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杜甫的现实主义风格和悲怆的时代气息的诗句
现实太残酷
杜甫的咏丁香
丁香很,结子又多,叶子和花亮,但是是素色中的,不是艳丽的。
把丁香种在后面,为了是给有思想的人欣赏。
丁香自己呢
它早晚像兰麝一样发出芳香,但却不必想到自己会磨成粉的。
整首诗的意思是,一个柔弱美丽的生物,它该知道自己的特质,完成自我,虽然自我的最后完成恐怕是粉身碎骨,也不必多想了
写这首诗,意思是积极的,在写一种柔弱的生物,也有坚强的特质。
大家以为雄壮的松树柏树岁寒而知后凋,没注意到柔弱的丁香也是有这种坚强的特性。
丁香一辈子,生前死后都发出了它的特质,虽然长得一点也不雄壮。
所以,大事不全是强者做的,弱者也可以做不小的事,如果结局是粉身碎骨,弱者也许不敢做。
但如果‘休怀粉身念’,不必多想它,最后弱者做出的功德,也不一定小呢。
-----------------------------------------------------------------------------------------------------------这是一首五言咏物诗,丁香因花筒细长如丁,香气浓郁而得名,分为紫白两种,紫花艳而白花香。
此首咏的是白丁香。
因是明咏,首联起笔点题,描写了丁香花盛开的一个全景。
花朵细小繁茂,细枝纠结缠绕。
“柔弱”和“乱结”两个在力量感上相差甚远的词,突出了丁香虽花体娟秀却依然开得盎然炽烈,如锦似霞。
起笔就明确了全诗描写丁香的角度。
颔联承上,继续明写,对仗工整。
境头从全景走向细节。
描写了丁香花细小的叶片上带着微微的绒毛,每一朵白色的小花都那么楚楚动人。
这两句不但使丁香的形象更加立体而且使诗的画面具有了层次感,丁香花到这里已经如一位“两鬓鸭雏色”的白裙少女,幽雅柔弱,清丽动人。
颈联转写,由景入情。
用“深”和“小”字写出丁香花虽然美丽却不张扬,只希望与宁静安闲的人相依相伴。
这句超越了丁香的形态,从性情上展现了丁香花于众不同恪调和情操。
诗的情感也由轻灵转向深沉。
尾联更加深入丁香花的内心,不管花是多么的细小,力量是多么的柔弱,也要像兰花一样的芬芳,而不去想有一天会粉身凋落。
这首诗写于晚年辗转漂泊的途中,经历过种种艰辛已后,并没有放弃人格,改变处世态度。
诗人看到丁香花联想到自己,虽然力量微弱,却必须坚持自己的理想,不管有没有希望,不管会不会万劫不复,没有犹豫,没有选择,只做自己应该做的。
尾联是全诗的诗眼所在。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可见丁香花在古诗中多是充满离情幽怨的象征,但在作者眼中,丁香花却没有这种小儿女的哀怨,他写丁香而又从丁香宕开,情感不但不缠绵而且几尽绝决,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也充分展现了杜诗内蕴深广,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
杜甫诗句“不废江河万古流”的上一句是什么
上一句曹身与名俱灭戏为六绝句(其二)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译文: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四杰在当时的时代条件下,他们的作品已经达到最高的造诣。
四杰的文章被认为是轻薄的,被守旧文人讥笑。
你们这些守旧文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本微不足道,因此只能身名俱灭,而初唐四杰却如江河不废,万古流芳。
赏析:初唐诗文,尚未完全摆脱六朝时期崇尚辞藻浮华艳丽的余习。
“轻薄为文”,是当时的人讥笑“四杰”的话。
史炳《杜诗琐证》解释此诗说:“言四子文体,自是当时风尚,乃嗤其轻薄者至今未休。
曾不知尔曹身名俱灭,而四子之文不废,如江河万古长流。
” 自南朝齐梁以来,随着南方经济迅速发展,统治阶级的绮丽之风渐行渐盛,与之相伴的则是文学领域上的迷失。
其实,平心而论,六朝以来,我们的文学依旧在发展,在进步。
魏晋时期,是人性开始觉醒的时代。
这其中,陶渊明功不可没,他一个人的升华,一个人的醉心山水,让后世千万万的士子们有了精神的依托。
《世说新语》开创了笔记体小说的体例,是一部前古未有的旷世杰作。
《文心雕龙》总结了南齐之前中国历代的文学写作理论与文体,恢宏而朴素,可谓是集前人之大成,传后世之杰作。
昭明太子,这个令人感到遗憾的早逝才子所带领编纂的《昭明文选》,精选南梁之前所有文学大家之名作,流传甚广。
永明体,南齐年间兴起的新诗体,开创了与古体诗不同的范例。
其讲究平仄、韵律、对偶的格式一扫晋宋以来的晦涩,诗文清丽可读,并为日后的近体诗发展奠定了基础。
还有四六体,也就是影响后世深远的骈文,也兴起于魏晋。
其文由对句成行,修饰华丽,词藻绚烂,读来亦是文采飞扬,妙不可言。
有着这样杰出的文学贡献,魏晋南北朝文学出色地完成了它的时代使命。
然而,顽疾也随着文学新体裁的发展而显现,这是做为新事物出现的骈文与永明体不可避免的问题。
至梁陈年间,永明体逐渐发展臻熟,发展成为更加绮丽的宫体诗;骈文日益兴盛,其风头远胜古文。
然而,越是风头正盛,其不足愈加明显,但可悲的是竟无人察觉。
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把毕生的精力才情纠结在了平仄韵律上,而全然不顾诗文本身的空洞无物,不知所谓。
自诗经与楚辞开创诗歌的现实与浪漫主义流派以来,诗,即为咏物、咏情之托;文、赋,自先秦诸子与两汉以来,它长于叙事,抒情述理。
而宫体诗与骈文在发展中则远离了这条正路。
这就好比一棵大树,人们精心地打扮树枝末杈,让它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却对树干的蛀空置之不闻,长久以往,中华的诗歌,必将有那倒塌散架的一天。
扶正这棵大树为它开始填补空心,是隋灭陈一统中国的几十年后。
初唐,宫体诗依旧盛行,上官仪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将用词、对句和平仄声韵的技巧抬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史称“上官体” ,为后世的律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不可不谓一份功劳。
但是,过分的流于形式,苛求华美,陷于骈体之中不能自拔,被繁琐的“六对” 、“八对” 绑缚,而疏忽内容意义使诗歌在上官仪等人的带路下愈加华美至极,愈加讲究至极,然其空洞无物,脱离实际流于轻浮的弊端也越撕越大。
假若长久以往,诗歌文章被形式和词藻所绑缚,穿上虽美观于外但浅薄于里的衣裳,而离生活越来越远,逐渐变为少数人的玩物,其穷途末路、停滞不前之日也许不远矣。
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位轻权微的初唐四杰站了出来,用实际行动来挽救中华文学的危厦。
王勃率先明确反对“上官体” ,杨、卢、骆三人随即投身其中,他们的诗文开始走向质朴,视野变得开阔,杨炯写出了边塞诗的雄健,王勃卢照邻的辞赋铿锵有力,骆冰王写下了当时罕见的长篇诗赋。
四人的词句虽然仍有齐梁之风残存,但已确实独树一帜,开始摆脱那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轻浮文学,从题材,文风,感情,形式各方面上全面的冲击初唐时期浮夸的文坛。
说实话,初唐四杰并没有太多拿得出手来比肩后世名家们的作品。
王勃虽才华横溢,有滕王阁序、滕王阁诗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样的千古佳作与名句流传至今,熠熠生辉,但终究因为生命的短暂而匆匆逝去,其文学地位恐尚不及百年之后同样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的李贺李长吉。
骆宾王所著诗文为四人之中最多者,更是少有才名,但由于宗室战争中的失败而下落不明生死未卜,只徒留曾经的豪语“试看今日城中,竟是谁家天下” 。
杨炯卢照邻两人更是默默无闻,除去初唐四杰一称之外,在千年之后的唐代文学评论之中二人几无一席之地可容
然而,开创者终究是开创者,他们承上启下,扭转了初唐的文学风气。
我们有理由去宽恕他们诗文上或多或少的不成熟,毕竟是他们,引领了一个声名赫赫,灿烂千古的时代。
就像杜甫满怀敬意的尊崇四人,驳斥那些讥讽四人的文人,并为四人写下“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的千古名句一般,初唐四杰为文学的进步所作出的不懈努力,足以让他们的名字在滔滔的历史长河中不被流水般的时间卷走而销声匿迹。
他们永远地立在唐初的文坛上,作为一群正确道路上的探索者、先行者得到后人给他们应得的赞赏。
哪位懂古诗的朋友指导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杜少府是指杜甫吗
谢谢
首先肯定不是指杜甫。
因为两者的年代不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作者王勃,初唐四杰之首,其出生死亡时间是公元649或650~公元676或675年。
而您说的唐代著名大诗人诗圣杜甫,他的生活年代则是:出生在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去世。
所以说王勃的诗里肯定不是写杜甫(小王死的时候,老杜都还没有出生呢)。
其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杜少府,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姓名。
少府是唐代对县尉的称呼(负责县级的治安,品级十分低下,连七品芝麻官都不是,根据县的大小,分八品或九品不等)。
在诗中,王勃送一位姓杜的朋友去蜀州,这位朋友只知道姓杜,官职为少府,其他就没有任何信息透露了。
百度上说的什么杜立德、杜三德之类的人,都没有拿出切实有效的证据(没有出自何典、何章,没有任何考据,口说无凭)。
至于刚才第一位回答问题的朋友,所说的杜审言(出生约公元645年-去世约公元708年),从时代来看,倒是与王勃十分相同。
该人也曾经担任过少府。
但是遗憾的是,这个杜审言从没到过蜀州任过职,而是开始为隰城县尉(在现在的山西省柳林县),后转洛阳丞。
武后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坐事贬吉州(现在江西省吉安市)司户参军,后因得到武则天欣赏召入京师,授著作佐郎,官至膳部员外郎。
但不久又被流放峰州(现在的越南河内胡志明市附近) 。
然后又被召回任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
约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卒。
从杜审言的生平来看,他也不是王勃诗中的杜少府。
其实人生一世,真正能留下姓名传到后世的少之又少,绝大多数人随着时代推移就泯灭于历史之中。
王勃诗里这个杜少府,能留下一个姓,就十分不错了,好歹沾了王勃的光。
但也因为这个杜少府本身是一个平凡的人,所以最终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字,这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我们后世的读者也无需纠结于此了。
评价杜甫的人生价值
草堂 诗魂 细雨蒙落叶飘飘。
当我来时,又是为秋风所破的季节。
老天像有意在营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 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栖息处,这和着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一个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杜甫草堂,早已咸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
草堂公园由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景观组成,给成都人一个清幽的休息场所,也给远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以精神的慰藉。
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
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现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也太浓重了。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读清人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人嘘唏不已。
茎兰兰担i尘萱苎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
然而,又让人坚信只要确实灿烂过,也就注定会占有辉煌。
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草堂,草堂,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三别》,《jb征》,《秋兴八首》,直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
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
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些是不必说的。
但仅仅如此,就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
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
中华传统,士人总有一份天下之志、用世之心,更何况出身于奉儒守官世家的杜甫!杜甫曾抒写人生抱负:“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他希望一出山就占据要津,而且充满理想色彩——要让君王赶上传说中的尧舜,要使全国民风淳朴敦厚。
志莫大焉!然而,命运总是跟人开玩笑,历史也总在捉弄志士仁人。
由开元而天宝,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唐王朝也已今非昔比,贤能之人想说什么做什么都已不可能了。
这是国家的不幸,时代的不幸,也注定了杜甫一生宏图大志的落空。
肃宗即位后,杜甫表面上拥有一官半职,比如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工部员外郎,而实际上却难有作为,薪俸也不足以养家。
离开中原后,其行迹大略是同谷—锦城一夔州一潭州,同时他的生命也如一片黄叶飘到了尽头。
可是,他的诗作却从此更加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映现出一代河山的风云、生灵的状貌。
它们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
杜甫的命运就这样确定了,杜甫的历史角色及其创作成就也就这样确定了。
这时我们再吟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就会发现,个人的遭际,在诗圣眼中已不算什么了,此时他所想的只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苦寒到此已极矣,而忧患、仁慈至此亦已极矣!杜甫之胸怀,杜甫之心地足以光照日月!“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或者说经邦济世,要的不就是这种德与才么?但是,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而历史却于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
这究竟是杜甫的不幸,还是杜甫的幸运呢?历史总是把一份生命的朴素,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
流连一番,天色已晚,该走了。
细雨依然。
对杜甫的印象大神们帮帮忙
杜甫 姓名字号:杜甫,字子美 生卒年:公元712~770年 出生地:河南巩县 朝代:唐朝 著作:《杜工部集》 历史评价 与李白被视为唐诗中并峙的高峰,其诗千锤百炼,苦心经营,为后世文人典则。
一生成就 杜甫早期作品留存数量很少。
这些诗篇和时代的风气相一致,充满自信,带有英雄主义的倾向,而同杜甫自己后来的作品有明显区别。
如以“所向无空阔”、“万里可横行”写马,以“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写鹰,都有不可一世之概。
《望岳》诗写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气概非凡。
35岁时,杜甫结束了读书和漫游生活,满怀信心地来到长安求取功名。
但滞留10年却一再碰壁。
不久,父亲去世了,他的生活因此变得艰困起来。
经过重重苦难的磨砺,他透过个人的不幸看到了国家的不幸、人民的不幸。
这时传统的儒家人生观对于他的个性和行为习惯起了重要的作用。
天宝十一载(752年),杜甫写下了他的名篇《兵车行》,以严肃的态度,真实地记录下人民被驱往战场送死的悲惨图景。
这首诗标志了杜甫诗歌的转变。
由此形成并基本上贯穿了杜甫此后一生诗歌创作在思想内容方面的特征:严肃的写实精神;在忠诚于唐王朝和君主的前提下,对统治集团中的腐朽现象给予严厉的批判;对民生疾苦的深厚同情;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深沉忧念。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兵车行》的开头是一幅悲惨的图景。
接着批判的锋芒指向好大喜功的唐玄宗:“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诗中继续写到战争导致国内生产力的衰减:“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最后借想象为那些无辜的死者发出悲愤的哭喊:“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在唐诗中,如此严肃地正视现实、具有深刻的批判精神的作品,以前还没有过。
此后,他又写了《丽人行》,揭露玄宗宠妃杨玉环的亲族穷奢极欲的生活。
而长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更把最高统治集团醉生梦死的情状与民间饥寒交迫的困境加以尖锐的对照,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震撼人心的诗句概括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合理。
天宝十四年11月“安史之乱”起,刚刚开始仕途的他还没有来得及走下去,便被抛入流离的生活。
乾元二年(759年)丢弃了官职,带着家眷,西向秦州、同谷,过剑门到了成都。
安史之乱结束后,唐王朝的瓦解之势并未因此而停止。
一场暴烈的动荡转化为持续的衰乱,这使得杜甫对国家的前途更觉失望,他后期的诗歌,情绪甚至比安史之乱中更显得沉重,他对军阀、官僚的横暴、腐败,态度变得更为尖锐严峻。
虽然像《兵车行》和“三吏”、“三别”那样细致描述的作品已经很少再有了,但以高度概括的诗歌语言所揭示的事实,却别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杜甫生命最后的11年,是诗人诗歌创作的重要时期,留下的作品有1000余首,占其《杜工部集》存诗总数的2/3以上。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秋兴》、《诸将》、《咏怀古迹》、《旅夜书怀》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优秀代表作。
尤其以旅居夔州的2年为中心,杜甫的律诗创作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可以说是杜诗的第二次高峰。
杜甫的诗歌自古以来就有“诗史”的美誉。
杜甫其实并非有意于史,他的那些具有历史纪实性的诗篇,以及那些记述自身经历而折射出历史面目的诗篇,乃是他的生命与历史相随而饱经忧患的结晶,是浸透着他个人的辛酸血泪的。
他本身的遭遇是与同时代的苦难纠结在一起的。
对于生活在动乱时代的人们,这一类诗格外具有感染力。
如当他逃至凤翔后,有了机会去鄜州探家时,写出他的名篇《羌村三首》,第一首写道:“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诗中呈现一幅戏剧性的异常感人的场面。
在那一场突发的大战乱中,家破人亡是寻常事情,骨肉重聚反而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了。
杜甫以准确生动的语言,把他们一家人重新相见时,彼此如在梦中、亦惊亦悲亦喜的复杂心情清晰地呈现出来,可谓感人至深。
千百年来,它不知引发了多少人内心的共鸣
正是因为个人的命运同时代的苦难纠结在一起,富于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的杜甫以儒者的广阔胸怀从一己的悲愁中解脱出来,将一己的命运化入更广阔的社会人生。
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在饥寒之中,他所关注的不是个人的幸福,而是天下寒士的温暖。
这种宽广的胸怀,感动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
杜甫背负着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沉重责任感,凝视着流血流泪的大地,忠实地描绘出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悲哀。
这种深入社会、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的创作倾向,和由此带来的语言表现形式方面的一系列变化,不仅标志了唐诗内容与风格的重大转折,也对中唐以后直至宋代诗歌的发展,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杜诗的千锤百炼、苦心经营,可以为人典则。
就这一点来说,杜诗对后人的影响比李白要大。
生活速写 在我们的印象中,杜甫似乎总是那么沉郁忧愤,其实他也有张狂浪漫的一面。
当时盛唐帝国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繁盛阶段,整个民族和时代都表现出一种蓬勃进取的气息,杜甫也受到时代风气的影响。
他也曾年轻过,在他年轻的时候连屈原、贾谊、曹植、刘桢那样的人物他都不放在眼里。
他的《壮游》诗回忆往事,自称“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
24岁时,杜甫赴洛阳考试,未能及第,又浪游齐、赵,度过一段狂放的生活。
33岁时,杜甫与李白相识于洛阳,又在梁、宋一带为豪侠之游,他们纵酒放歌、慷慨怀古、驰逐射猎,也很有几分任侠之气。
李白当时已是名震天下的诗人,他的特殊风采和出众才华,深深吸引了杜甫。
杜甫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
他和李白交往的时间并不长,但当李白遭遇危险时,他却魂牵梦绕,再三写下《梦李白》、《天末怀李白》等感人至深的诗篇。
看的出,诗人年轻时也是一个性情中人,只是因为当时社会的现状和以后生活的困顿,才让诗人把视线更多地转向了民间疾苦,也更加关注现实主义题材。
传世佳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冯轩涕泗流。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我部分借用了百度知道的资料
李白的诗和杜甫的诗有什么不同
拜托了各位 谢谢
李白的诗是想象的,而杜甫的诗是浪漫的
选取杜甫的一篇作品,分析作品中体现诗人的思想与诗歌风格。
优质解答对好友的挂念;对李白怀才不遇、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原诗】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分析 表达】本诗写于杜甫初居成都之时,时值李白被流放到夜郎而获释,诗人得此消息,悲喜交加,便做此诗.首联中“不见李生久”无一奇字,平白浅显得如村巷俚语,却饱蕴深情,奠定了下文明白晓畅却蕴情至深的笔调.“不见”亦是诗歌题目,与“久”搭配,如飞白直呼,充分表现了诗人与李白分别日久后的情不能已.“佯狂”是古代不得志儒生的行为特征之一.儒生接受的教育决定了他们入世的人生观(学而优则仕),达则兼济天下.而世事纷扰,仕途险恶,许多人的人生目标难以实现,却又不想丧失儒家“修身、齐家”的处事标准,不想与尔虞我诈的现实媾和,便常抱有“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的观念,高蹈而去,洒脱不羁,甚至说佯狂似癫.如此,出世的行为与入世的愿望在他们的内心纠结不清,人生又如何能轻松快活.作为同样不得志的杜甫双怎能不理解好友李白深深的抑郁与浓浓的哀伤呢?所以说,“真可哀”三字写的又何止是李白一人的生活和心态呀?分明是写出了诗人与所有失意文人的生存状态.颔联中的“皆”与“独”字要仔细体会,李白才高学富,为人狂放,本就招人嫉恨,又因永王李璘一案招致祸端,“世人”便对他一片喊杀之声,而诗人虽与他分手多年(15年之久),却仍坚信好友的气节与人品,道出“我意独怜才”,这在人人明哲保身的世俗社会是何等的难能可贵,只此一言,便可让诗人担负不小的风险,如此,一可见李杜二人友情之醇深,二可见杜甫的耿介、真爽的气节.此二句足以让我们为他们真挚、纯朴的友情喝彩!颈联上句写李白的奇才.李白少有才名,“八岁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杜甫也曾赞其“李白斗酒诗百篇”.其才思之敏捷使多数人只能望其项背.“千首”并非确指,即言其多,下句的“一杯”也非确指,即言其少.李白的酒量与才气一样大,“但使主人能醉客,不问何处是他乡”“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足见其好酒,但身世飘零,连酒也不能尽情而饮了.其才之高、其生之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生不幸,酒可浇愁,可酒也偏不易得,李白的遭遇又怎是一声叹息可了得?“匡山”是李白曾经居住读书的场所,从上文要以看出诗人是极其理解、同情李白的不平遭遇的,“惺惺相惜”让诗人道出对好友的期待:头已白,莫如归来.既可以与友相聚,又可寄情山水,读书论文.笔者每读至此,心中便情感激荡,一为诗人对李白的衷心祝福,二为李杜人的至情.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多沉郁顿挫,雅丽精工,而本诗却一反常态,用字平白,甚至有些俗,却字字含情,令人心动.能如此,便要有出奇的才气,更要有发自内心的真情,二者有机结合,就酿出了一坛入口平淡,却回味无穷的诗中美酒.