学性质的印象,也加深学生对本课题的认识。
(2)给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机会,动脑思考方案的环节,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过小组合作进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学会运用对比、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并用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3)利用学生学过的知识和对现象的判断来归纳金属活动性顺序强弱,提高总结能力。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作出判断是本节课的难点。一、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
通过实验,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的体现出来,从而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特别是爱说的欲望体现的最强烈,每当朱老师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都勇跃的举手想表达自己的想法。致使整个课堂的气氛很活跃。学生只有自己参与课堂的学习,使自己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把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二、这节课系列问题设计的有梯度,本节课以以金属和哪些物质反应为链条,展开一系列问题的讨论,并以分析讨论为主线,体现了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特色。然后又提出一系列的有关化学性质在某种条件怎么体现强弱问题,学生步步为营。学生边思考边学习,边学习边解决问题。
三 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在朱老师的课堂中,质疑是充满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质疑的质量很高,比如,学生在实验中学生可以提出有关问题并解决。
四、赏识语融入到课堂之中
及时表扬起到了鼓励作用。赏识用语运用自然,朱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肯定或表扬,语言幽默简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还有的精彩之处在于:
(1)由分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加深对化学性质的认识起到更好的效果,也使记忆更深刻。
(2)可以通过用金属和酸反应现象的剧烈程度来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使学生印象深刻。
(3)将由实验得出的部分金属活动性强弱用表格的形式排列在黑板上,增强直观的体验,同时让学生意识到化学是用实验和事实说话的学科。我认为,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达到了原先预设的各项目标。
篇二:《金属的化学性质》评课稿
《金属的化学性质(1)》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课题第一课时,在课题1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本课题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介绍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杨雪教师的汇报课非常成功,听过之后,给我很多启发。 本节课注重从学生熟悉的日常事物着手来创设学习情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通过“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这一系列活动来认识物质的性质,分析现象后得出结论,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去学习,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使其真切地体验到探究学习的乐趣,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结合科学发展的现实向学生说明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物质的了解也会更加细致,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
亮点一:教师能够从故事“如何区分市场上的真假黄金”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出新课。 亮点二:实施过程中,教师能够很好地完成了复习与归纳、体验生活与化学、活动与探究、知识规律与应用四大板块的教学设计,抓住了金属的两大化学性质和金属活动性强弱两条主线,学生能够从中获得知识并加以应用:
1、学生学会用图表的方法,把一类物质变化过程进行对比和分析,并从中发现它们的差异,获得了知识规律。
2、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望,并能应用掌握的知识解释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学生在实验中,感受了分工与合作的实践乐趣,提高实验技能,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
亮点三:教学组织自然得体,整个课堂氛围跌宕起伏,有张有弛,效果较为明显,教师能够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能够畅所欲言,交流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氛围热烈、和谐。
亮点四:板书清晰,结合多媒体教学,与学生的互动较多,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不足之处:
1、 实验探究环节中,应该是通过对比实验,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在做实验之前,教师首先讲注意事项和同学们交代清楚:酸的量,加药品时先固后液。以防发生意外。
2、本节教学内容多而杂,学生从实验结果上升到理论有难度。在由现象到金属活动性的得出,应再有所过渡。
篇三:《金属的化学性质》评课稿
《金属的化学性质(1)》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课题第一课时,在课题1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本课题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介绍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杨雪教师的汇报课非常成功,听过之后,给我很多启发。 本节课注重从学生熟悉的日常事物着手来创设学习情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通过“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这一系列活动来认识物质的性质,分析现象后得出结论,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去学习,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使其真切地体验到探究学习的乐趣,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结合科学发展的现实向学生说明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物质的了解也会更加细致,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
亮点一:教师能够从故事“如何区分市场上的真假黄金”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出新课。 亮点二:实施过程中,教师能够很好地完成了复习与归纳、体验生活与化学、活动与探究、知识规律与应用四大板块的教学设计,抓住了金属的两大化学性质和金属活动性强弱两条主线,学生能够从中获得知识并加以应用:1、学生学会用图表的方法,把一类物质变化过程进行对比和分析,并从中发现它们的差异,获得了知识规律。
2、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望,并能应用掌握的知识解释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学生在实验中,感受了分工与合作的实践乐趣,提高实验技能,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
亮点三:教学组织自然得体,整个课堂氛围跌宕起伏,有张有弛,效果较为明显,教师能够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能够畅所欲言,交流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氛围热烈、和谐。
亮点四:板书清晰,结合多媒体教学,与学生的互动较多,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不足之处:
1、 实验探究环节中,应该是通过对比实验,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在做实验之前,教师首先讲注意事项和同学们交代清楚:酸的量,加药品时先固后液。以防发生意外。
2、本节教学内容多而杂,学生从实验结果上升到理论有难度。在由现象到金属活动性的得出,应再有所过渡。
篇四:金属的化学性质评课稿
听了胡老师执教的《金属化学性质》一节公开课,在这节物质知识教学的课中,她运用了金属发展的历史引入课题,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注意。课堂中通过学生实验,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对实验进行探究、分析、交流,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整个教学设计思路清晰,层层进入,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归纳出金属的化学性质和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本课试图改进学生的学生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体验和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执教老师在课堂过程中采用了以下教学手段和方法来促进目标的达成:
(1)精彩的引入,吸引学生对本课题的兴趣。
(2)给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动脑思考方案的环节,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3)利用学生学过的知识和对现象的判断归纳金属活动性顺序强弱,提高观察和总结能力。
本节课,还有的精彩之处在于:
(1)由精彩图片和音乐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效果好。
(2)用金属钠和极稀盐酸的反应现象强调可以通过反应现象的剧烈程度来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使学生印象深刻。
(3)将由实验得出的部分金属活动性强弱用卡片的形式排列在黑板上,增强直观的体验,同时让学生意识到化学是用实验和事实说话的学科。我认为,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达到了原先预设的各项目标。
篇五:金属钠评课稿
老师的这节课是:“以实验探究为主、多媒体辅助的方法进行教学,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从实验中获得感性认识(实验现象的观察),然后上升到理性认识(金属钠的性质),再利用理性认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体验探索科学真谛的乐趣,考查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化工厂着火引入激发兴趣。本节课李老师用化工厂着火的视频引入,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重难点的新理解。本节课~~~老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的侧重点为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现象的能力,化学反应中有的现象稍纵即逝,有时会观察不全面,有时候学生由于实验时的过分喜悦而忘却了实验目的等,因此,在本节课上~~老师除了应有的通过实验认识钠的性质知识重难点外还让学生如何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很好地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及时全面观察,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少走弯路,使课堂结构更紧凑,效果良好。
三、实验教学使学生有效利用40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求知欲在兴趣中,在参与中,在求真中得到升华。如果只由教师单独操作完成,就会显得死板而且体现不了新课程的理念,达不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目的。考虑到一种新物质的研究方法先从表观的角度去认识,因此金属钠的质地、颜色、状态、密度等安排学生亲身经历,老师也没给学生太多的限制,只是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了引导;金属钠与氧气、水的反应扑朔迷离、新鲜有趣,又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钠取得太多已引起爆炸),所以此实验由教师演示学生观察;钠与氯气、硫磺的反应考虑到学校实验室没有通风橱由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演示实验;其余的课堂实验和补充实验考虑到课堂时间和有效性由师生共同完成。
四、重点问题分组讨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讨论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什么时,我首先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分析生成的气体是什么?最后再进行试验验证,这样就从理论探讨和实验探讨两方面对钠与水的反应的情况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五、课堂暴露的不足之处。这节课存在的问题:
总之,这节课给我的感受很深,感想颇多,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为强烈。”这节课,充分的挖掘出学生的潜能,这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很强烈,我们做老师的不能对之加以忽视,应当充分地开发、培养学生的大胆尝试、自主思维、探究性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